CN113131216B -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31216B
CN113131216B CN202110275051.5A CN202110275051A CN113131216B CN 113131216 B CN113131216 B CN 113131216B CN 202110275051 A CN202110275051 A CN 202110275051A CN 113131216 B CN113131216 B CN 1131312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impedance value
adjustment
antenna
imped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50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31216A (zh
Inventor
伍双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750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312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312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12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312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312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01Q3/3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between the radiating elements of an arra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3/00Antennas with active circuits or circuit elements integrated within them or attached to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其中,该方法包括: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运行模式的情况下,监测电子设备工作在第一运行模式下阻抗值;第一运行模式至少对应于电子设备中天线和射频通路的第一工作频段;在阻抗值满足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调整值集合确定目标调整值;第一调整值集合至少包括第一工作频段中不同频点的调整值;第一调整值集合中每一调整值为基于天线和射频通路适配确定的;基于目标调整值调整电子设备的可调矩阵,使得第一运行模式的阻抗值恢复到期望阻抗值;其中,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过程中维持阻抗值在期望阻抗值,以提升电子设备处于第一运行模式下的天线的总辐射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电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天线的闭环控制方法基于射频系统的50欧姆阻抗实现,即,通过将天线的阻抗在经过可调矩阵调整后逼近50欧姆(50欧姆作为标准阻抗)。然而,对于射频发射机而言,发射机的非线性指标、最大功率指标、最大效率指标是互相冲突的指标,导致这些指标的最好阻抗会出现在不同的发射阻抗点(导致这些指标各自达到最优的时候,天线的阻抗值是不同的)。基于这一原因,现有的射频系统是以非线性指标为准,即调整天线的阻抗为50欧姆,此时将射频系统调整到发射机非线性最好的区域(这种方式是基于闭环控制算法的采用非线性指标的50欧姆系统),从而会对最大功率与最大效率有所牺牲。由此,天线的阻抗接近50欧姆状态,但是此时不是天线的总辐射功率(Total Radiated Power,TRP)最佳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为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而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运行模式的情况下,监测所述电子设备工作在第一运行模式下阻抗值;所述第一运行模式至少对应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天线和射频通路的第一工作频段;
在所述阻抗值满足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调整值集合确定目标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工作频段中不同频点的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每一调整值为基于所述天线和所述射频通路适配确定的;
基于所述目标调整值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可调矩阵,使得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阻抗值恢复到期望阻抗值;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过程中维持所述阻抗值在所述期望阻抗值,以提升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的所述天线的总辐射功率。
又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天线;
射频通路;
通信芯片,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运行模式的情况下,监测所述电子设备工作在第一运行模式下阻抗值;所述第一运行模式至少对应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天线和射频通路的第一工作频段;以及,在所述阻抗值满足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调整值集合确定目标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工作频段中不同频点的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每一调整值为基于所述天线和所述射频通路适配确定的;
可调矩阵芯片,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调整值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可调矩阵,使得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阻抗值恢复到期望阻抗值;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过程中维持所述阻抗值在所述期望阻抗值,以提升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的所述天线的总辐射功率。
再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运行模式的情况下,监测所述电子设备工作在第一运行模式下阻抗值;所述第一运行模式至少对应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天线和射频通路的第一工作频段;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阻抗值满足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调整值集合确定目标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工作频段中不同频点的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每一调整值为基于所述天线和所述射频通路适配确定的;
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调整值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可调矩阵,使得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阻抗值恢复到期望阻抗值;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过程中维持所述阻抗值在所述期望阻抗值,以提升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的所述天线的总辐射功率。
还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阻抗值满足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调整值集合确定目标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工作频段中不同频点的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每一调整值为基于所述天线和所述射频通路适配确定的;基于所述目标调整值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可调矩阵,使得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阻抗值恢复到期望阻抗值;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过程中维持所述阻抗值在所述期望阻抗值,以提升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的所述天线的总辐射功率。这样,一方面,能够通过适配过程,得到进行了补偿值补偿的调整值,并通过调整值组成的集合确定目标调整值,根据目标调整值调节可调矩阵,能够使电子设备在一个频率段内的天线阻抗值维持在期望阻抗值,从而在天线维持在期望阻抗值时,天线的总辐射功率最大,得到天线的总辐射功率的最佳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工作频段的改变能够在不同频率范围内进行补偿,从而满足电子设备在多个工作频段内的工作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A为相关技术中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B为相关技术中天线的史密斯圆图;
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以下的描述中,涉及到“一些实施例”,其描述了所有可能实施例的子集,但是可以理解,“一些实施例”可以是所有可能实施例的相同子集或不同子集,并且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
如果申请文件中出现“第一/第二”的类似描述则增加以下的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第三”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以外的顺序实施。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详细阐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运行模式的情况下,监测所述电子设备工作在第一运行模式下阻抗值;所述第一运行模式至少对应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天线和射频通路的第一工作频段;
这里,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运行模式的情况下,监测电子设备中天线的阻抗值;以常用的电子设备的工作频段为600兆赫兹(MHz)至7吉赫兹(GHz)为例来说明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第一运行模式可以为工作频段为600MHz至1GHz的运行模式。在实施时,除所述第一运行模式外,所述电子设备还可以处于第二运行模式、第三运行模式和第四运行模式等,其中,第二运行模式可以为工作频段为1GHz至2GHz的运行模式;所述第三运行模式可以为工作频段为2GHz至3GHz的运行模式;所述第四运行模式可以为工作频段为3GHz至4GHz的运行模式。
步骤S102,在所述阻抗值满足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调整值集合确定目标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工作频段中不同频点的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每一调整值为基于所述天线和所述射频通路适配确定的;
在一种实施的过程中,确定所述阻抗值满足调整条件,包括:在所述阻抗值对应的总辐射功率达不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为所述阻抗值满足调整条件。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可以为以下之一:总辐射功率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总辐射功率为最大值等。
这里,所述目标调整值可以为:为使天线阻抗对应的总辐射功率满足预设条件,对天线阻抗调整的大小。
在实施时,所述电子设备工作的不同运行模式对应不同的工作频段;不同的工作频段对应不同的调整值集合;换句话说,调整值集合可以包括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对应的第一调整值集合,以及在第二工作频段对应的第二调整值集合,等等。举例说明,第一调整值集合A可以为第一工作频段取600MHz至1GHz时,在601MHz、602MHz、603MHz,…,1GHz频点上,分别取得的调整值所组成的集合。
在实施时,天线实际所处的环境参数的改变后,使得天线阻抗对应的总辐射功率无法达到预设条件,此时,可以通过第一调整值集合确定出当前需要的目标调整值,其中,第一调整值集合的调整值与第一工作频段中不同频点相对应,那么目标调整值与当前天线和射频通路工作的当前频点对应,且天线和射频通路适配。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基于天线和射频通路适配确定当前的目标调整值。
步骤S103,基于所述目标调整值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可调矩阵,使得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阻抗值恢复到期望阻抗值;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过程中维持所述阻抗值在所述期望阻抗值,以提升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的所述天线的总辐射功率。
在实施时,基于所述目标调整值调整可调矩阵可以通过调整阻抗实现。
相关技术中,移动通信电子产品通中天线的特性阻抗(目标阻抗值)为50欧姆。采用天线的闭环控制算法对天线的阻抗进行调整的过程,如图4A所示,例如在一个频段内的某一频点处对天线的阻抗值进行调整,将天线在出厂时候的阻抗值标记为[A],将闭环控制算法根据[A]计算出的调整值标记为[B],将根据[B]调整后得到的目标阻抗值标记为[C],此时,存在[C]=[B][A]的等式关系,调整后天线的非线性指标处于最好的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天线的闭环控制算法对天线的阻抗进行调整的过程,例如在一个频段内的某一频点处对天线的阻抗值进行调整,将天线在出厂时候的阻抗值标记为[A],将闭环控制算法根据[A]计算出的目标调整值标记为[Bt],将根据[Bt]调整后得到的期望阻抗值标记为[Ct],此时,存在[Ct]=[Bt][A]的等式关系,且调整后天线的总辐射功率达到最大值。
相关技术中,基于所述调整值[B]调整后得到的阻抗值标记为[C]不能使得天线在所处频点下的总辐射功率达到最大值,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如果是在以非线性指标为调整目标的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天线在所处频点下的总辐射功率最大值,那么对相关技术中的调整值[B]进行补偿即得到目标调整值[Bt],使得补偿后的天线总辐射功率达到所处频点下的总辐射功率最大值。
在实施时,所述调整值[B]与所述目标调整值[Bt]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在所述调整值[B]与目标调整值[Bt]不相同的情况下,对调整值[B]进行补偿,使得补偿后的调整值[B]达到目标调整值[Bt],从而使得根据[Bt]调整后得到的期望阻抗值[Ct]达到总辐射功率的最大值。为了便于理解,以简单的数值举例说明,相关技术中根据天线的闭环控制算法得到的调整值为2,对天线的阻抗进行调整后,不能使得天线在所处频点下的总辐射功率达到最大值;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对所述调整值补偿1,使得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目标调整值为3,对天线的阻抗进行调整后,天线的阻抗值[Ct]达到总辐射功率的最大值。
举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中,在一个频段内的某一频点处对天线的阻抗值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假设天线在出厂时候的阻抗值[A]为48欧姆,闭环控制算法根据天线在出厂时候的阻抗值[A]计算出的调整值为3,根据调整值3调整后得到的目标阻抗值为51欧姆。然而,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天线阻抗值降低至47欧姆,且在所述环境条件下,只有达到期望阻抗值52欧姆,才能使得天线的总辐射功率达到最大值。因此,需要调节现有的调整值,对调整值3进行补偿,使得调整值达到目标调整值5,才能达到期望阻抗值52欧姆,使得天线的总辐射功率在当前环境条件下达到最大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所述阻抗值满足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调整值集合确定目标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工作频段中不同频点的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每一调整值为基于所述天线和所述射频通路适配确定的;基于所述目标调整值调整可调矩阵,使得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阻抗值恢复到期望阻抗值;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过程中维持所述阻抗值在所述期望阻抗值,以提升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的所述天线总辐射功率。这样,一方面,能够通过适配过程,得到进行了补偿值补偿的调整值,并通过调整值组成的集合确定目标调整值,根据目标调整值调节可调矩阵,能够使电子设备在一个频率段内的天线阻抗值维持在期望阻抗值,从而在天线维持在期望阻抗值时,天线的总辐射功率最大,得到天线的总辐射功率的最佳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工作频段的改变能够在不同频率范围内进行补偿,从而满足电子设备在多个工作频段内的工作需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1,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运行模式的情况下,监测所述电子设备工作在第一运行模式下阻抗值;所述第一运行模式至少对应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天线和射频通路的第一工作频段;
步骤S202,比较所述阻抗值与所述期望阻抗值;
这里,所述阻抗值与期望阻抗值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内部测量得到,或者,也可以通过仪器进行外部测量得到。例如,可以通过阻抗分析仪对阻抗值以及期望阻抗值进行测量。
步骤S203,如果所述阻抗值与所述期望阻抗值不同表征所述阻抗值满足调整条件,基于闭环控制算法从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确定目标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工作频段中不同频点的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每一调整值为基于所述天线和所述射频通路适配确定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调整值是根据出厂时天线的阻抗值与期望阻抗值确定的,以使得天线总辐射功率最大;
每一调整值至少包括补偿值;其中:
所述补偿值是所述调整值与初始调整值确定的;所述初始调整值是通过闭环控制算法根据天线的阻抗值与标准阻抗值(50欧姆)确定的;所述闭环控制算法为确定所述射频通路的非线性最大值对应的控制算法。
这里,所述调整值与补偿值为天线出厂时,为使得天线在不同频点的总辐射功率最大调试出的,所述调整值和补偿值在天线出厂时被存储在非易失存储单元中。基于所述初始调整值或目标调整值作用于可调矩阵,可以通过调整天线附近的可调矩阵(电子器件)使得可调矩阵的阻抗值改变所述初始调整值或目标调整值,以实现对天线阻抗值的调整。
举例说明,所述闭环控制算法的算法原理示意图如图4C所示,所述调整值集合中的调整值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步骤S430中的初始调整值,是通过相关技术中闭环控制算法根据天线在出厂时候的阻抗值计算出的[Ba],另一部分为补偿值,即图4C中的偏移量[B’],通过偏移量[B’]对[Ba]进行补偿,得到所述调整值集合中的调整值。其中,所述偏移量为电子设备出厂前,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天线进行总辐射功率测试(Total RadiatedPower,TRP)后得到的值。
步骤S204,基于所述目标调整值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可调矩阵,使得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阻抗值恢复到期望阻抗值;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过程中维持所述阻抗值在所述期望阻抗值,以提升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的所述天线的总辐射功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所述阻抗值与所述期望阻抗值不同表征所述阻抗值满足调整条件,基于闭环控制算法从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确定目标调整值;这样,能够通过闭环控制算法确定出目标调整值,从而通过所述目标调整值调整可调矩阵,使得电子设备的天线总辐射功率能够达到一个工作频段内的最大值,取得总辐射功率的最佳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310,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运行模式的情况下,监测所述电子设备工作在第一运行模式下阻抗值;所述第一运行模式至少对应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天线和射频通路的第一工作频段;
步骤S320,比较所述阻抗值与所述期望阻抗值;
这里,所述阻抗值与期望阻抗值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内部测量得到,或者,也可以通过仪器进行外部测量得到。例如,可以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Vector Network Analyzers,VNA)对阻抗值以及期望阻抗值进行测量。
步骤S330,如果所述阻抗值与所述期望阻抗值不同表征所述阻抗值满足调整条件,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内的目标工作频点;
这里,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可以为电子设备常用工作频段,例如,可以为600MHz至700MHz,所述目标工作频点可以为在第一工作频段内的任一频点,例如,可以为605MHz、655MHz、680MHz、690MHz和695MHz。
举例说明,在测得所述阻抗值为48欧姆,而所述期望阻抗值为51欧姆的情况下,所述阻抗值不同于所述期望阻抗值,需要对所述阻抗值进行调整,以调整到期望阻抗值。而在闭环控制算法中,要调节阻抗值到51欧姆,只有通过可调矩阵调节。然而,可调矩阵的调整值在不同的工作频点上各不相同,因此,要根据所述可调矩阵调节阻抗值,需要首先确定当前电子设备工作在哪个频点上。
步骤S340,基于闭环控制算法,从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工作频点对应的目标调整值。
这里,第一调整值集合中调整值的个数与工作频点的个数相同,假设工作频点有5个,605MHz、655MHz、680MHz、690MHz和695MHz,那么第一调整值集合中的调整值应该也有5个,比如分别对应为8欧姆、7欧姆、4欧姆、5欧姆和6欧姆。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的每一调整值与频点的关系可以是所述电子设备在出厂前测试得到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整值与所述频点的关系可以为二维表格,以二维数组的形式存储在一个非易失存储单元中。
在实施时,读取所述非易失存储单元中的调整值与所述频点的关系,通过确定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内的目标工作频点,找到对应的目标调整值。
步骤S350,基于所述目标调整值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可调矩阵,使得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阻抗值恢复到期望阻抗值;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过程中维持所述阻抗值在所述期望阻抗值,以提升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的所述天线的总辐射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工作的不同运行模式对应不同的工作频段;不同的工作频段对应不同的调整值集合。
举例说明,第一运行模式可以为工作频段为600MHz至1GHz的运行模式,对应第一调整值集合;第二运行模式可以为工作频段为1GHz至2GHz的运行模式,对应第二调整值集合;所述第三运行模式可以为工作频段为2GHz至3GHz的运行模式,对应第三调整值集合;所述第四运行模式可以为工作频段为3GHz至4GHz的运行模式,对应第四调整值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50,基于所述目标调整值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可调矩阵,使得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阻抗值恢复到期望阻抗值,包括:
步骤S351,获取所述闭环控制算法中设置的可调矩阵,其中,所述可调矩阵用于在对所述阻抗值维持到目标阻抗,以提升所述射频通路的非线性指标;
所述可调矩阵可以为一些电容电感组成的电子器件的输出值,所述电子器件围绕在天线周围,可以通过调节电子器件输出的可调矩阵,调整阻抗值维持到目标阻抗值。
步骤S352,获取与所述目标调整值对应的偏移量[B’],所述偏移量[B’]用于在所述目标工作频点下对所述可调矩阵进行补偿,以补偿后的可调矩阵输出所述目标调整值;
举例说明,相关技术中,在一个频段内的某一频点处对天线的阻抗值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在采用以非线性指标为目的的闭环控制算法的情况下,根据天线的阻抗值[A]为48欧姆,目标阻抗值为50欧姆,这样计算出的初始调整值为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中,是采用以总辐射功率最大为目的的闭环控制算法,假设期望阻抗值为51欧姆,那么需要在初始调整值2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偏移量1,使得目标调整值为3。
在实施时,决定天线的输入阻抗的因素有3点:1)天线本身的结构形式和外形尺寸;2)天线的工作频率;3)天线周围的环境。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天线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影响,天线的阻抗会产生变化,因此,需要所述偏移量对可调矩阵进行补偿,以使得天线的阻抗满足实际环境条件的需要。
这里,所述目标调整值的偏移量在电子设备出厂前完成测量,所述偏移量可以存储在电子设备的非易失存储单元上。
举例说明,在目标工作频点为605MHz的情况下,根据工作频点与目标调整值的关系,确定605MHz下的目标调整值为8欧姆;一般情况下,对天线的阻抗值调整8欧姆,即可达到总辐射功率最大的目的。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天线系统本身是以非线性指标达到最好区域为目标的,那么就需要知道目标调整值与初始调整值之间的偏移量,对以非线性指标为目标的天线系统调整对应的偏移量,使得天线系统以总辐射功率最大为目的。在实施时,根据目标调整值与偏移量的关系,确定目标工作频点下的偏移量,根据偏移量对可调矩阵进行补偿,使得可调矩阵可以输出目标调整值8欧姆。
步骤S353,基于所述偏移量[B’]对所述可调矩阵[Ba]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阻抗值恢复到期望阻抗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内的目标工作频点;基于闭环控制算法,从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工作频点对应的目标调整值;这样,通过目标工作频点与目标调整值的关系,找到不同频点对应的调整值,能够使得天线在不同频率段的任意频点上都能达到总辐射功率最佳的状态。
在以上的实施例中,经过适配后天线的欧姆值不再是50欧姆系统,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经过调整后的天线的欧姆值(期望的欧姆值)不再是相关技术中的50欧姆,可能是51欧姆。例如,电子设备在出厂时,调整后的天线的欧姆值是51欧姆。经过一段时间后,受环境的影响,天线的欧姆值发生变化,那么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控制方法将天线的欧姆值再次调整到51欧姆。
闭环控制(CL,Close Loop)算法已经成为了对于天线进行控制的算法的主要部分,在天线设计中应用广泛。CL可以最大程度的优化天线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性能,对优化用户使用天线的体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关技术中,闭环控制算法如图4A所示,其中,
[B]为可调矩阵(Tunable Matrix),为已知矩阵且多状态可调,由算法处理412发出控制命令进行调整。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可调电路(Tuner电路)。
[A]为天线的阻抗413(Antenna Impedance),[C]为通过阻抗检测器(Impedancedetector)进行阻抗检测后输出的阻抗值411,[C]可以理解为综合[A]与[B]后的总体阻抗,因此可以有下面的关系:[C]=[B][A]。
当[A]随着终端外部环境变化时,[C]值也会变化,为得到目标的[C]值,终端会调整[B]网络来实现。
相关技术中,天线的闭环控制算法基于射频系统的50欧姆阻抗实现,即,通过将天线的阻抗在经过可调矩阵后逼近50欧姆。然而,对于射频发射机而言,发射机的非线性指标、最大功率指标、最大效率指标是互相冲突的指标,导致这些指标的最好阻抗会出现在不同的阻抗点。
图4B为相关技术中天线的史密斯圆图,如图4B所示,效率最高区域41与线性最好区域42出现在不同的阻抗点。射频系统往往是将50欧姆的系统调整到发射机非线性最好的区域,从而会对最大功率与最大效率有所牺牲,由此,天线系统阻抗接近50欧姆状态,但是此时不是天线的总辐射功率(Total Radiated Power,TRP)最佳的状态。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通过引入偏移量,使得天线与发射机配合时摆脱50欧姆阻抗的限制,达到天线性能TRP的最佳状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图4C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4C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410,获得天线的阻抗[A];
这里,所述天线阻抗可以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Vector Network Analyzers,VNA)测量得到。或者,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回波检测功能实时测试调整阻抗、实时检测阻抗的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VSWR)、幅度、相位信息。
步骤S420,获得偏移量offset[B’];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20,获得偏移量offset[B’],包括:
步骤S421,检测与所述第一调整矩阵[B]的距离在预先设定范围内的可调矩阵集;步骤S422,测量所述可调矩阵集中每一可调矩阵的总辐射功率;步骤S423,确定所述总辐射功率最大时对应的阻抗值;步骤S424,确定所述阻抗值与50欧姆之间的偏移量offset[B’]。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20,获得偏移量offset[B’],包括:获得调整后的阻抗值[C],确定此时对应的可调矩阵的调整值[Ba],此时存在[C]=[Ba][A]的关系;在环境条件影响下,通过实际测量的方式确定此时调整后的阻抗值达到[Ct]时,天线的总辐射功率达到最大值,确定此时对应的可调矩阵的调整值为[Bt],此时存在[Ct]=[Bt][A]的关系;根据[C]-[Ct]的变化就可以反推出[Ba]-[Bt]的差值,从而得到所述偏移量offset[B’]。
步骤S430,获得可调矩阵[Ba];
步骤S440,根据可调矩阵[Ba]、天线阻抗[A]和偏移量offset[B’],确定天线的总体阻抗[C]。
这里,根据所述偏移量offset[B’]调整可调矩阵[Ba],得到目标调整值[B],调整后,存在等式关系[C]=[B][A]。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所述总辐射功率最大值对应的偏移量;根据所述偏移量调整所述阻抗值对应地的调整值,得到目标调整值;这样,通过引入中间变量偏移量进行调整值的调整,能够使得天线与电子设备配合时摆脱常用电子设备的系统为50欧姆的限制,使天线性能达到总辐射功率最佳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设备500包括:
天线501;
射频通路502,其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运行模式的情况下,所述电子设备中天线以及所述射频通路的第一工作频段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工作频段对应;
通信芯片503,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运行模式的情况下,监测所述电子设备工作在第一运行模式下阻抗值;所述第一运行模式至少对应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天线和射频通路的第一工作频段;以及,在所述阻抗值满足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调整值集合确定目标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工作频段中不同频点的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每一调整值为基于所述天线和所述射频通路适配确定的;
可调矩阵芯片504,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调整值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可调矩阵,使得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阻抗值恢复到期望阻抗值;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过程中维持所述阻抗值在所述期望阻抗值,以提升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的所述天线的总辐射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工作的不同运行模式对应不同的工作频段;不同的工作频段对应不同的调整值集合;所述通信芯片的输入接口以及非易失存储单元,所述输入接口用于写入所述调整值集合,所述非易失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调整值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信芯片通过回波检测所述电子设备工作在第一运行模式下阻抗值。
基于前述的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所包括的各模块、以及各模块所包括的各子模块,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来实现;当然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实现;在实施的过程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PU)、微处理器(M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控制装置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装置600包括监测模块601、第一确定模块602和调整模块603,其中:
监测模块601,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运行模式的情况下,监测所述电子设备工作在第一运行模式下阻抗值;所述第一运行模式至少对应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天线和射频通路的第一工作频段;
第一确定模块602,用于在所述阻抗值满足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调整值集合确定目标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工作频段中不同频点的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每一调整值为基于所述天线和所述射频通路适配确定的;
调整模块603,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调整值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可调矩阵,使得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阻抗值恢复到期望阻抗值;其中,如果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过程中维持所述阻抗值在所述期望阻抗值,以提升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的所述天线的总辐射功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2包括比较子模块和确定子模块,其中:比较子模块,用于比较所述阻抗值与所述期望阻抗值;确定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阻抗值与所述期望阻抗值不同表征所述阻抗值满足调整条件,基于闭环控制算法从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确定目标调整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调整值集合中每一调整值为基于所述天线和所述射频通路适配且使得所述天线的总辐射功率最大确定的,所述确定子模块包括第一确定单元和第二确定单元,其中: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内的目标工作频点;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基于闭环控制算法,从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工作频点对应的目标调整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装置600中所述电子设备工作的不同运行模式对应不同的工作频段;不同的工作频段对应不同的调整值集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整模块603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第二获取子模块和调整子模块,其中: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闭环控制算法中设置的可调矩阵[Ba],其中,所述可调矩阵用于在对所述阻抗值维持到目标阻抗,以提升所述射频通路的非线性指标;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目标调整值对应的偏移量[B’],所述偏移量[B’]用于在所述目标工作频点下对所述可调矩阵[Ba]进行补偿,以补偿后的可调矩阵输出所述目标调整值;调整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偏移量[B’]对所述可调矩阵[Ba]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阻抗值恢复到期望阻抗值。
以上装置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的控制方法,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手持终端、导航仪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中的步骤。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的描述,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似的有益效果。对于本申请存储介质和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申请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相关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电子设备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运行模式的情况下,监测所述电子设备工作在第一运行模式下阻抗值;所述第一运行模式至少对应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天线和射频通路的第一工作频段;
在所述阻抗值满足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调整值集合确定目标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工作频段中不同频点的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每一所述调整值是根据天线的阻抗值与期望阻抗值确定的,以使得天线总辐射功率最大;每一所述调整值至少包括补偿值;其中:所述补偿值是根据所述调整值与初始调整值之间的差值确定的;所述初始调整值是通过闭环控制算法根据天线的阻抗值与标准阻抗值确定的;所述闭环控制算法为确定所述射频通路的非线性最大值对应的控制算法;
基于所述目标调整值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可调矩阵,使得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阻抗值恢复到期望阻抗值;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过程中维持所述阻抗值在所述期望阻抗值,以提升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的所述天线的总辐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阻抗值满足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调整值集合确定目标调整值,包括:
比较所述阻抗值与所述期望阻抗值;
如果所述阻抗值与所述期望阻抗值不同表征所述阻抗值满足调整条件,基于闭环控制算法从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确定目标调整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每一调整值为基于所述天线和所述射频通路适配且使得所述天线的总辐射功率最大确定的;
所述基于闭环控制算法从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确定目标调整值,包括:
确定所述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工作频段内的目标工作频点;
基于闭环控制算法,从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工作频点对应的目标调整值。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工作的不同运行模式对应不同的工作频段;不同的工作频段对应不同的调整值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调整值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可调矩阵,使得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阻抗值恢复到期望阻抗值,包括:
获取闭环控制算法中设置的可调矩阵[Ba],其中,所述可调矩阵用于在对所述阻抗值维持到目标阻抗值,以提升所述射频通路的非线性指标;
根据所述目标阻抗值和所述期望阻抗值之间差值的变化,确定出所述可调矩阵[Ba]的调整值与所述目标调整值之间的差值;根据所述可调矩阵[Ba]的调整值与所述目标调整值之间的差值,获取与所述目标调整值对应的偏移量[B’],所述偏移量[B’]用于在目标工作频点下对所述可调矩阵[Ba]进行补偿,以补偿后的可调矩阵输出所述目标调整值;
基于所述偏移量[B’]对所述可调矩阵[Ba]进行调整,使得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阻抗值恢复到期望阻抗值。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天线;
射频通路;
通信芯片,用于在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第一运行模式的情况下,监测所述电子设备工作在第一运行模式下阻抗值;所述第一运行模式至少对应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天线和射频通路的第一工作频段;以及,在所述阻抗值满足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调整值集合确定目标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工作频段中不同频点的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每一所述调整值是根据天线的阻抗值与期望阻抗值确定的,以使得天线总辐射功率最大;每一所述调整值至少包括补偿值;其中:所述补偿值是根据所述调整值与初始调整值之间的差值确定的;所述初始调整值是通过闭环控制算法根据天线的阻抗值与标准阻抗值确定的;所述闭环控制算法为确定所述射频通路的非线性最大值对应的控制算法;
可调矩阵芯片,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调整值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可调矩阵,使得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阻抗值恢复到期望阻抗值;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过程中维持所述阻抗值在所述期望阻抗值,以提升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的所述天线的总辐射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工作的不同运行模式对应不同的工作频段;不同的工作频段对应不同的调整值集合;
所述通信芯片包括输入接口和非易失存储单元,所述输入接口用于写入所述调整值集合,所述非易失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调整值集合。
8.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监测模块,用于在电子设备处于第一运行模式的情况下,监测所述电子设备工作在第一运行模式下阻抗值;所述第一运行模式至少对应于所述电子设备中天线和射频通路的第一工作频段;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阻抗值满足调整条件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调整值集合确定目标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至少包括所述第一工作频段中不同频点的调整值;所述第一调整值集合中每一所述调整值是根据天线的阻抗值与期望阻抗值确定的,以使得天线总辐射功率最大;每一所述调整值至少包括补偿值;其中:所述补偿值是根据所述调整值与初始调整值之间的差值确定的;所述初始调整值是通过闭环控制算法根据天线的阻抗值与标准阻抗值确定的;所述闭环控制算法为确定所述射频通路的非线性最大值对应的控制算法;
调整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调整值调整所述电子设备的可调矩阵,使得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阻抗值恢复到期望阻抗值;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的过程中维持所述阻抗值在所述期望阻抗值,以提升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下的所述天线的总辐射功率。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CN202110275051.5A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1312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5051.5A CN113131216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5051.5A CN113131216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1216A CN113131216A (zh) 2021-07-16
CN113131216B true CN113131216B (zh) 2022-11-18

Family

ID=767731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5051.5A Active CN113131216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3121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2932A (zh) * 2011-01-20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自适应阻抗匹配调节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52506A (zh) * 2013-03-13 2014-09-17 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状态表的天线调谐器控制系统
CN105896086A (zh) * 2016-04-26 2016-08-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阻抗的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12291022A (zh) * 2020-11-02 2021-0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参数检测电路、方法和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54825B2 (en) * 2010-04-16 2014-06-17 Nokia Corporation Control logic for adaptive antenna
US8452246B2 (en) * 2011-04-07 2013-05-28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Antenna tuner in combination with modified feedback receiver for improved antenna matching
US8995938B2 (en) * 2011-11-14 2015-03-31 Blackberry Limited Radiation power level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tunable elements
CN106160885A (zh) * 2015-03-24 2016-11-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传输性能调试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954082B (zh) * 2015-06-05 2019-03-29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调谐方法和电子设备
US11177568B2 (en) * 2017-04-01 2021-11-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Antenna resource schedul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0135123B1 (en) * 2017-05-19 2018-11-20 Searet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unable medium rectennas
CN109150326A (zh) * 2018-11-05 2019-01-04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阻抗调试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00093938A (ko) * 2019-01-29 2020-08-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의 임피던스 운용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10289885B (zh) * 2019-07-02 2021-03-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调谐方法及终端
CN112152660B (zh) * 2020-09-25 2022-04-1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2932A (zh) * 2011-01-20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自适应阻抗匹配调节的方法和装置
CN104052506A (zh) * 2013-03-13 2014-09-17 英特尔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使用状态表的天线调谐器控制系统
CN105896086A (zh) * 2016-04-26 2016-08-2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阻抗的匹配方法及装置
CN112291022A (zh) * 2020-11-02 2021-0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参数检测电路、方法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31216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98758B2 (en) Methods for tuning an adaptive impedance matching network with a look-up table
US927001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alibrated tunable antenna
US8428523B2 (en) Tuning matching circuits for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bands as a function of transmitter metrics
US792522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tching an integrated FM system to an antenna utilizing on-chip measurement of reflected signals
US6823292B2 (en) Tuneable filter
US814516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LNA adjustment to compensate for dynamic impedance matching
US9276312B2 (en) Antenna tuner control system using state tables
TW201201530A (en) Cascaded filter based noise and interference canceller
Firrao et al. An automatic antenna tuning system using only RF signal amplitudes
Wang et al. A novel improved median filter for salt-and-pepper noise from highly corrupted images
US9634637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dynamic impedance matching and a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thereof
US9083317B2 (en) Method for sensing and calibrating antenna tuner device performance in cellular handset
CN106483447A (zh) 校准半导体芯片的多个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13131216B (zh) 一种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WO2007102133A1 (en) Radio receiver
US20100112936A1 (en) Tunable antennas for mobile handsets
CN102377705A (zh) 噪声和干扰消除的方法和系统
Roy A miniature tunable antenna for digital TV reception
Spanou et al. Antenna tuning closed loop implementation using S-matrix approach
KR101714056B1 (ko) 가변 안테나 모듈의 임피던스 매칭 방법
Maaspuro et al. An inexpensive RF power meter for cellular phone testing in production environment
Danak et al. Closed-loop adaptive control techniques for matching networks in the uplink mo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