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7383B - 一种芯片改写方法、装置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芯片改写方法、装置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7383B
CN113127383B CN202110431625.3A CN202110431625A CN113127383B CN 113127383 B CN113127383 B CN 113127383B CN 202110431625 A CN202110431625 A CN 202110431625A CN 113127383 B CN113127383 B CN 1131273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address bit
instruction
verificat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16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27383A (zh
Inventor
马智刚
请求不公布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Zhongnuo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Zhongnuo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Zhongnuo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Zhongnuo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316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73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7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7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27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7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14Protection against unauthorised use of memory or access to memo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6Addressing a physical block of locations, e.g. base addressing, module addressing, memory dedication
    • G06F12/0646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芯片改写方法、装置和设备,方法与装置应用于改写设备,改写设备与芯片通信连接,改写设备内设有设备地址位,芯片内设有芯片地址位,方法包括:接收芯片验证指令;根据设备地址位和芯片验证指令包含的指令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若判定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则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为芯片地址位;当接收到芯片响应发送的芯片验证指令返回的验证数据时,根据验证数据对芯片的改写权限进行验证;若验证通过,则响应输入的配置指令,对芯片内的配置数据进行改写,以完成对芯片的数据改写,从而更为有效地提高芯片改写成功率。

Description

一种芯片改写方法、装置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芯片数据改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芯片改写方法、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在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系统设计中,复位处理是一个最基本又极为关键的问题。复位是将电路中保持状态的时序器件初始化,从而使电路的状态初始化。在进行电路系统设计时,每个系统都需要有一个能够正确复位整个系统的控制单元,在系统上电时对系统中各单元电路和芯片进行全局的复位控制。对于芯片来说,也需要保证芯片在上电时进行全局的复位,初始化芯片内部的各个部分,以保证芯片内部各部分进入一个确定的状态。
目前虽然存在可以对废弃后的芯片进行复位,实现对废弃旧芯片的重复利用的芯片复位方法。但现有的芯片服务方法实现大多建立在需要得知芯片的验证算法的基础上,而对于加密程度较高且不易被破解的芯片,由于现有的改写方法无法进行芯片权限验证,因而导致对芯片的改写成功率较低,进而难以对芯片进行快速复位或改写。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芯片改写方法、装置和设备,解决了现有的芯片改写方法由于芯片加密程度较高,无法获取芯片权限所导致的芯片改写成功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芯片改写方法,应用于改写设备,所述改写设备与芯片通信连接,所述改写设备内设有设备地址位,所述芯片内设有芯片地址位,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芯片验证指令;
根据所述设备地址位和所述芯片验证指令包含的所述指令地址位,与所述芯片地址位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所述指令地址位或所述设备地址位;
若判定更新所述指令地址位或所述设备地址位,则更新所述指令地址位或所述设备地址位为所述芯片地址位;
当接收到所述芯片响应发送的所述芯片验证指令返回的验证数据时,根据所述验证数据对所述芯片的改写权限进行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响应输入的配置指令,对所述芯片内的配置数据进行改写。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指令地址位和所述设备地址位,与所述芯片地址位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所述指令地址位或所述设备地址位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指令地址位和所述设备地址位,与所述芯片地址位进行比对;
若所述指令地址位与所述芯片地址位相同,或者所述设备地址位与所述芯片地址位相同,则判定不更新所述指令地址位或所述设备地址位;
若所述指令地址位与所述芯片地址位不同,且所述设备地址位与所述芯片地址位不同,则判定更新所述指令地址位或所述设备地址位。
可选地,所述改写设备与成像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成像设备内设有来源地址位;所述当接收到所述芯片响应发送的所述芯片验证指令返回的验证数据时,根据所述验证数据对所述芯片的改写权限进行验证的步骤,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芯片响应发送的所述芯片验证指令返回的验证数据时,根据所述来源地址位与所述设备地址位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所述设备地址位;
若判定更新所述设备地址位,则将所述设备地址位更新为所述来源地址位,并发送所述验证数据到所述成像设备;
当接收到所述成像设备响应所述验证数据返回的验证通过指令时,则判定对所述芯片的改写权限验证通过;
当接收到所述成像设备响应所述验证数据返回的验证未通过指令时,则判定对所述芯片的改写权限验证未通过。
可选地,所述配置数据包括芯片容量数据和/或芯片型号数据;所述若验证通过,则响应输入的配置指令,对所述芯片内的配置数据进行改写的步骤,包括:
当验证通过且获取到所述改写权限时,接收配置指令;
解析所述配置指令,确定针对所述芯片的配置类型;
若所述配置类型为容量配置,则采用预存的更新容量数据对所述芯片容量数据进行更新;
若所述配置类型为型号配置,则从所述配置指令中获取待配置型号数据;
采用所述待配置型号数据更新所述芯片型号数据。
可选地,还包括:
若所述芯片型号数据更新失败,则按预设顺序发送预存的型号修改权限获取指令至所述芯片,直至所述芯片返回响应所述型号修改权限获取指令的应答信号;
当接收到所述应答信号时,采用所述待配置型号数据更新所述芯片型号数据。
可选地,还包括:
若所述芯片验证指令未包含所述指令地址位,则根据所述设备地址位和所述芯片地址位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所述设备地址位;
若判定更新所述设备地址位,则将所述设备地址位更新为所述芯片地址位。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设备地址位和所述芯片地址位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所述设备地址位的步骤,包括:
比对所述设备地址位和所述芯片地址位;
若所述设备地址位与所述芯片地址位相同,则判定不更新所述设备地址位;
若所述设备地址位与所述芯片地址位不同,则判定更新所述设备地址位。
可选地,还包括:
当验证通过但未获取到所述改写权限时,获取所述芯片的芯片类型;
根据所述芯片类型,从多个预设的权限获取指令中确定目标权限获取指令并发送到所述芯片;
当获取到所述芯片响应所述目标权限获取指令返回的所述改写权限时,根据输入的配置指令改写所述芯片内的配置数据。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改写装置,应用于改写设备,所述改写设备与芯片通信连接,所述改写设备内设有设备地址位,所述芯片内设有芯片地址位,所述装置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芯片验证指令;
地址位更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地址位和所述芯片验证指令包含的所述指令地址位,与所述芯片地址位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所述指令地址位或所述设备地址位;
更新与发送模块,用于若判定更新所述指令地址位或所述设备地址位,则更新所述指令地址位或所述设备地址位为所述芯片地址位;
权限验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芯片响应发送的所述芯片验证指令返回的验证数据时,根据所述验证数据对所述芯片的改写权限进行验证;
数据改写模块,用于若验证通过,则响应输入的配置指令,对所述芯片内的配置数据进行改写。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改写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芯片改写方法的步骤。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中,当改写设备接收到芯片验证指令时,采用改写设备内设的设备地址位以及芯片验证指令所包含的指令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进行比对,从而判断是否对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进行更新;若是判定更新,则将设备地址位和指令地址位中的任一个更新为芯片地址位,以提供发送芯片验证指令到芯片的基础;当接收到芯片响应该芯片验证指令返回的验证数据后,根据该验证数据对芯片的改写权限进行进一步验证,若判定验证通过,则接收用户当前输入的配置指令,对芯片内部的配置数据进行数据改写,从而解决现有的芯片改写方法由于芯片加密程度较高,无法获取芯片权限所导致的芯片改写成功率低的技术问题,更为有效地进行改写权限的验证,提高芯片数据改写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芯片改写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芯片改写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芯片数据的更新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芯片型号数据的更新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芯片改写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改写方法、装置和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芯片改写方法由于芯片加密程度较高,无法获取芯片权限所导致的芯片改写成功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芯片改写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芯片改写方法,应用于改写设备,改写设备与芯片通信连接,改写设备内设有设备地址位,芯片内设有芯片地址位,方法包括:
步骤101,接收芯片验证指令;
芯片验证指令指的是由成像设备或其他设备所输出的,用于对芯片数据的改写权限进行验证获取的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改写设备实时监听是否接收到成像设备发送的芯片验证指令;当接收到成像设备发送的芯片验证指令时,表明此时可以开始对芯片内部数据的改写权限进行验证获取,以在数据改写前获取到芯片的改写权限。
步骤102,根据设备地址位和芯片验证指令包含的指令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芯片内设有芯片地址位,改写设备内设有设备地址位,芯片验证指令中可以包含有指令地址位。在接收验证指令后,可以以此为触发,通过比对设备地址位和指令地址位是否与芯片地址位相同作为比对结果;为实现在改写设备上模拟成像设备的功能,使得芯片能够得知通行方为成像设备,可以根据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
步骤103,若判定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则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为芯片地址位;
当比对结果显示指令地址位和设备地址位都与芯片地址位不同时,可以判定为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此时可以更新指令地址位和设备地址位中的任一个为芯片地址位,以使改写设备模拟成像设备的功能,发送芯片验证指令到芯片。
步骤104,当接收到芯片响应发送的芯片验证指令返回的验证数据时,根据验证数据对芯片的改写权限进行验证;
在发送验证验证指令到芯片后,实时监听芯片是否有响应该芯片验证指令返回验证数据,若是接收到返回的验证数据后,可以根据验证数据对芯片的改写权限进行验证。
步骤105,若验证通过,则响应输入的配置指令,对芯片内的配置数据进行改写。
在具体实现中,可以根据用户在改写设备上输入的配置指令,例如修改芯片型号、数据、版本等配置指令,对芯片内的对应配置数据进行改写,以完成对芯片的复位操作。
其中,在对芯片内的配置数据改写完成后,可以通过改写设备上预设的显示灯或蜂鸣器等设备进行提醒,以告知用户完成对芯片的改写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改写设备接收到芯片验证指令时,采用改写设备内设的设备地址位以及芯片验证指令所包含的指令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进行比对,从而判断是否对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进行更新;若是判定更新,则将设备地址位和指令地址位中的任一个更新为芯片地址位,以提供发送芯片验证指令到芯片的基础;当接收到芯片响应该芯片验证指令返回的验证数据后,根据该验证数据对芯片的改写权限进行进一步验证,若判定验证通过,则接收用户当前输入的配置指令,对芯片内部的配置数据进行数据改写,从而解决现有的芯片改写方法由于芯片加密程度较高,无法获取芯片权限所导致的芯片改写成功率低的技术问题,更为有效地进行改写权限的验证,提高芯片数据改写成功率。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芯片改写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一种芯片改写方法,应用于改写设备,改写设备与芯片通信连接,改写设备内设有设备地址位,芯片内设有芯片地址位,方法包括:
步骤201,接收芯片验证指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改写设备内设有设备地址位,可以在通信连接到成像设备等装置接收或者直接由用户输入芯片验证指令。
在具体实现中,改写设备还可以包括排线适配头,以改写设备从打印机接收芯片验证指令为例,可以通过将排线适配头连接到打印机内的墨粉盒中并固定,然后将墨粉盒安装到粉盒仓中,关闭粉盒仓门以完成两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对于其他类型的成像设备的连接方式可以参照上述连接方式或是通过无线通信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中,为方便长距离的进行复位,可以通过排线适配头连接成像设备后,将排线另一端直接或间接连接到改写设备。其中,改写设备上可以设有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在连接排线时先将FPC座向外拨出,再插入排线,压下FPC座完成连接。
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
具体地,以小体积黑白打印机为例,该打印机所对应的访问地址仅是E0地址,在打印机与改写设备连接之前,可以先对改写设备内的设备地址位进行改写为E0地址,以模拟芯片与打印机之间的通信,从成像设备接收芯片验证指令;而对于其他类型的成像设备,可以根据成像设备能够访问的芯片地址进行选择,从中任意选择一个地址作为改写设备的设备地址位,以便于建立与成像设备之间的连接。
步骤202,将指令地址位和设备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进行比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改写设备在接收到芯片验证指令后,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连接的方式与芯片建立通信连接,以获取芯片内的芯片地址位。为保证能够通过将芯片验证指令发送到芯片完成芯片改写权限的验证,可以采用指令地址位和设备地址位分别与芯片地址位进行比对,以确定地址位是否需要进行更新。
值得一提的是,无线可以通过wifi、红外信号或蓝牙信号的方式与芯片建立通信连接,或者还可以通过在改写设备上外接探针头直接与芯片上的触点建立通信连接。
探针头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根长探针与三根短探针。当探针头与芯片建立接触连接时,可以将长探针对准芯片最长的接触点,剩余短探针对准芯片剩余的接触点,待探针与芯片的触点接触后,还可以基于改写设备上的LED灯色来指示当前芯片的颜色,已准备开始对芯片进行后续的权限验证。其中,改写设备可以通过黄绿色灯标识Y(黄色)、品红色灯标识M(红色),蓝色灯标识C(蓝色),白色灯标识K(黑色),具体灯色与芯片颜色的对应关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自行设置。
步骤203,若指令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相同,或者设备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相同,则判定不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例中,若是指令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相同,则表明当前信息可以直接被芯片所识别,芯片能够根据该芯片验证指令回复验证数据,为减少资源消耗,此时可以直接判定不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
或者,若是设备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相同,表明此时改写设备能够模拟打印机直接与芯片进行通信,也可以直接将芯片验证指令转发至芯片,可以判定不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
步骤204,若指令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不同,且设备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不同,则判定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示例中,若是指令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不同,且设备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不同,表明此时改写设备无法与芯片建立通信连接,无法转发芯片验证指令到该芯片,此时可以判定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的任一个,以满足通信需求。
步骤205,若判定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则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为芯片地址位;
在本申请可选实施例中,若是判定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则可以直接对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更新为芯片地址位;待任一地址位更新后,改写设备可以与芯片建立通信连接,发送芯片验证指令到芯片以进行对芯片的改写权限的验证与获取。
值得一提的是,为减少对改写设备的不同写入修改,延长改写设备的使用寿命,可以优先对指令地址位进行更新。
步骤206,当接收到芯片响应发送的芯片验证指令返回的验证数据时,根据验证数据对芯片的改写权限进行验证;
可选地,改写设备与成像设备通信连接,成像设备内设有来源地址位,步骤206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S11-S14:
S11、当接收到芯片响应发送的芯片验证指令返回的验证数据时,根据来源地址位与设备地址位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设备地址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芯片接收到芯片验证指令后,芯片可以响应该验证指令返回对应的验证数据到改写设备;改写设备在接收到验证数据后,由于直接由改写设备进行改写权限验证所耗费的资源较多,且可能改写设备上未装载有对应的验证算法。此时改写设备可以进一步比对当前时刻的设备地址位和来源地址位是否相同,进而判断是否更新设备地址位,以便于传输验证数据到成像设备进行改写权限的验证。
其中,若是来源地址位和设备地址位相同,则判定不更新设备地址位;若是来源地址位与设备地址位不同,则更新设备地址位。
S12、若判定更新设备地址位,则将设备地址位更新为来源地址位,并发送验证数据到成像设备;
S13、当接收到成像设备响应验证数据返回的验证通过指令时,则判定对芯片的改写权限验证通过;
S14、当接收到成像设备响应验证数据返回的验证未通过指令时,则判定对芯片的改写权限验证未通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是判定更新设备地址位,则可以将设备地址位更新为来源地址位,以模拟芯片与成像设备的通信,并发送验证数据到成像设备进行权限验证。若是接收到成像设备基于验证数据返回的验证通过指令时,此时可以判定对芯片的改写权限验证通过,获取到芯片的改写权限;反之,若是接收到成像设备返回的验证未通过指令时,则判定对芯片的改写权限验证未通过,无法获取到芯片的改写权。
在具体实现中,通常进行数据改写的对象为成像设备的原装芯片,其返回的验证数据在被成像设备进行验证通过后,成像设备可以返回验证通过指令到改写设备以告知该芯片为合法芯片,判定芯片的改写权限验证通过,则可以获取到芯片的改写权限。此时,改写设备可以停止与成像设备的通信,继续对芯片内的数据进行改写。
步骤207,若验证通过,则响应输入的配置指令,对芯片内的配置数据进行改写。
进一步地,配置数据包括芯片容量数据和/或芯片型号数据;步骤207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S21-S25:
S21、当验证通过且获取到改写权限时,接收配置指令;
S22、解析配置指令,确定针对芯片的配置类型;
S23、若配置类型为容量配置,则采用预存的更新容量数据对芯片容量数据进行更新;
S24、若配置类型为型号配置,则从配置指令中获取待配置型号数据;
S25、采用待配置型号数据更新芯片型号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配置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芯片容量数据和芯片型号数据等类型,当改写设备判定该次验证通过且获取到改写权限,此时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配置指令,对配置指令进行解析,从中确定针对芯片的配置类型。配置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容量配置、型号配置、版本配置和数据配置等。其中,配置指令内可以包括芯片的配置类型,还可以包括配置数据的改写位置等。
若配置类型显示为容量配置,则可以采用预存在改写设备中的更新容量数据对芯片存储的芯片容量数据进行更新,更新形式可以为部分更新或全部覆盖等。
若配置类型为型号配置,则可以从配置指令进一步获取待配置型号数据,以确定需要芯片修改的型号,再采用待配置型号数据对芯片型号数据进行更新,若芯片型号数据更新成功,则确定芯片的改写操作完成。
可选地,为进一步限制非授权人员对芯片的数据改写,还可以在改写设备上设置点卡,授权人员通过在改写设备上连接点卡,以开启对芯片的型号配置。同时,为避免芯片的型号更新过多导致芯片损坏,还可以对点卡的配置次数进行限制,在每次对芯片的型号配置后进行次数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改写设备上还可以装载有显示屏,当验证通过且获取到改写权限时可以显示“请输入配置指令”等提示,以及在与成像设备、芯片等建立连接时显示对应的连接提示以及蜂鸣器提示,具体的提示内容或类型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具体实现中,对芯片数据的写入可以采用42H指令或6CH指令等,具体的指令格式在此不作限制。
请参见图3-4,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芯片数据的更新关系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一种芯片型号数据的更新关系示意图。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芯片数据的更新仅限于相同颜色,不同颜色的芯片之间无法改写。若是需要更新芯片型号数据,若成像设备为彩色机,则仅能在芯片颜色为Y时能更新为黑白机的对应芯片型号,若芯片颜色为M、C或K,则无法进行型号数据的更新。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示例中,步骤207还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S26-S27:
S26、若芯片型号数据更新失败,则按预设顺序发送预存的型号修改权限获取指令至芯片,直至芯片返回响应型号修改权限获取指令的应答信号;
S27、当接收到应答信号时,采用待配置型号数据更新芯片型号数据
在本发明一个示例中,芯片型号数据可能会由于型号修改权限未获取而导致型号更新失败,此时可以按照预设顺序发送预存在改写设备内的型号修改权限获取指令至芯片,直至芯片返回响应型号修改权限获取指令的应答信号。当接收到应答信号时,则可以采用待配置型号数据对芯片型号数据进行更新,以完成芯片的复位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采用待配置型号数据对芯片型号数据进行更新时还可以持续监听芯片型号是否更新,若未更新则再次执行步骤S26。
例如,改写设备内可以预存有00、01、02、03和04等型号修改权限获取指令,若首先发送的是00指令没有打开,则再发送01指令,直至芯片返回应答信号,以将型号修改的权限打开。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示例中,本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S31-S33:
S31、当验证通过但未获取到改写权限时,获取芯片的芯片类型;
S32、根据芯片类型,从多个预设的权限获取指令中确定目标权限获取指令并发送到芯片;
S33、当获取到芯片响应目标权限获取指令返回的改写权限时,根据输入的配置指令改写芯片内的配置数据。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示例中,若是对芯片的验证通过但未获取到改写权限,表明芯片需要其他权限解除指令实现,此时可以通过改写设备检测芯片的特性等特征信息,以获取到芯片类型。
在确定芯片的具体芯片类型后,可以从改写设备预存的多个权限获取指令中确定与该芯片类型对应的目标权限获取指令。
其中,可以在改写设备中存储权限获取指令与芯片类型的对应关系表,以提高目标权限获取指令的获取效率。
最后改写设备可以发送到目标权限获取指令到芯片,以获取到芯片的改写权限,完成芯片改写前准备,具体根据输入的配置指令改写芯片内的配置数据,以完成对芯片的改写操作的过程可以参照步骤207,在此不在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例中,本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S2:
S1、若芯片验证指令未包含指令地址位,则根据设备地址位和芯片地址位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设备地址位;
可选地,步骤S1还可以包括以下子步骤:
比对设备地址位和芯片地址位;
若设备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相同,则判定不更新设备地址位;
若设备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不同,则判定更新设备地址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是芯片验证指令未包含有指令地址位,表明当前可更新的地址位仅有设备地址位。此时可以直接比对设备地址位和芯片地址位是否相同,若设备地址位和芯片地址位相同,则说明可以直接通过当前改写设备的设备地址位发送芯片验证指令到芯片,判定不更新设备地址位。若是设备地址位和芯片地址位不同,说明需要更新该设备地址位,判定对设备地址位进行更新。
S2、若判定更新设备地址位,则将设备地址位更新为芯片地址位。
在判定更新设备地址位时,可以通过更改设备地址位为芯片地址位,以模拟成像设备与芯片进行通信。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中,改写设备除了可以对芯片进行数据改写外,还可以对芯片进行复位。此时可以通过改写设备实时监听芯片对应的资源消耗情况,以确定是否需要对芯片进行复位操作。当资源消耗情况显示为已耗尽时,说明此时需要对芯片进行复位,此时可以连接改写设备和成像设备。在连接改写设备和成像设备后,可以通过排线获取到成像设备的来源地址位;为实现在改写设备上模拟芯片的功能,可以将设备地址位更新为来演地址位,以使成像设备能够与改写设备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再进一步采用探针头与芯片的触点建立接触连接。在建立接触连接后,若是接收到成像设备发送的芯片验证指令,则可以从芯片获取待验证地址;而由于在改写设备与成像设备建立通信连接时已经对设备地址位进行了更新,此时可以对设备地址位进行检查,判断是否与待验证地址相同;若地址位内的地址与待验证地址不同,则可以将地址位内的地址更新为待验证地址,以模拟打印机的功能,将芯片验证指令转发至芯片;当芯片返回响应芯片验证指令的验证数据后,将验证数据返回到成像设备进行芯片改写权限的验证;若验证通过,则通过改写设备对芯片进行复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改写设备接收到芯片验证指令时,采用改写设备内设的设备地址位以及芯片验证指令所包含的指令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进行比对,从而判断是否对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进行更新;若是判定更新,则将设备地址位和指令地址位中的任一个更新为芯片地址位,以提供发送芯片验证指令到芯片的基础;当接收到芯片响应该芯片验证指令返回的验证数据后,根据该验证数据对芯片的改写权限进行进一步验证,若判定验证通过,则接收用户当前输入的配置指令,对芯片内部的配置数据进行数据改写,从而解决现有的芯片改写方法由于芯片加密程度较高,无法获取芯片权限所导致的芯片改写成功率低的技术问题,更为有效地进行改写权限的验证,提高芯片数据改写成功率。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芯片改写装置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芯片改写装置,应用于改写设备,改写设备与芯片通信连接,改写设备内设有设备地址位,芯片内设有芯片地址位,装置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501,用于接收芯片验证指令;
地址位更新判断模块502,用于根据设备地址位和芯片验证指令包含的指令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
更新与发送模块503,用于若判定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则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为芯片地址位;
权限验证模块504,用于当接收到芯片响应发送的芯片验证指令返回的验证数据时,根据验证数据对芯片的改写权限进行验证;
数据改写模块505,用于若验证通过,则响应输入的配置指令,对芯片内的配置数据进行改写。
可选地,地址位更新判断模块502,包括:
地址位比对子模块,用于将指令地址位和设备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进行比对;
第一判定子模块,用于若指令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相同,或者设备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相同,则判定不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
第二判定子模块,用于若指令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不同,且设备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不同,则判定更新指令地址位或设备地址位。
可选地,改写设备与成像设备通信连接,成像设备内设有来源地址位;权限验证模块504,包括:
设备地址位更新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芯片响应发送的芯片验证指令返回的验证数据时,根据来源地址位与设备地址位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设备地址位;
地址位更新与发送子模块,用于若判定更新设备地址位,则将设备地址位更新为来源地址位,并发送验证数据到成像设备;
权限验证通过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成像设备响应验证数据返回的验证通过指令时,则判定对芯片的改写权限验证通过;
权限验证未通过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成像设备响应验证数据返回的验证未通过指令时,则判定对芯片的改写权限验证未通过。
可选地,配置数据包括芯片容量数据和/或芯片型号数据;数据改写模块505,包括:
配置指令接收子模块,用于当验证通过且获取到改写权限时,接收配置指令;
配置类型确定子模块,用于解析配置指令,确定针对芯片的配置类型;
容量数据更新子模块,用于若配置类型为容量配置,则采用预存的更新容量数据对芯片容量数据进行更新;
第一型号数据更新子模块,用于若配置类型为型号配置,则从配置指令中获取待配置型号数据;
子模块,用于采用待配置型号数据更新芯片型号数据。
可选地,数据改写模块505还包括:
型号修改指令发送子模块,用于若芯片型号数据更新失败,则按预设顺序发送预存的型号修改权限获取指令至芯片,直至芯片返回响应型号修改权限获取指令的应答信号;
第二型号数据更新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应答信号时,采用待配置型号数据更新芯片型号数据。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
设备地址位更新判断模块,用于若芯片验证指令未包含指令地址位,则根据设备地址位和芯片地址位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设备地址位;
设备地址位更新模块,用于若判定更新设备地址位,则将设备地址位更新为芯片地址位。
可选地,设备地址位更新判断模块包括:
比对子模块,用于比对设备地址位和芯片地址位;
第一更新判定子模块,用于若设备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相同,则判定不更新设备地址位;
第二更新判定子模块,用于若设备地址位与芯片地址位不同,则判定更新设备地址位。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
芯片类型获取模块,用于当验证通过但未获取到改写权限时,获取芯片的芯片类型;
目标权限获取指令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芯片类型,从多个预设的权限获取指令中确定目标权限获取指令并发送到芯片;
权限获取模块,用于当获取到芯片响应目标权限获取指令返回的改写权限时,根据输入的配置指令改写芯片内的配置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改写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芯片改写方法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模块和子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综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芯片改写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改写设备,所述改写设备与芯片通信连接,所述改写设备内设有设备地址位,所述芯片内设有芯片地址位,所述改写设备与成像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成像设备内设有来源地址位;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芯片验证指令;
根据所述设备地址位和所述芯片验证指令包含的指令地址位,与所述芯片地址位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所述指令地址位或所述设备地址位;
若判定更新所述指令地址位或所述设备地址位,则更新所述指令地址位或所述设备地址位为所述芯片地址位;
当接收到所述芯片响应发送的所述芯片验证指令返回的验证数据时,根据所述验证数据对所述芯片的改写权限进行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响应输入的配置指令,对所述芯片内的配置数据进行改写;
所述当接收到所述芯片响应发送的所述芯片验证指令返回的验证数据时,根据所述验证数据对所述芯片的改写权限进行验证的步骤,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芯片响应发送的所述芯片验证指令返回的验证数据时,根据所述来源地址位与所述设备地址位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所述设备地址位;
若判定更新所述设备地址位,则将所述设备地址位更新为所述来源地址位,并发送所述验证数据到所述成像设备;
当接收到所述成像设备响应所述验证数据返回的验证通过指令时,则判定对所述芯片的改写权限验证通过;
当接收到所述成像设备响应所述验证数据返回的验证未通过指令时,则判定对所述芯片的改写权限验证未通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指令地址位和所述设备地址位,与所述芯片地址位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所述指令地址位或所述设备地址位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指令地址位和所述设备地址位,与所述芯片地址位进行比对;
若所述指令地址位与所述芯片地址位相同,或者所述设备地址位与所述芯片地址位相同,则判定不更新所述指令地址位或所述设备地址位;
若所述指令地址位与所述芯片地址位不同,且所述设备地址位与所述芯片地址位不同,则判定更新所述指令地址位或所述设备地址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数据包括芯片容量数据和/或芯片型号数据;所述若验证通过,则响应输入的配置指令,对所述芯片内的配置数据进行改写的步骤,包括:
当验证通过且获取到所述改写权限时,接收配置指令;
解析所述配置指令,确定针对所述芯片的配置类型;
若所述配置类型为容量配置,则采用预存的更新容量数据对所述芯片容量数据进行更新;
若所述配置类型为型号配置,则从所述配置指令中获取待配置型号数据;
采用所述待配置型号数据更新所述芯片型号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芯片型号数据更新失败,则按预设顺序发送预存的型号修改权限获取指令至所述芯片,直至所述芯片返回响应所述型号修改权限获取指令的应答信号;
当接收到所述应答信号时,采用所述待配置型号数据更新所述芯片型号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芯片验证指令未包含所述指令地址位,则根据所述设备地址位和所述芯片地址位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所述设备地址位;
若判定更新所述设备地址位,则将所述设备地址位更新为所述芯片地址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设备地址位和所述芯片地址位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所述设备地址位的步骤,包括:
比对所述设备地址位和所述芯片地址位;
若所述设备地址位与所述芯片地址位相同,则判定不更新所述设备地址位;
若所述设备地址位与所述芯片地址位不同,则判定更新所述设备地址位。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验证通过但未获取到所述改写权限时,获取所述芯片的芯片类型;
根据所述芯片类型,从多个预设的权限获取指令中确定目标权限获取指令并发送到所述芯片;
当获取到所述芯片响应所述目标权限获取指令返回的所述改写权限时,根据输入的配置指令改写所述芯片内的配置数据。
8.一种芯片改写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改写设备,所述改写设备与芯片通信连接,所述改写设备内设有设备地址位,所述芯片内设有芯片地址位,所述改写设备与成像设备通信连接,所述成像设备内设有来源地址位;所述装置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芯片验证指令;
地址位更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地址位和芯片验证指令包含的指令地址位,与所述芯片地址位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所述指令地址位或所述设备地址位;
更新与发送模块,用于若判定更新所述指令地址位或所述设备地址位,则更新所述指令地址位或所述设备地址位为所述芯片地址位;
权限验证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芯片响应发送的所述芯片验证指令返回的验证数据时,根据所述验证数据对所述芯片的改写权限进行验证;
数据改写模块,用于若验证通过,则响应输入的配置指令,对所述芯片内的配置数据进行改写;
所述权限验证模块,包括:
设备地址位更新判断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芯片响应发送的所述芯片验证指令返回的验证数据时,根据所述来源地址位与所述设备地址位的比对结果,判断是否更新所述设备地址位;
地址位更新与发送子模块,用于若判定更新所述设备地址位,则将所述设备地址位更新为所述来源地址位,并发送所述验证数据到所述成像设备;
权限验证通过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成像设备响应所述验证数据返回的验证通过指令时,则判定对所述芯片的改写权限验证通过;
权限验证未通过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成像设备响应所述验证数据返回的验证未通过指令时,则判定对所述芯片的改写权限验证未通过。
9.一种芯片改写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芯片改写方法的步骤。
CN202110431625.3A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芯片改写方法、装置和设备 Active CN1131273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1625.3A CN113127383B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芯片改写方法、装置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1625.3A CN113127383B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芯片改写方法、装置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7383A CN113127383A (zh) 2021-07-16
CN113127383B true CN113127383B (zh) 2023-11-10

Family

ID=767786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1625.3A Active CN113127383B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芯片改写方法、装置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738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1493A (ja) * 1999-05-20 2000-11-30 Hitachi Ltd 高速アクセス可能な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04013463A (ja) * 2002-06-06 2004-01-15 Seiko Epson Corp メモリ書換装置、メモリ書換方法、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09070158A (ja) * 2007-09-13 2009-04-02 Felica Networks Inc 情報処理装置、ソフトウェア更新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WO2014185038A1 (ja) * 2013-05-17 2014-11-20 学校法人中央大学 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05405485U (zh) * 2016-02-19 2016-07-27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和墨盒
CN107153852A (zh) * 2016-03-04 2017-09-12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基于耗材芯片改写器的芯片数据改写方法及装置
CN111881489A (zh) * 2020-06-22 2020-11-03 广州众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芯片数据修改方法、存储芯片及耗材容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31493A (ja) * 1999-05-20 2000-11-30 Hitachi Ltd 高速アクセス可能な半導体記憶装置
JP2004013463A (ja) * 2002-06-06 2004-01-15 Seiko Epson Corp メモリ書換装置、メモリ書換方法、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システム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09070158A (ja) * 2007-09-13 2009-04-02 Felica Networks Inc 情報処理装置、ソフトウェア更新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WO2014185038A1 (ja) * 2013-05-17 2014-11-20 学校法人中央大学 半導体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205405485U (zh) * 2016-02-19 2016-07-27 珠海艾派克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芯片和墨盒
CN107153852A (zh) * 2016-03-04 2017-09-12 珠海天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基于耗材芯片改写器的芯片数据改写方法及装置
CN111881489A (zh) * 2020-06-22 2020-11-03 广州众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芯片数据修改方法、存储芯片及耗材容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7383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84469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installing device drivers for peripheral devices
CN101567951B (zh) 信息处理装置、复合机以及复合机的外部认证系统
US8386764B2 (en) BIOS architecture
TWI301365B (zh)
US8171179B2 (en) Apparatus supporting plurality of interfaces and method of setting up network connection of the same
US20050246436A1 (en) System for registering, locating, and identifying network equipment
JP2007259290A (ja) 可搬型基地局装置
WO2020017834A1 (ko) 복수의 디스플레이장치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3127383B (zh) 一种芯片改写方法、装置和设备
KR101319981B1 (ko) 독립적으로 통신 상태의 확인이 가능하도록 하는 통신 커넥트 및 이 통신 커넥트를 포함하는 통신 장치
JP706891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機器、不具合解析システム、不具合解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4338493A (zh) 基于网络协议栈的ncsi测试方法、系统、装置及存储介质
EP176470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usb devices
CN110232881A (zh) 前面板测试方法
CN111240965A (zh) Isp实时调试方法及其系统
CN112182586B (zh) 一种mcu读写保护的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697025B (zh) 机架式服务器系统的组装提示方法
US20140139887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uter-readable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with uploading program stored thereon, and uploading system
CN104079453A (zh) 调试设备的枚举方法和装置
CN205721988U (zh) 一种pcba板自动化测试系统
KR20150005012A (ko) 차량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9074455B (zh) 擦除装置
KR102408211B1 (ko) 호스트 기기의 작업에 대한 증적 자료 수집 장치 및 그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KR100614563B1 (ko) 휴대형 무선단말기의 업그레이드장치 및 그 방법
KR20020005929A (ko) 통신망을 이용한 컴퓨터 a/s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000 Room 202, building G10, South China new material innovation park, No. 31 Kefeng Road, Guangzho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Zhongnuo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Room 202, building G10, South China new material innovation park, 31 Kefeng Road, Guangzhou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ZHONO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