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7023A - 业务升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业务升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7023A
CN113127023A CN201911410720.4A CN201911410720A CN113127023A CN 113127023 A CN113127023 A CN 113127023A CN 201911410720 A CN201911410720 A CN 201911410720A CN 113127023 A CN113127023 A CN 113127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node
gray
upgrading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07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27023B (zh
Inventor
朱建国
童玮
秦新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1072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7023B/zh
Priority to EP20911063.4A priority patent/EP4050850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40629 priority patent/WO202113623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7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7023A/zh
Priority to US17/852,930 priority patent/US20220326940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27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7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60Software deployment
    • G06F8/65Updates
    • G06F8/656Updates while ru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04L41/0826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for reduction of network co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04L41/0836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to enhance reliability, e.g. reduce down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4Policy-based network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5Emulation; Interpretation; Software simulation, e.g. virtualisation or emulation of application or operating system execution engines
    • G06F9/45533Hypervisors; Virtual machine monitors
    • G06F9/45558Hypervisor-specific management and integration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业务升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基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数据节点和业务节点同步灰度规则并进行业务的灰度升级,实现灰度升级后端到端的测试覆盖,提高灰度升级阶段发现问题的可能性,降低业务升级失败而回滚的可能性,降低业务升级的成本。在灰度升级成功之后通过滚动升级减少业务升级的过程中同时影响的用户数量,提高业务可靠性。

Description

业务升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业务升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丰富的业务和多样化的用户需求,如超高清视频、VR/AR、无人驾驶、IoT等,吸引着众多运营商和用户。产品能否快速交付、快速升级上线新业务成为重要的关注点。现有的无损升级(在升级过程中将整个系统划分为两个平面,先升级0平面再升级1平面)可以保证在升级过程中业务不中断,但无法对升级过程中的错误提前识别,升级一旦出问题,影响整局所有用户,整个升级流程必须全部回退。除此之外,现有的升级方式无法支撑新业务快速部署上线验证,新业务必须全量升级后才能验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升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用于降低业务升级的成本,提高业务可靠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升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装置中新增第一节点,第一装置用于存储业务相关的数据,第一节点用于灰度升级第一业务;第一装置配置灰度规则,第一装置根据该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灰度用户用于测试第一业务;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该灰度规则,第二装置为第一装置的前端装置;第一节点进行第一业务的灰度升级。
根据第一方面的方法,通过较少的灰度用户进行第一业务的灰度升级和验证,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能够同步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使灰度用户的第一业务测试能够覆盖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实现灰度升级后端到端的测试覆盖,提高在灰度升级阶段发现问题的可能性,降低业务升级失败而回滚的可能性,降低业务升级的成本。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第一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用于存储或者管理用户数据;上述第一节点进行第一业务的灰度升级之后,进行灰度用户的第一业务的测试;测试通过后,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进行第一业务的滚动升级。在灰度升级成功之后通过滚动升级能够减少升级的过程中同时影响的用户数量,提高业务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还包括:从第一装置中删除上述第一节点。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第一节点进行第一业务的灰度升级之前,将灰度用户的数据拷贝至上述第一节点。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第一节点从所述第一装置中删除所述第一节点之前,将所述第一节点中所述灰度用户的数据同步至原节点,所述原节点为所述灰度用户的数据拷贝至所述第一节点前所述灰度用户的数据所在的节点。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上述第一节点为DID容器、或者PID容器。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第一装置根据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包括:第一装置的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LB)节点根据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第一装置为统一数据存储库(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第二装置为统一数据管理网元(unified datamanagement,UDM);或者,第二装置为策略控制功能网元(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升级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二装置从第一装置接收灰度规则;其中,第一装置用于存储业务数据,第二装置为第一装置的前端装置;第二装置根据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灰度用户用于测试灰度升级的第一业务。
根据第二方面的方法,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能够同步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使灰度用户的第一业务测试能够覆盖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实现灰度升级后端到端的测试覆盖,提高在灰度升级阶段发现问题的可能性,降低业务升级失败而回滚的可能性,降低业务升级的成本。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第二装置为灰度用户接入高版本应用(application,APP),高版本APP从第一装置获取第一业务的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第二装置根据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包括:第二装置的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LB)节点根据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第一装置为统一数据存储库(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
作为一种可选的设计,第二装置为统一数据管理网元(unified datamanagement,UDM);或者,第二装置为策略控制功能网元(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第一方面的通信装置。第三方面的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means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第二方面的通信装置。第四方面的通信装置包括实现上述功能相应的模块、单元、或手段(means),该模块、单元、或means可以通过硬件实现,软件实现,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或单元。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读取指令,运行所述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的方法。可选的,该通信装置包括该存储器。可选的,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读取指令,运行所述指令以实现第二方面的方法。可选的,该通信装置包括该存储器。可选的,该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通信装置上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上述任一种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通信装置上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上述任一种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第三方面、或者第五方面。可选的,还包括第四方面或者第六方面的通信装置。
通过本申请的方案,通过较少的灰度用户进行第一业务的灰度升级和验证,而且能够实现灰度升级后端到端的测试覆盖,提高在灰度升级阶段发现问题的可能性,降低业务升级失败而回滚的可能性,降低业务升级的成本;在灰度升级成功之后通过滚动升级减少升级的过程中同时影响的用户数量,提高业务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升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业务升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业务升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模块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模块,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模块,本申请中所出现的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上的划分,实际应用中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成或集成在另一个系统中,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的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他类似的形式,本申请中均不作限定。并且,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或子模块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上的分离,可以是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或者可以分布到多个电路模块中,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
如图1所示,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设备包括:业务节点(front end,FE)和数据节点(back end,BE)。
具体的,FE用于进行业务处理,BE用于存储用户数据或者业务数据;BE可以为FE提供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服务的功能;FE处理业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BE进行数据的读取、存储。
其中,该FE可以包括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LB)节点,该LB节点用于进行负载均衡处理;该FE可以部署有应用(application,APP),APP用于处理业务。该BE可以包括LB节点,和多个业务发放网关(provisioning gateway,PGW)容器、路由交换单元(routingswitch unit,RSU)容器、DID(Docker in docker)容器。其中,PGW容器用于进行业务处理;RSU容器用于存储用户数据;DID容器可以用于进行业务处理和存储用户数据。上述容器还可以是其他用于存储或者管理数据的容器或者虚拟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通信设备可以是一个设备实体,该设备实体集成了上述FE和上述BE;上述通信设备还可以由分布式部署的FE和BE组成。
以5G为例,上述FE部分可以是UDM网元,上述FE部分还可以是PCF网元;上述BE部分可以是UDR网元。
UDM网元是一种用于数据管理的网元。该网元主要用于产生鉴权参数、存储和管理系统中永久性用户的ID、用户的服务网元注册管理,例如当前为终端设备提供业务的AMF、SMF。
PCF网元是一种用于策略控制的网元。该网元主要用于提供统一的策略框架以管理网络行为,提供策略规则给控制层网络功能,同时负责获取与策略决策相关的用户签约信息。
UDR网元是一种用于统一数据存储的网元。该网元主要用于存储和检索签约数据、策略数据和公共架构数据;向UDM网元、或者PCF网元提供相关数据。
为了实现产品快速交付、快速升级上线新业务的需求,上述通信设备需要在业务不中断的同时进行业务升级。现有的升级方式需要新业务全量升级之后才能验证,在升级的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整个升级流程全部回退,业务升级的成本和失败率较高。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业务升级的方法,用于降低业务升级的成本并提高业务升级的成功率。
下面将结合图2至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升级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升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用于对第一业务进行升级。该方法在BE部分新增用于灰度升级的虚拟机或者容器;该方法还在FE部分和BE部分同步灰度规则,使灰度用户能够在FE部分和BE部分协同进行灰度升级,从而能够对业务升级进行全流程验证;该方法在上述验证通过后,进行滚动升级,减少升级过程影响的用户范围。
该方法涉及的灰度升级是一种能够平滑过渡的业务升级方式。灰度升级也可以称为灰度发布或者金丝雀发布。AB test就是一种灰度升级方式,让一部分用户继续用A,一部分用户开始用B,如果用户对B没有什么反对意见,那么逐步扩大范围,把所有用户都迁移到B上面来。一部分开始用B的用户可以理解为灰度用户。通过灰度升级可以在业务升级的初始阶段发现、调整问题。
该方法涉及的滚动升级是每次对一个或多个节点进行业务升级,然后将升级完成的节点加入生产环境,不断执行该过程,直至生产环境中的节点都完成升级。滚动升级也可以称为滚动发布。
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1:在BE中新增DID容器。
其中,DID容器用于进行第一业务的灰度升级。可选的,在DID容器中部署PGW模块、数据业务网关(data service gateway,DSG)模块、数据路由单元(data routing unit,DRU)模块、数据服务单元(data service unit,DSU)模块。其中,PGW模块可以用于进行业务处理,DSG模块可以用于进行消息转发,DRU模块可以用于存储路由数据,DSU模块可以用于存储用户数据
具体的,在新增的DID容器中保存第一业务的当前版本的业务数据和灰度用户数据。其中,灰度用户是用于进行灰度升级测试的用户。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可以从上述BE的PGW容器和RSU容器中将第一业务的当前版本的业务数据和灰度用户数据拷贝至新增的DID容器中。作为一种示例,可以邀请使用上述业务的真实用户参加测试,将同意参加测试的真实用户作为灰度用户。作为另一种示例,可以针对上述业务设置测试用户,该测试用户用于进行业务测试,该测试用户可以由开发人员或者测试人员维护,将上述测试用户作为灰度用户。
可选的,DID容器也可以是其他能够用于进行灰度升级的虚拟机或者容器,例如PID容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S101中BE可以新增一对DID容器或者一对PID容器,以避免其中一个DID容器或者其中一个PID容器发生故障时出现业务中断。
可选的,S101可以在S104之前的任一时刻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102:BE配置灰度规则。
其中,灰度规则包括灰度用户的信息。BE部分可以根据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
可选的,本地维护终端(本地portal)配置并下发灰度规则;其中,本地portal可以是BE中的服务器或者服务器端系统,可以用于提供门户服务、客户端身份验证等功能。
可选的,灰度规则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哈希值,一个哈希值可以用于标识一个灰度用户。
S103:BE向FE发送灰度规则。
FE可以根据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BE的LB节点向FE的LB节点发送上述灰度规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BE通过BE和FE间的同步接口向FE发送灰度规则。
S104:BE新增的DID容器进行灰度升级。
具体的,BE导入灰度规则。BE从PGW容器和RSU容器中将第一业务的当前版本的业务数据和灰度用户数据拷贝至新增的DID容器中,在新增的DID容器中对第一业务进行升级,更新新增的DID容器中的业务数据和灰度用户数据。
S105:进行灰度用户的业务测试。
具体的,FE部署有上述第一业务的当前版本的应用(application,APP)1.0和第一业务的升级版本的APP2.0。
具体的,灰度用户通过FE的LB节点接入第一业务;FE部分的LB节点根据上述灰度规则识别出灰度用户后,将灰度用户分流到APP2.0;APP2.0进行业务处理并发送业务请求至BE部分的LB节点;BE部分的LB节点根据灰度规则识别出业务请求对应的灰度用户后,将业务请求转发至上述新增的DID容器处理;处理完成后,DID容器向BE的LB节点反馈响应消息,BE部分的LB节点向APP2.0反馈响应消息,APP2.0向FE部分的LB节点反馈响应消息;灰度用户可以根据响应消息判断升级的第一业务是否通过测试。
S106:BE进行滚动升级。
具体的,灰度测试通过之后,对BE的其他容器或者虚拟机进行滚动升级。
其中,灰度测试通过可以是所有灰度用户通过了S105的测试;或者,也可以是灰度用户中已参与S105的业务测试的用户均通过了测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BE部分的滚动升级具体可以是对一个或多个PGW容器进行升级,在升级成功之后,对一个或多个RSU容器进行升级。
可选的,在滚动升级过程中,若一个或多个容器升级失败,则进行回滚。
S107:从BE删除新增的DID容器。
具体的,将DID容器中灰度用户的数据同步到灰度用户被拷贝到DID容器之前所在的RSU容器或PGW容器之后,从BE删除DID容器。
通过上述S101,S104和S106,通过较少的灰度用户进行第一业务的灰度升级和验证,提高在灰度升级阶段发现问题的可能性,降低业务升级失败而回滚的可能性,降低业务升级的成本;在灰度升级成功之后通过滚动升级减少升级的过程中同时影响的用户数量,提高业务可靠性。
同时,通过上述S102,S103和S105,FE部分和BE部分能够同步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使灰度用户的第一业务测试能够覆盖FE部分和BE部分,实现灰度升级后端到端的测试覆盖,提高在灰度测试阶段发现问题的可能性,降低后续滚动升级阶段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降低回滚可能性,从而降低业务升级的成本。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升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用于对第一业务进行升级。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在第一装置中新增第一节点。
其中,该第一装置用于存储和管理业务相关的数据,该第一节点用于灰度升级第一业务。第一装置可以是上述图2中的BE。第一节点可以是上述S101中新增的DID容器或者PID容器。具体可参考S101的内容。
S202:第一装置配置灰度规则。
其中,第一装置根据该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灰度用户用于测试第一业务。具体可参考S102的内容。
S203: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该灰度规则。
其中,第二装置为第一装置的前端装置。前端装置可以理解为用户通过第一装置接入业务,第二装置为第一装置提供业务所需的数据。第二装置可以是上述图2中的FE。具体可参考S103的内容。
S204:第一节点进行第一业务的灰度升级。
具体可参考S104的内容。
可选的,第一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该第二节点用于存储或者管理用户数据,第一节点进行第一业务的灰度升级之后,进行灰度用户的第一业务的测试;测试通过后,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进行第一业务的滚动升级。其中,第二节点可以是上述图2中的PGW容器、RSU容器、非新增的DID容器。上述过程具体可参考S105和S106的内容。
可选的,从第一装置中删除第一节点。具体可参考S107的内容。
可选的,在第一节点进行第一业务的灰度升级之前,将灰度用户的数据拷贝至第一节点。具体可参考S104的内容。
可选的,第一节点从第一装置中删除第一节点之前,将第一节点中灰度用户的数据同步至原节点,原节点为灰度用户的数据拷贝至第一节点前灰度用户的数据所在的节点。具体可参考S107的内容。
可选的,第一装置根据上述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包括:第一装置的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LB)节点根据上述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具体可参考S102的内容。
可选的,第一装置为统一数据存储库(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具体可参考对图1中BE的介绍。
可选的,第二装置为统一数据管理网元(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或者,第二装置为策略控制功能网元(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具体可参考对图1中FE的介绍。
基于上述方法,可以通过较少的灰度用户进行第一业务的灰度升级和验证,提高在灰度升级阶段发现问题的可能性,降低业务升级失败而回滚的可能性,降低业务升级的成本;在灰度升级成功之后通过滚动升级减少升级的过程中同时影响的用户数量,提高业务可靠性。同时,能够在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中同步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使灰度用户的第一业务测试能够覆盖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实现灰度升级后端到端的测试覆盖,提高在灰度测试阶段发现问题的可能性,降低后续滚动升级阶段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降低回滚可能性,从而降低业务升级的成本。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升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用于对第一业务进行升级。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1:第二装置从第一装置接收灰度规则。
其中,第一装置用于存储和管理业务数据,第二装置为第一装置的前端装置。第一装置可以是上述图2中的BE。第二装置可以是上述图2中的FE。
S302:第二装置根据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
其中,灰度用户用于测试灰度升级的第一业务。具体可参考S104的内容。
可选的,第二装置为灰度用户接入高版本应用(application,APP),高版本APP从第一装置获取第一业务的数据。具体可参考S105的内容。
可选的,第二装置根据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包括:第二装置的负载均衡(loadbalancing,LB)节点根据所述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具体可参考S103的内容。
可选的,第一装置为统一数据存储库(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具体可参考对图1中BE的介绍。
可选的,第二装置为统一数据管理网元(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或者,第二装置为策略控制功能网元(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具体可参考对图1中FE的介绍。
基于上述方法,能够在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中同步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使灰度用户的第一业务测试能够覆盖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实现灰度升级后端到端的测试覆盖,提高在灰度测试阶段发现问题的可能性,降低后续滚动升级阶段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降低回滚可能性,从而降低业务升级的成本。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5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50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1,通信线路502,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图5中仅是示例性的以包括通信接口503,以及一个处理器501为例进行说明),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存储器504。
处理器5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502用于连接不同组件。
通信接口503,可以是收发模块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装置或通信网络,如以太网等。例如,上述收发模块可以是网卡,光纤交换装置。可选的,通信接口503也可以是位于处理器501内的收发电路,用以实现处理器的信号输入和信号输出。
存储器504可以是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例如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5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其中,存储器504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5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501用于执行存储器504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5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5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5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5中的处理器501和处理器505。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上述的通信装置500可以是一个通用装置或者是一个专用装置。例如通信装置500可以是网络服务器、嵌入式设备或具有图5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通信装置500的类型。
可选的,图2中的FE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通信装置。图5中的处理器501可以支持装置500执行图2中由FE完成的功能。例如,处理器501可以执行S103中根据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的功能。图5中的通信接口503可以支持装置500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例如,通信接口503可以支持装置500执行图2中S103中的通信过程。
可选的,图2中的BE可以是如图5所示的通信装置。图5中的处理器501可以支持装置500执行图2中由BE完成的功能。例如,处理器501可以执行S104中进行灰度升级的功能,处理器501还可以执行S106中进行滚动升级的功能。图5中的通信接口503可以支持装置500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例如,通信接口503可以支持装置500执行图2中S103中的通信过程。
可选的,图2中的FE和BE可以集成在图5所示的通信装置中。图5中的处理器501可以支持装置500执行图2中由FE完成的功能,图5中的处理器505可以支持装置500执行图2中由BE完成的功能。图5中的通信接口503可以支持装置500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各个实施例中,由FE或者BE实现的方法和/或步骤,也可以由实现上述FE或者BE功能的芯片系统实现。
图6所示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通信装置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元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6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600包括处理单元601和收发单元602。
可选的,图2中的FE可以是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图6中的处理单元601可以支持装置600执行图2中由FE完成的功能。例如,处理单元601可以执行S103中根据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的功能。图6中的收发单元602可以支持装置600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例如,收发单元602可以支持装置600执行图2中S103中的通信过程。
可选的,图2中的BE可以是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图6中的处理单元601可以支持装置600执行图2中由BE完成的功能。例如,处理单元601可以执行S104中进行灰度升级的功能,处理单元601还可以执行S106中进行滚动升级的功能。图6中的收发单元602可以支持装置600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例如,收发单元602可以支持装置600执行图2中S103中的通信过程。
可选的,图2中的FE和BE可以集成在图6所示的通信装置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Claims (18)

1.一种业务升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装置中新增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装置用于存储和管理业务相关的数据,所述第一节点用于灰度升级第一业务;
所述第一装置配置灰度规则,所述第一装置根据所述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所述灰度用户用于测试所述第一业务;
所述第一装置向第二装置发送所述灰度规则,所述第二装置为所述第一装置的前端装置;
所述第一节点进行所述第一业务的灰度升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用于存储或者管理用户数据;
所述第一节点进行所述第一业务的灰度升级之后,进行所述灰度用户的所述第一业务的测试;所述测试通过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进行所述第一业务的滚动升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从所述第一装置中删除所述第一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进行所述第一业务的灰度升级之前,将所述灰度用户的数据拷贝至所述第一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从所述第一装置中删除所述第一节点之前,将所述第一节点中所述灰度用户的数据同步至原节点,所述原节点为所述灰度用户的数据拷贝至所述第一节点前所述灰度用户的数据所在的节点。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为DID容器、或者PID容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根据所述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包括:所述第一装置的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LB)节点根据所述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为统一数据存储库(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置为统一数据管理网元(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或者,所述第二装置为策略控制功能网元(policycontrol function,PCF)。
10.一种业务升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装置从第一装置接收灰度规则;其中,所述第一装置用于存储和管理业务数据,所述第二装置为所述第一装置的前端装置;
所述第二装置根据所述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所述灰度用户用于测试灰度升级的第一业务。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装置为所述灰度用户接入高版本应用(application,APP),所述高版本APP从所述第一装置获取所述第一业务的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置根据所述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包括:所述第二装置的负载均衡(load balancing,LB)节点根据所述灰度规则识别灰度用户。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置为统一数据存储库(unified data repository,UDR)。
14.根据权利要求10-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置为统一数据管理网元(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或者,所述第二装置为策略控制功能网元(policycontrol function,PCF)。
15.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读取指令,运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方法。
16.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读取指令,运行所述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0-14任一所述的方法。
1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装置。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令在通信装置上执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实现如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1410720.4A 2019-12-31 2019-12-31 业务升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Active CN1131270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0720.4A CN113127023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业务升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0911063.4A EP4050850A4 (en) 2019-12-31 2020-12-29 SERVICE ENHANCEMENT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PCT/CN2020/140629 WO2021136233A1 (zh) 2019-12-31 2020-12-29 业务升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7/852,930 US20220326940A1 (en) 2019-12-31 2022-06-29 Service Upgrade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0720.4A CN113127023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业务升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7023A true CN113127023A (zh) 2021-07-16
CN113127023B CN113127023B (zh) 2024-04-09

Family

ID=76687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0720.4A Active CN113127023B (zh) 2019-12-31 2019-12-31 业务升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26940A1 (zh)
EP (1) EP4050850A4 (zh)
CN (1) CN113127023B (zh)
WO (1) WO202113623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9317A (zh) * 2022-11-15 2022-12-20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灰度验证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8335B (zh) * 2023-07-13 2023-10-03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灰度发布系统、方法、设备、介质及产品
CN117170718B (zh) * 2023-11-02 2024-02-02 绿城科技产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灰度发布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9439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6789202A (zh) * 2016-12-08 2017-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管理装置及方法
CN108595207A (zh) * 2018-03-23 2018-09-28 深圳乐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灰度发布方法、规则引擎、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09474522A (zh) * 2017-09-07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路由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365502A (zh) * 2018-03-26 2019-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升级管理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27080C (zh) * 2004-08-14 2009-08-12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软件程序同步的方法
US9886258B2 (en) * 2014-08-12 2018-02-06 Xiaomi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grayscale-upgrading
JP2017004120A (ja) * 2015-06-05 2017-01-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ステム、サーバー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893084B (zh) * 2016-03-29 2019-04-30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本升级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319468B (zh) * 2017-01-16 2021-10-15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灰度发布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US10425437B1 (en) * 2017-11-27 2019-09-24 Lacework Inc. Extended user session tracking
CN110162382B (zh) * 2019-04-09 2023-12-15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容器的灰度发布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573780B2 (en) * 2019-08-16 2023-02-07 Red Hat, Inc. Automated generation of status chains for software updat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59439A (zh) * 2015-09-25 2017-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及设备
US20180219971A1 (en) * 2015-09-25 2018-08-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ervi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6789202A (zh) * 2016-12-08 2017-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管理装置及方法
CN109474522A (zh) * 2017-09-07 2019-03-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路由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595207A (zh) * 2018-03-23 2018-09-28 深圳乐信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灰度发布方法、规则引擎、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0365502A (zh) * 2018-03-26 2019-10-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升级管理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99317A (zh) * 2022-11-15 2022-12-20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灰度验证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499317B (zh) * 2022-11-15 2023-04-07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 灰度验证方法、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36233A1 (zh) 2021-07-08
EP4050850A4 (en) 2022-12-28
CN113127023B (zh) 2024-04-09
US20220326940A1 (en) 2022-10-13
EP4050850A1 (en) 2022-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5502B (zh) 一种服务升级管理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528229B (zh) 一种游戏热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9818902B (zh) 业务自动部署方法、服务调度管理模块以及epg平台
WO2021136233A1 (zh) 业务升级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355500B (zh) 业务推送方法和装置
RU2417416C2 (ru) Развертывание решений в ферме серверов
CN113014651B (zh) 灰度发布方法、应用服务器及灰度发布系统
CN107967140B (zh) 软件修改的发起方法、发布元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0784409B (zh) 一种基于Spring Cloud的微服务灰度发布方法
CN113961312A (zh) 目标服务的部署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086069A (zh) 一种后台服务无缝升级方法及其装置
CN109104368B (zh) 一种请求连接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67601B (zh) 区块链标识的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15754B (zh) 容器出访防火墙智能联动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US8600960B2 (en) Processing proposed changes to data
CN105786636B (zh) 一种系统修复方法及装置
CN116257438A (zh) 接口测试用例的更新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254411A (zh) 用于提供服务的系统、服务器系统及方法
CN112256989A (zh) 基于离线包的页面加载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348646A (zh) 配置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11236A (zh) 服务层的资源链路管理
CN114070889B (zh) 配置方法、流量转发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N112148429B (zh) 用于管理容器编排引擎集群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301355A (zh) 基于单机完全部署和新旧节点池的集群热部署方法和系统
CN112636986A (zh) 网关插件更新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