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6820A - 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6820A
CN113126820A CN202110286674.2A CN202110286674A CN113126820A CN 113126820 A CN113126820 A CN 113126820A CN 202110286674 A CN202110286674 A CN 202110286674A CN 113126820 A CN113126820 A CN 113126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astic sheet
protrusion
piezoelectric unit
feedback modul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866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昀
王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Oumais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Oumais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Oumais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Oumaisi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866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68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6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682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18606 priority patent/WO2022193583A1/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62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1D translations or rotations of an operating part of the device, e.g. scroll wheels, sliders, knobs, rollers or bel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触控反馈模组包括第一压电单元、第一弹片、第二弹片及至少一限位单元。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设于第一压电单元的两侧;所述至少一限位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之间,用于限定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的运动幅度以使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隙及所述第二间隙在预设范围内。上述触控反馈模组通过在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限位单元,从而阻止第一弹片或第二弹片进一步的发生形变,避免因第一压电单元的连接区与第一弹片及第二弹片连接的区域接触面积小,而发生第一压电单元受力脱胶及开裂的现象。

Description

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触控反馈模组通常由两侧的铙钹弹片和压电单元等组装而成,因压电单元在施加电压信号时发生电致伸缩的形变,进而带动两侧的铙钹弹片发生伸长或压缩,最终将水平面的伸缩转换成垂直方向的振动,具有铙钹弹片的触控反馈模组具有较大的推动力、较高的振幅强度和加速度,适用于手机侧边按键、车载中控屏等电子设备。
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传统的具有铙钹弹片的触控反馈模组结构简单,在进行可靠性测试或贴合组装过程中存在如下缺陷:当用户按压触控面时,铙钹弹片受力发生弯曲形变,当负载较大时,铙钹弹片与压电单元粘接的区域因接触面积小,容易发生压电单元受力脱胶及开裂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反馈模组,包括:
第一压电单元,沿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伸缩方向,所述第一压电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压电单元两端的连接区、以及位于两个所述连接区之间的功能区;
第一弹片,设于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电单元两端的所述连接区连接,且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压电单元的所述功能区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第二弹片,设于所述第一压电单元背离所述第一弹片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电单元两端的所述连接区连接,且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所述功能区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及
至少一限位单元,所述至少一限位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之间,用于限定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的运动幅度以使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隙及所述第二间隙在预设范围内。
上述触控反馈模组,通过在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设置至少一限位单元,用户按压第一弹片或第二弹片时,第一弹片或第二弹片受力发生弯曲形变,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沿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振动方向发生相向运动,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因运动而产生幅度变化,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的第一间隙及第二间隙会逐渐减小。当负载较大时,至少一限位单元限定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的第一间隙及第二间隙在预设范围内,从而阻止第一弹片或第二弹片进一步的发生形变,避免因第一压电单元的连接区与第一弹片及第二弹片连接的区域接触面积小,而发生第一压电单元受力脱胶及开裂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与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伸缩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且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的振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所述第一弹片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伸部,所述第二弹片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凸伸部,所述第一凸伸部与所述第二凸伸部一一对应且相对设置,所述至少一限位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凸伸部与相应地所述第二凸伸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的振动方向相垂直。
如此,通过在第一弹片上设置第一凸伸部、以及在第二弹片上设置第二凸伸部,将至少一限位单元设于第一凸伸部与相应地第二凸伸部之间,避免限位单元与第一压电单元之间产生干涉,确保触控反馈模组能够正常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凸伸部及与所述第一凸伸部相对的所述第二凸伸部时,所述第一凸伸部上的所述限位单元远离所述第一凸伸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伸部上的所述限位单元远离所述第二凸伸部的一端之间形成限位间隙,或,所述限位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凸伸部或所述第二凸伸部时,所述限位单元远离所述第一凸伸部的一端或远离所述第二凸伸部的一端、与相应的所述第二凸伸部之间或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凸伸部之间形成限位间隙。
如此,通过在第一凸伸部及/或第二凸伸部上设置限位单元并形成限位间隙,在第一压电单元受力不会发生脱胶及开裂的现象的基础上,确保第一压电单元在加载驱动信号时,第一弹片及第二弹片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振幅的变化,确保触控反馈模组具有足够的空间产生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反馈模组还包括:
第二压电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弹片靠近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一侧及/或所述第二弹片靠近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一侧。
如此,在第一弹片靠近第一压电单元的一侧及/或第二弹片靠近第一压电单元的一侧设置第二压电单元,第二压电单元可用于检测第一弹片或第二弹片所承受的负载力,第二压电单元跟随第一弹片及/或第二弹片的形变而发生形变,从而提高负载力的检测精度,有利于对触控反馈模组的起振阈值进行调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反馈模组还包括:
至少一定位件,设于所述第一弹片及/或所述第二弹片背离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一侧。
如此,通过设置至少一定位件,在组装触控反馈模组时,在待组装位置设置与定位件相对应的定位槽,将胶水等粘接件填入定位槽中,将定位件插入相对应的定位槽中,从而可控制胶水等粘接件四处溢胶及胶厚不匀等问题。同时,通过设置至少一定位件,还可以对触控反馈模组的安装进行有效定位,提高触控反馈模组的贴合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触控反馈模组还包括:
支撑件,设于所述第二弹片背离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一侧。
如此,通过在第二弹片背离第一压电单元的一侧设置支撑件,可提高触控反馈模组与待安装产品的固紧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与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伸缩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且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的振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所述第一弹片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伸部,所述支撑件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凸伸部,所述第一凸伸部与所述支撑凸伸部一一对应且相对设置,所述至少一限位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凸伸部与相应地所述支撑凸伸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的振动方向相垂直。
如此,通过在第一弹片上设置第一凸伸部、以及在支撑件上设置支撑凸伸部,将至少一限位单元设于第一凸伸部与支撑凸伸部之间,避免限位单元与第一压电单元之间产生干涉,确保触控反馈模组能够正常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凸伸部及与所述第一凸伸部相对的所述支撑凸伸部时,所述第一凸伸部上的所述限位单元远离所述第一凸伸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凸伸部上的所述限位单元远离所述支撑凸伸部的一端之间形成限位间隙,或,所述限位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凸伸部或所述支撑凸伸部时,所述限位单元远离所述第一凸伸部的一端或远离所述支撑凸伸部的一端、与相应的所述支撑凸伸部或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凸伸部之间形成限位间隙。
如此,通过在第一凸伸部及/或支撑凸伸部上设置限位单元并形成限位间隙,在第一压电单元受力不会发生脱胶及开裂的现象的基础上,确保第一压电单元在加载驱动信号时,第一弹片及第二弹片具有足够的空间产生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单元为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之间。
如此,通过设定限位单元为弹性件,确保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沿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振动方向受力发生相向运动时,弹性件能够有效限定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的间隙在预设范围内,从而阻止第一弹片或第二弹片进一步的发生形变,避免因第一压电单元的连接区与第一弹片及第二弹片连接的区域接触面积小,而发生第一压电单元受力脱胶及开裂的现象。另外,弹性件还能够有效缩短触控反馈模组的拖尾振动时间,使得触控反馈模组的停振干脆利落。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
上述电子设备的触控反馈模组,通过在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设置至少一限位单元,用户按压触控反馈模组的触控面时,第一弹片或第二弹片受力发生弯曲形变,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沿第一弹片和第二弹片的振动方向发生相向运动,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因运动而产生幅度变化,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的第一间隙及第二间隙会逐渐减小。当负载较大时,至少一限位单元止挡第一弹片与第二弹片之间的第一间隙及第二间隙在预设范围内,从而阻止第一弹片或第二弹片进一步的发生形变,避免因第一压电单元的连接区与第一弹片及第二弹片连接的区域接触面积小,而发生第一压电单元受力脱胶及开裂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触控反馈模组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触控反馈模组的主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主视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图6所示的触控反馈模组的主视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主视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主视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主视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第八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主视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第九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电子设备 1000
触控反馈模组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
第一弹片 10
第一凸伸部 12
第二弹片 20
第二凸伸部 22
间隙 30
第一间隙 32
第二间隙 34
第一压电单元 40
连接区 42
功能区 44
限位单元 50
止挡件 52
限位间隙 54
弹性件 56
第二压电单元 60
定位件 70
支撑件 80
支撑凸伸部 82
螺丝 84
中框 9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实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立体示意图。触控反馈模组100用于为用户提供振动反馈、指纹识别、开机、关机、压力感知等功能。触控反馈模组100包括第一压电单元40、第一弹片10、第二弹片20及至少一限位单元50。
沿第一压电单元40的伸缩方向,第一压电单元40包括设于第一压电单元40两端的连接区42、以及位于两个连接区42之间的功能区44;第一弹片10设于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第一弹片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压电单元40两端的连接区42连接,且第一弹片10与第一压电单元40的功能区44之间具有第一间隙32;第二弹片20设于第一压电单元40背离第一弹片10的一侧,第二弹片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压电单元40两端的连接区42连接,且第二弹片20与第一压电单元40的功能区44之间具有第二间隙34;至少一限位单元50设于第一弹片10与第二弹片20之间,用于限定第一弹片10与第二弹片20的运动幅度以使第一弹片10与第二弹片20之间的第一间隙32及第二间隙34在预设范围内。
上述触控反馈模组100,通过在第一弹片10与第二弹片20之间设置至少一个限位单元50,用户按压第一弹片10或第二弹片20时,第一弹片10或第二弹片20受力沿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的振动方向发生弯曲形变,第一弹片10及第二弹片20带动第一压电单元40发生形变,第一压电单元40通过正压电效应产生电压信号,从而实现负载力的检测。同时,第一弹片10与第二弹片20之间沿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的振动方向发生相向运动,即第一弹片10或第二弹片20因运动而产生幅度变化,第一弹片10与第二弹片20之间的第一间隙32及第二间隙34会逐渐减小。当负载较大时,第一弹片10或第二弹片20因受力发生弯曲形变所产生的形变量较大,第一弹片10与第二弹片20之间的第一间隙32及第二间隙34会变的更小,此时,限位单元50限定第一弹片10与第二弹片20之间的第一间隙32及第二间隙34在预设范围内,使得第一弹片10或第二弹片20因受力发生弯曲形变所产生的运动幅度在预设范围内,从而阻止第一弹片10或第二弹片20进一步的发生形变,进一步阻止第一弹片10及/或第二弹片20与第一压电单元40之间沿第一压电单元40的伸缩方向发生相对运动,避免因第一压电单元40的连接区42与第一弹片10及第二弹片20连接的区域接触面积小,而发生第一压电单元40受力脱胶及开裂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间隙30表示第一间隙32及第二间隙34。预设范围是指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沿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的振动方向不再发生相向运动的范围,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弹片10及/或第二弹片20沿第一压电单元40的伸缩方向不再与第一压电单元40发生相对运动的范围。其中,当第一弹片10与第二弹片20之间的间隙30小于预设范围时,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则可能会沿第一压电单元40的伸缩方向与第一压电单元40发生相对运动,导致第一压电单元40的连接区42因与第一弹片10及第二弹片20连接的区域接触面积小,而发生第一压电单元40受力脱胶及开裂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压电单元40的伸缩方向为如图1所示的X轴,第一压电单元40的伸缩方向表示第一压电单元40在加载驱动信号时,第一压电单元40发生电致伸缩的方向,如图1所示的Z轴则表示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的振动方向(第一弹片10的振动方向、第二弹片20的振动方向),即触控反馈模组100的振动方向,第一压电单元40的伸缩方向与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的振动方向相垂直。如图1所示的Y轴则表示与第一压电单元40的伸缩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且与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的振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
第一压电单元40可以为压电薄膜、压电陶瓷等能够产生压电效应的部件。
请一并参见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的结构相似,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可以为铙钹弹片,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大致为弓形结构,第一弹片10的两端和第二弹片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压电单元40两端的连接区42通过固定胶、双面胶等连接方式固定连接。第一弹片10除两端之外靠近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与第一压电单元40之间形成第一间隙32,以使得第一弹片10除与第一压电单元40两端的连接区42相连接的两端之外靠近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与第一压电单元40间隔设置,第一间隙32用于形成第一弹片10的形变空间。第二弹片20除两端之外靠近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与第一压电单元40之间形成第二间隙34,以使得第二弹片20除与第一压电单元40两端的连接区42相连接的两端之外靠近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与第一压电单元40间隔设置,第二间隙34用于形成第二弹片20的形变空间。第一间隙32及第二间隙34形成第一弹片10与第二弹片20之间的间隙30。
在本实施例中,沿与第一压电单元40的伸缩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且与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的振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即如图1所示的Y轴方向,第一弹片1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伸部12,第二弹片20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凸伸部22,第一凸伸部12与第二凸伸部22一一对应且相对设置,至少一限位单元50设于第一凸伸部12与相对应地第二凸伸部22之间。如此,限位单元50可不占用第一压电单元40所需的空间,确保第一压电单元40不与限位单元50之间发生干涉。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弹片10沿如图1所示的Y轴方向设置两个第一凸伸部12,即两个第一凸伸部12分别位于第一弹片10的两侧。第二弹片20沿如图1所示的Y轴方向设置两个第二凸伸部22,即两个第二凸伸部22分别位于第二弹片20的两侧。每个第一凸伸部12均与一个第二凸伸部22相对设置,至少一限位单元50则分别设于相对设置的第一凸伸部12与第二凸伸部22之间。通过在第一弹片10的两侧设置第一凸伸部12、以及在第二弹片20的两侧设置第二凸伸部12,可确保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受限于限位单元50的限位作用时,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之间能够保持受力平衡状态,避免因受力不平衡而发生损坏。
限位单元50可以为台阶圆柱状的止挡件52,止挡件52为刚性材料。与两个第一凸伸部12和两个第二凸伸部22相对应地,止挡件5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止挡件52分别设于第一凸伸部12和第二凸伸部22上。任一止挡件52远离第一凸伸部12的一端或远离第二凸伸部22的一端、与相对设置的止挡件52远离第二凸伸部22的一端或远离第一凸伸部12的一端之间形成限位间隙54,限位间隙54的范围值也可以理解为被限位单元50所限定的预设范围。当限位间隙54减小为零时,第一弹片10与第二弹片20之间的间隙30不能够再减小,第一弹片10与第二弹片20也就不会再发生弯曲形变,即对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的运动幅度进行了有效的限定,从而确保第一压电单元40在沿第一压电单元40的伸缩方向上不会与第一弹片10及第二弹片20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第一压电单元40受力不会发生脱胶及开裂。同时,通过合理设置限位间隙54,还能够确保第一弹片10及第二弹片20具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振幅的变化,确保触控反馈模组100具有足够的空间产生振动。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一凸伸部12上的止挡件52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相对应的第二凸伸部22上的止挡件52的数量也相应为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且第一凸伸部12上的止挡件52与支撑凸伸部82上的止挡件52一一对应设置。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止挡件52还可以为三棱柱、四棱柱或其他柱形结构,还可以为圆台形、棱台形或其他结构。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止挡件52还可以为具有弹性的材料。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凸伸部12和第二凸伸部22也可以省略,此时,止挡件52可以设置在第一弹片10的沿如图1所示的Y轴方向两侧边缘及/或第二弹片20的沿如图1所示的Y轴方向两侧边缘。或,减小第一压电单元40的尺寸,将止挡件52设置在第一弹片10靠近第一压电单元40的表面上及/或第二弹片20靠近第一压电单元40的表面上,由于第一压电单元40的尺寸减小,可以避免与止挡件52产生干涉。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反馈模组100还包括第二压电单元60。
第一压电单元40可以为压电薄膜、压电陶瓷等能够产生压电效应的部件。第一压电单元40用于提供振动反馈,第二压电单元60用于检测负载力。第二压电单元60设于第一弹片10靠近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如此,在第一弹片10靠近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设置第二压电单元60,第二压电单元60用于检测第一弹片10所承受的负载力,当用户按压第一弹片10时,第二压电单元60跟随第一弹片10的形变而发生形变,第二压电单元60通过正压电效应产生电压信号,实现负载力的检测,从而提高触控反馈模组100检测负载力的精度,有利于对触控反馈模组100的起振阈值电压进行调控。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压电单元40的起振阈值电压最小可设置为V1,所对应的负载力为F1。然而,由于第一弹片10与第一压电单元40之间为弹性连接,第一弹片10所承受的负载力并不能完全传导至第一压电单元40上,因此,当用户施加的负载为F1时,第一压电单元40所检测的负载力并不一定能达到F1,第一压电单元40也就不能产生电压信号,相应地,触控反馈模组100也就不能提供振动反馈;当用户施加的负载大于F1时,负载力传导至第一压电单元40时,对应地,才有可能达到第一压电单元40的起振阈值电压V1,所以,触控反馈模组100的负载力检测精度不高,影响用户体验。通过在第一弹片10靠近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设置第二压电单元60,当用户施加的负载力为F1时,由于第二压电单元60与第一弹片10为直接连接,且第二压电单元60可以直接跟随第一弹片10的形变而发生形变,因此,第二压电单元60能够检测到负载力为F1,第二压电单元60通过正压电效应产生电压信号,从而实现压力的检测,触控反馈模组100则进一步根据第二压电单元60的电压信号给第一压电单元40施加电压信号,使得第一压电单元40通过逆压电效应发生电致伸缩的形变,进而带动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发生伸长或收缩,最终将第一压电单元40水平方向的伸缩转换成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在垂直方向上的振动。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压电单元60还可以设于第二弹片20靠近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或者,第二压电单元6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第一弹片10靠近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以及第二弹片20靠近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反馈模组100还包括定位件70。
定位件70大致为圆柱状。定位件70设于第一弹片10背离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如此,通过在第一弹片10背离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设置定位件70,在组装触控反馈模组100时,在待组装位置设置与定位件70相对应的定位槽(图未示),将胶水填入定位槽中,将定位件70插入相对应的定位槽中,从而可控制胶水四处溢胶及胶厚不匀的问题;还可以对触控反馈模组100的安装进行有效定位,提高触控反馈模组100的贴合精度。其中,胶水为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定位件70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定位件70还可以设于第二弹片20背离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或者,定位件70分别设于第一弹片10背离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以及设于第二弹片20背离第二压电单元60的一侧。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定位件70还可以为梯形、锥形等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反馈模组100还包括支撑件80。
支撑件80大致为板状,用于与触控反馈模组100连接,并通过支撑件80将触控反馈模组100安装于其他部件上。支撑件80设于第二弹片20背离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第二弹片20的中间区域通过螺丝84等连接件与支撑件80固定连接。螺丝84穿透锁紧支撑件80和第二弹片20,有利于提高支撑件80与第二弹片20的连接强度。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弹片20还可以通过固定胶、双面胶等连接方式与支撑件80固定连接。
请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200的主视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2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限位单元50可以为弹性件56,弹性件56可采用弹簧,弹性件56连接于第一凸伸部12及与第一凸伸部12相对应的第二凸伸部22之间。弹性件56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一个第一凸伸部12及相对应的第二凸伸部22之间,每个弹性件5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凸伸部12和第二凸伸部22相连接。弹性件56在自然状态下,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刚好处于不受力的状态。
当第一弹片10或第二弹片20受到负载力时,弹性件56跟随第一弹片10或第二弹片20的形变而收缩,直至弹性件56不能再收缩,此时,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之间也就不能够再发生相向运动,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也就不能够进一步地发生形变。当负载力消失,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在弹性件56的弹力作用下以及各自对应的弹力作用下再次恢复至初始位置。
当第一压电单元40通过逆压电效应产生电致伸缩,并最终带动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发生振动时,弹性件56可施加给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相反的作用力,可有效加快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的恢复速度,提升触控反馈模组200的振动频率,提升用户体验。另外,当负载力消失,触控反馈模组200停振时,由于弹性件56的弹力作用可以使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快速恢复至初始位置,所以,弹性件56还有利于缩短触控反馈模组200的拖尾振动时间,使得触控反馈模组200的停振干脆利落。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弹性件56还可以为橡胶等能够产生形变量的材料。需要注意的是,弹性件56的两端仍然需要分别与第一凸伸部12及与第一凸伸部12相对应的第二凸伸部22连接。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凸伸部12和第二凸伸部22也可以省略,此时,弹性件56可以连接于在第一弹片10的沿如图1所示的Y轴方向两侧边缘及/或相对的第二弹片20的沿如图1所示的Y轴方向两侧边缘。或,减小第一压电单元40的尺寸,将弹性件56连接于第一弹片10靠近第一压电单元40的表面上及第二弹片20靠近第一压电单元40的表面上,由于第一压电单元40的尺寸减小,可以避免与弹性件56产生干涉。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全部的限位单元50中可以部分为止挡件52、部分为弹性件56,弹性件56的数量为一个,止挡件52的数量为两个,一个弹性件56的两端分别与一个第一凸伸部12及与该第一凸伸部12相对应的第二凸伸部22连接;两个止挡件52则分别与另一个第一凸伸部12和另一个第二凸伸部22连接。
请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300的主视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3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限位单元50可以为台阶圆柱状的止挡件52,止挡件52为刚性材料,止挡件5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止挡件52的一端分别设于两个第一凸伸部12上,两个止挡件52的另一端朝向第二凸伸部22延伸,每个止挡件52与相对的第二凸伸部22之间具有限位间隙54。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两个止挡件52的一端还可以都设置在第二凸伸部22上,两个止挡件52的另一端朝向第一弹片10延伸,每个止挡件52与相对的第一凸伸部12之间具有限位间隙54。或者,其中一个止挡件52设置在一个第一凸伸部12上,另一个止挡件52设置在一个第二凸伸部22上,设置止挡件52的第一凸伸部12与第二凸伸部22为不相对设置。
请一并参见图6和图7,图6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立体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主视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4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片10沿如图6所示的Y轴方向设置两个第一凸伸部12,即两个第一凸伸部12分别位于第一弹片10的两侧。支撑件80沿如图6所示的Y轴方向设置两个支撑凸伸部82,即两个支撑凸伸部82分别位于支撑件80的两侧。每个第一凸伸部12均与一个支撑凸伸部82相对设置。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二弹片20上未设置凸伸部,然而,限位单元50仍然可以认为设于第一弹片10与第二弹片20之间。
限位单元50可以为台阶圆柱状的止挡件52,止挡件52为刚性材料,止挡件5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止挡件52分别设于第一凸伸部12和支撑凸伸部82上。任一止挡件52远离第一凸伸部12的一端或远离第二凸伸部22的一端、与相对设置的止挡件52远离第二凸伸部22的一端或远离第一凸伸部12的一端之间形成限位间隙54。当限位间隙54减小为零时,第一弹片10也就不会再发生弯曲形变,第一弹片10与第二弹片20之间的间隙30也确保能够处于预设范围内,从而进一步确保第一压电单元40不会与第一弹片10及第二弹片20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第一压电单元40受力不会发生脱胶及开裂。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每个第一凸伸部12上的止挡件52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相对应的支撑凸伸部82上的止挡件52的数量也相应为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且第一凸伸部12上的止挡件52与支撑凸伸部82上的止挡件52一一对应设置。
请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主视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5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压电单元6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压电单元60分别设于第一弹片10靠近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以及第二弹片20靠近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如此,可进一步提升触控反馈模组500的负载力检测精度,有利于对第一压电单元40的起振阈值电压进行调控。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二压电单元60的数量为一个,且仅设置在第二弹片20靠近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需要注意的是,第二压电单元60仅设置在第二弹片20上时,优选设置在第二弹片20上不与其他部件连接的位置,例如,第二压电单元60设置在第二弹片20的其中一个端部与中间区域之间。
请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主视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6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定位件70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于第一弹片10背离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以及第二弹片20背离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如此,通过在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上分别设置一个定位件70,有利于对触控反馈模组100进行安装定位。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弹片10上的定位件7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第二弹片20上的定位件7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或更多个。第一弹片10上的定位件70的数量与第二弹片20上的定位件70的数量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请参见图10,图10为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主视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7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定位件70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定位件70均设于第一弹片10背离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且三个定位件70为并排设置。如此,通过三个定位件70对触控反馈模组100进行安装定位。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三个定位件70还可以呈三角形排列或其他组合方式。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定位件70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四个、五个或更多个,多个定位件70可以并排设置、可以规则排列、也可以不规则排列。
可以理解地,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定位件70还可以为梯形、锥形等形状。其中,每个定位件70的形状可以不一样,例如,当定位件70的数量为三个时,两个定位件70为圆柱形、另一个为梯形;或者,一个为圆柱形、一个为梯形、一个为锥形。
请参见图11,图11为本申请第八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的主视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800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反馈模组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弹片10背离第一压电单元40的一侧设置定位件70,触控反馈模组800则直接通过第二弹片20安装于其他部件上。
请参见图12,本申请第九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1000包括中框900及第一实施例至第八实施例中的任一触控反馈模组,本实施例以第一实施例的触控反馈模组100为例进行说明。触控反馈模组100设置在中框900上,用作电子设备1000的侧边按键。具体地,通过定位件70将触控反馈模组100定位安装于中框900上,通过支撑件80相应地设置在电子设备1000的其他部件上。
上述电子设备1000的触控反馈模组100,通过在第一弹片10与第二弹片20之间设置至少一限位单元50,用户按压第一弹片10或第二弹片20时,第一弹片10或第二弹片20受力沿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的振动方向发生弯曲形变,第一弹片10及第二弹片20带动第一压电单元40发生形变,第一压电单元40通过正压电效应产生电压信号,从而实现负载力的检测。同时,第一弹片10与第二弹片20之间沿第一弹片10和第二弹片20的振动方向发生相向运动,第一弹片10与第二弹片20之间的间隙30(第一间隙32及第二间隙34)会逐渐减小。当负载较大时,第一弹片10或第二弹片20因受力发生弯曲形变所产生的形变量较大,第一弹片10与第二弹片20之间的间隙30会变的更小,此时,限位单元50止挡第一弹片10与第二弹片20之间的间隙30在预设范围内,使得第一弹片10或第二弹片20因受力发生弯曲形变所产生的形变量在预设范围内,从而阻止第一弹片10或第二弹片20进一步的发生形变,进一步阻止第一弹片10及/或第二弹片20与第一压电单元40之间沿第一压电单元40的伸缩方向发生相对运动,避免因第一压电单元40的连接区42与第一弹片10及第二弹片20连接的区域接触面积小,而发生第一压电单元40受力脱胶及开裂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反馈模组100能够实现指纹识别、开机、关机、压力感知及触控振动反馈等功能,功能相对较多,满足用户对同一操作实现更多功能的追求,提升用户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0包括但不限于手机、车载中控屏、笔记本电脑等。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压电单元,沿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伸缩方向,所述第一压电单元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压电单元两端的连接区、以及位于两个所述连接区之间的功能区;
第一弹片,设于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电单元两端的所述连接区连接,且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所述功能区之间具有第一间隙;
第二弹片,设于所述第一压电单元背离所述第一弹片的一侧,所述第二弹片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压电单元两端的所述连接区连接,且所述第二弹片与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所述功能区之间具有第二间隙;及
至少一限位单元,所述至少一限位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之间,用于限定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的运动幅度以使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之间的所述第一间隙及所述第二间隙在预设范围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沿与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伸缩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且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的振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所述第一弹片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伸部,所述第二弹片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凸伸部,所述第一凸伸部与所述第二凸伸部一一对应且相对设置,所述至少一限位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凸伸部与相应地所述第二凸伸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的振动方向相垂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凸伸部及与所述第一凸伸部相对的所述第二凸伸部时,所述第一凸伸部上的所述限位单元远离所述第一凸伸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凸伸部上的所述限位单元远离所述第二凸伸部的一端之间形成限位间隙,或,所述限位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凸伸部或所述第二凸伸部时,所述限位单元远离所述第一凸伸部的一端或远离所述第二凸伸部的一端、与相应的所述第二凸伸部之间或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凸伸部之间形成限位间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反馈模组还包括:
第二压电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弹片靠近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一侧及/或所述第二弹片靠近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反馈模组还包括:
至少一定位件,设于所述第一弹片及/或所述第二弹片背离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反馈模组还包括:
支撑件,设于所述第二弹片背离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沿与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伸缩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且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的振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所述第一弹片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凸伸部,所述支撑件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凸伸部,所述第一凸伸部与所述支撑凸伸部一一对应且相对设置,所述至少一限位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凸伸部与相应地所述支撑凸伸部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压电单元的伸缩方向与所述第一弹片和所述第二弹片的振动方向相垂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凸伸部及与所述第一凸伸部相对的所述支撑凸伸部时,所述第一凸伸部上的所述限位单元远离所述第一凸伸部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凸伸部上的所述限位单元远离所述支撑凸伸部的一端之间形成限位间隙,或,所述限位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凸伸部或所述支撑凸伸部时,所述限位单元远离所述第一凸伸部的一端或远离所述支撑凸伸部的一端、与相应的所述支撑凸伸部之间或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凸伸部之间形成限位间隙。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为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第一弹片与所述第二弹片之间。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反馈模组。
CN202110286674.2A 2021-03-17 2021-03-17 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 Withdrawn CN1131268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6674.2A CN113126820A (zh) 2021-03-17 2021-03-17 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
PCT/CN2021/118606 WO2022193583A1 (zh) 2021-03-17 2021-09-15 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6674.2A CN113126820A (zh) 2021-03-17 2021-03-17 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6820A true CN113126820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73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86674.2A Withdrawn CN113126820A (zh) 2021-03-17 2021-03-17 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6820A (zh)
WO (1) WO202219358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3583A1 (zh) * 2021-03-17 2022-09-22 江西欧迈斯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60413B2 (en) * 2009-01-08 2014-06-24 Synaptics Incorporated Tactile surface
DE102016122610B4 (de) * 2016-11-23 2019-04-18 Tdk Electronics Ag Vorrichtung, die einen haptischen Feedback vermittelt und Bauelement mit der Vorrichtung
DE102018102630A1 (de) * 2018-02-06 2019-08-08 Tdk Electronics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einer aktiven haptischen Rückmeldung
CN111813221A (zh) * 2020-07-08 2020-10-23 欧菲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126820A (zh) * 2021-03-17 2021-07-16 江西欧迈斯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3583A1 (zh) * 2021-03-17 2022-09-22 江西欧迈斯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93583A1 (zh) 2022-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45910B1 (en) Haptic actuator assembly with a spring pre-load device
TWI679839B (zh) 傳遞觸覺回饋之裝置及具該裝置之組件
WO2012161061A1 (ja) 触覚提示装置
EP3153948B1 (en) Vibrating device and haptic device
JP6955843B2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触感呈示装置
US8436513B2 (en) Drive unit
CN107850962B (zh) 振动装置以及触觉提示装置
US11527704B2 (en) Actuator and tactile sensation providing apparatus
US20130141225A1 (en) Haptic feedback device
CN113126820A (zh) 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
US11362260B2 (en) Actuator and tactile sensation providing apparatus
WO2021036054A1 (zh) 触控反馈模组及触控装置
JP6237959B2 (ja) 振動装置および触覚提示装置
CN111033775B (zh) 振动组件
WO2021203929A1 (zh) 振动模组及电子装置
WO2021220941A1 (ja) 振動構造、振動装置および触覚提示装置
CN211604072U (zh) 振动模组及电子装置
JP6011202B2 (ja) 触覚提示装置
CN214540732U (zh) 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126821A (zh) 触控反馈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1604073U (zh) 触控反馈模组及触控装置
JP6288387B2 (ja) 振動装置および触覚提示装置
CN113190102A (zh) 触控反馈模组及触控装置
CN111699563B (zh) 压电器件、振动构造体以及压电传感器
WO2023021937A1 (ja) 振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