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6697B - 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6697B
CN113126697B CN202110313548.1A CN202110313548A CN113126697B CN 113126697 B CN113126697 B CN 113126697B CN 202110313548 A CN202110313548 A CN 202110313548A CN 113126697 B CN113126697 B CN 1131266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shell
wall
personal computer
tablet pers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35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26697A (zh
Inventor
王海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ity Tripo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ity Trip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ity Tripo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ity Tripo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354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66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66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66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266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66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包括壳体和开设于壳体一侧用于供平板电脑扣入的嵌槽,所述壳体远离嵌槽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平板电脑通讯连接的身份识别模块,所述壳体的外缘侧凸出设置有握持柄,所述握持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壁设置有气囊,所述握持柄远离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容纳腔且可供气囊充气后弹出的出口;所述气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连通进气口的充气组件,所述壳体外壁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充气组件通讯连接。本申请具有助于提高平板电脑不慎掉落至地面时的安全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制造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
背景技术
目前平板电脑作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市场化便携智能电子设备,其主要附属产品—背夹的设计也已经多种多样。通过背夹可以整合很多平板可利用的功能。从功能来区分,有单纯具有夹持功能的背夹、同时具有夹持功能和充电功能的背夹等。从结构来区分,更是非常多样化的背夹;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用途和市场。
目前各大通信运营商的大厅在为顾客办理各种电信业务时,由于顾客数量众多,且部分顾客需办理的电信业务操作步骤较为简单,仅需工作人员现场引导,顾客便可自行办理,由此各大电信运营商的营业厅设置有多个连通系统的平板电脑可供顾客自行使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由于平板电脑自身存在一定的重量,顾客在自行使用时,若大厅办理业务的人员众多,顾客在使用平板电脑办理自身业务时,难免受到推搡,若顾客或工作人员手部未将平板电脑拿稳,则容易导致平板电脑掉落至地面损坏,从而增加电信公司不必要损失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有助于提高平板电脑不慎掉落至地面时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包括壳体和开设于壳体一侧用于供平板电脑扣入的嵌槽,所述壳体远离嵌槽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平板电脑通讯连接的身份识别模块,所述壳体的外缘侧凸出设置有握持柄,所述握持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壁设置有气囊,所述握持柄远离壳体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容纳腔且可供气囊充气后弹出的出口;所述气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连通进气口的充气组件,所述壳体外壁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与充气组件通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板电脑处于常规使用状态时,平板电脑嵌设于壳体的嵌槽内,气囊处于容纳腔内部,握持柄可以增加握持平板电脑时的握持面积,从而提高顾客在使用平板电脑时手指误触平板电脑的屏幕,办理电信业务的顾客通过身份识别模块认证身份,从而进行相应的业务处理;当平板电脑和壳体处于急速下降的状态时,触发加速器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发送预警信号;充气组件接收预警信号,充气组件根据预警信号通过进气口对气囊进行充气,迫使气囊从出口处弹出容纳腔,从而避免平板电脑和壳体直接撞击于地面,从而避免平板电脑产生破损,气囊还可以吸收部分由撞击产生的振幅,从而提高平板电脑不慎掉落至地面时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气囊包括第一囊体和位于第一囊体两侧的第二囊体,所述第一囊体充气时的厚度与所述壳体厚度相同,所述第二囊体厚度大于身份识别模块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囊整体充气后,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均通过出口弹出容纳腔,第一囊体弹出后避免壳体的外缘侧与地面直接撞击,第二囊体避免平板电脑的屏幕和身份识别模块与地面发生撞击,从而进一步提高平板电脑在摔落至地面时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囊体远离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启闭出口的封板,所述封板侧边凸出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卡边,所述出口内壁内凹设置有可供卡边扣入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规状态下,气囊处于收缩于容纳腔内的状态,设置封板闭合出口,卡边卡接于卡槽内,防止气囊从容纳腔内脱落,同时也可以提高保护套整体在使用中的便捷性;由于卡边具有弹性,当气囊充气时,即可将卡边从卡槽内弹出,从而将封板从开口内弹出,以便于气囊从容纳腔内弹出。
可选的,所述充气组件包括设置于容纳腔内的电子控制器和通讯连接于电子控制器的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与进气口呈连通设置,所述电子控制器与加速度传感器通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子控制器接收预警信号,根据预警信号发送点火信号;气体发生器接收点火信号,根据点火信号通过进气口向气囊内充气。
可选的,所述容纳腔内壁内凹设置有可供气体发生器扣入的凹部,所述凹部贯穿握持柄远离壳体的一侧,所述气体发生器可拆卸连接于凹部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平板电脑发生意外后,气囊从容纳腔内弹出,工作人员及时将掉落至地板上的平板电脑拾起,对气囊进行放气,气囊收缩后将收纳回容纳腔,封板闭合出口,将气体发生器从凹部内取出,然后替换新的气体发生器后重新与气囊的进气口进行对接,即可进行二次使用,从而提高保护套的实用性。
可选的,所述握持柄厚度大于壳体厚度,且靠近嵌槽开口的一侧侧壁开设有连通容纳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壁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一侧可供气囊外壁抵接且为倾斜设置,另一侧位于嵌槽的开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规状态下,限位块位于限位槽内,倾斜的一侧与气囊抵接,另一侧与嵌槽内壁处于同一平面内;当气囊弹出时,迫使限位块的倾斜侧绕转轴转动至水平状态,从而迫使限位块远离气囊的一侧凸出于嵌槽的内壁,且限位块位于嵌槽的开口上方,可防止平板电脑撞击至地面时受震动从嵌槽内弹出,从而进一步提高保护套在使用中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限位块贯穿开设有可供转轴转动穿设的通孔,所述转轴套设有扭簧,所述通孔两端内壁均内凹开设有可供扭簧扣入的避让槽,所述扭簧一端与避让槽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槽内壁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规状态下,扭簧套设于转轴,且两端分别固定于限位槽内壁和避让槽内壁,扭簧保持原始状态,防止限位块绕转轴自行转动;当限位块受气囊充气的力绕转轴转动时,限位块倾斜一侧受气囊抵接,迫使扭簧扭紧,当气囊放气后,限位块失去外力,扭簧复位,带动限位块复位,以便于平板电脑恢复正常使用。
可选的,所述限位块远离嵌槽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转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顶杆的一端设置有启闭容纳槽开口且具有弹性的密封块,所述密封块远离支撑杆的一侧可供限位槽的内壁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块远离气囊的一侧从限位槽内旋出后,顶杆带动支撑杆和密封块从容纳槽内弹出,密封块远离支撑杆的一侧与地面抵接,从而避免平板电脑在掉落至地面后,屏幕与地面发生撞击,从而进一步提高保护套在使用中的安全性;且密封块具有弹性,减少一部分传导至平板电脑的振幅,从而进一步提高平板电脑卡接于嵌槽内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容纳槽内壁内凹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凹槽的一端与密封块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未从限位槽内旋出时,密封块与限位槽内壁抵接,迫使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限位块从限位槽内旋出后,密封块失去外力,弹簧回弹,带动顶杆从容纳槽内弹出,从而提高保护套在使用中的安全性。
可选的,所述握持柄远离壳体的一侧铰接有启闭出口的挡板,所述挡板靠近出口的一侧可供第二囊体的外壁抵接,所述挡板远离出口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抵接平板电脑屏幕的弹性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囊充气后,第一囊体迫使挡板从出口内旋出,第二囊体迫使挡板向远离出口的方向转动,气囊完成充气后,第二囊体与挡板远离弹性条的一侧抵接,弹性条与平板电脑的屏幕抵接,从而防止平板电脑从嵌槽内受撞击产生的振幅从嵌槽内弹出;弹性条避免挡板与平板电脑屏幕产生硬性撞击,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平板电脑屏幕的保护。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当平板电脑和壳体处于急速下降的状态时,触发加速器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发送预警信号;充气组件接收预警信号,充气组件根据预警信号通过进气口对气囊进行充气,迫使气囊从出口处弹出容纳腔,从而避免平板电脑和壳体直接撞击于地面,气囊还可以吸收部分由撞击产生的振幅,从而提高平板电脑不慎掉落至地面时的安全性;
2.当气囊弹出时,迫使限位块的倾斜侧绕转轴转动至水平状态,从而迫使限位块远离气囊的一侧凸出于嵌槽的内壁,且限位块位于嵌槽的开口上方,可防止平板电脑撞击至地面时受震动从嵌槽内弹出;
3.第二囊体迫使挡板向远离出口的方向转动,气囊完成充气后,第二囊体与挡板远离弹性条的一侧抵接,弹性条与平板电脑的屏幕抵接,从而防止平板电脑从嵌槽内受撞击产生的振幅从嵌槽内弹出,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平板电脑屏幕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平板电脑保护套处于常规使用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平板电脑保护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加速度传感器和充气组件的控制原理框图;
图4是平板电脑保护套中气囊弹出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平板电脑保护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中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实施例2中平板电脑保护套中气囊处于弹出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身份识别模块处于使用状态时的原理框图;
图10是控制模块和身份识别模块的连接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1、嵌槽;2、身份识别模块;21、供电模块;22、控制器;23、采集子模块;231、天线板;232、读头;3、握持柄;31、容纳腔;32、出口;4、气囊;41、进气口;42、第一囊体;43、第二囊体;44、封板;45、卡边;46、卡槽;5、充气组件;51、电子控制器;52、气体发生器;53、凹部;6、加速度传感器;7、防脱组件;71、限位块;711、通孔;712、避让槽;72、转轴;73、扭簧;74、容纳槽;741、顶杆;742、支撑杆;743、密封块;75、凹槽;751、弹簧;76、限位槽;8、挡板;81、弹性条;82、弹性块;9、控制模块;91、蓝牙主板;911、蓝牙天线;92、开关机键;93、复位键;94、USB充电口;95、指示灯;951、电源灯;952、身份识别模块灯;953、蓝牙状态灯;10、显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10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包括壳体1和开设于壳体1一侧的嵌槽11,壳体1远离嵌槽11开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识别顾客身份信息的身份识别模块2,身份识别模块2用于与平板电脑蓝牙连接;壳体1的外缘侧环绕固定有弹性材料制成的握持柄3,握持柄3整体厚度大于壳体1厚度,尤其是靠近嵌槽11开口的一侧凸出于壳体1外表;握持柄3内部开设有容纳腔31,其中容纳腔31内壁开设有出口32,出口32贯穿握持柄3远离壳体1的一侧;容纳腔31内壁固定连接有气囊4,气囊4可以从出口32中弹出容纳腔31;容纳腔31内部固定连接有对气囊4进行充气的充气组件5;壳体1外壁嵌接有通讯连接于充气组件5的加速度传感器6,握持柄3靠近壳体1的一侧内部设置有防止平板电脑从嵌槽11内脱落的防脱组件7,防脱组件7于气囊4同步启动。
当平板电脑发生高处摔落意外时,触发加速度传感器6,加速度传感器6发送预警信号;充气组件5接收预警信号,对气囊4进行充气,当气囊4充气后,从出口32处弹出容纳腔31,同时还启动防脱组件7,防止平板电脑从嵌槽11内脱落,气囊4充气后,可以防止保护套的侧边与地面直接撞击,从而减少平板电脑受到的振幅,从而提高平板电脑摔落至地面时的安全性。
参照图2和图3,气囊4开设有用于对接充气组件5的进气口41;充气组件5包括电子控制器51和气体发生器52;
电子控制器51:
信号输入端与加速度传感器6的信号输出端通讯连接;
信号输出端与气体发生器52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
气体发生器52:
内部存储有可通过化学变化瞬间产生大量气体的颗粒,用于对接进气口41。
容纳腔31内壁内凹设置有用于卡接气体发生器52的凹部53,凹部53贯穿握持柄3远离壳体1的一侧,以便于替换新的气体发生器52,从而便于气囊4的二次使用。
参照2和图4,气囊4包括第一囊体42和两个第二囊体43,第一囊体42充气后厚度与壳体1的厚度相同,两个第二囊体43分别凸出固定于第一囊体42的上下两侧,第二囊体43的厚度大于凸出于壳体1远离嵌槽11开口一侧的身份识别模块2的厚度,防止平板电脑掉落至地面后身份识别模块2与地面直接撞击。
参照图4和图5,气囊4外壁固定连接有启闭容纳腔31出口32且呈弧形设置的封板44,封板44的侧边凸出固定有卡边45,容纳腔31的内壁内凹设置有可供卡边45远离封板44一侧扣入的卡槽46;其中卡边45和封板44一体成型,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中采用橡胶材质。
参照图5和图6,防脱组件7包括限位块71、转轴72和扭簧73,握持柄3靠近嵌槽11开口的一侧开设有可供限位块71扣入且连通容纳腔31的限位槽76;转轴72的轴线呈竖直设置,固定连接于限位槽76内部;限位块71竖直贯穿开设有可供转轴72转动穿设的通孔711,通孔711两端均内凹设置有可供扭簧73扣入的避让槽712,两个避让槽712分布贯穿限位块71的两侧,扭簧73一端固定连接于避让槽712的底部内壁,另一端固定连接于限位槽76的内壁。
参照图6,限位块71靠近气囊4的一侧呈倾斜设置,且倾斜一侧的可供气囊4抵接,其中限位块71的倾斜侧常规状态时与气囊4处于不完全抵接的状态;限位块71远离气囊4的一侧与嵌槽11内壁处于同一平面内,且位于嵌槽11的开口上方;限位块71靠近壳体1的一侧用于抵接嵌接于嵌槽11内平板电脑的屏幕。
限位块71远离壳体1的一侧内凹设置有容纳槽74,容纳槽74内壁底部内凹设置有凹槽75,凹槽75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751;容纳槽74内壁转动连接有顶杆741,顶杆741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742,支撑杆742远离顶杆74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密封块743,密封块74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且可以用于闭合容纳槽74的开口;本实施例中密封块743采用橡胶材质;弹簧751远离凹槽75的一端与密封块743靠近支撑杆742的一侧固定连接。
常规状态下,密封块743闭合容纳槽74的开口,且远离支撑杆742的一侧与限位槽76的内壁抵接。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平板电脑处于常规使用状态时,平板电脑嵌设于壳体1的嵌槽11内,气囊4处于容纳腔31内部,握持柄3可以增加握持平板电脑时的握持面积,从而提高顾客在使用平板电脑时手指误触平板电脑的屏幕,当平板电脑和壳体1处于急速下降的状态时,触发加速器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6发送预警信号;电子控制器51接收预警信号,根据预警信号发送点火信号;气体发生器52接收点火信号,根据点火信号通过进气口41向气囊4充气,气囊4充气后,从出口32处弹出容纳腔31,迫使卡边45从卡槽46内弹出,气囊4的第一囊体42避免壳体1的侧边与地面直接撞击,两侧的第二囊体43凸出于壳体1的两侧,从而避免身份识别模块2和平板电脑的屏幕与地面直接撞击;限位块71的倾斜一侧受充气后的气囊4抵接,绕转轴72的轴线周向转动至限位块71的倾斜侧与气囊4的外壁完成抵接;限位块71远离倾斜侧的一侧从与嵌槽11内壁处于同一水平面内转动至与嵌槽11的内壁相交,从而迫使限位块71与嵌接于嵌槽11内的平板电脑的屏幕抵接,从而避免平板电脑受震动从嵌槽11内掉落;限位块71远离气囊4的一侧旋出限位槽76后,密封块743远离弹簧751的一侧从限位槽76内脱离,密封块743失去外力后,弹簧751从压缩状态回弹,从而迫使密封块743从容纳槽74的开口中弹出,从而带动顶杆741和支撑杆742从容纳槽74中弹出,若平板电脑掉落至地面时屏幕一侧朝下,密封块743远离支撑杆742的一侧与地面抵接,从而进一步减少平板电脑受到的振幅,从而提高平板电脑发生不慎掉落意外时的安全性。
实施例2:
参照图7和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握持柄3远离壳体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挡板8,挡板8用于启闭容纳腔31的出口32,挡板8靠近容纳腔31的一侧可供第二囊体43抵接,远离容纳腔3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材质的弹性条81,弹性条81远离挡板8的一侧用于抵接平板电脑的屏幕。
挡板8的侧边固定连接有橡胶材质的弹性块82,弹性块82远离挡板8的一侧呈弧面设置,且可供容纳腔31的内壁抵接;当使用挡板8闭合容纳腔31出口32时,将挡板8转动至容纳腔31内,弹性块82抵接于容纳腔31内壁,即可完成出口32的闭合。
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当气囊4充气后,第一囊体42迫使挡板8从出口32内旋出,第二囊体43迫使挡板8向远离出口32的方向转动,气囊4完成充气后,第二囊体43与挡板8远离弹性条81的一侧抵接,弹性条81远离挡板8的一侧与平板电脑的屏幕抵接,从而防止平板电脑受撞击产生的振幅从嵌槽11内弹出;弹性条81避免挡板8与平板电脑屏幕产生硬性撞击,从而进一步提高对平板电脑屏幕的保护。
实施例3:
参照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身份识别模块2通讯连接控制模块9;控制模块9无线连接有显示模块10,且与供电模块21电连接;其中供电模块21用于为身份识别模块2和控制模块9供电;控制模块9用于接收身份模块所采集到的身份信息并转发;显示模块10用于显示身份模块所采集到的身份信息;本实施例中显示模块10采用安装于平板电脑内的APP;无线连接采用蓝牙连接。
参照图9和图10,其中身份识别模块2包括控制器22和采集子模块23;
控制模块9包括蓝牙主板91、蓝牙天线911、开关机键92、复位键93、USB充电口94和三颗指示灯95;
供电模块21为带线电池。
采集子模块23包括天线板231和读头232:
天线板231:
用于获取待识别的身份证信息或CPU卡信息并发送;
读头232:
信号输入端与天线板231的信号输出端通讯连接;
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22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
控制器22:
电源输入端与蓝牙主板91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通过转接线连接;
用于接收身份证信息或CPU卡信息并发送至蓝牙主板91。
蓝牙天线911:
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显示模块10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
复位键93:
信号输出端与开关机键92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
用于复位。
USB充电口94:
电源输入端与供电模块21的电源输出端电连接;
电源输出端与蓝牙主板91的电源输入端电连接;
用于连接蓝牙主板91和供电模块21。
三颗指示灯95分别是电源灯951、蓝牙状态灯953和身份识别模块灯952;
电源灯951:
信号输入端与开关机键92的第一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用于获取供电模块21的启闭状态并反馈。
身份识别模块灯952:
信号输入端与控制器22的第二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用于获取身份识别模块2的启闭状态并反馈。
蓝牙状态灯953:
信号输入端与蓝牙天线911的第二信号输出端电连接;
用于获取蓝牙天线911的使用状态并反馈;
蓝牙主板91:
信号输出端与蓝牙天线911的信号输入端通讯连接;
控制端与开关机键92的第二信号输出端通讯连接;
用于接收获身份证信息或CPU卡信息并通过蓝牙天线911发送至显示模块10以及获取蓝牙天线911的使用状态并发送;使用状态为:蓝牙天线911与显示模块10连接,并有数据传输;非使用状态包括蓝牙天线911开启但不连接显示模块10和蓝牙天线911开启且连接显示模块10但无数据传输。
开关机键92:
信号输入端与蓝牙天线911的第三信号输出端通讯连接;
用于启闭蓝牙主板91和接收蓝牙天线911的使用状态;若蓝牙天线911预设时间内处于非使用状态,自动关闭蓝牙主板91,从而关闭身份识别模块2。
身份识别模块2的连接步骤:
第一次使用时,开关机键92发送开机信号,发送开机信号后开始计时,并获取蓝牙天线911的使用状态;
蓝牙主板91接收开机信号后开机;电压转换子模块为蓝牙主板91供电,蓝牙主板91通过连接线为身份识别模块2供电,蓝牙天线911开启并处于被搜索状态;
打开显示模块10,手动连接显示模块10和蓝牙天线911;
连接成功后,点击显示模块10中功能进行测试;
再次使用显示模块10时,身份识别模块2打开,如之前有绑定连接,身份识别模块2自动与显示模块10蓝牙连接;
蓝牙天线911开启但不连接显示模块10,开关机键92计时300s后关机;
蓝牙天线911开启且连接显示模块10但无数据传输,开关机键92计时600s后关机。
实施例3实施原理为:开关机键92发送开机信号,蓝牙主板91接收开启信号后开启,身份识别模块2上电,蓝牙天线911开启处于被搜索状态;打开显示模块10,搜索蓝牙设备,显示模块10与蓝牙天线911连接,连接成功后;身份识别模块2获取身份证信息或CPU卡信息并发送至蓝牙主板91,蓝牙主板91接收身份证信息或CPU卡信息并通过蓝牙天线911转发至显示模块10;显示模块10接收身份证信息或CPU卡信息。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Claims (6)

1.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开设于壳体(1)一侧用于供平板电脑扣入的嵌槽(11),所述壳体(1)远离嵌槽(11)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平板电脑通讯连接的身份识别模块(2),所述壳体(1)的外缘侧凸出设置有握持柄(3),所述握持柄(3)内部开设有容纳腔(31);所述容纳腔(31)内壁设置有气囊(4),所述握持柄(3)远离壳体(1)的一侧开设有连通容纳腔(31)且可供气囊(4)充气后弹出的出口(32);所述气囊(4)开设有进气口(41),所述容纳腔(31)内设置有连通进气口(41)的充气组件(5),所述壳体(1)外壁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6),所述加速度传感器(6)与充气组件(5)通讯连接;所述气囊(4)包括第一囊体(42)和位于第一囊体(42)两侧的第二囊体(43),所述第一囊体(42)充气时的厚度与所述壳体(1)厚度相同,所述第二囊体(43)厚度大于身份识别模块(2)的厚度;所述握持柄(3)厚度大于壳体(1)厚度,且靠近嵌槽(11)开口的一侧侧壁开设有连通容纳腔(31)的限位槽(76),所述限位槽(76)内壁设置有转轴(72),所述转轴(72)转动连接有限位块(71),所述限位块(71)一侧可供气囊(4)外壁抵接且为倾斜设置,另一侧位于嵌槽(11)的开口上方;所述限位块(71)贯穿开设有可供转轴(72)转动穿设的通孔(711),所述转轴(72)套设有扭簧(73),所述通孔(711)两端内壁均内凹开设有可供扭簧(73)扣入的避让槽(712),所述扭簧(73)一端与避让槽(712)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槽(76)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71)远离嵌槽(11)的一侧开设有容纳槽(74),所述容纳槽(74)内转动连接有顶杆(741),所述顶杆(741)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742),所述支撑杆(742)远离顶杆(741)的一端设置有启闭容纳槽(74)开口(32)且具有弹性的密封块(743),所述密封块(743)远离支撑杆(742)的一侧可供限位槽(76)的内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囊体(42)远离壳体(1)的一侧设置有启闭出口(32)的封板(44),所述封板(44)侧边凸出设置有具有弹性的卡边(45),所述出口(32)内壁内凹设置有可供卡边(45)扣入的卡槽(4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5)包括设置于容纳腔(31)内的电子控制器(51)和通讯连接于电子控制器(51)的气体发生器(52),所述气体发生器(52)与进气口(41)呈连通设置,所述电子控制器(51)与加速度传感器(6)通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31)内壁内凹设置有可供气体发生器(52)扣入的凹部(53),所述凹部(53)贯穿握持柄(3)远离壳体(1)的一侧,所述气体发生器(52)可拆卸连接于凹部(53)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74)内壁内凹设置有凹槽(75),所述凹槽(75)内设置有弹簧(751),所述弹簧(751)远离凹槽(75)的一端与密封块(743)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柄(3)远离壳体(1)的一侧铰接有启闭出口的挡板(8),所述挡板(8)靠近出口的一侧可供第二囊体(43)的外壁抵接,所述挡板(8)远离出口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抵接平板电脑屏幕的弹性条(81)。
CN202110313548.1A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 Active CN1131266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3548.1A CN113126697B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3548.1A CN113126697B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6697A CN113126697A (zh) 2021-07-16
CN113126697B true CN113126697B (zh) 2021-12-14

Family

ID=76774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3548.1A Active CN113126697B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66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79087A (zh) * 2022-07-25 2022-11-22 清大智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营销用电检查监测的移动服务记录仪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33455U (zh) * 2013-03-15 2013-10-09 陈荣元 功能型手机保护壳
CN106453758A (zh) * 2016-12-20 2017-02-22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防摔手机壳
CN206602563U (zh) * 2017-04-06 2017-10-31 江西服装学院 一种手机壳
CN107343073A (zh) * 2017-07-03 2017-11-10 张景飞 一种防摔、防撞的系统
WO2019061181A1 (zh) * 2017-09-28 2019-04-04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终端跌落保护装置及终端
CN209460677U (zh) * 2019-03-06 2019-10-01 深圳市灵韵先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使用的业务办理型平板电脑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641665U (zh) * 2015-03-18 2015-09-16 上海翱翼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及其转向柱锁装置
CN206470758U (zh) * 2017-02-24 2017-09-05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农业英语翻译器
CN108845634A (zh) * 2018-07-09 2018-11-20 苏州晨霞美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的计算机机箱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33455U (zh) * 2013-03-15 2013-10-09 陈荣元 功能型手机保护壳
CN106453758A (zh) * 2016-12-20 2017-02-22 大连创达技术交易市场有限公司 防摔手机壳
CN206602563U (zh) * 2017-04-06 2017-10-31 江西服装学院 一种手机壳
CN107343073A (zh) * 2017-07-03 2017-11-10 张景飞 一种防摔、防撞的系统
WO2019061181A1 (zh) * 2017-09-28 2019-04-04 深圳传音通讯有限公司 终端跌落保护装置及终端
CN209460677U (zh) * 2019-03-06 2019-10-01 深圳市灵韵先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使用的业务办理型平板电脑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6697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26697B (zh) 一种应用于电信业务办理的平板电脑保护套
CN107566586B (zh) 跌落保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移动终端
AU781494B2 (en) Adapter unit having a handle grip for 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US1082043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active protection of a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US6888724B2 (en) Network card device having protective structure
CN109641664A (zh) 具备气囊装置的小型飞行体
US20090015194A1 (en) Portable computerized dat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90127397A1 (en) Wireless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impact cargo parachute automatic release system
KR101473612B1 (ko) 강화유리 창문 파괴장치
CN106453758A (zh) 防摔手机壳
US20150349831A1 (en) Protective cas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15186904U (zh) 保护壳
CN111588154A (zh)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的笔记本电脑手提箱
CN210166894U (zh) 火灾探测器的防撞装置
CN203713791U (zh) 一种破窗器
CN205901866U (zh) 一种减震结构及减震防摔手持设备保护壳
CN212410003U (zh) 可用于汽车内各种气囊检测的气囊刚度检测装置
CN206658232U (zh) 一种防摔智能手机
CN215499136U (zh) 一种具有跌落防护功能的移动终端设备
CN214137930U (zh) 手持打印机
CN219015121U (zh) 爆破起爆器及起爆控制装置
KR20200061095A (ko) 레버를 이용한 보호장구 장착용 인플레이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보호장구
CN215084541U (zh) 一种消防检测用多功能检测箱
CN220491232U (zh) 一种手持交互设备
CN207000391U (zh) 一种新型救生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