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5607A - 一种油脂除臭脱腥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脂除臭脱腥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5607A
CN113125607A CN202110423344.3A CN202110423344A CN113125607A CN 113125607 A CN113125607 A CN 113125607A CN 202110423344 A CN202110423344 A CN 202110423344A CN 113125607 A CN113125607 A CN 113125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deodorizing
evening primrose
deodorization
cont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233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25607B (zh
Inventor
王春双
潘风光
范明莲
王文昌
关芯蕊
陈先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Bail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Bail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Bail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lin Bail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233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56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5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56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256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56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06Prepa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62Detector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G01N30/72Mass spectrome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ats And Perfumes (AREA)
  • Meat, Egg Or Seafoo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脂除臭脱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处理的月见草油经过高压脉冲电场预处理后再进行辐照处理,得到除臭脱腥的月见草油。本发明采用高压脉冲电场结合辐照除臭脱腥的方式,针对油脂腥臭味产物进行去除,所得最终产品质量良好,为工业中油脂除臭脱腥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及相关技术参考。

Description

一种油脂除臭脱腥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脂除臭脱腥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月见草油(Evening primrose oil,EPO)是从月见草种子经过加工得来的,月见草籽种类不同,其含油量也有差异,一般在15%-25%范围内。EPO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富含亚油酸、棕榈酸、油酸以及亚麻酸等脂肪酸,EPO比其他植物油脂含有更高的γ-亚麻酸(GLA),其质量分数为6.9%-12.6%。GLA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摄入体内之后经过代谢可转化成前列腺素E1(PGE1)和花生四烯酸(AA),这些物质是生物膜的构成前体,同时EPO对某些疾病有预防与控制作用,例如可用于治疗哮喘、类风湿关节炎、湿疹以及经前综合症等。EPO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的有益的微量活性成分,如生育酚、甾醇等,月见草油及其产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众所周知,不饱和脂肪酸二次氧化会产生许多小分子醛酮化合物,这些小分子醛酮不仅仅会导致油脂中刺激性的难以接受的腥臭味的产生,而且对人体健康还有负面的影响。多不饱和脂肪酸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双键,很容易发生氧化,而且这种氧化是伴随着整个加工过程的,油脂的氧化稳定性与脂肪酸中的双键数量有一定关系。许多研究报告表明,市售的ω-3PUFAS产品被部分氧化会产生大量挥发性化合物,其中主要特征化合物有:(Z)-6-壬烯醛、1-辛烯-3-醇、庚醛、辛醛、壬醛,这些化合物共同导致了油脂中的特殊腥臭味。而且这些挥发物的存在导致消费者拒绝这些产品,从而导致其商业价值降低。即使是质量最好的油也很容易被氧化,从而迅速形成不良气味。GOED组织对9个国家消费者为什么拒绝购买富含EPA(二十碳五烯酸)以及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的产品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高达23%的消费者是因为腥臭味而拒绝购买这些富含ω-3的产品。
从目前的文献资料来看,现阶段常用的脱臭除腥技术手段主要分为3类: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
3.1物理法:主要包括高温真空蒸馏技术以及MOF吸附技术,高温高真空水蒸气蒸馏是现在工业化生产中最常用的技术,但是这种方法因对设备的抗压要求高,必须能够承受高真空的压力,其次生产能耗大,与绿色生产的主旋律不相符。MOF技术产业化还不够成熟,仅仅停留在实验室研究中,且重复利用次数少,成本太高。
3.2化学法:主要是添加一些抗氧化剂进行除臭,但是部分消费者对于合成抗氧化剂的加入不能接受,而天然抗氧化剂成本太高,在工业大规模油脂生产中并不适用。
3.3生物法:最常用的是添加活性干酵母进行除臭,但是干酵母本身就有异味,添加量难以把控,量少则除臭效果不行,太多则产生异味,实际生产中可行性不高。
现阶段常用的油脂除臭脱腥方法主要为高温水蒸气蒸馏法,这是一种在高温高真空条件下借助水蒸气蒸馏脱除油脂中臭味组分、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及部分热敏性色素的工艺,会造成维生素E、甾醇等营养成分损失以及3-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GEs)、反式脂肪酸(TFA)等有害成分的形成。于殿宇等人利用氮气对月见草油进行脱臭处理,尽管这种技术除臭效果较好,但是除臭温度高达144℃,这个温度会加速油脂的氧化。利用酵母、过氧化氢加碱以及活性碳对马油进行除臭,结果发现利用过氧化氢加碱效果最好,但在工业上的应用技术尚不成熟,还需要工艺优化。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它可以将小分子醛酮氧化分解,所以也可以用来鱼糜中的除臭脱腥,但是用在油脂中会促进其中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金属有机框架(MOF)也可对油脂进行吸附处理,MOF是指过渡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晶体多孔材料。它具有高孔隙率、低密度、大比表面积、孔道规则、孔径可调以及拓扑结构多样性和可裁剪性等优点。有研究发现它能够将油脂中产生异味的物质吸附除去,且经过乙醇洗涤之后MOF能够重复利用5次以上。
综上,油脂是人体主要营养素之一,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油脂(鱼油,月见草油等)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因此非常容易被氧化,产生一种刺激性的腥臭味。所以,开发一种新的有效的除臭工艺是非常重要且迫切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油脂除臭脱腥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提高油脂感官品质,更好地保护油脂中的营养物质,使食用油脂更加符合现代人对高品质油脂产品的期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脂除臭脱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处理的月见草油经过高压脉冲电场预处理后再进行辐照处理,得到除臭脱腥的月见草油。
优选的,所述高压脉冲电场强度为5~30kV/cm、脉冲个数2~6、频率10Hz~60Hz、处理时间100μs~300μs。
优选的,所述辐照处理为放射性同位素60Co产生的γ射线对月见草油的处理。
优选的,所述辐照剂量范围为1kGy~10kGy,处理时间2~6min,频率10Hz~60Hz,脉冲个数2~6。
优选的,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月见草油中腥味成分的检测。
优选的,所述待处理的月见草油包括腥臭味物质,所述腥臭味物质包括(Z)-6-壬烯醛、1-辛烯-3-醇、庚醛、辛醛、壬醛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脂除臭脱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处理的月见草油经过高压脉冲电场预处理后再进行辐照处理,得到除臭脱腥的月见草油。本发明采用高压脉冲电场结合辐照除臭脱腥的方式,针对油脂腥臭味产物进行去除,所得最终产品质量良好,为工业中油脂除臭脱腥提供了新的思路以及相关技术参考。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脂除臭脱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处理的月见草油经过高压脉冲电场预处理后再进行辐照处理,得到除臭脱腥的月见草油。
在本发明中,所述待处理的月见草油中包括腥臭味物质,所述腥臭味物质包括(Z)-6-壬烯醛、1-辛烯-3-醇、庚醛、辛醛、壬醛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将所述待处理的月见草油进行高压脉冲电场预处理,其中,脉冲电场产生磁场,这种脉冲电场和脉冲磁场交替作用,可对油样进行处理。在本发明中,高压脉冲电场强度为5~30kV/cm,优选为10~25kV/cm,进一步优选为15~20kV/cm、脉冲个数2~6,优选为3~5频率10Hz~60Hz,优选为20Hz~50Hz,进一步优选为30Hz~40Hz、处理时间100μs~300μs,优选为150μs~250μs。
经过高压脉冲电场预处理后,将所述待处理的月见草油进行辐照处理,所述辐照处理为放射性同位素60Co产生的γ射线对月见草油的处理。
在本发明中,利用辐照以及高压脉冲辅助处理,将油脂产生的二次氧化产物进行分解改变其化学构象,将其转化成无臭或者臭味阈值较高的物质。在常温状态下,利用60Co产生的伽马射线结合高压脉冲电场处理油脂,
所述辐照剂量范围为1kGy~10kGy,优选为3kGy~8kGy,进一步优选为5kGy~6kGy,处理时间2~6min,优选为3~5min,频率10Hz~60Hz,优选为20Hz~50Hz,进一步优选为30Hz~40Hz,脉冲个数2~6,优选为3~5。
本发明采用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腥味成分的检测并对比油脂中成分在处理前后的变化情况。具体条件如下: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5ml植物油脂样品置于20mL顶空瓶中,将萃取头插入密封顶空瓶中,置于60℃烘箱中,顶空萃取30min;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Rxi-5MS(0.25μm,30m×0.25mm);柱箱温度40℃,进样口温度250℃,进样方式为不分流模式,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为0.9ml/min。采用以下升温程序:40℃保持5min,以2℃/min升温至220℃,保持10min,再以2℃/min升温至230℃,保持5min;
质谱条件,离子源温度和接口温度分别为250℃和250℃,电离能量70eV,检测器电压0.98kV,质荷比扫描范围30-500amu。
在本发明中,经过培训的人员对除臭后油脂进行感官评分,结合美国ISENSO-全自动电子鼻(型号SuperNose-28)进行腥味成分评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宜于工业化生产使用的简单高效且成本低的脱臭除腥方法,控制油脂中臭味及腥味物质含量,提高油脂品质,满足大众对于高质量油脂的期望,同时为企业对油脂中腥臭特征物质的高效脱除提供数据参考,为生产更营养、更安全的高品质油脂提供技术支持。
本发明提供的油脂除臭脱腥的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除臭脱腥效率高: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去除臭脱腥效果明显,在实施例4中,油脂异味几乎无法被感知,这种除臭脱腥方法去除效率高,处理所得产品质量好。
(2)低成本:本发明所选用的除臭脱腥方法速度快,成本极低,仅仅需要两步简单的处理即可达到除臭脱腥目的,处理能力大,非常适合工业的大规模生产。
(3)安全性:高压脉冲电场是近些年常用于食品领域的技术,安全性高。辐照技术在食品领域中已有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并在食品消毒保鲜等领域获得广泛使用,在合适的剂量范围内不存在安全问题;同时,辐照技术以及高压脉冲电场都可用于保鲜杀菌,所以对于油脂中的有害物质也可以脱腥除臭步骤中进一步除去。
(4)无污染,节能环保:以前常用的高真空水蒸气蒸馏除臭效率低,消耗大量资源能量。本发明使用的技术不添加化学物质,可避免二次污染,操作简单。
为了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油脂除臭脱腥的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以下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取月见草油6g装入10ml试管内,共取3组。
将各组油通过高压脉冲电场预处理。电场强度10kV/cm、脉冲个数2、频率10Hz、处理时间100μs。
预处理后的油脂置于60CO源辐照场内,辐照剂量为2kGy,处理时间2min。
对原始植物油脂和除腥后的植物油脂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腥味成分的检测。腥味物质的检测条件为: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5ml植物油脂样品置于20mL顶空瓶中,将萃取头插入密封顶空瓶中,置于60℃烘箱中,顶空萃取30min;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Rxi-5MS(0.25μm,30m×0.25mm);柱箱温度40℃,进样口温度250℃,进样方式为不分流模式,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为0.9ml/min。采用以下升温程序:40℃保持5min,以2℃/min升温至220℃,保持10min,再以2℃/min升温至230℃,保持5min;
质谱条件,离子源温度和接口温度分别为250℃和250℃,电离能量70eV,检测器电压0.98kV,质荷比扫描范围30-500amu。
经过培训的人员对除臭后油脂进行感官评分,结合美国ISENSO-全自动电子鼻(型号SuperNose-28)进行腥味成分评判。
经检测,其腥臭味物质(Z)-6-壬烯醛、1-辛烯-3-醇、庚醛、辛醛、壬醛总体含量下降了79.3%,对其进行腥臭味分值评价(未处理的为10分),得分为3.5,除臭效果良好。总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从未处理的89.29%下降至73.36%,其中含量最高的亚麻酸含量从68.95%下降至58.21%,亚油酸含量从17.70%下降至15.97%,微量活性成分如生育酚、甾醇、多酚、角鲨烯等含量稍稍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
实施例2:
取月见草油6g装入10ml试管内,共取3组。
将各组油通过高压脉冲电场预处理。电场强度20kV/cm、脉冲个数3、频率30Hz、处理时间200μs。
预处理后的油脂置于60CO源辐照场内,辐照剂量为3kGy,处理时间3min。
对原始植物油脂和除腥后的植物油脂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腥味成分的检测。腥味物质的检测条件为: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5ml植物油脂样品置于20mL顶空瓶中,将萃取头插入密封顶空瓶中,置于60℃烘箱中,顶空萃取30min;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Rxi-5MS(0.25μm,30m×0.25mm);柱箱温度40℃,进样口温度250℃,进样方式为不分流模式,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为0.9ml/min。采用以下升温程序:40℃保持5min,以2℃/min升温至220℃,保持10min,再以2℃/min升温至230℃,保持5min;
质谱条件,离子源温度和接口温度分别为250℃和250℃,电离能量70eV,检测器电压0.98kV,质荷比扫描范围30-500amu。
经过培训的人员对除臭后油脂进行感官评分,结合美国ISENSO-全自动电子鼻(型号SuperNose-28)进行腥味成分评判。
经检测,其腥臭味物质含量下降了83.2%,对其进行腥臭味分值评价(未处理的为10分),得分为3.7,除臭效果良好。总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从未处理的89.29%下降至85.62%,其中含量最高的亚麻酸含量从68.95%下降至66.30%,亚油酸含量从17.70%下降至16.26%,微量活性成分如生育酚、甾醇、多酚、角鲨烯等含量稍稍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
实施例3:
取月见草油6g装入10ml试管内,共取3组。
将各组油通过高压脉冲电场预处理。电场强度30kV/cm、脉冲个数4、频率40Hz、处理时间300μs。
预处理后的油脂置于60CO源辐照场内,辐照剂量为5kGy,处理时间4min。
对原始植物油脂和除腥后的植物油脂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腥味成分的检测。腥味物质的检测条件为: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5ml植物油脂样品置于20mL顶空瓶中,将萃取头插入密封顶空瓶中,置于60℃烘箱中,顶空萃取30min;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Rxi-5MS(0.25μm,30m×0.25mm);柱箱温度40℃,进样口温度250℃,进样方式为不分流模式,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为0.9ml/min。采用以下升温程序:40℃保持5min,以2℃/min升温至220℃,保持10min,再以2℃/min升温至230℃,保持5min;
质谱条件,离子源温度和接口温度分别为250℃和250℃,电离能量70eV,检测器电压0.98kV,质荷比扫描范围30-500amu。
经过培训的人员对除臭后油脂进行感官评分,结合美国ISENSO-全自动电子鼻(型号SuperNose-28)进行腥味成分评判。
经检测,其腥臭味物质含量下降了87.7%,对其进行腥臭味分值评价(未处理的为10分),得分为2.7,除臭效果良好。总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从未处理的89.29%下降至87.62%,其中含量最高的亚麻酸含量从68.95%下降至66.21%,亚油酸含量基本未发生改变,微量活性成分如生育酚、甾醇、多酚、角鲨烯等含量稍稍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
对比例1:
取月见草油6g装入10ml试管内,共取3组。
将各组油通过高压脉冲电场预处理。电场强度25kV/cm、脉冲个数5、频率60Hz、处理时间300μs。装入试管内静置4min。
对原始植物油脂和除腥后的植物油脂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腥味成分的检测。腥味物质的检测条件为: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5ml植物油脂样品置于20mL顶空瓶中,将萃取头插入密封顶空瓶中,置于60℃烘箱中,顶空萃取30min;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Rxi-5MS(0.25μm,30m×0.25mm);柱箱温度40℃,进样口温度250℃,进样方式为不分流模式,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为0.9ml/min。采用以下升温程序:40℃保持5min,以2℃/min升温至220℃,保持10min,再以2℃/min升温至230℃,保持5min;
质谱条件,离子源温度和接口温度分别为250℃和250℃,电离能量70eV,检测器电压0.98kV,质荷比扫描范围30-500amu。
经过培训的人员对除臭后油脂进行感官评分,结合美国ISENSO-全自动电子鼻(型号SuperNose-28)进行腥味成分评判。
经检测,其腥臭味物质含量下降了42%,对其进行腥臭味分值评价(未处理的为10分),得分为7.9,除臭效果不理想。总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从未处理的89.29%下降至67.62%,其中含量最高的亚麻酸含量从68.95%下降至53.67%,亚油酸含量从17.70%下降至12.53%,微量活性成分如生育酚、甾醇、多酚、角鲨烯等含量降低,总生育酚含量下降了15.67%,多酚含量下降了35.23%,甾醇含量下降了6.83%,角鲨烯下降了14.32%,饱和脂肪酸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
实施例4:
取月见草油6g装入10ml试管内,共取3组。
将各组油通过高压脉冲电场预处理。电场强度25kV/cm、脉冲个数5、频率60Hz、处理时间200μs。
预处理后的油脂置于60CO源辐照场内,辐照剂量范围为6kGy,处理时间5min。
对原始植物油脂和除腥后的植物油脂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腥味成分的检测。腥味物质的检测条件为: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5ml植物油脂样品置于20mL顶空瓶中,将萃取头插入密封顶空瓶中,置于60℃烘箱中,顶空萃取30min;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Rxi-5MS(0.25μm,30m×0.25mm);柱箱温度40℃,进样口温度250℃,进样方式为不分流模式,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为0.9ml/min。采用以下升温程序:40℃保持5min,以2℃/min升温至220℃,保持10min,再以2℃/min升温至230℃,保持5min;
质谱条件,离子源温度和接口温度分别为250℃和250℃,电离能量70eV,检测器电压0.98kV,质荷比扫描范围30-500amu。
经过培训的人员对除臭后油脂进行感官评分,结合美国ISENSO-全自动电子鼻(型号SuperNose-28)进行腥味成分评判。
经检测,其腥臭味物质含量下降了90.2%,对其进行腥臭味分值评价(未处理的为10分),臭味几乎无法感知,得分1.8,除臭效果优良。总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以及微量活性成分如生育酚、甾醇、多酚、角鲨烯等基本不改变,饱和脂肪酸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
实施例5:
取月见草油6g装入10ml试管内,共取3组。
处理之后的油脂通过高压脉冲电场,电场强度30kV/cm、脉冲个数5、频率60Hz、处理时间200μs。
预处理后的油脂置于60CO源辐照场内,辐照剂量范围为10kGy,处理时间6min。
对原始植物油脂和除腥后的植物油脂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腥味成分的检测。腥味物质的检测条件为: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5ml植物油脂样品置于20mL顶空瓶中,将萃取头插入密封顶空瓶中,置于60℃烘箱中,顶空萃取30min;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Rxi-5MS(0.25μm,30m×0.25mm);柱箱温度40℃,进样口温度250℃,进样方式为不分流模式,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为0.9ml/min。采用以下升温程序:40℃保持5min,以2℃/min升温至220℃,保持10min,再以2℃/min升温至230℃,保持5min;
质谱条件,离子源温度和接口温度分别为250℃和250℃,电离能量70eV,检测器电压0.98kV,质荷比扫描范围30-500amu。
经过培训的人员对除臭后油脂进行感官评分,结合美国ISENSO-全自动电子鼻(型号SuperNose-28)进行腥味成分评判。
经检测,其腥臭味物质含量下降了82.8%,对其进行腥臭味分值评价(未处理的为10分),得分3.8,除臭效果良好。总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从未处理的89.29%下降至83.39%,其中含量最高的亚麻酸含量从68.95%下降至58.86%,亚油酸含量从17.70%下降至14.53%,微量活性成分如生育酚、甾醇、多酚、角鲨烯等含量降低,总生育酚含量下降了8.47%,多酚含量下降了20.30%,甾醇含量下降了2.85%,角鲨烯下降了7.64%,饱和脂肪酸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
对比例2:
取月见草油6g装入10ml试管内,共取3组。
将各组油通过高压脉冲电场处理。电场强度25kV/cm、脉冲个数5、频率60Hz、处理时间300μs。
将处理后的各组油脂置于60CO源辐照场内,辐照剂量为6kGy,处理时间5min。
对原始植物油脂和除腥后的植物油脂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腥味成分的检测。腥味物质的检测条件为: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5ml植物油脂样品置于20mL顶空瓶中,将萃取头插入密封顶空瓶中,置于60℃烘箱中,顶空萃取30min;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Rxi-5MS(0.25μm,30m×0.25mm);柱箱温度40℃,进样口温度250℃,进样方式为不分流模式,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为0.9ml/min。采用以下升温程序:40℃保持5min,以2℃/min升温至220℃,保持10min,再以2℃/min升温至230℃,保持5min;
质谱条件,离子源温度和接口温度分别为250℃和250℃,电离能量70eV,检测器电压0.98kV,质荷比扫描范围30-500amu。
经过培训的人员对除臭后油脂进行感官评分,结合美国ISENSO-全自动电子鼻(型号SuperNose-28)进行腥味成分评判。
经检测,其腥臭味物质含量下降了72.6%,对其进行腥臭味分值评价(未处理的为10分),得分为5.7,除臭效果一般。总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从未处理的89.29%下降至76.56%,其中含量最高的亚麻酸含量从68.95%下降至60.30%,亚油酸含量从17.70%下降至14.18%,微量活性成分如生育酚、甾醇、多酚、角鲨烯等含量稍稍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
对比例3:
取月见草油6g装入10ml试管内,共取3组。
将各组油脂置于60CO源辐照场内,辐照剂量为6kGy,处理时间5min。
对原始植物油脂和除腥后的植物油脂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腥味成分的检测。腥味物质的检测条件为: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5ml植物油脂样品置于20mL顶空瓶中,将萃取头插入密封顶空瓶中,置于60℃烘箱中,顶空萃取30min;
气相色谱条件,色谱柱:Rxi-5MS(0.25μm,30m×0.25mm);柱箱温度40℃,进样口温度250℃,进样方式为不分流模式,载气为高纯氦气,流速为0.9ml/min。采用以下升温程序:40℃保持5min,以2℃/min升温至220℃,保持10min,再以2℃/min升温至230℃,保持5min;
质谱条件,离子源温度和接口温度分别为250℃和250℃,电离能量70eV,检测器电压0.98kV,质荷比扫描范围30-500amu。
经过培训的人员对除臭后油脂进行感官评分,结合美国ISENSO-全自动电子鼻(型号SuperNose-28)进行腥味成分评判。
经检测,其腥臭味物质含量下降了60%,对其进行腥臭味分值评价(未处理的为10分),得分为6.2,除臭效果不理想。总不饱和脂肪酸的质量分数从未处理的89.29%下降至72.60%,其中含量最高的亚麻酸含量从68.95%下降至57.93%,亚油酸含量从17.70%下降至14.30%,微量活性成分如生育酚、甾醇、多酚、角鲨烯等含量降低,总生育酚含量下降了10.67%,多酚含量下降了28.23%,甾醇含量下降了5.83%,角鲨烯下降了12.23%,饱和脂肪酸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油脂除臭脱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处理的月见草油经过高压脉冲电场预处理后再进行辐照处理,得到除臭脱腥的月见草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脉冲电场强度为5~30kV/cm、脉冲个数2~6、频率10Hz~60Hz、处理时间100μs~300μs。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辐照处理为放射性同位素60Co产生的γ射线对月见草油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辐照剂量范围为1kGy~10kGy,处理时间2~6min,频率10Hz~60Hz,脉冲个数2~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月见草油中腥味成分的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的月见草油包括腥臭味物质,所述腥臭味物质包括(Z)-6-壬烯醛、1-辛烯-3-醇、庚醛、辛醛、壬醛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2110423344.3A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油脂除臭脱腥的方法 Active CN1131256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3344.3A CN113125607B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油脂除臭脱腥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23344.3A CN113125607B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油脂除臭脱腥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5607A true CN113125607A (zh) 2021-07-16
CN113125607B CN113125607B (zh) 2021-12-07

Family

ID=76777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23344.3A Active CN113125607B (zh) 2021-04-20 2021-04-20 一种油脂除臭脱腥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560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0201A (zh) * 2004-02-19 2005-01-05 上海交通大学 利用γ射线对油品进行辐照脱臭的方法
CN103540415A (zh) * 2013-11-06 2014-01-29 江南大学 一种深海鱼油腥味的脱除方法
CN104017643A (zh) * 2014-06-26 2014-09-0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高压脉冲电场辅助亚临界流体萃取米糠油的方法
CN105349600A (zh) * 2015-11-12 2016-02-24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鳕鱼蛋白酶解液的脱腥方法
CN111363622A (zh) * 2020-04-06 2020-07-03 吉林大学 一种除腥复合粉及其应用和植物油脂除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60201A (zh) * 2004-02-19 2005-01-05 上海交通大学 利用γ射线对油品进行辐照脱臭的方法
CN103540415A (zh) * 2013-11-06 2014-01-29 江南大学 一种深海鱼油腥味的脱除方法
CN104017643A (zh) * 2014-06-26 2014-09-03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高压脉冲电场辅助亚临界流体萃取米糠油的方法
CN105349600A (zh) * 2015-11-12 2016-02-24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鳕鱼蛋白酶解液的脱腥方法
CN111363622A (zh) * 2020-04-06 2020-07-03 吉林大学 一种除腥复合粉及其应用和植物油脂除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远红外技术在炼油工艺中的应用", 《中国油脂》 *
JAE HYUN KIM 等: "Color, flavor, and sensory characteristics ofgamma-irra diated salted and fermented anchovy sauce", 《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 *
伍瑞祥等: "淡水鱼土腥味物质及脱腥技术研究进展",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姚思敏薇 等: "60Co-γ射线对草莓贮藏过程中色香味形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王俊国等: "月见草油氮气保护加工和储藏技术的研究", 《中国油脂》 *
许秀娟等: "水产制品除腥技术研究进展", 《中国食物与营养》 *
马永昆等: "辐照金皇后瓜汁异味成分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5607B (zh)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mat et al. High power ultrasound effects on lipid oxidation of refined sunflower oil
US8512765B2 (en) Plant derived seed extract rich in essentially fatty acids derived from Salvia hispanica L. seed: composition of matter,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use
Zeng et al. Effects of pulsed electric field treatments on quality of peanut oil
CN104004585B (zh) 一种高油酸浓香花生油及其生产工艺
Cossignani et al. Changes in olive oil composition due to microwave heating
Campelo et al. Modulation of aroma and flavor using glow discharge plasma technology
Mawlong et al. Furan fatty acids: their role in plant systems
CN111363622A (zh) 一种除腥复合粉及其应用和植物油脂除腥方法
CN113125607B (zh) 一种油脂除臭脱腥的方法
Yin et al.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microalgae DHA‐rich oil in the deodorization process using deoxygenated steam
Henmi et al. Fatty acid composi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Eriobotrya japonica seed oil
JPH03263498A (ja) 油脂類の脱臭法
Hashemi et al. Marzeh Khuzistani essential oil as a natural antioxidant in canola oil under forced conditions
Almosnino et al. Apple pomace: an enzyme system for producing aroma compounds from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JP7180031B2 (ja) 精製食用油脂の製造方法、食用油脂の曝光臭改善方法、及び精製食用油脂
Hashemi et al. Effects of ultrasound treatment and zenyan essential oil on lipid oxidation of blended vegetable oil
Pokorný et al. Changes in the flavour of monoterpenes during their autoxidation under storage conditions
Kim et al. Effects of heat treatment and visible light exposure on the oxidative stability of rice bran and of rice bran oil
Var et al. Valorization of waste chicken skin for 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CLA) production: optimization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Lakshmanan et al. Stability of lipids of Indian mackerel to gamma irradiation
Sarafraz Ardakani et al. Efficacy of different sesame oil refining stages in reduction of heavy metals, antioxidant activity, and oxidative parameters
CN111057617A (zh) 一种抑制植物油精炼脱臭过程中GEs产生的方法
Chang Quantitative Changes of Volatile Compound in Soybean and Algal Oil and Effects of Antioxidants on the Oxidative Stability of Algal Oil under Light Storage
CN114766638A (zh) 一种提升陈皮品质的方法
JP7493874B2 (ja) 精製食用油脂の製造方法、食用油脂の曝光臭改善方法、及び精製食用油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