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3260A - 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23260A
CN113123260A CN202110461642.1A CN202110461642A CN113123260A CN 113123260 A CN113123260 A CN 113123260A CN 202110461642 A CN202110461642 A CN 202110461642A CN 113123260 A CN113123260 A CN 1131232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protective wall
lantern ring
protective
fal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616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景杨凡
陈玉明
李岳峰
高黎黎
杨学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4616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2326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232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232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FADDITIONAL WORK, SUCH AS EQUIPPING ROADS OR THE CONSTRUCTION OF PLATFORMS, HELICOPTER LANDING STAGES, SIGNS, SNOW FENCES, OR THE LIKE
    • E01F7/00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snow, sand drifts, side-wind effects, snowslides, avalanches or falling rocks; Anti-dazzle arrangements ; Sight-screens for roads, e.g. to mask accident site
    • E01F7/04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snowslides, avalanches or falling rocks, e.g. avalanche preventing structures, galleries
    • E01F7/04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tecting against falling rocks, e.g. galleries, nets, rock tra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6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 F16F15/067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using only wound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Affording Protection Of Roads Or Walls For Sou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包括山体和连接钢丝绳,所述山体内开设有用于通行的隧道口,隧道口的上方浇筑有防护墙,防护墙的边缘处建筑有若干个固定柱,防护墙底部的两侧均浇筑有凹型通道,凹型通道的一侧设置有收纳槽,防护墙内侧的中部设置有加固块,加固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斜坡,防护墙内侧的固定柱上通过弹簧钢套接有第一安装套环,第一安装套环的一侧通过弹簧钢套接有第二安装套环,第一安装套环上连接有第一防护网,第二安装套环上连接有第二防护网,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可有效防止落石的产生,同时可对较小落石进行防护,避免较大落石的同时也防止较小落石的落下,安全性高,有利于隧道的安全行车。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具体为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山区铁路、公路受地形限制,线路常常在崇山峻岭中穿行,不可避免的会跨越山岭中的沟谷,河流。因受线路曲线半径的限制,线路需以隧道工程穿越崇山峻岭,以桥梁工程跨越沟谷、河流,特别是在隧道洞口地形陡峻、峡谷深切地段,还常以桥隧相连的形式出现。由于桥隧相连地段受地形及施工场地的限制,隧道进出口的边、仰坡高陡,地质条件恶劣,在雨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作用下,会形成危岩、落石、崩塌等,极易对隧道洞口及紧邻的桥梁工程造成巨大危害,严重威胁运营安全。为避免或降低隧道洞口危岩、落石等一系列不良地质对紧邻的桥梁工程的危害,保证隧道洞口、桥梁结构的安全、稳定及行车安全,有必要在桥隧紧邻地段采取防护措施,以确保紧邻的桥隧衔接地段的结构安全。
针对洞口的危岩落石,常用的处理方法为清除洞口危岩落石采用浆砌片石进行补嵌,并在隧道洞口增长棚洞或明洞结构以防零星落石对结构运营安全造成影响。
现有的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结构防落石效果差,对于较大落石和较小落石无法较好的进行防护,导致隧道行车安全无法得到保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结构防落石效果差,对于较大落石和较小落石无法较好的进行防护,导致隧道行车安全无法得到保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结构,包括山体、隧道口、防护墙、固定柱、凹型通道、收纳槽、加固块、斜坡、弹簧钢、第一安装套环、第二安装套环、第一防护网、第二防护网和连接钢丝绳,所述山体内开设有用于通行的隧道口,隧道口的的上方浇筑有防护墙,防护墙的边缘处建筑有若干个固定柱,防护墙底部的两侧均浇筑有凹型通道,凹型通道的一侧设置有收纳槽,防护墙内侧的中部设置有加固块,加固块的两侧均设置有斜坡,防护墙内侧的固定柱上通过弹簧钢套接有第一安装套环,第一安装套环的一侧通过弹簧钢套接有第二安装套环,第一安装套环上连接有第一防护网,第二安装套环上连接有第二防护网,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的边缘处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连接钢丝绳。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墙的中部设置有纵向和横向的加强钢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护墙两侧的固定柱数量大于底部的数量。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收纳槽有混凝土浇筑而成,且凹型通道位于收纳槽的中部。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沿着山体植入垂直与山体的圆形钢筋笼,圆形钢筋笼焊接完成后,采用木质模包裹,再向木质模内浇筑混凝土,圆形钢筋笼一端略微伸出,浇筑完成后,直至混凝土凝固后,拆下木木质模;
2)将1)中浇筑成的圆柱形固定柱上套接弹簧钢和两个安装套环,再焊接防护墙(3)内的纵向和横向钢筋,圆形钢筋笼一端略微伸出的部位焊接在纵向和横向钢筋上,纵向和横向钢筋连接处进行焊接;
3)将2)中焊接完成的钢筋笼包裹上木质模,再将木质模内浇筑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凝固后,拆卸木质模;
4)在相对的安装套环上分别安装上两个防护网;
5)在3)中浇筑的防护墙的底部浇筑凹型通道,凹型通道一端的山体上开凿成收纳槽即可。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收纳槽由山体开凿后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使用时,沿着山体植入垂直与山体的圆形钢筋笼,圆形钢筋笼焊接完成后,采用木质模包裹,再向木质模内浇筑混凝土,圆形钢筋笼一端略微伸出,浇筑完成后,直至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固定柱,拆下木木质模;其中浇筑成的圆柱形固定柱上套接弹簧钢和两个安装套环即第一安装套环和第二安装套环,再焊接防护墙内的纵向和横向钢筋,圆形钢筋笼一端略微伸出的部位焊接在纵向和横向钢筋上,纵向和横向钢筋连接处进行焊接;中焊接完成的钢筋笼包裹上木质模,再将木质模内浇筑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凝固后,拆卸木质模;在相对的安装套环上分别安装上两个防护网即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浇筑的防护墙的底部浇筑凹型通道,凹型通道一端的山体上开凿成收纳槽即可,使用时,发生落石时,落石会被第二防护网阻挡,第二防护网阻挡与落石接触时,第二防护网会拉动第二安装套环克服弹簧钢弹力发生一定的形变,进而来缓冲第二防护网的冲击力,当冲破第二防护网时,会被第一防护网阻挡,可有效防止落石的发生,对于较小的落石由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穿过后会经斜坡向防护墙两侧的底部滚动,落至底部后经凹型通道滚入到收纳槽的内部,同时收纳槽的设置可用于收纳雨水,可用来作为消防用水以及缓冲落入收纳槽内的落石,有利于隧道的安全使用,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可有效防止落石的产生,同时可对较小落石进行防护,避免较大落石的同时也防止较小落石的落下,安全性高,有利于隧道的安全行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防护墙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防护墙设置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防护网和第二防护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山体1、隧道口2、防护墙3、固定柱4、凹型通道5、收纳槽6、加固块7、斜坡8、弹簧钢9、第一安装套环10、第二安装套环11、第一防护网12、第二防护网13、连接钢丝绳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4给出,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结构,包括山体1、隧道口2、防护墙3、固定柱4、凹型通道5、收纳槽6、加固块7、斜坡8、弹簧钢9、第一安装套环10、第二安装套环11、第一防护网12、第二防护网13和连接钢丝绳14,山体1内开设有用于通行的隧道口2,隧道口2的的上方浇筑有防护墙3,防护墙3的边缘处建筑有若干个固定柱4,防护墙3底部的两侧均浇筑有凹型通道5,凹型通道5的一侧设置有收纳槽6,防护墙3内侧的中部设置有加固块7,加固块7的两侧均设置有斜坡8,防护墙3内侧的固定柱4上通过弹簧钢9套接有第一安装套环10,第一安装套环10的一侧通过弹簧钢9套接有第二安装套环11,第一安装套环10上连接有第一防护网12,第二安装套环11上连接有第二防护网13,第一防护网12和第二防护网13的边缘处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连接钢丝绳14,防护墙的底端浇筑有弧形加固底座,本发明使用时,沿着山体2植入垂直与山体的圆形钢筋笼,圆形钢筋笼焊接完成后,采用木质模包裹,再向木质模内浇筑混凝土,圆形钢筋笼一端略微伸出,浇筑完成后,直至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固定柱4,拆下木木质模;其中浇筑成的圆柱形固定柱4上套接弹簧钢9和两个安装套环即第一安装套环10和第二安装套环11,再焊接防护墙3内的纵向和横向钢筋,圆形钢筋笼一端略微伸出的部位焊接在纵向和横向钢筋上,纵向和横向钢筋连接处进行焊接;中焊接完成的钢筋笼包裹上木质模,再将木质模内浇筑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凝固后,拆卸木质模;在相对的安装套环上分别安装上两个防护网即第一防护网12和第二防护网13;浇筑的防护墙3的底部浇筑凹型通道5,凹型通道5一端的山体1上开凿成收纳槽6即可,使用时,发生落石时,落石会被第二防护网13阻挡,第二防护网13阻挡与落石接触时,第二防护网13会拉动第二安装套环11克服弹簧钢9弹力发生一定的形变,进而来缓冲第二防护网13的冲击力,当冲破第二防护网13时,会被第一防护网12阻挡,可有效防止落石的发生,对于较小的落石由第一防护网12和第二防护网13穿过后会经斜坡8向防护墙3两侧的底部滚动,落至底部后经凹型通道5滚入到收纳槽6的内部,同时收纳槽6的设置可用于收纳雨水,可用来作为消防用水以及缓冲落入收纳槽6内的落石,有利于隧道的安全使用,本发明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可有效防止落石的产生,同时可对较小落石进行防护,避免较大落石的同时也防止较小落石的落下,安全性高,有利于隧道的安全行车。
防护墙3的中部设置有纵向和横向的加强钢筋,保证防护墙3的强度。
防护墙3两侧的固定柱4数量大于底部的数量,保证防护墙3的连接稳定性。
收纳槽6有混凝土浇筑而成,且凹型通道5位于收纳槽6的中部,便于小体积落石的收集。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沿着山体植入垂直与山体的圆形钢筋笼,圆形钢筋笼焊接完成后,采用木质模包裹,再向木质模内浇筑混凝土,圆形钢筋笼一端略微伸出,浇筑完成后,直至混凝土凝固后,拆下木木质模;
2)将1)中浇筑成的圆柱形固定柱上套接弹簧钢和两个安装套环,再焊接防护墙(3)内的纵向和横向钢筋,圆形钢筋笼一端略微伸出的部位焊接在纵向和横向钢筋上,纵向和横向钢筋连接处进行焊接;
3)将2)中焊接完成的钢筋笼包裹上木质模,再将木质模内浇筑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凝固后,拆卸木质模;
4)在相对的安装套环上分别安装上两个防护网;
5)在3)中浇筑的防护墙的底部浇筑凹型通道,凹型通道一端的山体上开凿成收纳槽即可。
收纳槽由山体开凿后由混凝土浇筑而成,便于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结构,包括山体(1)、隧道口(2)、防护墙(3)、固定柱(4)、凹型通道(5)、收纳槽(6)、加固块(7)、斜坡(8)、弹簧钢(9)、第一安装套环(10)、第二安装套环(11)、第一防护网(12)、第二防护网(13)和连接钢丝绳(14),其特征在于:所述山体(1)内开设有用于通行的隧道口(2),隧道口(2)的的上方浇筑有防护墙(3),防护墙(3)的边缘处建筑有若干个固定柱(4),防护墙(3)底部的两侧均浇筑有凹型通道(5),凹型通道(5)的一侧设置有收纳槽(6),防护墙(3)内侧的中部设置有加固块(7),加固块(7)的两侧均设置有斜坡(8),防护墙(3)内侧的固定柱(4)上通过弹簧钢(9)套接有第一安装套环(10),第一安装套环(10)的一侧通过弹簧钢(9)套接有第二安装套环(11),第一安装套环(10)上连接有第一防护网(12),第二安装套环(11)上连接有第二防护网(13),第一防护网(12)和第二防护网(13)的边缘处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连接钢丝绳(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墙(3)的中部设置有纵向和横向的加强钢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墙(3)两侧的固定柱(4)数量大于底部的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6)有混凝土浇筑而成,且凹型通道(5)位于收纳槽(6)的中部。
5.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沿着山体植入垂直与山体的圆形钢筋笼,圆形钢筋笼焊接完成后,采用木质模包裹,再向木质模内浇筑混凝土,圆形钢筋笼一端略微伸出,浇筑完成后,直至混凝土凝固后,拆下木质模;
2)将1)中浇筑成的圆柱形固定柱上套接弹簧钢和两个安装套环,再焊接防护墙(3)内的纵向和横向钢筋,圆形钢筋笼一端略微伸出的部位焊接在纵向和横向钢筋上,纵向和横向钢筋连接处进行焊接;
3)将2)中焊接完成的钢筋笼包裹上木质模,再将木质模内浇筑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凝固后,拆卸木质模;
4)在相对的安装套环上分别安装上两个防护网;
5)在3)中浇筑的防护墙的底部浇筑凹型通道,凹型通道一端的山体上开凿成收纳槽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由山体开凿后由混凝土浇筑而成。
CN202110461642.1A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312326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1642.1A CN113123260A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61642.1A CN113123260A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23260A true CN113123260A (zh) 2021-07-16

Family

ID=76780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61642.1A Pending CN113123260A (zh) 2021-04-27 2021-04-27 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2326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2800A (zh) * 2021-11-24 2022-02-11 汪铭峰 一种铁路轨道用防落石装置
CN115012682A (zh) * 2022-06-20 2022-09-06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具备韧性消能功能的崩塌落石防护网结构
CN117552375A (zh) * 2024-01-11 2024-02-13 四川科润汇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水利玄武岩护坡构件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32800A (zh) * 2021-11-24 2022-02-11 汪铭峰 一种铁路轨道用防落石装置
CN115012682A (zh) * 2022-06-20 2022-09-06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具备韧性消能功能的崩塌落石防护网结构
CN117552375A (zh) * 2024-01-11 2024-02-13 四川科润汇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水利玄武岩护坡构件及方法
CN117552375B (zh) * 2024-01-11 2024-03-19 四川科润汇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水利玄武岩护坡构件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23260A (zh) 一种防止隧道高陡边坡危岩落石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158620B (zh) 一种高位滑坡综合防护体系及构筑方法
CN108360560A (zh) 一种适用于抢险救灾的装配式钢箱棚洞及施工方法
CN112818453A (zh) 高陡边坡落石灾害的柔性防护4d能量控制设计方法
KR101174619B1 (ko) 충격에너지의 분배 및 흡수가 가능한 낙석방지 울타리
CN109183640A (zh) 一种抗震且防泥石流和落石的棚洞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0341949U (zh) 一种防滑坡功能的坡地防护结构
CN112458937A (zh) 一种用于隧间桥的防落石兼遮光棚结构
CN206035505U (zh) 一种跨越泥石流沟的棚洞结构
CN209429141U (zh) 公路边坡复合防护结构
KR101207714B1 (ko) 충격에너지의 분배 및 흡수가 가능한 낙석방지 울타리
CN107421405B (zh) 一种高陡边坡爆破综合防护装置及方法
CN111549804B (zh) 一种路堑边坡加强型被动防护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108360465A (zh) 一种楔形泥石流分流拦挡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5937400B (zh) 一种一次掘进留设双巷采掘作业生产线
CN201459742U (zh) 拱形防护系统
CN210482095U (zh) 一种运营铁路陡坡路堑高位危岩拦挡系统
JP5144551B2 (ja) 落石等防護柵
CN207878306U (zh) 一种适用于抢险救灾的装配式钢箱棚洞装置
CN212001171U (zh) 一种陡坡邻近填方工程的危岩防护结构
CN212772010U (zh) 一种拦石墙结构
CN209798515U (zh) 一种桥梁用泥石流防护结构
CN110593206B (zh) 一种高位碎屑流装配式刚柔组合拦挡结构及实施方法
CN208718674U (zh) 一种大型岩溶漏斗的隧道跨越结构
CN110565664A (zh) 一种边坡倒悬体的防护结构及治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