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23233B - 一种锚碇设计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锚碇设计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123233B CN113123233B CN202110253148.6A CN202110253148A CN113123233B CN 113123233 B CN113123233 B CN 113123233B CN 202110253148 A CN202110253148 A CN 202110253148A CN 113123233 B CN113123233 B CN 11312323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le
- anchorage
- foundation
- bearing platform
- for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9/00—Structural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ridges
- E01D19/14—Towers; Anchors ; Connection of cables to bridge parts; Saddle suppor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11/00—Suspension or cable-stayed bridges
- E01D11/02—Suspension bridg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D—CONSTRUCTION OF BRIDGES, ELEVATED ROADWAYS OR VIADUCTS; ASSEMBLY OF BRIDGES
- E01D2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recting or assembling bridg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10—Deep foundations
- E02D27/12—Pile found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02D27/10—Deep foundations
- E02D27/12—Pile foundations
- E02D27/14—Pile framings, i.e. piles assembled to form the sub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锚碇设计及施工方法,利用桥梁原有永久结构桩基进行设计,通过在桥梁两侧锚碇位置增设桩基,然后在新增结构桩基与永久结构桩基顶部浇筑混凝土承台,桩基嵌入承台之中,并通过系梁将前后两个承台相连,主缆使用临时拉锁通过预埋导管穿过锚碇并锚固于后锚面,锚碇用来抵抗主缆的拉力。本发明采用永临结合群桩基础与承台的方式设置锚碇,代替常规的重力式锚碇,受力明确,施工方便、造价低廉,能够推动桥梁事业发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锚碇设计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悬索桥锚碇常用的有隧道式锚碇和重力式锚碇,当桥头的岸边有坚固的岩层时,主缆可通过隧道式锚碇或岩锚的方式锚固在岩石中;如果岸边没有合适的锚固岩层,则可采用重力式锚碇,重力式锚碇基础一般采用沉井或沉箱式、地下连续墙、浅埋扩大式等方式。
与前述基础相比,桩基是锚碇基础很少采用的形式,这主要是因为桩基结构相对较轻,而作用机理比较复杂,设计者对其在运营期间能否有效控制位移并无很大把握。目前,锚碇桩基的应用在国内尚无先例,不过在国外则有成功的应用,如1997年建于美国洛杉矶的文森特桥(Vincent Thomas Bridg欧2007年在加利福利亚建成的新卡圭尼兹大桥(NewCarquinez Bridge)。
新卡圭尼兹大桥位于旧金山海湾,其跨度为147m+728m+181m,相应的地层为:上部为厚度15~24m的软土、松砂,下部为基岩。此外,地下水位高,地震时砂土可能会发生液化。该桥的南锚碇采用了桩基形式,如图1和图2所示。所采用的桩为直径760mm的现场灌注钢管管桩(Cast-in-Situ-Steel Pipe Pile)共计380根,桩距为2.63倍桩径,为抵抗缆索的拉力,其中有占总数55%的桩为斜桩,斜率达1:3。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锚碇设计及施工方法,采用永临结合群桩基础与承台的方式设置锚碇,代替常规的重力式锚碇,受力明确,施工方便、造价低廉,能够推动桥梁事业发展。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锚碇设计及施工方法,利用桥梁原有永久结构桩基进行设计,通过在桥梁两侧锚碇位置增设桩基,然后在新增结构桩基与永久结构桩基顶部浇筑混凝土承台,桩基嵌入承台之中,并通过系梁将前后两个承台相连,主缆使用临时拉锁通过预埋导管穿过锚碇并锚固于后锚面,锚碇用来抵抗主缆的拉力。
优选的是,具体施工步骤包括:
步骤一:平整场地,施沉钢护筒,架设钻机,采用冲击钻、旋挖钻、回旋钻至少一种施工工艺,施工桥梁两侧新增结构锚碇桩基;
步骤二:施沉钢板桩围堰,绑扎钢筋,安装模板,安装预埋导管,浇筑系梁和承台混凝土,完成锚碇施工。
优选的是,全桥共设计4个锚碇,东岸和西岸在左右幅各设置一个,锚碇设置在桥梁投影范围内。
优选的是,新增结构桩基与永久结构桩基直径及桩长一致。
优选的是,锚碇总体受力计算如下:
一、土体侧向约束计算;
1)根据锚碇处地质情况,进行土体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的选取,第一种,对于一般土体,按《港口工程桩基规范》进行计算,并参考规范推荐值,m值按下式进行计算:
第二种,对于岩石类土体,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进行计算选取;
2)根据岩石强度,采用直线内插法计算岩石地基抗力系数,岩石地基抗力系数选取,为5000000kN/m4;
3)水平反力折减系数选取,根据规范中对于群桩基础水平地基反力折减系数的说明表进行选取,依据本申请锚碇的情况,承台桩受力方向间距为3.75m<3×1.8m=5.4m,则其折减系数k0=0.25;对于系梁中间两根钻孔桩由于其桩间距为11m>6×1.8m=10.8m,k0=1.0;
4)桩基宽度计算,桩基直径为1.8m,计算宽度按如下公式:
d≧1.0m,b0=kf(d+1);d<1.0m,b0=kf(1.5d+0.5);
式中,d为桩径或垂直于水平外力作用方向桩的宽度(m);
b0为桩的换算宽度(m);
kf为桩形状换算系数,圆桩或管桩取0.9,方桩或矩形桩取1.0;
b0=kf(b+1)=0.9×(1.8+1)=2.52m;
5)桩基水平抗力系数,对桩长范围内桩基础施加桩侧岩层弹性约束,桩侧弹性系数按下式计算:K=mzb1Δh;
式中,m为土体的水平抗力系数随深度增长的比例系数;
z为计算点距地面深度;
b1为同b0桩的计算宽度;
Δh为计算步距,取1m;
二、计算模型,根据上述得到的具体参数,采用通用有限元midas civil 2017建立计算模型;承台混凝土采用实体单元进行模拟,钻孔桩采用杆系单元进模拟;根据上述得到的各参数,在桩底设置竖向约束,桩周按照每米深度设置一处弹性约束;荷载采用实体单元面荷载;模型共计25199个节点,20350个实体单元,420个杆系单元;
三、计算结果,施加假定的临时拉索拉力2500t,得到各钻孔桩反力、弯矩、剪力、竖向位移和桩顶水平位移。
优选的是,计算前对荷载及边界进行假定,采用有限元程序Midas Civil建立实体模型,桩长假定为20m,临时拉锁拉力2500t;荷载及模型简化如下:1)不考虑承台钢筋作用,不考虑承台基底承载和摩阻力及桩周摩阻力,仅考虑周围土对桩水平约束;2)考虑临时拉索引起的竖向和水平荷载;3)考虑承台及桩基自重荷载。
优选的是,m值选取以《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相关公式计算为主,并综合《港口工程桩基规范》中的参考限值;其中淤泥、粉砂、粗砂级砾砂的相关参数取值为地勘报告推荐值,其它均为规范推荐值。
优选的是,上述为实体单元计算模型,承台结构内力计算,采用杆系单元建立承台结构,桩基模拟方式与实体单元计算模型一致,计算得到桩基反力、弯矩、剪力、竖向位移和桩顶水平位移。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锚碇设计及施工方法主要适用于悬索桥施工,是一种为自锚式悬索桥进行体系转换而设置的临时锚碇结构,亦可适用于地锚式悬索桥锚碇设计及施工。
2、本发明采用永临结合群桩基础与承台的方式设置锚碇,代替常规的重力式锚碇,受力明确,施工方便、造价低廉,能够推动桥梁事业发展。
3、本发明采用永临结构相结合的方式设置锚碇,并将锚碇设置在桥梁投影范围内,土地占用面积少,有利于保护环境及土地资源。
4、本发明锚碇通过利用部分主体结构,对桩基主体结构进行加强,并加强现场监控,加大设计安全系数,保证在主梁施工过程中,对主体结构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顺利实现了地锚转自锚,完成了自锚式悬索桥先缆后梁施工。
5、本发明通过利用临时锚碇架设悬索桥主缆,主缆端部连接临时索与临时锚碇锚固,接着利用主缆安装主梁,最后再把主缆转换锚固到主梁的端横梁上,无需搭设支架,解决了自锚式悬索桥搭设大量支架,占用航道的问题,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了宝贵的设计及施工经验,在通航繁忙,浅覆盖地质等支架搭设困难的条件下,值得推广应用。
6、本发明利用本锚碇设计进行自锚式悬索桥“先缆后梁”施工,减少了“先梁后缆”支架搭拆造成的安全分险,施工安全性高。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的提到的现有技术立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背景技术中的提到的现有技术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单个锚碇平面布置图;
图4为本发明单个锚碇纵断面布置图;
图5为本发明单个锚碇横断面布置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施工步骤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施工步骤二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东岸临时锚碇布置图;
图9为本发明西岸临时锚碇布置图;
图10为本发明全桥总体平面布置图;
图11为本发明《港口工程桩基规范》的m推荐值;
图12为本发明有限元模型图;
图13为本发明钻孔桩反力图(kN);
图14为本发明钻孔桩弯矩图(kN.m);
图15为本发明钻孔桩剪力图(kN);
图16为本发明竖向位移图(mm);
图17为本发明水平位移图(mm);
图18为本发明采用杆系单元建立承台结构的计算模型;
图19为本发明采用杆系单元建立承台结构的计算模型的钻孔桩反力图(kN);
图20为本发明采用杆系单元建立承台结构的计算模型的水平位移图(mm);
图21为本发明锚碇处地质情况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永久结构桩基,2、新增结构桩基,3、系梁,4、承台,5、预埋导管,6、临时拉锁,7、主缆,8、锚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3至5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锚碇设计及施工方法,利用桥梁原有永久结构桩基1进行设计,通过在桥梁两侧锚碇8位置增设桩基,然后在新增结构桩基2与永久结构桩基1顶部浇筑混凝土承台4,桩基嵌入承台4之中,并通过系梁3将前后两个承台4相连,主缆7使用临时拉锁6通过预埋导管5穿过锚碇8并锚固于后锚面,锚碇8用来抵抗主缆7的拉力。
本发明受通航条件等因素制约,采用“先缆后梁”的方式施工工艺,创造性的提出采用“永临结合”的形式设计锚碇8,且与背景技术中桩基础锚碇8相比,设计桩基较少,且桩基均为直桩,未设计斜桩,锚碇8结构尺寸较小,通过有限元模型分析计算,桩基水平位移、竖向位移均能满足结构受力要求,锚碇8基础能够承受主缆7拉力。桩基与引桥永久结构桩基1直径、桩长一致,锚碇8基础的尺寸通常很大,除承受竖向力外,还要承受很大的水平力及弯矩。
如图6和图7所示,具体施工步骤包括:
步骤一:平整场地,施沉钢护筒,架设钻机,采用冲击钻、旋挖钻、回旋钻至少一种施工工艺,施工桥梁两侧新增结构锚碇8桩基;
步骤二:施沉钢板桩围堰,绑扎钢筋,安装模板,安装预埋导管5,浇筑系梁3和承台4混凝土,完成锚碇8施工。
具体实施例如下:
如图8至10所示,本发明项目采用“临时锚碇法”进行主桥上部结构“先缆后梁”施工,临时锚碇8利用引桥原有永久结构桩基1及承台4进行设计,全桥共设置4个,东岸沙田镇位于引桥20#~21#墩,左右幅各设置1个;西岸泥洲岛位于引桥28#~29#墩,左右幅各设置1个,临时锚碇8布置如图8和图9所示。
全桥共设计4个锚碇8,单个锚碇8设置20根Φ1.8m钻孔灌注桩,桩长为23.9m和29.1m,桩基混凝土采用C35海工混凝土,采用冲击钻钻进成孔方式施工。并且桩基利用钢护筒作为防腐屏障,并参与结构受力,主要抵抗主缆7对桩顶水平位移,单根护筒长度12m,锚碇8全桥总体平面布置如图10所示。
临时锚碇8为本项目先缆后梁方案中,受力最为关键的一个结构,其主要提供主跨合龙前主缆7反拉力。通过对合理成桥状态研究,根据总体计算报告中的计算结果,临时拉索最大轴力为2373t,计算取值2500t。
本发明主要对锚碇8的总体受力进行计算,不对锚碇8的混凝土结构及局部受力进行验算。
综合考虑临时锚碇8结构和引桥基础,临时锚碇8设计时利用引桥原有20#、21#、28#、29#墩。桩基直径为1.8m。承台4底标高为-2.6m。为了提高临时锚碇8的受力安全,锚固区承台4厚度为4.5m,其它部位均为3.0m。其布置如图8至图10所示。
锚碇总体受力计算如下:
一、土体侧向约束计算;
1)根据锚碇处地质情况,如图21所示,进行土体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的选取,第一种,对于一般土体,按《港口工程桩基规范》进行计算,并参考规范推荐值,m值按下式进行计算:
对于一般土体,各土层土体参数及对应的m值计算(部分参照规范中推荐值)如下表:
其中,vb为钢桩顶水平位移量,通过上述参数计算得到,h为土层厚度,m0为不同土层水平地基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按《港口工程桩基规范(JTS 167-4-2012)》附录D的m的推荐值。规范中对于各土层m值推荐如图11所示。
第二种,对于岩石类土体,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进行计算选取。
m值选取以《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相关公式计算为主,并综合《港口工程桩基规范》中的参考限值;其中淤泥、粉砂、粗砂级砾砂的相关参数取值为地勘报告推荐值,其它均为规范推荐值。
2)根据岩石强度,采用直线内插法计算岩石地基抗力系数,岩石地基抗力系数选取,为5000000kN/m4。
3)水平反力折减系数选取,根据规范中对于群桩基础水平地基反力折减系数的说明表进行选取,依据本申请锚碇的情况,承台桩受力方向间距为3.75m<3×1.8m=5.4m,则其折减系数k0=0.25;对于系梁中间两根钻孔桩由于其桩间距为11m>6×1.8m=10.8m,k0=1.0;采用m法对m进行折减,k0的取值为0.25和1.0。
4)桩基宽度计算,桩基直径设定为1.8m,计算宽度按如下公式:
d≧1.0m,b0=kf(d+1);d<1.0m,b0=kf(1.5d+0.5);
式中,d为桩径或垂直于水平外力作用方向桩的宽度(m);
b0为桩的换算宽度(m);
kf为桩形状换算系数,圆桩或管桩取0.9,方桩或矩形桩取1.0;
b0=kf(b+1)=0.9×(1.8+1)=2.52m。
5)桩基水平抗力系数,对桩长范围内桩基础施加桩侧岩层弹性约束,桩侧弹性系数按下式计算:K=mzb1Δh;
式中,m为土体的水平抗力系数随深度增长的比例系数;
z为计算点距地面深度;
b1同b0,为桩的计算宽度;
Δh为计算步距,取1m;
桩侧岩层弹性系数计算结果如下表:(m取土体参数计算值)
注:
1)承台4底在地面以下2.0m。
2)承台4(横梁)范围内桩基折减系数k0=0.25;系梁3范围内桩基折减系数k0=1.0。
二、计算模型,根据上述得到的具体参数,采用通用有限元midas civil 2017建立计算模型,如图12所示;承台混凝土采用实体单元进行模拟,钻孔桩采用杆系单元进模拟;根据上述得到的各参数,在桩底设置竖向约束,桩周按照每米深度设置一处弹性约束;荷载采用实体单元面荷载;模型共计25199个节点,20350个实体单元,420个杆系单元。
计算前对荷载及边界进行假定,采用有限元程序Midas Civil建立实体模型,桩长假定为20m,临时拉锁拉力2500t;荷载及模型简化如下:1)不考虑承台钢筋作用,不考虑承台基底承载和摩阻力及桩周摩阻力,仅考虑周围土对桩水平约束;2)考虑临时拉索引起的竖向和水平荷载;3)考虑承台及桩基自重荷载。
三、计算结果,施加假定的临时拉索拉力2500t,得到各钻孔桩反力、弯矩、剪力、竖向位移和桩顶水平位移,如图13至17所示,钻孔桩最大反力为4003.5kN。所有桩基均未出现拉力。最大弯矩2928kN.m。最大剪力4960.1kN。最大竖向位移1mm,桩顶最大水平位移11mm。
上述为实体单元计算模型,承台结构内力计算,采用杆系单元建立承台结构,桩基模拟方式与实体单元计算模型一致,计算得到桩基反力、弯矩、剪力、竖向位移和桩顶水平位移。
承台结构内力计算如下:
采用杆系单元建立承台结构,桩基模拟方式与实体单元计算模型一致。图3中左侧后后横梁(承台),右侧为前横梁(承台),中间为系梁。计算模型如图18所示,
计算结果,如图19至20所示,桩基最大反力为4586kN。比上述实体单元计算结果增加约15%。根据计算模型,前横梁内力标准值计算如下:最大扭矩7107kN.m,最大竖向弯矩9631kN.m,最大水平向弯矩64861kN.m,最大剪力12000kN。
后横梁内力标准值计算如下:最大竖向弯矩1773kN.m,最大水平向弯矩3358kN.m。
系梁内力标准值计算如下:最大轴力8309kN.m,最大竖向弯矩10321kN.m,最大水平向弯矩1772kN.m,最大剪力3403kN。
实体模型和杆系模型本质上是一致的;实体模型可以反应局部受力状态更贴合实际,但无法体现整体结构内力;杆系模型精度相对较低,但可以提供整体结构内力,方便承台钢筋配置受力计算。两种模型是基于不同需求建立,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比校核。
1)根据上述的对比的计算结果可知,临时锚碇的总体受力满足施工要求。
2)实体模型和杆系单元模型在桩基反力值偏差约15%,且实体单元模型计算结果较小。由于实体单元计算模型可以较好的模拟桩与承台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其准确性更高。
3)桩基设计荷载建议参考实体单元模型计算结果。
4)临时锚碇承台设计荷载可参考杆系单元相关计算结果;且宜按深受弯结构进行设计计算;
5)注意临时锚碇局部受力钢筋配置。
6)在承台施工期间,注意预留临时拉索张拉作业空间。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4)
1.一种锚碇设计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桥梁原有永久结构桩基进行设计,通过在桥梁两侧锚碇位置增设桩基,然后在新增结构桩基与永久结构桩基顶部浇筑混凝土承台,桩基嵌入承台之中,并通过系梁将前后两个承台相连,新增结构桩基、永久结构桩基以及承台和系梁共同构成了锚碇结构,主缆使用临时拉锁通过预埋导管穿过锚碇的承台中并锚固于后锚面,锚碇用来抵抗主缆的拉力;
具体施工步骤包括:
步骤一:平整场地,施沉钢护筒,架设钻机,采用冲击钻、旋挖钻、回旋钻至少一种施工工艺,施工桥梁两侧新增结构锚碇桩基;新增结构桩基与永久结构桩基直径及桩长一致;
步骤二:施沉钢板桩围堰,绑扎钢筋,安装模板,在锚碇对应的承台位置安装预埋导管,浇筑系梁和承台混凝土,完成锚碇施工;
锚碇总体受力计算如下:
一、土体侧向约束计算;
1)根据锚碇处地质情况,进行土体的水平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m值的选取,第一种,对于一般土体,按《港口工程桩基规范》进行计算,并参考规范推荐值,m值按下式进行计算:
第二种,对于岩石类土体,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进行计算选取;
2)根据岩石强度,采用直线内插法计算岩石地基抗力系数,岩石地基抗力系数选取,为5000000kN/m4;
3)水平反力折减系数选取,根据规范中对于群桩基础水平地基反力折减系数的说明表进行选取,依据本申请锚碇的情况,承台桩受力方向间距为3.75m<3×1.8m=5.4m,则其折减系数k0=0.25;对于系梁中间两根钻孔桩由于其桩间距为11m>6×1.8m=10.8m,k0=1.0;
4)桩基宽度计算,桩基直径为1.8m,计算宽度按如下公式:
d≧1.0m,b0=kf(d+1);d<1.0m,b0=kf(1.5d+0.5);
式中,d为桩径或垂直于水平外力作用方向桩的宽度(m);
b0为桩的换算宽度(m);
kf为桩形状换算系数,圆桩或管桩取0.9,方桩或矩形桩取1.0;
b0=kf(b+1)=0.9×(1.8+1)=2.52m;
5)桩基水平抗力系数,对桩长范围内桩基础施加桩侧岩层弹性约束,桩侧弹性系数按下式计算:K=mzb1Δh;
式中,m为土体的水平抗力系数随深度增长的比例系数;
z为计算点距地面深度;
b1为同b0桩的计算宽度;
Δh为计算步距,取1m;
二、计算模型,根据上述得到的具体参数,采用通用有限元midas civil 2017建立计算模型;承台混凝土采用实体单元进行模拟,钻孔桩采用杆系单元进模拟;根据上述得到的各参数,在桩底设置竖向约束,桩周按照每米深度设置一处弹性约束;荷载采用实体单元面荷载;模型共计25199个节点,20350个实体单元,420个杆系单元;
三、计算结果,施加假定的临时拉索拉力2500t,得到各钻孔桩反力、弯矩、剪力、竖向位移和桩顶水平位移;
计算前对荷载及边界进行假定,采用有限元程序Midas Civil建立实体模型,桩长假定为20m,临时拉锁拉力2500t;荷载及模型简化如下:1)不考虑承台钢筋作用,不考虑承台基底承载和摩阻力及桩周摩阻力,仅考虑周围土对桩水平约束;2)考虑临时拉索引起的竖向和水平荷载;3)考虑承台及桩基自重荷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碇设计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全桥共设计4个锚碇,东岸和西岸在左右幅各设置一个,锚碇设置在桥梁投影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碇设计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m值选取以《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中相关公式计算为主,并综合《港口工程桩基规范》中的参考限值;其中淤泥、粉砂、粗砂级砾砂的相关参数取值为地勘报告推荐值,其它均为规范推荐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碇设计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为实体单元计算模型,承台结构内力计算,采用杆系单元建立承台结构,桩基模拟方式与实体单元计算模型一致,计算得到桩基反力、弯矩、剪力、竖向位移和桩顶水平位移。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53148.6A CN113123233B (zh) | 2021-03-03 | 2021-03-03 | 一种锚碇设计及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53148.6A CN113123233B (zh) | 2021-03-03 | 2021-03-03 | 一种锚碇设计及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23233A CN113123233A (zh) | 2021-07-16 |
CN113123233B true CN113123233B (zh) | 2022-11-25 |
Family
ID=76772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53148.6A Active CN113123233B (zh) | 2021-03-03 | 2021-03-03 | 一种锚碇设计及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12323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39342B (zh) * | 2021-11-25 | 2024-09-13 |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悬索桥重力锚碇的优化设计方法 |
CN114414353B (zh) * | 2022-03-29 | 2022-06-28 | 中铁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超期服役基坑桩锚式支护性能评估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U1035123A1 (ru) * | 1981-03-26 | 1983-08-15 | Ryazanov Yurij S | Способ защиты столбчатых опор мостов от ледохода |
BR8401304A (pt) * | 1983-03-18 | 1984-10-30 | Heerema Engineering | Estrutura de torre e construcao para sustentar plataforma maritima |
CN201660850U (zh) * | 2009-11-27 | 2010-12-01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自锚式桥梁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锚固结构 |
CN102704397A (zh) * | 2012-06-28 | 2012-10-03 | 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轻型锚碇结构 |
CN103726503A (zh) * | 2014-01-08 | 2014-04-16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加固变形桥桩的锚杆桩加固承台结构及施工方法 |
CN106869032A (zh) * | 2017-02-27 | 2017-06-20 |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承台系梁施工方法 |
CN108867376A (zh) * | 2018-06-14 | 2018-11-23 | 张学武 | 永临结合型后锚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CN109162210A (zh) * | 2018-09-04 | 2019-01-08 | 广东和立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用于桥梁维修加固或拓宽扩建的新增桩基施工方法 |
CN110258362A (zh) * | 2019-05-21 | 2019-09-20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城市地下工程穿越既有桥梁的变形控制方法 |
CN110258363A (zh) * | 2019-05-21 | 2019-09-20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下穿既有桥梁变形控制的可回收式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291348B (de) * | 1966-05-18 | 1969-03-27 | Polensky & Zoellner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abschnittsweisen Herstellen der UEberbaufelder einer mehrfeldrigen Bruecke aus Stahlbeton oder Spannbeton |
JP4491820B2 (ja) * | 2005-08-01 | 2010-06-30 | 興建産業株式会社 | プレキャスト橋梁 |
CN103410102A (zh) * | 2013-08-29 | 2013-11-27 | 浙江省宏途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 H型双柱墩宽桥面悬臂临时固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CN106351121A (zh) * | 2016-11-01 | 2017-01-25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一种悬索桥墩台式预应力锚碇 |
-
2021
- 2021-03-03 CN CN202110253148.6A patent/CN11312323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U1035123A1 (ru) * | 1981-03-26 | 1983-08-15 | Ryazanov Yurij S | Способ защиты столбчатых опор мостов от ледохода |
BR8401304A (pt) * | 1983-03-18 | 1984-10-30 | Heerema Engineering | Estrutura de torre e construcao para sustentar plataforma maritima |
CN201660850U (zh) * | 2009-11-27 | 2010-12-01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自锚式桥梁施工过程中的临时锚固结构 |
CN102704397A (zh) * | 2012-06-28 | 2012-10-03 | 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轻型锚碇结构 |
CN103726503A (zh) * | 2014-01-08 | 2014-04-16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用于加固变形桥桩的锚杆桩加固承台结构及施工方法 |
CN106869032A (zh) * | 2017-02-27 | 2017-06-20 | 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桥梁承台系梁施工方法 |
CN108867376A (zh) * | 2018-06-14 | 2018-11-23 | 张学武 | 永临结合型后锚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
CN109162210A (zh) * | 2018-09-04 | 2019-01-08 | 广东和立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用于桥梁维修加固或拓宽扩建的新增桩基施工方法 |
CN110258362A (zh) * | 2019-05-21 | 2019-09-20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城市地下工程穿越既有桥梁的变形控制方法 |
CN110258363A (zh) * | 2019-05-21 | 2019-09-20 | 大连理工大学 | 一种用于地下工程下穿既有桥梁变形控制的可回收式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自锚式悬索桥"先缆后梁"施工方法的研究;安丽勇等;《城市道桥与防洪》;20071030;第24卷(第10期);正文第40-42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123233A (zh) | 2021-07-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Sabatini et al. | Ground anchors and anchored systems | |
CN204491626U (zh) | 拉森钢板桩与预应力锚杆组合的基坑围护结构 | |
CN113123233B (zh) | 一种锚碇设计及施工方法 | |
CN102979069A (zh) | 一种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施工方法 | |
CN107012871B (zh) | 一种悬挂式围护深大长基坑装配式结构的逆作施工方法 | |
CN106759461A (zh) | 抗隆支护结构 | |
Zhussupbekov et al. | Design of anchored diaphragm wall for deep excavation | |
CN101638898A (zh) | 顶管竖井悬挂式施工方法 | |
CN110889235A (zh) | 一种地下桩基建筑工程设计方法 | |
Gil-Martín et al. | Developments in excavation bracing systems | |
Dai et al. | Application of bi-directional static loading test to deep foundations | |
Shirlaw et al. | Deep excavations in Singapore marine clay | |
Ergun | Deep excavations | |
CN101368388B (zh) | 锚管构架支护方法 | |
CN113235613A (zh) | 利用邻近既有围护桩的新建基坑开挖支护方法 | |
CN203049560U (zh) | 一种设置在深水急流无覆盖层陡峭裸岩上的钻孔桩平台 | |
Mollahasani | Application of submerged grouted anchors in sheet pile quay walls | |
CN216739770U (zh) | 一种既有道路两侧基坑联合支护结构 | |
CN109680695A (zh) | 无水厚砂卵砾石地层长螺旋钻孔灌注成桩施工工艺 | |
CN220565238U (zh) | 一种适用于大高差深基坑的桩锚与内支撑组合支护系统 | |
Subba et al. | Landslide Mitigation Using Soil Nailing | |
Cotton et al. | Seismic response and extended life analysis of the deepest top-down soil nail wall in the US | |
Cotton et al. | Recent advances in the top-down construction of a 26.4 meter deep soil nail retention system-Bellevue technology tower | |
Baker et al. | Tall buildings and their foundations: three examples | |
Otta et al. | Permanent ground anchors: stump design criteri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