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6157B - 复合涂层、锅体及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复合涂层、锅体及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6157B
CN113116157B CN201911417719.4A CN201911417719A CN113116157B CN 113116157 B CN113116157 B CN 113116157B CN 201911417719 A CN201911417719 A CN 201911417719A CN 113116157 B CN113116157 B CN 1131161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ar
resistant particles
coating
particles
composite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77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16157A (zh
Inventor
钟春发
李洪伟
曹达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1771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61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6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61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161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61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02Selection of specific materials, e.g. heavy bottoms with copper inlay or with insulating inlay
    • A47J36/025Vessels with non-stick features, e.g. coat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涂层、锅体及烹饪器具,复合涂层包括:涂层本体和耐磨粒子。耐磨粒子设于涂层本体内,耐磨粒子包括呈块状的第一耐磨粒子和呈针状的第二耐磨粒子。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涂层,通过在涂层本体内设置耐磨粒子,可以提高涂层表面的耐磨能力,并且将耐磨粒子设置成包括呈块状的第一耐磨粒子和呈针状的第二耐磨粒子,通过设置不同形状的耐磨粒子,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涂层的韧性、强度和耐磨能力,减少尖锐物对涂层的损伤。

Description

复合涂层、锅体及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复合涂层、锅体及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烹饪器具用的锅体例如电饭煲用的锅胆,在使用的过程中,锅胆的表面涂层的磨损较大,经常出现刮伤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复合涂层,该复合涂层可以设置在基体的表面,例如该基体可以为锅体的基体,从而可以提高锅体等部件的表面涂层的韧性、强度和耐磨能力。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复合涂层的锅体。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锅体的烹饪器具。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复合涂层,包括:涂层本体;耐磨粒子,所述耐磨粒子设于所述涂层本体内,所述耐磨粒子包括呈块状的第一耐磨粒子和呈针状的第二耐磨粒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涂层,通过在涂层本体内设置耐磨粒子,可以提高涂层表面的耐磨能力,并且将耐磨粒子设置成包括呈块状的第一耐磨粒子和呈针状的第二耐磨粒子,通过设置不同形状的耐磨粒子,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涂层的韧性、强度和耐磨能力,减少尖锐物对涂层的损伤。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耐磨粒子呈网状结构分布在所述第一耐磨粒子的周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耐磨粒子的粒径范围为5-70u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耐磨粒子的长径比小于2.5。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涂层本体的在所述涂层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外涂层面和内涂层面,所述外涂层面的与所述第一耐磨粒子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凸起。
可选地,所述凸起的高度不大于8u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耐磨粒子与所述涂层本体之间呈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3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耐磨粒子的长度范围为10-50um。
可选地,所述第二耐磨粒子的长度范围为20-30um。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耐磨粒子的长径比范围为20-100。
可选地,所述第二耐磨粒子的长径比范围为50-100。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耐磨粒子为氧化铝粒子、氧化硅粒子、碳化硅粒子或云母粒子;和/或,所述第二耐磨粒子为氧化铝粒子、氧化硅粒子、碳化硅粒子或云母粒子。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涂层本体包括粘结剂树脂;或者,所述涂层本体包括粘结剂树脂和氟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涂层本体的在所述涂层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外涂层面和内涂层面,所述第一耐磨粒子的相对两端分别邻近所述外涂层面和所述内涂层面。
可选地,所述第二耐磨粒子邻近所述内涂层面。
可选地,所述耐磨粒子包括呈片状的第三耐磨粒子,所述第三耐磨粒子邻近所述外涂层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涂层本体包括叠置的底涂层和面涂层,所述第一耐磨粒子由所述底涂层伸入至所述面涂层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耐磨粒子的总质量为w1,所述底涂层和所述第一耐磨粒子的质量总和为w01,所述w1与所述w01的比值范围为2-15%。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耐磨粒子位于所述底涂层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耐磨粒子的总质量为w2,所述底涂层和所述第二耐磨粒子的质量总和为w02,所述w2与所述w02的比值范围为0.15-3%。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耐磨粒子包括呈片状的第三耐磨粒子,所述第三耐磨粒子位于所述面涂层内。
可选地,所述第三耐磨粒子分散分布在所述面涂层内。
可选地,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三耐磨粒子与所述涂层本体呈第二夹角平铺在所述面涂层内,所述第二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30°。
可选地,所述第三耐磨粒子的总质量为w3,所述面涂层和所述第三耐磨粒子的质量总和为w03,所述w3与所述w03的比值范围为0.1-2%。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涂层中的耐磨粒子的总质量为w4,所述底涂层和位于所述底涂层的所述耐磨粒子的质量总和为w04,所述w4与所述w04的比值不大于18%。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涂层的厚度范围为15-40um,所述面涂层的厚度范围为5-25um。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涂层包括夹设在所述底涂层和所述面涂层之间的过渡层,第一耐磨粒子由所述底涂层穿过所述过渡层并伸入至所述面涂层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面涂层内设有纳米粒子,或者所述面涂层的表面设有疏水层。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锅体,包括:基体;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涂层为根据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涂层设在所述基体的表面。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锅体,通过在锅体的基体的表面设置上述复合涂层,可以提高锅体上涂层的韧性、强度和耐磨能力,减少尖锐物对锅体上涂层的损伤。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复合涂层设在所述基体的内表面。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锅体。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上述的锅体,可以提高锅体上涂层的韧性、强度和耐磨能力,减少尖锐物对锅体上涂层的损伤。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锅体的部分剖面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又一些实施例的锅体的部分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再一些实施例的锅体的部分剖面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锅体的部分剖面图。
附图标记:
基体1;
涂层本体2;底涂层21;面涂层22;凸起23;
第一耐磨粒子31;第二耐磨粒子32;第三耐磨粒子33;纳米粒子3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涂层。
参照图1-图4,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复合涂层,包括:涂层本体2和耐磨粒子。
耐磨粒子设于涂层本体2内,耐磨粒子包括呈块状的第一耐磨粒子31和呈针状的第二耐磨粒子32。例如,第一耐磨粒子31可以呈球块状、柱状块、方块状等。
其中,呈块状的第一耐磨粒子31可以起到支撑和固定涂层本体2的作用,可以提高涂层本体2的整体结构强度和耐磨能力,可以减少或避免涂层本体2在刮擦过程中形变导致应力脱落,例如在涂层本体2中包括氟树脂时,可以减少涂层本体2中的氟树脂的损耗。呈针状的第二耐磨粒子32可以增强涂层本体2的抗拉伸强度,例如在涂层本体2包括氟树脂时,可以提高氟树脂的抗拉伸能力。呈针状的第二耐磨粒子32还可以增强涂层本体2的韧性,并且对呈块状的第一耐磨粒子31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同时减少尖锐物对涂层本体2的伤害,一定程度上降低刮痕。
通过在涂层本体2内设置耐磨粒子,可以提高锅体表面的耐磨能力。同时,使得耐磨粒子包括呈块状的第一耐磨粒子31和呈针状的第二耐磨粒子32,通过设置不同形状的耐磨粒子,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涂层本体2的韧性、强度和耐磨能力,减少尖锐物对涂层本体2的损伤。
该复合涂层可以应用于锅体等部件上,例如该复合涂层可以设置在锅体的基体1的表面上,由此可以使得提高锅体表面涂层的韧性、强度和耐磨能力,减少尖锐物对锅体表面涂层的的损伤。
可选地,第一耐磨粒子31可以为氧化铝粒子、氧化硅粒子、碳化硅粒子或云母粒子。由此,可以使得第一耐磨粒子31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锅体上涂层本体2的耐磨能力。
可选地,第二耐磨粒子32可以为氧化铝粒子、氧化硅粒子、碳化硅粒子或云母粒子。由此,可以使得第二耐磨粒子32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从而可以更好地提高锅体上涂层本体2的耐磨能力。
可选地,涂层本体2包括可以粘结剂树脂,由此通过粘结剂树脂可以将耐磨粒子进行粘接以使得涂层本体2和耐磨粒子牢固连接且形成为一个整体。
可选地,涂层本体2包括粘结剂树脂和氟树脂,由此通过粘结剂树脂可以将耐磨粒子、氟树脂等进行粘接以使得涂层本体2和耐磨粒子牢固连接且形成为一个整体。其中,氟树脂可以使得涂层本体2具有较好的不沾性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涂层,通过在锅体的涂层本体2内设置耐磨粒子,可以提高锅体表面的耐磨能力,并且将耐磨粒子设置成包括呈块状的第一耐磨粒子31和呈针状的第二耐磨粒子32,通过设置不同形状的耐磨粒子,可以进一步地提高涂层的韧性、强度和耐磨能力,减少尖锐物对涂层的损伤。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4,第一耐磨粒子31的粒径范围为5-70um。由此,既可以使得第一耐磨粒子31起到较好的支撑和固定作用,同时可以防止由于第一耐磨粒子31尺寸较大而易导致第一耐磨粒子31与涂层本体2分离,使得整个涂层本体2具有较高的耐磨能力和抗刮伤能力,同时可以避免第一耐磨粒子31从涂层本体2中脱落。另外,在涂层本体2包括氟树脂时,若第一耐磨粒子31的尺寸过大会降低涂层本体2的不沾性能,通过将第一耐磨粒子31的粒径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在提高涂层本体2强度的同时,可以保证涂层本体2的不沾性能。所述“第一耐磨粒子31的粒径”是指第一耐磨粒子31的粒径是指穿过第一耐磨粒子31内部的径向尺寸(例如,图1中的a与b的值均可看作为第一耐磨粒子31的粒径值)。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4,第一耐磨粒子31的长径比(例如,参照图1,第一耐磨粒子31的长径比为图1中的a与b的比值)小于2.5。由此,使得第一耐磨粒子31在各个方向上的尺寸都比较接近,由此可以使得第一耐磨粒子31起到较好的支撑和固定涂层本体2的作用,可以更好地提高整个复合涂层的强度和耐磨性能。所述长径比是指经过颗粒内部的最长径,和与它相垂直的最长径之比。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4,涂层本体2的在涂层本体2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外涂层面和内涂层面,外涂层面的与第一耐磨粒子31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凸起23。由此,通过在涂层本体2内设置的第一耐磨粒子31,使得涂层本体2的外涂层面形成有凸起23,该凸起23可以承受大部分的摩擦力,减少对涂层本体2本身的磨损和刮伤,例如可以减少涂层本体2中氟树脂的损耗。其中,在将复合涂层设置在基体1上时,外涂层面是涂层本体2的远离基体1的表面,内涂层面是涂层本体2的邻近基体1的表面。
可选地,上述凸起23的高度h不大于8um。由此,既可以使得凸起23可以承受大部分的摩擦力,减少对涂层本体2本身的磨损和刮伤,并且可以保证凸起23的结构强度和刚度,避免或降低凸起23断裂风险。其中,参照图1,所述凸起23的高度h是指凸起23的最高点至涂层本体2的表面最低点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4,至少一部分第二耐磨粒子32呈网状结构分布在第一耐磨粒子31的周围,例如可以仅是一部分第二耐磨粒子32呈网状结构分布在第一耐磨粒子31的周围,也可以是所有的第二耐磨粒子32呈网状结构分布在第一耐磨粒子31的周围。由此,可以进一步地增强第二耐磨粒子32对于第一耐磨粒子31的固定作用,从而更好地提升复合涂层的韧性、强度和耐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4,至少一部分第二耐磨粒子32与涂层本体2之间呈第一夹角,第一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30°。例如,可以仅是一部分第二耐磨粒子32与涂层本体2之间的夹角范围为0-30°,也可以是每个第二耐磨粒子32与涂层本体2之间的夹角范围均为0-30°。由此,可以更好地提高复合涂层的韧性和抗刮伤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4,第二耐磨粒子32的长度L范围为10-50um。由此,通过将针状的第二耐磨粒子32的长度L范围设置在10-50um之间,既可以使得第二耐磨粒子32更好地提高复合涂层的韧性和抗刮伤能力,同时可以保证第二耐磨粒子32的强度和刚度,避免或降低由于第二耐磨粒子32长度过大而导致断裂。
可选地,第二耐磨粒子32的长度L范围为20-30um。由此,可以进一步地优化涂层本体2的韧性和抗刮伤能力,同时可以更好地保证第二耐磨粒子32的强度和刚度,避免或降低由于第二耐磨粒子32长度过大而导致断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第二耐磨粒子32的长径比(例如,参照图1,第二耐磨粒子32的长径比为图1中的L与W的比值)范围为20-100。由此,使得第二耐磨粒子32在不同方向上的尺寸差异较大,以使得第二耐磨粒子32更接近针状结构,既可以使得第二耐磨粒子32更好地提高涂层本体2的韧性和抗刮伤能力,同时可以保证第二耐磨粒子32的强度和刚度,避免或降低由于第二耐磨粒子32长度过大而导致断裂。
可选地,第二耐磨粒子32的长径比范围为50-100。由此,可以进一步地优化复合涂层的韧性和抗刮伤能力,同时可以更好地保证第二耐磨粒子32的强度和刚度,避免或降低由于第二耐磨粒子32长度过大而导致断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4,涂层本体2的在涂层本体2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外涂层面和内涂层面,第一耐磨粒子31的相对两端分别邻近外涂层面和内涂层面。由此,通过使得第一耐磨粒子31在涂层本体2的厚度方向上的两端别邻近外涂层面和内涂层面,使得第一耐磨粒子31沿涂层本体2的厚度方向基本贯穿整个涂层本体2,使得第一耐磨粒子31可以起到更好地支撑和固定涂层本体2的作用,可以更好地避免涂层本体2在刮擦过程中形变导致应力脱落。
可选地,参照图1-图4,第二耐磨粒子32邻近内涂层面。由此,可以使得第二耐磨粒子32增强涂层本体2的邻近基体1部分的韧性和强度,并且同时也使得第二耐磨粒子32邻近第一耐磨粒子31的根部(第一耐磨粒子31的根部是指第一耐磨粒子31邻近基体1的部分),由此第二耐磨粒子32可以更好地将第一耐磨粒子31固定在涂层本体2内,提高整个复合涂层的韧性、强度和凝结力,更好地提高整个复合涂层的耐磨损和抗刮伤能力。
可选地,参照图3-图4,耐磨粒子包括呈片状的第三耐磨粒子33,第三耐磨粒子33邻近外涂层面。由此,通过在涂层本体2内设置呈片状的第三耐磨粒子33且第三耐磨粒子33邻近外涂层面,在复合涂层的表面受到尖锐压力时,涂层本体2内的呈片状的第三耐磨粒子33在受到尖锐压力时将力均匀分解在更大面积的涂层本体2上,使涂层本体2受力减小,进一步地减少对涂层本体2的损伤。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4,涂层本体2包括叠置的底涂层21和面涂层22,在该复合涂层设置在基体1上时,底涂层21设在基体1上,面涂层22设在底涂层21的远离基体1的一侧,通过将涂层本体2设置成包括叠置的底涂层21和面涂层22,使得涂层本体2形成为至少两层具有浓度梯度的结构,例如面涂层22和底涂层21中的氟树脂含量不同,面涂层22的氟树脂含量大于底涂层21的氟树脂含量,由此既可以使得涂层本体2表面具有较好的不沾性能,且可以使得涂层本体2和基体1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第一耐磨粒子31由底涂层21伸入至面涂层22内。由此,使得第一耐磨粒子31由底涂层21伸入至面涂层22内,可以提高面涂层22和底涂层21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使得第一耐磨粒子31可以起到更好地支撑和固定作用,可以更好地避免复合涂层在刮擦过程中形变导致应力脱落。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耐磨粒子31的总质量为w1,底涂层21和第一耐磨粒子31的质量总和为w01,所述w1与所述w01的比值范围为2-15%。由此,若底涂层21内第一耐磨粒子31的含量过低,涂层2的耐磨损和抗刮伤能力较差;若底涂层21内第一耐磨粒子31的含量过高,易造成涂层2致密性下降、面涂层22的耐磨性能下降,使面涂层22易发生点状剥离现象。通过将底涂层21内第一耐磨粒子31的含量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使得复合涂层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能,同时可以保证整个复合涂层的致密性和结构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二耐磨粒子32位于底涂层21内。由此,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底涂层21的韧性和强度,使得涂层2的根部更为牢靠。并且,也使得第二耐磨粒子32邻近第一耐磨粒子31的根部(第一耐磨粒子31的根部是指第一耐磨粒子31邻近基体1的部分),由此第二耐磨粒子32可以更好地将第一耐磨粒子31固定在涂层本体2内,提高整个复合涂层的韧性、强度和凝结力,更好地提高整个复合涂层的耐磨损和抗刮伤能力。
可选地,第二耐磨粒子32的总质量为w2,底涂层21和第二耐磨粒子32的质量总和为w02,所述w2与所述w02的比值范围为0.15-3%。若底涂层21中呈针状的第二耐磨粒子32含量过低,底涂层21的韧性和强度得不到较好的提升;若底涂层21中呈针状的第二耐磨粒子32含量过高,易造成面涂层22耐磨性能下降。由此,通过将底涂层21内第二耐磨粒子32的含量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以较好的提升底涂层21的韧性和强度,且同时可以保证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3-图4,耐磨粒子包括呈片状的第三耐磨粒子33,第三耐磨粒子33位于面涂层22内。由此,通过在面涂层22内设置呈片状的第三耐磨粒子33,在面涂层22表面受到尖锐压力时,面涂层22内的呈片状的第三耐磨粒子33在受到尖锐压力时将力均匀分解在更大面积的涂层本体2上,使涂层本体2受力减小,进一步地减少对涂层本体2的损伤。
例如,在图3的示例中,锅体包括上述的基体1和复合涂层,复合涂层设在基体1的内表面,复合涂层的涂层本体2包括上述底涂层21和面涂层22,设在涂层本体2内的耐磨粒子包括上述的第一耐磨粒子31、第二耐磨粒子32和第三耐磨粒子33。其中,第一耐磨粒子31由底涂层21伸入至面涂层22内,第二耐磨粒子32位于底涂层21内,第三耐磨粒子33位于面涂层22内。在将复合涂层设置在基体1上时,可以先将含有第一耐磨粒子31和第二耐磨粒子32的底涂层21设置在基体1上,然后将含有第三耐磨粒子33的面涂层22设置在底涂层21上,由于第一耐磨粒子31的尺寸大于底涂层21的厚度,因此底涂层21内的第一耐磨粒子31伸入至面涂层22内。
可选地,第三耐磨粒子33的总质量为w3,面涂层22和第三耐磨粒子33的质量总和为w03,所述w3与所述w03的比值范围为0.1-2%。若面涂层22中第三耐磨粒子33的含量过低,面涂层22的耐磨损性能无法得到较好地提升;若面涂层22中第三耐磨粒子33的含量过高,易导致第三耐磨粒子33在面涂层22中的脱离,在层间产生点状剥离,降低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在涂层本体2包括氟树脂时会降低涂层2的不沾性能。由此,通过将面涂层22内第三耐磨粒子33的含量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以较好的提升面涂层22的韧性和强度,且同时可以保证复合涂层的耐磨性能。
可选地,第三耐磨粒子33分散分布在面涂层22内。通过第三耐磨粒子33分散分布在面涂层22内,并结合上述的第一耐磨粒子31及第二耐磨粒子32,可以更好地提升复合涂层的耐磨性。
可选地,参照图3-图4,至少一部分第三耐磨粒子33与涂层本体2之间呈第二夹角平铺在面涂层22内,第二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30°。例如,可以仅是一部分第三耐磨粒子33与涂层本体2之间呈第二夹角平铺在面涂层22内,也可以是每个第三耐磨粒子33与涂层本体2之间呈第二夹角平铺在面涂层22内。由此,使得至少一部分呈片状的第三耐磨粒子33与涂层本体2之间的呈较小夹角平铺在面涂层22内,例如第三耐磨粒子33与涂层本体2之间可以大致平行设置,在该复合涂层的表面受到尖锐压力时,涂层本体2内的呈片状的第三耐磨粒子33在受到尖锐压力时可以更好地将力均匀分解在更大面积的涂层本体2上,更好地使涂层本体2受力减小,更好地减少对涂层本体2的损伤,可以更好地提高复合涂层的韧性和抗刮伤能力。
其中,对于涂层的损害方式包括局部受损和整体受损两种方式,整体受损是平面切割,而局部受损主要是横向切割力和纵向切割力。涂层本体2内分布的第一耐磨粒子31可以减少整体受损,减少点状磨损;涂层本体2内分布的第二耐磨粒子32可以减少横向切割力对于涂层的损害;第三耐磨粒子33可以减少纵向切割力对于涂层的损害。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底涂层21中的耐磨粒子的总质量为w4,底涂层21和位于底涂层21的耐磨粒子的质量总和(在底涂层21内仅设有第一耐磨粒子31时,耐磨粒子的质量为第一耐磨粒子31的质量;在底涂层21内设有第一耐磨粒子31和第二耐磨粒子32时,耐磨粒子的质量为第一耐磨粒子31和第二耐磨粒子32的质量之和)为w04,所述w4与所述w04的比值不大于18%。由此,若底涂层21内耐磨粒子的含量过低,涂层2的耐磨损和抗刮伤能力较差;若底涂层21内耐磨粒子的含量过高,易造成涂层2致密性下降、面涂层22的耐磨性能下降,使面涂层22易发生点状剥离现象。通过将底涂层21内耐磨粒子的含量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使得复合涂层具有较高的耐磨性能,同时可以保证整个复合涂层的致密性和结构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4,底涂层21的厚度d1范围为15-40um,面涂层22的厚度d2范围为5-25um。由此,通过将底涂层21的厚度设置的较大,可以提高涂层2与基体1的结合力,并且整个涂层本体2的厚度设置可以避免或减少锅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锅体上的涂层本体2被磨穿的几率。
例如,在图1-图4的示例中,面涂层22的表面形成上述凸起23,此时面涂层22的厚度是指面涂层22的谷底至面涂层22的邻近底涂层21的表面的距离。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涂层本体2包括夹设在底涂层21和面涂层22之间的过渡层,第一耐磨粒子31由底涂层21穿过过渡层并伸入至面涂层22内。通过将涂层本体2设置成包括叠置的底涂层21、过渡层和面涂层22,使得涂层本体2形成为至少三层具有浓度梯度的结构,例如面涂层22、过渡层和底涂层21中的氟树脂含量依次降低,由此既可以使得涂层本体2表面具有较好的不沾性能,且可以使得涂层本体2和基体1具有较好的连接强度。其中,第一耐磨粒子31由底涂层21穿过过渡层并伸入至面涂层22内,可以提高面涂层22、过渡层和底涂层21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使得第一耐磨粒子31可以起到更好地支撑和固定涂层2的作用,可以更好地避免复合涂层在刮擦过程中形变导致应力脱落。
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参照图2和图4,面涂层22内设有纳米粒子34,纳米粒子34可以为氟树脂包裹氧化铝粒子或者氟树脂包裹氧化硅粒子,使复合涂层的表面形成二维颗粒状态,达到物理疏水效果,提高复合涂层表面的不沾性能。或者,面涂层22的表面设有疏水层,疏水层可以为纳米结构,提高复合涂层表面的不沾性能。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锅体,包括:基体1和复合涂层,复合涂层为根据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复合涂层,复合涂层设在基体1的表面。基体1可以为金属件或非金属件,例如基体1可以为铝件、铝合金件、不锈钢件、陶瓷件等。
可选地,复合涂层可以设在基体1的内表面,涂层本体2内布设上述耐磨粒子。由此,可以提高锅体的内表面的耐磨能力和抗刮伤能力,例如锅体内烹饪骨头、贝壳、螺丝类食物时,可以减少该类食物对锅体内表面的磨损和刮伤。
可选地,复合涂层也可以设在基体1的外表面,涂层本体2内布设上述耐磨粒子。由此,可以提高锅体的外表面的耐磨能力和抗刮伤能力。
可选地,基体1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均可以设置上述复合涂层,涂层本体2内均布设上述耐磨粒子。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锅体,通过在锅体的基体的表面设置上述复合涂层,可以提高锅体上涂层的韧性、强度和耐磨能力,减少尖锐物对锅体上涂层的损伤。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的烹饪器具,包括: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二方面实施例的锅体。可选地,烹饪器具可以为电饭煲、压力锅等利用电磁加热的器具,烹饪器具也可以为利用电加热、火焰加热的器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器具,通过设置上述的锅体,可以提高锅体上涂层2的韧性、强度和耐磨能力,减少尖锐物对锅体上涂层的损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30)

1.一种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包括:
涂层本体;
耐磨粒子,所述耐磨粒子设于所述涂层本体内,所述耐磨粒子包括呈块状的第一耐磨粒子和呈针状的第二耐磨粒子,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耐磨粒子呈网状结构分布在所述第一耐磨粒子的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粒子的粒径范围为5-70u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粒子的长径比小于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本体的在所述涂层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外涂层面和内涂层面,所述外涂层面的与所述第一耐磨粒子对应的部分形成有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高度不大于8u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耐磨粒子与所述涂层本体之间呈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耐磨粒子的长度范围为10-50u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耐磨粒子的长度范围为20-30u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耐磨粒子的长径比范围为20-10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耐磨粒子的长径比范围为50-100。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粒子为氧化铝粒子、氧化硅粒子、碳化硅粒子或云母粒子;和/或,所述第二耐磨粒子为氧化铝粒子、氧化硅粒子、碳化硅粒子或云母粒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本体包括粘结剂树脂;或者,所述涂层本体包括粘结剂树脂和氟树脂。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本体的在所述涂层本体的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外涂层面和内涂层面,所述第一耐磨粒子的相对两端分别邻近所述外涂层面和所述内涂层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耐磨粒子邻近所述内涂层面。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粒子包括呈片状的第三耐磨粒子,所述第三耐磨粒子邻近所述外涂层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本体包括叠置的底涂层和面涂层,所述第一耐磨粒子由所述底涂层伸入至所述面涂层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粒子的总质量为w1,所述底涂层和所述第一耐磨粒子的质量总和为w01,所述w1与所述w01的比值范围为2-15%。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耐磨粒子位于所述底涂层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耐磨粒子的总质量为w2,所述底涂层和所述第二耐磨粒子的质量总和为w02,所述w2与所述w02的比值范围为0.15-3%。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粒子包括呈片状的第三耐磨粒子,所述第三耐磨粒子位于所述面涂层内。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耐磨粒子分散分布在所述面涂层内。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三耐磨粒子与所述涂层本体呈第二夹角平铺在所述面涂层内,所述第二夹角的取值范围为0-30°。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耐磨粒子的总质量为w3,所述面涂层和所述第三耐磨粒子的质量总和为w03,所述w3与所述w03的比值范围为0.1-2%。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中的耐磨粒子的总质量为w4,所述底涂层和位于所述底涂层的所述耐磨粒子的质量总和为w04,所述w4与所述w04的比值不大于18%。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涂层的厚度范围为15-40um,所述面涂层的厚度范围为5-25um。
26.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包括夹设在所述底涂层和所述面涂层之间的过渡层,第一耐磨粒子由所述底涂层穿过所述过渡层并伸入至所述面涂层内。
2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复合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涂层内设有纳米粒子,或者所述面涂层的表面设有疏水层。
28.一种锅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
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涂层为根据权利要求1-27中任一项所述的复合涂层,所述复合涂层设在所述基体的表面。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锅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涂层设在所述基体的内表面。
30.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锅体。
CN201911417719.4A 2019-12-31 2019-12-31 复合涂层、锅体及烹饪器具 Active CN1131161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7719.4A CN113116157B (zh) 2019-12-31 2019-12-31 复合涂层、锅体及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7719.4A CN113116157B (zh) 2019-12-31 2019-12-31 复合涂层、锅体及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6157A CN113116157A (zh) 2021-07-16
CN113116157B true CN113116157B (zh) 2022-05-13

Family

ID=76769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7719.4A Active CN113116157B (zh) 2019-12-31 2019-12-31 复合涂层、锅体及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615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9551A (zh) * 2018-11-06 2021-05-25 京瓷株式会社 烹调用具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3921A (ja) * 1991-07-17 1993-02-02 Kyocera Corp 切削工具用窒化珪素質焼結体
CN1766015A (zh) * 1999-02-19 2006-05-03 纳幕尔杜邦公司 耐磨涂层
CN101220220A (zh) * 2007-11-06 2008-07-16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纤维增强耐高温防磨涂料
CN101462390A (zh) * 2008-11-24 2009-06-24 金华鹏孚隆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耐磨性和防腐性的不粘涂层及其涂覆方法
CN107557782A (zh) * 2017-10-24 2018-01-09 大连理工大学 钛合金表面激光原位合成TiBx‑TiN/Ti3Al复合涂层及制备方法
CN206950017U (zh) * 2016-07-14 2018-02-02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不粘炊具
CN109957750A (zh) * 2017-12-25 2019-07-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不粘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锅具和煮食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15357B2 (en) * 2013-02-19 2020-10-27 Nanotech Industrial Solutions, Inc Coating including inorganic fullerene-like particles and inorganic tubular-like particl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3921A (ja) * 1991-07-17 1993-02-02 Kyocera Corp 切削工具用窒化珪素質焼結体
CN1766015A (zh) * 1999-02-19 2006-05-03 纳幕尔杜邦公司 耐磨涂层
CN101220220A (zh) * 2007-11-06 2008-07-16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纤维增强耐高温防磨涂料
CN101462390A (zh) * 2008-11-24 2009-06-24 金华鹏孚隆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耐磨性和防腐性的不粘涂层及其涂覆方法
CN206950017U (zh) * 2016-07-14 2018-02-02 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不粘炊具
CN107557782A (zh) * 2017-10-24 2018-01-09 大连理工大学 钛合金表面激光原位合成TiBx‑TiN/Ti3Al复合涂层及制备方法
CN109957750A (zh) * 2017-12-25 2019-07-02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不粘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锅具和煮食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6157A (zh) 2021-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27044B2 (en) Process for coating metallic object with a fiber-containing layer having a rough surface
ES2419667T3 (es) Artículo culinario que incluye una base dura de un material cerámico y/o metálico y/o polimérico y un recubrimiento antiadherente a base de resina fluorocarbúrica
US11896155B2 (en) Article with reinforced nonstick food preparation surface
CN113116157B (zh) 复合涂层、锅体及烹饪器具
CN106073516A (zh) 用于炊具的不粘涂层及含有其的炊具
CN112773202B (zh) 复合涂层及制备方法、锅具、烹饪器具
TWI818329B (zh) 具有強化不黏食物製備表面的製品及製造所述表面的方法
JP4682831B2 (ja) 炊飯器
US20210378441A1 (en) Cooking utensil
JP3146744U7 (zh)
CN209186333U (zh) 锅体及烹饪器具
CN209219919U (zh) 锅具及烹饪器具
CN112998528B (zh) 容器及制备方法、烹饪器具
JP2009072253A5 (zh)
KR20200112464A (ko) 코팅층이 형성된 조리 기구의 제조 방법
US20220000308A1 (en) Cooking utensil
CN220308932U (zh) 烹饪器具
TWI667143B (zh) 摩擦片結構
KR101074482B1 (ko) 나노 다이아몬드가 코팅된 주방용 조리기구
CN208573523U (zh) 一种锅铲
JPWO2023277102A5 (zh)
CN115836794A (zh) 烹饪器具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