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5390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5390A
CN113115390A CN202110408899.0A CN202110408899A CN113115390A CN 113115390 A CN113115390 A CN 113115390A CN 202110408899 A CN202110408899 A CN 202110408899A CN 113115390 A CN113115390 A CN 113115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device
target network
equipment
network equipmen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088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心
卢前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088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53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5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53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04W40/36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due to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芯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计算机程序,包括:当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09月27日,申请号为2018800958799,发明名称为“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芯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处理中,切换过程中可能会切换失败,在现有的切换中,终端设备收到源网络设备的切换命令就和源网络设备停止数据传输了,源网络设备会把收到的数据的状态报告发给目标网络设备。但是,当存在更多的切换场景的时候,如何控制源网络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的数据传输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芯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以及计算机程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源网络设备,包括:
当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源网络设备,包括:
向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目标网络设备,包括:
当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目标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为网络侧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中之一。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源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当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源网络设备,包括:
第二通信单元,向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网络设备,包括:
第三处理单元,当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通过第三通信单元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
第三通信单元,接收源网络设备发来的数据。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网络设备,包括:
第四通信单元,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为网络侧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中之一。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具体地,该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该芯片的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二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或其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在终端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成功之后,由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如此,使得本方案提出一种新的由源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的场景,从而使得本方案适应于更多的切换场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的示意性图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切换处理场景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三;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四;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示意性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的示意性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或5G系统等。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100可以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10,网络设备11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120(或称为通信终端、终端)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11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可选地,该网络设备110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系统中的网络设备(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网络设备(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网络设备(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移动交换中心、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该通信系统100还包括位于网络设备110覆盖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120。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和/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无线接口,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和/或另一终端设备的被设置成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和/或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终端设备)、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可选地,终端设备120之间可以进行终端直连(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
可选地,5G系统或5G网络还可以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或NR网络。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可选地,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系统中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可称为通信设备。以图1示出的通信系统100为例,通信设备可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可以为上文所述的具体设备,此处不再赘述;通信设备还可包括通信系统100中的其他设备,例如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源网络设备,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1:当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
本实施例可以适用的场景为以下几种:一种是终端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然后从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中选取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向选取的目标网络设备发起切换连接,此时,终端设备可以保持与源网络设备的连接,也可以断开与源网络设备的连接;再一种是,源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然后为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中选取目标网络设备,并发送选取的目标网络设备至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向目标网络设备发起连接,此时,源网络设备也可以保持与终端设备的连接,当然也可以断开与终端设备的连接。
在向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之前,或者,在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
其中,接收目标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方式,可以为,当源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保持连接的时候,可以接收终端设备发来的切换成功的目标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
当源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的时候,可以为接收目标网络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其中,目标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网络信令或者指示信息携带所述标识信息。
所述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包括: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转发数据的处理可以参见以下处理流程,源网络设备可以从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获取相应的目标网络设备的信息。关于切换并获取相关信息的流程,可以参见图3所示,包括:
切换准备阶段,包含图中步骤1-6:源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控制;终端设备进行针对多个网络设备或小区的测量之后,向源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源网络设备根据测量报告(或者结合无线资源管理RRM信息)进行切换决策;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以使得目标网络设备准备进行切换;目标网络设备根据切换请求进行切换许可控制;目标网络设备确定进行切换时,向源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确认。
然后进行执行切换阶段,包含图中步骤7-11,具体的:目标网络设备生成无线资源控制RRC信息,将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发送至源网络设备,由源网络设备将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到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后,根据连接重配置信息执行切换处理;然后源网络设备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终端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进行同步,然后接收目标网络设备进行UL分配,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
最后进入切换完成阶段,包含图中步骤12-18,具体的:目标网络设备向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以通知MME终端设备改变小区;MME向服务网关发送调整承载请求,由服务网关进行切换下行路径处理;服务网关完成处理后,向MME发送承载调整完成信息,并由MME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切换请求的确认消息;目标网络设备向源网络设备通知终端设备上下文释放,由源网络设备释放资源。
其中,所述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状态报告;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源网络设备侧的数据包的序列号SN;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无线承载DRB配置。
具体来说,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转发的信息,可以包含SN状态传输信息;SN状态信息包含有上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SN接收状态,以及下行PDCP SN传输状态等等。进一步地,上行PDCP SN接收状态至少包含PDCPSN的第一个丢失的上行服务数据单元SDU,还可以包括有上行SDU的乱序接收状态的比特图;下行PDCP SN传输状态可以包含有下一个PDCP SN,下一个PDCP SN为目标网络设备即将分配的新的SDU。此外,其他信息这里不再进行穷举。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场景中,包含有终端设备在切换时,保持与源网络设备连接状态的情况,此时目标网络设备可以为辅助节点SN,所述源网络设备为主节点MN。此处需注意,长期演进(LTE)系统中,SN称为SCG,在新无线(NR)则为SN,指的是一样的概念,就是双连接DC场景下的第二服务网络设备。具体来说,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可以为: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保持连接、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失败;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断开连接、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成功;终端设备与辅助小区组(SCG)连接失败、SCG改变连接失败。当然,还可以有,在配置了多个SCG场景中,终端设备与一个SCG连接失败;配置了多个目标小区的场景中,终端设备与一个目标小区连接失败。还可能会存在其他的适用场景,只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另外,上述场景中,当向第一目标网络设备发起连接的同时,保持源网络设备的连接的时候,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保留与源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保留与源网络设备的第一协议栈以及第一相关密钥、并且维护与第一目标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协议栈以及第二相关密钥;其中,所述第一相关密钥与第二相关密钥不同。第二相关密钥可以由第一相关密钥生成。
其中,第一协议栈与第二协议栈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或者至少部分不同,比如,当针对5G系统的时候,可以为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与第一目标网络设备之间维护不同的服务数据应用协议(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不同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不同的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Radio Link Control)、不同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不同的低层(Lowlayer)实体;当针对4G系统的时候,可以为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与第一目标网络设备之间维护不同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不同的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Radio Link Control)、不同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不同的低层(Low layer)实体。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为了保证使用不同密钥,第一协议栈以及第二协议栈的PDCP一定是不同的。SDAP、RLC、MAC以及物理层中至少之一,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或者,所述第一协议栈以及第二协议栈可以共用SDAP、RLC、MAC以及物理层中至少之一,或者可以分别拥有SDAP、RLC、MAC以及物理层。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场景中,可能源网络设备会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目标网络设备,此时,所述当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用于向终端设备指示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也就是说,源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多个目标网络设备的时候,相应的,所述终端设备会从中选取一个作为当前发起连接的目标网络设备,此时,可以与源网络设备保持连接或断开连接。
所述切换命令中包含有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源网络设备可以选择一次性把多个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发给终端设备、或者一次只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但是通过多次发送,比如切换至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失败后源网络设备再发送另一个新的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不再进行赘述。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在终端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成功之后,由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如此,使得本方案提出一种新的由源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的场景,从而使得本方案适应于更多的切换场景。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源网络设备,如图4所示,包括:
步骤401:向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
与实施例一不同在于,本实施例不再限定需要终端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建立连接成功的时候再发送数据,而是直接向多个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本实施例可以适用的场景为终端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然后从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中选取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向选取的目标网络设备发起切换连接,此时,终端设备可以保持与源网络设备的连接,也可以断开与源网络设备的连接。
所述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包括: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转发数据的处理可以参见以下处理流程,源网络设备可以从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获取相应的目标网络设备的信息。关于切换并获取相关信息的流程,可以参见图3所示,包括:
切换准备阶段,包含图中步骤1-6:源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控制;终端设备进行针对多个网络设备或小区的测量之后,向源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源网络设备根据测量报告(或者结合RRM信息)进行切换决策;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以使得目标网络设备准备进行切换;目标网络设备根据切换请求进行切换许可控制;目标网络设备确定进行切换时,向源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确认。
然后进行执行切换阶段,包含图中步骤7-11,具体的:目标网络设备生成RRC信息,将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发送至源网络设备,由源网络设备将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到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后,根据连接重配置信息执行切换处理;然后源网络设备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终端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进行同步,然后接收目标网络设备进行UL分配,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
最后进入切换完成阶段,包含图中步骤12-18,具体的:目标网络设备向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以通知MME终端设备改变小区;MME向服务网关发送调整承载请求,由服务网关进行切换下行路径处理;服务网关完成处理后,向MME发送承载调整完成信息,并由MME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切换请求的确认消息;目标网络设备向源网络设备通知终端设备上下文释放,由源网络设备释放资源。
其中,所述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状态报告;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源网络设备侧的数据包的序列号SN;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无线承载DRB配置。
具体来说,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转发的信息,可以包含SN状态传输信息;SN状态信息包含有上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SN接收状态,以及下行PDCP SN传输状态等等。进一步地,上行PDCP SN接收状态至少包含PDCPSN的第一个丢失的上行SDU,还可以包括有上行SDU的乱序接收状态的比特图;下行PDCP SN传输状态可以包含有下一个PDCP SN,下一个PDCP SN为目标网络设备即将分配的新的SDU。此外,其他信息这里不再进行穷举。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网络设备可以为辅助节点SN,所述源网络设备为主节点MN。此处需注意,长期演进(LTE)系统中,SN称为SCG,在新无线(NR)则为SN,指的是一样的概念,就是DC场景下的第二服务网络设备。具体来说,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可以为: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保持连接、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失败;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断开连接、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成功;终端设备与辅助小区组(SCG)连接失败、SCG改变连接失败。当然,还可以有,在配置了多个SCG场景中,终端设备与一个SCG连接失败;配置了多个目标小区的场景中,终端设备与一个目标小区连接失败。还可能会存在其他的适用场景,只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本实施例的场景中,可能源网络设备会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目标网络设备,此时,所述向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用于向终端设备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
也就是说,源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多个目标网络设备的时候,相应的,所述终端设备会从中选取一个作为当前发起连接的目标网络设备,此时,可以与源网络设备保持连接或断开连接。
所述切换命令中包含有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源网络设备可以选择一次性把多个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发给终端设备、或者一次只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但是通过多次发送,比如切换至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失败后源网络设备再发送另一个新的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不再进行赘述。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源网络设备直接向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如此,使得本方案提出一种新的由源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的场景,从而使得本方案适应于更多的切换场景,并且,由于源网络设备能够直接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使得本方案能够在切换完成后减少了获取终端设备的相关数据的流程,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切换效率。
实施例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目标网络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501:当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
本实施例可以适用的场景为以下几种:一种是终端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然后从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中选取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向选取的目标网络设备发起切换连接,此时,终端设备可以保持与源网络设备的连接,也可以断开与源网络设备的连接;再一种是,源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然后为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中选取目标网络设备,并发送选取的目标网络设备至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向目标网络设备发起连接,此时,源网络设备也可以保持与终端设备的连接,当然也可以断开与终端设备的连接。
在向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之前,或者,在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源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
其中,接收目标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方式,可以为,当源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保持连接的时候,可以接收终端设备发来的切换成功的目标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
当源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的时候,可以为接收目标网络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其中,目标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网络信令或者指示信息携带所述标识信息。
所述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包括:
接收所述源网络设备转发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转发数据的处理可以参见以下处理流程,源网络设备可以从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获取相应的目标网络设备的信息。关于切换并获取相关信息的流程,可以参见图3所示,包括:
切换准备阶段,包含图中步骤1-6:源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控制;终端设备进行针对多个网络设备或小区的测量之后,向源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源网络设备根据测量报告(或者结合RRM信息)进行切换决策;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以使得目标网络设备准备进行切换;目标网络设备根据切换请求进行切换许可控制;目标网络设备确定进行切换时,向源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确认。
然后进行执行切换阶段,包含图中步骤7-11,具体的:目标网络设备生成RRC信息,将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发送至源网络设备,由源网络设备将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到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后,根据连接重配置信息执行切换处理;然后源网络设备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终端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进行同步,然后接收目标网络设备进行UL分配,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
最后进入切换完成阶段,包含图中步骤12-18,具体的:目标网络设备向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以通知MME终端设备改变小区;MME向服务网关发送调整承载请求,由服务网关进行切换下行路径处理;服务网关完成处理后,向MME发送承载调整完成信息,并由MME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切换请求的确认消息;目标网络设备向源网络设备通知终端设备上下文释放,由源网络设备释放资源。
其中,所述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接收所述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状态报告;
接收所述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源网络设备侧的数据包的序列号SN;
接收所述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无线承载DRB配置。
具体来说,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转发的信息,可以包含SN状态传输信息;SN状态信息包含有上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SN接收状态,以及下行PDCP SN传输状态等等。进一步地,上行PDCP SN接收状态至少包含PDCPSN的第一个丢失的上行SDU,还可以包括有上行SDU的乱序接收状态的比特图;下行PDCP SN传输状态可以包含有下一个PDCP SN,下一个PDCP SN为目标网络设备即将分配的新的SDU。此外,其他信息这里不再进行穷举。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场景中,包含有终端设备在切换时,保持与源网络设备连接状态的情况,此时目标网络设备可以为辅助节点SN,所述源网络设备为主节点MN。此处需注意,长期演进(LTE)系统中,SN称为SCG,在新无线(NR)则为SN,指的是一样的概念,就是DC场景下的第二服务网络设备。具体来说,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可以为: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保持连接、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失败;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断开连接、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成功;终端设备与辅助小区组(SCG)连接失败、SCG改变连接失败。当然,还可以有,在配置了多个SCG场景中,终端设备与一个SCG连接失败;配置了多个目标小区的场景中,终端设备与一个目标小区连接失败。还可能会存在其他的适用场景,只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另外,上述场景中,当向第一目标网络设备发起连接的同时,保持源网络设备的连接的时候,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保留与源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保留与源网络设备的第一协议栈以及第一相关密钥、并且维护与第一目标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协议栈以及第二相关密钥;其中,所述第一相关密钥与第二相关密钥不同。第二相关密钥可以由第一相关密钥生成。
其中,第一协议栈与第二协议栈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或者至少部分不同,比如,当针对5G系统的时候,可以为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与第一目标网络设备之间维护不同的服务数据应用协议(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不同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不同的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Radio Link Control)、不同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不同的低层(Lowlayer)实体;当针对4G系统的时候,可以为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与第一目标网络设备之间维护不同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不同的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Radio Link Control)、不同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不同的低层(Low layer)实体。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为了保证使用不同密钥,第一协议栈以及第二协议栈的PDCP一定是不同的。SDAP、RLC、MAC以及物理层中至少之一,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或者,所述第一协议栈以及第二协议栈可以共用SDAP、RLC、MAC以及物理层中至少之一,或者可以分别拥有SDAP、RLC、MAC以及物理层。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场景中,可能源网络设备会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目标网络设备,此时,所述当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之前,所述源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用于向终端设备指示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也就是说,源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多个目标网络设备的时候,相应的,所述终端设备会从中选取一个作为当前发起连接的目标网络设备,此时,可以与源网络设备保持连接或断开连接。
所述切换命令中包含有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源网络设备可以选择一次性把多个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发给终端设备、或者一次只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但是通过多次发送,比如切换至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失败后源网络设备再发送另一个新的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不再进行赘述。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在终端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成功之后,由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如此,使得本方案提出一种新的由源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的场景,从而使得本方案适应于更多的切换场景。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目标网络设备,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601: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为网络侧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中之一。
与实施例三不同在于,本实施例不再限定需要终端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建立连接成功的时候再发送数据,而是直接向多个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本实施例可以适用的场景为终端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然后从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中选取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向选取的目标网络设备发起切换连接,此时,终端设备可以保持与源网络设备的连接,也可以断开与源网络设备的连接。
所述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包括: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转发数据的处理可以参见以下处理流程,源网络设备可以从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获取相应的目标网络设备的信息。关于切换并获取相关信息的流程,可以参见图3所示,包括:
切换准备阶段,包含图中步骤1-6:源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控制;终端设备进行针对多个网络设备或小区的测量之后,向源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源网络设备根据测量报告(或者结合RRM信息)进行切换决策;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以使得目标网络设备准备进行切换;目标网络设备根据切换请求进行切换许可控制;目标网络设备确定进行切换时,向源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确认。
然后进行执行切换阶段,包含图中步骤7-11,具体的:目标网络设备生成RRC信息,将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发送至源网络设备,由源网络设备将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到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后,根据连接重配置信息执行切换处理;然后源网络设备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终端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进行同步,然后接收目标网络设备进行UL分配,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
最后进入切换完成阶段,包含图中步骤12-18,具体的:目标网络设备向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以通知MME终端设备改变小区;MME向服务网关发送调整承载请求,由服务网关进行切换下行路径处理;服务网关完成处理后,向MME发送承载调整完成信息,并由MME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切换请求的确认消息;目标网络设备向源网络设备通知终端设备上下文释放,由源网络设备释放资源。
其中,所述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状态报告;
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源网络设备侧的数据包的序列号SN;
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无线承载DRB配置。
具体来说,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转发的信息,可以包含SN状态传输信息;SN状态信息包含有上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SN接收状态,以及下行PDCP SN传输状态等等。进一步地,上行PDCP SN接收状态至少包含PDCPSN的第一个丢失的上行SDU,还可以包括有上行SDU的乱序接收状态的比特图;下行PDCP SN传输状态可以包含有下一个PDCP SN,下一个PDCP SN为目标网络设备即将分配的新的SDU。此外,其他信息这里不再进行穷举。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网络设备可以为辅助节点SN,所述源网络设备为主节点MN。此处需注意,长期演进(LTE)系统中,SN称为SCG,在新无线(NR)则为SN,指的是一样的概念,就是DC场景下的第二服务网络设备。具体来说,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可以为: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保持连接、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失败;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断开连接、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成功;终端设备与辅助小区组(SCG)连接失败、SCG改变连接失败。当然,还可以有,在配置了多个SCG场景中,终端设备与一个SCG连接失败;配置了多个目标小区的场景中,终端设备与一个目标小区连接失败。还可能会存在其他的适用场景,只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本实施例的场景中,可能源网络设备会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目标网络设备,此时,所述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连接成功时,保留所述源网络设备发来的数据;
当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连接失败时,删除所述源网络设备发来的数据。
也就是说,在目标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进行连接的时候,就开始接收源网络设备发来的数据;而当确定目标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成功或失败的时候,再确定是否保留源网络设备发来的数据。如此,可以在保证切换效率的同时,不会增加网络设备的存储负荷。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源网络设备直接向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如此,使得本方案提出一种新的由源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的场景,从而使得本方案适应于更多的切换场景,并且,由于源网络设备能够直接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使得本方案能够在切换完成后减少了获取终端设备的相关数据的流程,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切换效率。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源网络设备,如图7所示,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71,当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
第一通信单元72,用于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本实施例可以适用的场景为以下几种:一种是终端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然后从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中选取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向选取的目标网络设备发起切换连接,此时,终端设备可以保持与源网络设备的连接,也可以断开与源网络设备的连接;再一种是,源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然后为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中选取目标网络设备,并发送选取的目标网络设备至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向目标网络设备发起连接,此时,源网络设备也可以保持与终端设备的连接,当然也可以断开与终端设备的连接。
在向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之前,或者,在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第一通信单元72,接收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
其中,接收目标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方式,可以为,当源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保持连接的时候,可以接收终端设备发来的切换成功的目标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
当源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的时候,可以为接收目标网络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其中,目标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网络信令或者指示信息携带所述标识信息。
所述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包括: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转发数据的处理可以参见以下处理流程,源网络设备可以从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获取相应的目标网络设备的信息。关于切换并获取相关信息的流程,可以参见图3所示,包括:
切换准备阶段,包含图中步骤1-6:源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控制;终端设备进行针对多个网络设备或小区的测量之后,向源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源网络设备根据测量报告(或者结合RRM信息)进行切换决策;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以使得目标网络设备准备进行切换;目标网络设备根据切换请求进行切换许可控制;目标网络设备确定进行切换时,向源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确认。
然后进行执行切换阶段,包含图中步骤7-11,具体的:目标网络设备生成RRC信息,将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发送至源网络设备,由源网络设备将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到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后,根据连接重配置信息执行切换处理;然后源网络设备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终端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进行同步,然后接收目标网络设备进行UL分配,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
最后进入切换完成阶段,包含图中步骤12-18,具体的:目标网络设备向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以通知MME终端设备改变小区;MME向服务网关发送调整承载请求,由服务网关进行切换下行路径处理;服务网关完成处理后,向MME发送承载调整完成信息,并由MME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切换请求的确认消息;目标网络设备向源网络设备通知终端设备上下文释放,由源网络设备释放资源。
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72,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状态报告;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源网络设备侧的数据包的序列号SN;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无线承载DRB配置。
具体来说,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转发的信息,可以包含SN状态传输信息;SN状态信息包含有上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SN接收状态,以及下行PDCP SN传输状态等等。进一步地,上行PDCP SN接收状态至少包含PDCPSN的第一个丢失的上行SDU,还可以包括有上行SDU的乱序接收状态的比特图;下行PDCP SN传输状态可以包含有下一个PDCP SN,下一个PDCP SN为目标网络设备即将分配的新的SDU。此外,其他信息这里不再进行穷举。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场景中,包含有终端设备在切换时,保持与源网络设备连接状态的情况,此时目标网络设备可以为辅助节点SN,所述源网络设备为主节点MN。此处需注意,长期演进(LTE)系统中,SN称为SCG,在新无线(NR)则为SN,指的是一样的概念,就是DC场景下的第二服务网络设备。具体来说,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可以为: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保持连接、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失败;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断开连接、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成功;终端设备与辅助小区组(SCG)连接失败、SCG改变连接失败。当然,还可以有,在配置了多个SCG场景中,终端设备与一个SCG连接失败;配置了多个目标小区的场景中,终端设备与一个目标小区连接失败。还可能会存在其他的适用场景,只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另外,上述场景中,当向第一目标网络设备发起连接的同时,保持源网络设备的连接的时候,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保留与源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保留与源网络设备的第一协议栈以及第一相关密钥、并且维护与第一目标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协议栈以及第二相关密钥;其中,所述第一相关密钥与第二相关密钥不同。第二相关密钥可以由第一相关密钥生成。
其中,第一协议栈与第二协议栈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或者至少部分不同,比如,当针对5G系统的时候,可以为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与第一目标网络设备之间维护不同的服务数据应用协议(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不同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不同的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Radio Link Control)、不同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不同的低层(Lowlayer)实体;当针对4G系统的时候,可以为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与第一目标网络设备之间维护不同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不同的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Radio Link Control)、不同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不同的低层(Low layer)实体。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为了保证使用不同密钥,第一协议栈以及第二协议栈的PDCP一定是不同的。SDAP、RLC、MAC以及物理层中至少之一,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或者,所述第一协议栈以及第二协议栈可以共用SDAP、RLC、MAC以及物理层中至少之一,或者可以分别拥有SDAP、RLC、MAC以及物理层。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场景中,可能源网络设备会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目标网络设备,此时,所述当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之前,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用于向终端设备指示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也就是说,源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多个目标网络设备的时候,相应的,所述终端设备会从中选取一个作为当前发起连接的目标网络设备,此时,可以与源网络设备保持连接或断开连接。
所述切换命令中包含有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源网络设备可以选择一次性把多个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发给终端设备、或者一次只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但是通过多次发送,比如切换至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失败后源网络设备再发送另一个新的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不再进行赘述。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在终端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成功之后,由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如此,使得本方案提出一种新的由源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的场景,从而使得本方案适应于更多的切换场景。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源网络设备,包括:
第二通信单元,向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
本实施例不再限定需要终端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建立连接成功的时候再发送数据,而是直接向多个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本实施例可以适用的场景为终端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然后从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中选取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向选取的目标网络设备发起切换连接,此时,终端设备可以保持与源网络设备的连接,也可以断开与源网络设备的连接。
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转发数据的处理可以参见以下处理流程,源网络设备可以从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获取相应的目标网络设备的信息。关于切换并获取相关信息的流程,可以参见图3所示,包括:
切换准备阶段,包含图中步骤1-6:源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控制;终端设备进行针对多个网络设备或小区的测量之后,向源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源网络设备根据测量报告(或者结合RRM信息)进行切换决策;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以使得目标网络设备准备进行切换;目标网络设备根据切换请求进行切换许可控制;目标网络设备确定进行切换时,向源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确认。
然后进行执行切换阶段,包含图中步骤7-11,具体的:目标网络设备生成RRC信息,将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发送至源网络设备,由源网络设备将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到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后,根据连接重配置信息执行切换处理;然后源网络设备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终端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进行同步,然后接收目标网络设备进行UL分配,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
最后进入切换完成阶段,包含图中步骤12-18,具体的:目标网络设备向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以通知MME终端设备改变小区;MME向服务网关发送调整承载请求,由服务网关进行切换下行路径处理;服务网关完成处理后,向MME发送承载调整完成信息,并由MME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切换请求的确认消息;目标网络设备向源网络设备通知终端设备上下文释放,由源网络设备释放资源。
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还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状态报告;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源网络设备侧的数据包的序列号SN;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无线承载DRB配置。
具体来说,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转发的信息,可以包含SN状态传输信息;SN状态信息包含有上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SN接收状态,以及下行PDCP SN传输状态等等。进一步地,上行PDCP SN接收状态至少包含PDCPSN的第一个丢失的上行SDU,还可以包括有上行SDU的乱序接收状态的比特图;下行PDCP SN传输状态可以包含有下一个PDCP SN,下一个PDCP SN为目标网络设备即将分配的新的SDU。此外,其他信息这里不再进行穷举。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网络设备可以为辅助节点SN,所述源网络设备为主节点MN。此处需注意,长期演进(LTE)系统中,SN称为SCG,在新无线(NR)则为SN,指的是一样的概念,就是DC场景下的第二服务网络设备。具体来说,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可以为: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保持连接、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失败;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断开连接、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成功;终端设备与辅助小区组(SCG)连接失败、SCG改变连接失败。当然,还可以有,在配置了多个SCG场景中,终端设备与一个SCG连接失败;配置了多个目标小区的场景中,终端设备与一个目标小区连接失败。还可能会存在其他的适用场景,只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本实施例的场景中,可能源网络设备会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目标网络设备,此时,所述向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之前,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用于向终端设备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
也就是说,源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多个目标网络设备的时候,相应的,所述终端设备会从中选取一个作为当前发起连接的目标网络设备,此时,可以与源网络设备保持连接或断开连接。
所述切换命令中包含有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源网络设备可以选择一次性把多个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发给终端设备、或者一次只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但是通过多次发送,比如切换至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失败后源网络设备再发送另一个新的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不再进行赘述。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源网络设备直接向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如此,使得本方案提出一种新的由源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的场景,从而使得本方案适应于更多的切换场景,并且,由于源网络设备能够直接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使得本方案能够在切换完成后减少了获取终端设备的相关数据的流程,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切换效率。
实施例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网络设备,如图8所示,包括:
第三处理单元81,当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通过第三通信单元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
第三通信单元82,接收源网络设备发来的数据。
本实施例可以适用的场景为以下几种:一种是终端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然后从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中选取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向选取的目标网络设备发起切换连接,此时,终端设备可以保持与源网络设备的连接,也可以断开与源网络设备的连接;再一种是,源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能够接入的至少一个网络设备,然后为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网络设备中选取目标网络设备,并发送选取的目标网络设备至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向目标网络设备发起连接,此时,源网络设备也可以保持与终端设备的连接,当然也可以断开与终端设备的连接。
在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之前,或者,在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第三通信单元82,向源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
其中,接收目标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的方式,可以为,当源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保持连接的时候,可以接收终端设备发来的切换成功的目标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或者,接收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
当源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断开连接的时候,可以为接收目标网络设备发来的标识信息。其中,目标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网络信令或者指示信息携带所述标识信息。
所述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包括:
接收所述源网络设备转发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转发数据的处理可以参见以下处理流程,源网络设备可以从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获取相应的目标网络设备的信息。关于切换并获取相关信息的流程,可以参见图3所示,包括:
切换准备阶段,包含图中步骤1-6:源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控制;终端设备进行针对多个网络设备或小区的测量之后,向源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源网络设备根据测量报告(或者结合RRM信息)进行切换决策;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以使得目标网络设备准备进行切换;目标网络设备根据切换请求进行切换许可控制;目标网络设备确定进行切换时,向源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确认。
然后进行执行切换阶段,包含图中步骤7-11,具体的:目标网络设备生成RRC信息,将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发送至源网络设备,由源网络设备将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到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后,根据连接重配置信息执行切换处理;然后源网络设备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终端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进行同步,然后接收目标网络设备进行UL分配,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
最后进入切换完成阶段,包含图中步骤12-18,具体的:目标网络设备向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以通知MME终端设备改变小区;MME向服务网关发送调整承载请求,由服务网关进行切换下行路径处理;服务网关完成处理后,向MME发送承载调整完成信息,并由MME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切换请求的确认消息;目标网络设备向源网络设备通知终端设备上下文释放,由源网络设备释放资源。
其中,所述第三通信单元82,还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接收所述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状态报告;
接收所述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源网络设备侧的数据包的序列号SN;
接收所述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无线承载DRB配置。
具体来说,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转发的信息,可以包含SN状态传输信息;SN状态信息包含有上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SN接收状态,以及下行PDCP SN传输状态等等。进一步地,上行PDCP SN接收状态至少包含PDCPSN的第一个丢失的上行SDU,还可以包括有上行SDU的乱序接收状态的比特图;下行PDCP SN传输状态可以包含有下一个PDCP SN,下一个PDCP SN为目标网络设备即将分配的新的SDU。此外,其他信息这里不再进行穷举。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一种场景中,包含有终端设备在切换时,保持与源网络设备连接状态的情况,此时目标网络设备可以为辅助节点SN,所述源网络设备为主节点MN。此处需注意,长期演进(LTE)系统中,SN称为SCG,在新无线(NR)则为SN,指的是一样的概念,就是DC场景下的第二服务网络设备。具体来说,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可以为: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保持连接、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失败;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断开连接、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成功;终端设备与辅助小区组(SCG)连接失败、SCG改变连接失败。当然,还可以有,在配置了多个SCG场景中,终端设备与一个SCG连接失败;配置了多个目标小区的场景中,终端设备与一个目标小区连接失败。还可能会存在其他的适用场景,只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另外,上述场景中,当向第一目标网络设备发起连接的同时,保持源网络设备的连接的时候,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保留与源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保留与源网络设备的第一协议栈以及第一相关密钥、并且维护与第一目标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二协议栈以及第二相关密钥;其中,所述第一相关密钥与第二相关密钥不同。第二相关密钥可以由第一相关密钥生成。
其中,第一协议栈与第二协议栈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或者至少部分不同,比如,当针对5G系统的时候,可以为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与第一目标网络设备之间维护不同的服务数据应用协议(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不同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不同的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Radio Link Control)、不同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不同的低层(Lowlayer)实体;当针对4G系统的时候,可以为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以及终端设备与第一目标网络设备之间维护不同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不同的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Radio Link Control)、不同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实体、不同的低层(Low layer)实体。另外,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为了保证使用不同密钥,第一协议栈以及第二协议栈的PDCP一定是不同的。SDAP、RLC、MAC以及物理层中至少之一,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或者,所述第一协议栈以及第二协议栈可以共用SDAP、RLC、MAC以及物理层中至少之一,或者可以分别拥有SDAP、RLC、MAC以及物理层。
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场景中,可能源网络设备会为终端设备配置多个目标网络设备,此时,所述当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之前,所述源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用于向终端设备指示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也就是说,源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多个目标网络设备的时候,相应的,所述终端设备会从中选取一个作为当前发起连接的目标网络设备,此时,可以与源网络设备保持连接或断开连接。
所述切换命令中包含有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源网络设备可以选择一次性把多个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发给终端设备、或者一次只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但是通过多次发送,比如切换至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失败后源网络设备再发送另一个新的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不再进行赘述。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在终端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成功之后,由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如此,使得本方案提出一种新的由源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的场景,从而使得本方案适应于更多的切换场景。
实施例八、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目标网络设备,如图9所示,包括:
第四通信单元91,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其中,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为网络侧为终端设备配置的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中之一。
与实施例三不同在于,本实施例不再限定需要终端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建立连接成功的时候再发送数据,而是直接向多个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本实施例可以适用的场景为终端设备获取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然后从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中选取一个目标网络设备,向选取的目标网络设备发起切换连接,此时,终端设备可以保持与源网络设备的连接,也可以断开与源网络设备的连接。
所述第四通信单元91,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转发数据的处理可以参见以下处理流程,源网络设备可以从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获取相应的目标网络设备的信息。关于切换并获取相关信息的流程,可以参见图3所示,包括:
切换准备阶段,包含图中步骤1-6:源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测量控制;终端设备进行针对多个网络设备或小区的测量之后,向源网络设备发送测量报告;源网络设备根据测量报告(或者结合RRM信息)进行切换决策;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以使得目标网络设备准备进行切换;目标网络设备根据切换请求进行切换许可控制;目标网络设备确定进行切换时,向源网络设备发送切换请求确认。
然后进行执行切换阶段,包含图中步骤7-11,具体的:目标网络设备生成RRC信息,将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发送至源网络设备,由源网络设备将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发送至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到RRC连接重配置信息后,根据连接重配置信息执行切换处理;然后源网络设备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终端设备与目标网络设备进行同步,然后接收目标网络设备进行UL分配,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RRC连接重配置完成信息。
最后进入切换完成阶段,包含图中步骤12-18,具体的:目标网络设备向MME发送路径切换请求,以通知MME终端设备改变小区;MME向服务网关发送调整承载请求,由服务网关进行切换下行路径处理;服务网关完成处理后,向MME发送承载调整完成信息,并由MME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路径切换请求的确认消息;目标网络设备向源网络设备通知终端设备上下文释放,由源网络设备释放资源。
其中,所述第四通信单元91,还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状态报告;
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源网络设备侧的数据包的序列号SN;
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无线承载DRB配置。
具体来说,源网络设备向目标网络设备转发的信息,可以包含SN状态传输信息;SN状态信息包含有上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SN接收状态,以及下行PDCP SN传输状态等等。进一步地,上行PDCP SN接收状态至少包含PDCPSN的第一个丢失的上行SDU,还可以包括有上行SDU的乱序接收状态的比特图;下行PDCP SN传输状态可以包含有下一个PDCP SN,下一个PDCP SN为目标网络设备即将分配的新的SDU。此外,其他信息这里不再进行穷举。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网络设备可以为辅助节点SN,所述源网络设备为主节点MN。此处需注意,长期演进(LTE)系统中,SN称为SCG,在新无线(NR)则为SN,指的是一样的概念,就是DC场景下的第二服务网络设备。具体来说,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可以为: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保持连接、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失败;终端设备与源网络设备断开连接、与目标网络设备连接成功;终端设备与辅助小区组(SCG)连接失败、SCG改变连接失败。当然,还可以有,在配置了多个SCG场景中,终端设备与一个SCG连接失败;配置了多个目标小区的场景中,终端设备与一个目标小区连接失败。还可能会存在其他的适用场景,只是本实施例中不再进行穷举。
本实施例的场景中,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还包括:第四处理单元92,
当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连接成功时,保留所述源网络设备发来的数据;
当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连接失败时,删除所述源网络设备发来的数据。
也就是说,在目标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进行连接的时候,就开始接收源网络设备发来的数据;而当确定目标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成功或失败的时候,再确定是否保留源网络设备发来的数据。如此,可以在保证切换效率的同时,不会增加网络设备的存储负荷。
可见,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源网络设备直接向终端设备的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传输;如此,使得本方案提出一种新的由源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的场景,从而使得本方案适应于更多的切换场景,并且,由于源网络设备能够直接向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使得本方案能够在切换完成后减少了获取终端设备的相关数据的流程,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切换效率。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1000示意性结构图,通信设备可以为本实施例前述的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图10所示的通信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10,处理器10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10所示,通信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020。其中,处理器1010可以从存储器10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10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0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010中。
可选地,如图10所示,通信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1030,处理器1010可以控制该收发器1030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发送信息或数据,或接收其他设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其中,收发器1030可以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收发器103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天线,天线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该通信设备10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并且该通信设备10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通信设备1000具体可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或者移动终端,并且该通信设备1000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芯片的示意性结构图。图11所示的芯片1100包括处理器1110,处理器1110可以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可选地,如图11所示,芯片11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120。其中,处理器1110可以从存储器1120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1120可以是独立于处理器1110的一个单独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110中。
可选地,该芯片1100还可以包括输入接口1130。其中,处理器1110可以控制该输入接口113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获取其他设备或芯片发送的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1100还可以包括输出接口1140。其中,处理器1110可以控制该输出接口1140与其他设备或芯片进行通信,具体地,可以向其他设备或芯片输出信息或数据。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芯片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该芯片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12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2所示,该通信系统1200包括终端设备1210和网络设备1220。
其中,该终端设备121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以及该网络设备122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的功能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应理解,上述存储器为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以及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程序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当该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移动终端/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5)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源网络设备,包括:
当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
其中,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中确定的一个目标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时,所述源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断开连接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来的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包括:
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状态报告;
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源网络设备侧的数据包的序列号SN。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当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用于向终端设备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切换命令中包含有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
7.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目标网络设备,包括:
当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
其中,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中确定的一个目标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时,所述源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断开连接的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包括:
接收所述源网络设备转发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还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接收所述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状态报告;
接收所述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源网络设备侧的数据包的序列号SN。
11.一种源网络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数据;
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其中,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中确定的一个目标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时,所述源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断开连接的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源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来的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源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转发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源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还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状态报告;
向所述目标网络设备发送源网络设备侧的数据包的序列号SN。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源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还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切换命令;其中,所述切换命令用于向终端设备指示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源网络设备,其中,所述切换命令中包含有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的重配消息。
17.一种目标网络设备,包括: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当确定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目标网络设备时,通过第三通信单元接收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
第三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源网络设备发来的数据,
其中,所述目标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从至少一个目标网络设备中确定的一个目标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成功切换至所述目标网络设备时,所述源网络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处于断开连接的状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目标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三通信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源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目标网络设备的标识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目标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三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源网络设备转发的上行数据和/或下行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目标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三通信单元,还用于执行以下至少之一:
接收所述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数据状态报告;
接收所述源网络设备转发的源网络设备侧的数据包的序列号SN。
21.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
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并运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2.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24.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408899.0A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Pending CN1131153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8899.0A CN113115390A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80095879.9A CN112470518A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PCT/CN2018/108071 WO2020061943A1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202110408899.0A CN113115390A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5879.9A Division CN112470518A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5390A true CN113115390A (zh) 2021-07-13

Family

ID=6995091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5879.9A Pending CN112470518A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202110408899.0A Pending CN113115390A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5879.9A Pending CN112470518A (zh) 2018-09-27 2018-09-27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516726B2 (zh)
EP (1) EP3820196B1 (zh)
JP (1) JP7431219B2 (zh)
KR (1) KR102592535B1 (zh)
CN (2) CN112470518A (zh)
AU (1) AU2018442732A1 (zh)
TW (1) TW202027471A (zh)
WO (1) WO20200619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1931A1 (zh) * 2018-09-27 2020-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上报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325A (zh) * 2007-08-23 2009-02-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实现小区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WO2014156261A1 (en) * 2013-03-28 2014-10-02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194457A1 (zh) * 2013-06-03 2014-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默认承载的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05228200A (zh) * 2015-10-08 2016-01-0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网络辅助ue控制的快速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6941701A (zh) * 2017-04-18 2017-07-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化小区的小区切换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7005932A (zh) * 2014-10-01 2017-08-01 英特尔Ip公司 宏小区辅助的小小区网络中的移动通信
WO2017183897A1 (ko) * 2016-04-20 2017-10-2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핸드오버 방법
KR20170120035A (ko) * 2016-04-20 2017-10-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핸드오버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616682D0 (en) * 2006-08-22 2006-10-04 Nec Corp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KR101344400B1 (ko) * 2007-11-29 2014-02-17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기지국간 핸드오버시의 패킷 포워딩 방법
EP2838291B1 (en) * 2009-06-17 2017-10-0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with a relay node
GB2472789A (en) * 2009-08-17 2011-02-23 Nec Corp In a lte-advanced network a target enb sends a source enb information to indicate to the ue which of multiple component carriers is to be used for initail acc
KR20110068810A (ko) * 2009-12-15 2011-06-2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KR101315853B1 (ko) * 2009-12-21 2013-10-0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소스 기지국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처리 방법 및 소스 기지국 시스템
KR101818770B1 (ko) * 2011-07-26 2018-01-16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동 단말의 고속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시스템
CN102300279B (zh) * 2011-08-03 2014-03-12 北京交通大学 高速移动环境下基于载波聚合的切换方法
US20140038605A1 (en) * 2012-07-31 2014-02-06 Firouz Behnamfar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KR102207843B1 (ko) * 2013-08-01 2021-01-2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기지국간 협력을 통한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4469873A (zh) * 2013-09-25 2015-03-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US20150109927A1 (en) * 2013-10-18 2015-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se station to access point interface for data bearer routing
US10772021B2 (en) * 2014-12-05 2020-09-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latency and/or enhanced component carrier discovery for services and handover
KR102612279B1 (ko) * 2015-11-03 2023-12-1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동기화된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2419981B1 (ko) * 2016-02-19 2022-07-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핸드오버시 데이터 전송 중단 시간을 최소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1954515B1 (ko) * 2016-04-01 2019-03-07 주식회사 케이티 핸드오버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KR102294454B1 (ko) * 2016-09-09 2021-08-2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핸드오버 방법
CN109076417A (zh) * 2016-04-20 2018-12-21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切换方法
CN106604335B (zh) * 2016-12-21 2020-02-04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小区切换的方法
EP3639560A4 (en) * 2017-06-15 2021-02-24 LG Electronics Inc. PROCEDURE FOR PERFORMING AN INTERCELLULAR TRANSFER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SSOCIATED DEVICE
AU2018403582A1 (en) * 2018-01-16 2020-08-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WO2020087368A1 (en) * 2018-10-31 2020-05-07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Apparatus and mechanism of reordering with dual protocol to reduce mobility interruption in wireles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325A (zh) * 2007-08-23 2009-02-25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实现小区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WO2014156261A1 (en) * 2013-03-28 2014-10-02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4194457A1 (zh) * 2013-06-03 2014-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默认承载的切换方法和设备
CN107005932A (zh) * 2014-10-01 2017-08-01 英特尔Ip公司 宏小区辅助的小小区网络中的移动通信
CN105228200A (zh) * 2015-10-08 2016-01-06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网络辅助ue控制的快速小区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17183897A1 (ko) * 2016-04-20 2017-10-26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핸드오버 방법
KR20170120035A (ko) * 2016-04-20 2017-10-30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핸드오버 방법
CN106941701A (zh) * 2017-04-18 2017-07-1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化小区的小区切换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76695A1 (en) 2021-06-10
EP3820196B1 (en) 2022-07-06
KR20210048500A (ko) 2021-05-03
EP3820196A1 (en) 2021-05-12
CN112470518A (zh) 2021-03-09
AU2018442732A1 (en) 2021-03-18
WO2020061943A1 (zh) 2020-04-02
KR102592535B1 (ko) 2023-10-23
JP7431219B2 (ja) 2024-02-14
TW202027471A (zh) 2020-07-16
EP3820196A4 (en) 2021-07-14
US11516726B2 (en) 2022-11-29
JP2022501888A (ja) 2022-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15387B (zh) 一种切换上报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1510906B (zh) 一种能力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068276B (zh) 一种信息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网络设备
CN112655252A (zh) 一种同步指示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3115386B (zh) 一种切换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0741681B (zh) 用于建立连接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1837419B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516726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2602370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2703805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基站
CN111919462A (zh) 一种保证数传输可靠性的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1869266A (zh) 一种核心网选择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2106403B (zh) 一种切换定时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1972001A (zh) 一种切换过程中的信令交互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1989951B (zh) 一种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5315973A (zh) 一种上报指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2789894A (zh) 一种用于切换的信息处理方法、网络设备
CN111869297A (zh) 一种承载配置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1918357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网络设备
CN113115388A (zh) 一种基于定时器的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2586016A (zh) 一种数据复制传输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2889257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