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5259B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5259B
CN113115259B CN202110417598.4A CN202110417598A CN113115259B CN 113115259 B CN113115259 B CN 113115259B CN 202110417598 A CN202110417598 A CN 202110417598A CN 113115259 B CN113115259 B CN 1131152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indication information
channel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1759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15259A (zh
Inventor
赵振山
卢前溪
林晖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115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5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152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52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71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17Feedback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8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taking channel rank into accou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3Down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5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Piezo-Electric Or Mechanical Vibrators, Or Delay Or Filter Circuit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确认/不确认信息;波束索引信息;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信道状态指示信息;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秩指示信息;功率指示信息。本发明还公开了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第一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8年10月23日,申请号为201880096824X,发明名称为“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的车辆到其他设备(Vehicle to Everything,V2X)中,需要支持自动驾驶;因此,对车辆之间的数据交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更好的吞吐量、更低的时延、更高的可靠性、更大的覆盖范围、更灵活的资源分配。
在NR V2X中,发送侧行链路数据的传输资源可以是由网络分配的,在侧行链路单播通信中,当侧行链路数据的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侧行链路数据时,侧行链路数据接收端需要向数据发送端发送反馈信息,数据发送端需要将该反馈信息发送至网络设备,以使网络设备能够基于该反馈信息进行传输参数配置或分配资源。但是,数据发送端如何将反馈信息发送至网络设备,目前尚无有效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数据发送端能够将数据接收端发送的反馈信息发送至网络设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确认/不确认信息;波束索引信息;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信道状态指示信息;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秩指示信息;功率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确认/不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正确接收;所述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波束;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质量;所述信道状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预编码信息;所述秩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秩信息;所述功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提高或降低功率,或用于指示功率余量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传输参数配置或分配资源;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确认/不确认信息;波束索引信息;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信道状态指示信息;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秩指示信息;功率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确认/不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正确接收;所述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波束;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质量;所述信道状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预编码信息;所述秩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秩信息;所述功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提高或降低功率,或用于指示功率余量信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配置为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确认/不确认信息;波束索引信息;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信道状态指示信息;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秩指示信息;功率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确认/不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正确接收;所述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波束;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质量;所述信道状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预编码信息;所述秩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秩信息;所述功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提高或降低功率,或用于指示功率余量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传输参数配置或分配资源;所述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确认/不确认信息;波束索引信息;信道质量指示信息;信道状态指示信息;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秩指示信息;功率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确认/不确认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正确接收;所述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波束;所述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质量;所述信道状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所述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预编码信息;所述秩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秩信息;所述功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提高或降低功率,或用于指示功率余量信息。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网络设备执行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信息传输方法。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网络设备执行的信息传输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并且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中携带有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为针对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如此,实现了在NR V2X中,数据发送端将针对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发送至网络设备,使得所述网络设备能够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进行资源调度或传输参数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通信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针对模式3的数据传输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针对模式4的数据传输的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第一终端设备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可选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网络设备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可选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网络设备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和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传输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或5G系统等。
示例性的,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100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网络设备110,网络设备11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120(或称为通信终端、终端)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110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内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可选地,该网络设备110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系统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新无线系统中的基站gNB,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移动交换中心、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集线器、交换机、网桥、路由器、5G网络中的网络侧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该通信系统100还包括位于网络设备110覆盖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终端设备120。作为在此使用的“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和/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无线接口,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和/或另一终端设备的被设置成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和/或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备。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终端设备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System,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终端设备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可选地,终端设备120之间可以进行终端直连(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
可选地,5G系统或5G网络还可以称为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或NR网络。
图1示例性地示出了一个网络设备和两个终端设备,可选地,该通信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网络设备并且每个网络设备的覆盖范围内可以包括其它数量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该通信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系统中具有通信功能的设备可称为通信设备。以图1示出的通信系统100为例,通信设备可包括具有通信功能的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网络设备110和终端设备120可以为上文所述的具体设备,此处不再赘述;通信设备还可包括通信系统100中的其他设备,例如网络控制器、移动管理实体等其他网络实体,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在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之前,首先对车联网系统进行简要说明。
车联网系统是基于终端到终端(Device to Device,D2D)通信的一种侧行链路(Side Link,SL)传输技术,与传统的LTE系统中通信数据通过基站接收或者发送的方式不同,车联网系统中通信数据采用终端到终端直接通信的方式,因此具有更高的频谱效率以及更低的传输时延。
在3GPP Rel-14中对V2X进行了标准化,定义了两种传输模式:模式3和模式4。
针对模式3,数据传输的流程,如图2所示,车载终端的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是由基站分配的,车载终端根据基站分配的资源在侧行链路上进行数据的发送;基站可以为终端分配单次传输的资源,也可以为终端分配半静态传输的资源。
针对模式4,数据传输的流程,如图3所示,车载终端采用侦听(sensing)和预留(reservation)的传输方式。车载终端在资源池中通过侦听的方式获取可用的传输资源集合,终端从该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资源进行侧行链路数据的传输。由于车联网系统中的业务具有周期性特征,因此终端通常采用半静态传输的方式,即终端选取一个传输资源后,就会在多个传输周期中持续的使用该资源,从而降低资源重选以及资源冲突的概率。终端会在本次传输的控制信息中携带预留下次传输资源的信息,从而使得其他终端可以通过检测该用户的控制信息判断这块资源是否被该用户预留和使用,达到降低资源冲突的目的。
在NR-V2X中,需要支持自动驾驶,因此对车辆之间数据交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更高的吞吐量、更低的时延、更高的可靠性、更大的覆盖范围、更灵活的资源分配等。
在NR-V2X中,还需要支持多种传输方式,如单播(unicast)、组播(multicast)、广播(broadcast)。在单播传输时需要数据接收终端设备向数据发送终端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如确认/不确认(ACK/NACK)信息、信道质量指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CQI)信息等,数据发送终端设备根据数据接收终端设备的反馈信息可以调整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等级以及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重传等。
在NR-V2X中,侧行链路的传输资源可以是由网络设备分配的;在侧行链路上,数据接收终端设备向数据发送终端设备发送了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包括:ACK/NACK、CQI、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功率调整信息等,发送终端设备需要将所述反馈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从而辅助网络设备的资源调度以及传输参数配置。网络设备根据数据发送终端设备反馈的信息,判断侧行链路上的数据是否被数据接收终端设备正确接收,从而为数据发送终端设备分配资源用于新数据传输或者重传,或者,数据发送终端设备将CSI/CQI等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辅助网络设备进行传输参数配置,例如,配置侧行链路使用的MCS等。但是,数据发送终端设备如何将反馈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目前尚无有效解决方案。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终端设备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可选处理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
1)ACK/NACK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2)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波束;
3)CQI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质量;
4)CSI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
5)预编码矩阵指示(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PMI)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预编码信息;
6)秩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秩信息;
7)功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提高或降低功率,或用于指示功率余量信息;
8)候选资源集合,所述候选资源集合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上通过侦听获得的可用传输资源集合。举例来说,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池中分配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在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传输资源之前,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池中通过侦听的方式确定所述候选资源集合,所述候选资源集合中的每一个资源都是可以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传输侧行链路数据的传输资源;例如,所述候选资源集合是在一个资源选择窗内的能量最低的N个传输资源构成的集合。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将所述候选资源集合发送给网络设备,以辅助网络设备的资源调度。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至少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控制信道,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中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信道,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所述RRC信令承载所述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所述SR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缓冲状态报告(Buffer StatusReport,BSR),所述BSR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由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发送上行控制信道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时,可以通过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承载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并且,不同的PUCCH格式可以传输的信息的比特数目不同;因此,针对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的不同内容,可以采用相应的PUCCH格式来承载。
举例来说,如果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的比特数小于或等于2,可以通过第一PUCCH格式承载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如果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的比特数大于2时,可以通过第二PUCCH格式承载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由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发送上行控制信道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还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用于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资源。
举例来说,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PUCCH的传输资源集合。网络设备通过DCI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的传输资源,在该DCI中可以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结合上述配置信息确定PUCCH的传输资源。具体的,例如,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一个索引信息,用于在网络配置的多个PUCCH传输资源中确定一个传输资源。或者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PUCCH与该DCI的时间间隔,进一步的,可以指示PUCCH的频域资源,因此可以确定传输反馈信息用的PUCCH的传输资源。
上面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PUCCH的传输资源集合为例进行说明,在具体实施时,配置信息还可以用于配置PUSCH的传输资源集合。具体的,网络设备通过DCI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侧行链路的传输资源,在该DCI中可以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结合上述配置信息确定PUSCH的传输资源。具体的,例如,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一个索引信息,用于在网络配置的多个PUSCH传输资源中确定一个传输资源。或者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PUSCH与该DCI的时间间隔,进一步的,可以指示PUSCH的频域资源,因此可以确定传输反馈信息用的PUSCH的传输资源。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由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发送上行数据信道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对所述上行数据信道打孔(puncturing)的方式,承载在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上。以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ACK/NACK信息为例,可以对需要发送至网络设备的ACK/NACK信息进行编码,编码后的比特对PUSCH信道的资源进行打孔;即用ACK/NACK编码后的符号替代PUSCH的数据符号。
举个例子,在LTE系统中,PUSCH的帧结构为在子帧中的第4个和第11个时域符号用于传输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除第4个和第11个时域符号以外的其他时域符号可以用于传输PUSCH。如果网络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用于传输PUSCH的频域资源为4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该第一终端设备首先将PUSCH的数据映射到除了DMRS符号之外的所有传输资源上,然后利用ACK/NACK编码后的符号替换PUSCH的数据符号,即利用ACK/NACK符号对PUSCH数据进行打孔。例如,将编码后的ACK/NACK符号替换掉第一个DMRS时域符号的下一个符号(即第5个时域符号)上的PUSCH数据。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由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发送上行数据信道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时,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速率匹配的方式承载在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上。
举例来说,终端设备根据参数配置(如MCS等)确定待反馈的信息所占用的资源数量,将编码后的反馈信息映射到相应的传输资源上,将PUSCH的数据和参考信号映射到其他资源上。其中,PUSCH的数据能够使用的资源是网络分配的传输资源去除反馈信息占用的资源以及导频信号等占用的资源之后,所剩余的传输资源。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由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发送SR发送至所述网络设备时,以第一指示信息为ACK/NACK信息为例,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两套SR的资源,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套SR的资源上发送SR,则表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是ACK信息;如果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二套SR的资源上发送SR,则表示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是NACK信息。通过上述实施方式,第一终端设备能够隐式的向网络设备发送ACK信息或NACK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
组标识信息;
第一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组标识信息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组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通信的链路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RSRQ);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Strength Indicator,RSSI);干扰指示信息;路损信息。
应理解,上述方案中的RSRP是侧行链路RSRP,RSRQ是侧行链路RSRQ,RSSI是侧行链路RSSI,干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侧行链路的干扰,路损信息表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的路损。
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在执行步骤S2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0,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侧行信道,所述第一侧行信道携带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侧行信道可以是用于传输物理侧行控制信道(Physical SidelinkControl Channel,PSCCH)、物理侧行共享信道(Physical Sidelink Shared Channel,PSSCH)、或者侧行反馈信道等。
举例来说,第二终端设备接收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链路数据,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如,ACK/NACK信息,或者CSI/CQI信息等。
可选地,第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信道或测量信号,获得第一指示信息中的CSI、CQI、RI、PMI等信息,或者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测量得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的RSRP、RSRQ、RSSI、路损信息、干扰信息等信息。第二终端设备将通过上述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获得的第一指示信息承载在所述第一侧行信道中,并且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再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在执行步骤S201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200’,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侧行信道和/或测量信号,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侧行信道和/或测量信号获得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侧行信道可以是PSCCH、或者PSSCH、或者侧行反馈信道、或者物理侧行发现信道(Physical Sidelink Discovery Channel,PSDCH)、或者参考信号;所述参考信号可以是信道状态指示参考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或者侦听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等。
所述测量信号至少包括下述至少之一: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Signal,DMRS)、信道状态指示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dicator Reference Signal,CSI-RS)、侦听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侧行信道和/或测量信号,获得第一指示信息中的CSI、CQI、RI、PMI等信息;或者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侧行信道和/或测量信号,获得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的RSRP、RSRQ、RSSI、路损信息、干扰信息等信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将获得的第一指示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用于网络设备进行有效、合理的资源调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应用于网络设备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可选处理流程,如图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
在具体实施时,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至少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道,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中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信道,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RRC信令,所述上行RRC信令承载所述第一信息。或者,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SR,所述SR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BSR,所述BSR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这里,针对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相关说明,与步骤S201中针对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相关说明相同;网络设备获取第一指示信息的方式,与步骤S201中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方式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可以是车联网系统中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数据发送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是车联网系统中进行数据传输时的数据接收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应用于通信系统的信息传输方法,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终端设备、第二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车联网系统中的数据发送端,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为车联网系统中的数据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侧行信道,所述第一侧行信道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侧行信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侧行信道获得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这里,所述第一侧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侧行信道可以是PSCCH、PSSCH或者侧行反馈信道等。
步骤2,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步骤3,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指示信息进行传输参数配置或分配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组成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401,配置为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至少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
1)ACK/NACK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2)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波束;
3)CQI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质量;
4)CSI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
5)PMI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预编码信息;
6)秩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秩信息;
7)功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提高或降低功率,或用于指示功率余量信息;
8)候选资源集合,所述候选资源集合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上通过侦听获得的可用传输资源集合。举例来说,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池中分配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在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传输资源之前,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池中通过侦听的方式确定所述候选资源集合,所述候选资源集合中的每一个资源都是可以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传输侧行链路数据的传输资源;例如,所述候选资源集合是在一个资源选择窗内的能量最低的N个传输资源构成的集合。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将所述候选资源集合发送给网络设备,以辅助网络设备的资源调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组标识信息;第一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组标识信息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组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通信的链路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RSRP、RSRQ、RSSI、干扰指示信息和路损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401,配置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控制信道,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中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此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一接收单元402,配置为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资源;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用于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401,配置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信道,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对所述上行数据信道打孔的方式,承载在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上。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速率匹配的方式承载在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401,配置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所述上行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承载所述第一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401,配置为向网络设备发送调度请求,所述调度请求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401,配置为向网络设备发送缓冲状态报告,所述缓冲状态报告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403,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侧行信道,所述第一侧行信道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还包括:第三接收单元404,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侧行信道和/或测量信号,根据所述第二侧行信道和/或测量信号获得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侧行信道和所述第二侧行信道可以是PSCCH、PSSCH或者侧行反馈信道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的组成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501,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传输参数配置或分配资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息至少包括下述中的至少一种:
1)ACK/NACK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2)波束索引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波束;
3)CQI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质量;
4)CSI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信道状态;
5)PMI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预编码信息;
6)秩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侧行数据使用的秩信息;
7)功率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提高或降低功率或用于指示功率余量信息;
8)候选资源集合,所述候选资源集合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侧行链路上通过侦听获得的可用传输资源集合。举例来说,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资源池中分配侧行链路传输资源,在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传输资源之前,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资源池中通过侦听的方式确定所述候选资源集合,所述候选资源集合中的每一个资源都是可以用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传输侧行链路数据的传输资源;例如,所述候选资源集合是在一个资源选择窗内的能量最低的N个传输资源构成的集合。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将所述候选资源集合发送给网络设备,以辅助网络设备的资源调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信息;组标识信息;第一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组标识信息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所在的组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行单播通信的链路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指示信息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RSRP、RSRQ、RSSI、干扰指示信息和路损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接收单元501,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道,所述上行控制信道中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此时,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二发送单元502,配置为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上行控制信道的传输资源。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用于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接收单元501,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信道,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中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对所述上行数据信道打孔的方式,承载在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上。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速率匹配的方式承载在所述上行数据信道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接收单元501,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所述上行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承载所述第一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接收单元501,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SR,所述SR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接收单元501,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BSR,所述BSR携带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第一信息均为针对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传输的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通过第二终端设备将反馈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再将反馈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实现了在NR V2X中,数据发送端将针对侧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发送至网络设备,使得网络设备能够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资源调度或传输参数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第一终端设备执行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上述网络设备执行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网络设备或第一终端设备)的硬件组成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01、存储器702和至少一个网络接口704。电子设备7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7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7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7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8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705。
可以理解,存储器7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也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磁性随机存取存储器(FRAM,ferromagneticrandom access memory)、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光盘、或只读光盘(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磁表面存储器可以是磁盘存储器或磁带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SRAM,Synchronous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DRSDRAM,Double Data Rate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RRAM,Direct Rambus Random Access Memory)。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存储器7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702用于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电子设备7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700上操作的任何计算机程序,如应用程序7022。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7022中。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701中,或者由处理器701实现。处理器7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7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处理器701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702,处理器701读取存储器7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方法的步骤。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7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DSP、可编程逻辑器件(PLD,ProgrammableLogic Device)、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MCU、MPU、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前述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可选的,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网络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应用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各个方法中由终端设备实现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在上述实施例中,“/”表示“或者”的意思;举例来说,A/B表示A或者B。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侧行信道,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侧行信道的信息获得第一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确认/不确认ACK/NACK信息;
其中,所述ACK/NACK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所述第二侧行信道包括侧行反馈信道;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PUCCH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PUCCH的传输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PUCCH的传输资源包括: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索引信息,所述索引信息用于在网络设备配置的多个PUCCH传输资源中确定一个传输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用于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信道PUSCH,所述PUSCH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5.一种信息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侧行信道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息是由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侧行信道的信息获得的,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传输参数配置或分配资源;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确认/不确认ACK/NACK信息;
其中,所述ACK/NACK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所述第二侧行信道包括侧行反馈信道;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PUCCH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PUCCH的传输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PUCCH的传输资源包括: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索引信息,所述索引信息用于在网络设备配置的多个PUCCH传输资源中确定一个传输资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用于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信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信道PUSCH,所述PUSCH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9.一种第一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包括:
第三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侧行信道,并根据所述第二侧行信道的信息获得第一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配置为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确认/不确认ACK/NACK信息;
其中,所述确认/不确认ACK/NACK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所述第二侧行信道包括侧行反馈信道;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配置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PUCCH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还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PUCCH的传输资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PUCCH的传输资源包括:
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索引信息,所述索引信息用于在网络设备配置的多个PUCCH传输资源中确定一个传输资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息用于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分配侧行链路传输资源。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第一终端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发送单元,配置为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信道PUSCH,所述PUSCH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13.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第四接收单元,配置为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其中,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侧行信道被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息是由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侧行信道的信息获得的,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所述网络设备进行传输参数配置或分配资源;所述第一信息包括:
确认/不确认ACK/NACK信息;
其中,所述ACK/NACK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侧行数据是否被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正确接收;
所述第二侧行信道包括侧行反馈信道;
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道PUCCH,所述PUCCH中携带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所述下行控制信息携带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确定所述PUCCH的传输资源。
14.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15.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的步骤。
16.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17.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可执行程序,所述可执行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CN202110417598.4A 2018-09-17 2018-10-23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11525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18/106046 2018-09-17
PCT/CN2018/106046 WO2020056559A1 (zh)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1880096824.XA CN112640338A (zh) 2018-09-17 2018-10-23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CT/CN2018/111516 WO2020056842A1 (zh) 2018-09-17 2018-10-23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6824.XA Division CN112640338A (zh) 2018-09-17 2018-10-23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5259A CN113115259A (zh) 2021-07-13
CN113115259B true CN113115259B (zh) 2022-11-29

Family

ID=6988670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6824.XA Pending CN112640338A (zh) 2018-09-17 2018-10-23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110417598.4A Active CN113115259B (zh) 2018-09-17 2018-10-23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6824.XA Pending CN112640338A (zh) 2018-09-17 2018-10-23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2) US11626942B2 (zh)
EP (2) EP3836444B1 (zh)
JP (2) JP7232903B2 (zh)
KR (1) KR102566227B1 (zh)
CN (2) CN112640338A (zh)
AU (1) AU2018442433B2 (zh)
ES (1) ES2934408T3 (zh)
FI (1) FI3836444T3 (zh)
TW (1) TWI827673B (zh)
WO (2) WO202005655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34749B1 (ko) * 2017-03-22 2022-08-2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파워 헤드룸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20136852A1 (ja) * 2018-12-27 2020-07-0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通信装置
US11825427B2 (en) * 2021-08-20 2023-1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performing physical layer security during full-duplex communications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1031A (zh) * 2011-08-09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信息反馈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175187A1 (en) * 2008-01-07 2009-07-09 Kristina Jersenius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Triggering Power Headroom Report Transmissions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854233B (zh) * 2009-04-03 2013-01-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道质量指示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13115567A1 (ko) * 2012-01-30 2013-08-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D2d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d2d 전송 데이터에 대한 피드백 정보를 전송 및 수신하는 방법과 이를 위한 장치
EP2866366B1 (en) * 2012-04-26 2021-11-1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partial device control
EP2850763B1 (en) * 2012-05-18 2017-09-13 Telefonica S.A.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csi reporting in lte networks according to the mobility of the user equipment
US9503837B2 (en) * 2012-10-08 2016-11-2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RQ pro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405447B2 (ja) 2014-08-08 2018-10-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支援参照信号送信を有する装置間(d2d)チャネル管理
CN105471544B (zh) * 2014-08-08 2020-03-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道质量/状态指示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基站
CN112118078B (zh) 2014-11-14 2024-02-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通信系统以及反馈方法
US9769847B2 (en) * 2015-04-19 2017-09-19 Alcatel Lucent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 among uplink control messages for LC-MTC devices
DE112015006791B4 (de) * 2015-08-12 2024-02-22 Apple Inc. Verfahren zur Ermöglichung eines Relaisvorgangs mit hoher Datenrate unter Verwendung einer D2D-Luftschnittstelle
JP6763229B2 (ja) 2016-08-08 2020-09-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445483B2 (en) * 2017-08-01 2022-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definition and mapping to user equipment
US10863447B2 (en) * 2018-07-11 2020-12-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 in vehicle to vehicle communic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1031A (zh) * 2011-08-09 2011-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信息反馈的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8442433B2 (en) 2022-07-21
US11626942B2 (en) 2023-04-11
KR20210047324A (ko) 2021-04-29
EP3836444B1 (en) 2022-11-30
ES2934408T3 (es) 2023-02-21
EP4135235A1 (en) 2023-02-15
CN112640338A (zh) 2021-04-09
TW202017404A (zh) 2020-05-01
CN113115259A (zh) 2021-07-13
WO2020056559A1 (zh) 2020-03-26
EP3836444A1 (en) 2021-06-16
JP2022500906A (ja) 2022-01-04
KR102566227B1 (ko) 2023-08-11
US20230188274A1 (en) 2023-06-15
WO2020056842A1 (zh) 2020-03-26
FI3836444T3 (fi) 2023-01-13
AU2018442433A1 (en) 2021-04-08
US20210203456A1 (en) 2021-07-01
EP3836444A4 (en) 2021-10-27
US11991010B2 (en) 2024-05-21
TWI827673B (zh) 2024-01-01
JP2023058691A (ja) 2023-04-25
JP7232903B2 (ja) 2023-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85794B (zh) 传输上行反馈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991010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11909536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2655262B (zh) 资源分配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886906B (zh) 一种功率分配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368454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Mode in Sidelink, Terminal Apparatus, and Network Apparatus
WO2020143062A1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终端
CN113711657A (zh)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6998122A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