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5193A - 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5193A
CN113115193A CN202110296860.4A CN202110296860A CN113115193A CN 113115193 A CN113115193 A CN 113115193A CN 202110296860 A CN202110296860 A CN 202110296860A CN 113115193 A CN113115193 A CN 1131151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piece
detected
cavity
guide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68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华
邵亚峰
张道海
朱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968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51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51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51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9/00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R29/004Monitoring arrangements;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microphon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包括:发声机构,具有发声腔;导音管,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音管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空腔,所述第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发声机构,所述空腔连通于所述发声腔;第一密封件,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密封件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于所述空腔;工装夹具,用于将待检测件固定至靠近所述导音管的第二端的位置。利用该测试装置对麦克风芯片进行收音灵敏度测试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低,同时测试的效率高、稳定性高。

Description

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试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麦克风芯片的收音灵敏度指的是在一定强度的声音作用下输出电信号的大小。麦克风芯片的收音灵敏度越高则表示的麦克风芯片声电转换率越高,其对微弱声音信号的反应越灵敏。在将麦克风芯片的表面贴装至主板上之后,需要对麦克风芯片进行收音灵敏度测试,目前相关的技术中,对贴装完成后的麦克风芯片进行收音灵敏度测试需要操作人员手持测试笔进行操作,对测试人员的要求高,并且测试的效率低、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装置,包括:发声机构,具有发声腔;导音管,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音管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空腔,所述第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发声机构,所述空腔连通于所述发声腔;第一密封件,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密封件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于所述空腔;工装夹具,用于将待检测件固定至靠近所述导音管的第二端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的截面积由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减少;或,所述第一端的截面积等于或者小于所述第二端的截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导音管具有凸出于其侧壁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靠近于所述第一端并与所述发声机构抵接;所述导音管位于所述凸起部和所述第一端之间的部分位于所述发声腔内,且所述部分贴合于所述发声腔的内壁。
进一步地,还包括:紧固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发声机构,并与所述凸起部配合,以限制所述导音管朝向背离所述发声机构的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凸起部抵接,且所述紧固件的抵接面至少部分与所述发声机构与所述凸起部的抵接面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发声机构包括:壳体,形成所述发声腔;声源,设置于所述发声腔内,用于发出预设频率的声音;其中,所述导音管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的部分伸入所述发声腔或所述导音管的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发声腔。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运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发声机构,用于推动所述导音管运动,以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待检测件的距离为预设值。
进一步地,还包括:封堵机构,用于封堵所述待检测件的收音孔以检测所述待检测件的气密性;其中,所述封堵机构和所述导音管的所述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待检测件的相背的两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运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封堵机构,用于推动所述封堵机构,以使所述封堵机构贴合于待检测件。
进一步地,所述封堵机构包括:封堵件,用于与所述待检测件贴合以封堵所述收音孔;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封堵件的远离所述待检测件的一端;其中,所述第二运动机构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并设置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封堵件的一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包括发声机构、导音管、第一密封件和工装夹具。发声机构具有发声腔,发声机构发出的声音经过发声腔发出;导音管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导音管开设有贯穿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空腔,第一端密封连接于发声机构,且空腔连通于发声腔;第一密封件密封连接于第二端,第一密封件开设有连通于空腔的第一通孔;工装夹具用于将待检测件固定至靠近导音管的第二端的位置,在该位置处待检测件可以密封连接于导音管的第二端,并且待检测件的收音孔可以连通于第一通孔。在对待检测件进行收音灵敏度检测时,利用工装夹具将待检测件固定于靠近于导音管的第二端的位置,使待检测件密封连接于第一密封件,并且使待检测件的收音孔连通于第一通孔,开启发声机构,使发声机构产生预设频率的声音,并获取待检测件采集的声音信号,之后将待检测件采集的声音信号和发声机构产生的声音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即可得到该待检测件的收音灵敏度。综上,利用该测试装置对麦克风芯片进行收音灵敏度测试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低,同时测试的效率高、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在进行收音灵敏度的测试方法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在进行封装气密性的测试方法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图2中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发声机构;111-壳体;112-声源;113-发声腔;120-导音管;121-空腔;122-凸起部;130-第一密封件;140-工装夹具;150-紧固件;160-第一运动机构;170-封堵机构;171-连接杆;172-封堵件;180-第二运动机构;200-待检测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方式,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申请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记载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如图1~图4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包括:发声机构110、导音管120、第一密封件130以及工装夹具140。
如图1和图4所示,发声机构110用于发出预设频率的声音,发声机构110可以形成发声腔113,发声机构110发出的预设频率的声音经过发声腔113向外传播。具体的,该预设频率的声音可以为对麦克风芯片等待检测件200进行收音灵敏度测试的声音;也可以为对麦克风芯片等待检测件200进行封装气密性测试的声音。
如图2所示,导音管120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具体的,该导音管120可以设置为杆状,即该导音管120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均远远小于该导音管120的长度。为了使待检测件200可以接收到外界的声音,固定连接于待检测件200的外壳等结构会开设有孔,以使外界的声音穿过该外壳进入至该待检测件200的收音孔内,具体的,收音孔可以设置在待检测件表面,并穿入到待检测件200的内部。导音管120设置为杆状可以便于其穿过与待检测件200固定连接的外壳等结构开设的孔,以使导音管120可以靠近于待检测件200的收音孔。进一步地,该导音管120可以设置为圆柱体形,即该导音管120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横截面为圆形。由于目前部分固定连接于待检测件200的外壳等结构开设的孔为圆孔,导音管120设置为圆柱体形可以适配该圆孔。该待检测件200可以为麦克风芯片,也可以为其他用于接收声音的结构。
如图2所示,导音管120开设有贯穿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空腔121,导音管120仅在第一端和第二端开设有开口,在空腔121的侧壁处则保持密封状态,空腔121和外界连通仅可以通过第一端的开口和第二端的开口。第一端(图2所示导音管120的下端)密封连接于发声机构110,即导音管120的第一端和发声机构110的连接处保持紧密连接而没有间隙。具体的,导音管120的第一端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密封连接于发声机构110,也可以通过夹具利用预应力挤压等方式密封连接于发声机构110,只需要二者之间紧密连接而没有间隙即可。空腔121连通于发声腔113,发声机构110发出的声音经过发声腔113进入至空腔121内,空腔121可以使发声机构110发出的声音定向传递,并且由于导音管120仅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开设有开口,因此发声机构110发出的声音在空腔121内传递可以有效降低外界环境对声音传递造成干扰。空腔121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横截面可以设置为圆形,从而空腔121的侧壁可以设置较为光滑,可以有效降低空腔121的侧壁对声音的传递造成的不利影响。
如图2所示,第一密封件130密封连接于第二端(图2所示的导音管120的上端),即导音管120的第二端和第一密封件130的连接处保持紧密连接而没有间隙。具体的,导音管120的第二端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密封连接于第一密封件130,也可以通过夹具利用预应力挤压等方式密封连接于第一密封件130,只需要二者之间紧密连接而没有间隙即可。第一密封件130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贯穿第一密封件130,并且第一密封件130仅在第一通孔的两端开设有开口,在第一通孔的侧壁则保持密封状态,第一通孔和外界连通仅可以通过第一密封件130位于第一通孔两端的开口。第一通孔连通于空腔121。发声机构110发出的声音由发声腔113经过空腔121再进入至第一通孔内,第一通孔可以使空腔121内传递出的声音定向传递,并且由于第一密封件130仅在第一通孔的两端开设有开口,因此空腔121内传递出的声音在第一通孔内传递可以有效降低外界环境对声音传递造成干扰。第一通孔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横截面可以设置为圆形,从而第一通孔的侧壁可以设置较为光滑,可以有效降低第一通孔的侧壁对声音的传递造成的不利影响。
如图2所示,第一密封件130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软性材料制成,以保障第一密封件130可以密封连接于导音管120和待检测件200。例如,第一密封件130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软性硅胶制成。第一密封件130可以包裹于导音管120的第二端,且第一密封件130可以和导音管120的第二端过盈配合,在预应力的作用下,第一密封件130和导音管120的连接处可以紧密的连接而没有间隙。第一密封件130可以在外力的作用下抵接于待检测件200,第一密封件130在外力的挤压作用下产生形变,形变之后的第一密封件130会在内部应力的作用下紧密的贴合于待检测件200,从而第一密封件130和待检测件200的连接处可以紧密的连接而没有间隙。
如图2和图4所示,工装夹具140用于将待检测件200固定至靠近于导音管120的第二端的位置。待检测件200设置于靠近于导音管120的位置,可以便于导音管120运动至第一密封件130抵接于待检测件200的位置。具体的,工装夹具140可以包括板状结构形成的支撑板和用于固定连接于待检测件200的连接结构,支撑板可以固定连接于连接结构。具体的,支撑板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连接结构;支撑板也可以通过螺钉、卡扣等结构固定连接于连接结构;只需要保持支撑板和连接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固定即可。连接结构可以为夹具、吸盘等可以固定连接于待检测件200的结构,以固定连接于待检测件200,并且易于装卸。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测试装置包括发声机构110、导音管120、第一密封件130和工装夹具140。发声机构110具有发声腔113,发声机构110发出的声音经过发声腔113发出;导音管120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导音管120开设有贯穿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空腔121,第一端密封连接于发声机构110,且空腔121连通于发声腔113;第一密封件130密封连接于第二端,第一密封件130开设有连通于空腔121的第一通孔;工装夹具140用于将待检测件200固定至靠近导音管120的第二端的位置,在该位置处待检测件200可以密封连接于导音管120的第二端,并且待检测件200的收音孔可以连通于第一通孔。在对待检测件200进行收音灵敏度检测时,利用工装夹具140将待检测件200固定于靠近于导音管120的第二端的位置,使待检测件200密封连接于第一密封件130,并且使待检测件200的收音孔连通于第一通孔,开启发声机构110,使发声机构110产生预设频率的声音,并获取待检测件200采集的声音信号,之后将待检测件200采集的声音信号和发声机构110产生的声音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即可得到该待检测件200的收音灵敏度。综上,利用该测试装置对麦克风芯片进行收音灵敏度测试对操作人员的要求低,同时测试的效率高、稳定性高。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腔121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由第一端(图2所示的导音管120的下端)向第二端(图2所示的导音管120的上端)减少。声音在空腔121内传播会导致声压降低,空腔121的截面积由第一端至第二端减少,可以有效提高声音在空腔121内传播的声压,降低空腔121对声压的不利影响,在对麦克风芯片进行收音灵敏度测试等对声音要求高的情况下,将空腔121设置为上述形式可以有效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具体的,空腔121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由第一端向第二端可以逐步减少,即空腔121呈圆台体形;空腔121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由第一端向第二端也可以呈阶梯状减少,即空腔121呈由多个直径依次减少的圆柱体形连接而成的形状;空腔121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由第一端向第二端也可以在呈阶梯状减少和逐步减少之间交替,即空腔121由多个圆柱体形和多个圆台体形交替连接而成,并且每个圆台体形的底面直径均和与其底面连接的圆柱体形的直径相同,每个圆台体形的顶面直径均和与其顶面连接的圆柱体形的直径相同。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导音管120内的空腔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截面的面积也可以由第一端(图4所示的导音管120的上端)向第二端保持不变(图4所示的导音管120的下端)。具体的,空腔可以设置为圆柱体形。在对麦克风芯片进行封装气密性测试等对声音要求低的情况下,将空腔设置为上述形式可以有效降低导音管120生产的难度。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端截面积小于第二端的截面积;或者,虽然第一端截面积等于第二端的截面积但是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空腔中的截面积是可以变化而不是必须保持不变的。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音管120具有凸出于其侧壁的凸起部122。具体的,凸起部122可以沿着垂直于导音管120延伸方向的方向(图2所示的左右方向)凸出于导音管120的侧壁,凸起部122可以呈套设于导音管120侧壁的管状。凸起部122可以设置于靠近于第一端的位置,导音管120位于凸起部122和第一端之间的部分可以设置于发声腔113内,凸起部122可以限制导音管120持续伸入至发声腔113内,凸起部122与发声机构110的壳体111抵接,从而可以利用凸起部122可以确定导音管120和发声机构110之间的位置关系。具体的,导音管120和发声机构110的壳体111之间可以过盈配合,即发声机构110的壳体111紧密包裹于导音管120的外壁,导音管120位于凸起部122和第一端之间的外壁紧密贴合于壳体111的内壁,从而发声机构110和导音管120的连接处紧密连接且没有间隙,以实现发声机构110密封连接于导音管120。
如图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紧固件150。紧固件150固定连接于发声机构110。具体的,紧固件150可以通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发声机构110;紧固件150也可以通过螺钉、卡扣等结构固定连接于发声机构110;只需要保持紧固件150和发声机构110的相对位置关系固定即可。紧固件150可以配合于凸起部122,以限制导音管120朝向背离发声机构110的方向运动。由于凸起部122可以限制导音管120朝向继续伸入发声腔113的方向运动,而紧固件150限制导音管120朝向背离发声机构110的方向运动,从而导音管120与发声机构110之间的位置关系得到固定,可以保障导音管120不会由于和发声机构110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对经由导音管120传播出的声音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具体的,紧固件150可以抵接于凸起部122靠近于第二端的端面,即与凸起部122和发声机构110抵接的端面是相对的。可选的,紧固件150还可以与凸起部122另外的端面(如图2所示凸起部122左右两端面中的至少之一)抵接。在上述状态下,凸起部122则无法朝向靠近于第二端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了利用紧固件150限制导音管120朝向背离发声机构110的方向运动。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发声机构110可以包括壳体111和声源112,壳体111形成发声腔113,声源112用于发出预设频率的声音,声源112固定连接于壳体111,声源112的发声部分可以位于发声腔113内,声源112发出的声音经过发声腔113向外传播。具体的,壳体111形成的发声腔113可以设置为盲孔形,声源112可以设置于盲孔形发声腔113的底面,即壳体111形成的发声腔113形成发声通道,声源112处于该通道的一端,与该一端相对的另一端为开口以向外传播预设频率的声音。其中,如图2所示,导音管120的靠近第一端的部分伸入到发声腔113内;或者,如图4所示,导音管120的第一端靠近发声腔,从而在两种不同状态下均能够将发声腔113内的声音进行传导。需要说明的是,靠近并不是指两个对象之间的距离严格要在某个绝对值的范围内,而是相对于另外的第三者,这两个对象之间的距离较近。例如,导音管120的靠近第一端的部分是指相对于导音管的其他部分而言,导音管120的第一端靠近发声腔是相对于其他部件与发生腔的距离而言。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运动机构160,第一运动机构160固定连接于发声机构110并位于发生机构110远离导音管120的一侧,用于推动导音管120运动。具体的,第一运动机构160可以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发声机构110,第一运动机构160也可以通过螺钉、卡扣等结构固定连接于发声机构110。第一运动机构160可以用过直接连接于发声机构110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发声机构110的壳体111,即第一运动机构160和发声机构110的壳体111之间不存在其他的结构;第一运动机构160还可以通过间接连接于发声机构110的方式固定连接于发声机构110,例如第一运动机构160可以直接连接于导音管120,由于导音管120固定连接于发声机构110,从而实现第一运动机构160固定连接于发声机构110。具体的,第一运动机构160运动,由于导音管120直接或者间接与第一运动机构160固定连接,那么第一运动机构160的运动将带动导音管120的运动。可选的,第一运动机构160用于使导音管120的第一端与待检测件200的距离为预设值。具体的,该预设值可以为使第一密封件130抵接于待检测件200的距离。该第一运动机构160可以为气缸,利用气缸可以伸缩的性质,可以控制导音管120和待检测件200之间的距离。例如,在气缸处于收缩的状态下,导音管120可以处于远离待检测件200的位置;在气缸处于伸长的状态下,导音管120可以处于与待检测件200的距离为预设值的位置。
如图2所示,待检测件200在固定于工装夹具140的情况下,待检测件200可以使得待测件200的收音孔位于待测件200整体的下部的位置。导音管120的第二端伸出于发声腔113,以便于第二端可以抵接于待检测件200。具体的,在对待检测件200进行收音灵敏度测试的情况下,导音管120可以设置于待检测件200的下方,即导音管120向上伸出于发声腔113,第一运动机构160可以设置于发声机构110的下方,第一运动机构160处于伸长状态下,第一运动机构160带动导音管120向上运动以使第一密封件130抵接于待检测件200,并使第一通孔连通于待检测件200的收音孔;第一运动机构160处于收缩的状态下,第一运动机构160带动导音管120向下运动,以使第一密封件130处于远离于待检测件200的位置。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封堵机构170,封堵机构170用于封堵待检测件200的收音孔。具体的,该封堵机构170可以包括连接杆171和封堵件172,连接杆171固定连接于封堵件172的远离待检测件200的一端(如图2所示的封堵件172的下端),用于将封堵件172保持于封堵待检测件200的收音孔的位置。连接杆171可以用过焊接、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封堵件172;连接杆171还可以通过螺钉、卡扣等结构固定连接于封堵件172。封堵件172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软性材料制成。例如封堵件172可以采用具有弹性的硅胶材料制成,在工作的状态下,连接杆171对封堵件172施加作用力,使封堵件172抵压于待检测件200的收音孔,封堵件172受力产生形变,在其内部的应力作用下,封堵件172可以紧密的贴合于待检测件200,以完成对待检测件200的收音孔的封堵。连接杆171在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横截面的长度和宽度均远远小于连接杆171的长度,以便于连接杆171插入至与待检测件200连接的外壳的孔内,以调整封堵件172的位置。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封堵机构170设置于待检测件200背离于导音管120的一侧。具体的,导音管120设置在待检测件200的上侧(图4所示的方向),封堵机构170设置在待检测件200的下侧(图4所示的方向)。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对麦克风芯片等待检测件200进行封装气密性测试的时候,利用封堵机构170将麦克风芯片等待检测件200的收音孔进行封堵,并保持发声机构110处于关闭的状态,此时待检测件200采集的声音信号为第一声音信号。然后再开启发声机构110,使发声机构110产生预设频率的声音,并在此时获取待检测件200采集的第二声音信号,通过将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即可分析该麦克风芯片等待检测件200的封装气密性。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采集第一声音信号时对应的是发生机构用第一预设频率发生,而采集第二声音信号是对应的是发生机构用第二预设频率发声。具体的,对进行气密性测试的原理说明如下,由于采用了封堵机构封堵待检测件的收音孔,理论上应当没有声音从待检测件传出,那么如果待检测件的气密性较好,在发声机构开启和不开启,或者是发声机构的发声频率变化的情况下,从待检测件采集到的声音信号都应当很弱,对应的读取待检测件的输入数据并计算频率响应曲线,应当获得频率响应被抑制的曲线。否则,如果,两次采集的声音信号至少有一次不弱,并且计算出的频率响应曲线并没有显示被抑制的状态,则说明待检测件与PCB焊接可能未达密封状态,待检测件的气密性不良,存在声音从待检测件的非收音孔的路径传入声音信号传感器。
具体的,如图4所示,封堵机构170设置在待检测件200的下端,导音管120连接在待检测件200的上端,即,封堵机构170与导音管120设置在待检测件200的相背的两侧。由于导音管120的第二端(图4所示的导音管120的下端)与待检测件200接触或靠近,那么封堵机构170和导音管120的第二端分别位于待检测件200的相背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待检测件200的相背的两侧可以理解为待检测件200具有法线方向基本相反的两个表面(例如图4所述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位于这两个表面所在的位置即可认为是位于待检测件200的相背的两侧。
如图3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运动机构180。第二运动机构180固定连接于封堵机构170,用于推动封堵机构170。具体的,第二运动机构180可以通过粘接、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于封堵机构170,第二运动机构180也可以通过螺钉、卡扣等结构固定连接于封堵机构170。第二运动机构180用于使封堵机构170贴合于待检测件200。需要说明的是,贴合的含义是说明封堵机构170与待检测件200的表面的接触为紧密贴合,不存在缝隙或缝隙可忽略不计,从而能够使封堵机构170封堵设置在待检测件200表面的收音孔。该第二运动结构可以为气缸,利用气缸可以伸缩的性质,可以控制封堵机构170和待检测件200之间的距离。例如,在气缸处于收缩的状态下,封堵机构170可以处于远离待检测件200的位置;在气缸处于伸长的状态下,封堵机构170可以处于与待检测件200紧密贴合的位置。
可选的,如图3所示,第二运动机构180位于封堵机构170的下方,与连接杆171固定连接,并远离封堵件172设置,从而第二运动机构180通过推动连接杆171,进而连接杆171推动封堵件172运动,完成封堵件172向上运动封堵待检测件200的收音孔,或者封堵件172向下运动开放待检测件200的收音孔。
待检测件200在固定于工装夹具140的情况下,待检测件200可以保持于其收音孔位于其下方的位置。导音管120的第二端伸出于发声腔113,以便于第二端可以抵接于待检测件200。具体的,在对待检测件200进行封装气密性测试的情况下,导音管120可以设置于待检测件200的上方,即导音管120向下伸出于发声腔113,第一运动机构160可以设置于发声机构110的上方,第一运动机构160处于伸长状态下,第一运动机构160带动导音管120向下运动以使第一密封件130抵接于待检测件200,并使第一通孔连通于待检测件200的收音孔;第一运动机构160处于收缩的状态下,第一运动机构160带动导音管120向上运动,以使第一密封件130处于远离于待检测件200的位置。并且,在对待检测件200进行封装气密性测试的情况下,封堵机构170可以设置于待检测件200的上方,第二运动机构180可以设置于封堵件170的上方,第二运动机构180处于伸长的状态下,第二运动机构180带动封堵件170向上运动,以使封堵件170抵接于待检测件200并封堵待检测件200的收音孔;第二运动机构180处于收缩的状态下,第二运动机构180带动封堵件170向下运动,以使封堵件170处于远离于待测试机构200的位置。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申请中,利用该测试装置对麦克风等待检测件200进行收音灵敏度测试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第一密封件130密封连接于待检测件200,使第一通孔和待检测件200的收音孔连通。在此状态下,发声腔113连通于空腔121,且空腔121连通于第一通孔,即发声机构110发出的声音可以经过空腔121、发声腔113以及第一通孔发出,又由于第一通孔和待检测件200的收音孔连通,因此发声机构110发出的声音可以在密闭的空间内传播至待检测件200的收音孔内,可以有效降低外界环境对待检测件200接收发声机构110发出的声音的干扰。
S2、开启发声机构110,使发声机构110产生预设频率的声音,并获取待检测件200采集的声音信号。具体的,可以使发声机构110在第一时间段内产生第一预设频率的声音,在第二时间段内产生第二预设频率的声音。
S3、将待检测件200采集的声音信号和发声机构110产生的声音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之后便可得到该待检测件200的收音灵敏度。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申请中,利用该测试装置对麦克风等测结构进行封装气密性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第一密封件130密封连接于待检测件200,使第一密封件130贴合于待检测件200背离收音孔的面。在此状态下,发声机构110发出的声音经过发声腔113、空腔121以及第一通孔之后,便传播至待检测件200背离收音孔的面,而无法直接进入至待检测件200的收音孔内。
S2、将封堵机构170密封连接于待检测件200,使封堵机构170封堵待检测件200的收音孔。在此状态下,待检测件200的收音孔被密封,外界环境的声音信号难以通过收音孔被待检测件200获取。
S3、关闭发声机构110,并获取待检测件200采集的第一声音信号。由于发声机构110处于关闭状态,从而第一声音信号为待检测件200的底噪。
S4、开启发声机构110,使发声机构110产生预设频率的声音,并获取待检测件200采集的第二声音信号。第二声音信号为待检测件200在发声机构110发出声音的状态下采集的声音信号,其受到发声机构110发出的声音的干扰。
具体的,可以使发声机构110在第一时间段内产生第一预设频率的声音,在第二时间段内产生第二预设频率的声音。
S5、将第一声音信号和第二声音信号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之后便可得到该待检测件200的封装气密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测试装置,包括:
发声机构,具有发声腔;
导音管,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导音管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空腔,所述第一端密封连接于所述发声机构,所述空腔连通于所述发声腔;
第一密封件,密封连接于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密封件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于所述空腔;
工装夹具,用于将待检测件固定至靠近所述导音管的第二端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
所述空腔的截面积由所述第一端向所述第二端减少;
或,
所述第一端的截面积等于或者小于所述第二端的截面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测试装置,
所述导音管具有凸出于其侧壁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靠近于所述第一端并与所述发声机构抵接;
所述导音管位于所述凸起部和所述第一端之间的部分位于所述发声腔内,且所述部分贴合于所述发声腔的内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装置,还包括:
紧固件,固定连接于所述发声机构,并与所述凸起部配合,以限制所述导音管朝向背离所述发声机构的方向运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装置,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凸起部抵接,且所述紧固件的抵接面至少部分与所述发声机构与所述凸起部的抵接面相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所述发声机构包括:
壳体,形成所述发声腔;
声源,设置于所述发声腔内,用于发出预设频率的声音;
其中,所述导音管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的部分伸入所述发声腔或所述导音管的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发声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还包括:
第一运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发声机构,用于推动所述导音管运动,以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待检测件的距离为预设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装置,还包括:
封堵机构,用于封堵所述待检测件的收音孔以检测所述待检测件的气密性;其中,所述封堵机构和所述导音管的所述第二端分别位于所述待检测件的相背的两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装置,还包括:
第二运动机构,固定连接于所述封堵机构,用于推动所述封堵机构,以使所述封堵机构贴合于所述待检测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装置,所述封堵机构包括:
封堵件,用于与所述待检测件贴合以封堵所述收音孔;
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封堵件的远离所述待检测件的一端;
其中,所述第二运动机构与所述连接杆连接并设置于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封堵件的一端。
CN202110296860.4A 2021-03-19 2021-03-19 测试装置 Pending CN1131151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6860.4A CN113115193A (zh) 2021-03-19 2021-03-19 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6860.4A CN113115193A (zh) 2021-03-19 2021-03-19 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5193A true CN113115193A (zh) 2021-07-13

Family

ID=76712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6860.4A Pending CN113115193A (zh) 2021-03-19 2021-03-19 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519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2671A (zh) * 2010-12-20 2012-07-11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麦克风密封性测试方法、测试工装以及测试系统
CN108111957A (zh) * 2017-12-28 2018-06-01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麦克风密封性测试系统与方法
US20190226921A1 (en) * 2016-09-21 2019-07-25 Ams International Ag Integrated temperature sensor,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integrated temperature sensor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temperature by means of an integrated temperature sensor
CN209982731U (zh) * 2019-04-25 2020-01-21 东莞市金顺通电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检测机构
CN111510842A (zh) * 2020-04-17 2020-08-0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麦克风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2671A (zh) * 2010-12-20 2012-07-11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麦克风密封性测试方法、测试工装以及测试系统
US20190226921A1 (en) * 2016-09-21 2019-07-25 Ams International Ag Integrated temperature sensor,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integrated temperature sensor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temperature by means of an integrated temperature sensor
CN108111957A (zh) * 2017-12-28 2018-06-01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麦克风密封性测试系统与方法
CN209982731U (zh) * 2019-04-25 2020-01-21 东莞市金顺通电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麦克风检测机构
CN111510842A (zh) * 2020-04-17 2020-08-0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麦克风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43629B2 (en) Hearing protection devices, speakers and noise exposure sensors therefore, and sensor housing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or the same
CN108781324B (zh) 耳机测试系统
KR102074450B1 (ko) 마이크로폰 및 초저압 센서의 결함있는 제조에 대한 테스트
KR101429425B1 (ko) 능동 노이즈 감소 헤드폰을 위한 테스트 장치 및 테스트 방법
US20210144481A1 (en) Ultrasonic proximity sensor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NZ757513A (en) Machine monitoring
CN108111957B (zh) 麦克风密封性测试系统与方法
US11318051B2 (en) Hearing protection devices, noise exposure sensors therefor, and sensor housing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or the same
TW200718926A (en) Oscillatory wave detecting apparatus
CN205066930U (zh) 一种用于低频声源测试的双端面的力声互易装置
ITRM940617A1 (it) Sensore ultrasonico
CN113115193A (zh) 测试装置
JP5509150B2 (ja) 音響管及び音響特性測定装置
CN105704635A (zh) 麦克风振动测试治具
DK1720379T3 (da) Akustisk knogleledningstransducer
JP4403147B2 (ja) 音響校正器
CN216132645U (zh) 气密性检测装置
WO2018117008A1 (ja) 超音波計測装置
WO2014188688A1 (ja) センサ装置
CN210354696U (zh) 生物振动信号监测装置
CN113766374A (zh) 听力保护校准适配器装置
JPH0442031A (ja) 微小間隙検出装置
JP5555900B2 (ja) 発話検出装置及び音声通信システム
CN106556459A (zh) 一种用于低频声源测试的双端面的力声互易装置和方法
CN212378973U (zh) 气密测试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