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10404A - 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10404A
CN113110404A CN202110577548.2A CN202110577548A CN113110404A CN 113110404 A CN113110404 A CN 113110404A CN 202110577548 A CN202110577548 A CN 202110577548A CN 113110404 A CN113110404 A CN 1131104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e
interface
circuit
current
st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775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10404B (zh
Inventor
华泽玺
邬芝权
曾鹏程
靳桅
薛恒
龙海鹏
胡晓刚
邱鼎昌
谢朔春
白鹏飞
曹旭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urui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urui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urui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urui Sens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7754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1104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110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0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10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104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0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z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048Remote test, monitoring, diagnosti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4Pc safety
    • G05B2219/24061Simulator, generates input signals, shows output signals of logic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接口电路与室内控制电路上电连接后,使用电流监测电路检测的接口电路当前的表示电流,判断当前道岔状态;当前道岔状态包括定位状态、反位状态、四开状态;根据电流监测电路检测室内控制电路由接口电路输出的动力电流,控制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由当前道岔状态转换为与室内控制电路输出动力电流相对应的道岔状态;由当前道岔状态转换为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动力电流对应的道岔状态包括定位状态与反位状态之间的转换、四开状态转换为定位状态或反位状态。本发明模拟一个转辙机装置,与已建设好的室内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调试室内控制转辙机的电路。

Description

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拟铁路转辙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独立模拟室外交流转辙机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铁路建设或改造过程中,常常会因室内道岔控制电路部分和室外道岔部分建设进度不一致,而使得室内的控制电路和室外的道岔设备无法进行联调联试。比如室内道岔控制电路部分已经建设好,但室外道岔设备还没有建设好,则需要设计一个模拟的转辙机作为室外道岔设备,用于与室内道岔控制电路部分共同进行测试,以检测室内道岔控制电路配线是否正确。
传统的模拟转辙机只模拟的转辙机的表示电路部分,无法对驱动电路部分进行测试,这样达不到全面实验道岔控制电路配线的目的。或者传统使用灯泡来模拟三相电机,会出现体积大、功率大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模拟一个转辙机装置,与已建设好的室内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调试室内控制转辙机的电路,提供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通过接口电路与室内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接口电路包括五个接口,分别为接口X1、接口X2、接口X3、接口X4、接口X5,包括:
电流监测电路,用于检测接口电路各接口的表示电流,以及检测室内控制电路向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输出的动力电流,并将检测的表示电流或动力电流发送至微处理器;
室内控制电路,用于通过接口电路向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输出表示电流动力电流;
微控制器,通过检测的各接口表示电流判断当前道岔状态,并根据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动力电流,控制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由当前道岔状态转换为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动力电流对应的道岔状态;
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与接口电路连接,用于根据微控制器的控制,转换当前道岔状态为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电流对应的道岔状态;
当前道岔状态包括定位状态、反位状态、四开状态;由当前道岔状态转换为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电流对应的道岔状态包括定位状态与反位状态之间的转换、四开状态转换为定位状态或反位状态;
按键切换器,用于当前道岔状态为定位状态或反位状态时,将当前道岔状态转换为四开状态;或用于在定位状态和反位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中,将道岔状态设定为四开状态;或用于将四开状态恢复为定位状态或反位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电流监测电路检测五个接口通道的表示电流,得到当前道岔状态,检测各个通道电流信号波形组合判断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动力电流,判断操作状态。本方案中模拟转辙机的静态状态包括定位、反位、四开状态,动态状态包括定位转换反位、反位转换定位、四开转换定位、四开转换反位。
室内控制电路提供动力电流,微处理器通过采集的动力电流,获取接口通电情况,结合当前道岔情况,执行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动作。本装置设置有按键切换器,当按键按下,装置可模拟四开状态,或者模拟四开状态恢复为定位状态、反位状态,手动模拟四开状态的操作可以在室内控制电路的操作过程中执行。
更进一步地,在检测室内控制电路输出动力电流时,微控制器通过计算各接口的电流数值,精准判断动力电源缺相,并在OLED电路的屏幕上指示是否缺相,以及显示电流大小。
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接口电路与室内控制电路上电连接后,使用电流监测电路检测的接口电路当前的表示电流,判断当前道岔状态;当前道岔状态包括定位状态、反位状态、四开状态;
根据电流监测电路检测室内控制电路由接口电路输出的动力电流,控制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由当前道岔状态转换为与室内控制电路输出动力电流相对应的道岔状态;由当前道岔状态转换为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动力电流对应的道岔状态包括定位状态与反位状态之间的转换、四开状态转换为定位状态或反位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模拟一个转辙机装置,与已建设好的室内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调试室内控制转辙机的电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模拟室外转辙机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八排静节点组的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四排静节点组的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继电器控制静节点闭合或断开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电流监测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继电器的驱动电路;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OLED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实施例1: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如图1所示,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通过接口电路与室内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接口电路包括五个接口,分别为接口X1、接口X2、接口X3、接口X4、接口X5。所述装置包括电流监测电路、室内控制电路、微控制器、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按键切换器、OLED电路,其中:
电流监测电路用于检测接口电路各接口的表示电流,当本装置与室内控制电路通过接口电路连接上电时,根据检测各接口的表示电流情况,即可判断本装置当前的道岔状态。道岔状态包括定位状态、反位状态、四开状态。
室内控制电路用于通过接口电路向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输出动力电流。已知了当前的道岔状态后,室内控制电路通过部分接口向自动开闭器电路输出动力电流,电流监测电路检测到哪些接口有电流后,即可判断出室内控制电路要求转换的道岔状态,再由微控制器根据室内控制电路的要求,将当前的道岔状态转换为室内控制电路要求的道岔状态。
微控制器则通过各个接口的表示电流判断当前道岔状态,并根据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动力电流,控制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由当前道岔状态转换为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动力电流对应的道岔状态。由当前道岔状态转换为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电流对应的道岔状态包括定位状态与反位状态之间的转换、四开状态转换为定位状态或反位状态。
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与接口电路连接,采用继电器矩阵实现,用于根据微控制器的控制,转换当前道岔状态为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动力电流对应的道岔状态。
具体地,请参见图2为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可见所述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可以包括多排静节点组、多个动节点,每排静节点组包括多个静节点。图2中深色圆点即为动节点,浅色圆点即为静节点,当一个动节点与两个静节点连接时,这两个静节点为闭合触点,否则这两个静节点为断开触点。
作为理解,在图2中,一共有八排静节点组,其中有四排静节点组为Z系,另外四排静节点组为S系,每排静节点组有六个静节点。标识为“Z41”的静节点表示Z系第四排静节点组中的第一个静节点,标识为“Z16”的静节点表示Z系第一排静节点组中的第六个静节点,同理标识为“S24”的静节点表示S系第二排静节点组中的第四个静节点。
那么图2中静节点Z41与Z42为断开触点,静节点Z31和Z32为闭合触点。可见,每一排静节点组中的所有静节点要么都为闭合触点,要么都为断开触点。
本实施例作为举例,请参见图3,包括四排静节点组、六个动节点,每排静节点组包括六个静节点。
当第一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和第三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均为闭合触点,且第二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和第四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均为断开触点时,为定位状态。
即:Z11与Z12、Z13与Z14、Z15与Z16为闭合触点,Z21与Z22、Z23与Z24、Z25与Z26为断开触点,Z31与Z32、Z33与Z34、Z35与Z36为闭合触点,Z41与Z42、Z43与Z44、Z45与Z46为断开触点。
当第二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和第四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均为闭合触点,且第一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和第三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均为断开触点时,为反位状态。
即:Z11与Z12、Z13与Z14、Z15与Z16为断开触点,Z21与Z22、Z23与Z24、Z25与Z26为闭合触点,Z31与Z32、Z33与Z34、Z35与Z36为断开触点,Z41与Z42、Z43与Z44、Z45与Z46为闭合触点。
故图3所示即为定位状态,所以如果这四排静节点组的闭合和断开触点不是上述所说的定位状态或反位状态时,则是四开状态,也就是故障状态。
按键切换器,用于当前道岔状态为定位状态或反位状态时,将当前道岔状态转换为四开状态;或用于在定位状态和反位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中,将道岔状态设定为四开状态;或用于将四开状态恢复为定位状态或反位状态。
所述微控制器还连接有OLED电路,如图8所示,SAD、SCK引脚与微控制器连接,用于显示当前道岔状态。
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用于为所述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输出三相电。请参见图6,所述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包括接口JP1、接口JP2、接口JP3,所述接口JP1与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的接口JP4连接,所述接口JP2与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的接口JP5连接,所述接口JP3与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的接口JP6连接。
所述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除了本实施例列举的四排静节点组和六个动节点外,还包括二极管D10、电阻R19,请参见图3,第二排静节点组的第六个静节点(Z26)与所述二极管D10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0的阴极与电阻R19的一端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第三排静节点组的第六个静节点(Z36)连接。所述二极管D10为1N4007,电阻R19的阻值为300欧,功率为25W。
实际上,微控制器连接有继电器驱动电路,如图7所示,通过继电器驱动电路使继电器矩阵动作或复位,来实现动节点与两个静节点的连接或断开。请参见图4,当继电器JDX1和JDX5动作时,第四排静节点组闭合,反之当继电器JDX1和JDX5复位时,第四排静节点组断开。
因此,微控制器要控制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实现定位状态与反位状态之间的转换、四开状态转换为定位状态或反位状态时,通过控制继电器动作或复位的操作即可。
基于上述装置,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通过接口电路与室内控制电路上电连接后,使用电流监测电路检测的接口电路当前的表示电流,判断当前道岔状态;当前道岔状态包括定位状态、反位状态、四开状态。
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通过接口电路与室内控制电路电连接时,未知此时模拟自动开闭器的道岔状态,但上电后,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会与室内控制电路连通形成回路,因此使用电流监测电路检测接口电路各个接口的表示电流,即可判断出模拟自动开闭器当前的道岔状态,如图5所示为电流监测电路示意图。
当电流监测电路检测到室内控制电路由接口X1输出表示电流至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并由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返回接口X4,且检测到由接口X2输出表示电流至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并由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返回接口X1时,判断为定位状态;此时第一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和第三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均为闭合触点,且第二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和第四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均为断开触点。
更详细的,定位状态时表示电流的路径:当检测到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表示电流从接口X1流入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再经接口JP4流入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后,又经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的接口JP3流入接口JP6,此时二极管D10反向截止,经过第一排静节点组的第二个静节点(Z12)和第一排静节点组的第一个静节点(Z11)流回接口X4,形成回路;
当检测到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表示电流从接口X2流入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后,此时二极管D10正向导通,经第三排静节点组的第三个静节点(Z33)和第三排静节点组的第四个静节点(Z34),再经第一排静节点组的第五个静节点(Z15)和第一排静节点组的第六个静节点(Z16),又经二极管D10和电阻R19,通过第三排静节点组的第五个静节点(Z35)和第三排静节点组的第六个静节点(Z36),经接口JP5流入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最后从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的接口JP1流出至接口X1,形成回路。
当电流监测电路检测到室内控制电路由接口X1输出表示电流至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并由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返回接口X3,且检测到由接口X5输出表示电流至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并由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返回接口X1时,判断为反位状态;此时第二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和第四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均为闭合触点,且第一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和第三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均为断开触点。
更详细的,反位状态时表示电流的路径:当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表示电流从接口X1流入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再经接口JP4流入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后,又经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的接口JP2流入接口JP5,此时二极管D10正向导通,经过第二排静节点组的第五个静节点(Z25)和第二排静节点组的第六个静节点(Z26),再经二极管D10和电阻R19,又经第四排静节点组的第六个静节点(Z46)和第四排静节点组的第五个静节点(Z45),最后经第二排静节点组的第四个静节点(Z24)和第二排静节点组的第三个静节点(Z23)流出至接口X3,形成回路;
当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表示电流从接口X5流入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经过第四排静节点组的第一个静节点(Z41)和第四排静节点组的第二个静节点(Z42)后,从接口JP5流入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此时二极管D10反向截止,从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的接口JP1流出至接口X1,形成回路。
因此,当检测到表示电流从接口X1输出、接口X4返回形成回路,并且从接口X2输出、接口X1返回形成回路时,则判断为定位状态。当检测到表示电流从接口X1输出、接口X3返回形成回路,并且从接口X5输出、接口X1返回形成回路时,则判断为反位状态。那么当表示电流的路径不为上述两种情况时,则判断为四开状态。
步骤S2:根据电流监测电路检测室内控制电路由接口电路输出的动力电流,控制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由当前道岔状态转换为与室内控制电路输出动力电流相对应的道岔状态;由当前道岔状态转换为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动力电流对应的道岔状态包括定位状态与反位状态之间的转换、四开状态转换为定位状态或反位状态。
如果当前道岔状态为定位状态时,需要控制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由定位状态转换为与室内控制电路输出动力电流相对应的反位状态,则通过控制继电器将第三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由闭合触点转换为断开触点,且将第四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由断开触点转换为闭合触点;通过延时模拟真实转辙机正常到位时间;再将第一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由闭合触点转换为断开触点,且将第二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由断开触点转换为闭合触点。
如果当前道岔状态为反位状态时,控制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由反位状态转换为与室内控制电路输出动力电流相对应的定位状态,则通过控制继电器将第二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由闭合触点转换为断开触点,且将第一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由断开触点转换为闭合触点;通过延时模拟真实转辙机正常到位时间;再将第四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由闭合触点转换为断开触点,且将第三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由断开触点转换为闭合触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通过接口电路与室内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接口电路包括五个接口,分别为接口X1、接口X2、接口X3、接口X4、接口X5,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流监测电路,用于检测接口电路各接口的表示电流,以及检测室内控制电路向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输出的动力电流,并将检测的表示电流或动力电流发送至微处理器;
微控制器,通过检测的各接口表示电流判断当前道岔状态,并根据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动力电流,控制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由当前道岔状态转换为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动力电流对应的道岔状态;
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采用继电器矩阵实现,与接口电路连接,用于根据微控制器的控制,转换当前道岔状态为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电流对应的道岔状态;
当前道岔状态包括定位状态、反位状态、四开状态;由当前道岔状态转换为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电流对应的道岔状态包括定位状态与反位状态之间的转换、四开状态转换为定位状态或反位状态;
按键切换器,用于当前道岔状态为定位状态或反位状态时,将当前道岔状态转换为四开状态;或用于在定位状态和反位状态之间的转换过程中,将道岔状态设定为四开状态;或用于将四开状态恢复为定位状态或反位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包括多排静节点组、多个动节点,每排静节点组包括多个静节点,由继电器矩阵实现;
当任一动节点与每排静节点组中的任意两个静节点连接时,这两个静节点为闭合触点;当任意两个静节点没有与任一动节点连接时,这两个静节点为断开触点;
且每一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均为闭合触点或均为断开触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所述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包括接口JP1、接口JP2、接口JP3,所述接口JP1与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的接口JP4连接,所述接口JP2与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的接口JP5连接,所述接口JP3与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的接口JP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节点组为四排,每排静节点组包括六个静节点,所述动节点为六个;
当第一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和第三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均为闭合触点,且第二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和第四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均为断开触点时,为定位状态;
当第二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和第四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均为闭合触点,且第一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和第三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均为断开触点时,为反位状态;
否则为四开状态;
所述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还包括二极管D10,电阻R19,第二排静节点组的第六个静节点与所述二极管D10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10的阴极与电阻R19的一端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第三排静节点组的第六个静节点连接;
所述微控制器还连接有OLED电路,用于显示当前道岔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控制器还包括继电器驱动电路,用于控制继电器动作或复位,以实现动静节点为闭合触点或断开触点,从而实现定位状态与反位状态之间的转换、四开状态转换为定位状态或反位状态。
6.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接口电路与室内控制电路上电连接后,使用电流监测电路检测的接口电路当前的表示电流,判断当前道岔状态;当前道岔状态包括定位状态、反位状态、四开状态;
根据电流监测电路检测室内控制电路由接口电路输出的动力电流,控制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由当前道岔状态转换为与室内控制电路输出动力电流相对应的道岔状态;由当前道岔状态转换为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动力电流对应的道岔状态包括定位状态与反位状态之间的转换、四开状态转换为定位状态或反位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接口电路与室内控制电路上电连接后,使用电流监测电路检测的接口电路当前的表示电流,判断当前道岔状态的步骤,包括:
当电流监测电路检测到室内控制电路由接口X1输出表示电流至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并由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返回接口X4,且检测到由接口X2输出表示电流至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并由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返回接口X1时,判断为定位状态;此时第一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和第三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均为闭合触点,且第二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和第四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均为断开触点;
当电流监测电路检测到室内控制电路由接口X1输出表示电流至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并由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返回接口X3,且检测到由接口X5输出表示电流至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并由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返回接口X1时,判断为反位状态;此时第二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和第四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均为闭合触点,且第一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和第三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均为断开触点;
当电流监测电路检测到室内控制电路经接口电路输出的表示电流不是定位状态和反位状态时的情况时,判断为四开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当电流监测电路检测到室内控制电路由接口X1输出表示电流至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并由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返回接口X4,且检测到由接口X2输出表示电流至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并由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返回接口X1时,判断为定位状态的步骤,包括:
当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表示电流从接口X1流入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再经接口JP4流入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后,又经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的接口JP3流入接口JP6,此时二极管D10反向截止,经过第一排静节点组的第二个静节点和第一排静节点组的第一个静节点流回接口X4,形成回路;
当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表示电流从接口X2流入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后,此时二极管D10正向导通,经第三排静节点组的第三个静节点和第三排静节点组的第四个静节点,再经第一排静节点组的第五个静节点和第一排静节点组的第六个静节点,又经二极管D10和电阻R19,通过第三排静节点组的第五个静节点和第三排静节点组的第六个静节点,经接口JP5流入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最后从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的接口JP1流出至接口X1,形成回路;
所述当电流监测电路检测到室内控制电路由接口X1输出表示电流至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并由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返回接口X3,且检测到由接口X5输出表示电流至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并由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返回接口X1时,判断为反位状态的步骤,包括:
当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表示电流从接口X1流入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再经接口JP4流入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后,又经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的接口JP2流入接口JP5,此时二极管D10正向导通,经过第二排静节点组的第五个静节点和第二排静节点组的第六个静节点,再经二极管D10和电阻R19,又经第四排静节点组的第六个静节点和第四排静节点组的第五个静节点,最后经第二排静节点组的第四个静节点和第二排静节点组的第三个静节点流出至接口X3,形成回路;
当室内控制电路输出的表示电流从接口X5流入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经过第四排静节点组的第一个静节点和第四排静节点组的第二个静节点后,从接口JP5流入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此时二极管D10反向截止,从模拟三相电机阻抗电路的接口JP1流出至接口X1,形成回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道岔状态为定位状态时,控制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由定位状态转换为与室内控制电路输出动力电流相对应的反位状态的步骤,包括:
通过控制继电器将第三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由闭合触点转换为断开触点,且将第四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由断开触点转换为闭合触点;
再将第一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由闭合触点转换为断开触点,且将第二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由断开触点转换为闭合触点。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前道岔状态为反位状态时,控制模拟自动开闭器电路由反位状态转换为与室内控制电路输出动力电流相对应的定位状态的步骤,包括:
通过控制继电器将第二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由闭合触点转换为断开触点,且将第一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由断开触点转换为闭合触点;
再将第四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由闭合触点转换为断开触点,且将第三排静节点组中所有的静节点由断开触点转换为闭合触点。
CN202110577548.2A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31104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7548.2A CN113110404B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77548.2A CN113110404B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0404A true CN113110404A (zh) 2021-07-13
CN113110404B CN113110404B (zh) 2023-08-11

Family

ID=76723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77548.2A Active CN113110404B (zh) 2021-05-26 2021-05-26 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11040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9772A (zh) * 2021-08-16 2021-12-07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五线制交流转辙机的自动模拟装置和操作方法
CN113805562A (zh) * 2021-08-16 2021-12-17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五线制交流转辙机的模拟装置和操作方法
CN117368625A (zh) * 2023-12-08 2024-01-09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五线制交流转辙机的模拟装置和操作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19521A1 (en) * 2000-12-28 2002-07-03 Alstom Transport S.p.A. Switch machine for railroad switches or the like, having a trailing resistant device for opposing trailing of the switch points
CN202693707U (zh) * 2012-07-25 2013-01-23 中铁十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交流道岔转辙机试验装置
CN104504955A (zh) * 2014-12-12 2015-04-08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铁路提速道岔仿真转辙机
CN104932482A (zh) * 2015-05-29 2015-09-23 旷文珍 一种交流转辙机控制电路智能测试装置
CN207558223U (zh) * 2017-07-02 2018-06-29 河南赛伦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交流道岔转辙机模拟装置
CN108761226A (zh) * 2018-04-02 2018-11-06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三相交流五线制转辙机模拟仿真的电路及方法
WO2020063278A1 (zh) * 2018-09-28 2020-04-02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道岔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20138616A (ja) * 2019-02-27 2020-09-03 公益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電気転てつ機の転換負荷模擬装置
CN212709433U (zh) * 2020-04-10 2021-03-16 武汉特里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道岔控制电路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219521A1 (en) * 2000-12-28 2002-07-03 Alstom Transport S.p.A. Switch machine for railroad switches or the like, having a trailing resistant device for opposing trailing of the switch points
CN202693707U (zh) * 2012-07-25 2013-01-23 中铁十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交流道岔转辙机试验装置
CN104504955A (zh) * 2014-12-12 2015-04-08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铁路提速道岔仿真转辙机
CN104932482A (zh) * 2015-05-29 2015-09-23 旷文珍 一种交流转辙机控制电路智能测试装置
CN207558223U (zh) * 2017-07-02 2018-06-29 河南赛伦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交流道岔转辙机模拟装置
CN108761226A (zh) * 2018-04-02 2018-11-06 浙江众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三相交流五线制转辙机模拟仿真的电路及方法
WO2020063278A1 (zh) * 2018-09-28 2020-04-02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交流道岔装置、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20138616A (ja) * 2019-02-27 2020-09-03 公益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電気転てつ機の転換負荷模擬装置
CN212709433U (zh) * 2020-04-10 2021-03-16 武汉特里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道岔控制电路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9772A (zh) * 2021-08-16 2021-12-07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五线制交流转辙机的自动模拟装置和操作方法
CN113805562A (zh) * 2021-08-16 2021-12-17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五线制交流转辙机的模拟装置和操作方法
CN113759772B (zh) * 2021-08-16 2024-01-30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五线制交流转辙机的自动模拟装置和操作方法
CN117368625A (zh) * 2023-12-08 2024-01-09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五线制交流转辙机的模拟装置和操作方法
CN117368625B (zh) * 2023-12-08 2024-03-19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三相五线制交流转辙机的模拟装置和操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10404B (zh) 2023-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110404B (zh) 一种独立模拟交流转辙机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4901289A (zh) 一种自动监测运行故障的电路保护装置
CN103236197A (zh) 铁路沙盘道岔模拟转辙机
CN102855796A (zh) 一种电气实训装置
CN211826183U (zh) 一种新型简易模拟断路器
CN1725270B (zh) 自检型电气(及电子)线路连接实习装置
CN105911419A (zh) 一种自动检测电机实验电路连接状况的方法
CN113759193B (zh) 一种四线制直流转辙机的模拟装置和操作方法
CN112034298A (zh) 一种道岔试验装置
CN208172187U (zh) 一种电子时间继电器的检测装置
CN218727677U (zh) 核电站核岛低压交流配电盘试验装置
CN208607296U (zh) 引线集合装置和测试系统
CN112986815B (zh) 断路器防跳回路的测试电路及测试方法
CN207457390U (zh) 低压配变台区智能用电信息系统的表位故障模拟装置
CN105989768B (zh) 一种yag激光焊接电源教学实验及过级考试平台
CN202018764U (zh) 10kV馈出线二次回路仿真装置
CN113009332A (zh) 中间继电器校验仪
CN211349846U (zh) 一种电器实训平台控制电路
CN201153017Y (zh) 电能计量装置错误接线模拟装置
CN214750702U (zh) 中间继电器校验仪
CN212208692U (zh) 一种电力线路模拟故障实验模块及故障检测系统
CN212301731U (zh) 一种道岔试验装置
CN209070819U (zh) 一种培训用断路器回路电阻模拟装置
CN219891375U (zh) 小型电磁式继电器触点检测装置
CN113805562B (zh) 一种三相五线制交流转辙机的模拟装置和操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