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106706B - 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106706B
CN113106706B CN202011549161.8A CN202011549161A CN113106706B CN 113106706 B CN113106706 B CN 113106706B CN 202011549161 A CN202011549161 A CN 202011549161A CN 113106706 B CN113106706 B CN 1131067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rgent
protrusion
auxiliary
engagemen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4916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106706A (zh
Inventor
郑盛云
张训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106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6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106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106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2Devices for adding soap or other washing agents
    • D06F39/022Devices for adding soap or other washing agents in a liquid state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02Devices for adding soap or other washing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8/00Drawers for tables, cabinets or like furniture; Guides for drawers
    • A47B88/40Sliding drawers; Slides or guid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8/00Drawers for tables, cabinets or like furniture; Guides for drawers
    • A47B88/9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rawers
    • A47B88/969Drawers having means for organising or sorting the content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3/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 D06F23/02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rotating or oscillating about a horizontal axi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4/00Details of control systems for washing machines, washer-dryers or laundry dryers
    • D06F34/1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specific paramet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39/00Details of washing machines not specific to a single type of machines covered by groups D06F9/00 - D06F27/00 
    • D06F39/12Casings; Tu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该衣物处理装置包括箱体、外桶、滚筒和储存部。储存部包括储存部框架、洗涤剂槽和辅助洗涤剂容器。洗涤剂槽包括:壳体,具有开口顶面,且在该壳体中储存洗涤剂;以及盖构件,可拆卸地联接到壳体的顶面。盖构件包括夹持部,该夹持部朝向辅助洗涤剂容器延伸,并且该夹持部位于辅助洗涤剂容器的开口顶面上。

Description

衣物处理装置
相关申请
本申请主张于2019年12月24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9-0174253号的权益,其内容通过援引整体并入本文,如同在本文中完全呈述一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洗涤剂供给器的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衣物处理装置是将衣服、床上用品之类(以下称为衣物)放入滚筒(drum)中以从衣物上去除污物的装置。衣物处理装置可以执行诸如洗涤、漂洗、脱水、干燥等的过程。基于将衣物放入滚筒的方案,衣物处理装置可以被分为顶部装载式衣物处理装置和前部装载式衣物处理装置。
衣物处理装置可包括:箱体,其形成衣物处理装置的外观;外桶,容置在箱体中;滚筒,能旋转地装配在外桶内,且衣物被放入该滚筒中;以及洗涤剂供给器,其将洗涤剂供给到滚筒中。
在洗涤水被供给到容置在滚筒中的衣物的同时,滚筒被马达驱动旋转时,衣物上的污垢可以通过与滚筒和洗涤水的摩擦而被去除。
洗涤剂供给器具有洗涤剂供给功能,以提升洗涤效果。本文中,洗涤剂指的是增强洗涤效果的物质,诸如织物洗涤剂、织物柔顺剂、织物漂白剂等。可使用粉末形式的洗涤剂和液体形式的洗涤剂来作为洗涤剂。
相关文献KR 10-2018-0090003 A1公开了一种被包含在衣物处理装置中的洗涤剂供给器。在该衣物处理装置中,洗涤剂供给器具有洗涤剂槽(detergent reservoir)和可以在其中容纳辅助洗涤剂的辅助洗涤剂容器。
洗涤剂槽需要能被使用者容易地根据需求而与壳体分离。而且,即使在洗涤剂供给器移动时也能确保辅助洗涤剂被稳定地容纳在辅助洗涤剂容器中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可以有效地提升供洗涤剂储存于其中的储存部的可用性(usability,易用性)。
在一个示例中,本公开的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可以有效地提升洗涤剂供给器的使用效率。
在一个示例中,本公开的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在该衣物处理装置中,储存部(storage,储存器)的洗涤剂槽的盖构件可以被方便地操纵。
在一个示例中,本公开的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可以有效地防止洗涤剂意外泄漏。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可以在边缘上形成夹持部,以提升分离上述洗涤剂槽的盖构件等的易用性。
由于盖构件的凸缘部的夹持部额外地形成得较长,(会出现)在供给高水压的水的同时,呈粉末之类的形式的辅助洗涤剂溢流到正面的现象。
亦即,储存在辅助洗涤剂容器中的、呈粉末之类的形式的辅助洗涤剂可以被与使用者把手相对应的夹持部阻挡,而不会溢流。
此外,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可以确定储存部的设定伸出距离,以提升使用容易性,并且可包括基于相应的该设定伸出距离的接合部。由于设置一额外的肋来防止接合部的保持部被卡在止动件上,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止包括该接合部的弹性杆与止动件干涉。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包括:箱体,其中限定有洗涤剂开口;外桶,安装在箱体内;滚筒,能旋转地安装在外桶内;以及储存部,用于在其内储存洗涤剂,其中储存部能通过洗涤剂开口而缩进到箱体中。
该储存部包括:储存部框架,能通过洗涤剂开口缩进到箱体中;洗涤剂槽,安置在储存部框架中,并且在该洗涤剂槽内储存洗涤剂;以及辅助洗涤剂容器,其设置为与储存部框架中的洗涤剂槽相邻,并且具有开口顶面。
洗涤剂槽包括:壳体,具有开口顶面,并在其内储存洗涤剂;以及盖构件,能拆卸地联接到壳体的顶面,而该盖构件包括夹持部,该夹持部朝向辅助洗涤剂容器延伸,且该夹持部被定位在辅助洗涤剂容器的开口顶面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洗涤剂开口可以被限定在箱体的正面,储存部可以沿着前后方向缩进到洗涤剂开口中,而且夹持部可以被定位在辅助洗涤剂容器的前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辅助洗涤剂容器可包括前壁和侧壁,并且包括洗涤剂储存空间,该洗涤剂储存空间由前壁和侧壁围绕,且通过辅助洗涤剂容器的开口顶面而暴露。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洗涤剂槽可以被设置成围绕辅助洗涤剂容器的前部和侧部,盖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凸缘部,该凸缘部朝向辅助洗涤剂容器的开口顶面突出,且该凸缘部可以沿着辅助洗涤剂容器的前壁和侧壁延伸,而且夹持部可以形成在定位于辅助洗涤剂容器的前壁上的前部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夹持部可以进一步包括从凸缘部向下突出的突起。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洗涤剂槽可包括:洗涤剂注入部,定位在洗涤剂槽的前侧上,且在洗涤剂注入部中限定有洗涤剂注入孔;洗涤剂排放部,定位在洗涤剂槽的后侧上,其中洗涤剂能从洗涤剂排放部排出;以及连接部,用以将洗涤剂注入部和洗涤剂排放部彼此连接,而且辅助洗涤剂容器的前壁可以面向洗涤剂注入部的至少一部分,且辅助洗涤剂的侧壁可以面向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洗涤剂注入部可包括侧向突起,该侧向突起比连接部在侧向方向上更大程度地突出,辅助洗涤剂容器的前壁可以被定位在侧向突起的后方,且夹持部可以从侧向突起向后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洗涤剂槽可包括一对洗涤剂槽,该对洗涤剂槽可以被布置为在侧向方向彼此相邻,且辅助洗涤剂容器可以被定位在该对洗涤剂槽的相应的连接部之间,以及该对洗涤剂槽的相应的侧向突起可以被定位在辅助洗涤剂容器的前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凸缘部的前部可以朝向辅助洗涤剂容器延伸得比定位在辅助洗涤剂容器的侧壁上的凸缘部的侧部更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盖构件可包括通风孔,该通风孔限定在洗涤剂注入部中,用以使洗涤剂槽的内部和外部相互连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传感器端子和洗涤剂阀可以被布置在壳体的背面,传感器端子和洗涤剂阀可以从壳体向后突出,而且储存部框架的背面可以在分别对应于传感器端子和洗涤剂阀的位置处被打开(开口),并且可包括保持部,该保持部在传感器端子与洗涤剂阀之间的部分处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衣物处理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分配器,设置在箱体内,且设置在储存部上;止动件,设置在分配器上且朝向储存部突出;以及接合部,设置在储存部上且朝向分配器突出。
在储存部缩进到洗涤剂开口中的状态下,止动件可以被定位成向前地与接合部间隔开,而且在储存部从洗涤剂开口伸出的过程中,接合部可以与止动件接触,以便限制储存部的伸出距离。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衣物处理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弹性杆,该弹性杆设置在储存部上,其中弹性杆的前端形成自由端,其中接合部被设置在该前端的后方,而且在接合部与止动件接触而由此限制储存部伸出的状态下,该弹性杆的前端可以暴露于洗涤剂开口之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衣物处理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引导突起,该引导突起具有比止动件小的宽度,且从止动件向后延伸,接合部可具有被限定在面向引导突起的位置处的凹槽,以及引导突起在接合部与止动件接触的状态下可以被插入到凹槽中。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引导突起的面向储存部的一个面可以是倾斜的,以便随着与止动件的距离的增加而移离储存部。
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这样的衣物处理装置,其可以有效地提升储存洗涤剂的储存部的可用性。
在一个示例中,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这样的衣物处理装置,其可以有效地提升洗涤剂供给器的使用效率。
在一个示例中,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这样的衣物处理装置,在该衣物处理装置中,储存部的洗涤剂槽的盖构件可以被方便地操纵。
在一个示例中,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提供这样的衣物处理装置,其可有效防止洗涤剂的意外泄漏。
附图说明
本公开所包括的附图用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且这些附图被纳入而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是阐示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的洗涤剂供给器的俯视图;
图4是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洗涤剂供给器的分解图;
图5是阐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储存部从衣物处理装置伸出的状态的视图;
图6阐示图3中的洗涤剂供给器沿着线A-A截切的状态;
图7是阐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接合突起的视图;
图8是阐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接合弹性部的视图,其中在两端分别形成盖;
图9是阐示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在储存部缩进的状态下的接合突起和接合弹性部的立体图;
图10是阐示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储存部伸出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1是阐示图10中储存部缩进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2是阐示图11中储存部的缩进过程终止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阐示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盖形成在后端且接合弹性部在前端处滑动的视图;
图14是阐示图13中的接合弹性部和接合突起的立体图;
图15是阐示图14中的接合弹性部和接合突起的剖视图;
图16是阐示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在储存部伸出的状态下的防下垂部的视图;
图17是图16中的防下垂部的放大图;
图18是阐示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固定部的防下垂弹性部的视图;
图19是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储存部的俯视图;
图20是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储存部的分解图;
图21是阐示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洗涤剂槽的盖构件的视图;
图22是阐示图19中的洗涤剂槽沿着线B-B截切的剖面图;
图23是图22中的区域D的放大图;
图24是图19中的区域C的放大图;
图25是阐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分配器的底面的视图;
图26是图25中的区域E的放大图;
图27是阐示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在储存部伸出的情况下止动件和接合部的视图;
图28是图27中的止动件和接合部沿着线F-F截切后的剖视图;
图29是阐示图27中的弹性杆被按压的状态的视图;
图30是阐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接合部被移除的状态的视图;
图31是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洗涤剂槽的俯视图;
图32是阐示图31中的洗涤剂槽的通风孔的放大图;
图33是阐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通风孔的截面的视图;
图34是阐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洗涤剂槽的内部的视图;
图35是阐示图34中的洗涤剂槽沿着线G-G截切的视图;
图36是阐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盖构件的底面的视图;
图37是阐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洗涤剂槽的边缘区域的视图;
图38是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从洗涤剂槽的后方观看的视图;
图39阐示了图38中的洗涤剂阀被旋转到关闭状态的状态;
图40是阐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洗涤剂槽的阀孔的视图;
图41是阐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洗涤剂阀的视图;
图42是阐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插入阀孔中的洗涤剂阀的视图;
图43是阐示在打开状态下图42中的洗涤剂阀插入阀孔中的状态的视图;
图44是阐示图43中的洗涤剂阀被旋转到关闭状态的状态的视图;
图45是阐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洗涤剂阀的联接凹槽的视图;
图46是阐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的联接到阀孔的洗涤剂阀的截面的视图;
图47是阐示图46中的洗涤剂阀被联接到洗涤剂泵的入口的状态的视图;以及
图48是阐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插入有洗涤剂槽的储存部框架的背面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使得在本公开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普通知识的人员可以容易地实施该实施例。
然而,本公开能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而不限于在本文中描述的实施例。此外,为了清楚地描述本公开,在附图中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件。进一步地,在整个说明书中,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似的部件。
在本文中省略了相同部件的重复描述。
此外,应理解的是,当在本文中一部件被称为“连接到”或“联接到”另一部件时,该部件可以被直接地连接到或联接到该另一部件,或者可以存在着一个或多个中间部件。另一方面,应理解的是,当在本文中一部件被称为“直接连接到”或“直接联接到”另一部件时,则没有其它中间部件。
详细描述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阐释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
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和“一个”旨在也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
应该理解的是,当在本文中使用术语“包括”、“包含”、“具有”、“含有”时,其指明存在着本文中描述的特征、数量、步骤、操作、部件、组件或其组合,但不排除存在或增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的特征、数量、步骤、操作、部件、组件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术语“和/或”包括多个列出的项目或多个列出的项目中的任一者的组合。在本说明书中,“A或B”可包括“A”、“B”或“A和B两者”。
图1是阐示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从上方观看的衣物处理装置1的视图,以及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的洗涤剂供给器100的俯视图。
参考图1至图3,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包括:箱体10,在其正面中限定有洗涤剂开口15;外桶20,安装在箱体10内;滚筒30,可旋转地安装在外桶20内;以及洗涤剂供给器100,安装在洗涤剂开口15内。
衣物处理装置1可包括:洗衣机,在该洗衣机中将衣服装入到洗涤桶(washingtank)内以进行清洗、漂洗、脱水等;干衣机,湿衣服被装入到其中以进行干燥;等等。
衣物处理装置1可以被分为顶部装载式衣物处理装置和前部装载式衣物处理装置。图1阐示了前部装载式衣物处理装置1,但是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因为本公开不仅仅用于前部装载式洗衣机,本公开还可以适用于顶部装载式洗衣机。
如在图1中所示,衣物处理装置1可具有:箱体10,形成衣物处理装置1的外观;以及操控单元,具有显示器,其接收来自使用者的各种控制指令,并且显示关于操作状态的信息。衣物处理装置1可包括门40,其被安装在箱体10的正面,且该门被枢转地设置为允许衣物进出。
箱体10形成衣物处理装置1的外观。在箱体10内可以一空间,该空间内可容纳构成衣物处理装置1的各种组件。滚筒30可以被安装在箱体10内,该滚筒30用于在其内容纳通过门40装入的衣物。
特别地,外桶20和滚筒30可以布置在箱体10内,在外桶20中容纳洗涤水,而滚筒30被可旋转地设置在外桶20内,用以将衣物容置于滚筒30内。用以补偿由旋转引起的偏心的平衡器可以被安装在滚筒30的一侧。
操控单元可以包括用于操控衣物处理装置1的操作状态的各种键、以及用于显示衣物处理装置1的操作状态的显示器。门40可以包含诸如钢化玻璃之类的透明构件,以便可以在视觉上辨别箱体10或滚筒30的内部。
在一个示例中,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装置1可具有限定在其正面中的洗涤剂开口15,而且洗涤剂供给器100可以被设置在洗涤剂开口15内。
洗涤剂开口15的位置可以是多种多样的,而图1阐示了洗涤剂开口15被限定为沿侧向方向Y平行于操控单元的状态。
洗涤剂供给器100可以被安装在洗涤剂开口15中,该洗涤剂开口15可以被限定在箱体10的上部的一侧。洗涤剂供给器100可以包括能够将洗涤剂储存在其内的储存部300。图3是洗涤剂供给器100的俯视图。
洗涤剂供给器100用于在洗涤操作期间将储存在储存部300中的洗涤剂自动地供给到滚筒30的内部。洗涤剂指的是可以提升衣物的洗涤效果的物质,其可包括液态织物洗涤剂和液态织物柔顺剂。
图4阐示了洗涤剂供给器100被拆分的状态。洗涤剂供给器100可以如在图4中所示地自上而下包括分配器200、储存部300和供给器壳体400。
洗涤剂可以被储存到储存部300中。储存部300可以沿着前后方向X被插入到洗涤剂开口15中,而且可包括前把手305、储存部框架390、以及安置在储存部框架390中的洗涤剂槽310。
在本公开中,可以基于洗涤剂开口15来限定前方和后方。例如,可以理解的是,从洗涤剂开口15朝向箱体10外部的方向是向前方向,而从洗涤剂开口15朝向箱体10内部的方向是向后方向。亦即,即使门40和洗涤剂开口15被布置在箱体10的不同的面上,也可以围绕洗涤剂开口15来限定前方和后方。
在一个示例中,图5阐示了从箱体10的外部观看的自洗涤剂开口15伸出的储存部300的视图。
当使用者抓握然后拉动被设置在储存部300的正面上的把手305时,储存部300在缩进到洗涤剂开口15中的状态下,从与分配器200和供给器壳体400堆叠的状态向前滑动,使得储存部300可以伸出到箱体10之外或洗涤剂开口15之外。类似地,当使用者向后推动把手305时,储存部300可以滑动并插入到洗涤剂开口15中。
在一个示例中,图6阐示了图3中的洗涤剂供给器100沿着线A-A截切的状态。参考图6,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可包括固定部,其设置在箱体10内,且设置成面向在储存部300缩进到洗涤剂开口15中的前后方向X上延伸的一个面。
此外,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可包括:接合突起320,设置在储存部300的所述一个面上,且朝向固定部突出;以及接合弹性部220,设置在固定部中,朝向储存部300的所述一个面突出,且沿着前后方向X与接合突起320平行地被定位,以在储存部300的缩进过程中被接合突起320按压和弹性变形。
接合弹性部2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可拆卸地联接到固定部。
特别地,固定部可以被设置在箱体10内,并被设置成面向储存部300的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的所述一个面。图6阐示了固定部的底面被设置为面向所述储存部300的顶面的状态。
在本公开中,固定部可以面向储存部300的顶面和两侧面中的其中之一,并且可以是供给器壳体400或单独的部件。然而,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固定部可以对应于分配器200,其能够在洗涤过程中将水供给到储存部300的洗涤剂供给器100。
与储存部300不同,固定部在被安装在箱体10内的状态下不可以通过洗涤剂开口15缩进或伸出,而是可以被设置在固定于特定位置的状态下。
接合突起320可以被设置在储存部300的面向固定部(例如分配器200)的所述一个面上。图6阐示了接合突起320被设置在储存部300的顶面上的状态,而图7阐示了接合突起320的放大图。
接合突起320可以从储存部300的所述一个面朝向固定部突出。接合突起320的突起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而变化。
接合弹性部220可以被设置在固定部中。接合弹性部220可以被形成为从固定部朝向储存部300突出。例如,如图6中所示,接合弹性部220可以从分配器200向下突出。图7阐示了设置在固定部中的接合弹性部220。
接合弹性部220可被构造为使其至少一部分沿着前后方向X与接合突起320叠置(overlap,重叠)。亦即,接合弹性部220可以沿着前后方向X与接合突起320平行地被定位。因此,在储存部300的缩进或伸出过程期间,接合弹性部2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接合突起320按压和弹性变形。
接合弹性部220的突起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而变化。例如,接合突起320和接合弹性部220可具有其中心突出而使得其前侧和后侧具有平缓坡度的形状。
接合弹性部220可以由具有弹性且能够变形和恢复的材料制成,且可以具有比接合突起320更高的弹性。此外,接合弹性部220可具有比固定部的材料更高的弹性。
图9是阐示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在储存部300缩进到洗涤剂开口15中的状态下接合弹性部220和接合突起320的视图。参考图9,接合弹性部220的至少一部分(例如,包括向下突出的端部的部分)可以被设置为沿着前后方向X或储存部300的缩进方向与接合突起320叠置。
图10阐示了处于伸出状态的储存部300滑动进入洗涤剂开口15的状态。参考图10,储存部300可以伸出,使得接合突起320被定位在接合弹性部220的前方,而且接合突起320可以在缩进过程中向后朝向接合弹性部220移动。
在图11中阐示了图10中的接合突起320向后移动且在竖直方向Z上与接合弹性部22叠置的状态。
参考图11,在储存部300的缩进过程中,接合突起320可以在按压接合弹性部220的同时向后移动。亦即,接合弹性部220可以被定位成在竖直方向Z上与接合突起320叠置,并且可以被接合突起320按压和变形。
被接合突起320按压的接合弹性部220可以被变形为使得其突出高度减小,因此接合突起320可以经过接合弹性部220并向后移动。
图12中示出了图11中所示的接合突起320被向后移动且经过接合弹性部220,以及储存部300被完全缩进到洗涤剂开口15中的状态。
参考图12,当储存部300被完全地缩进到洗涤剂开口15中时,接合突起320经过接合弹性部220且被定位在接合弹性部220的后方。在接合弹性部220通过接合突起320而被弹性变形之后,当接合突起320经过接合弹性部220时,接合弹性部220可以被弹性地恢复。
使用者可以使用把手305使储存部300从洗涤剂开口15伸出,且将洗涤剂注入到储存部300中。储存洗涤剂的储存部300可以通过向后滑动而缩进到洗涤剂开口15中。在这点上,使用者可以通过接合突起320与接合弹性部220之间的接触关系来了解储存部300的缩进情况。
例如,使用者可以在抓握把手305且向后推动储存部的过程中,辨识接合突起320与接合弹性部220之间的接触300,而且预定的压力可以被传送到使用者。当接合突起320经过接合弹性部220时,传送到使用者的力可以被减小,并且使用者可以识别储存部300已经完全地到达缩进状态。
此外,由于接合弹性部220的恢复力被传送到接合突起320,接合弹性部220可以向接合突起320提供移动力,使得(被移动以使接合突起320经过接合弹性部220的)储存部300缩进到洗涤剂开口15的远端。
因此,使用者感觉到一定的反作用力。然后,在储存部300缩进到洗涤剂开口15中时该反作用力消失,而是提供引起缩进的力,使得使用者可以感觉到储存部300的柔顺(soft)而稳定的缩进感。
在一个示例中,再参考图8,在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中,接合弹性部220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能拆卸地联接到固定部。
特别地,接合弹性部220可以独立于固定部而被制造,且其至少一部分可被构造为联接到固定部。在这点上,接合弹性部220可以被联接到固定部且可从其上拆卸。
接合弹性部220对应于通过被接合突起320按压而变形且恢复的弹性体。可以有利的是,接合弹性部220由比固定部的材料更易于变形且具有出色的弹性的材料制成。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可以是有利的,因为接合弹性部220独立于固定部被制造,使得接合弹性部220可以使用与具有高刚性的固定部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来制造。
此外,固定部的制造可以包括热处理过程(工艺)。在这种情况下,在热处理之后,固定部的材料的弹性可以降低且刚性可以增大。当接合弹性部220与固定部一起模制时,接合弹性部220的弹性也可以通过热处理过程来降低。
亦即,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优点在于,由于接合弹性部220被独立于固定部来制造而且被可拆卸地联接到固定部,可以避免固定部的制造中所包括的一系列磨制过程导致的材料特性的变化。
在一个示例中,在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装置1中,在储存部300缩进到洗涤剂开口15中的状态下,接合弹性部220的最大突起点228可以被定位在接合突起320的最大突起点322的前方,且接合弹性部220可以在后方支撑接合突起320。
接合弹性部220的最大突起点228指的是接合弹性部220的从固定部在竖直方向Z上突出最远的点,而且接合突起320的最大突起点322指的是在竖直方向Z上从储存部300突出最远的点。在图7中示出了接合突起320的最大突起点322,而在图9中示出了接合弹性部220的最大突起点228。
参考图7,在接合突起320中,倾斜的前按压部321可以被定位在最大突起点322的前面,平坦按压部323可以被定位在最大突起点322的后面,而且后按压部324可以被定位在平坦按压部323的后面。
在储存部300的缩进过程中,接合弹性部220可以被接合突起320的后按压部324按压。此后,由于接合弹性部220的最大突起点228被支撑在接合突起320的平坦按压部323上,所以可以保持接合弹性部220的变形状态。因此,在储存部300的缩进过程中,通过接合弹性部220产生的反作用力可以被逐步地提供。
当接合突起320的最大突起点322经过接合弹性部220的最大突起点228时,在接合突起320的前按压部321支撑接合弹性部220的同时,接合弹性部220逐渐地恢复。
在一个示例中,参考图9,在接合弹性部220中,前倾斜部227可以被定位在最大突起点228的前面,而且后倾斜部229可以被定位在最大突起点228的后面。
前倾斜部227可以从接合弹性部220的前端向后延伸,且随着前倾斜部227进一步远离该前端而可以变得更靠近储存部300。亦即,前倾斜部227可以被形成为是倾斜的,使得其突出高度朝向最大突起点228增加。
在一个示例中,后倾斜部229可以从前倾斜部227向后延伸,且可被构造为随着与前倾斜部227的距离的增加而移动远离储存部300。亦即,后倾斜部229可以被形成为是倾斜的,使得其突出高度从最大突起点228向后减小。
在储存部300缩进到洗涤剂开口15中的过程中,接合突起320按压前倾斜部227,以使接合弹性部220发生弹性变形。在储存部300缩进到洗涤剂开口15中的状态下,接合突起320可以与后倾斜部229接触,并且被后倾斜部229支撑。
在一个示例中,前倾斜部227可具有比后倾斜部229更长和更平滑的倾斜面。图15阐示了前倾斜部227的长度L1大于后倾斜部229的长度L2的状态。
因此,在储存部300的缩进过程中,接合弹性部220可以向接合突起320提供相对低增长率的反作用力,以便不会干扰缩进过程,且在储存部300的伸出过程中,提供相对高增长率的反作用力,以便可以防止储存部300的不必要的伸出。
在一个示例中,参考图12,当储存部300被完全地缩进洗涤剂开口15中时,接合突起320的最大突起点322可以位于接合弹性部220的最大突起点228的后方,而且接合弹性部220可以向后支撑接合突起320。
亦即,接合突起320可以通过接合弹性部220而被向后按压,并因此可以稳定地保持储存部300的缩进状态。进一步地,当使用者使储存部300伸出时,随着储存部300开始伸出,使用者可以立即辨识由接合弹性部220引起的反作用力,从而可以有效地辨识储存部300的伸出情况,而且可以限制储存部300的不必要的伸出。
在一个示例中,参考图8至图9,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固定部具有朝向储存部300的所述一个面开口的通孔215。接合弹性部220的中心部可以穿过通孔215,并朝向储存部300突出。
通孔215的形状可以变化,而且可以贯穿固定部。在接合弹性部220中,前端和后端的至少一者可以联接到并固定到固定部,而且接合弹性部220的中心部可以穿过通孔215,并朝向储存部300的所述一个面突出。
接合弹性部220的最大突起点228可以被定位在中心部处。由于该中心部穿过通孔215且朝向储存部300突出,可以有效地增加接合弹性部220的突起距离,从而通过按压接合突起320来促进其变形和恢复。图10至图12阐示了穿过通孔215突出的接合弹性部220被接合突起320按压而变形和恢复的状态。
例如,当固定部对应于分配器200且当接合弹性部220突出而穿过分配器200的通孔215时,与接合弹性部220直接从分配器200的底面突出的情况相比,接合弹性部220的总突出长度可以增大,这对于弹性变形可能是有利的。
在一个示例中,如在图8至图9中所示,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接合弹性部220的前端和后端可以被定位在储存部300的相对于固定部的一相对侧上,而且接合弹性部220可以被弯折,使得从前端和后端延伸的中心部穿过通孔215。
例如,固定部可以对应于分配器200,接合弹性部220可以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接合弹性部220的前端和后端可以被定位在分配器200的顶面上,而且接合弹性部220的中心部可以穿过通孔215,且可以从分配器200的顶面朝向分配器200的底面延伸。
接合弹性部220可被构造为使得带或直形构件被弯折或弯曲。亦即,接合弹性部220在与接合突起320接触的接触面的相对侧上具有空的空间,使得接合弹性部220可以通过接合突起320的按压而容易地变形及弹性地恢复。
在一个示例中,参考图9,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紧固凹槽233可被限定在通孔215的前方和后方中的至少一者处。接合弹性部220可以被定位成,使得其前端和后端的至少一者与紧固凹槽233叠置,而且接合弹性部220可以被紧固构件235(其插入到紧固凹槽233中)所贯穿,且联接到固定部。
紧固凹槽233由于被限定在通孔215的前方和后方的至少一者,所以可以被限定为在竖直方向Z上与接合弹性部220的前端或后端叠置。紧固构件235可以通过贯穿接合弹性部220的与紧固凹槽233叠置的那一端并且插入到紧固凹槽233中,而将接合弹性部220与固定部联接。紧固构件235可以具有类似螺栓之类的长度,可以被插入到紧固凹槽233中,且可以被容易地联接到紧固凹槽233且从紧固凹槽233移除。
在一个示例中,如在图9中所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包括紧固部230和盖221。
紧固部230可以被设置在固定部中,且沿着紧固构件235的插入方向突出,而且紧固凹槽233可以被限定在紧固部230的中心处。由于紧固凹槽233被限定在从固定部突出的紧固构件235中,可以容易地确保可供紧固构件235插入其内的紧固凹槽233的长度。
盖221可以被设置在接合弹性部220的前端和后端的至少一者上。亦即,盖221可以被设置在接合弹性部220的与紧固凹槽233叠置的一端处。
盖221中可以限定有一空间,而且其外周面223可以被设置成围绕紧固部230的外周面。亦即,紧固部230可以被联接为插入盖221中。
在紧固部230插入其内的盖221中,顶面224可以被紧固构件235贯穿。因此,由于从固定部突出的紧固部230被插入到盖221中,而且盖221通过紧固构件235与紧固部230联接,所以盖221可具有与紧固部230联接的稳定联接结构。
在一个示例中,如在图8至图9中所示,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紧固凹槽233可以分别限定在通孔215的前方和后方。接合弹性部220的前端和后端可以被分别联接到分别与该前端和该后端叠置的紧固凹槽233,使得接合弹性部220的该前端和该后端的位置可以被固定。进一步地,中心部可以弹性地变形。因此,尽管中心部会弹性变形,但是由于前端和后端被固定,所以接合弹性部220能以稳定的结构实施。
在一个示例中,图13阐示了接合弹性部220的前端被构造为能滑动的且盖221形成在接合弹性部220的后端处的状态。图14一起阐示了图13中的接合弹性部220和接合突起320,而且图15阐示了图13的接合弹性部220的剖视图。
如上所述,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接合弹性部220可被构造为,使得前端和后端中的一者被联接到紧固凹槽233,而另一者在固定部上是能滑动的。
当接合弹性部220的前端和后端两者被固定到例如分配器200的固定部时,可以改进接合弹性部220与固定部之间的联接稳定性。如在图13中所示,当前端和后端中的一者被设置为在固定部上是能滑动的,可以增大中心部的弹性变形量。
亦即,当接合弹性部220被接合突起320按压和变形时,接合弹性部220的能滑动端可以滑动远离接合弹性部220的中心,以满足接合弹性部220的突出高度的变化量。
因此,在其前端或后端被构造为能滑动的接合弹性部220中,可以增加在相同通孔215上允许的突出高度的变化量。因此,可以减少诸如接合突起320的高度等的设计限制,可以减少从接合弹性部220传送到接合突起320的弹性力,使得可以引起储存部300的平滑的伸出和缩进。
在一个示例中,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接合弹性部220可被构造为使得其后端联接到紧固凹槽233,且使得其前端在固定部上是能滑动的。
参考图13至图15,在接合弹性部220中,后端被固定,且前端形成能滑动的滑动端222。因此,与在储存部300的缩进过程中相比,其在伸出过程中可以接受更大的变形量。
亦即,接合弹性部220可以在储存部300的伸出过程中向接合突起320提供更大的反作用力。因此,在储存部300的缩进过程中反作用力减小,由此提供柔顺的缩进感。
在伸出过程中,可以增大对缩进的储存部300的固定力,且可以接受通过接合突起320导致的较大变形量,以在储存部300的伸出和稳定缩进状态期间,可以提供并且可以维持大的反作用力。
在一个示例中,参考图13至图15,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包括引导件238。
引导件238可以被设置在固定部中,而且其中心部可以被接合弹性部220的前滑动端222沿前后方向X贯穿。
引导件238的中心部被接合弹性部220的滑动端222沿前后方向X贯穿,而且引导件238在围绕接合弹性部220的滑动端222的同时,将滑动端222的位置固定。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接合弹性部220的前端被构造为能滑动的,而且接合弹性部220的前端通过使用引导件238而不会偏离滑动区域,从而确保结构稳定性。
在一个示例中,图16阐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在储存部300的伸出过程中从分配器200的外部观看的防下垂弹性部510,而图17是图16中的防下垂弹性部510和防下垂突起520的放大图。
此外,图18阐示了防下垂弹性部510在固定部中的位置,以及图19阐示了防下垂突起520在储存部300中的位置。
参考图16和图19,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包括:防下垂弹性部510,设置在固定部的前端处,且朝向储存部300的顶面突出;以及防下垂突起520,设置在储存部300的顶面上,朝向固定部突出,而且与防下垂弹性部510向后间隔开设定的伸出距离。
防下垂弹性部510可以被设置在固定部的前端处。此外,防下垂弹性部510可以像接合弹性部220那样朝向储存部300的顶面突出,且可以弹性地变形和恢复。防下垂突起520可以被设置在储存部300的顶面上,且可以朝向固定部突出。
在储存部300的伸出过程中,当储存部300的重心基于前后方向X而被定位在洗涤剂开口15的外部时,储存部300的前端可以通过其自身负载而向下倾斜。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由于布置了防下垂弹性部510和防下垂突起520,在储存部300伸出一设定的伸出距离的状态下,防下垂突起520可以通过按压并紧密接触防下垂弹性部510来防止储存部300的下垂。
亦即,防下垂弹性部510可以通过按压和支撑在竖直方向Z上叠置的防下垂突起520来防止储存部300的下垂。该设定的伸出距离指的是预先设置的储存部300的伸出距离,使得即使储存部300没有与洗涤剂开口15完全地分离,使用者也可以方便地使用储存部300。
防下垂弹性部510被定位在固定部中,例如在分配器200的前端处,以在伸出状态下将防下垂突起520叠置在储存部300上,并且有利于提供弹性力。
此外,如在图19中所示,防下垂突起520可以被设置为与储存部300的前端间隔开所述设定的伸出距离。亦即,在伸出过程中,防下垂突起520与防下垂弹性部510物理叠置的伸出距离对应于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设定的伸出距离。
亦即,如在图19中所示,从储存部300的前端到防下垂突起520的分离距离P可以对应于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所述设定的伸出距离。
当储存部300从洗涤剂开口15伸出了设定的伸出距离时,防下垂突起520可以被定位在防下垂弹性部510的下方,并且被防下垂弹性部510按压和支撑。
使用者可以通过在储存部300的伸出过程中辨识防下垂突起520和防下垂弹性部510相互叠置而产生的阻力或反作用力,并考虑使用适当性来识别(identify,确定)所述设定的伸出距离。此外,如后文将要描述的,储存部300可以伸出设定的伸出距离,甚至可以通过接合部353和止动件250对伸出的限制来使用。
在一个示例中,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接合突起320可以被设置在储存部300的顶面上,并且防下垂突起520可以被定位在接合突起320和接合弹性部220的前面。
参考图18,被定位在固定部的前端处的防下垂弹性部510可以被定位在接合弹性部220的前面。此外,参考图19,防下垂突起520可以被定位在接合突起320的前面。
进一步地,参考图18和图19,在储存部300的缩进和伸出过程中,防下垂突起520可以被定位在接合弹性部220的前面。因此,可以防止防下垂突起520非必要地接触接合弹性部220的情况。
在一个示例中,如后面将要描述的,接合部353和止动件250可以被布置为将储存部300的伸出距离限制到所述设定的伸出距离。接合部353可以从储存部300朝向固定部(例如分配器200)突出,而止动件250可以被设置在固定部中,且朝向储存部300突出。
在储存部300的伸出过程中,当接合部353的移动被止动件250限制时,可以限制储存部300的伸出。进一步地,在接合部353和止动件250相互接触的状态下,防下垂突起520可以被定位在防下垂弹性部510的下方并被按压。
此外,接合部353可被定位成沿着储存部300的宽度方向Y与防下垂突起520平行,而且止动件250可以被定位成与防下垂弹性部510平行。止动件250和防下垂弹性部510可以被布置在分配器200的底面的前部中。
在一个示例中,图19阐示了从上方观看的储存部,而图20阐示了涤剂槽310与储存部300分离的状态。
参考图19和图20,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储存部300包括储存部框架390、具有盖构件330的洗涤剂槽310和辅助洗涤剂容器340。
储存部框架390的顶面被打开,且储存部框架390通过洗涤剂开口15被收进到箱体10中。亦即,在洗涤剂槽310联接到或安置于储存部框架390的状态下,储存部框架390可以通过滑动穿过洗涤剂开口15而被收进(缩进)或伸出。
可以在洗涤剂开口15中安装在图4中所示的供给器壳体400。储存部框架390可以被供给器壳体400支撑,且可以通过滑动进入洗涤剂开口15中而被收进。
洗涤剂槽310可以包括壳体339和盖构件330。壳体339的顶面可以被打开,且洗涤剂可以被储存在壳体339中。进一步地,盖构件330可以以可拆卸的方式被联接到壳体339的开口顶面。
洗涤剂槽310的壳体339可以具有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的形状,而且储存部框架390还可以具有在前后方向X上延伸的形状。盖构件330可具有限定于其内的凹槽,该凹槽沿着盖构件330的边缘延伸,而且壳体339的侧壁的一端可以被插入到凹槽中,且被可拆卸地联接到盖构件330。
洗涤剂槽310可包括多个洗涤剂槽。图19和图20阐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在侧向方向Y上彼此平行布置的两个洗涤剂槽310被插入到储存部框架390中。洗涤剂槽310可以在被插入到储存部框架390中时被收进到洗涤剂开口15中或从洗涤剂开口15伸出。
在一个示例中,辅助洗涤剂容器340可以被设置在储存部框架390中。辅助洗涤剂容器340可以被单独地制造且被联接到储存部框架390,或者可以与储存部框架390一体地模制。
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顶面是打开的,使得辅助洗涤剂可以被使用者供给和储存。辅助洗涤剂并非必须与储存在洗涤剂槽310中的洗涤剂不同,但是取决于使用者提升洗涤效率的需求,可储存具有与洗涤剂槽310中的洗涤剂的性质不同的性质的洗涤剂。
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者可以不在洗涤剂槽310中储存洗涤剂,而是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中储存洗涤剂,并在洗涤过程中将洗涤剂供给到滚筒30中。
辅助洗涤剂容器340可包括前壁和侧壁。辅助洗涤剂可以被注入和储存到被前壁和侧壁围绕的洗涤剂储存空间中。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前壁和侧壁可以与储存部框架390一体地模制,或者被独立地制造而与储存部框架390具有联接关系。
辅助洗涤剂容器340可以与洗涤剂槽310相邻地设置。例如,洗涤剂槽310可以围绕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前部和侧部,并且可以与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前壁和侧壁接触。
图19和图20阐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辅助洗涤剂容器340被设置为在侧向方向Y上与洗涤剂槽310的至少一部分相邻的状态。
在一个示例中,图21是从下方观看的洗涤剂槽310的盖构件330的视图,而图22是图19中的储存部300沿着线B-B截切的剖视图。
参考图21和图22,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盖构件330可包括凸缘部333。凸缘部333可以从壳体339的顶面沿着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顶面延伸。
特别地,凸缘部333可以与平行于壳体339的顶面延伸的盖构件330的突出部对应。凸缘部333可以形成在盖构件330的边缘的全部上或仅一部分上。
凸缘部333可被构造为自盖构件330延伸,且跨过由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前壁和侧壁限定的上部空间,且可以沿着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前壁和侧壁的至少一部分延伸。
凸缘部333可包括夹持部332。夹持部332可以设置有从凸缘部333的延伸端向下突出的突起331。由于夹持部332被构造为凸缘部333的一部分,夹持部332被构造为从壳体339的顶面突出。
使用者可以抓握夹持部332以将盖构件330与洗涤剂槽310分离。夹持部332平行于壳体339的顶面突出,使得使用者可以容易地抓握夹持部332。
此外,突起331可以从盖构件330沿着延伸方向设置在夹持部332的一端,而且突起331可以向下突出。图21阐示了夹持部332,其上的突起331向下形成为凸缘部333的一部分。
图22阐示了夹持部332的截面,在夹持部上形成突起331,该突起远离壳体339的顶面延伸以定位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开口顶面且向下突出。图23阐示了图22中的区域D的放大图。
夹持部332可具有向下突出的突起331以被使用者有利地抓握。亦即,当使用者抓握夹持部332时,手指被向下突出的突起331抓住,使得使用者可以有效地抓握夹持部332。
在一个示例中,夹持部332被设置在从壳体339的顶面朝向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顶面延伸的凸缘部333。亦即,夹持部332被定位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上方,而防止容纳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中的辅助洗涤剂飞溅到外面。
特别地,洗涤剂槽310和辅助洗涤剂容器340,与储存部框架390一起,从洗涤剂开口15伸出或缩进到洗涤剂开口15中。
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中,其顶面通过在此过程中产生的运动打开,内部的辅助洗涤剂可能会由于惯性或冲击而飞溅到外面。
特别地,洗涤剂槽310和辅助洗涤剂容器340,与储存部框架390一起,从洗涤剂开口15伸出或者缩进到洗涤剂开口15中。由于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运动,带有开口顶面的辅助洗涤剂容器340内的辅助洗涤剂可能由于惯性或冲击而飞溅到外面。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可以阻挡从辅助洗涤剂容器340散落或飞溅的辅助洗涤剂的流动,而且由于盖构件330的凸缘部333和夹持部332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上方、亦即在辅助洗涤剂容器的开口顶面上延伸,所以防止了辅助洗涤剂的泄漏。
此外,因为夹持部332在其延伸端处具有向下突出的突起331,所以突起331用于抑制辅助洗涤剂从辅助洗涤剂容器340飞溅到外面的运动。
例如,朝向夹持部332飞溅的辅助洗涤剂通过夹持部332的延伸面375而不能散落到外,且会返回到辅助洗涤剂容器340,但是在返回过程中仍可以具有快的速度。因此,返回的辅助洗涤剂可能通过施加冲击或将动力传送到辅助洗涤剂容器340内的辅助洗涤剂而引起辅助洗涤剂的另外的散落。
然而,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由于向下突出的突起331被设置在夹持部332上,通过夹持部332的延伸面375未向外泄漏的辅助洗涤剂的流动再次通过夹持部332的突起331被阻止,使得辅助洗涤剂的速度被大幅减小。因此,在散落的辅助洗涤剂返回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过程中,动力可以被大幅减小,并且可以引起稳定的返回。
在一个示例中,参考图19至图21,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洗涤剂槽310可以被定位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前面和旁边,凸缘部333可以被定位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顶面的前部和侧部,而且夹持部332可以被形成在定位于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前部处的凸缘部333的前部。
特别地,洗涤剂槽310被定位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前面和旁边,使得凸缘部333可以被定位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顶面上。洗涤剂槽310可包括多个洗涤剂槽,而且多个洗涤剂槽可以被分别设置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前面和旁边。可选地,洗涤剂槽310的至少一个面可以被弯折,使得洗涤剂槽其中之一可以被定位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前面以及旁边。
图19阐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如下状态:辅助洗涤剂容器340被设置在两个洗涤剂槽310之间,而且洗涤剂槽310具有带有突出的前部的形状,该前部突出为使得洗涤剂槽310的一部分可以被定位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前面。
基于如上所述的洗涤剂槽310与辅助洗涤剂容器340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防止辅助洗涤剂向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前方和侧向飞溅。
而且,凸缘部333可以具有形成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前侧处的夹持部332。因此,通过夹持部332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辅助洗涤剂向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前方飞溅的情况。
储存部300在洗涤剂开口15内沿着前后方向X移动,使得辅助洗涤剂易于向前飞溅。因此,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可以通过将夹持部332设置在凸缘部333上并位于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前侧(其中,该凸缘部333被定位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顶面的前部和侧部),来有效地抑制辅助洗涤剂的泄漏。
而且,在储存部300从箱体10延伸设定的伸出距离或完全延伸的情况下,使用者抓握被定位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前侧处的夹持部332,使得盖构件330可以有效地与洗涤剂槽310的壳体339分离,这是有利的。
在一个示例中,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洗涤剂槽310可包括洗涤剂注入部313、连接部315和洗涤剂排放部317。连接部315可以被定位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旁边,而且洗涤剂注入部313可以被定位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前面。
洗涤剂注入部313可以被定位在洗涤剂槽310的前端处,且可以具有限定于其中的洗涤剂注入孔312,洗涤剂被注入到洗涤剂注入孔312中。洗涤剂注入孔312可以被限定在盖构件330中。因为洗涤剂注入部313被设置在洗涤剂槽310的前端处,所以即使使用者将储存部300伸出如上所述的设定的伸出距离,洗涤剂也可以被注入洗涤剂注入孔312。
连接部315可以被定位在洗涤剂槽310的中心处。亦即,连接部315可以对应于将洗涤剂注入部313和洗涤剂排放部317彼此连接的部分。洗涤剂注入部313、连接部315和洗涤剂排放部317可以彼此独立地制造。图19和图20阐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洗涤剂槽310,其中洗涤剂注入部313、连接部315和洗涤剂排放部317一体形成。
通过洗涤剂注入部313注入的洗涤剂可以一起储存在连接部315和洗涤剂排放部317中以及洗涤剂注入部313中,而且在洗涤过程中可以通过洗涤剂排放部317的将在后面描述的洗涤剂阀380排出,而被提供到滚筒30中。
辅助洗涤剂容器340可以在侧向方向Y上被设置在洗涤剂槽310的连接部315的附近。此外,如在图19中所示,洗涤剂注入部313被构造为相比于连接部315在侧向方向Y上突出,且可以被定位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前面。
特别地,洗涤剂注入部313可具有比连接部315的宽度更大的宽度,而且洗涤剂注入部313的一部分可以相比于连接部315在侧向方向Y上突出。亦即,洗涤剂注入部313可以包括相比于连接部315在侧向方向Y上突出的侧向突起。
辅助洗涤剂容器340可以被定位在洗涤剂注入部313的突起的后方,而且夹持部332可以被形成为从洗涤剂注入部313向后延伸。亦即,相比于连接部315,夹持部332可以被设置在沿侧向方向Y从洗涤剂注入部313突出的侧向突起处。
如上所述,洗涤剂槽310可以通过洗涤剂槽310的形状和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布置而被有效地定位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旁边和前面,而且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辅助洗涤剂可以通过凸缘部333和夹持部332来防止泄漏。
此外,将在后面描述的通风孔360可以被限定在洗涤剂槽310中的洗涤剂注入部313的顶面中,亦即限定在对应于盖构件330中的洗涤剂注入部313的顶面的部分中。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由于夹持部332被设置在洗涤剂注入部313中,当使用者将洗涤剂槽310与储存部框架390分离时,使用者在抓握夹持部332的同时抬起洗涤剂槽310。由此,通风孔360被限定于其中的洗涤剂注入部313首先被向上抬起,使得在洗涤剂槽310的分离过程中可以防止洗涤剂通过通风孔360泄漏。
在一个示例中,图48阐示了在洗涤剂槽310被插入的状态下的储存部框架390的背面。参考图48,传感器端子610和洗涤剂阀380可以被布置为在洗涤剂槽310的背面上突出。
特别地,用于测量洗涤剂容量的容量传感器可以被安装在洗涤剂槽310的背面上,而且容量传感器的传感器端子610可以从洗涤剂槽310的背面向后突出。
此外,如后面将要描述的,洗涤剂阀380可以被安装在洗涤剂槽310的背面以便突出。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传感器端子610可以被定位在洗涤剂槽310的背面的上部中,而洗涤剂阀380可以被定位在洗涤剂槽310的背面的下部中。
储存部框架390的背面可以面向洗涤剂槽310的背面,而且可以打开储存部框架390的对应于传感器端子610的部分以及洗涤剂槽310的洗涤剂阀380。在一个示例中,保持部620被设置为在传感器端子610与洗涤剂阀380之间的部分处延伸,且可以被设置在储存部框架390的背面上。
保持部620可具有沿着储存部框架390的宽度方向Y延伸的形状,而且储存部框架390的背面可具有如图48中所示的在保持部620的上方和下方的两个部分开口的形状。
当使用者抓握夹持部332并且将洗涤剂槽310从储存部框架390抬起时,由于洗涤剂阀380在向上方向上的移动受到保持部620的抑制,所以洗涤剂槽310的洗涤剂注入部313可以比洗涤剂排放部317更早地与储存部框架390分离,而且可以进一步地抑制洗涤剂通过通风孔360的泄漏。
在一个示例中,参考图19,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洗涤剂槽310可包括一对洗涤剂槽,而且该对洗涤剂槽310可以在侧向方向Y上彼此相邻地布置。洗涤剂注入部313的彼此面对的相应面可以彼此接触,相应的连接部315可以彼此间隔开,而且辅助洗涤剂容器340可以被定位在该对洗涤剂槽310的相应的连接部315之间。
因此,辅助洗涤剂容器340可以被定位成在一个平面上被该对洗涤剂槽310围绕。此外,当辅助洗涤剂容器340被设置在储存部框架390的内部空间中时,该对洗涤剂槽310可以确保足够的空间并且提升洗涤剂储存容量。
在一个示例中,凸缘部333可以通过分为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顶面的前部和侧部而被设置。然而,如在图21中所示,凸缘部333可以沿着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顶面的前部和侧部连续地延伸。
进一步地,参考图21,在凸缘部333中,设置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顶面的前部中的前部可以朝向辅助洗涤剂容器340延伸得比设置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顶面的侧部中侧部更长。
如上所述,当考虑储存部300的移动路径时,辅助洗涤剂容器340在前部所具有的辅助洗涤剂的泄漏的可能性比在侧部的更高。因此,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凸缘部333的前部被形成为比侧部更长,使得可以有效地抑制辅助洗涤剂从辅助洗涤剂容器340在向前方向上的泄漏。
凸缘部333的前部可以对应于夹持部332。图21阐示了前部的延伸长度L4大于侧部的延伸长度L3的状态。
在一个示例中,图24阐示了图19中的区域C的放大图,而且阐示了设置在储存部300上的接合部353。此外,在图25中阐示了分配器200的底面,而且阐示了设置在分配器200的底面上的止动件250。
图26阐示了图25中的区域E的放大图,而且分配器200的止动件250被显示在区域E中。止动件250和接合部353一起显示于图27中。
参考图24至图27,本公开的一实施例进一步包括止动件250和接合部353。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分配器200被设置在箱体10内,亦即洗涤剂开口15内,并且被设置成面向储存部300的顶面。
止动件250可以被设置在分配器200上,并且朝向储存部300向下突出。止动件250可以被设置在分配器200的底面上,而且可以被设置成使得上述的接合弹性部220和防下垂弹性部510在前后方向X上并不叠置。亦即,止动件250可以被设置为在侧向方向Y上与接合弹性部220和防下垂弹性部510分隔开。
接合部353可以被设置在储存部300上,且可以朝向分配器200向上突出。接合部353可以被设置成在前后方向X上不与接合突起320叠置。例如,接合突起320可以被设置在储存部框架390的侧壁上,而且接合部353可以基于侧向方向Y被设置在储存部框架390的中心处。
止动件250可以沿着前后方向X被设置为平行于接合部353,且与接合部353叠置。由此,在储存部300的伸出过程,止动件250可以与接合部353叠置,由此可以限制该移动。
此外,在储存部300缩进到洗涤剂开口15中的状态下,止动件250可以被设置为与接合部353向前间隔开,而且止动件250与接合部353之间的分离距离可以对应于如上所述的设定的伸出距离。
由此,当使用者在储存部300缩进到洗涤剂开口15中的状态下通过抓握储存部300的把手305使储存部300伸出时,当储存部300的接合部353与分配器200的止动件250接触时,可以限制储存部300的伸出,而且使用者可以使用伸出设定的伸出距离的储存部300来储存洗涤剂。
亦即,在接合部353与止动件250接触的状态下,储存部300的防下垂突起520可以在竖直方向Z上与分配器200的防下垂弹性部510叠置,以防止储存部300的下垂。
图28是在如图27中所示的接合部353与止动件250接触的状态的后方观看的剖视图。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由于接合部353和止动件250的布置,使用者容易地将储存部300仅伸出设定的伸出距离,从而可以有效地使用洗涤剂供给器100。
在一个示例中,参考图27,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在储存部300中可以进一步地包括弹性杆350,而且在储存部300被伸出设定的伸出距离的状态下,弹性杆350可以暴露在洗涤剂开口15和储存部300的前端外。
特别地,弹性杆350可具有固定到储存部300的后端,而且其前端可以形成自由端。因此,弹性杆350可以被弹性地变形,而且其前端可以相对于后端在竖直方向Z上被移动。这可以通过使用者按压弹性杆350的前端而实现。
接合部353可以在弹性杆350的前端和后端之间的位置处向上突出。由此,当接合部353与止动件250接触且储存部300的伸出被限制时,定位在接合部353的前面的弹性杆350的前端可以暴露于洗涤剂开口15之外,这便于使用者按压弹性杆350的前端。
使用者可以通过暴露于洗涤剂开口15的前方的按压弹性杆350的前端来将接合部353从止动件250向下分离。如后面将要描述的,在解除以设定的伸出距离为基础的延伸限制的同时,使用者可以将储存部300从洗涤剂开口15完全地伸出并且分离。
在一个示例中,图29阐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弹性杆350,其在前端的按压部352被按压时处于向下移动的状态。
参考图27和图29,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储存部300可具有变形空间359,其限定在弹性杆350的前端的下方。弹性杆350可具有供使用者按压在前端的顶面上的按压部352。前端可以弹性地变形,以通过传送到按压部352的按压力朝向变形空间359移动。
储存部300可具有变形空间359,弹性杆350被定位在该变形空间359上。弹性杆350可具有供使用者按压在其前端处的按压部352。如在图27中所示,凹槽可以被限定在按压部352中,以便于使用者按压。
变形空间359可以被定位在弹性杆350的下方,而且其宽度可以对应于弹性杆350。弹性杆350的后端可以在变形空间359的上方或在变形空间359的后面与储存部300联接。
弹性杆350的前端(按压部352在该处被按压)可以被定位在变形空间359中。弹性杆350可以弹性地变形,使得当按压部352被按压时,其前端向下移动。在这种情况下,从弹性杆350向上突出的接合部353也可以向下移动。因此,接合部353和止动件250不会基于前后方向X彼此叠置,使得使用者可以完全地使储存部300伸出。
作为整体,弹性杆350一部分或后端可以弹性地变形,弹性杆350的前端可以向下移动,以定位在变形空间359内。
在一个示例中,参考图27,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弹性杆350可包括向上延伸部358,弹性杆350的后端在该向上延伸部358处从与储存部300的联接点向上延伸,而且弹性杆350的前端可以从向上延伸部358向前延伸以形成自由端。
特别地,弹性杆350可以通过向上延伸部358被定位成与储存部300的底面(亦即,储存部框架390)向上间隔开。因此,弹性杆350的前端可以形成与储存部框架390的底面间隔开的自由端。
此外,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弹性杆350可包括弯折部356,其被定位在接合部353的后方且在竖直方向Z上弯折。
图27阐示了被弯折成向下突出的弯折部356。弯折部356可以被形成为弯折或弯曲形状,使得弹性杆350的前端可以在竖直方向Z上容易地移动。
亦即,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当弹性杆350的前端保持其具有刚性的形状的同时,在按压部352被按压时,弯折部356可以变形,使得弹性杆350的前端可以向下移动。
不同于弹性杆350的前端或后端,弯折部356可以由具有高弹性的材料制成,或者可以与前端和后端一体模制为整个弹性杆350,且被形成为弯曲形状。
再参考图19,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接合部353被定位在辅助洗涤剂容器340的后方,使得在储存部300伸出且接合部353与止动件250接触的状态下,辅助洗涤剂容器340可以暴露于洗涤剂开口15的外部。
如上所述,因为接合部353的位置可以对应于关于储存部300的设定的伸出距离,所以辅助洗涤剂容器340可以被定位在接合部353的前方,以便于使用储存部300,即使使用者将储存部300伸出设定的伸出距离。
由此,在储存部300延伸设定的伸出距离的状态下,使用者可以通过限定在洗涤剂槽310的前面的洗涤剂注入孔312注入洗涤剂,或者可以将辅助洗涤剂注入到定位于洗涤剂注入部313的后方的辅助洗涤剂容器340。
在一个示例中,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分配器200可以进一步包括引导突起255。图26阐示了从下方观看的放大的引导突起255,而且图27和图28阐示了被插入到凹槽354中的引导突起255。
参考图26至图28,引导突起255可以从止动件250的背面向后延伸,且可以具有相比于止动件250更小的宽度。接合部353可以具有在宽度方向Y上被限定在其中心处的凹槽354,而且引导突起255可以在储存部300伸出且接合部353与止动件250接触的状态下被插入到凹槽354中。
在一个示例中,图30阐示了在引导突起255被去除的情况下弹性杆350的前端被止动件250卡住的状态。在储存部300的伸出过程中,弹性杆350的前端向前突出以形成自由端,且可以根据使用环境无意地被止动件250卡住。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变得不能够使储存部300伸出设定的伸出距离,而且洗涤剂槽310或辅助洗涤剂容器340变得不能暴露于洗涤剂开口15的外部,这使得使用者难以使用该装置。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可包括引导突起255和凹槽354,以通过与止动件250接触来防止弹性杆350的前端干涉储存部300的伸出。
引导突起255可具有与止动件250相比较小的宽度,而且凹槽354可以具有对应于引导突起255的宽度。接合部353可具有与凹槽354相比较大的宽度。
引导突起255从止动件250的背面向后延伸。因此,可以防止弹性杆350被意外定位而使得前端与止动件250叠置的情况。
例如,在储存部的伸出过程中,弹性杆350的前端的竖直高度在其到达止动件250之前可以被引导突起255限制。因此,已经到达止动件250的弹性杆350的前端通过引导突起255被定位在低于止动件250的竖直高度,使得弹性杆350的前端不与止动件250接触。
在一个示例中,凹槽354被限定在接合部353的中心处,而且接合部353在引导突起255被插入到凹槽354中的状态下向前移动,从而不会通过引导突起255来限制移动。
当接合部353到达止动件250时,具有大于凹槽354的宽度的接合部353和具有大于引导突起255的宽度的止动件250相叠置和接触。因此,接合部353可以完全地与止动件250接触,且可以在设定的伸出距离处限制储存部300的伸出。
在一个示例中,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随着引导突起255进一步地远离止动件250,其从固定部的突出高度逐渐减小,使得其底面可以是倾斜的。
图26阐示了从下方观看的具有倾斜底面的引导突起255,以及图27阐示了具有倾斜底面的引导突起255插入到凹槽354中的状态。
由于引导突起255的底面是倾斜的,使得其突出长度或高度向后减小,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止弹性杆350的前端被引导突起255意外卡住以及其移动受到限制的情况。进一步地,因为弹性杆350的前端沿着倾斜的底面被自然地引导到低于止动件250的竖直高度处,所以可以有效地防止弹性杆350的意外的叠置情况。
在一个示例中,图31阐示了从上方观看的洗涤剂槽310的视图,图32阐示了从上方观看的洗涤剂槽310的通风孔360的视图,以及图33阐示了通风孔360的在竖直方向Z上截切的剖视图。
参考图31至图33,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通风孔360可以被限定在用于在其内储存洗涤剂的洗涤剂槽310中,并且沿着前后方向X插入洗涤剂开口15。
特别地,洗涤剂槽310可具有在其中限定的储存部空间,用于在其内储存洗涤剂,而且将储存部空间与外部连通的通风孔360可以被限定在洗涤剂槽310的顶面中。例如,储存部空间可以被限定在洗涤剂槽310的壳体339中,而且通风孔360可以被限定在洗涤剂槽310的盖构件330中。
在通风孔360中,面向储存部空间的下端361与面向洗涤剂槽310的外部的上端363之间的中心部362可以平行于洗涤剂槽310的顶面延伸。
通风孔360的下端361朝向储存部空间开口,而且通风孔360的上端363朝向洗涤剂槽310的外部开口。通风孔360可具有由于上端363和下端361的中心轴线彼此间隔开而使得中心部362平行于洗涤剂槽310的顶面延伸的形状。
亦即,如在图33中所示,通风孔360可具有其在截面上延伸的中心线是弯折的形状。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洗涤剂槽310内的洗涤剂泄漏到外部的情况。
特别地,使用者能使洗涤剂槽310沿着洗涤剂开口15前后移动。在这个过程中,洗涤剂槽310内的洗涤剂可能通过通风孔360泄漏到外部。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因为通风孔360限定了平行于在竖直方向Z上(延伸)的上端363与下端361之间的洗涤剂槽310的顶面延伸的中心部362,所以储存部空间和洗涤剂槽310的外部在竖直方向Z上彼此直接连通的区域可以被最小化。因此,可以使洗涤剂通过通风孔360到洗涤剂槽310外的泄漏最小化。
在一个示例中,如在图33中所示,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通风孔360的上端363和下端361可以在洗涤剂槽310的竖直方向Z上延伸,而且可以被分别连接到中心部362的两端。
由此,洗涤剂的从洗涤剂槽310的储存部空间到外部泄漏的流动路径可以被弯折若干次,并且可以最小化洗涤剂的泄漏。
此外,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通风孔360的中心部362可以在横向于前后方向X的方向上、例如在洗涤剂槽310的侧向方向Y上延伸。
通过洗涤剂槽310的移动引起的洗涤剂流动可以在前后方向X上具有动量,就像洗涤剂槽310一样。因此,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为了最小化在通过通风孔360的中心部流动时,在前后方向X上的洗涤剂流动通过上端363泄漏到外部的情况,中心部362被设置为在横向于前后方向X的方向、例如在侧向方向Y上延伸,从而减小洗涤剂的泄漏。
在一个示例中,图32阐示了通风孔360的上端363和下端361沿竖直方向Z彼此叠置的叠置区域369。参考图32,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在通风孔360中,上端363和下端361沿着竖直方向Z彼此叠置以限定储存部空间被暴露于外的叠置区域369。
制造其中限定有通风孔360的洗涤剂槽310的盖构件330或通风孔360的方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可以使用一种注射模制方案,该注射模制方案使用对应于通风孔360的上端363的上模和对应于下端361的下模,或者可以使用一种处理方案,在该处理方案中通风孔360的上端363和下端361均被穿孔。
在如上所述的各种方案中,为了限定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通风孔360,最终需要增加用于限定平行于洗涤剂槽310的顶面延伸的中心部362的过程。考虑中心部362的延伸方向等,用于处理中心部362的过程可能比其它过程更困难。
然而,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由于在通风孔360的上端363与下端361之间设定叠置区域369,可以通过加工上端363和下端361来限定中心部362。
例如,在注射模制方案中,用于限定通风孔360的上端363的上模以及用于限定下端361的下模被布置为沿着竖直方向Z彼此部分地叠置,即使其中心轴线相互间隔开,从而可以加工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通风孔360。
此外,同样在穿孔的方案中,通风孔360的上端363和下端361分别被穿孔一定深度。如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当上端363和下端361被穿孔以彼此部分地叠置时,可以加工具有叠置区域369的通风孔360。
如上所述,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限定了平行于洗涤剂槽310的顶面的中心部362,而且限定了其中上端363和下端361彼此叠置的叠置区域369,使得可以有效且简单地改善用于限定通风孔360的过程。
在一个示例中,图34阐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洗涤剂槽310的壳体339的内部,在该内部中形成多个流动阻止壁370,而图35是阐示图34中的洗涤剂槽310沿线G-G截切的视图。
参考图34和图35,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包括流动阻止壁370,该流动阻止壁包括多个阻止壁,多个阻止壁被布置在储存部空间中,且从洗涤剂槽310的内面突出,以便阻止洗涤剂朝向通风孔360流动。
流动阻止壁370可以独立于洗涤剂槽310的壳体339被制造,且联接到壳体339,或者可以与壳体339一体地形成。流动阻止壁370可包括多个阻止壁,可以联接到洗涤剂槽310的内面以从内面突出,并且可以抑制储存在洗涤剂槽310中的洗涤剂的流动。
洗涤剂槽310内的洗涤剂的动能可以通过流动阻止壁370被减小。因此,有利的是可以降低洗涤剂通过通风孔360泄漏的可能性。
在一个示例中,通风孔360可被限定在顶面的前端。流动阻止壁370可包括第一阻止壁371,该第一阻止壁371定位在通风孔360的后方,且在横向于前后方向X的方向上延伸。通风孔360可以定位在洗涤剂槽310的正面与第一阻止壁371之间。
特别地,通风孔360可以被限定在洗涤剂槽310的顶面上,例如,在洗涤剂槽310的盖构件330的前端处。如上所述,洗涤剂槽310的前端可以对应于洗涤剂注入部313。
第一阻止壁371可以被定位在通风孔360的后方。因此,通风孔360可以基于前后方向X被限定在洗涤剂槽310的正面与第一阻止壁371之间。因此,洗涤剂沿前后方向X的流动可以被洗涤剂槽310的正面和第一阻止壁371阻挡,而且可以抑制洗涤剂通过通风孔360的泄漏。
第一阻止壁371可以在横向于前后方向X的方向上延伸。例如,第一阻止壁371平行于侧向方向Y延伸,阻挡洗涤剂沿前后方向X的流动。第一阻止壁371可以从洗涤剂槽310的底面向上突出,或者可以从洗涤剂槽310的侧面在侧向方向Y上延伸。
在一个示例中,如在图34和图35中所示,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通风孔360可以被定位在与洗涤剂槽310的侧面连接的顶面的前端的边缘处。
此外,流动阻止壁370可包括第二阻止壁372,该第二阻止壁372被定位在通风孔360附近的所述侧面的相对侧,且沿着前后方向X延伸。通风孔360可以被定位在洗涤剂槽310的侧面与第二阻止壁372之间。
由于通风孔360被定位在前端的边缘处,所以洗涤剂的流动可以通过洗涤剂槽310的正面和侧面限制,而且洗涤剂朝向通风孔360的流动能量可以被减少。
此外,通风孔360可以被限定在第二阻止壁372与洗涤剂槽310的侧面之间。第二阻止壁372可以平行于前后方向X延伸。因此,洗涤剂沿着侧向方向Y朝向通风孔360的流动可以通过第二阻止壁372和洗涤剂槽310的侧面限制。
在一个示例中,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阻止壁371被连接到侧面,而第二阻止壁372被连接到正面,以划分在储存部空间中限定通风孔360的边缘区域311。
在图34和图35中示出了边缘区域311。在边缘区域311中限定的通风孔360中,可以通过洗涤剂槽310的正面和侧面、第一阻止壁371和第二阻止壁372有效地阻挡洗涤剂在前后方向X和侧向方向Y两者上的流动。
由此,在储存部300的缩进和伸出过程中或在其它操纵过程中引起的洗涤剂槽310内的洗涤剂朝向通风孔360的流动在所有的方向上都被阻挡,从而可以抑制泄漏。
在一个示例中,参考图34和图35,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阻止壁371和第二阻止壁372的彼此面对的相应侧可以相互分隔开,以便可以限定边缘区域311的敞开面373。
由于敞开面373被限定在从洗涤剂槽310的侧面延伸的第一阻止壁371与从洗涤剂槽310的正面延伸的第二阻止壁372之间,所以边缘区域311和其余区域可以在洗涤剂槽310的储存部空间中彼此连通。
例如,当第一阻止壁371和第二阻止壁372的相应边缘彼此联接时,边缘区域311与其余区域之间的连通面积变得很小。因此,可以限制储存部空间中的空气通过通风孔360的流动,从而使通风孔360的功能劣化。
由此,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敞开面373被限定在第一阻止壁371与第二阻止壁372之间,允许一部分洗涤剂的流动与空气流动一起通过敞开面373,从而可以便于使用整个储存部空间,而且可以维持通风孔360的功能。
在一个示例中,图36阐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第三阻止壁374和第四阻止壁376,以及图37阐示了第三阻止壁374、第一阻止壁371和第二阻止壁372布置在一起的状态。
参考图36和图37,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阻止壁374,其被定位成比第一阻止壁371和第二阻止壁372更靠近通风孔360,而且具有设置为面向敞开面373的一个面。
第三阻止壁374可以被定位在边缘区域311内,该边缘区域可以由第一阻止壁371和第二阻止壁372限定。亦即,第三阻止壁374可以被定位成比第一阻止壁371和第二阻止壁372更靠近通风孔360,而且第三阻止壁374的所述一个面可以被设置为平行于敞开面373延伸,且面向敞开面373。
亦即,第三阻止壁374可以被设置为减小在边缘区域311中流动通过敞开面373的洗涤剂的流动能量。如上所述,当限定敞开面373以确保洗涤剂和空气的流动的同时,第三阻止壁374可以被设置成再次阻挡洗涤剂的流动,以防止由于通过敞开面373引入的洗涤剂的流动能量非常高而使洗涤剂通过通风孔360泄漏。
在一个示例中,参考图36和图37,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第三阻止壁374可以包括延伸面375,其从所述一个面延伸且平行于第一阻止壁371或第二阻止壁372延伸,同时面向第一阻止壁371或第二阻止壁372。
特别地,在第三阻止壁374中,从面向边缘区域311的敞开面373的所述一个面延伸的延伸面375可以平行于第一阻止壁371或第二阻止壁372延伸。
延伸面375可以从第三阻止壁374沿着第一阻止壁371或沿着第二阻止壁372延伸,而且可包括分别对应于第一阻止壁371和第二阻止壁372的一对延伸面。
由于第三阻止壁374具有延伸面375,洗涤剂和空气可以流动通过的受限的流动路径可以被限定在延伸面375与第一阻止壁371或第二阻止壁372之间,而且洗涤剂的流动能量可以通过受限的流动路径被进一步地减小。
在一个示例中,图34阐示了从洗涤剂槽310的底面突出的第一阻止壁371和第二阻止壁372,而且图36阐示了从洗涤剂槽310的顶面突出的第三阻止壁374。
如在图34和图36中,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阻止壁371和第二阻止壁372从洗涤剂槽310的底面突出,而且第一阻止壁371和第二阻止壁372的突出端与洗涤剂槽310的顶面间隔开。第三阻止壁374可以从顶面突出,而且其突出端可以与底面间隔开。
第一阻止壁371和第二阻止壁372可以从洗涤剂槽310的壳体339的底面向上突出,而且第三阻止壁374可以从洗涤剂槽310的盖构件330向下突出。
换句话说,通过设计或制造公差,第一阻止壁371和第二阻止壁372的上端可以与盖构件330间隔开,而且第三阻止壁374的下端可以与洗涤剂槽310的底面间隔开。
因此,流到边缘区域311中的洗涤剂可以部分地允许流动超过第一阻止壁371和第二阻止壁372的上端,或者流动超过第三阻止壁374的下端。然而,因为流动路径被形成为在竖直方向Z上弯折成锯齿形,洗涤剂可以在流动能量减小的状态下流动。
在一个示例中,如上所述,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洗涤剂槽310可包括洗涤剂注入部313、洗涤剂排放部317和连接部315。进一步地,洗涤剂槽310的储存部空间可以从洗涤剂注入部313通过连接部315延伸到洗涤剂排放部317。
此外,参考图31和图36,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包括第四阻止壁376,而且第四阻止壁376可以被设置为面向洗涤剂注入部313中的连接部315,而且可以在横向于前后方向X的方向延伸。
第四阻止壁376可以阻止洗涤剂在洗涤剂注入部313与连接部315之间的流动。第四阻止壁376可以从盖构件330向下突出,而且可以被设置在洗涤剂注入部313上以面向连接部315。
第四阻止壁376可以在横向于前后方向X的方向上延伸。例如,第四阻止壁376可以在侧向方向Y上延伸,而且可以沿着洗涤剂注入孔312的边缘延伸,同时形成图36中所示的曲面。
再次参考图34,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五阻止壁377。第五阻止壁377可以被设置在连接部315中,并且可以延伸成横向于前后方向X。
第五阻止壁377可以被设置在涤剂槽310的壳体339中,而且可以阻止洗涤剂从沿着前后方向X延伸的连接部315在前后方向X上流动。此外,第五阻止壁377可以被连接到连接部315的侧面,并且在进一步远离连接部315的侧面的方向上向后延伸。
亦即,随着第五阻止壁377沿着侧向方向Y延伸,第五阻止壁377可以向后倾斜。因此,第五阻止壁377可以随着储存部300的移动而更为有效地阻止洗涤剂向前流动。
在一个示例中,图38阐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联接到洗涤剂槽310的背面的洗涤剂阀380,而且图39阐示了图38中的洗涤剂阀380通过联接在关闭状态下旋转的状态。
参考图38和图39,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包括洗涤剂阀380,其被插入和联接到被限定在洗涤剂槽310的背面中的阀孔397,而且洗涤剂阀380在阀孔397中沿向前方向旋转预定量,以联接到阀孔397。
此外,洗涤剂阀380可包括限制突起381,该限制突起381从向洗涤剂槽310的后方突出的后端382而在洗涤剂阀380的径向方向上突出。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包括向前止动件391,其从洗涤剂槽310的背面向后突出,且定位于在限制突起381的旋转路径上沿着限制突起381的向前路径的一位置处。
在洗涤剂阀380旋转预定量的状态下,限制突起381可以与向前止动件391接触,从而可以限制该限制突起281的旋转。
特别地,洗涤剂阀380被联接到洗涤剂槽310,且用作将洗涤剂槽310中的洗涤剂排出到外部的工具。如将在下面描述的,当在阻挡洗涤剂的流动的状态下储存部300被完全地缩进到洗涤剂开口15中,洗涤剂阀380可以被洗涤剂泵的入口426施压,并且可以处于允许洗涤剂流动的打开状态。
洗涤剂阀380可以被插入到限定在洗涤剂槽310的背面中的阀孔397。插入阀孔397中的洗涤剂阀380可以在关闭状态下被联接到阀孔397,在该关闭状态,随着洗涤剂阀380沿着向前方向旋转,与阀孔397的分离受到限制。
图38阐示了被插入到阀孔397中且处于打开状态的洗涤剂阀380,该打开状态是洗涤剂阀380旋转到关闭状态之前的状态。图39阐示了洗涤剂阀380沿向前方向从图38中的打开状态到关闭状态旋转一定量的状态。
当洗涤剂阀380在所述的一个方向上旋转一定量时,洗涤剂阀380可以处于关闭状态。可以使用以这种旋转为基础的联接方案、螺旋联接方案、如将在下文描述的突起和凹槽的插入紧固方案,等等。
在一个示例中,在洗涤剂阀380被插入到阀孔397中的状态下,后端382可以通过向洗涤剂槽310的后方突出而暴露。进一步地,沿着洗涤剂阀380的径向方向突出的限制突起381可以被设置在洗涤剂阀380的后端382处。
可以改变限制突起381的数量。图38和图39阐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将两个限制突起381定位在彼此的相对侧上。
为了根据需要旋转洗涤剂阀380,使用者可以使用被限定在洗涤剂阀380的后端382处的限制突起381或夹持凹槽384来抓握和旋转洗涤剂阀380,如将在下面描述的。
在一个示例中,向前止动件391可以被设置在洗涤剂槽310的背面上。向前止动件391可以从洗涤剂槽310的背面向后突出,并且可以沿着向前方向被定位在限制突起381的旋转路径上。
在打开状态中,洗涤剂阀380的限制突起381和向前止动件391可以彼此间隔一定量的旋转角度以处于关闭状态。
亦即,当插入到阀孔397中的洗涤剂阀380沿向前方向旋转一定量时,限制突起381可以与向前止动件391形成接触,从而可以限制该限制突起381的旋转。因此,尽管使用者为了洗涤剂阀380的关闭状态而旋转洗涤剂阀380,因为可以通过向前止动件391来防止过度旋转,所以可以防止洗涤剂阀380或其它部件的损坏或泄漏。
在一个示例中,图40阐示了供洗涤剂阀380插入其中的阀孔397以及联接突起396,而且图41阐示了被限定在洗涤剂阀380中的联接凹槽385。
参考图40和图41,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洗涤剂槽310在阀孔397的内周面上包括联接突起396。洗涤剂阀380可具有限定在其外周面中的联接凹槽385,联接突起396通过联接凹槽385滑动和被固定。
联接突起396可以从阀孔397的内周面朝向洗涤剂阀380突出。可以改变联接突起396的形状和数量。图40阐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两个联接突起396被定位在彼此相对侧上的状态。联接凹槽385可以被限定在洗涤剂阀380的外周面中,而且联接突起396可以在联接槽385中滑动和固定。
因此,随着洗涤剂阀380被插入到阀孔397中,设置在阀孔397中的联接突起396被插入到联接凹槽385中。当洗涤剂阀380沿向前方向旋转时,联接突起396移动到联接凹槽385的延伸端。当联接突起396到达联接凹槽385的该端时,可以在限制旋转的同时实施关闭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当洗涤剂阀380沿着向前方向过度旋转时,可能会损坏联接突起396,或者可能会损坏联接凹槽385。因此,洗涤剂阀380的分离或旋转可能变成不可能或者重新联接可能变得困难。
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包括在洗涤剂阀380上的限制突起381和在洗涤剂槽310上的向前止动件391,从而除了基于联接突起396与联接凹槽385之间的关系的旋转限制之外,还通过限制突起381和向前止动件391实施旋转限制,由此防止对联接凹槽385或联接突起396的损坏。
在一个示例中,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洗涤剂阀380包括插入部383,其位于在洗涤剂槽310的后方突出的后端382的前面。插入部383可以被插入到洗涤剂槽310中,而且联接凹槽385可以被限定在插入部383的外周面中。
由此,在洗涤剂阀380的插入过程中,阀孔397的联接突起396可以被插入和滑动到插入部383的联接凹槽385中,而且后端382可以暴露于外且被使用者抓握。联接凹槽385的延伸形状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而且其凹入形状对应于联接突起396。
在一个示例中,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洗涤剂阀380的后端382可具有与插入部383相比更大的直径,而且其正面可以被支撑在洗涤剂槽310的背面上。
在洗涤剂阀380中,后端382可具有与插入部383相比更大的直径。亦即,洗涤剂阀380可以被形成为使得后端382相对于插入部383呈阶梯状,并因此可以限制洗涤剂阀380的插入距离。
此外,因为后端382的正面被支撑在洗涤剂槽310的背面上,所以可以实施洗涤剂阀380的稳定的固定结构。
在一个示例中,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洗涤剂阀380的后端382可具有沿着外周方向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夹持凹槽384。洗涤剂阀380的后端382可以暴露于洗涤剂槽310的外部,而且夹持凹槽384可以被限定为易于被使用者抓握。
使用者可以通过抓握限制突起381和后端382自身在向前方向或反方向上旋转洗涤剂阀380,夹持凹槽384被限定在所述后端。
在一个示例中,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联接凹槽385可包括直线移动部386和旋转部387。直线移动部386的前端的正面可以被向前打开,而且直线移动部386可以从前端向后延伸。旋转部387从直线移动部386的后端沿着与向前方向相反的反方向延伸。
洗涤剂阀380可以被插入到阀孔397中,以便联接突起396在直线移动部386中滑动。联接突起396可以沿着向前方向旋转,以便在旋转部387中滑动,而联接到阀孔397。
基于如上所述的联接槽385的形状,洗涤剂阀380的联接过程的详细描述如下。
首先,图42阐示了开始插入阀孔397中的洗涤剂阀380。在联接凹槽385的直线移动部386和联接突起396被对准为在前后方向X上定位在一直线上的情况下,洗涤剂阀380可以被插入到阀孔397中。在此过程中,联接突起396可以沿着联接凹槽385的直线移动部386滑动。
在一个示例中,图43阐示了图42中的洗涤剂阀380被完全地插入到阀孔397中的状态。洗涤剂阀380可以笔直地移动,使得后端382的正面与洗涤剂槽310的背面接触,从而洗涤剂阀380可以被插入到阀孔397中。在此状态下,联接突起396仍可以被定位在联接凹槽385的直线移动部386中。
在一个示例中,图44阐示了图43中的洗涤剂阀380沿着向前方向被旋转并且处于关闭状态的状态。在洗涤剂阀380被完全地插入使得后端382的正面与洗涤剂槽310的背面接触的状态下,洗涤剂阀380可以沿着向前方向被旋转。
当洗涤剂阀380沿着向前方向被旋转时,联接突起396可以从联接凹槽385的直线移动部386沿着旋转部387移动。随着洗涤剂阀380沿着向前方向被旋转,联接突起396相对于洗涤剂阀380沿着反方向移动,从而旋转部387可以从直线移动部386沿反方向延伸。
旋转部387的长度可以对应于洗涤剂阀380沿着向前方向旋转一定量,以使其处于关闭状态。亦即,当洗涤剂阀380沿着向前方向旋转并且联接突起396被定位在联接凹槽385的旋转部387的一端处时,洗涤剂阀380变为关闭状态并且联接过程终止。
在一个示例中,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直线移动部386可以从洗涤剂阀380的前端向后延伸,而且敞开的正面可以被定位在洗涤剂阀380的正面上。
因此,当直线移动部386和联接突起396未在直线上对准时,可以限制洗涤剂阀380插入到阀孔397中,而且使用者可以有效地识别洗涤剂阀380的当前的对准状态。
例如,当直线移动部386的敞开的正面与洗涤剂阀380的正面向后间隔开时,在洗涤剂阀380部分地插入到阀孔397中的状态下,由于联接突起396和联接凹槽385没有彼此对准,所以洗涤剂阀380不能够被进一步插入。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可能不容易识别联接突起396和联接凹槽385的对准状态。
由此,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可以允许执行洗涤剂阀380的插入,同时使用者从洗涤剂阀380的插入开始能通过肉眼容易地识别联接突起396与联接凹槽385之间的对准状态。
在一个示例中,参考图43和图44,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当联接突起396被定位在旋转部387的一端处,向前止动件391可以与限制突起381接触。
如上所述,限制突起381与向前止动件391之间的接触可以协助限制通过联接突起396和联接凹槽385的旋转。因此,当联接突起396被定位在联接凹槽385中的旋转部387的一端时,由于向前止动件391限制了限制突起381的旋转,可以防止进一步的旋转,所以可以防止对联接突起396等的损坏。
在一个示例中,图45阐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洗涤剂阀380的后端382和联接凹槽385的旋转部387。
参考图45,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在旋转部387中,进入部388被限定在直线移动部386的后端与旋转部387的端部之间。进入部388可以被限定为具有比旋转部387的端部更小的宽度。
进入部388可以被限定在旋转部387中。亦即,进入部388可以被限定在旋转部387的连接到直线移动部386的位置处。此外,进入部388可以被限定为具有比旋转部387更小的宽度。由此,在联接突起396穿过进入部388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对移动的阻碍(resistance,阻力)。
通过进入部388,使用者可以在洗涤剂阀380的旋转开始时就感受到该旋转的阻碍,并且可以基于沿着洗涤剂阀380的向前方向的旋转来确认联接突起396已经完全地进入旋转部387。
此外,当联接突起396被定位在旋转部387的端部处,并且当洗涤剂阀380由于意外原因在反方向上旋转,进入部388会干涉联接突起396的移动。由此,可以防止洗涤剂阀380沿反方向意外旋转而转换为打开状态。
在一个示例中,参考图45,进入部388的侧面可以被形成为是倾斜的,使得其宽度朝向旋转部387的端部减小。亦即,进入部388可以形成为使得其宽度在远离直线移动部386的方向上减小。
在进入部388中倾斜的侧面可以是平坦的或弯曲的。此外,进入部388的面向旋转部387的一端可呈阶梯形状,该形状中宽度在与旋转部387的关系上不连续地增加。
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通过将进入部388限定为使得其侧面是倾斜的,当洗涤剂阀380沿着向前方向旋转时,可引起联接突起396进入旋转部387。此外,当洗涤剂阀380无意地沿着反方向旋转时,进入部388可限制联接突起396的移动。
再次参考图38和图39,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可以进一步包括反向止动件392。反向止动件392可以从洗涤剂槽310的背面向后突出,而且可以被定位于在限制突起381的旋转路径上沿着限制突起381的反向路径的一位置处。
亦即,本公开的一实施例沿着洗涤剂阀380的向前方向的旋转量被限制为等于或小于通过向前止动件391的一定的量(特定量),而同时,对于打开状态,还在沿着洗涤剂阀380的反方向的旋转中,通过使用反向止动件392来防止洗涤剂阀380的过度旋转,由此防止联接突起396等的损坏。
在一个示例中,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当联接突起396被定位在直线移动部386中时,所述限制突起381与反向止动件392接触,以便限制沿着反方向的旋转。
在洗涤剂阀380从关闭状态到打开状态的反方向的旋转中,联接突起396从旋转部387的端部朝向直线移动部386移动。当联接突起396进入直线移动部386时,反向止动件392限制所述限制突起381的反方向的旋转,由此通过直线移动部386的侧面来防止联接突起396被按压和损坏。
在一个示例中,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可以在洗涤剂槽310的背面,在对应于向前止动件391的位置处印制关闭标记393,以及在对应于反向止动件392的位置处印制打开标记394。
关闭标记393和打开标记394可以是各式各样的。例如,可以用韩语或英语来印制表示打开和关闭的字词,或者可以印制诸如开锁、闭锁等的特定形状,如在图38和图39中所示。印制方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诸如雕刻或压花。
在洗涤剂阀380被插入的状态下,用于洗涤剂阀380的关闭状态的向前方向或用于打开状态的反方向对于使用者而言可能是不清楚的。因此,本公开的一实施例包括向前止动件391和反向止动件392,其限制该限制突起381的旋转,并且分别在向前止动件391和反向止动件392之上或者周围印制关闭标记393和打开标记394,使得对于使用者而言可以有效地辨识向前方向或反方向以及由此产生的打开或关闭状态。
在一个示例中,图46阐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洗涤剂阀380的内部截面,而图47阐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实施例的洗涤剂泵的入口426被联接到洗涤剂阀380的状态。
参考图46和图47,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当洗涤剂槽310缩进到洗涤剂开口15中时,洗涤剂阀380可以被连接到安装在箱体10内的洗涤剂泵。
图46是阐示洗涤剂槽310缩进到洗涤剂开口15之前的状态的视图,而且图47是阐示洗涤剂槽310完全缩进到洗涤剂开口15中的状态的视图。
在洗涤剂槽310联接到储存部框架390的状态下,洗涤剂槽310可以在洗涤剂开口15内滑动,而且洗涤剂泵的入口426可以被定位在洗涤剂开口15的后方。
入口426可以被定位成在前后方向X上对应于洗涤剂阀380。因此,随着储存部300的缩进被终止,入口426可以被连接到洗涤剂阀380。
在一个示例中,在本公开的一实施例中,洗涤剂阀380可包括阀壳、阀头422和弹性构件。
在阀壳内可限定一空间,该空间中布置有阀头422和弹性构件,而且阀头422可以被弹性构件按压为与阀壳紧密接触,并遮盖所述阀。
特别地,弹性构件可以被定位在阀壳内,以对阀头422向后施压。阀头422可以被向后按压成与阀壳的阀支撑面424紧密接触。
参考图46,阀支撑面424被设置成围绕阀壳的后向开口。阀头422与阀支撑面424紧密接触时,由于阀壳的后向开口被遮盖,所以可以限制洗涤剂的流动。
在一个示例中,如在图47中所示,当洗涤剂槽310被完全地缩进到洗涤剂开口15中时,洗涤剂泵的入口426给阀头422向前施压。通过入口426按压的阀头422向前移动而与阀支撑面424间隔开。因此,阀箱体10的后向开口通过阀支撑面424与阀头422之间的分离空间而被打开。
当后向开口打开时,洗涤剂槽310中的洗涤剂变为能够朝向洗涤剂泵的入口426移动的状态。基于洗涤剂泵的操作状态,洗涤剂槽310中的洗涤剂可以朝向洗涤剂泵流动。
尽管已经结合特定实施例阐示和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提供的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进行各种改进和改变。

Claims (15)

1.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
箱体,其中限定有洗涤剂开口;
外桶,安装在所述箱体内;
滚筒,能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外桶内;以及
储存单元,用于在其中储存洗涤剂,其中所述储存单元能通过所述洗涤剂开口进入所述箱体,
其中,所述储存单元包括:
储存部框架,能通过所述洗涤剂开口进入所述箱体;
辅助洗涤剂容器,其形成在所述储存部框架中,且具有包括开口顶面的洗涤剂储存空间;以及
洗涤剂槽,其被能拆卸地安置成与所述储存部框架中的所述辅助洗涤剂容器相邻,在所述洗涤剂槽中储存所述洗涤剂,并且所述洗涤剂槽形成与所述洗涤剂储存空间有区别的空间,
其中,所述洗涤剂槽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顶面,并且在其中储存洗涤剂;
盖构件,能拆卸地联接到所述壳体的顶面;以及,
夹持部,其形成于所述盖构件,并朝向所述洗涤剂储存空间的开口顶面延伸,并且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洗涤剂储存空间的所述开口顶面上,其中,所述洗涤剂槽包括:洗涤剂注入部,位于所述洗涤剂槽的前侧上,并且在所述洗涤剂注入部中限定有洗涤剂注入孔;洗涤剂排放部,位于所述洗涤剂槽的后侧上,其中所述洗涤剂能从所述洗涤剂排放部排出;以及连接部,用以将所述洗涤剂注入部和所述洗涤剂排放部彼此连接,并且
其中,所述洗涤剂槽的所述洗涤剂注入部和所述连接部被设置成围绕所述辅助洗涤剂容器的前部和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洗涤剂开口被限定在所述箱体的正面中,
其中,所述储存单元沿着前后方向进入所述洗涤剂开口,
其中,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辅助洗涤剂容器的前侧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所述辅助洗涤剂容器包括前壁和侧壁,并且
其中,所述洗涤剂储存空间被所述前壁和所述侧壁围绕且通过所述辅助洗涤剂容器的所述开口顶面而暴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盖构件进一步包括朝向所述辅助洗涤剂容器的所述开口顶面突出的凸缘部,
其中,所述凸缘部沿着所述辅助洗涤剂容器的所述前壁和所述侧壁延伸,并且所述夹持部形成在位于所述辅助洗涤剂容器的所述前壁上的所述前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夹持部进一步包括从所述凸缘部向下突出的突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辅助洗涤剂容器的所述前壁面向所述洗涤剂注入部的至少一部分,且所述辅助洗涤剂的所述侧壁面向所述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洗涤剂注入部包括侧向突出部,所述侧向突出部比所述连接部在侧向方向上更大程度地突出,
其中,所述辅助洗涤剂容器的所述前壁位于所述侧向突出部的后方,
其中,所述夹持部从所述侧向突出部向后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洗涤剂槽被设置成一对,
其中,该对洗涤剂槽在侧向方向上彼此相邻布置,
其中,所述辅助洗涤剂容器位于该对洗涤剂槽的相应的连接部之间,且该对洗涤剂槽的相应的侧向突出部位于所述辅助洗涤剂容器的前面。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凸缘部的前部朝向所述辅助洗涤剂容器延伸得比位于所述辅助洗涤剂容器的所述侧壁上的所述凸缘部的侧部更长。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所述盖构件包括通风孔,所述通风孔被限定在所述洗涤剂注入部中,用以连通所述洗涤剂槽的内部和外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传感器端子和洗涤剂阀被布置在所述壳体的背面,
其中,所述传感器端子和所述洗涤剂阀从所述壳体向后突出,
其中,所述储存部框架的背面在分别对应于所述传感器端子和所述洗涤剂阀的位置处开口,而且包括在所述传感器端子与所述洗涤剂阀之间延伸穿过的保持部。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
分配器,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且设置在所述储存单元上;
止动件,设置在所述分配器上,且朝向所述储存单元突出;以及
锁定部,设置在所述储存单元上,且朝向所述分配器突出,
其中,在所述储存单元进入所述洗涤剂开口的状态下,所述止动件被定位成在向前方向上与所述锁定部间隔开,
其中,在所述储存单元从所述洗涤剂开口被拉出的拉出过程中,所述锁定部与所述止动件接触,以限制所述储存单元的拉出距离。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
弹性杆,设置在所述储存单元上,其中所述弹性杆的前端形成自由端,其中所述锁定部被设置在所述前端的后方,
其中,在所述锁定部与所述止动件接触并由此限制所述储存单元拉出的状态下,所述弹性杆的所述前端暴露于所述洗涤剂开口之外。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还包括:
引导突起,与所述止动件相比具有较小的宽度,并且从所述止动件向后延伸,
其中,所述锁定部具有被限定在面向所述引导突起的位置处的凹槽,
其中,在所述锁定部与所述止动件接触的状态下,所述引导突起被插入到所述凹槽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衣物处理装置,其中,所述引导突起的面向所述储存单元的一个面是倾斜的,以便随着与所述止动件的距离的增加而移离所述储存单元。
CN202011549161.8A 2019-12-24 2020-12-24 衣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1131067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74253 2019-12-24
KR1020190174253A KR20210081878A (ko) 2019-12-24 2019-12-24 의류처리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106706A CN113106706A (zh) 2021-07-13
CN113106706B true CN113106706B (zh) 2024-02-09

Family

ID=73857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49161.8A Active CN113106706B (zh) 2019-12-24 2020-12-24 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898293B2 (zh)
EP (2) EP4361337A2 (zh)
KR (1) KR20210081878A (zh)
CN (1) CN1131067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613890B1 (en) * 2017-04-17 2023-08-09 Qingdao Haier Drum Washing Machine Co., Ltd. Detergent additive box, mounting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box including a detergent additive box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29536A (ja) * 2003-05-07 2004-11-25 Toshiba Corp 洗濯機
KR20130033225A (ko) * 2011-09-26 2013-04-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제디스펜서 및 그를 갖는 의류처리장치
CN107059352A (zh) * 2017-05-31 2017-08-18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洗衣机贮水槽以及洗衣机
KR20180090003A (ko) * 2017-02-02 2018-08-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CN109137404A (zh) * 2018-09-27 2019-01-04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储液盒、转接装置及洗衣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82561B1 (ko) * 2004-04-14 2011-11-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기의 세제 공급장치
KR20060120925A (ko) * 2005-05-23 2006-11-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드럼 세탁기의 세제 공급장치
KR101233188B1 (ko) * 2005-10-12 2013-0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기의 세제박스
US10138587B2 (en) 2008-07-01 2018-11-27 Whirlpool Corporation Household cleaning appliance with a dispensing system operable between a single use dispensing system and a bulk dispensing system
US8052805B2 (en) * 2008-07-01 2011-11-08 Whirlpool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flushing a bulk dispensing system in a cleaning appliance
KR102281340B1 (ko) 2015-01-05 2021-07-2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탁장치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329536A (ja) * 2003-05-07 2004-11-25 Toshiba Corp 洗濯機
KR20130033225A (ko) * 2011-09-26 2013-04-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세제디스펜서 및 그를 갖는 의류처리장치
KR20180090003A (ko) * 2017-02-02 2018-08-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의류처리장치
CN107059352A (zh) * 2017-05-31 2017-08-18 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洗衣机贮水槽以及洗衣机
CN109137404A (zh) * 2018-09-27 2019-01-04 青岛海尔洗衣机有限公司 储液盒、转接装置及洗衣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898293B2 (en) 2024-02-13
EP3842585B1 (en) 2024-03-27
KR20210081878A (ko) 2021-07-02
CN113106706A (zh) 2021-07-13
EP3842585A1 (en) 2021-06-30
EP4361337A2 (en) 2024-05-01
US20240150952A1 (en) 2024-05-09
US20210189629A1 (en) 2021-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150952A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CN113026306B (zh) 衣物处理装置
US11866878B2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CN114250595B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113279206B (zh) 衣物处理装置
US11686034B2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KR20210081798A (ko) 의류처리장치
CN113279207A (zh) 衣物处理装置
KR20210081880A (ko) 의류처리장치
CN113136704B (zh) 衣物处理设备
EP3851567B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EP3981904A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JP2022190411A (ja) 洗濯機
CN117737973A (zh) 洗衣机
JP2022190412A (ja) 洗濯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