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5632A - 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5632A
CN113095632A CN202110303613.2A CN202110303613A CN113095632A CN 113095632 A CN113095632 A CN 113095632A CN 202110303613 A CN202110303613 A CN 202110303613A CN 113095632 A CN113095632 A CN 113095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score
driving
stake
g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036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定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Xi'an Public Electronic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Xi'an Public Electronic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Xi'an Public Electronic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Xi'an Public Electronic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036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56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5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56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01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13Receivers
    • G01S19/14Receiv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06Q50/2057Career enhancement or continuing education servi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19/00Teaching not covered by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9B19/16Control of vehicles or other craft
    • G09B19/167Control of lan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同步建立桩考考试区域模型和摩托车车辆模型;步骤S2、分别匹配所述摩托车车辆模型与所述桩考考试区域模型的区域关系获得摩托车车辆的行驶考试得分和过桩考试得分。本发明在通过采用GPS基准站设备和GPS移动站设备进行考试区域和车身区域匹配,不仅可以实时精确的测量考车的三维位置和航向用于考试项目的评判,而且对于考场和考车信息的采集较为简便准确,大大降低了误判率,同时相对于采用两套GPS设备显著节约了成本,且不易受到外界天气或环境变化的影响,也有利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动车考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
背景技术
桩考考试是机动车驾驶人场地考试中的一个项目,其目的是培养和考核机动车驾驶人在实际道路驾驶中,安全倒入垂直式停车位、侧方移位的技能和对车体的空间感觉及停车入库时控制车辆的实际驾驶能力。如果在考试过程中出现考试车辆压到或者碰到路边的边缘线,则按考试判定相应的分值。
目前,在驾驶考试中,通过坡道定点项目的检测采用GPS定位的方式逐步替代了采用安装光电传感器、震动传感器、磁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多种类型传感器的检测方式来对项目按照考核标准进行评判,因而系统搭建与维修简便,且耗时少易维护,但需要确定考车在考试项目中车辆边缘或车轮与项目边线的位置关系,明确考车的姿态,现有的方法多是在车辆上安装两套双频双星GPS接收机,这使得评判过程复杂化且信号易受到干扰中断,经济成本也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精准性差、维护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同步建立桩考考试区域模型和摩托车车辆模型;
步骤S2、分别匹配所述摩托车车辆模型与所述桩考考试区域模型的区域关系获得摩托车车辆的行驶考试得分和过桩考试得分;
步骤S3、分别统计所述定点停车考试得分和起步考试得分并同步结合车载采集单元得分获得摩托车车辆的桩考考试结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中,在考试场地中通过设置多个GPS标定点以建立桩考考试区域模型,具体方式为:
步骤S101、在考试场地中划分出桩考考试区域并铺设有GPS基准站设备以及在桩考考试区域中选取13个GPS标定点;
步骤S102、利用GPS基准站设备同步获得13个GPS标定点共同构成的第一基准GPS空间数据作为桩考考试区域模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1中,在所述摩托车车辆的车身上设置有多个GPS采集点以建立所述摩托车车辆模型,具体方式为:
步骤S103、在所述摩托车车辆的车身上铺设有GPS移动站设备并在所述摩托车车辆的车身上选取32个GPS采集点;
步骤S104、利用GPS移动站设备同步获得所述GPS采集点共同构成的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作为摩托车车辆模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基准GPS空间数据包括分别标定行驶考试区域和过桩考试区域的第一基准行驶空间数据和第二基准过桩空间数据,所述第一基准行驶空间数据包括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行驶空间数据以及第三辅助行驶空间数据,所述第二基准过桩空间数据包括第一主过桩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过桩空间数据以及第三辅助过桩空间数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车载采集单元,所述车载采集单元包括熄火采集器、安全帽采集器和音视频采集器,其中,
所述熄火采集器采集摩托车车辆在行驶考试阶段和过桩考试阶段熄火状况并存储为第一数字信号,所述安全帽采集器采集摩托车车辆在行驶考试阶段和过桩考试阶段安全帽佩戴状况并存储为第二数字信号,所述音视频采集器采集摩托车车辆在行驶考试阶段和过桩考试阶段的违规操作状况并存储为第三数字信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综合评判系统,所述综合评判系统和车载采集单元的数据输出端、GPS移动站设备的数据输出端以及GPS基准站设备的数据输出端均通信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2中,获得行驶考试得分和过桩考试得分的具体方式为:
步骤S201、行驶考试阶段,综合评判系统将所述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同时与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行驶空间数据以及第三辅助行驶空间数据相匹配: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完全匹配,行驶考试得分为满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和第二辅助行驶空间数据完全匹配,行驶考试得分为第一辅助行驶得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和第三辅助行驶空间数据完全匹配,行驶考试得分为第二辅助行驶得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与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行驶空间数据以和第三辅助行驶空间数据均匹配或均不匹配,行驶考试得分为零分;
步骤S202、过桩考试阶段,综合评判系统将所述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同时与第一主过桩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过桩空间数据以及第三辅助过桩空间数据相匹配: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过桩空间数据完全匹配,过桩考试得分为满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过桩空间数据和第二辅助过桩空间数据完全匹配,过桩考试得分为第一辅助过桩得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过桩空间数据和第三辅助过桩空间数据完全匹配,过桩考试得分为第二辅助过桩得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与第一主过桩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过桩空间数据以和第三辅助过桩空间数据均匹配或均不匹配,过桩考试得分为零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3中,获得车载采集单元得分的具体方式为:
综合评判系统对熄火采集器、安全帽采集器和音视频采集器的第一数字信号、第二数字信号和第三数字信号进行分析:
若第一数字信号、第二数字信号和第三数字信号中存在任一信号不为空值,车载采集单元得分为零分;
若第一数字信号、第二数字信号和第三数字信号均为空值,车载采集单元得分为满分。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步骤S3中,获得桩考考试结果的具体方式:
综合评判系统将行驶考试得分、过桩考试得分以及车载采集单元得分加权求和获得桩考考试总得分;
综合评判系统将桩考考试总得分与桩考考试及格分数线相比较:
若桩考考试总得分大于等于桩考考试及格分数线,桩考考试结果为合格;
若桩考考试总得分小于桩考考试及格分数线,桩考考试结果为不合格。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桩考考试总得分计算的具体方式为:
桩考考试总得分=行驶考试得分+过桩考试得分,其中,车载采集单元得分=满分;
桩考考试总得分=零分,其中,车载采集单元得分=零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在通过采用GPS基准站设备和GPS移动站设备进行考试区域和车身区域匹配,不仅可以实时精确的测量考车的三维位置和航向用于考试项目的评判,而且对于考场和考车信息的采集较为简便准确,大大降低了误判率,同时相对于采用两套GPS设备显著节约了成本,且不易受到外界天气或环境变化的影响,也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评判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评判系统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桩考考试区域模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摩托车车辆模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同步建立桩考考试区域模型和摩托车车辆模型;
所述步骤S1中,在考试场地中通过设置多个GPS标定点以建立桩考考试区域模型,具体方式为:
步骤S101、在考试场地中划分出桩考考试区域并铺设有GPS基准站设备以及在桩考考试区域中选取13个GPS标定点;
其中,GPS基准站设备包括基准GPS接收机、与基准GPS接收机相连接的GPS天线和电台,电台的数据输出端与综合评判系统通信连接,13个GPS标定点的设定如图3所示。
13个GPS标定点分别标记为1-13共13个点,各点均位于线宽中心线上。
其中,1和2号点位于项目的起始线,12和13号点项目的终止线上,1和2号点、12和13号点间距是摩托车车辆车长加上60cm,用于检测摩托车车辆是否进入考试项目。
其中,3、4、5、6四个点位于桩考考试的四个端点,3到4号、5到6号点间距为摩托车车辆车长加上60cm,5到9号点为桩杆,5-9号点间距均为摩托车车辆车宽加50cm,通过5到9这5个点可以检测摩托车车辆车轮或车身与考试桩杆的位置关系,从而判断考车是否顺利过桩。
12到13号点用于检测摩托车车辆是否离开项目。
其中,1-4号,10-13号点用于检测摩托车车辆车轮或车身与路边线的位置关系,从而判断摩托车车辆是否压扎路边线或出线。
步骤S102、利用GPS基准站设备同步获得13个GPS标定点共同构成的第一基准GPS空间数据作为桩考考试区域模型。
所述步骤S1中,在所述摩托车车辆的车身上设置有多个GPS采集点以建立所述摩托车车辆模型,具体方式为:
步骤S103、在所述摩托车车辆的车身上铺设有GPS移动站设备并在所述摩托车车辆的车身上选取32个GPS采集点;
其中,GPS移动站设备包括安装于摩托车车载机箱内的一套双频多星双天线的车载GPS接收机,安装于摩托车车辆顶部的并沿车身外周半径铺设的两个矢量天线和定位天线,该矢量天线和定位天线与车载GPS接收机相连接,32个GPS采集点中有24个等距设置在矢量天线和定位天线上,剩余13个GPS采集点设置在摩托车车辆前轮左上方、左下方、右上方、右下方,后轮左上方、左下方、右上方、右下方。
步骤S104、利用GPS移动站设备同步获得所述GPS采集点共同构成的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作为摩托车车辆模型。
GPS移动站设备建立在以GPS基准站设备的地理坐标下获取32个GPS采集点的位置坐标,以统一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和第一基准GPS空间数据的地理坐标系,确保空间数据匹配的准确性。
具体为通过固定矢量天线,移动定位天线对摩托车车辆边缘及轮胎的32个GPS采集点在以GPS天线为原点的地理坐标系下进行32点位采集得到摩托车车辆的外形轮廓的空间数据构成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
所述第一基准GPS空间数据包括分别标定行驶考试区域和过桩考试区域的第一基准行驶空间数据和第二基准过桩空间数据,所述第一基准行驶空间数据包括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行驶空间数据以及第三辅助行驶空间数据,所述第二基准过桩空间数据包括第一主过桩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过桩空间数据以及第三辅助过桩空间数据。
所述车载采集单元,所述车载采集单元包括熄火采集器、安全帽采集器和音视频采集器,其中,
所述熄火采集器采集摩托车车辆在行驶考试阶段和过桩考试阶段熄火状况并存储为第一数字信号,所述安全帽采集器采集摩托车车辆在行驶考试阶段和过桩考试阶段安全帽佩戴状况并存储为第二数字信号,所述音视频采集器采集摩托车车辆在行驶考试阶段和过桩考试阶段的违规操作状况并存储为第三数字信号。
还包括综合评判系统,所述综合评判系统和车载采集单元的数据输出端、GPS移动站设备的数据输出端以及GPS基准站设备的数据输出端均通信连接。
所述步骤S2中,获得定点停车考试得分和起步考试得分的具体方式为:
步骤S201、行驶考试阶段,综合评判系统将所述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同时与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行驶空间数据以及第三辅助行驶空间数据相匹配: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完全匹配,行驶考试得分为满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和第二辅助行驶空间数据完全匹配,行驶考试得分为第一辅助行驶得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和第三辅助行驶空间数据完全匹配,行驶考试得分为第二辅助行驶得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与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行驶空间数据以和第三辅助行驶空间数据均匹配或均不匹配,行驶考试得分为零分;
第一辅助行驶得分、第二辅助行驶得分均为行驶考试得分中的满分扣除对应数量的分数获得,对应数量的分数按行驶考试阶段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步骤S202、过桩考试阶段,综合评判系统将所述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同时与第一主过桩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过桩空间数据以及第三辅助过桩空间数据相匹配: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过桩空间数据完全匹配,过桩考试得分为满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过桩空间数据和第二辅助过桩空间数据完全匹配,过桩考试得分为第一辅助过桩得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过桩空间数据和第三辅助过桩空间数据完全匹配,过桩考试得分为第二辅助过桩得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与第一主过桩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过桩空间数据以和第三辅助过桩空间数据均匹配或均不匹配,过桩考试得分为零分。
同理第一辅助过桩得分、第二辅助过桩得分均为过桩考试得分中的满分扣除对应数量的分数获得,对应数量的分数按过桩考试阶段实际需要进行设定。
步骤S3、分别统计所述定点停车考试得分和起步考试得分并同步结合车载采集单元得分获得摩托车车辆的桩考考试结果。
所述步骤S3中,获得车载采集单元得分的具体方式为:
综合评判系统对熄火采集器、安全帽采集器和音视频采集器的第一数字信号、第二数字信号和第三数字信号进行分析:
若第一数字信号、第二数字信号和第三数字信号中存在任一信号不为空值,车载采集单元得分为零分;
若第一数字信号、第二数字信号和第三数字信号均为空值,车载采集单元得分为满分。
所述步骤S3中,获得桩考考试结果的具体方式:
综合评判系统将行驶考试得分、过桩考试得分以及车载采集单元得分加权求和获得桩考考试总得分;
综合评判系统将桩考考试总得分与桩考考试及格分数线相比较:
若桩考考试总得分大于等于桩考考试及格分数线,桩考考试结果为合格;
若桩考考试总得分小于桩考考试及格分数线,桩考考试结果为不合格。
桩考考试总得分计算的具体方式为:
桩考考试总得分=行驶考试得分+过桩考试得分,其中,车载采集单元得分=满分;
桩考考试总得分=零分,其中,车载采集单元得分=零分。
本发明在通过采用GPS基准站设备和GPS移动站设备进行考试区域和车身区域匹配,不仅可以实时精确的测量考车的三维位置和航向用于考试项目的评判,而且对于考场和考车信息的采集较为简便准确,大大降低了误判率,同时相对于采用两套GPS设备显著节约了成本,且不易受到外界天气或环境变化的影响,也有利于推广应用。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同步建立桩考考试区域模型和摩托车车辆模型;
步骤S2、分别匹配所述摩托车车辆模型与所述桩考考试区域模型的区域关系获得摩托车车辆的行驶考试得分和过桩考试得分;
步骤S3、分别统计所述行驶考试得分和过桩考试得分并同步结合车载采集单元得分获得摩托车车辆的桩考考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考试场地中通过设置多个GPS标定点以建立桩考考试区域模型,具体方式为:
步骤S101、在考试场地中划分出桩考考试区域并铺设有GPS基准站设备以及在桩考考试区域中选取13个GPS标定点;
步骤S102、利用GPS基准站设备同步获得13个GPS标定点共同构成的第一基准GPS空间数据作为桩考考试区域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在所述摩托车车辆的车身上设置有多个GPS采集点以建立所述摩托车车辆模型,具体方式为:
步骤S103、在所述摩托车车辆的车身上铺设有GPS移动站设备并在所述摩托车车辆的车身上选取32个GPS采集点;
步骤S104、利用GPS移动站设备同步获得所述GPS采集点共同构成的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作为摩托车车辆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准GPS空间数据包括分别标定行驶考试区域和过桩考试区域的第一基准行驶空间数据和第二基准过桩空间数据,所述第一基准行驶空间数据包括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行驶空间数据以及第三辅助行驶空间数据,所述第二基准过桩空间数据包括第一主过桩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过桩空间数据以及第三辅助过桩空间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采集单元,所述车载采集单元包括熄火采集器、安全帽采集器和音视频采集器,其中,
所述熄火采集器采集摩托车车辆在行驶考试阶段和过桩考试阶段熄火状况并存储为第一数字信号,所述安全帽采集器采集摩托车车辆在行驶考试阶段和过桩考试阶段安全帽佩戴状况并存储为第二数字信号,所述音视频采集器采集摩托车车辆在行驶考试阶段和过桩考试阶段的违规操作状况并存储为第三数字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综合评判系统,所述综合评判系统和车载采集单元的数据输出端、GPS移动站设备的数据输出端以及GPS基准站设备的数据输出端均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获得行驶考试得分和过桩考试得分的具体方式为:
步骤S201、行驶考试阶段,综合评判系统将所述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同时与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行驶空间数据以及第三辅助行驶空间数据相匹配: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完全匹配,行驶考试得分为满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和第二辅助行驶空间数据完全匹配,行驶考试得分为第一辅助行驶得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和第三辅助行驶空间数据完全匹配,行驶考试得分为第二辅助行驶得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与第一主行驶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行驶空间数据以和第三辅助行驶空间数据均匹配或均不匹配,行驶考试得分为零分;
步骤S202、过桩考试阶段,综合评判系统将所述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同时与第一主过桩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过桩空间数据以及第三辅助过桩空间数据相匹配: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过桩空间数据完全匹配,过桩考试得分为满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过桩空间数据和第二辅助过桩空间数据完全匹配,过桩考试得分为第一辅助过桩得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仅与第一主过桩空间数据和第三辅助过桩空间数据完全匹配,过桩考试得分为第二辅助过桩得分;
若第二移动GPS空间数据与第一主过桩空间数据、第二辅助过桩空间数据以和第三辅助过桩空间数据均匹配或均不匹配,过桩考试得分为零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获得车载采集单元得分的具体方式为:
综合评判系统对熄火采集器、安全帽采集器和音视频采集器的第一数字信号、第二数字信号和第三数字信号进行分析:
若第一数字信号、第二数字信号和第三数字信号中存在任一信号不为空值,车载采集单元得分为零分;
若第一数字信号、第二数字信号和第三数字信号均为空值,车载采集单元得分为满分。
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获得桩考考试结果的具体方式:
综合评判系统将行驶考试得分、过桩考试得分以及车载采集单元得分加权求和获得桩考考试总得分;
综合评判系统将桩考考试总得分与桩考考试及格分数线相比较:
若桩考考试总得分大于等于桩考考试及格分数线,桩考考试结果为合格;
若桩考考试总得分小于桩考考试及格分数线,桩考考试结果为不合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其特征在于,桩考考试总得分计算的具体方式为:
桩考考试总得分=行驶考试得分+过桩考试得分,其中,车载采集单元得分=满分;
桩考考试总得分=零分,其中,车载采集单元得分=零分。
CN202110303613.2A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 Pending CN1130956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3613.2A CN113095632A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3613.2A CN113095632A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5632A true CN113095632A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69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03613.2A Pending CN113095632A (zh) 2021-03-22 2021-03-22 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5632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17497Y (zh) * 2006-12-07 2008-02-06 吴国营 汽车、摩托车、三轮汽车驾驶员固定移动多用电脑桩考系统
CN101197088A (zh) * 2006-12-07 2008-06-11 吴国营 汽车、摩托车、三轮汽车驾驶员固定移动多用电脑桩考系统
CN106991871A (zh) * 2017-05-15 2017-07-28 西安华众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边桥考试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7038931A (zh) * 2017-05-15 2017-08-11 西安华众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桩考考试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0991844A (zh) * 2019-11-25 2020-04-10 多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考试的评判系统及评判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17497Y (zh) * 2006-12-07 2008-02-06 吴国营 汽车、摩托车、三轮汽车驾驶员固定移动多用电脑桩考系统
CN101197088A (zh) * 2006-12-07 2008-06-11 吴国营 汽车、摩托车、三轮汽车驾驶员固定移动多用电脑桩考系统
CN106991871A (zh) * 2017-05-15 2017-07-28 西安华众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边桥考试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07038931A (zh) * 2017-05-15 2017-08-11 西安华众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桩考考试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0991844A (zh) * 2019-11-25 2020-04-10 多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考试的评判系统及评判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26521B2 (en) Traffic situation determin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programs
CN104236566B (zh) 基于智能手机的地图匹配方法
CN102997926B (zh) 一种用于获取导航数据的方法
US8244450B2 (en) Vehicle position information providing devices, methods, and programs
CN103335655A (zh) 导航仪及其导航方法
US2006022430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of moving objects' states of move, location data collection system, and car navigation system
CN102881171B (zh) 车辆检测方法及其车辆检测系统以及车辆路径规划系统
CN104299415A (zh) 基于蓝牙技术的分布式交通状态检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06710281A (zh) 车辆定位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528815A (zh) 一种车辆行驶轨迹调整方法及车辆行驶轨迹调整系统
CN111783638A (zh) 一种检测车辆轮轴数及车型识别的系统、方法
CN102663352A (zh) 一种轨道识别方法
CN103730013A (zh) 一种车道车速检测和数据融合方法及系统
CN102401660A (zh) 高架道路的定位方法
CN107657817A (zh) 一种基于多地磁传感器的车辆状态检测装置
CN103050014A (zh) 交通车速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6543549A (zh) 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货运车辆车况及行车异常辨识方法
CN113096494A (zh) 一种单边桥考试评判方法
CN106981236A (zh) 一种曲线行驶考试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3095632A (zh) 一种桩考考试评判方法
CN113074742B (zh) 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857541A (zh) 一种基于动态称重的路面分车方法
CN113112128A (zh) 一种坡道定点停车和起步考试评判方法
CN112396838A (zh) 一种道路交通拥堵预警系统及方法
KR20040032516A (ko) 이동식 차량정보 수집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