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2297B - 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2297B
CN113092297B CN202110480288.7A CN202110480288A CN113092297B CN 113092297 B CN113092297 B CN 113092297B CN 202110480288 A CN202110480288 A CN 202110480288A CN 113092297 B CN113092297 B CN 1130922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fixedly connected
pushing
shell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802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2297A (zh
Inventor
徐明清
汪建国
李玉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ongji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ongji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ongji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ongji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8028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22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2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22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22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22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40Investigating hardness or rebound hardness
    • G01N3/52Investigating hardness or rebound hardness by measuring extent of rebound of a striking bod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包括回弹仪、壳体以及角度指示环,壳体可拆卸连接于回弹仪,壳体内部开设有内腔,内腔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角度指示环固定连接于转动轴上,内腔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管,且固定管套设于转动轴上;内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转动轴的两组夹持组件,每组夹持组件包括抵接环、过渡杆、推动杆以及第一弹簧,过渡杆贯穿固定管,且过渡杆滑动连接于抵接环,推动杆固定连接于过渡杆位于固定管外侧的一端,抵接环固定连接于过渡杆远离推动杆的一端;第一弹簧套设于过渡杆上,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于固定管的外周面,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推动杆上;内腔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推动杆移动的驱动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结构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
背景技术
目前,对建筑结构实体质量的检测要求主要有:构件强度、构件厚度、钢筋间距、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检测这些项目所采用的主要方式为钻芯法、回弹法、钢筋扫描等方法,回弹仪检测建筑结构强度的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
相关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9198240U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实体多功能检测仪,包括回弹仪和安装在回弹仪上的水平测量装置,水平测量装置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角度指示装置,角度指示装置包括呈环状的角度指示环、角度指示环的外侧面上刻画有刻度尺、角度指示环的轴线垂直于回弹仪的轴线,角度指示环可以围绕着轴线进行旋转,角度指示环上安装有配重块,在壳体上刻画有指示标识,指示标识所在的侧面为透明的侧面,壳体内填充有阻尼液。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回弹仪完成测量后,再读取角度指示环测量的角度时,在配重块的作用下,角度指示环仍可能在阻尼液中发生转动,从而可能会造成测量误差。
发明内容
为了便于降低回弹仪测量完成后,角度指示环发生转动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包括回弹仪、壳体以及角度指示环,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于回弹仪,所述壳体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角度指示环固定连接于转动轴上,所述内腔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管,且固定管套设于转动轴上;所述内腔内设置有用于固定转动轴的两组夹持组件,每组所述夹持组件包括抵接环、过渡杆、推动杆以及第一弹簧,所述过渡杆贯穿固定管,且过渡杆滑动连接于抵接环,所述推动杆固定连接于过渡杆位于固定管外侧的一端,所述抵接环固定连接于过渡杆远离推动杆的一端,且抵接环能够抵接于转动轴的外周面;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过渡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抵接于固定管的外周面,第一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推动杆上;所述内腔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推动杆移动的驱动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便于降低回弹仪测量完成后,角度指示环发生转动的可能性,在回弹仪完成测量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两个推动杆移动,两个推动杆移动带动两个过渡杆移动,两个过渡管移动带动两个抵接环移动,使得两个抵接环能够抵紧转动轴,从而降低转动轴发生转动的可能性,进而便于降低回弹仪测量完成后,角度指示环发生转动的可能性;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弹簧,便于使得抵接环复位。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转动块、齿轮以及齿条,所述转动块上开设有开口为椭圆形的抵接孔,所述固定管穿设于转动杆的抵接孔,所述推动杆抵接于抵接孔的内侧壁,所述齿轮固定连接于转动块的外周面,所述齿条滑动连接于内腔的内侧壁上,所述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推动齿条移动的推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便于驱动两个推动杆移动,先通过推动机构推动齿条移动,齿条驱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转动块转动,转动块转动的过程中,抵接孔的侧壁始终能于推动杆相贴合,同时由于抵接孔的开口为椭圆形,从而在转动转动块的过程中,能够推动两个推动杆移动。
优选的,所述回弹仪上固定连接有导向管,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移动杆、抵板以及导向环,所述导向环滑动连接于导向管的管内侧壁,所述移动杆贯穿导向环,且移动杆和导向环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能够穿过壳体的侧壁与齿条相抵接,所述抵板固定连接于移动杆远离壳体的一端;所述推动机构包括用于限制移动杆移动的限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回弹仪进行测试的过程中,需推动回弹仪的弹击杆移动,在推动弹击杆移动的过程中,还能够同步推动抵板移动,抵板移动带动移动杆移动,移动杆移动带动导向环移动,在导向环的作用下,使得移动杆能够在导向管内沿导向管的轴向滑移,从而使得移动杆能够穿过壳体的侧壁后抵接于齿条,进而在进一步推动移动杆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移动杆推动齿条移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弹性板和第一限位块,所述弹性板固定连接于移动杆上,所述第一限位块固定连接于弹性板上,所述第一限位块靠近壳体的一侧设有斜面,所述导向管顶侧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限位孔和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块能够插接于第一限位孔或第二限位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限位块插接于第一限位孔时,通过推动移动杆移动带动弹性板移动,弹性板移动带动第一限位块移动,此时第一限位块的斜面与第一限位孔的侧壁相接触,由于第一限位块的斜面作用下,使得第一限位块能够推动弹性板弯曲,从而使得第一限位块移动至导向管内;当第一限位块移动至第二限位块正下方时,在弹性板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弹性板能够推动第一限位块插接于导向管上的第二限位孔,从而降低移动杆向远离壳体方向上移动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在抵板的作用下,降低移动杆向靠近壳体方向上移动的可能性,进而达到固定限制移动杆移动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壳体远离回弹仪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压箱,所述齿条上固定连接有滑移杆,所述滑移杆远离齿条的一端贯穿壳体的侧壁位于推压箱内,所述推压箱内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滑移杆的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推板;所述推压箱远离壳体内部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推板远离壳体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推动齿条移动的过程中,齿条移动带动滑移杆移动,滑移杆移动带动推板移动,推板移动的过程中压缩第二弹簧,当不再对齿条施加外力作用时,第二弹簧推动推板移动,推板移动带动滑移杆和齿条复位。
优选的,所述推压箱靠近壳体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排气孔,所述推压箱远离壳体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排气孔,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风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杆推动推板移动的过程中,推压箱内的气体从第二排气孔排出;第二弹簧推动推板移动的过程中,推压箱内气体从第一排气孔排出;与此同时推板还带动齿条复位,齿条复位的过程驱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使得两个抵接环不再抵紧转动轴,从而使得第一排气孔排出的气体能够吹动风车转动,通过风车的转动情况,能够判断出转动轴与内腔的内侧壁之间是否存在较大的摩擦力。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回弹仪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柱、第二限位块、第一导向块以及第三弹簧,所述连接柱固定连接于壳体,所述回弹仪靠近壳体的一端开设有供连接柱插接配合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连接柱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导向块滑动连接于连接柱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连接于第一导向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的纵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二限位块插接于回弹仪上的限位槽,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导向块;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用于限制壳体转动的定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壳体的过程中,先按压第一限位孔移动至第一滑槽内,接着移动壳体,使得壳体上的连接柱插接于回弹仪的连接槽,接下来再通过转动壳体,当壳体带动连接柱转动至第二限位块对准限位槽时,由于第三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第三弹簧推动第一导向块移动,第一导向块移动带动第二限位块移动,使得第二限位块插接于回弹仪上的限位槽,从而达到降低连接柱脱离连接槽可能性的目的;与此同时通过定位机构的作用下,降低壳体发生转动的可能性,进而达到固定安装壳体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回弹仪靠近壳体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对应第二滑槽在壳体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块和第四弹簧,所述定位块滑动连接于回弹仪的第二滑槽,且定位块插接于壳体的定位槽;所述第四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槽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定位块;所述定位机构还包括拉动定位块移动的拉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壳体至合适的位置之前,先通过拉动组件拉动定位块移动至第二滑槽内,当壳体转动至定位块对准定位槽时,不再对定位块施加外力作用,此时在第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第四弹簧推动定位块插接于定位槽,从而降低壳体发生转动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回弹仪上开设有空腔,所述拉动组件包括拉动杆、拉绳、收线辊以及旋转块,所述拉动杆转动连接于空腔的内侧壁;所述收线辊固定连接于拉动杆上,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收线辊的外周面上,拉绳的另一端贯穿空腔的侧壁位于第二滑槽内,且拉绳固定连接于定位块远离壳体的一侧;所述旋转块固定连接于拉动杆上,且旋转块位于回弹仪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便于拉动定位块移动至第二滑槽内,先通过转动旋转块,旋转块转动带动拉动杆转动,拉动杆转动带动收线辊转动,收线辊转动拉动拉绳,从而使得拉绳能够拉动定位块移动。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内穿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转动连接于连接柱,所述驱动杆的远离推压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向块,所述连接槽的槽底开设有供转向块插接配合的转向槽,所述驱动杆贯穿壳体的侧壁,驱动杆转动连接于壳体,且驱动杆与壳体之间有摩擦力;所述驱动杆位于壳体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驱动杆的一端套设有推动管,所述推动管螺纹连接于螺杆;所述推动管贯穿壳体,推动管一端与推板相抵接,且推动管滑动连接于壳体;所述推动管上开设有条形槽,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块,所述第二导向块滑动连接于条形槽的内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壳体不安装于回弹仪上时,推动管抵紧推板,此时推板压缩第二弹簧;在安装壳体过程中,进行转动壳体的步骤时,由于转向块插接于转向槽,使得转向块相对回弹仪不发生转动,转向块相对壳体发生转动,此时转向块带动驱动杆和螺杆相对壳体发生转动;套设于螺杆上的推动管在第二导向块和条形槽的作用下,使得推动管相对壳体不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螺杆相对推动管转动;同时由于第二导向块的作用下,螺杆在推动管内发生转动的过程中,螺杆能够推动推动管向靠近回弹仪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在第二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得推板向靠近壳体的方向上移动,此时推板移动使得齿条移动,从而使得转动轴能够发生转动。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为了便于降低回弹仪测量完成后,角度指示环发生转动的可能性,在回弹仪完成测量后,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两个推动杆移动,两个推动杆移动带动两个过渡杆移动,两个过渡管移动带动两个抵接环移动,使得两个抵接环能够抵紧转动轴,从而降低转动轴发生转动的可能性,进而便于降低回弹仪测量完成后,角度指示环发生转动的可能性;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弹簧,便于使得抵接环复位;
2.为了便于驱动两个推动杆移动,先通过推动机构推动齿条移动,齿条驱动带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带动转动块转动,转动块转动的过程中,抵接孔的侧壁始终能于推动杆相贴合,同时由于抵接孔的开口为椭圆形,从而在转动转动块的过程中,能够推动两个推动杆移动;
3.在回弹仪进行测试的过程中,需推动回弹仪的弹击杆移动,在推动弹击杆移动的过程中,还能够同步推动抵板移动,抵板移动带动移动杆移动,移动杆移动带动导向环移动,在导向环的作用下,使得移动杆能够在导向管内沿导向管的轴向滑移,从而使得移动杆能够穿过壳体的侧壁后抵接于齿条,进而在进一步推动移动杆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移动杆推动齿条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和推压箱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连接装置和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凸显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1、回弹仪;11、导向管;111、第一限位孔;112、第二限位孔;12、连接槽;121、限位槽;122、转向槽;13、第二滑槽;14、空腔;2、壳体;21、内腔;22、转动轴;23、角度指示环;231、配重块;24、固定管;25、定位槽;3、夹持组件;31、抵接环;32、过渡杆;33、推动杆;34、第一弹簧;35、滚轴;4、驱动装置;41、转动块;411、抵接孔;42、齿轮;43、齿条;44、推动机构;441、移动杆;442、抵板;443、导向环;444、限位组件;4441、弹性板;4442、第一限位块;5、推压箱;51、滑移杆;52、推板;53、第二弹簧;54、第一排气孔;55、第二排气孔;56、风车;6、连接装置;61、连接柱;611、第一滑槽;62、第二限位块;63、第一导向块;64、第三弹簧;65、定位机构;651、定位块;652、第四弹簧;653、拉动组件;6531、拉动杆;6532、拉绳;6533、收线辊;6534、旋转块;7、驱动杆;71、转向块;72、螺杆;73、推动管;731、条形槽;732、第二导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包括回弹仪1、壳体2以及角度指示环23,壳体2可拆卸连接于回弹仪1上。壳体2上矩形块状结构,壳体2的内部开设有内腔21,内腔21的内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2,转动轴22呈圆形杆状结构,转动轴22的轴心线与回弹仪1的轴心线相垂直。角度指示环23固定连接于转动轴22上,且角度指示环23的轴心线与转动轴22的轴心线相重合,角度指示环23上固定连接有配重块231。
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回弹仪1的连接装置6,连接装置6包括连接柱61、第二限位块62、第一导向块63、第三弹簧64以及定位机构65,连接柱61呈圆柱体状结构,连接柱61固定连接于壳体2靠近回弹仪1的一侧,回弹仪1上开设有供连接柱61插接配合的连接槽12,连接槽12的开口为圆形,连接槽12的侧壁上开设有两个限位槽121,两个限位槽121关于连接柱61的轴心线对称设置。连接柱61的外周面开设有两个第一滑槽611,两个第一滑槽611关于连接柱61的轴心线对称设置。第一导向块63为两个,两个第一导向块63均呈矩形块状结构,两个第一导向块63分别滑动连接于连接柱61上的两个第一滑槽611。第二限位块62为两个,两个第二限位块62的纵截面均成等腰三角形,两个第二限位块62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导向块63上,且两个第二限位块62分别插接于回弹仪1上的两个限位槽121。第三弹簧64为两个,两个第三弹簧64分别位于两个第一滑槽611内,第三弹簧6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611的槽底,第三弹簧6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导向块63远离第二限位块62的一侧。
如图3和图4所示,回弹仪1靠近壳体2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为矩形的第二滑槽13,对应第二滑槽13在壳体2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为矩形的定位槽25,定位机构65包括定位块651、第四弹簧652以及拉动组件653,定位块651滑动连接于回弹仪1的第二滑槽13,且定位块651插接于壳体2上的定位槽25。第四弹簧652位于第二滑槽13内,第四弹簧65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槽13的槽底,第四弹簧65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定位块651远离壳体2的一侧,定位块651远离第四弹簧652的一侧设有斜面。
如图3和图4所示,回弹仪1上还开设有空腔14,拉动组件653包括拉动杆6531、拉绳6532、收线辊6533以及旋转块6534,拉动杆6531呈圆形杆状结构,拉动杆6531转动连接于空腔14的内侧壁上,拉动杆6531其中一端的端部贯穿空腔14的侧壁位于回弹仪1的外侧。收线辊6533位于空腔14内,收线辊6533固定拉线杆的外周面上,且收线辊6533的轴心线与拉动杆6531的轴心线相重合。拉绳65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收线辊6533的外周面,拉绳6532的另一端贯穿空腔14的侧壁位于第二滑槽13内,且拉绳6532的该端与定位块651远离壳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旋转块6534固定连接于拉动杆6531上,且旋转块6534位于回弹仪1的外侧。
在安装壳体2的过程中,先按压两个第二限位块62,使得两个第二限位块62移动至第一滑槽611内,接着移动壳体2,使得壳体2带动连接柱61插接于连接槽12,接下来再通过转动壳体2带动连接柱61转动;在转动壳体2的过程中,壳体2的侧壁与定位块651的斜面相接触,从而能够推动定位块651移动至第二滑槽13内,接着继续转动壳体2;当定位块651对准定位槽25时,两个第二限位块62同时对准两个第一限位槽121,此时在第三弹簧64和第四弹簧652的作用下,能够推动两个第二限位块62分别插接于回弹仪1上的两个第一限位槽121,定位块651插接于壳体2上的定位槽25,从而达到固定安装壳体2的目的。
如图2和图5所示,壳体2远离回弹仪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压箱5,推压箱5呈矩形箱装机构,推压箱5的内部中空,推压箱5内滑移连接有推板52,推板52呈矩形板状结构,推板52的四周的侧壁与推压箱5内部四周的侧壁相贴合。推压箱5远离壳体2内部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3,第二弹簧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推板52远离壳体2的一侧。壳体2的侧壁上穿设有滑移杆51,滑移杆51呈矩形杆状结构,滑移杆51位于推压箱5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推板52,且滑移杆51与壳体2的侧壁之间密封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柱61内穿设有驱动杆7,驱动杆7呈圆形杆状结构,驱动杆7转动连接于连接柱61,且驱动杆7的轴心线与连接柱61的轴心线相重合;驱动杆7贯穿壳体2的侧壁,且驱动杆7转动连接于壳体2的侧壁。驱动杆7远离推压箱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向块71,转向块71呈矩形块状结构,连接槽12的槽底开设有供转向块71插接配合的转向槽122,转向槽122的开口为矩形。驱动杆7靠近推压箱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72,螺杆72远离驱动杆7的一端套设有推动管73,且推动管73与螺杆72螺纹连接;推动管73的一端贯穿壳体2的侧壁位于推压箱5内,推动管73滑动连接于壳体2的侧壁,且推动管73抵接于推板52,推动管73与壳体2的侧壁之间密封设置。推动管73的上半外周面上开设有条形槽731,壳体2上固定连接有矩形块状结构的第二导向块732,第二导向块732沿推动管73的轴向滑动连接于推动管73的条形槽731。
当壳体2不安装于回弹仪1上时,推动管73抵紧推板52,此时推板52压缩第二弹簧53;在安装壳体2过程中,进行转动壳体2的步骤时,由于转向块71插接于转向槽122,使得转向块71相对回弹仪1不发生转动,转向块71相对壳体2发生转动,此时转向块71带动驱动杆7和螺杆72相对壳体2发生转动;套设于螺杆72上的推动管73在第二导向块732和条形槽731的作用下,使得推动管73相对壳体2不发生转动,从而使得螺杆72相对推动管73转动;同时由于第二导向块732的作用下,螺杆72在推动管73内发生转动的过程中,螺杆72能够推动推动管73向靠近回弹仪1的方向上移动,从而在第二弹簧53的弹力作用下,使得推板52向靠近壳体2的方向上移动。
如图5和图6所示,内腔2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4,固定管24呈圆形管状结构,固定管24套设于转动轴22上。固定管24上设置有两组用于固定转动轴22的夹持组件3,两组夹持组件3关于转动轴22的轴心线对称设置,每组夹持组件3包括抵接环31、过渡杆32、推动杆33以及第一弹簧34,过渡杆32呈圆形杆状结构,过渡杆32贯穿固定管24设置,且过渡杆32滑动连接于固定管24。抵接环31呈半圆环形板状结构,抵接环31固定连接于过渡杆32位于固定管24内的一端,且抵接环31能够抵接于转动轴22的外周面。推动杆33呈圆形杆状结构,推动杆33固定连接于过渡杆32远离抵接环31的一端,且推动杆33的轴心线与过渡杆32的轴心线相垂直。推动杆33上套设有两个滚轴35,两个滚轴35关于过渡杆32的轴心线对称设置,两个滚轴35均转动连接于推动杆33上。第一弹簧34套设于过渡杆32上,第一弹簧34的一端抵接于固定管24的外周面,第一弹簧34的另一端抵接于推动杆33。
如图5和图6所示,内腔21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推动杆33移动的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包括转动块41、齿轮42、齿条43以及推动机构44,转动块41呈圆形板状结构,转动块41上开设有开口为椭圆形的抵接孔411,抵接孔411沿转动轴22的轴向延伸,固定管24穿设于转动块41的抵接孔411,推动杆33通过滚轴35与抵接孔411的内侧壁相抵接。齿轮42固定连接于转动块41的外周面,且齿轮42的轴心线与转动块41的轴心线相重合。齿条43滑动连接于内腔21内,且齿条43与滑移杆51位于内腔2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齿条43与齿轮42相啮合。通过推动机构44推动齿条43移动,齿条43移动驱动齿轮42转动,齿轮42转动带动转动块41转动,转动块41转动的过程中,抵接孔411的侧壁始终能于推动杆33外侧的滚轴35相贴合,同时由于抵接孔411的开口为椭圆形,从而在转动转动块41的过程中,能够推动两个推动杆33移动。
如图1和图3所示,回弹仪1上固定连接有导向管11,导向管11呈矩形管状结构,推动机构44包括移动杆441、抵板442、导向环443以及限位组件444,导向环443呈矩形框状结构,导向环443滑动连接于导向管11的管内侧壁,移动杆441呈矩形杆状结构,移动杆441贯穿导向环443,且导向环443和移动杆441固定连接,移动杆441的端部能够穿过壳体2的侧壁与齿条43相抵接。抵板442呈矩形板状结构,抵接板固定连接于移动杆441远离壳体2的一端。在回弹仪1进行测试的过程中,需推动回弹仪1的弹击杆移动,在推动弹击杆移动的过程中,还能够同步推动抵板442移动,抵板442移动带动移动杆441移动,移动杆441移动带动导向环443移动,在导向环443的作用下,使得移动杆441能够在导向管11内沿导向管的轴向滑移,从而使得移动杆441能够穿过壳体2的侧壁后抵接于齿条43,进而在进一步推动移动杆441移动过程中,能够通过移动杆441推动齿条43移动。
如图3和图7所示,导向管11的顶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11和第二限位孔112,第一限位孔111和壳体2分布于第二限位孔112的两侧。限位组件444包括弹性板4441和第一限位块4442,弹性板4441固定连接于移动杆441上,第一限位块4442固定连接于弹性板4441远离移动杆441的一端,第一限位块4442能够插接于第一限位孔111或第二限位孔112,第一限位块4442靠近壳体2的一侧设有斜面,第一限位块4442的斜面从靠近导向环443一侧到远离导向环443的一侧倾斜向上设置。
当第一限位块4442插接于第一限位孔111时,通过推动移动杆441移动带动弹性板4441移动和第一限位块4442移动,此时第一限位块4442的斜面与第一限位孔111的侧壁相接触,使得第一限位块4442能够移动至导向管11内;当第一限位块4442移动至第二限位块62正下方时,在弹性板4441的弹力作用下,使得弹性板4441能够推动第一限位块4442插接于导向管11上的第二限位孔112,从而降低移动杆441向远离壳体2方向上移动的可能性。
如图2和图5所示,推压箱5靠近壳体2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排气孔54,推压箱5远离壳体2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排气孔55,转动轴22上固定连接有风车56,风车56和固定管24分别位于角度指示环23的两侧。滑移杆51推动推板52移动的过程中,推压箱5内的气体从第二排气孔55排出;第二弹簧53推动推板52移动的过程中,推压箱5内气体从第一排气孔54排出;与此同时推板52还带动齿条43复位,齿条43复位的过程驱动齿轮42转动,齿轮42转动使得两个抵接环31不再抵紧转动轴22,从而使得第一排气孔54排出的气体能够吹动风车56转动,通过风车56的转动情况,能够判断出转动轴22与内腔21的内侧壁之间是否存在较大的摩擦力。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的实施原理为:为了便于降低回弹仪1测量完成后,角度指示环23发生转动的可能性,在回弹仪1完成测量后,通过驱动装置4驱动两个推动杆33移动,两个推动杆33移动带动两个过渡杆32移动,两个过渡管移动带动两个抵接环31移动,使得两个抵接环31能够抵紧转动轴22,从而降低转动轴22发生转动的可能性,进而便于降低回弹仪1测量完成后,角度指示环23发生转动的可能性;同时通过设置第一弹簧34,便于使得抵接环31复位。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包括回弹仪(1)、壳体(2)以及角度指示环(23),所述壳体(2)可拆卸连接于回弹仪(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内部开设有内腔(21),所述内腔(21)的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2),所述角度指示环(23)固定连接于转动轴(22)上,所述内腔(2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固定管(24),且固定管(24)套设于转动轴(22)上;所述内腔(21)内设置有用于固定转动轴(22)的两组夹持组件(3),每组所述夹持组件(3)包括抵接环(31)、过渡杆(32)、推动杆(33)以及第一弹簧(34),所述过渡杆(32)贯穿固定管(24),且过渡杆(32)滑动连接于抵接环(31),所述推动杆(33)固定连接于过渡杆(32)位于固定管(24)外侧的一端,所述抵接环(31)固定连接于过渡杆(32)远离推动杆(33)的一端,且抵接环(31)能够抵接于转动轴(22)的外周面;所述第一弹簧(34)套设于过渡杆(32)上,所述第一弹簧(34)的一端抵接于固定管(24)的外周面,第一弹簧(34)的另一端抵接于推动杆(33)上;所述内腔(21)内还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个推动杆(33)移动的驱动装置(4);
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转动块(41)、齿轮(42)以及齿条(43),所述转动块(41)上开设有开口为椭圆形的抵接孔(411),所述固定管(24)穿设于转动杆的抵接孔(411),所述推动杆(33)抵接于抵接孔(411)的内侧壁,所述齿轮(42)固定连接于转动块(41)的外周面,所述齿条(43)滑动连接于内腔(21)的内侧壁上,所述齿轮(42)与齿条(43)相啮合;所述驱动装置(4)还包括推动齿条(43)移动的推动机构(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仪(1)上固定连接有导向管(11),所述推动机构(44)包括移动杆(441)、抵板(442)以及导向环(443),所述导向环(443)滑动连接于导向管(11)的管内侧壁,所述移动杆(441)贯穿导向环(443),且移动杆(441)和导向环(443)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441)能够穿过壳体(2)的侧壁与齿条(43)相抵接,所述抵板(442)固定连接于移动杆(441)远离壳体(2)的一端;所述推动机构(44)包括用于限制移动杆(441)移动的限位组件(44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444)包括弹性板(4441)和第一限位块(4442),所述弹性板(4441)固定连接于移动杆(441)上,所述第一限位块(4442)固定连接于弹性板(4441)上,所述第一限位块(4442)靠近壳体(2)的一侧设有斜面,所述导向管(11)顶侧的侧壁开设有第一限位孔(111)和第二限位孔(112),所述第一限位块(4442)能够插接于第一限位孔(111)或第二限位孔(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远离回弹仪(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压箱(5),所述齿条(43)上固定连接有滑移杆(51),所述滑移杆(51)远离齿条(43)的一端贯穿壳体(2)的侧壁位于推压箱(5)内,所述推压箱(5)内滑动连接有推板(52),所述滑移杆(5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推板(52);所述推压箱(5)远离壳体(2)内部一侧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3),所述第二弹簧(5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推板(52)远离壳体(2)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箱(5)靠近壳体(2)的一侧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排气孔(54),所述推压箱(5)远离壳体(2)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排气孔(55),所述转动轴(22)上固定连接有风车(5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回弹仪(1)的连接装置(6),所述连接装置(6)包括连接柱(61)、第二限位块(62)、第一导向块(63)以及第三弹簧(64),所述连接柱(61)固定连接于壳体(2),所述回弹仪(1)靠近壳体(2)的一端开设有供连接柱(61)插接配合的连接槽(12),所述连接槽(12)的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21),所述连接柱(6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611),所述第一导向块(63)滑动连接于连接柱(61)的第一滑槽(611),所述第二限位块(62)固定连接于第一导向块(63),所述第二限位块(62)的纵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二限位块(62)插接于回弹仪(1)上的限位槽(121),所述第三弹簧(64)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槽(611)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导向块(63);所述连接装置(6)还包括用于限制壳体(2)转动的定位机构(6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仪(1)靠近壳体(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槽(13),对应第二滑槽(13)在壳体(2)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定位槽(25),所述定位机构(65)包括定位块(651)和第四弹簧(652),所述定位块(651)滑动连接于回弹仪(1)的第二滑槽(13),且定位块(651)插接于壳体(2)的定位槽(25);所述第四弹簧(65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槽(13)的槽底,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定位块(651);所述定位机构(65)还包括拉动定位块(651)移动的拉动组件(65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仪(1)上开设有空腔(14),所述拉动组件(653)包括拉动杆(6531)、拉绳(6532)、收线辊(6533)以及旋转块(6534),所述拉动杆(6531)转动连接于空腔(14)的内侧壁;所述收线辊(6533)固定连接于拉动杆(6531)上,所述拉绳(653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收线辊(6533)的外周面上,拉绳(6532)的另一端贯穿空腔(14)的侧壁位于第二滑槽(13)内,且拉绳(6532)固定连接于定位块(651)远离壳体(2)的一侧;所述旋转块(6534)固定连接于拉动杆(6531)上,且旋转块(6534)位于回弹仪(1)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61)内穿设有驱动杆(7),所述驱动杆(7)转动连接于连接柱(61),所述驱动杆(7)的远离推压箱(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向块(71),所述连接槽(12)的槽底开设有供转向块(71)插接配合的转向槽(122),所述驱动杆(7)贯穿壳体(2)的侧壁,驱动杆(7)转动连接于壳体(2),且驱动杆(7)与壳体(2)之间有摩擦力;所述驱动杆(7)位于壳体(2)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72),所述螺杆(72)远离驱动杆(7)的一端套设有推动管(73),所述推动管(73)螺纹连接于螺杆(72);所述推动管(73)贯穿壳体(2),推动管(73)一端与推板(52)相抵接,且推动管(73)滑动连接于壳体(2);所述推动管(73)上开设有条形槽(731),所述壳体(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导向块(732),所述第二导向块(732)滑动连接于条形槽(731)的内侧壁。
CN202110480288.7A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 Active CN1130922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0288.7A CN113092297B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80288.7A CN113092297B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2297A CN113092297A (zh) 2021-07-09
CN113092297B true CN113092297B (zh) 2024-03-29

Family

ID=76680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80288.7A Active CN113092297B (zh) 2021-04-30 2021-04-30 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22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22304B (zh) * 2023-08-11 2024-03-26 北京劲松口腔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口腔测试仪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6026A (en) * 1989-12-07 1993-01-05 Proceq S.A.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 surface hardness of building materials
CN108645700A (zh) * 2018-05-31 2018-10-12 苏州市吴江东南建筑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回弹仪及其使用方法
CN209198240U (zh) * 2018-10-13 2019-08-02 安徽明珠建设项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结构实体多功能检测仪
CN211877589U (zh) * 2019-12-24 2020-11-06 武汉联盟建筑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76026A (en) * 1989-12-07 1993-01-05 Proceq S.A.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the surface hardness of building materials
CN108645700A (zh) * 2018-05-31 2018-10-12 苏州市吴江东南建筑检测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回弹仪及其使用方法
CN209198240U (zh) * 2018-10-13 2019-08-02 安徽明珠建设项目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结构实体多功能检测仪
CN211877589U (zh) * 2019-12-24 2020-11-06 武汉联盟建筑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混凝土强度检测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2297A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13618B (zh) 立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13092297B (zh) 一种建筑结构多功能检测仪
CN110208496A (zh) 一种土质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6680033A (zh) 一种静力触探式地下水采样方法
CN210375984U (zh) 一种分体式三维压力装置
CN112962687A (zh) 一种检测混凝土基桩桩身完整性的装置及其方法
CN218994248U (zh) 一种墙体厚度检测装置
CN208795607U (zh) 一种精准型扭力推力检测试验机
CN109000579B (zh) 一种可伸缩的隧道围岩位移监测反光片保护装置
CN208398732U (zh) 弹壳尺寸检测装置
CN211651594U (zh) 一种建筑工程专用倾斜度测量装置
CN114878472A (zh) 一种便携式地质勘查用岩石样品参数测量设备
CN214502945U (zh) 工程监理用厚度检测设备
CN212059683U (zh) 一种建筑用砖的抗压检测设备
CN115096712A (zh) 一种用于材料力学的管材环刚度检测仪
CN211504566U (zh) 一种地下管网滴水点定位检测系统
CN113945421A (zh) 一种带有便携式钻头的水资源水质取样检测设备
CN220323064U (zh) 一种工程地质勘察用的压水试验设备
CN214794249U (zh) 一种用于霍普金森杆的辅助调平工具
CN111746811A (zh) 一种无人机摄影测量安装平台
CN109883386A (zh) 一种检测电力钢管杆安装平整度的设备及方法
CN211401909U (zh) 一种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的安装底座
CN219084835U (zh) 一种污水管线的超声波检测装置
CN214666810U (zh) 一种工程监理用公路坡度检测装置
CN218441386U (zh) 一种楼板用厚度检测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