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1246A -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1246A
CN113091246A CN202110319949.8A CN202110319949A CN113091246A CN 113091246 A CN113091246 A CN 113091246A CN 202110319949 A CN202110319949 A CN 202110319949A CN 113091246 A CN113091246 A CN 1130912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ontrolling
fresh air
temperature
ope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99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1246B (zh
Inventor
李学瑞
陈运东
张晓飞
曹高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994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12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12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124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1496 priority patent/WO202219907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12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12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7Switching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1)检测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室内中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2)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大于第一设定值,则进入步骤3);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则进入步骤4);3)根据空调模组的运行模式、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关系、室外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关系来控制新风模组的运行;4)控制所述新风模组停止运行。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实现了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调节,还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室内空气调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空调被广泛应用。空调的内机在运行时,室内环境相对密闭,空气流通不畅,较易导致室内的二氧化碳、甲醛、一氧化碳等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过高,导致室内空气质量较差,影响使用者的健康。
另外,由于室内环境相对密闭,空气流通不畅,较易导致室内污染颗粒物过多,导致室内空气质量较差,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如何避免室内中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过高,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避免影响使用者的健康,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避免室内中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过高,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避免影响使用者的健康。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和一种空调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检测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室内中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
2)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大于第一设定值,则进入步骤3);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则进入步骤4);
3)若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内温度小于设定温度,则控制新风模组运行;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等于所述设定温度,则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若是,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若否,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一转速大于所述第二转速;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若是,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三转速运行,若否,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四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三转速小于所述第四转速;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小于所述设定温度,则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若是,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五转速运行,若否,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六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五转速大于所述第六转速;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等于所述设定温度,则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若是,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七转速运行,若否,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八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七转速小于所述第八转速;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
4)控制所述新风模组停止运行。
优选地,所述步骤3)还包括步骤: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空调模组的出风量增大;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空调模组的出风量增大。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内温度小于所述设定温度,控制新风模组运行具体包括步骤:
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小于第二设定值,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九风速运行;
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十风速运行;
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第十风速大于所述第九风速。
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控制新风模组运行具体为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十一风速运行,其中,所述第十一风速小于所述第五风速,且所述第十一风速小于第八风速。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控制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检测室内中污染颗粒物的浓度;
在所述步骤4)之后还包括步骤5):若所述污染颗粒物的浓度小于第三设定值,则返回步骤2);若所述污染颗粒物的浓度不小于第三设定值,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逆转运行。
优选地,采用负离子发生器净化室内空气,且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具备污染颗粒物浓度检测功能。
优选地,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为CO2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根据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来控制新风模组是否运行,从而实现了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调节;而且,根据空调模组的运行模式、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与设定温度来控制新风模组的新风风机的转速,特别是根据室外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关系来控制新风风机的转速,有效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
基于上述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该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
室内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温度;
室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温度;
气体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中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和第一设定值、比较所述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比较所述室外温度和设定温度;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新风模组;
其中,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大于第一设定值,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新风模组停止运行;
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内温度小于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新风模组运行;
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等于所述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等于所述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行,所述第一转速大于所述第二转速;
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三转速运行;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四转速运行,所述第三转速小于所述第四转速;
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小于所述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五转速运行;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小于所述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六转速运行,所述第五转速大于所述第六转速;
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等于所述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七转速运行;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等于所述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八转速运行,所述第七转速小于所述第八转速;
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系统,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空调模组的出风量增大;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空调模组的出风量增大。
优选地,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内温度小于所述设定温度,用于控制新风模组运行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具体为:
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小于第二设定值,则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九风速运行;
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则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十风速运行;
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第十风速大于所述第九风速。
优选地,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用于控制新风模组运行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具体为:
用于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十一风速运行;其中,所述第十一风速小于所述第五风速,且所述第十一风速小于第八风速。
优选地,所述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还包括:
污染颗粒物检测器,用于检测室内中污染颗粒物的浓度;
第三控制模块,若所述污染颗粒物的浓度不小于第三设定值,则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逆转运行。
优选地,所述污染颗粒物检测器为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壳体,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负离子发射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外壁上的导电层,以及均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
其中,所述壳体具有负离子发射孔,所述负离子发射孔能够供所述负离子发射模块向所述壳体外发射负离子;
所述壳体为绝缘件,所述第一导电部、所述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部和所述电流检测模块依次电连接且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电流检测模块能够检测所述闭合回路中的电流。
基于上述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模组,新风模组,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部分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中负离子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中负离子发生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中负离子发生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中负离子发生器中导电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01:检测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室内中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
具体地,通过室内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温度,通过室外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温度,通过气体浓度传感器检测室内中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对于上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和气体浓度传感器的类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简化步骤,优选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检测上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对于第一预设时间的具体数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第一预设时间为5min,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简化结构,优先上述室内温度传感器为空调模组的空调室内温度传感器。当然,也可选择另设室内温度传感器,并不局限于上述限定。
S02:判断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是否大于第一设定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03);若否,则进入步骤S04);
S03:根据空调模组的运行模式、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关系、室外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关系来控制新风模组的运行:
具体地,若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室内温度小于设定温度,则控制新风模组运行。此时,空调模组的制冷功率能够满足要求。为了更为有效地调节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优选若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小于第二设定值,此时,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大于第一设定值,则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九风速运行;若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小于第二设定值,则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十风速运行;其中,第二设定值大于第一设定值,第十风速大于第九风速。
对于第九风速和第十风速的具体数值,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提高调节效率,优选上述步骤中,控制新风风机以第十风速持续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对于第二预设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第二预设时间为15min,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若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室内温度等于设定温度,则判断室外温度是否大于设定温度,若是,则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若否,则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行,其中,第一转速大于第二转速。
具体地,若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室内温度大于设定温度,则判断室外温度是否大于设定温度,若是,则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三转速运行,若否,则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四转速运行,其中,第三转速小于第四转速。
具体地,若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室内温度小于设定温度,则判断室外温度是否大于设定温度,若是,则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五转速运行,若否,则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六转速运行,其中,第五转速大于第六转速。
具体地,若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室内温度等于设定温度,则判断室外温度是否大于设定温度,若是,则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七转速运行,若否,则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八转速运行,其中,第七转速小于第八转速。
具体地,若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室内温度大于设定温度,则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为了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优选控制新风风机以第十一风速运行,其中,第十一风速小于第五风速,且第十一风速小于第八风速。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十一风速为低风速,对于第十一风速的具体数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上述第一转速、第四转速、第五转速和第八转速均为高转速,上述第二转速、第三转速、第六转速和第七转速均为低转速,对于上述各个转速的具体数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第一转速、第四转速、第五转速和第八转速中,可选择至少两个相等,也可选择任意两个不相等;上述第二转速、第三转速、第六转速和第七转速中,可选择至少两个相等,也可选择任意两个不相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S04:控制新风模组停止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根据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来控制新风模组是否运行,从而实现了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调节;而且,根据空调模组的运行模式、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与设定温度来控制新风模组的新风风机的转速,特别是根据室外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关系来控制新风风机的转速,有效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
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中,上述步骤S03)还包括步骤:若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且室外温度大于设定温度,则控制空调模组的出风量增大;若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且室外温度不大于设定温度,则控制空调模组的出风量增大。
具体地,制冷时,由于室外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新风模组的进风温度较大,为了保证制冷,需要控制空调模组的出风量增大;制热时,由于室外温度不大于设定温度,则新风模组的进风温度较小,为了保证制热,需要控制空调模组的出风量增大。
为了提升室内空气质量,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控制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
进一步地,可选择当新风模组运行时,控制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
对于空气净化器的类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检测室内中污染颗粒物的浓度;在步骤S04)之后还包括步骤S05):判断污染颗粒物的浓度是否小于第三设定值,若是,则返回步骤S02);若否,则控制新风模组逆转运行,如图2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步骤检测室内中污染颗粒物的浓度,在步骤S05之前。
优选地,采用负离子发生器净化室内空气,且负离子发生器具备污染颗粒物浓度检测功能。
具体地,如图3-6所示,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壳体1,均设置在壳体1内的负离子发射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设置在壳体1外壁上的导电层,以及均设置在壳体1上的第一导电部2和第二导电部5。
上述负离子发生器中,壳体1具有负离子发射孔101,负离子发射孔101能够供负离子发射模块向壳体1外发射负离子,这样负离子发射模块所发射的负离子能够排出壳体1,实现对壳体1外部的空气进行净化。
上述壳体1为绝缘件,第一导电部2、导电层、第二导电部5和电流检测模块依次电连接且形成闭合回路,上述电流检测模块能够检测上述闭合回路中的电流。可以理解的是,电流检测模块的一端与第一导电部2电连接,电流检测模块的另一端和第二导电部5电连接,第一导电部2、导电层、第二导电部5和电流检测模块依次串接。
上述负离子发生器中,由于负离子发射模块发射负离子,在负离子的作用下,壳体1的外壁上聚集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由于导电层设置在壳体1外壁上,则导电层上也会聚集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又由于导电层在闭合回路中,导电层上的污染颗粒物量不同时,导电层所在的闭合回路的电流会发生变化,具体地,导电层上的灰尘量越多,导电层的电阻越大,闭合回路的电流越小。因此,通过电流检测模块检测闭合回路中的电流,根据闭合回路中的电流即可反应室内的污染颗粒物浓度,使得负离子发生器具备污染颗粒物浓度检测功能,无需再单独设置污染颗粒物浓度传感器,简化整个设备的结构和组装。
需要说明的是,若闭合回路中的电流在单位时间内的减小量超过设定量,则室内的灰尘浓度超过设定值。对于上述单位时间、设定量和设定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对于上述负离子发射模块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上述负离子发射模块包括负离子发射头4。此时,负离子发射孔101与负离子发射头4一一对应。具体地,负离子发射头4为两个。当然,也可选择上述负离子发射头4的数目为其他,本实施例对负离子发射头4的数目不做限定。
对于上述电流检测模块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上述电流检测模块包括电路板7,电路板7具有电流检测单元。
上述电路板7固定在壳体1内,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优选上述电路板7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1内,或者电路板7卡接在壳体1内。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选择上述电流检测模块为其他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负离子发生器中,对于第一导电部2和第二导电部5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优选地,第一导电部2和第二导电部5均为导电件,上述导电件包括导电板9和与导电板9电连接的导电柱10,其中,导电板9位于壳体1的外侧,导电柱10伸入壳体1内且与电流检测模块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导电部9与导电层电连接。
为了便于安装,上述壳体1设置有用于放置导电板9的凹槽102,凹槽102设置有供导电柱10穿过的通孔103。可以理解的是,导电柱10通过通孔103插入壳体1内并与壳体1内的电流检测模块电连接。
为了便于实现导电层与导电件的电连接,上述导电层包括电连接的第一段导电层6和第二段导电层3,第一段导电层6位于凹槽102的内,导电板9铺设在第一段导电层6上,且导电板9与第一段导电层6电连接,第二段导电层3位于第一导电部2和第二导电部5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段导电层6位于凹槽102和导电板9之间。上述第一段导电层6设置在凹槽102的槽底壁上、以及凹槽102中与第二段导电层3连接的槽侧壁上,以便于保证第一段导电层6和第二段导电层3电连接。当然,也可选择上述第一段导电层6仅设置在凹槽102中与第二段导电层3连接的槽侧壁上,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为了避免导电柱10损坏电流检测模块,特别是当电流检测模块为电路板7时,优选上述导电柱10通过导电压片8压设在电流检测模块上,且导电柱10通过导电压片8与电流检测模块电连接。为了简化结构,上述导电柱10与导电压片8一一对应。
上述负离子发生器中,为了增大导电层的表面积,上述第一导电部2和第二导电部5分别位于负离子发射孔101的两侧,导电层位于负离子发射孔101的外围。这样,可使导电层收集更多的污染颗粒物,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对于导电层的具体材质,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优选地,上述导电层为铁粉电镀涂层。当然,也可选择上述导电层为其他金属涂层,只要能够实现导电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上述负离子发生器设置在空调系统的出风口处,且出风口能够供导电层外露。这样,也实现了使用者能够自出风口处直接观察到导电层的集灰情况,使得使用者能够直观的获知导电层的集灰情况,也实现了提醒使用者清洁负离子发生器。
进一步地,上述负离子发生器可拆卸地设置在出风口处。当需要清洁负离子发生器时,直接自出风口取下负离子发生器进行清洁即可。对于上述可拆卸地设置的具体方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卡接或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中,影响室内环境气体可为CO2,CH4,或CO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以影响室内环境气体为CO2为例,上述第一设定值为1200ppm,上述第二设定值为2500ppm。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选择上述第一设定值和第二设定值为其他数值,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该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气体浓度传感器,数据处理模块,以及第一控制模块;其中,室内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温度;气体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中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比较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和第一设定值、比较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比较室外温度和设定温度;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处理模块的比较结果控制新风模组。
对于上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室外温度传感器和气体浓度传感器的类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简化步骤,优选气体浓度传感器每隔第一预设时间检测上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对于第一预设时间的具体数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第一预设时间为5min,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简化结构,优先上述室内温度传感器为空调模组的空调室内温度传感器。当然,也可选择另设室内温度传感器,并不局限于上述限定。
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中,若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大于第一设定值,则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新风模组停止运行。
具体地,若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第一设定值、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且室内温度小于设定温度,则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为了有效调节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优选若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小于第二设定值,则用于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九风速运行;若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小于第二设定值,则用于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十风速运行;其中,第二设定值大于第一设定值,第十风速大于第九风速。
对于第九风速和第十风速的具体数值,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提高调节效率,优选上述步骤中,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新风风机以第十风速持续运行第二预设时间。对于第二预设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第二预设时间为15min,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若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第一设定值、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室内温度等于设定温度、且室外温度大于设定温度,则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若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第一设定值、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室内温度等于设定温度、且室外温度不大于设定温度,则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行,第一转速大于第二转速。
具体地,若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第一设定值、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室内温度大于设定温度、且室外温度大于设定温度,则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三转速运行;若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第一设定值、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室内温度大于设定温度、且室外温度不大于设定温度,则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四转速运行,第三转速小于第四转速。
具体地,若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第一设定值、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室内温度小于设定温度、且室外温度大于设定温度,则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五转速运行;若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第一设定值、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室内温度小于设定温度、且室外温度不大于设定温度,则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六转速运行,第五转速大于第六转速。
具体地,若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第一设定值、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室内温度等于设定温度、且室外温度大于设定温度,则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七转速运行;若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第一设定值、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室内温度等于设定温度、且室外温度不大于设定温度,则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八转速运行,第七转速小于第八转速。
具体地,若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第一设定值、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且室内温度大于设定温度,则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新风模组运行。为了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性,优选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新风风机以第十一风速运行;其中,第十一风速小于第五风速,且第十一风速小于第八风速。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十一风速为低风速,对于第十一风速的具体数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上述第一转速、第四转速、第五转速和第八转速均为高转速,上述第二转速、第三转速、第六转速和第七转速均为低转速,对于上述各个转速的具体数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第一转速、第四转速、第五转速和第八转速中,可选择至少两个相等,也可选择任意两个不相等;上述第二转速、第三转速、第六转速和第七转速中,可选择至少两个相等,也可选择任意两个不相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通过根据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来控制新风模组是否运行,从而实现了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调节;而且,根据空调模组的运行模式、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与设定温度来控制新风模组的新风风机的转速,特别是根据室外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关系来控制新风风机的转速,有效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性。
优选地,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控制系统,若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且室外温度大于设定温度,则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空调模组的出风量增大;若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且室外温度不大于设定温度,则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空调模组的出风量增大。
具体地,制冷时,由于室外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新风模组的进风温度较大,为了保证制冷,需要控制空调模组的出风量增大;制热时,由于室外温度不大于设定温度,则新风模组的进风温度较小,为了保证制热,需要控制空调模组的出风量增大。
为了提升室内空气质量,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净化室内空气的空气净化器。进一步地,可选择当新风模组运行时,控制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对于空气净化器的类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还包括:污染颗粒物检测器和第三控制模块,其中,污染颗粒物检测器用于检测室内中污染颗粒物的浓度;若污染颗粒物的浓度不小于第三设定值,则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新风模组逆转运行。
优选地,上述污染颗粒物检测器为负离子发生器。具体地,如图3-6所示,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壳体1,均设置在壳体1内的负离子发射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设置在壳体1外壁上的导电层,以及均设置在壳体1上的第一导电部2和第二导电部5。
上述负离子发生器中,壳体1具有负离子发射孔101,负离子发射孔101能够供负离子发射模块向壳体1外发射负离子,这样负离子发射模块所发射的负离子能够排出壳体1,实现对壳体1外部的空气进行净化。
上述壳体1为绝缘件,第一导电部2、导电层、第二导电部5和电流检测模块依次电连接且形成闭合回路,上述电流检测模块能够检测上述闭合回路中的电流。可以理解的是,电流检测模块的一端与第一导电部2电连接,电流检测模块的另一端和第二导电部5电连接,第一导电部2、导电层、第二导电部5和电流检测模块依次串接。
上述负离子发生器中,由于负离子发射模块发射负离子,在负离子的作用下,壳体1的外壁上聚集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由于导电层设置在壳体1外壁上,则导电层上也会聚集空气中的污染颗粒物;又由于导电层在闭合回路中,导电层上的污染颗粒物量不同时,导电层所在的闭合回路的电流会发生变化,具体地,导电层上的灰尘量越多,导电层的电阻越大,闭合回路的电流越小。因此,通过电流检测模块能够检测闭合回路中的电流,根据闭合回路中的电流即可反应室内的污染颗粒物浓度,使得负离子发生器具备污染颗粒物浓度检测功能,无需再单独设置污染颗粒物浓度传感器,简化整个设备的结构和组装。
需要说明的是,若闭合回路中的电流在单位时间内的减小量超过设定量,则室内的灰尘浓度超过设定值。对于上述单位时间、设定量和设定值,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对于上述负离子发射模块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上述负离子发射模块包括负离子发射头4。此时,负离子发射孔101与负离子发射头4一一对应。具体地,负离子发射头4为两个。当然,也可选择上述负离子发射头4的数目为其他,本实施例对负离子发射头4的数目不做限定。
对于上述电流检测模块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上述电流检测模块包括电路板7,电路板7具有电流检测单元。
上述电路板7固定在壳体1内,为了便于安装和拆卸,优选上述电路板7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1内,或者电路板7卡接在壳体1内。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选择上述电流检测模块为其他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负离子发生器中,对于第一导电部2和第二导电部5的具体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优选地,第一导电部2和第二导电部5均为导电件,上述导电件包括导电板9和与导电板9电连接的导电柱10,其中,导电板9位于壳体1的外侧,导电柱10伸入壳体1内且与电流检测模块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导电部9与导电层电连接。
为了便于安装,上述壳体1设置有用于放置导电板9的凹槽102,凹槽102设置有供导电柱10穿过的通孔103。可以理解的是,导电柱10通过通孔103插入壳体1内并与壳体1内的电流检测模块电连接。
为了便于实现导电层与导电件的电连接,上述导电层包括电连接的第一段导电层6和第二段导电层3,第一段导电层6位于凹槽102的内,导电板9铺设在第一段导电层6上,且导电板9与第一段导电层6电连接,第二段导电层3位于第一导电部2和第二导电部5之间。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段导电层6位于凹槽102和导电板9之间。上述第一段导电层6设置在凹槽102的槽底壁上、以及凹槽102中与第二段导电层3连接的槽侧壁上,以便于保证第一段导电层6和第二段导电层3电连接。当然,也可选择上述第一段导电层6仅设置在凹槽102中与第二段导电层3连接的槽侧壁上,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为了避免导电柱10损坏电流检测模块,特别是当电流检测模块为电路板7时,优选上述导电柱10通过导电压片8压设在电流检测模块上,且导电柱10通过导电压片8与电流检测模块电连接。为了简化结构,上述导电柱10与导电压片8一一对应。
上述负离子发生器中,为了增大导电层的表面积,上述第一导电部2和第二导电部5分别位于负离子发射孔101的两侧,导电层位于负离子发射孔101的外围。这样,可使导电层收集更多的污染颗粒物,从而提高检测的准确度。
对于导电层的具体材质,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优选地,上述导电层为铁粉电镀涂层。当然,也可选择上述导电层为其他金属涂层,只要能够实现导电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优选地,上述负离子发生器设置在空调系统的出风口处,且出风口能够供导电层外露。这样,也实现了使用者能够自出风口处直接观察到导电层的集灰情况,使得使用者能够直观的获知导电层的集灰情况,也实现了提醒使用者清洁负离子发生器。
进一步地,上述负离子发生器可拆卸地设置在出风口处。当需要清洁负离子发生器时,直接自出风口取下负离子发生器进行清洁即可。对于上述可拆卸地设置的具体方式,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例如卡接或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中,影响室内环境气体可为CO2,CH4,或CO等,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以影响室内环境气体为CO2为例,上述第一设定值为1200ppm,上述第二设定值为2500ppm。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可选择上述第一设定值和第二设定值为其他数值,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该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模组,新风模组,以及上述实施例所述的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
由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空调系统包括上述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则上述空调系统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本文不再赘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检测室内温度、室外温度、以及室内中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
2)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大于第一设定值,则进入步骤3);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则进入步骤4);
3)若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内温度小于设定温度,则控制新风模组运行;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等于所述设定温度,则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若是,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若否,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一转速大于所述第二转速;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若是,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三转速运行,若否,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四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三转速小于所述第四转速;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小于所述设定温度,则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若是,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五转速运行,若否,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六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五转速大于所述第六转速;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等于所述设定温度,则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若是,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七转速运行,若否,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八转速运行,其中,所述第七转速小于所述第八转速;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
4)控制所述新风模组停止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还包括步骤: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空调模组的出风量增大;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控制所述空调模组的出风量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内温度小于所述设定温度,控制新风模组运行具体包括步骤:
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小于第二设定值,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九风速运行;
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十风速运行;
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第十风速大于所述第九风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控制新风模组运行具体为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十一风速运行,其中,所述第十一风速小于所述第五风速,且所述第十一风速小于第八风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控制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检测室内中污染颗粒物的浓度;
在所述步骤4)之后还包括步骤5):若所述污染颗粒物的浓度小于第三设定值,则返回步骤2);若所述污染颗粒物的浓度不小于第三设定值,则控制所述新风模组逆转运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负离子发生器净化室内空气,且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具备污染颗粒物浓度检测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为CO2
9.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温度;
室外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温度;
气体浓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中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和第一设定值、比较所述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比较所述室外温度和设定温度;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新风模组;
其中,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大于第一设定值,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新风模组停止运行;
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内温度小于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新风模组运行;
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等于所述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新风风机以第一转速运行;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等于所述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二转速运行,所述第一转速大于所述第二转速;
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三转速运行;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四转速运行,所述第三转速小于所述第四转速;
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小于所述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五转速运行;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小于所述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六转速运行,所述第五转速大于所述第六转速;
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等于所述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七转速运行;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所述室内温度等于所述设定温度、且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八转速运行,所述第七转速小于所述第八转速;
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控制系统,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外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空调模组的出风量增大;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外温度不大于所述设定温度,则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空调模组的出风量增大。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冷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内温度小于所述设定温度,用于控制新风模组运行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具体为:
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小于第二设定值,则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九风速运行;
若所述影响室内环境气体的浓度不小于所述第二设定值,则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运行且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十风速运行;
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值大于所述第一设定值,所述第十风速大于所述第九风速。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空调模组以制热模式运行且所述室内温度大于所述设定温度,用于控制新风模组运行的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具体为:
用于控制所述新风风机以第十一风速运行;其中,所述第十一风速小于所述第五风速,且所述第十一风速小于第八风速。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污染颗粒物检测器,用于检测室内中污染颗粒物的浓度;
第三控制模块,若所述污染颗粒物的浓度不小于第三设定值,则用于控制所述新风模组逆转运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颗粒物检测器为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包括:壳体(1),均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的负离子发射模块和电流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1)外壁上的导电层,以及均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第一导电部(2)和第二导电部(5);
其中,所述壳体(1)具有负离子发射孔(101),所述负离子发射孔(101)能够供所述负离子发射模块向所述壳体(1)外发射负离子;
所述壳体(1)为绝缘件,所述第一导电部(2)、所述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部(5)和所述电流检测模块依次电连接且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电流检测模块能够检测所述闭合回路中的电流。
15.一种空调系统,包括空调模组和新风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系统。
CN202110319949.8A 2021-03-25 2021-03-25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Active CN1130912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9949.8A CN113091246B (zh) 2021-03-25 2021-03-25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PCT/CN2021/131496 WO2022199070A1 (zh) 2021-03-25 2021-11-18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9949.8A CN113091246B (zh) 2021-03-25 2021-03-25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1246A true CN113091246A (zh) 2021-07-09
CN113091246B CN113091246B (zh) 2022-10-28

Family

ID=76669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9949.8A Active CN113091246B (zh) 2021-03-25 2021-03-25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1246B (zh)
WO (1) WO202219907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94774A (zh) * 2021-12-31 2022-04-08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4543173A (zh) * 2022-02-25 2022-05-27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WO2022199070A1 (zh) * 2021-03-25 2022-09-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16526A1 (en) * 2011-09-27 2012-01-19 Jpmorgan Chase Bank, N.A.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5805849A (zh) * 2016-05-10 2016-07-27 北京环都拓普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壁挂式新风净化换气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731197A (zh) * 2018-04-20 2018-11-0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56188A (zh) * 2018-11-21 2019-04-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2377990A (zh) * 2020-11-11 2021-02-19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和空调器净化功能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91246B (zh) * 2021-03-25 2022-10-28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16526A1 (en) * 2011-09-27 2012-01-19 Jpmorgan Chase Bank, N.A.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05805849A (zh) * 2016-05-10 2016-07-27 北京环都拓普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壁挂式新风净化换气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8731197A (zh) * 2018-04-20 2018-11-0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9556188A (zh) * 2018-11-21 2019-04-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CN112377990A (zh) * 2020-11-11 2021-02-19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和空调器净化功能的控制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9070A1 (zh) * 2021-03-25 2022-09-2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14294774A (zh) * 2021-12-31 2022-04-08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4294774B (zh) * 2021-12-31 2023-08-15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4543173A (zh) * 2022-02-25 2022-05-27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114543173B (zh) * 2022-02-25 2023-09-12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1246B (zh) 2022-10-28
WO2022199070A1 (zh) 2022-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91246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7702285B (zh) 新风机与空调联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883532B (zh) 新风机与空调联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20080071877A (ko) 공기 조화기
JP4812885B1 (ja) 空気清浄機
JP6832826B2 (ja) 換気システム
JP5036665B2 (ja) イオン発生器並びにそれを備えた空気清浄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05223314A (zh) 一种生活环境空气洁净度检测系统和方法
CN1235262A (zh)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机
JP2005233484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9114731A (zh) 空调器及其净化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5055028A (ja)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CN113161872B (zh) 负离子发生器和空气调节系统
JPH11151454A (ja) 空気清浄機能を有する電気機器
CN212363655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可调湿度的试验箱
CN211400054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2659858A (zh) 一种房车新风净化装置
RU2241492C2 (ru) Способ стерилизации, ионообразующий прибор, ионообразу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воздуха
CN210591307U (zh) 一种小型车载式除湿机
CN114941869B (zh)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218033409U (zh)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8078396U (zh) 一种自动化除尘器
JP7134356B2 (ja) 換気システム
CN219144744U (zh) 一种配电箱除湿装置
CN219303337U (zh) 双网口nas网络存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