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88603B - 一种热风炉及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风炉及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88603B
CN113088603B CN202110384090.9A CN202110384090A CN113088603B CN 113088603 B CN113088603 B CN 113088603B CN 202110384090 A CN202110384090 A CN 202110384090A CN 113088603 B CN113088603 B CN 1130886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gas
pressure
hot blast
blast st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8409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88603A (zh
Inventor
杨国新
包锋
李伟
陈小东
桂铁山
沈志宏
陆秀容
邱旭
张全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GIS S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GIS S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GIS S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GIS S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8409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886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886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86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886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86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9/00Stoves for heating the blast in blast furna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BMANUFACTURE OF IRON OR STEEL
    • C21B9/00Stoves for heating the blast in blast furnaces
    • C21B9/10Other details, e.g. blast mai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2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measuring rate of loss or gain of fluid, e.g. by pressure-responsive devices, by flow detec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炉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热风炉及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该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包括在依次打开煤气燃烧阀、煤气切断阀、煤气调节阀、空气切断阀和空气调节阀,并关闭第一煤气放散阀、第二煤气放散阀和排压阀;确定煤气盲板和空气盲板均未抽出。通过氮气吹扫阀将氮气的压力调整为第一压力值进行测试。关闭煤气燃烧阀、煤气切断阀和空气切断阀;并打开第一煤气放散阀、第二煤气放散阀和排压阀。通过试压补压阀将氮气的压力调整为第二压力值进行测试。本发明通过分段的方式对热风炉本体和与其连接的管路进行测试,测试效率高,节约了测试时间,降低了对生产的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热风炉及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炉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热风炉及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
背景技术
热风炉在正常生产的送风状态下,热风炉本体的内部及管道都属于高温(≥1000℃)高压(≥0.30MPa)设备,所以热风炉在投入正常运行前,必须对热风炉本体及管道进行试压检漏,达到验收合格条件后,才能投入运行。
目前,常规的检漏方法就是系统对接时,热风炉在送风状态下,利用高炉鼓风机憋压的方法对热风炉本体、热风管、空气切断阀、煤气燃烧阀、充压阀等部件的气密性进行检查。
存在的问题是:无法对煤气燃烧阀前的新建管道与原管道之间管道、阀门及设备法兰进行气密性检查,一旦漏气特别是煤气,将需热风炉切断煤气,高炉休风来处理;新建热风炉本体及管道焊缝多,需要反复试压检漏,检验时间长,需要高炉休风配合的时间长,对生产影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风炉及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新建管道进行检查,且检验过程需要高炉休风时间长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风炉,该热风炉包括:
热风炉本体,与所述热风炉本体连通的管路包括煤气管和空气管;
所述煤气管自所述热风炉本体起依次设有煤气燃烧阀、煤气切断阀、煤气调节阀和煤气盲板;所述煤气燃烧阀和所述煤气切断阀之间设有第一放散管,所述第一放散管设有第一煤气放散阀;所述煤气切断阀和所述煤气调节阀之间设有第二放散管,所述第二放散管设有第二煤气放散阀;所述煤气燃烧阀和所述煤气切断阀之间还设有氮气管,所述氮气管设有氮气吹扫阀;
所述空气管自所述热风炉本体起依次设有空气切断阀、空气调节阀和空气盲板,所述空气切断阀和所述空气调节阀之间设有排压管,所述排压管设有排压阀;
补压管,一端设置于所述煤气管且位于所述热风炉本体和所述煤气燃烧阀之间,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氮气管且位于所述氮气吹扫阀的上游,所述补压管设有试压补压阀。
可选地,所述煤气管设有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计位于所述煤气调节阀的上游。
可选地,所述空气管设有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位于所述空气调节阀的上游。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依次打开所述煤气燃烧阀、所述煤气切断阀、所述煤气调节阀、所述空气切断阀和所述空气调节阀,并关闭所述第一煤气放散阀、所述第二煤气放散阀和所述排压阀;确定所述煤气盲板和所述空气盲板均未抽出;
S02、通过所述氮气吹扫阀将氮气的压力调整为第一压力值进行测试;
S03、关闭所述煤气燃烧阀、所述煤气切断阀和所述空气切断阀;并打开所述第一煤气放散阀、所述第二煤气放散阀和所述排压阀;
S04、通过所述试压补压阀将氮气的压力调整为第二压力值进行测试;所述第一压力值小于所述第二压力值。
可选地,所述热风炉本体还连接有冷风管,所述冷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和所述热风炉本体之间设置有充压阀;
所述的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05、将所述煤气盲板和所述空气盲板均抽开;
S06、打开所述鼓风机;通过所述充压阀将冷风的压力从50kPa调节至所述热风炉本体能承受的最高压力值进行测试。
可选地,所述的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07、打开所述鼓风机;通过所述充压阀将冷风的压力从100kPa调节至所述热风炉本体生产时压力值进行测试。
可选地,在步骤S06中,通过所述充压阀将冷风的压力从50kPa调节至450kPa进行测试,且分多次完成。
可选地,每次升压的压力值为50-100kPa;每步升压后稳定5-10min,当压力达到第一预设值时,进行第一次检漏,当压力达到第二预设值时,进行第二次检漏,若无漏点,然后,逐步升压至450kPa。
可选地,在第二次检漏之后需要人员撤离。
可选地,所述煤气管设有第一流量计,所述第一流量计位于所述煤气调节阀的上游;所述空气管设有第二流量计,所述第二流量计位于所述空气调节阀的上游;
步骤S05还包括:将所述排压阀关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风炉,并对该线改造热风炉进行分段式试压检漏,该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通过分段的方式对热风炉本体和与其连接的管路进行测试,首先,通过较小的压力对热风炉本体、煤气管和空气管的焊缝进行测试,煤气管中可以测试煤气盲板至热风炉之间的范围,并且此范围内的煤气燃烧阀、煤气切断阀、煤气调节阀以及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法兰均能被测试,空气管中可以测试空气切断阀。然后,关闭煤气燃烧阀、煤气切断阀和空气切断阀,并打开第一煤气放散阀、第二煤气放散阀和排压阀,然后使用50kPa的压力进行测试,此时测试范围减小,可以对热风炉本体和煤气燃烧阀以及二者之间的煤气管进行测试,还可以对空气切断阀和热风炉本体之间的空气管以及空气切断阀进行测试。另外,将第一煤气放散阀和第二煤气放散阀打开,能有效防止煤气燃烧阀和煤气切断阀漏气导致气压将煤气盲板破坏,将排压阀打开,能有效防止空气切断阀漏气导致空气盲板被破坏。总体测试效率高,节约了测试时间,降低了对生产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热风炉在30kPa压力下试压检漏过程中各阀门开启状态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热风炉在50kPa压力下试压检漏过程中各阀门开启状态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热风炉在50kPa-450kPa压力下试压检漏过程中各阀门开启状态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热风炉在100kPa-热风炉本体生产时压力值的压力下试压检漏过程中各阀门开启状态图。
图中:
1、热风炉本体;
21、煤气燃烧阀;22、煤气切断阀;23、煤气调节阀;24、煤气盲板;25、第一流量计;
31、第一煤气放散阀;32、第二煤气放散阀;
41、氮气吹扫阀;42、试压补压阀;
51、空气切断阀;52、排压阀;53、空气盲板;54、空气调节阀;55、第二流量计;
61、充压阀;62、冷风阀;
71、混风调节阀;72、混风切断阀;
81、倒流休风阀;82、热风阀;
91、第一烟道阀;92、第二烟道阀;93、废气阀;
100、煤气管;
200、空气管;
300、氮气管;301、补压管;
400、冷风管;
500、热风管;
600、烟道管;
700、倒流休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热风炉,包括热风炉本体1,与热风炉本体1连通的管路包括煤气管100和空气管200;煤气管100自热风炉本体1起依次设有煤气燃烧阀21、煤气切断阀22、煤气调节阀23和煤气盲板24;煤气燃烧阀21和煤气切断阀22之间设有第一放散管,第一放散管设有第一煤气放散阀31;煤气切断阀22和煤气调节阀23之间设有第二放散管,第二放散管设有第二煤气放散阀32;煤气燃烧阀21和煤气切断阀22之间还设有氮气管300,氮气管300设有氮气吹扫阀41;空气管200自热风炉本体1起依次设有空气切断阀51、空气调节阀54和空气盲板53,空气切断阀51和空气调节阀54之间设有排压管,排压管设有排压阀52;补压管301的一端设置于煤气管100且位于热风炉本体1和煤气燃烧阀21之间,另一端设置于氮气管300且位于氮气吹扫阀41的上游,补压管301设有试压补压阀42;
需要说明的是,图1-4中的实线部分为试压检漏区域,虚线部分不作为检漏的管路。
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01、依次打开煤气燃烧阀21、煤气切断阀22、煤气调节阀23、空气切断阀51和空气调节阀54,并关闭第一煤气放散阀31、第二煤气放散阀32和排压阀52;确定煤气盲板24和空气盲板53均未抽出。
S02、通过氮气吹扫阀41将氮气的压力调整为30kPa(千帕)进行测试。
S03、关闭煤气燃烧阀21、煤气切断阀22和空气切断阀51;并打开第一煤气放散阀31、第二煤气放散阀32和排压阀52。
S04、通过试压补压阀42将氮气的压力调整为50kPa进行测试。
通过分段的方式对热风炉本体1和与其连接的管路进行测试,首先,通过较小的压力对热风炉本体1、煤气管100和空气管200的焊缝进行测试,煤气管100中可以测试煤气盲板24至热风炉本体1之间的范围,并且此范围内的煤气燃烧阀21、煤气切断阀22、煤气调节阀23以及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法兰均能被测试,空气管200中可以测试空气切断阀51和空气调节阀54。然后,关闭煤气燃烧阀21、煤气切断阀22和空气切断阀51,并打开第一煤气放散阀31、第二煤气放散阀32和排压阀52,然后使用50kPa的压力进行测试,此时测试范围减小,可以对热风炉本体1和煤气燃烧阀21以及二者之间的煤气管100进行测试,还可以对空气切断阀51和热风炉本体1之间的空气管200以及空气切断阀51进行测试。另外,将第一煤气放散阀31和第二煤气放散阀32打开,煤气燃烧阀21漏气后通过第一煤气放散阀31流出,煤气切断阀22漏气后通过第二煤气放散阀32流出,降低煤气盲板24处的气压,能有效防止煤气燃烧阀21和煤气切断阀22漏气导致气压将煤气盲板24破坏。同理,将排压阀52打开,能有效防止空气切断阀51漏气导致空气盲板53被破坏。总体测试效率高,节约了测试时间,降低了对生产的影响。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S02中的压力可以为20-40kPa中的任一整数值,S04中的压力可以为60-100kPa中的任一整数值,只要保证S02中的压力值小于S04中的压力值即可。该设置能适应不同的测试管路。
煤气盲板24和空气盲板53的承压力均小于100kPa。在测试过程中,即便有上述泄压的方式,但仍有可能在煤气盲板24和空气盲板53处产生较大压力。可选地,热风炉本体1还连接有冷风管400,冷风管400的另一端连接有鼓风机,鼓风机和热风炉本体1之间有充压阀61;
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05、将煤气盲板24和空气盲板53均抽开。
S06、打开鼓风机;通过充压阀61将冷风的压力从50kPa调节至热风炉本体1能承受的最高压力值进行测试。该设置有效防止在测试过程中由于煤气燃烧阀21和煤气切断阀22泄漏或者空气切断阀51泄漏导致煤气盲板24或者空气盲板53发生形变,进而无法抽出,影响后续生产。
可选地,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07、打开鼓风机;通过充压阀61将冷风的压力从100kPa调节至热风炉本体1生产时压力值进行测试。该步骤是为投产前进行安全确认,进一步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现有技术中,在高压测试时会快速将压力升至热风炉本体1能承受的最高压力值进行测试,此时,如果在检验过程发现泄漏需要将压力卸载后对相应部位进行修复,该方法费时费力。本实施例中,可选地,在步骤S06中,通过充压阀61将冷风的压力从50kPa调节至450kPa进行测试,且分八次完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分4次或者10次完成充压。具体地,每次升压的压力值为50kPa。每步升压后稳定5min,当压力达到100kPa时,进行第一次检漏,当压力达到200kPa时,进行第二次检漏,若无漏点,逐步升压至450kPa。本实施例中,自200-450kPa需要经过250kPa、300kPa、350kPa、400kPa,且每个节点需要稳定5min。该设置使得在出现泄漏时能及时发现,有效提高测试效率。
可选地,在第二次检漏之后需要人员撤离。避免高压测试过程中出现泄漏对人体造成伤害。
可选地,煤气管100设有第一流量计25,位于煤气调节阀23的上游。该设置使得在关闭煤气燃烧阀21和煤气切断阀22且在煤气盲板24抽出后,如果二者均有泄漏则会通过第一流量计25表征。
进一步地,在步骤S06中,开始测试前,将第二煤气放散阀32关闭。该设置使得煤气切断阀22泄漏时能通过第一流量计25表征。
可选地,空气管200设有第二流量计55,位于空气调节阀54的上游。该设置能对空气管200内的气体流量进行检测,关闭空气切断阀51且在空气盲板53抽出后,如果有泄漏,则可以通过第二流量计55进行表征。
可选地,热风炉还包括热风管500和烟道管600。其中,热风管500和冷风管400之间设有连接管,该连接管设有混风调节阀71和混风切断阀72;热风管500与热风炉本体1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热风阀82。烟道管600通过两个管路与热风炉本体1连通,两个管路分别设有第一烟道阀91和第二烟道阀92,另外,废气阀93和第二烟道阀92并列设置。倒流休风管700和热风管500连通,且倒流休风管700上设有倒流休风阀81。冷风阀62和充压阀61并列设置。
可选地,在步骤S06和步骤S07前,可以将补压管301拆除。
为便于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本实施例中,可选地,第一波纹膨胀节设于煤气盲板24与第一流量计25之间。第二波纹膨胀节设于空气盲板53和第二流量计55之间。因此,步骤S02和步骤S04时的测试压力不能超过第一波纹膨胀节和第二波纹膨胀节的承受压力。
公知地,第一烟道阀91与热风炉本体1之间设有第一压力表,第一压力表的测试最大值为500kPa。
可选地,热风炉还包括第二压力表,在步骤S02和步骤S04时将第二压力表安装于热风炉本体1与煤气燃烧阀21之间,其中,第二压力表的测试范围是0-50kPa。当进行S06时,将第二压力表拆除。由于第二压力表的测试范围较小,精度高,该设置使得步骤S02和步骤S04时的检测压力更加准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05还包括,将排压阀52关闭。当空气切断阀51泄漏时,通过空气管200流出,此时,泄漏情况会被第二流量计55表征。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风炉本体(1),与所述热风炉本体(1)连通的管路包括煤气管(100)和空气管(200);
所述煤气管(100)自所述热风炉本体(1)起依次设有煤气燃烧阀(21)、煤气切断阀(22)、煤气调节阀(23)和煤气盲板(24);所述煤气燃烧阀(21)和所述煤气切断阀(22)之间设有第一放散管,所述第一放散管设有第一煤气放散阀(31);所述煤气切断阀(22)和所述煤气调节阀(23)之间设有第二放散管,所述第二放散管设有第二煤气放散阀(32);所述煤气燃烧阀(21)和所述煤气切断阀(22)之间还设有氮气管(300),所述氮气管(300)设有氮气吹扫阀(41);
所述空气管(200)自所述热风炉本体(1)起依次设有空气切断阀(51)、空气调节阀(54)和空气盲板(53),所述空气切断阀(51)和所述空气调节阀(54)之间设有排压管,所述排压管设有排压阀(52);
补压管(301),一端设置于所述煤气管(100)且位于所述热风炉本体(1)和所述煤气燃烧阀(21)之间,另一端设置于所述氮气管(300)且位于所述氮气吹扫阀(41)的上游,所述补压管(301)设有试压补压阀(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管(100)设有第一流量计(25),所述第一流量计(25)位于所述煤气调节阀(23)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风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管(200)设有第二流量计(55),所述第二流量计(55)位于所述空气调节阀(54)的上游。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01、依次打开所述煤气燃烧阀(21)、所述煤气切断阀(22)、所述煤气调节阀(23)、所述空气切断阀(51)和所述空气调节阀(54),并关闭所述第一煤气放散阀(31)、所述第二煤气放散阀(32)和所述排压阀(52);确定所述煤气盲板(24)和所述空气盲板(53)均未抽出;
S02、通过所述氮气吹扫阀(41)将氮气的压力调整为第一压力值进行测试;
S03、关闭所述煤气燃烧阀(21)、所述煤气切断阀(22)和所述空气切断阀(51);并打开所述第一煤气放散阀(31)、所述第二煤气放散阀(32)和所述排压阀(52);
S04、通过所述试压补压阀(42)将氮气的压力调整为第二压力值进行测试,所述第一压力值小于所述第二压力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炉本体(1)还连接有冷风管(400),所述冷风管(400)的另一端连接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和所述热风炉本体(1)之间设置有充压阀(61);
所述的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05、将所述煤气盲板(24)和所述空气盲板(53)均抽开;
S06、打开所述鼓风机;通过所述充压阀(61)将冷风的压力从50kPa调节至所述热风炉本体(1)能承受的最高压力值进行测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07、打开所述鼓风机;通过所述充压阀(61)将冷风的压力从100kPa调节至所述热风炉本体(1)生产时压力值进行测试。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06中,通过所述充压阀(61)将冷风的压力从50kPa调节至450kPa进行测试,且分多次完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升压的压力值为50-100kPa;每步升压后稳定5-10min,当压力达到第一预设值时,进行第一次检漏,当压力达到第二预设值时,进行第二次检漏,若无漏点,然后,逐步升压至450kP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次检漏之后需要人员撤离。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管(100)设有第一流量计(25),所述第一流量计(25)位于所述煤气调节阀(23)的上游;所述空气管(200)设有第二流量计(55),所述第二流量计(55)位于所述空气调节阀(54)的上游;
步骤S05还包括:将所述排压阀(52)关闭。
CN202110384090.9A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热风炉及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 Active CN1130886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4090.9A CN113088603B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热风炉及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84090.9A CN113088603B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热风炉及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8603A CN113088603A (zh) 2021-07-09
CN113088603B true CN113088603B (zh) 2022-05-20

Family

ID=76675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84090.9A Active CN113088603B (zh) 2021-04-09 2021-04-09 一种热风炉及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8860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3146A (zh) * 2016-03-15 2016-07-27 王长春 一种独立的热风炉充压方法及充压装置
CN207918897U (zh) * 2017-12-27 2018-09-28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热风炉控制系统
CN110527770A (zh) * 2018-06-27 2019-12-03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非休风状态下热风炉内部高温热态检测方法
CN111020092A (zh) * 2019-12-06 2020-04-17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热风炉用均压能源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2430697A (zh) * 2020-10-26 2021-03-02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高炉热风炉的煤气管道供气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03146A (zh) * 2016-03-15 2016-07-27 王长春 一种独立的热风炉充压方法及充压装置
CN207918897U (zh) * 2017-12-27 2018-09-28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热风炉控制系统
CN110527770A (zh) * 2018-06-27 2019-12-03 广东韶钢松山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非休风状态下热风炉内部高温热态检测方法
CN111020092A (zh) * 2019-12-06 2020-04-17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炉热风炉用均压能源回收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2430697A (zh) * 2020-10-26 2021-03-02 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高炉热风炉的煤气管道供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8603A (zh) 2021-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98690B2 (en)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air tightness
CN102052997B (zh) 流体阀泄漏检测的方法与系统
CN210719584U (zh) 车载氢系统检测及加注装置
WO2019004401A1 (ja) バルブ用弁座検査及び耐圧検査装置並びにこれらの検査方法とバルブ
KR102087742B1 (ko) 탱크 및 탱크 충전 장치에 대한 압력 시험 수행 방법
JP2000186897A (ja) 自動車用熱交換器の漏れ検出方法および装置
KR20100058939A (ko) 천연가스 정압설비 및 그 운영방법
CN108547763B (zh) 一种用于往复式压缩机闭式性能试验系统的进气调节装置
CN113088603B (zh) 一种热风炉及热风炉的分段式试压检漏方法
CN112032922A (zh) 一种空调系统泄漏点检测方法及系统
JP2012117997A (ja) 洩れ検査装置及び方法
US11781936B2 (en) Airtightness evaluation device
CN108927083A (zh) 反应器
JP4287989B2 (ja) ガスタービン燃料供給装置の異常検知方法
CN116520212B (zh) 应用于高压冷氦电磁阀的试验系统
CN116123123B (zh) 一种磁悬浮鼓风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磁悬浮鼓风机系统
CN216939213U (zh) 一种阀门内漏带压焊接的装置
CN212965331U (zh) 一种测试燃料电池的氮气回吹控制系统
KR100213886B1 (ko) 냉매 누설 검사장치
CN214699753U (zh) 阀组组件
CN219736801U (zh) 阀门测试装置
CN216742905U (zh) 一种新型的抗冲刷自定位汽轮机旁路阀阀芯
JP2021085758A (ja) ガスタンク検査方法
CN116105941A (zh) 热管理集成模块eol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JP6579011B2 (ja) タンクの気密検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