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81112A - 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81112A
CN113081112A CN202110371464.3A CN202110371464A CN113081112A CN 113081112 A CN113081112 A CN 113081112A CN 202110371464 A CN202110371464 A CN 202110371464A CN 113081112 A CN113081112 A CN 1130811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block
sliding
groove
thimble
fix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714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迪
温明哲
陈丹
吴迪
孙海
庄秀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SINOBIO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SINOBIO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SINOBIO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SINOBIO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714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811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811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811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01Suture anchors, buttons or pledgets, i.e. means for attaching sutures to bone, cartilage or soft tissue; Instruments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suture anch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91Sewing machines for surger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Needles ; Sutures; Needle-suture combination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066Needles, e.g. needle tip configu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Needles ; Sutures; Needle-suture combination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066Needles, e.g. needle tip configurations
    • A61B2017/061Needles, e.g. needle tip configurations hollow or tubula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包括握持部、缝合针、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顶针、第二顶针、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握持部上开设有滑槽,滑槽内分别开设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卡合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且分别能沿滑槽滑动第一设定距离和第二设定距离;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分别安装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上,并均位于握持部与缝合针共同形成的容纳腔内;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分别安装在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上,且第一和第二固定板在缝合针内的滑动距离不大于第一和第二设定距离。由此,利用滑块的设定距离能够对固定板的滑动距离进行限定,从而无需提前对扎入深度进行测量,可以提高半月板缝合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
背景技术
半月板是位于膝关节股骨和胫骨之间一个半月形软骨样组织,有增加稳定、传递负荷,吸收震荡,润滑关节等作用,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健身日趋红火,运动伤害日渐增多,半月板损伤越来越多。
目前对于半月板损伤,比较成熟的方式是进行半月板缝合。半月板缝合技术主要分为“由外向内”、“由内向外”、“全关节内”三种。“由外向内”缝合方法比较费时,不能控制关节内半月板的出针口,且不适用半月后角缝合。“由内向外”缝合方法有损伤神经及血管的风险且不适用于半月板前角的缝合。因此以上两种缝合方式均具有局限性。而“全关节内”缝合方式简单、安全、高效,适用于半月板体部、后角、前角的缝合,目前已成半月板缝合技术的首选。
“全关节内”缝合需要专用的缝合产品,传统缝合器械由两个固定板、一根连接两个固定板并能收紧的缝线和插入器三部分组成,固定板和缝线固定在插入器前端的缝合针内。使用方法是将插入器上前端缝合针穿过半月板指定位置,达到能够释放植入体固定板的深度位置后,利用插入器缝合针中的顶针释放并展开固定件,然后撤回顶针,选择再穿过半月板另一指定位置,达到能够释放植入体固定板的深度位置后,再次利用插入器缝合针中的顶针释放并展开固定件,最后抽离插入器并收紧缝线及剪去多余的缝线,完成操作。对于该种缝合技术,最为关键的是插入器上缝合针插入器深度的确定。缝针的扎入深度是需要严格控制的,然而从关节镜中很难判断出缝针的扎入深度,扎入过深会导致缝针损伤到半月板后的神经以及血管,而扎入深度过浅,则会导致无法顺利释放固定件板至指定位置。
目前对于扎入深度的确定通常是需要在扎入前利用测深尺在关节镜下对缝针预期需要插入的深度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需要对缝针进行扎入深度限定,以避免扎入过深,损伤到半月板后的神经和血管。而该测量和限定过程既耗费手术时间又增加了手术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以提高半月板缝合的便利性。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包括:
握持部,所述握持部具有第一中空内腔,所述握持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中空内腔相连通,所述滑槽的两相对腔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缝合针,安装在所述握持部的一端,所述缝合针具有第二中空内腔,所述第二中空内腔与所述第一中空内腔相连通,以共同形成容纳腔;
第一滑块,可分离地卡合在所述第一卡槽内,并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滑块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第一设定距离;
第二滑块,可分离地卡合在所述第二卡槽内,并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二滑块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第二设定距离;
第一顶针,穿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顶针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顶针的第二端插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滑块卡合在所述第一卡槽内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所述第一顶针的一端与所述缝合针远离所述握持部的一端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距离;
第二顶针,穿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顶针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顶针的第二端插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滑块卡合在所述第二卡槽内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所述第二顶针的一端与所述缝合针远离所述握持部的一端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设定距离;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缝合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握持部的腔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分离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件推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第一设定距离,直至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滑槽的腔壁相抵顶;
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握持部的腔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分离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弹性件推动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第二设定距离,直至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滑槽的腔壁相抵顶。
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且所述弹簧处于弹性压缩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错位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设定距离与所述第二设定距离不等。
优选的,所述滑槽内还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位于所述第一卡槽所在的腔壁上,且所述第三卡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卡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滑块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分离并与所述第三卡槽相卡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壁上具有第一凸起或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滑块上具有第一凹槽或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滑块卡合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时,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卡合;
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壁上具有第二凸起或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滑块上具有第二凹槽或第二凸起,所述第二滑块卡合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时,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卡合。
优选的,所述握持部的外壁上刻画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位于所述滑槽的两侧;
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滑槽移动所述第一设定距离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滑块的远离所述第一顶针的一端与所述刻度线齐平;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滑槽移动所述第二设定距离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滑块的远离所述第二顶针的一端与所述刻度线齐平。
优选的,所述握持部上具有纹理或凸点,以提高所述握持部的表面摩擦系数。
优选的,所述缝合针包括导管和针头,所述导管的内径大于所述针头的内径,所述针头的第一端与所述导管连接,所述针头的第二端为扎入尖端;
所述第一滑块卡合在所述第一卡槽内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一固定板均位于所述导管内;所述第二滑块卡合在所述第二卡槽内的状态下,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位于所述导管内。
优选的,所述导管与所述针头一体成型。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技术方案提供的半月板缝合装置,在未使用状态下,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卡合在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内,当需要进行半月板缝合时,首先握紧握持部并将缝合针扎入半月板内,然后将第一滑块与第一卡槽分离,此时第一滑块可沿滑槽滑动,但由于缝合针处于半月板内,因此第一滑块只能带动第一顶针及第一固定板抵顶在缝合针的端部,无法完全顶出;再然后,继续操控握持部使得缝合针深入半月板内,待半月板被缝合针穿透的一瞬间,则第一固定板失去阻力,随着第一滑块沿滑槽滑动第一设定距离,则第一固定板会从缝合针内完全顶出,从而完成第一固定板的植入;再然后,将第一滑块退回到第一卡槽内并将缝合针扎入半月板的另一个位置,从而以相同的方法进行第二固定板的植入;最后,收紧连接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的缝合线,完成对半月板的缝合操作。由此,该半月板缝合装置通过第一设定距离和第二设定距离能够限制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在缝合针内的位移,从而无需提前对扎入深度进行测量,可以提高半月板缝合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半月板缝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握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缝合针扎入半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第一固定板植入半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滑块沿滑槽移动第一设定距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二滑块沿滑槽移动第二设定距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二固定板植入半月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利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缝合半月板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各附图标记表示:
1、握持部;11、滑槽;12、刻度线;111、第一卡槽;112、第二卡槽;113、第三卡槽;1111、第一凸起;1121、第二凸起;2、缝合针;21、导管;22、针头;3、第一滑块;4、第二滑块;5、第一顶针;6、第二顶针;7、第一固定板;8、第二固定板;9、缝合线;10、容纳腔;20、半月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其包括:握持部1、缝合针2、第一滑块3、第二滑块4、第一顶针5、第二顶针6、第一固定板7、第二固定板8和缝合线9。
握持部1具有第一中空内腔,握持部1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11,滑槽11与第一中空内腔相连通,滑槽11的两相对腔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111和第二卡槽112;缝合针2安装在握持部1的一端,缝合针2具有第二中空内腔,第二中空内腔与第一中空内腔相连通,以共同形成容纳腔10,滑槽11沿缝合针2的长度方向设置;第一滑块3可分离地卡合在第一卡槽111内,并与滑槽11滑动配合,第一滑块3与第一卡槽111相分离的状态下,能够沿靠近缝合针2的方向在滑槽11内滑动第一设定距离;第二滑块4可分离地卡合在第二卡槽112内,并与滑槽11滑动配合,第二滑块4与第二卡槽112相分离的状态下,能够沿靠近缝合针2的方向在滑槽11内滑动第二设定距离;第一顶针5穿设在容纳腔10内,第一顶针5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一滑块3的靠近缝合针2的一端,第一顶针5的第二端插设有第一固定板7,第一滑块3卡合在第一卡槽111内的状态下,第一固定板7靠近第一顶针5的一端与缝合针2远离握持部1的一端的距离不大于第一设定距离;第二顶针6穿设在容纳腔10内,第二顶针6的第一端固定在第二滑块4的靠近缝合针2的一端,第二顶针6的第二端插设有第二固定板8,第二滑块4卡合在第二卡槽112内的状态下,第二固定板8靠近第二顶针6的一端与缝合针2远离握持部1的一端的距离不大于第二设定距离;第一固定板7与第二固定板8之间连接有缝合线9。
在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参照图1和图2所示,在未使用状态下,第一滑块3和第二滑块4分别卡合在第一卡槽111和第二卡槽112内,当需要进行半月板缝合时,参照图4所示,首先握紧握持部1并将缝合针2扎入半月板20内,然后将第一滑块3与第一卡槽111分离,此时第一滑块3可沿滑槽11滑动,但由于缝合针2处于半月板20内,因此第一滑块3只能带动第一顶针5及第一固定板7抵顶在缝合针2的端部,无法完全顶出;再然后,参照图5所示,继续操控握持部1使得缝合针2深入半月板20内,待半月板20被缝合针2穿透的一瞬间,则第一固定板7失去阻力,随着第一滑块3沿滑槽11滑动第一设定距离,则第一固定板7会从缝合针2内完全顶出,从而完成第一固定板7的植入,此时,第一滑块3处于图6所示的状态;再然后,参照图7和图8所示,将第一滑块3退回到第一卡槽111内并将缝合针2扎入半月板20的另一个位置,从而以相同的方法进行第二固定板8的植入;最后,参照图9所示,收紧连接第一固定板7与第二固定板8的缝合线9,完成对半月板的缝合操作。由此,该半月板缝合装置通过第一设定距离和第二设定距离能够限制第一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板8在缝合针2内的位移,从而无需提前对扎入深度进行测量,可以提高半月板缝合的便利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滑块3与握持部1的腔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图中未示出),第一滑块3与第一卡槽111相分离的状态下,第一弹性件推动第一滑块3沿滑槽11滑动第一设定距离,直至第一滑块3与滑槽11的腔壁相抵顶;第二滑块4与握持部1的腔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图中未示出),第二滑块4与第二卡槽112相分离的状态下,第二弹性件推动第二滑块4沿滑槽11滑动第二设定距离,直至第二滑块4与滑槽11的腔壁相抵顶。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当需要植入第一固定板7时,随着第一滑块3与第一卡槽111相分离,则第一弹性件会对第一滑块3施加作用力,从而将第一滑块3沿靠近缝合针2的方向推动到滑槽11的底部,以对第一滑块3进行限位,避免第一固定板7出现晃动,从而使得第一固定板7能够自动从缝合针2内完全弹出,无需单独对第一滑块3施加外力;同理,当需要植入第二固定板8时,利用第二弹性件则无需单独对第二滑块4施加外力。由此,在操作人员将缝合针2扎入半月板内后,只需要将第一滑块3或第二滑块4从第一卡槽111或第二卡槽112内滑出,然后随着缝合针2逐渐深入半月板20内,只要缝合针2将半月板20穿透,则第一固定板7或第二固定板8会自动植入到半月板20内,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对半月板缝合时操作的便利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且弹簧处于弹性压缩状态。具体的,本实施例中采用弹簧作为弹性件,一方面由于弹簧的成本较低,另一方面由于弹簧具有较好的弹性性能,同时,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压缩量要大于第一设定距离,从而保证第一滑块3滑动第一设定距离后能够与滑槽11的腔壁相抵顶,以对第一滑块3进行限位,避免第一固定板7在植入时晃动,从而能够提高第一固定板7植入的稳定性;同理,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压缩量要大于第二设定距离,从而提高第二固定板8植入的稳定性。能够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采用弹簧作为弹性件仅为其中一种较好的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他具有弹性的产品作为弹性件。
参照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卡槽111与第二卡槽112错位设置,以使得第一设定距离与第二设定距离不等。具体使用时,由于第一卡槽111与第二卡槽112相互错位,则操作人员在缝合半月板20时,能够根据第一卡槽111与第二卡槽112位置的不同进行固定板植入的先后排序,例如: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定距离较短,即第一固定板7在滑槽11内滑动的距离较短;第二设定距离较长,即第二固定板8在滑槽11内滑动的距离较长,当需要植入固定板时,可先植入滑动距离较短的第一固定板7,再植入滑动距离较长的第二固定板8,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操作人员重复植入固定板。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滑槽11内还开设有第三卡槽113,第三卡槽113位于第一卡槽111所在的腔壁上,且第三卡槽113的位置与第二卡槽112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滑块3能够与第一卡槽111相分离并与第三卡槽113相卡合。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当需要植入第一固定板7时,首先将第一滑块3与第一卡槽111相分离,随着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伸展将第一固定板7植入到半月板20内,然后,第一滑块3回退至第三卡槽113所在的位置处,并卡合在第三卡槽113内。由此,当操作人员在使用时,只要第一滑块3在第一卡槽111内则说明尚未进行第一固定板7的植入,需要先植入第一固定板7;当第一滑块3处于第三卡槽113内时则说明已经完成第一固定板7的植入,需要进行第二固定板8的植入。由此,通过观察第一滑块3的位置即可十分清楚地了解需要植入哪一个固定板,进一步避免了由于操作人员记忆混乱而出现重复植入固定板的情况。
参照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卡槽111的槽壁上具有第一凸起1111,第一滑块3上具有第一凹槽(图中未示出),第一滑块3卡合在第一卡槽111内时,第一凸起1111与第一凹槽相卡合;第二卡槽112的槽壁上具有第二凸起1121,第二滑块4上具有第二凹槽(图中未示出),第二滑块4卡合在第二卡槽112内时,第二凸起1121与第二凹槽相卡合。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当第一滑块3卡合在第一卡槽111内时,通过第一凸起1111与第一凹槽的相互卡合能够对第一滑块3进行限位固定,以提高第一滑块3与第一卡槽111卡合的稳定性;同理,当第二滑块4卡合在第二卡槽112内时,通过第二凸起1121与第二凹槽的相互卡合能够提高第二滑块4与第二卡槽112卡合的稳定性。容易理解的是,第一卡槽111上还可以开设第一凹槽,则相应地第一滑块3上需要设置第一凸起,第二卡槽112上也可以开设第二凹槽,则相应地第二滑块4上需要设置第二凸起。此外,第一卡槽111和第二卡槽112也可以其中一个设置凸起,另外一个设置凹槽,具体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应性选择。
参照图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握持部1的外壁上刻画有刻度线12,刻度线12位于滑槽11的两侧;第一滑块3沿滑槽11移动第一设定距离的状态下,第一滑块3的远离第一顶针5的一端与刻度线12齐平;第二滑块4沿滑槽11移动第二设定距离的状态下,第二滑块4的远离第二顶针6的一端与刻度线12齐平。具体的,在使用时,当植入第一固定板7后,则第一滑块3会与滑槽11的腔壁相抵顶,此时,第一滑块3的底部与刻度线12齐平,操作人员可通过观察第一滑块3的底部是否与刻度线12齐平,从而判断第一固定板7是否植入到位;同理,通过观察第二滑块4的底部是否与刻度线12齐平,从而判断第二固定板8是否植入到位。由此,利用该刻度线12可以为操作人员提供一个判断基准,以帮助操作人员判断固定板是否植入到位,能够避免固定板尚未完全植入就收针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握持部1上具有纹理或凸点,以提高握持部1的表面摩擦系数,具体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抓握握持部1上的纹理或凸点,从而能够提高操作人员抓握握持部1的稳定性,避免由于出汗而导致打滑的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缝合针2包括导管21和针头22,导管21的内径大于针头22的内径,针头22的第一端与导管21连接,针头22的第二端为扎入尖端;第一滑块3卡合在第一卡槽111内的状态下,第一顶针5和第一固定板7均位于导管21内;第二滑块4卡合在第二卡槽112内的状态下,第二顶针6和第二固定板8均位于导管21内。具体的,在该实施例中,缝合针2的导管21较粗,而针头22较细,在不使用状态下,顶针和固定板均位于导管21内,当需要植入固定板时,则同一时间内,针头22内仅能够容纳一根顶针和一个固定板,针头22之所以设计成较细的结构一方面是为了扎入半月板20更加容易,另一方面是为了压缩顶针和固定板的活动空间,从而尽量避免顶针和固定板在针头22内晃动,有利于提高固定板植入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导管21与针头22一体成型。由此能够避免后期的二次组装过程,有利于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半月板缝合装置,通过第一设定距离和第二设定距离能够限制第一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板8在缝合针2内的位移,从而无需提前对扎入深度进行测量,可以提高半月板缝合的便利性;同时,通过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的设置使得第一固定板7和第二固定板8能够自动植入半月板内,进一步提高半月板缝合的便利性;此外,利用滑槽11内开设的三个卡槽能够帮助操作人员进行固定板的植入记忆,避免固定板的重复植入,并利用滑槽11两侧的刻度线12为操作人员提供判断基础,以保证固定板植入到位。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壳体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握持部、缝合针、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顶针和第二顶针,其中,
所述握持部具有第一中空内腔,所述握持部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中空内腔相连通,所述滑槽的两相对腔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
所述缝合针安装在所述握持部的一端,所述缝合针具有第二中空内腔,所述第二中空内腔与所述第一中空内腔相连通,以共同形成容纳腔;
所述第一滑块可分离地卡合在所述第一卡槽内,并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一滑块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第一设定距离;
所述第二滑块可分离地卡合在所述第二卡槽内,并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以使所述第二滑块能够沿所述滑槽滑动第二设定距离;
所述第一顶针穿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顶针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滑块上,所述第一顶针的第二端插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滑块卡合在所述第一卡槽内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所述第一顶针的一端与所述缝合针远离所述握持部的一端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一设定距离;
所述第二顶针穿设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二顶针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滑块上,所述第二顶针的第二端插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滑块卡合在所述第二卡槽内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所述第二顶针的一端与所述缝合针远离所述握持部的一端的距离不大于所述第二设定距离;所述第一固定板与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连接有缝合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月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握持部的腔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分离的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件推动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第一设定距离,直至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滑槽的腔壁相抵顶;
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握持部的腔壁之间连接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第二卡槽相分离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弹性件推动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第二设定距离,直至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滑槽的腔壁相抵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月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均为弹簧,且所述弹簧处于弹性压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月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错位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设定距离与所述第二设定距离不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月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内还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三卡槽位于所述第一卡槽所在的腔壁上,且所述第三卡槽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卡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滑块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槽相分离并与所述第三卡槽相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月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的槽壁上具有第一凸起或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滑块上具有第一凹槽或第一凸起,所述第一滑块卡合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时,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卡合;
所述第二卡槽的槽壁上具有第二凸起或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滑块上具有第二凹槽或第二凸起,所述第二滑块卡合在所述第二卡槽内时,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二凹槽相卡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月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的外壁上刻画有刻度线,所述刻度线位于所述滑槽的两侧;
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滑槽移动所述第一设定距离的状态下,所述第一滑块的远离所述第一顶针的一端与所述刻度线齐平;所述第二滑块沿所述滑槽移动所述第二设定距离的状态下,所述第二滑块的远离所述第二顶针的一端与所述刻度线齐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月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上具有纹理或凸点,以提高所述握持部的表面摩擦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月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针包括导管和针头,所述导管的内径大于所述针头的内径,所述针头的第一端与所述导管连接,所述针头的第二端为扎入尖端;
所述第一滑块卡合在所述第一卡槽内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一固定板均位于所述导管内;所述第二滑块卡合在所述第二卡槽内的状态下,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位于所述导管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半月板缝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与所述针头一体成型。
CN202110371464.3A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 Pending CN1130811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1464.3A CN113081112A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1464.3A CN113081112A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81112A true CN113081112A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74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1464.3A Pending CN113081112A (zh) 2021-04-07 2021-04-07 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81112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8856A (zh) * 2021-09-17 2021-11-05 马月龙 腹腔镜手术微创缝合装置
CN114469217A (zh) * 2022-02-09 2022-05-13 运医之星(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月板缝合系统及制造方法
CN116687480A (zh) * 2022-12-05 2023-09-05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半月板缝合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8856A (zh) * 2021-09-17 2021-11-05 马月龙 腹腔镜手术微创缝合装置
CN113598856B (zh) * 2021-09-17 2022-07-01 马月龙 腹腔镜手术微创缝合装置
CN114469217A (zh) * 2022-02-09 2022-05-13 运医之星(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半月板缝合系统及制造方法
CN116687480A (zh) * 2022-12-05 2023-09-05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半月板缝合器
CN116687480B (zh) * 2022-12-05 2023-10-10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半月板缝合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81112A (zh) 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
US6039753A (en) Single unit surgical fastener and method
US5665093A (en) Surgical implant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8551123B2 (en) Device for the intraosteal seizing of sutures
US7632284B2 (en) Instrument kit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meniscal repair
US20180064435A1 (en) Soft tissue fix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US5749884A (en) Bone anchor implantation device and method
US6511487B1 (en) Suturing instrument and method
US5374269A (en) Method and instruments for ACL reconstruction
JP4097296B2 (ja) 組織内に外科用ファスナーを配備するためのアプリケーター
CA2797654C (en) Sealant plug delivery methods
US8361079B2 (en) Method for drilling enlarged sections of angled osteal tunnels
US20070288046A1 (en) Percutaneous access conduit and methods
US20120035625A1 (en) Meniscal repair systems and methods
EP3760146A1 (en) Apparatus for an intramedullary implant
CA2860645C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tissue closure
JP2000517197A (ja) 手術用ファスニングシステム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14191015B (zh) 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5129324U (zh) 一种半月板缝合装置
CA2383567C (en) Spreading instrument
US10085735B2 (en) Modular tissue repair kit and devices and method related thereto
CN109938880B (zh) 人工腱索形成用辅助件、活体测量件及辅助件套件
CN212996567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腹壁吻合器
CN212699004U (zh) 一种具有击发反馈的直线切割吻合器
AU2013200934B2 (en) Meniscal repair systems and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