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77736A - 控制电路、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控制电路、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77736A
CN113077736A CN202110294277.XA CN202110294277A CN113077736A CN 113077736 A CN113077736 A CN 113077736A CN 202110294277 A CN202110294277 A CN 202110294277A CN 113077736 A CN113077736 A CN 1130777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control
uni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ontrol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427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Huaxing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9427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7773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0011 priority patent/WO202219340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077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77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6Electronic inspection or testing of displays and display drivers, e.g. of LED or LCD display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7/00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 G01K7/16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 G01K7/22Measuring temperature based on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elements directly sensitive to heat ; Power supply therefor, e.g. using thermoelectric element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the element being a non-linear resistance, e.g. thermisto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电路、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输出控制指令;电压输出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薄膜晶体管,与所述电压输出单元电连接;所述电压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向所述薄膜晶体管输出对应的电压,所述电压用于使所述薄膜晶体管导通。显示装置,包括任一所述的控制电路。电子设备包括任一所述的控制电路。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控制电路对输出电压进行温度补偿,从而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在不同温度下可以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控制电路、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制电路、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中,每个像素电性连接一个薄膜晶体管。一般需要向液晶显示面板输入开启电压及关闭电压,以控制液晶显示面板像素中的薄膜晶体管的开闭。其中,开启电压一般为恒定不变的高电压,然而在低温环境下,常温时的开启电压无法正常打开薄膜晶体管。从而薄膜晶体管无法进行正常的充放电,会导致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异常。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电路、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薄膜晶体管在低温条件下充电不满导致的显示效果变差问题。
一种控制电路,包括:
温度检测单元;
控制单元,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输出控制指令;
电压输出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薄膜晶体管,与所述电压输出单元电连接;
所述电压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向所述薄膜晶体管输出对应的电压,所述电压用于使所述薄膜晶体管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指令输出口,所述控制指令输出口分别与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电压输出单元电连接;其中,
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用于在第一温度范围时具有第一电压值,以使所述控制指令输出口输出第一指令;
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用于在第二温度范围时具有第二电压值,以使所述控制指令输出口输出第二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
第一分压单元,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电源,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三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指令输出口;
当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所述控制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控制指令输出口具有第三电压值,以使所述控制指令输出口输出所述第一指令;
当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具有所述第二电压值时,所述控制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所述控制指令输出口具有第四电压值,以使所述控制指令输出口输出所述第二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还包括:
第二分压单元,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电源,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指令输出口。
进一步地,当输出所述第一指令时,所述电压输出单元输出的所述电压为第一预设电压;
当输出所述第二指令时,所述电压输出单元输出的所述电压为第二预设电压;
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和所述第二预设电压用于使所述薄膜晶体管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指令为第一电平值,所述第二指令为第二电平值;
当所述第一电平值与所述第二电平值的差值处于第一预设范围时,所述电压输出单元输出的所述电压为第一预设电压;
当所述第一电平值与所述第二电平值的差值处于第二预设范围时,所述电压输出单元输出的所述电压为第二预设电压;
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和所述第二预设电压用于使所述薄膜晶体管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输出单元包括:
通信总线;
逻辑板,所述逻辑板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
电源管理集成电路,所述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和所述逻辑板通过所述通信总线电连接;
所述逻辑板通过所述通信总线控制所述电源管理集成电路输出的所述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任一所述的控制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任一所述的控制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电压输出单元以及薄膜晶体管。温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环境温度,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输出控制指令,电压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向薄膜晶体管输出对应的电压,以使薄膜晶体管导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控制电路,能够控制输出合适的电压值,保证显示装置在低温下能够正常显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控制电路,能够根据不同的温度值输入不同的电压,以使得即使在低温环境也保证电子设备在低温下能够正常运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控制电路对输出电压进行温度补偿,从而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在不同温度下可以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部分电路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诸如“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分类似的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电路、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所述控制电路广泛地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以及具有液晶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中,例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计算机屏幕或笔记本电脑屏幕等。
请参阅图1,图1为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1包括温度检测单元10、控制单元11、电压输出单元12以及薄膜晶体管13。温度检测单元10、控制单元11、电压输出单元12以及薄膜晶体管13依次电性连接。其中,温度检测单元10用于检测环境温度变化,控制单元11用于根据温度检测单元10检测到的温度变化转换为相应的电性变化从而输出对应的控制指令,电压输出单元12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向薄膜晶体管13输出对应的电压,以使薄膜晶体管13导通。
可以理解的,晶体薄膜管式显示屏是各类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上的主流显示设备,该类显示屏上的每个液晶像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像素点后面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晶体薄膜管式显示器具有高响应度、高亮度、高对比度等优点。集成在像素点后面的薄膜晶体管有一个导通电压,且该导通电压的值会随着温度变化而漂移。在常温状态下电路输出的启动电压是可以到该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压,但当温度变化时,路输出的启动电压可能会无法满足该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压。因此有必要对电路进行温度补偿控制其输出电压使其满足不同温度下的晶体薄膜管的导通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电路、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控制电路能够根据不同的环境温度值输入不同的电压,以使得即使在低温环境也保证电子设备在低温下能够正常运行,从而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在不同温度下可以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部分电路图。温度检测单元10包括热敏电阻100和第一分压单元101。热敏电阻100的第一端与电源4电连接,热敏电阻100的第二端接地。第一分压单元101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电源4,第一分压单元101的第二端和热敏电阻100的第一端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敏电阻100可以为负温度系数(Nega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NTC)的热敏电阻。NTC是指随温度上升电阻呈指数关系减小、具有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现象和材料。该材料是利用锰、铜、硅、钴、铁、镍、锌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氧化物进行充分混合、成型、烧结等工艺而成的半导体陶瓷,可制成具有负温度系数(NTC)的热敏电阻。其电阻率和材料常数随材料成分比例、烧结气氛、烧结温度和结构状态不同而变化。现在还出现了以碳化硅、硒化锡、氮化钽等为代表的非氧化物系NTC热敏电阻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热敏电阻100也可以是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Coefficient,PTC)的热敏电阻。PTC泛指正温度系数很大的半导体材料或元器件。通常提到的PTC是指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简称PTC热敏电阻。PTC热敏电阻是一种典型具有温度敏感性的半导体电阻,超过一定的温度(居里温度)时,它的电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阶跃性的增高。陶瓷PTC是由钛酸钡(或锶、铅)为主成分,添加少量施主(Y、Nb、Bi、Sb)、受主(Mn、Fe)元素,以及玻璃(氧化硅、氧化铝)等添加剂,经过烧结而成的半导体陶瓷。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考虑到生产成本,一般会使用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
可以理解地,热敏电阻100的第一端用于在第一温度范围时具有第一电压值,以使控制指令输出口111输出第一指令;热敏电阻100的第二端用于在第二温度范围时具有第二电压值,以使控制指令输出口111输出第二指令。
优选的,当环境温度为0℃时,热敏电阻100的阻值较低,热敏电阻100的第一端的分压较低具有低电压值,控制指令输出口111输出第一指令;当环境温度为-10℃时,热敏电阻100的阻值升高,热敏电阻100的第一端分压增大具有高电压值,控制指令输出口111输出第一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热敏电阻检测控制电路所处环境的温度,使得控制电路可以根据不同的温度输出不同的电压以控制薄膜晶体管的开启,热敏电阻的结构简单,可以简化控制电路,同时热敏电阻对温度的检测较灵敏,从而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可以更灵敏地随温度变化而改变输出电压。
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1的电路图。控制电路1包括温度检测单元10、控制单元11、电压输出单元12以及薄膜晶体管13。温度检测单元10、控制单元11、电压输出单元12以及薄膜晶体管13依次电性连接。其中,温度检测单元10用于检测环境温度,控制单元11用于根据温度检测单元10检测到的温度输出控制指令,电压输出单元12用于根据控制指令向薄膜晶体管13输出对应的电压,以使薄膜晶体管13导通。
当前技术中,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显示效果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部分面板的最佳显示效果的启动电压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部分面板的最佳显示效果的启动电压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对输出电压进行温度补偿,从而使LCD面板在不同温度下可以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温度检测单元10还包括第二分压单元102。第二分压单元102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电源4,第二分压单元102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控制指令输出口111。
控制单元11包括控制开关110和控制指令输出口111。然后控制开关110有三个端子。控制开关110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热敏电阻100的第一端,控制开关110的第二端接地,控制开关110的第三端电连接于控制指令输出口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开关110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etal-Oxide-Semiconductor,MOS)晶体管,广泛使用在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MOS晶体管依照其“通道”(工作载流子)的极性不同,可分为“N型”与“P型”的两种类型管,分别简称为NMOS晶体管和PMOS晶体管。MOS管的工作原理(以N沟道增强型MOS场效应管)它是通过控制“感应电荷”的多少,以改变由这些“感应电荷”形成的导电沟道的状况,然后达到控制漏极电流的目的。MOS晶体管共有源极、漏极和栅极三个端子。在该电压控制电路1中,MOS晶体管110的栅极电连接于热敏电阻100的第一端,MOS晶体管110的源极接地,MOS晶体管110的漏极电连接于控制指令输出口1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热敏电阻100为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时,其阻值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当环境温度为常温时,优选的为0℃时,热敏电阻100的阻值较低,热敏电阻100第一端的分压较低,控制开关110的第一端具有第一电压值,控制开关110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控制开关110的第三端并未导通而是接地,控制指令输出口111的电压值为第三电压值,以使控制指令输出口111输出第一指令。
可以理解的,当环境温度降低,优选的为-10℃时,热敏电阻100的阻值显著增高,热敏电阻100第一端的分压较高,控制开关110的第一端具有第二电压值,控制开关110处于开启状态,此时控制开关110的第三端导通并电连接于控制指令输出口111,控制指令输出口111的电压值为第四电压值,以使控制指令输出口111输出第二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控制指令输出口输出的电压值来输出指令,控制电路的控制逻辑更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指令为第一电平值,第二指令为第二电平值。当输出第一指令即第一电平值时,电压输出单元12输出第一预设电压,优选的第一预设电压为28V的;当输出第二指令即第二电平值时,电压输出单元12输出第二预设电压,优选的第二预设电压为35V。第一预设电压和第二预设电压均用于使得薄膜晶体管13在各种温度条件下能够正常导通,以使显示面板达到较好的显示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11通过检测控制指令输出口111电平值的变化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控制。当控制指令输出口111输出的第一电平值和第二电平值之间的差值处于第一预设范围时,电压输出单元12输出第一预设电压,优选的第一预设电压为28V的;当控制指令输出口111输出的第一电平值和第二电平值之间的差值处于第二预设范围时,电压输出单元12输出第二预设电压,优选的第二预设电压为35V。可以理解的,第一预设电压和第二预设电压用于使薄膜晶体管13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根据控制指令输出口输出的电平值的差值范围来控制输出电压值,电压输出单元不需要根据控制指令输出口输出的每一电压值而改变输出电压,可以降低电压输出单元改变的频率,提高电路的稳定性,也可以提高电压输出单元输出电压的准确性,使得控制电路的控制更准确。
电压输出单元12包括逻辑板120,通信总线121和电源管理集成电路122。逻辑板120电连接于控制单元11。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逻辑板120检测到控制指令输出口111输出的指令为第一指令时,电源管理集成电路122执行默认指令输出第一预设电压,优选的为28V。当逻辑板120检测到控制指令输出口111输出的指令为第二指令时,逻辑板120通过通信总线121改写电源管理集成电路122的指令从而输出第二预设电压,优选的为35V。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逻辑板120检测到控制指令输出口111输出的第一电平值和第二电平值之间的差值处于第一预设范围时,电源管理集成电路122执行默认指令输出第一预设电压,优选的为28V。当逻辑板120检测到控制指令输出口111输出的第一电平值和第二电平值之间的差值处于第二预设范围时,逻辑板120通过通信总线121改写电源管理集成电路122的指令从而输出第二预设电压,优选的为35V。
可以理解的,此处的通信总线121包括串行时钟线和双向数据线。通信总线121在传送数据过程中共有三种类型信号,它们分别是:开始信号、结束信号和应答信号。开始信号:SCL为高电平时,SDA由高电平向低电平跳变,开始传送数据。结束信号:SCL为高电平时,SDA由低电平向高电平跳变,结束传送数据。应答信号:接收数据的芯片在接收到8bit数据后,向发送数据的芯片发出特定的低电平脉冲,表示已收到数据。CPU向受控单元发出一个信号后,等待受控单元发出一个应答信号,CPU接收到应答信号后,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是否继续传递信号的判断。若未收到应答信号,由判断为受控单元出现故障。
可以理解的,薄膜晶体管式显示屏是各类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上的主流显示设备,该类显示屏上的每个液晶像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像素点后面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薄膜晶体管两端电压要达到导通电压才可以正常启动,薄膜晶体管的导通电压会随着温度的变化产生飘移。
请参阅图4,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示意图。可以看到上述任一的控制电路1应用于显示装置2中。
请参阅图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示意图。可以看到上述任一的控制电路1应用于电子设备3中。
可以理解的此处的电源4为外部环境源,该控制电路1可作为一个电路板设置在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中。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中包含有电源接口为控制电路1提供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的控制电路包括温度检测单元、控制单元、电压输出单元以及薄膜晶体管。通过温度检测单元检测环境温度,控制单元根据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输出控制指令,电压输出单元根据控制指令向薄膜晶体管输出对应的电压,以使薄膜晶体管在任何环境温度下可以导通,而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在不同温度下可以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控制电路,能够控制输出合适的电压值,保证显示装置在低温下能够正常显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控制电路,能够在低温环境下升高开启电压,保证电子设备在低温下能够正常运行。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电路、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温度检测单元;
控制单元,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电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输出控制指令;
电压输出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
薄膜晶体管,与所述电压输出单元电连接;
所述电压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指令向所述薄膜晶体管输出对应的电压,所述电压用于使所述薄膜晶体管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热敏电阻,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与电源电连接,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指令输出口,所述控制指令输出口分别与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及所述电压输出单元电连接;其中,
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用于在第一温度范围时具有第一电压值,以使所述控制指令输出口输出第一指令;
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用于在第二温度范围时具有第二电压值,以使所述控制指令输出口输出第二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包括:
第一分压单元,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电源,所述第一分压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于所述热敏电阻的第一端,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二端接地,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三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指令输出口;
当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具有所述第一电压值时,所述控制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所述控制指令输出口具有第三电压值,以使所述控制指令输出口输出所述第一指令;
当所述控制开关的第一端具有所述第二电压值时,所述控制开关处于开启状态,所述控制指令输出口具有第四电压值,以使所述控制指令输出口输出所述第二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还包括:
第二分压单元,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于电源,所述第二分压单元的第二端电连接于所述控制指令输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当输出所述第一指令时,所述电压输出单元输出第一预设电压;
当输出所述第二指令时,所述电压输出单元输出第二预设电压;
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和所述第二预设电压用于使所述薄膜晶体管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令为第一电平值,所述第二指令为第二电平值;
当所述第一电平值与所述第二电平值的差值处于第一预设范围时,所述电压输出单元输出第一预设电压;
当所述第一电平值与所述第二电平值的差值处于第二预设范围时,所述电压输出单元输出第二预设电压;
所述第一预设电压和所述第二预设电压用于使所述薄膜晶体管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输出单元包括:
通信总线;
逻辑板,所述逻辑板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
电源管理集成电路,所述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和所述逻辑板通过所述通信总线电连接;
所述逻辑板通过所述通信总线控制所述电源管理集成电路输出的所述电压。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
CN202110294277.XA 2021-03-19 2021-03-19 控制电路、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0777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4277.XA CN113077736A (zh) 2021-03-19 2021-03-19 控制电路、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CT/CN2021/090011 WO2022193409A1 (zh) 2021-03-19 2021-04-26 控制电路、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4277.XA CN113077736A (zh) 2021-03-19 2021-03-19 控制电路、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7736A true CN113077736A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12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4277.XA Pending CN113077736A (zh) 2021-03-19 2021-03-19 控制电路、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77736A (zh)
WO (1) WO20221934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3733A (zh) * 2021-11-25 2022-03-01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电路以及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5197A (zh) * 2010-10-28 2011-04-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及相关驱动方法
CN102982778A (zh) * 2012-12-11 2013-03-20 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goa电路的驱动电压补偿系统
CN105390112A (zh) * 2015-12-14 2016-03-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栅极电压供给电路
CN105741811A (zh) * 2016-05-06 2016-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补偿电路、显示面板和温度补偿方法
CN107066017A (zh) * 2017-05-31 2017-08-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电源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24577A (zh) * 2017-08-15 2017-1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9377956A (zh) * 2018-12-03 2019-02-2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电路和供电电路
CN110097859A (zh) * 2019-04-10 2019-08-0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03514B2 (ja) * 2009-10-29 2014-01-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温度センサ及び温度検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05197A (zh) * 2010-10-28 2011-04-0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驱动电路及相关驱动方法
CN102982778A (zh) * 2012-12-11 2013-03-20 友达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goa电路的驱动电压补偿系统
CN105390112A (zh) * 2015-12-14 2016-03-09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栅极电压供给电路
CN105741811A (zh) * 2016-05-06 2016-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温度补偿电路、显示面板和温度补偿方法
CN107066017A (zh) * 2017-05-31 2017-08-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薄膜晶体管电源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24577A (zh) * 2017-08-15 2017-12-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驱动电路、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09377956A (zh) * 2018-12-03 2019-02-22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保护电路和供电电路
CN110097859A (zh) * 2019-04-10 2019-08-0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3733A (zh) * 2021-11-25 2022-03-01 长沙惠科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电路以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93409A1 (zh) 2022-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5763B (zh) 电平转换电路与液晶显示装置
KR101613701B1 (ko) 액정 표시 장치의 구동 방법
US7791399B2 (en) Over-voltage protection circuit and LCD driving circuit using the same
US11257451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1189243B2 (en) Shift register unit,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US8860700B2 (en) Driving circuit of a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related driving method
CN110192240B (zh) 信号保护电路、其驱动方法及设备
CN109087613A (zh) 过流保护电路及显示驱动装置
US20160141051A1 (en) Shift register
EP3951765A1 (en) Shift register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gate driver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141203B (zh) 背光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13077736A (zh) 控制电路、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KR102372098B1 (ko) 표시 장치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US9100017B2 (en) Impedance component having low sensitivity to power supply variations
EP3427135B1 (en) Reset circuit, shift register unit, and gate scanning circuit
US11263952B2 (en) Shift register unit, shift register and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11410629B2 (en) Output voltage regulating circu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I653616B (zh) 畫素電路
CN210136001U (zh) 温度检测电路、供电装置及显示装置
CN113012654A (zh) 一种栅极驱动电源管理系统和显示装置
CN107464534B (zh) 开启电压调整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US20220293037A1 (en) Array substrate,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213025343U (zh) 时序控制电路和显示装置
US7173458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US11295693B2 (en) Gate driving circuit, current adjust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