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76043B - 可读存储介质、图像传输系统、显示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读存储介质、图像传输系统、显示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76043B
CN113076043B CN202010009367.5A CN202010009367A CN113076043B CN 113076043 B CN113076043 B CN 113076043B CN 202010009367 A CN202010009367 A CN 202010009367A CN 113076043 B CN113076043 B CN 1130760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ight
image
display device
image area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093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76043A (zh
Inventor
武赢
沈艳
温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093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760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76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6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76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60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8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8
    • G06F2203/04806Zoom, i.e. interaction techniques or interactors for controlling the zooming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图像传输系统、显示装置及其图像处理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该图像处理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一终端设备的初始图像并显示,初始图像包括有效图像区和位于有效图像区外围的外围区;确定终端设备的宽高比以及有效图像区的高度;根据有效图像区的高度和宽高比确定有效图像区的宽度;根据有效图像区的高度和显示装置的高度确定拉伸比例;根据拉伸比例对初始图像在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进行拉伸,以得到目标图像。

Description

可读存储介质、图像传输系统、显示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图像传输系统、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将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图像传输至电视、电子画屏等显示装置上,以便展示。但是,由于终端设备的尺寸通常小于显示装置,终端设备的图像传输到其它显示装置上后,图像的尺寸难以适应显示装置的显示区的尺寸,影响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图像传输系统、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可使显示装置接收到的图像适应显示装置的尺寸,改善显示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一终端设备的初始图像并显示,所述初始图像包括有效图像区和位于所述有效图像区外围的外围区;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宽高比以及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
根据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和所述宽高比确定所述有效图像区的宽度;
根据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和所述显示装置的高度确定拉伸比例;
根据所述拉伸比例对所述初始图像在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进行拉伸,以得到目标图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拉伸比例为所述显示装置的高度和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之比。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宽高比不大于9/16。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确定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图像的帧缓冲参数和窗口参数中至少一个确定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为672px。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接收来自一终端设备的初始图像并显示,包括:
通过Miracast通信协议接收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初始图像并显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一终端设备的初始图像并显示,所述初始图像包括有效图像区和位于所述有效图像区外围的外围区;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宽高比以及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和所述宽高比确定所述有效图像区的宽度;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和所述显示装置的高度确定拉伸比例;
拉伸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拉伸比例对所述初始图像在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进行拉伸,以得到目标图像。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拉伸比例为所述显示装置的高度和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之比。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图像传输系统,包括:
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
终端设备,用于向所述显示单元发送所述初始图像。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本公开的可读存储介质、图像传输系统、显示装置及其图像处理方法,可根据初始图像的有效图像区的高度和终端设备的宽高比确定有效图像区的宽度,以便确定有效图像区的范围;然后再根据有效图像区的高度和显示装置的高度确定拉伸比例,以便确定拉伸有效图像区的幅度,从而可根据该拉伸比例对有效图像区在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进行拉伸,得到目标图像,相较于初始图像,目标图像更加适应显示装置的尺寸,从而改善显示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向横屏设置的显示装置传输图像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向竖屏设置的显示装置传输图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图像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向显示装置传输初始图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中目标图像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显示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7为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图像传输系统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8为本公开实施方式中可读存储介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用语“一个”、“一”、“该”和“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本文中的高度方向H和宽度方向W均以矩形为例,高度方向H为竖直方向,宽度方向W为水平方向。
相关技术中,可将终端设备上的图像传输至显示装置上进行展示,其中,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装置可以是电子画屏、电视等。对于横屏设置(高度小于宽度)的显示装置而言,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00a接收到的来自终端设备200a的图像101a,在高度方向H上与显示装置100a的边界相匹配,而在宽度方向W上,与显示装置100a的边界不匹配。
对于竖屏设置(高度大于宽度)的显示装置而言,如图2所示,在高度方向H和宽度方向W上,显示装置100b显示的来自终端设备200b的图像101b包括具有图案的有效图像区101b和围绕有效图像区101b的外围区102b,有效图像区101b是具有显示内容的区域,而外围区102b为黑色且与显示装置100b的边界相接。
上述相关技术中,由于难以确定有效图像区与外围区的边界,从而难以确定对图像进行拉伸的幅度,导致难以使有效图像区与显示装置的边界匹配,不利于改善显示效果。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该显示装置可以是电子画屏、电视等能显示图像的装置。如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方法包括步骤S110-步骤S150,其中:
步骤S110、接收来自一终端设备的初始图像并显示,所述初始图像包括有效图像区和位于所述有效图像区外围的外围区;
步骤S120、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宽高比以及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
步骤S130、根据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和所述宽高比确定所述有效图像区的宽度;
步骤S140、根据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和所述显示装置的高度确定拉伸比例;
步骤S150、根据所述拉伸比例对所述初始图像在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进行拉伸,以得到目标图像。
如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方法,可根据初始图像的有效图像区101的高度和终端设备200的宽高比确定有效图像区101的宽度,以便确定有效图像区101的范围;然后再根据有效图像区101的高度和显示装置100的高度确定拉伸比例,以便确定拉伸有效图像区101的幅度,从而可根据该拉伸比例对有效图像区101在高度方向H和宽度方向W上进行拉伸,得到目标图像,相较于初始图像,目标图像更加适应显示装置100的尺寸,从而改善显示效果。
下面对本公开实施方式图像处理方法的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
在步骤S110中,接收来自一终端设备的初始图像并显示,所述初始图像包括有效图像区和位于所述有效图像区外围的外围区。
如图4所示,初始图像为一终端设备200上存储的图像,该图像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视频,其格式在此不做特殊限定,只要能在显示装置100上显示即可。初始图像可包括有效图像区101和有效图像区外围的外围区102,有效图像区101为实际展示图像的区域,外围区102用于填充有效图像区1011与显示装置100之间的区域,其颜色可为黑色。
需要说明的是,该外围区102是终端设备200添加至有效图像区101外围的,以便使初始图像的尺寸尽量与显示装置100匹配。外围区102并非终端设备200实际采集的图像。
如图4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在终端设备200和显示装置100建立连接,使得显示装置100可从终端设备200获取初始图像。举例而言,可根据Miracast通信协议将终端设备200的初始图像发送至显示装置100。当然,显示装置100还可以通过红外、蓝牙等其它无线通信方式获取终端设备200存储的初始图像。此外,也可通过有线连接的方式建立传输路径,从而获取初始图像。
在步骤S120中,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宽高比以及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
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200可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其显示面板的轮廓形状为矩形,该显示面板的宽高比为其宽度和高度的比值,终端设备200的宽高比即为其显示面板的宽高比。每个终端设备200的宽高比均为固定值。可预先存储终端设备200的宽高比,在使用时调用即可。例如,终端设备200的宽高比可为9/19、9/16等,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根据初始图像的数据可直接确定初始图像中有效图像区101的高度。举例而言,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200为手机,其操作系统为Android系统,存储的初始图像的数据包括帧缓冲(frameBuffer)参数和窗口(window)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当然,还可包括其它参数。由于帧缓冲(frameBuffer)参数和窗口(window)参数为初始图像的底层数据,可根据二者中的至少一个,直接确定初始图像中有效图像区101的高度。
如图4所示,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以终端设备200为手机为例,经过对多种型号的手机的试验和分析,申请人发现,在显示装置100上显示的初始图像中,有效图像区101的高度可以用像素数表示,且一般均为672px,而与手机型号无关,因此,可直接将初始图像中有效图像区101的高度确定为672px,以免专门进行计算和识别。在实施过程中,可直接将672px作为有效图像区101的高度。
在步骤S130中,根据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和所述宽高比确定所述有效图像区的宽度。
如图4所示,由于终端设备200的宽高比为其显示面板的宽度和高度的比值,初始图像中有效图像区101的宽高比与终端设备200的宽高比相同,在有效图像区101的高度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可根据该宽高比和高度计算出有效图像区101的宽度,从而确定有效图像区101的边界。具体而言,有效图像区101的宽度为终端设备200的宽高比与显示装置100的高度的乘积,例如,若有效图像区101的高度为672px,终端设备200的宽高比为9/16,则有效图像区101的宽度为378px。
当然,在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也可通过图像识别的方式,从初始图像中识别出有效图像区101的边界,从而确定出有效图像区101的高度和宽度。
在步骤S140中,根据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和所述显示装置的高度确定拉伸比例。
如图4所示,拉伸比例为显示装置100的高度和有效图像区101的高度之比,可将该拉伸比例作为有效图像区101需要放大的比例,从而确定了拉伸有效图像区101的幅度,以便进行拉伸。举例而言,若显示装置200的高度为1920px,有效图像区101的高度为672px,则拉伸比例为1/0.35。
在步骤S150中,根据所述拉伸比例对所述有效图像区在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进行拉伸,以得到目标图像。
如图4所示,显示装置100中的有效图像区101在高度方向H和宽度方向W上均与显示装置100的边界具有一定的距离,可依据上述步骤中确定的有效图像区101的宽度和高度以及拉伸比例,在高度方向H和宽度方向W上对有效图像区101进行拉伸,如图5所示,使有效图像区101的边界与显示装置100的边界重合,得到目标图像,即拉伸后的有效图像区101,从而以全屏方式在显示装置100上显示有效图像区101,去除外围区102,使显示效果得以改善。
对有效图像区101进行拉伸的方式在此不做特殊限定,例如,可通过最邻近插值法对有效图像区101进行拉伸,具体而言,可根据上述的拉伸比例确定有效图像区101的各像素在拉伸后的新位置,然后将处于新位置每个像素的周围相邻的多个像素的灰阶设置为与该新位置的像素一致,具体过程在此不再详述。当然,还可采用双线性内插值法或三次卷积法等其它方法对有效图像区101进行拉伸,以得到与显示装置100的边界匹配的目标图像。示例性的,对于采用Android系统的显示装置100而言,可采用标准接口ScaHeImage工具实现有效图像区101的拉伸。
下面对上述图像处理方法中的计算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
如图4所示,图4示出了显示装置100显示初始图像的状态,图4中的矩形abcd为初始图像,其中,矩形efgh为有效图像区101;矩形abcd以内,矩形efgh以外的区域为外围区102。
如图4所示,可根据以下公式(Ⅰ)计算有效图像区的宽度:
Def=Dab×S; (Ⅰ)
其中,Def为有效图像区101的宽度,S为终端设备200的宽高比,Dab为有效图像区101的高度。举例而言:
若S=9/16,Dab=672px,则Def=672×9/16=378px;
若S=9/19,Dab=672px,则Def=672×9/19=319px。
可根据以下公式(Ⅱ)计算拉伸比例:
qv=L/Dab; (Ⅱ)
其中,qv为拉伸比例,L为显示装置100的高度,Dab为初始图像的高度。举例而言:
若L=1920px,Dab=672px,则qv=1920/672=1/0.35。
可根据以下公式(Ⅲ)计算目标图像的宽度:
Figure BDA0002356543580000081
其中,
Figure BDA0002356543580000082
为目标图像的宽度。举例而言:
若Def=672×9/16=378px,qv=1/0.35,则
Figure BDA0002356543580000083
若Def=672×9/19=319px,qv=1/0.35,则
Figure BDA0002356543580000091
综上,可将上述公式(Ⅰ)和公式(Ⅱ)带入公式(Ⅲ),可得以下公式(Ⅳ):
Figure BDA0002356543580000092
由此,可根据公式(Ⅳ)直接计算出目标图像的宽度
Figure BDA0002356543580000093
即有效图像区101沿宽度方向W拉伸后的宽度。而有效图像区101在高度方向H上拉伸,可直接将有效图像区101的高度拉伸至与显示装置的高度相同即可。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若终端设备200的宽高比为9/16,显示装置100的高度为1920px,宽度为1080px;有初始图像的高度为672px,则根据上述公式(Ⅲ),
Figure BDA0002356543580000094
已经达到了显示装置100的宽度上限,因此,为了避免超出该宽度上限,要使
Figure BDA0002356543580000095
则终端设备200的宽高比不应大于9/16,例如,可以是9/19或9/16等。
需要说明的是,若终端设备200的宽高比大于9/16,则可通过图像边沿检测算法(例如:Isotropic SobeH),裁剪出有效图像区,再计算拉伸所需的拉伸比例,然后,对于有效图像区101进行拉伸,例如,对于Android系统的显示装置100,可采用标准接口ScaHeImage工具对图像进行拉伸。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如图6所示,该显示装置100包括显示单元1、第一处理单元2、第二处理单元3和第三处理单元4,其中;
显示单元1用于接收来自一终端设备的初始图像并显示,初始图像包括有效图像区和位于有效图像区外围的外围区。
第一处理单元2与显示单元1连接,用于确定显示装置的宽高比以及有效图像区的高度。
第二处理单元3与显示单元1连接,用于根据有效图像区的高度和宽高比确定有效图像区的宽度;
第三处理单元4与显示单元1连接,用于根据有效图像区的高度和显示装置的高度确定拉伸比例;
拉伸单元5与第一处理单元2、第二处理单元3和第三处理单元4连接,用于根据拉伸比例对初始图像在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进行拉伸,以得到目标图像。
上述显示装置100中各单元的具体细节以及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已经在对应的图像处理方法中进行了详细描述,因此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来具体化。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图像传输系统,如图7所示,该图像传输系统可包括显示装置100和终端设备200,其中:
显示装置100可为上述任意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其结构在此不再详述。该显示装置100可以是电子画屏、电视等,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终端设备2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用于向显示装置100的显示单元发送初始图像。
本公开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意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方法。
在本公开的一些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显示装置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显示装置执行本说明书上述“图像处理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方式的步骤。
参考图8所示,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3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本公开的显示装置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H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一终端设备的初始图像并显示,所述初始图像包括有效图像区和位于所述有效图像区外围的外围区;所述有效图像区为所述显示装置中实际展示图像的区域;所述外围区为所述终端设备添加至所述有效图像区的外围的区域,以使所述初始图像的尺寸与所述显示装置匹配;
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宽高比以及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
根据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和所述宽高比确定所述有效图像区的宽度;
根据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和所述显示装置的高度确定拉伸比例;
根据所述拉伸比例对所述初始图像在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进行拉伸,以得到目标图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比例为所述显示装置的高度和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之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宽高比不大于9/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图像的帧缓冲参数和窗口参数中至少一个确定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为672px。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来自一终端设备的初始图像并显示,包括:
通过Miracast通信协议接收一终端设备发送的初始图像并显示。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接收来自一终端设备的初始图像并显示,所述初始图像包括有效图像区和位于所述有效图像区外围的外围区;所述有效图像区为所述显示装置中实际展示图像的区域;所述外围区为所述终端设备添加至所述有效图像区的外围的区域,以使所述初始图像的尺寸与所述显示装置匹配;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终端设备的宽高比以及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和所述宽高比确定所述有效图像区的宽度;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和所述显示装置的高度确定拉伸比例;
拉伸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拉伸比例对所述初始图像在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进行拉伸,以得到目标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比例为所述显示装置的高度和所述有效图像区的高度之比。
9.一种图像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显示装置;
终端设备,用于向所述显示单元发送所述初始图像。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方法。
CN202010009367.5A 2020-01-06 2020-01-06 可读存储介质、图像传输系统、显示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Active CN1130760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9367.5A CN113076043B (zh) 2020-01-06 2020-01-06 可读存储介质、图像传输系统、显示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09367.5A CN113076043B (zh) 2020-01-06 2020-01-06 可读存储介质、图像传输系统、显示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6043A CN113076043A (zh) 2021-07-06
CN113076043B true CN113076043B (zh) 2022-12-16

Family

ID=766089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09367.5A Active CN113076043B (zh) 2020-01-06 2020-01-06 可读存储介质、图像传输系统、显示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76043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4808A (zh) * 2015-09-25 2015-12-3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图片的投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408017A (zh) * 2018-10-09 2019-03-01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投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08162A (zh) * 2018-10-12 2019-03-22 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显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058811A (ja) * 2015-09-15 2017-03-23 株式会社リコー 表示装置、表示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4808A (zh) * 2015-09-25 2015-12-3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图片的投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9408017A (zh) * 2018-10-09 2019-03-01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投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08162A (zh) * 2018-10-12 2019-03-22 福建星网视易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显示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6043A (zh) 2021-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9015B (zh) 视频防抖显示方法及装置
US11024016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US11194536B2 (en)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an image between two display screens
US20220277481A1 (en) Panoramic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0796664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07170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cting face distor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881743B (zh) 一种基于拼接墙的视频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288551B (zh) 视频美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924520B2 (en) Subtitle border-cross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14030405A1 (ja)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テレビジョン受信機及び表示制御装置
US20200013373A1 (en) Computer system, screen sharing method, and program
KR101214675B1 (ko) 휴대용 단말의 영상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US2020009982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age dynamic range adjusting
CN111080595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126937A (zh) 一种显示终端调整方法及显示终端
CN113905268A (zh) 移动终端投屏显示的去黑边方法
CN111179159A (zh) 消除视频中目标影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76043B (zh) 可读存储介质、图像传输系统、显示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05094614B (zh) 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5205164B (zh) 图像处理模型的训练方法、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132786A (zh) 一种用户界面显示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92451B (zh) 一种编码图像识别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353929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327948B (zh) 电影图像模式自动匹配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63860B (zh) 显示颜色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