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73664A - 一种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73664A
CN113073664A CN202110292858.XA CN202110292858A CN113073664A CN 113073664 A CN113073664 A CN 113073664A CN 202110292858 A CN202110292858 A CN 202110292858A CN 113073664 A CN113073664 A CN 1130736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section
construction
stage
hanging system
cofferd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28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胜虎
周爱兵
沈坚羽
陈泉流
陈春安
谢华灿
王斌
曹祥
张剑啸
马晓东
杨文涛
张玉东
徐菲
邬静
费朝辉
王天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4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MBEC
Original Assignee
4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MB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4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MBEC filed Critical 4th Engineering Co Ltd of MBEC
Priority to CN20211029285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736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736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36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2Restraining of open water
    • E02D19/04Restraining of open water by coffer-dams, e.g. made of sheet p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压重条件下,利用吊挂系统水平下放底节,直到所述底节与着床段河床相对较高的一侧接触,完成第一阶段的施工;增加所述底节与河床接触的一端的压重,并利用所述吊挂系统对所述底节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底节水平下沉,直到所述底节水平着床,完成第二阶段施工。底节着床采用分批次下沉、分批次严重,在吊挂系统作用下,通过对底节的不平衡压重,并借助潮汐变化,使底节缓慢下沉,采取对河床较高一侧进行压重,克服河床对底节刃脚的端阻力及侧摩阻力,同时利用吊挂系统抵抗上下游不平衡浮力,实现了在潮汐以及河床不平情况下的稳定着床。

Description

一种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基础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工程的快速发展,跨河、跨海大桥等深水基础桥梁的建设逐年增多,围堰作为桥梁基础施工的临时设施,其主要作用是作为水中基础施工挡水装置或深基坑的开挖防护支挡,以便在无水、安全条件下进行钢筋绑扎、模板安装以及混凝土浇注施工,对于钢围堰平面位置精度要求高。
在一些相关技术中,在沿海地区河流及其支流,尤其是靠近入海口处,桥梁施工受潮汐影响大,河床多为深厚淤泥层覆盖,设计时考虑到后期航道长远规划需求,一般将基础设计为低桩承台,基础一般采用双壁钢围堰先桩后堰法施工,具体为:在桩基施工完成后,拆除钻孔平台中心区域,并将围堰投影范围改造为拼装平台,在拼装平台上逐块对称拼装底节;底节围堰整体拼装完成后,利用吊挂系统整体提升底节,并拆除围堰投影范围钻孔平台,然后将底节后下放入水,并在底节的壁舱内注水,使底节下沉着床,最后接高顶节围堰;但是存在以下缺陷:
(1)在河床高低不平的复杂施工环境下,双壁钢围堰的底节保持水平姿态着床存在很大难度;另外钢围堰的底节的刃脚接近河床时,受局部冲刷影响,河床高程会发生改变,底节的两侧刃脚不同步着床可能造成河床落差的进一步增大,导致围堰整体倾斜的几率增大。
(2)由于潮汐的影响,起涨潮产生的浮力会对钢围堰的底节着床施工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底节的着床的水平位置存在一定的偏差,使整体的钢围堰倾斜,也会使施工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由于受吊挂系统的吊重限制,在保证吊挂系统的安全性前提下底节隔舱内的注水量小,底节下沉荷载小,不利于迅速着床入土。
(4)双壁钢套箱围堰的体量较大,不易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受河床环境影响,双壁围堰中的底节难以进行水平稳定着床的问题。
提供了一种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压重条件下,利用吊挂系统水平下放底节,直到所述底节与着床段河床相对较高的一侧接触,完成第一阶段的施工;
增加所述底节与河床接触的一端的压重,并利用所述吊挂系统对所述底节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底节水平下沉,直到所述底节水平着床,完成第二阶段施工。
一些实施例中,在涨潮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施工。
一些实施例中,在涨潮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吊挂系统将底节水平下放至水中;
当下放至水中的所述底节开始随涨潮上浮时,对所述底节进行均匀压重,以使所述底节水平下沉,直到所述底节的刃脚着床;
在所述底节的刃脚着床后,利用所述吊挂系统保持所述底节水平。
一些实施例中,对所述底节进行均匀压重,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底节的所有隔舱进行编号;
对位于所述底节圆端的四角隔舱均匀进行灌注混凝土;
对位于所述底节圆端的中间隔舱均匀进行灌注混凝土。
一些实施例中,在落潮阶段进行第二阶段的施工。
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底节接触河床相对较高的一端的一端定义为A端,另一端定义为B端,在落潮阶段进行第二阶段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S、测量A端受到吊挂系统施加的力,以及B端受到吊挂系统施加的力,并计算二者的比值T;
S、对T进行判断,若T=或<T<T’,则通过吊挂系统同步下放所述底节并持续增加A端压重,同时回到步骤S,其中,T’为临界受力比值;
若T’<T<,则吊挂系统停止下放所述底节,并持续增加A端压重,同时回到步骤S;
若T=,则停止下放,完成着床。
一些实施例中,S步骤中,通过吊挂系统同步下放所述底节并持续增加A端压重时,所述吊挂系统的同步下放速度小于落潮时水位的变化速度。
一些实施例中,在落潮阶段进行第二阶段的施工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中,在持续增加A端压重时,若出现A端偏载,则增加B端压重,以使所述底节水平。
一些实施例中,在落潮阶段完成第二阶段的施工后,若出现涨潮,并使所述底节出现倾斜,将所述底节接触河床相对较高的一端的一端定义为A端,另一端定义为B端,则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B端进行补充压重,以使所述底节保持水平。
一些实施例中,在完成第二阶段的施工后,将所述底节接触河床相对较高的一端的一端定义为A端,另一端定义为B端,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B端预先补充压重,且补充的压重被配置为:当出现涨潮时,使所述底节保持水平。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由于第一阶段施工,利用吊挂系统将底节水平下放至水中,并进行压重,使底节水平下沉,在底节接触着床段河床相对较高的一侧时,是处于水平状态的;在第二阶段施工,对底节接触着床段河床相对较高的一侧进行压重增加配重,以使底节接触着床段河床相对较高的一侧在压重作用下沉,并且在这过程中利用吊挂系统将底节保持水平并下沉,底节整体沉入河床,着床完成,即采用不平衡压重的措施克服倾斜河床产生的不平衡阻力,即克服河床对围堰刃脚的端阻力及侧摩阻力,因此,以上的施工方法能够使在河床高低不平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水平着床,便于围堰的顶节的接高,最终使围堰整体水平,不倾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吊挂系统和底节连接配合的正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吊挂系统和底节连接配合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底节的隔舱编号示意图。
图中:1、底节;2、角桩钢护筒;3、钻孔平台;4、主梁;5、升降装置;6、钢绞线;7、纵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受河床环境影响,双壁围堰中的底节难以进行水平稳定着床的问题。
请参阅图1-图3,提供了一种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压重条件下,利用吊挂系统水平下放底节1,直到底节1与着床段河床相对较高的一侧接触,完成第一阶段的施工;
增加底节1与河床接触的一端的压重,并利用吊挂系统对底节1进行调整,以使底节1水平下沉,直到底节1水平着床,完成第二阶段施工。
通常河床是高低不平的,在此情况下使底节1整体落在河床上,并且底节1的两端均与河床接触时,那么底节1是呈倾斜状态的,在此时河床上与底节1接触或者底节1投影的部分为着床段河床,在该着床段河床内存在相对较高的一侧和相对较低的一侧。
通过上述的第一阶段施工和第二阶段的施工,在第一阶段利用吊挂系统下放底节1,并进行压重使底节下沉,使底节1以水平的姿态和床段河床相对较高的一侧接触,便于第二阶段的施工;再在第二阶段施工中,增加底节1与河床接触的一端的压重,并配合吊挂系统对底节调整,使底节在持续压重的条件下水平下沉着床;
其中,在第二阶段中,底节1接触河床较高的一侧在持续下沉并进入到河床中,底节1的另一侧在水中下沉,直到另一也接触到河床,并着床,整个过程底节都是保持水平的状态下沉,从而使底节1自始至终都是水平下沉的,是最终底节1的着床状态也是水平的,采用不平衡压重的措施克服倾斜河床产生的不平衡阻力即克服河床对围堰刃脚的端阻力及侧摩阻力。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采用上述的方式进行底节的水平着床时,在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施工环境下,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采用了以下步骤,将潮汐的不利影响转换为对施工有力的因素,具体如下:
在涨潮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施工;
在落潮阶段进行第二阶段的施工。
根据潮汐水位变化,对底节1下沉过程中的产生浮力,参与到施工步骤中,克服河床对围堰刃脚的端阻力及侧摩阻力,同时吊挂系统共同抵抗上下游不平衡浮力,整个过程中保持吊挂系统受力保持安全做到充分利用施工环境,并利用潮汐避免吊挂系统吊重能力有限,较高侧围堰初着床后在水流力影响下容易倾斜的缺陷。
本发明直接采用混凝土作为压重介质,相对于携带大量泥沙量的江水作为压重介质,后期抽水并清理舱内沉淀,再进行灌注混凝土压重的方案,简化施工工序,可缩减工序作业时间,加快施工进度;节约材料,节能环保。
在涨潮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吊挂系统将底节1水平下放至水中;当下放至水中的底节1开始随涨潮上浮时,对底节1进行均匀压重,以使底节1水平下沉,直到底节1的刃脚着床;在底节1的刃脚着床后,利用吊挂系统保持底节1水平,可参照下列具体操作进行。
涨潮水位变化阶段:
第一、围堰的底节范围内河床最高处高程为-1.6m,在涨潮水位超过+1.7m时,即可利用吊挂系统下放围堰的底节入水,提前做好压重准备。具体操作:
①吊挂系统同步松顶,均匀缓慢下放围堰的底节入水。
②下放至围堰的底节自浮于江水中,吊挂系统各吊点不受力。
本步骤完成后:
①围堰的底节自重688.5t,据:F浮=G自=ρ液gV排=ρ液g(S投H换)得:H换=688.5/296.8=2.3m,其中:S投为围堰的底节投影面积;H换为换算吃水深度。围堰的底节为45度2m高刃脚,排水体积减少一半,吃水深度增加1m,故:H吃=H换+1=3.3m。
②围堰的底节处于漂浮状态,自重吃水3.3m,随涨潮上浮。
第二、如图3所示借助着床前的高潮位在自浮状态下开始均匀、对称向底节1灌注舱壁混凝土。对围堰的底节隔舱进行编号,按顺序灌注压重混凝土。具体操作:
①首先压重圆端四角隔舱,舱号为2#、6#、2’#、6’#;然后压重圆端中间隔舱,1#、7#、1’#、7’#;灌注高度均为2.2m,即灌满刃脚。
②灌注方量总计21×1.2×4+18.4×1.2×4=189方,灌注时长拟定为2.5小时(涨潮及平潮过程2h,从高潮位计累计0.5h)。
③吊挂系统启动,调整各吊点开始均匀受力,使底节1保持水平。
本步骤完成后:
①围堰的底节自重688.5+189.2×2.4=1142.6t。
②计算围堰的底节吃水深度1142.6÷296.8+1=4.8m。
③根据潮汐变化预测水位+2.7m,南侧水深4.3m,南侧围堰的底节理论上刃脚刚着床(刃脚进入河床表层50cm)
涨潮水位处于平稳阶段:
在此阶段为平潮期,水流速小,借助于吊挂系统保持围堰的底节水平,并继续进行均匀对称压重,使南侧围堰沉入河床以克服水流对围堰平面位置的影响,避免钢围堰的底节的刃脚接近河床时,受局部冲刷影响,河床高程会发生改变,底节的两侧刃脚不同步着床可能造成河床落差的进一步增大的影响。
在涨潮阶段进行第二阶段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底节1接触河床相对较高的一端的一端定义为A端,另一端定义为B端。
S1、实时测量A端受到吊挂系统施加的力,以及B端受到吊挂系统施加的力,并计算二者的比值T;
S2、对T进行判断,若T=1或0<T<T’,则通过吊挂系统同步下放所述底节1并持续增加A端压重,同时回到步骤S1,其中,T’为临界受力比值;
若T’<T<1,则吊挂系统停止下放所述底节1,并持续增加A端压重,同时回到步骤S1;
若T=0,则停止下放,完成着床。
以上步骤中,底节受到吊挂系统是施加的力,即为吊挂系统各个吊点的受力。
参照上述的步骤具体的操作为:
集中灌注底节1的三个隔舱混凝土;当灌注至吊挂系统与底节的四个连接点的受力均衡、单点受力控制在100t左右,同步松顶下放围堰,其中A端两个吊点,B端两个吊点。
下放时,当A端两个吊点受力开始变小,B端两个吊点受力开始变大时,证明A端刃脚已经受到河床阻力。
下放时,当A端两个吊点受力开始变小、B端两个吊点受力开始变大时,证明A端刃脚已经受到河床阻力,当A端吊点受力为B端受力的70%时,锁定吊挂系统,T’=0.7。
持续灌注隔舱混凝土,A端压重持续增大、围堰的底节1继续下沉,吊挂系统受力将再次趋于平衡,当受力趋于100t时再次下放底节1,如此循环操作,使底节1步履式下沉。
最终完成着床后,完成第二阶段的施工后,围堰的底节自重688.5+704×2.4=2378.1t,按目标围堰的底节刃脚高程-5.5m的预测状态计算,围堰底节的A端进入河床3.9m、B端进入河床0.8m;
端承力为296.8×40=11872kN=1187.2t;
底节外侧壁摩阻力为154.8×2.35×15=5457kN=545.7t;
底节内侧壁摩阻力为142×0.35×15=746kN=74.6t;
底节受河床阻力合计1187.2+545.7+74.6=1807.5t。
③根据潮汐变化预测水位-1.7m,底节所受最小浮力(不考虑淤泥透水因素)为296.8×(3.8-2.35)=430.4t。
④通过计算,底节自重与所受阻力浮力之和相当,预测的底节刃脚高程-5.5m是合理的,底节理论上可以着床稳定。
进一步的,为防止围堰偏载过大并保持围堰北侧吊点有足够受力,便于吊挂系统受力差异控制;步骤S2中,在持续增加A端压重时,若出现A端偏载,则增加B端压重,以使所述底节1水平,具体为:灌注3#、4#、5#隔舱过程中,穿插压重4’#隔舱。
通过以上步骤配合吊挂系统协助作业,整个下放过程始终保持底节水平沉入河床,吊挂系统需持续工作并监控各点受力。在不平衡加载的过程中,底节长时间受浮力控制,吊挂系统受力小,过程中严格控制各吊点均衡受力且不超过设计要求,在确保吊挂系统安全的前提下作业。
进一步的,为保持吊挂系统受力均衡,S2步骤中,通过吊挂系统同步下放所述底节1并持续增加A端压重时,吊挂系统的同步下放速度小于落潮时水位的变化速度。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为防止在完成第二阶段施工后的涨潮阶段,底节出现部分起伏或者倾斜的状态,进行了一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在下一个阶段涨潮之前,对B端进行预先补充压重,对B端预先补充压重,且补充的压重被配置为:当出现涨潮时,使底节1保持水平,并在在低潮时也保持水平。
第二种,在下一个阶段涨潮之时,对B端进行补充压重,以使底节1保持水平,在涨潮时,不受浮力的变化而产生起伏和倾斜。
以上给出的实施例和方案,并结合如图3所示,对底节的隔舱编号,给出了对底节1进行压重的顺序,分批次下沉、分批次灌注隔舱混凝土,结合上述的落潮时的不平衡压重的具体操作,使围堰缓慢下沉,压重后的方量变化情况,如下:
第一步,灌注2#、6#隔舱以及2’#、6’#隔舱,完成后围堰总体压重方量为100.8方;
第二步,灌注1#、7#、隔舱以及1’#、7’#隔舱,完成后围堰总体压重方量为189.2方;
第三步,灌注3#、4#、5#隔舱,完成后围堰总体压重方量为328.4方;
第四步,灌注4’#隔舱,完成后围堰总体压重方量为371.2方;
第五步,灌注2#、6#隔舱以及1’#、7’#隔舱,完成后围堰总体压重方量为515.6方;
第六步,灌注3#、4#、5#隔舱以及1#、7#隔舱,完成后围堰总体压重方量为1324方;
第七步,灌注3’#、5’#隔舱,完成后围堰总体压重方量为779.4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防止加载压重量不得过大,防止底节过沉入水导致顶节不易接高,进行最大压重计算,具体如下:。
在顶节接高完成后底节底节顶部高程不低于+3.5m计,高于最高水位0.5m以满足底节对接施工环境,此时底节刃脚高程为-8.5m,底节所受河床阻力为刃脚下端承载力+底节侧壁摩阻力,考虑最小浮力。
端承力(不考虑基本承载力修正)为:296.8×40=11872kN=1187.2t;
底节外周长为154.8m,内周长为142m,
底节外侧壁摩阻力为:154.8×5.35×15=12423kN=1242.3t;
底节内侧壁摩阻力为:142×3.35×15=7136kN=713.6t;
底节受河床阻力合计:1187.2+1242.3+713.6=3143.1t;
低潮水位按-1.7m计,平均水深1.45m,底节受最小浮力(不考虑淤泥透水性)为:296.8×1.45=430.4t。
顶、底节总重1364.6t,压重混凝土重量不得超过:3143.1+430.4-1364.6=2208.9t,压重方量不超过2208.9/2.4=920方。
在进行以上的操作施工时,对吊挂系统可进行以下的设置:
吊挂系统是利用升降装置5通过起吊支架将底节1提起的结构。
起吊支架为通过接高承台四个角桩钢护筒2作为支架立柱,在角桩钢护筒2上顶设主梁4和纵梁7;主梁4由贝雷梁桁片组成并沿围堰短边方向布置;
升降装置5由连续千斤顶、液压泵站、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千斤顶设置在每组主梁4两端形成四个起吊点,采用钢绞线6穿心式布置与底节1的四角的吊点连接,钢绞线6的长度满足围堰着床要求。
实际采用四台350t液压连续千斤顶,均与液压泵站连接并由控制系统智能控制,每个吊点31根φ15.2mm钢绞线,起重量远大于底节围堰重量,吊挂系统起重极限荷载受主梁控制,为774.8t(单个吊点为193.7t)。
另外设置了水平导向装置,用以限定围堰平面位置,同时也用以抵抗潮汐变化引起的水流力以及上下游不平衡浮力。水平导向装置设置为:在底节围堰内侧刃脚以上6.6m位置沿围堰平面周圈设置8个导向块,对应8根钻孔桩钢护筒安装以保证下沉过程中围堰的平面位置精度。导向块根据实测钢护筒平面位置及垂直度情况安装,与钢护筒间预留5~8cm间距并采用面接触的限位方式。各隔舱内安装窜筒,保证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满足要求。
应该理解的为,在采用本申请的施工方法施工时,可先对施工段的地质情况以及水文条件进行调整施工,例如根据该施工段的历史水文条件进行确定初步压重方案,再根据查询和实际现场施工的潮汐变化,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在压重条件下,利用吊挂系统水平下放底节(1),直到所述底节(1)与着床段河床相对较高的一侧接触,完成第一阶段的施工;
增加所述底节(1)与河床接触的一端的压重,并利用所述吊挂系统对所述底节(1)进行调整,以使所述底节(1)水平下沉,直到所述底节(1)水平着床,完成第二阶段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涨潮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施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涨潮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吊挂系统将底节(1)水平下放至水中;
当下放至水中的所述底节(1)开始随涨潮上浮时,对所述底节(1)进行均匀压重,以使所述底节(1)水平下沉,直到所述底节(1)的刃脚着床;
在所述底节(1)的刃脚着床后,利用所述吊挂系统保持所述底节(1)水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底节(1)进行均匀压重,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底节(1)的所有隔舱进行编号;
对位于所述底节(1)圆端的四角隔舱均匀进行灌注混凝土;
对位于所述底节(1)圆端的中间隔舱均匀进行灌注混凝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落潮阶段进行第二阶段的施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底节(1)接触河床相对较高的一端的一端定义为A端,另一端定义为B端,在落潮阶段进行第二阶段的施工,包括以下步骤:
S1、测量A端受到吊挂系统施加的力,以及B端受到吊挂系统施加的力,并计算二者的比值T;
S2、对T进行判断,若T=1或0<T<T’,则通过吊挂系统同步下放所述底节(1)并持续增加A端压重,同时回到步骤S1,其中,T’为临界受力比值;
若T’<T<1,则吊挂系统停止下放所述底节(1),并持续增加A端压重,同时回到步骤S1;
若T=0,则停止下放,完成着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S2步骤中,通过吊挂系统同步下放所述底节(1)并持续增加A端压重时,所述吊挂系统的同步下放速度小于落潮时水位的变化速度。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落潮阶段进行第二阶段的施工中,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中,在持续增加A端压重时,若出现A端偏载,则增加B端压重,以使所述底节(1)水平。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落潮阶段完成第二阶段的施工后,若出现涨潮,并使所述底节(1)出现倾斜,将所述底节(1)接触河床相对较高的一端的一端定义为A端,另一端定义为B端,则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B端进行补充压重,以使所述底节(1)保持水平。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完成第二阶段的施工后,将所述底节(1)接触河床相对较高的一端的一端定义为A端,另一端定义为B端,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B端预先补充压重,且补充的压重被配置为:当出现涨潮时,使所述底节(1)保持水平。
CN202110292858.XA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30736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2858.XA CN113073664A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2858.XA CN113073664A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3664A true CN113073664A (zh) 2021-07-06

Family

ID=76613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2858.XA Pending CN113073664A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7366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118635A (ko) * 2004-06-14 2005-12-19 주식회사 한국항만기술단 단락자석을 이용한 수밀장치로 수면하에서 건조상태에서작업하는 방법
CN101205720A (zh) * 2007-12-05 2008-06-25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大型钢围堰下放、着床、下沉控制技术
CN102251530A (zh) * 2011-04-27 2011-11-23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黄河主河道水中墩承台施工用双壁钢围堰施工工艺
CN202865857U (zh) * 2012-08-31 2013-04-10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钢围堰沉放控制装置
CN111456066A (zh) * 2020-03-13 2020-07-28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自纠偏沉井及其纠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50118635A (ko) * 2004-06-14 2005-12-19 주식회사 한국항만기술단 단락자석을 이용한 수밀장치로 수면하에서 건조상태에서작업하는 방법
CN101205720A (zh) * 2007-12-05 2008-06-25 中铁大桥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大型钢围堰下放、着床、下沉控制技术
CN102251530A (zh) * 2011-04-27 2011-11-23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黄河主河道水中墩承台施工用双壁钢围堰施工工艺
CN202865857U (zh) * 2012-08-31 2013-04-10 中交二航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钢围堰沉放控制装置
CN111456066A (zh) * 2020-03-13 2020-07-28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自纠偏沉井及其纠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汉舟等: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技术总结》", 31 March 2011,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426780U (zh) 一种双壁钢围堰与短护筒群整体定位安装结构
EP2837554A1 (en) Partially floating marine platform for offshore wind-power, bridges and marine building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CN109457615B (zh) 一种异形系杆拱桥拱圈的安装施工方法
CN101205720A (zh) 一种超大型钢围堰下放、着床、下沉控制技术
US2657540A (en) Method of erecting and positioning marine structures
CN111576247A (zh) 一种双壁钢围堰与短护筒群整体定位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KR20110107888A (ko) 임시 물막이 공사를 생략하는 수중교각공사공법.
CN113073664A (zh) 一种双壁钢套箱围堰着床施工方法
CN108570964B (zh) 一种基于岸坡支护的生态挡墙及施工方法
CN105401564B (zh) 将潮流能发电装置固定于水底的施工方法和潮流发电装置
CN215165200U (zh) 一种低桩承台扶壁组合式坞墙结构
US4290716A (en) Platform resting on the bottom of a body of wat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2605667U (zh) 一种自平衡浮动式水文监测装置
CN211815643U (zh) 一种大跨度钢混组合梁长距离顶推施工系统
CN205205848U (zh) 一种空腔重力式海上风电基础
CN209816899U (zh) 一种海上导管架式风机基础钢管桩施工用浮式稳桩平台
CN113668587A (zh) 一种适用于富水地层深大沉井开挖及压沉施工方法
CN208486286U (zh) 一种沉井基础
CN208039210U (zh) 一种卵石层大型深水基础施工平台
CN101538854A (zh) 滩涂cdm法软基加固工艺
CN110777827A (zh) 可在急流状态下进行深水区掏空修复的结构
CN213328953U (zh) 一种跨鱼道的拦漂排端头锚固墩
CN113309078B (zh) 钻孔灌注桩成桩体系的施工方法
CN221236073U (zh) 一种基坑施工用基础承托台
CN215715426U (zh) 桥梁深基坑围堰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