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71972A - 一种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71972A
CN113071972A CN202110270016.4A CN202110270016A CN113071972A CN 113071972 A CN113071972 A CN 113071972A CN 202110270016 A CN202110270016 A CN 202110270016A CN 113071972 A CN113071972 A CN 113071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car
shaft
air pressur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001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71972B (zh
Inventor
吴林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Hitachi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Hitachi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Hitachi Elevator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7001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719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71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19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719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19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2Cages, i.e. cars
    • B66B11/026Attenuation system for shocks, vibrations, imbalance, e.g. passengers on the same side
    • B66B11/028Active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利用强制通风调压装置调节井道气压,其步骤包括:计算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参数;获取井道气压监测数据和电梯运行数据;计算井道气压调节参数来控制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流量和气流方向,调节井道气压。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装置,包括控制器、井道气压监测装置、强制通风调压装置;井道气压监测装置实时监测井道气压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计算井道气压调节参数,控制强制通风调压装置通过向井道送风或者抽气实现对井道气压的调节。本申请可以节约建筑开孔成本,并能适应建筑实际情况和季节变化,改善轿厢噪音和气压,改善层门自闭力不足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超高速电梯技术领域针对井道风压导致的轿厢舒适感差、层门自闭力不足等问题,均采用在井道开设固定面积的通风口应对,如图1所示。各大电梯厂商会根据自身的核算公式,包括井道柱塞比以及电梯速度,核算井道通风口的面积。
以某电梯厂商为例,通风口开孔大小及位置简述如下:当速度4m/s≤ν≤6m/s时,开通风口能有效降低轿内噪音,提升乘坐舒适感;开通风口的最佳位置为:上、中、下都开通风口,并且上、下开孔位置靠近顶层、坑底的位置;井道开孔位置如图1所示:在井道的顶部、中部及底部各需开N个孔,即井道共有3N个孔,设计时单孔面积建议1㎡以上。
现有技术的问题及缺点:由于通风口面积固定,不同季节井道内温度、湿度均有差异,导致因季节的变化,通风口效果差异明显,影响乘坐舒适感;另外,井道通风口计算公式计算出的通风口面积只能作为参考,受建筑物环境影响,实际现场效果不确定,若井道通风面积过小,影响了轿内舒适感以及厅外噪音,想要再次整改建筑本体的难度较大;由于受建筑本体的限制,若按电梯厂商设计要求开设总面积足够的通风口,则会增加建筑成本。
申请号为201710290616.0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通风调压装置,包括安装在电梯井道上部的上通风调压装置和安装在电梯井道下部的下通风调压装置,上通风调压装置和下通风调压装置均由至少一个通风口组成。所述的通风调压装置还包括有空气压力监测设备和控制器,所述的空气压力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压力并将压力数据转变成压力信号发送给所述的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接收所述的压力信号并发送控制信号至所述的上通风调压装置和所述的下通风调压装置,所述的上通风调压装置和所述的下通风调压装置根据所述的控制信号控制所述通风口的通风面积大小。该发明的电梯井道通风调压装置可以改变通风口面积,能一定程度地减小噪音、降低轿厢晃动,增加电梯的整体安全性。但是通风口面积大小的调整对井道气压的调整是被动的、滞后的;减少轿内噪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当开孔面积达到一定尺寸后,开孔面积再变大,轿内噪音值不会继续变小,降低轿厢晃动的效果也不会再增加。另外该发明也没有解决开设大面积通风口导致建筑成本增加,而且后期整改难度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以不开设大面积通风口、可以适应季节变化、适应不同的井道参数、有效避免建筑本体整改、节约建筑成本的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和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利用与井道相通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调节井道气压,包括步骤:
S1:根据井道和电梯参数计算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参数,包括通风口面积、最大强制通风流量和轿厢噪音控制目标;
S2:获取气压调节所需的数据,包括井道气压监测数据和电梯运行数据;
S3:对步骤S2得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预测井道气压变化的趋势,计算井道气压调节参数,包括井道目标气压和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流量和气流方向;
S4:根据步骤S3的数据处理结果控制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流量和气流方向,对井道气压进行调节;
S5:重复步骤S2至S4,使井道气压达到并维持在井道目标气压。
进一步地,步骤S1包括步骤:
S1.1根据轿厢噪音估算公式
Figure BDA0002973928620000021
求得现有技术中达到目标噪声水平所需开设的自然通风口面积,并通过计算和试验确定开设自然通风口所能达到的最佳轿厢噪声水平,作为轿厢噪音控制目标,用于校验轿厢噪声控制效果;其中L为轿内噪声分贝值,V为轿厢最大速度,S0为轿厢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S1为井道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S2为自然通风口面积;β为通风口的影响系数,TL为轿厢损失噪音,BGN为背景噪音修正值;
S1.2根据通风量估算公式P=S0*V*β*S2/(S1-S0+β*S2)计算井道强制通风最大通风量P,进而确定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设备参数和强制通风口面积;其中S0为轿厢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S1为井道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S2为步骤S1.1得到的自然通风口面积,β为通风口的影响系数,V为轿厢最大速度。
进一步地,步骤S2获取的井道气压监测数据为井道高度方向上至少一处的气压值;步骤S2获取的电梯运行数据包括轿厢在井道中所处的位置、轿厢的运行速度、轿厢的运行方向、轿厢内的气压值和电梯控制系统的运行指令;步骤S3和步骤S5所述的井道目标气压包括一个冗余范围,井道气压值落入冗余范围即认为达到了井道目标气压。
进一步地,步骤S2获取的气压调节所需的数据还包括井道的温湿度数据,步骤S3可以根据季节变化进行学习调整,计算最优的井道气压调节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强制通风调压装置数量为至少一套;采用一套强制通风调压装置时,强制通风口设置在井道顶部或者井道底部,同时在井道另一端开设自然通风口;采用两套以上强制通风调压装置时,至少在井道顶部和井道底部各设置一套,仅需在井道开设强制通风口;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气流方向根据其通风口的位置、轿厢的位置和轿厢的运行方向确定:当轿厢向上运行时,通风口位于轿厢下方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向井道送风,通风口位于轿厢上方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从井道抽气;当轿厢向下运行时,通风口位于轿厢上方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向井道送风,通风口位于轿厢下方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从井道抽气。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装置,包括控制器、井道气压监测装置、与井道相通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所述井道气压监测装置和强制通风调压装置连接至所述控制器,所述井道气压监测装置实时监测井道气压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发送井道气压调节参数至所述强制通风调压装置;所述强制通风调压装置数量为至少一套,通过在井道内开设的强制通风口向井道强制送风或者抽气实现对井道气压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强制通风口可以设置在电梯井的底部、顶部或者侧面,采用一套强制通风调压装置时,其通风口设置在井道顶部或者井道底部,同时在井道另一端开设自然通风口,采用两套以上强制通风调压装置时,至少在井道顶部和井道底部各设置一套,仅需在井道开设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通风口;所述井道气压监测装置监测井道在高度方向上至少一处的气压值。
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数量为三套,其通风口分别位于井道最上部、井道中部和井道最下部;所述井道气压监测装置监测井道最上部、井道中部和井道最下部的气压值。
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的井道气压调节装置还包括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轿厢气压监测装置,所述控制器还连接至电梯控制系统并获取电梯运行数据,包括轿厢在井道中所处的位置、轿厢的运行方向、轿厢的运行速度、轿厢内的气压值和电梯控制系统的运行指令;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获取的这些数据预测井道气压的变化趋势、计算井道气压调节的目标气压,所述目标气压包括一个冗余范围,当井道气压值落入该冗余范围即认为到达了目标气压。
进一步地,本申请提供的井道气压调节装置还包括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井道温湿度监测装置,所述井道温湿度监测装置监测并发送井道温湿度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季节变化进行学习调整,计算最优的井道气压调节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气流方向根据其通风口的位置、轿厢的位置和轿厢的运行方向确定:当轿厢向上运行时,通风口位于轿厢下方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向井道送风,通风口位于轿厢上方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从井道抽气;当轿厢向下运行时,通风口位于轿厢上方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向井道送风,通风口位于轿厢下方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从井道抽气。
进一步地,所述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包含两台轴流风机:轴流风机一和轴流风机二;所述两台轴流风机气流方向相反地并联连接至通向所述强制通风口的风道;所述风道内设有风门,所述风门有两个工作位置:位置一和位置二;所述风门位于位置一时,仅所述轴流风机一和所述强制通风口相通,所述风门位于位置二时,仅所述轴流风机二和所述强制通风口相通;所述风门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控制器通过调节所述轴流风机的转速来调节通风流量、通过切换所述两台轴流风机的运行状态和所述风门的位置来切换强制通风口的气流方向。
进一步地,所述强制通风调压装置也可以通过可逆转轴流风机实现强制通风,通过调节所述轴流风机的转速来调节通风流量,通过切换所述轴流风机的旋转方向切换通风气流方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布置在井道中的强制通风口调节井道气压,用很小的强制通风口面积实现和大面积自然通风口相同或者更好的通风效果,可大大减少对通风面积的需求,节约开发商建筑成本;
2.通过井道内的气压和温湿度监测装置和轿厢内气压监测或调压装置获取实时的气压和温湿度数据,并通过电梯控制系统获取电梯运行的实时数据,通过实时数据处理,控制强制通风装置的流量和气流方向,实现最优的气压调节;同时根据气压调节效果,控制器可以通过自学习调整气压调节参数;
3.本发明的气压调节参数可根据实际井道参数、井道环境等因素调节,而不受前期理论计算的影响,可以根据建筑本身量身定制;当前期理论计算出现偏差时,可有效避免建筑本体的整改,适应性强;
4.通过在轿厢运行前方抽气、在轿厢运行后方强制送风的方法,减少了轿厢在井道中运行时产生的活塞效应,减少轿厢周围的空气流量和流动速度,从而减少轿厢噪音;
5.通过强制通风,可以主动地、预测性地对井道气压进行调整,而不需要依赖轿厢移动造成井道气压变化后再行被动的滞后的调整,减少井道和轿厢气压波动,提高乘坐舒适性;同时有效减少轿厢的振动,改善层门自闭力不足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超高速电梯井道通风口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的超高速电梯井道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的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流程图。
图4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的电梯上行通风方向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的电梯下行通风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和功效。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为一种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
如图2所示,超高速电梯井道包括井道顶部101、井道中部102、井道底部103、井道前壁2、井道后壁3,轿厢4在井道中上下运行。本实施例的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不需要在井道开设大面积的自然通风口,而只需要在井道开设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通风口。本实施例的通风口开设在井道前壁上,其中通风口501开设在井道顶部101,通风口502开设在井道中部102,通风口503开设在井道底部103,每个通风口都配有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图中未示出),强制通风调压装置采用可逆转低噪轴流风机。同时在井道顶部101、井道中部102和井道底部103的井道后壁3上设置有井道气压、井道温湿度监测装置(图中未示出)。轿厢4的最大速度V为6m/s,轿厢4设有气压调节装置,轿厢水平方向的截面尺寸为2200mmx1700mm,截面面积S0为3.74m2,井道水平方向的截面尺寸为3000mmx2500mm,截面面积S1为7.50m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包括步骤:
S1:根据井道和电梯参数计算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参数,包括强制通风口面积、最大强制通风流量和轿厢噪音控制目标;具体包括步骤:
S1.1根据轿厢噪声估算公式
Figure BDA0002973928620000061
求得现有技术中达到目标噪声水平所需开设的自然通风口面积,并通过计算和试验确定开设自然通风口所能达到的最佳轿厢噪声水平,作为轿厢噪音控制目标,用于校验轿厢噪声控制效果;其中L为轿内噪声分贝值,V为轿厢最大速度,S0为轿厢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S1为井道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S2为自然通风口总面积;β为通风口的影响系数,TL为轿厢损失噪音,BGN为背景噪音修正值;根据试验测量和经验数据,背景噪音取46dB、轿厢损失噪音取9dB、通气孔影响系数β取0.8;根据计算结果,开孔面积大小与轿内噪音大小成反比,开孔面积越大轿内噪音越小;但是在参数接近的超高速电梯试验塔进行的试验表明,当自然通风口通风面积开设超过11m2时轿厢噪音不再继续减小;因此将通风面积11m2时的轿厢噪音即作为轿厢噪音控制目标;本实施例的理论计算结果为48.7dB,试验结果为电梯上行时48.6dB、电梯下行时48.4dB;
S1.2根据通风量估算公式P=S0*V*β*S2/(S1-S0+β*S2)计算井道强制通风最大通风量P,进而确定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设备参数和强制通风口面积;其中S0为轿厢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S1为井道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S2为步骤S1.1得到的自然通风口面积,β为通风口的影响系数,V为轿厢最大速度;计算结果P=15.7m3/s;根据计算结果,在通风口501和通风口503处采用36英寸可逆转低噪轴流风机,零风压最大通风量34320CFM(CFM即立方英尺/分钟,34320CFM相当于16.0m3/s),强制通风口面积根据风机尺寸确定为1.0m2;在通风口502处采用18英寸可逆转低噪轴流风机,零风压最大通风量4286CFM(相当于2.0m3/s),强制通风口面积确定为0.2m2
S2:获取井道气压、井道温湿度监测装置的监测数据,包括井道顶部、井道中部和井道底部的井道气压、井道温湿度数值;获取轿厢气压调节装置的轿厢气压值;通过电梯控制系统获取电梯运行数据,包括轿厢在井道中所处的位置、轿厢的运行速度、轿厢的运行方向和电梯控制系统的运行指令;数据采样频率为10Hz,气压测量精度±0.5hPa,温度测量精度±0.5℃,湿度测量精度±5%RH。
S3:对步骤S2得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预测井道气压变化的趋势,计算井道气压调节参数,包括井道各个监测点的目标气压和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调节参数,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调节参数包括流量和气流方向;其中井道目标气压包括一个冗余范围,井道气压值落入冗余范围即认为达到了井道目标气压,本实施例的气压冗余范围根据试验数据确定为±10hPa;根据井道和轿厢的监测数据,结合电梯运行的数据,对井道气压变化的趋势进行预测,并主动进行调节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个学习过程还可纳入井道的温湿度数据,对计算井道气压调节参数的方法进行调整,以适应季节变化带来的影响;
S4:根据步骤S3的数据处理结果控制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流量和气流方向,对井道气压进行调节;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气流方向根据其通风口的位置、轿厢的位置和轿厢的运行方向确定:如图4所示,当轿厢向上运行时,通风口位于轿厢下方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向井道送风,通风口位于轿厢上方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从井道抽气;如图5所示,当轿厢向下运行时,通风口位于轿厢上方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向井道送风,通风口位于轿厢下方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从井道抽气;其中当轿厢接近通风口502时,根据电梯控制系统的运行指令预测轿厢和通风口502的距离,提前控制通风口502处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停机或者切换气流方向;当轿厢接近通风口501或通风口503时,根据电梯控制系统的运行指令预测轿厢到通风口501或通风口503的距离,提前控制通风口501或通风口503处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停机或者切换气流方向;
S5:重复步骤S2至S4,使井道气压达到并维持在井道目标气压冗余范围内。
本实施例适合井道高度超过100m的超高速电梯的井道气压调节。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为另一种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
本实施例的井道参数、轿厢参数和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在井道顶部设置一套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其强制通风口开设在井道顶部,同时在井道底部的井道侧壁上设置图1所示的现有技术采用的自然通风口;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包含两台轴流风机:轴流风机一和轴流风机二;两台轴流风机气流方向相反地并联连接至通向强制通风口的风道;风道内设有风门,风门有两个工作位置:位置一和位置二;风门位于位置一时,仅轴流风机一和强制通风口相通,风门位于位置二时,仅轴流风机二和强制通风口相通;风门通过控制器控制;控制器通过调节轴流风机的转速来调节通风流量;控制器通过切换两台轴流风机的运行状态和风门的位置来切换强制通风口的气流方向:风门位于位置一时,关闭轴流风机二,轴流风机一向井道送风,风门位于位置二时,关闭轴流风机一,轴流风机二从井道抽气;在井道顶部设置有气压监测装置,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和气压监测装置连接至控制器,控制器还连接至电梯控制系统。
本实施例的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包括步骤:
S1:根据井道和电梯参数计算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参数,包括强制通风口面积、最大强制通风流量和轿厢噪音控制目标;具体包括步骤:
S1.1本步骤和实施例一的步骤S1.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1.2井道底部的自然通风口的面积根据步骤S1.1的计算结果确定为11m2;根据通风量估算公式P=S0*V*β*S2/(S1-S0+β*S2)计算井道强制通风最大通风量P,进而确定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设备参数和强制通风口面积;其中S0为轿厢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S1为井道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S2为步骤S1.1得到的自然通风口面积,β为通风口的影响系数,V为轿厢最大速度;计算结果P=15.7m3/s;根据计算结果,两台轴流风机均采用36英寸低噪轴流风机,零风压最大通风量34320CFM(相当于16.0m3/s),强制通风口面积确定为1.0m2
S2:获取井道顶部的气压监测数据;通过电梯控制系统获取电梯运行数据,包括轿厢在井道中所处的位置、轿厢的运行速度、轿厢的运行方向和电梯控制系统的电梯运行指令;数据采样频率为10Hz,气压测量精度±0.5hPa;
S3:对步骤S2得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预测井道气压变化的趋势,计算井道气压调节参数,包括井道目标气压和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调节参数,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调节参数包括流量和气流方向;其中井道目标气压包括一个冗余范围,井道气压值落入冗余范围即认为达到了井道目标气压,本实施例的气压冗余范围为±20hPa;
S4:根据步骤S3的数据处理结果控制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流量和气流方向,对井道气压进行调节;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气流方向根据轿厢的运行方向确定:当轿厢向上运行时,强制通风调压装置从井道抽气;当轿厢向下运行时,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向井道送风;当轿厢井道顶部时,根据电梯控制系统的运行指令预测轿厢距离强制通风口的距离,提前控制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停机或者切换气流方向;
S5:重复步骤S2至S4,直至井道气压达到并维持在井道目标气压冗余范围内。
本实施例适合井道高度在100m以下的超高速电梯的井道气压调节。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为一种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装置。
如图2所示,超高速电梯井道包括井道顶部101、井道中部102、井道底部103、井道前壁2、井道后壁3,轿厢4在井道中上下运行。本实施例的井道气压调节装置包括控制器(图中未示出)、井道气压和温湿度监测装置(图中未示出)、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图中未示出),井道气压和温湿度监测装置、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均连接至所述控制器。井道气压和温湿度监测装置实时监测井道气压、温湿度数据并发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发送井道气压调节参数至强制通风调压装置。本实施例的井道气压调节装置不需要在井道开设大面积的通风口,而只需要在井道开设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通风口。本实施例的所述通风口包括开设在井道前壁上的第一通风口、第二通风口和第三通风口,其中第一通风口501开设在井道顶部,第二通风口502开设在井道中部,第三通风口503开设在井道底部,每个通风口都配有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同时井道气压和温湿度监测装置设置在井道顶部、井道中部和井道底部的井道后壁3上(图中未示出)。轿厢4设有气压调节装置,控制器连接至轿厢气压调节装置并获取气压数据。本实施例的井道参数、轿厢参数和实施例一相同。
本实施例的井道气压调节装置控制器还连接至电梯控制系统,并获取电梯运行数据,包括轿厢在井道中所处的位置、轿厢的运行方向、轿厢的运行速度、轿厢内的气压值和电梯控制系统的运行指令。强制通风调压装置通过可逆转低噪轴流风机实现通风,通过调节风机的转速调节通风流量,通过切换风机的旋转方向切换通风气流方向。
本实施例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参数、强制通风口的设置、井道气压和井道温湿度监测装置的参数均与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的控制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对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控制方法也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原理,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例如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通风口也可以根据井道的具体情况开设在井道后壁、井道侧壁、井道顶板和井道底板等处。而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3)

1.一种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与井道相通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调节井道气压,包括步骤:
S1:根据井道和电梯参数计算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参数,包括通风口面积、最大强制通风流量和轿厢噪音控制目标;
S2:获取气压调节所需的数据,包括井道气压监测数据和电梯运行数据;
S3:对步骤S2得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预测井道气压的变化趋势,计算井道气压调节参数,包括井道目标气压和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流量和气流方向;
S4:根据步骤S3的数据处理结果控制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流量和气流方向,对井道气压进行调节;
S5:重复步骤S2至S4,使井道气压达到并维持在井道目标气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步骤:
S1.1根据轿厢噪音估算公式
Figure FDA0002973928610000011
求得现有技术中达到目标噪声水平所需开设的自然通风口面积,并通过计算和试验确定开设自然通风口所能达到的最佳轿厢噪声水平,作为轿厢噪音控制目标,用于校验轿厢噪声控制效果;其中L为轿内噪声分贝值,V为轿厢最大速度,S0为轿厢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S1为井道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S2为自然通风口面积;β为通风口的影响系数,TL为轿厢损失噪音,BGN为背景噪音修正值;
S1.2根据通风量估算公式P=S0*V*β*S2/(S1-S0+β*S2)计算井道强制通风最大通风量P,进而确定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设备参数和强制通风口面积;其中S0为轿厢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S1为井道水平方向的截面面积,S2为步骤S1.1得到的自然通风口面积,β为通风口的影响系数,V为轿厢最大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获取的井道气压监测数据为井道高度方向上至少一处的气压值;步骤S2获取的电梯运行数据包括轿厢在井道中所处的位置、轿厢的运行速度、轿厢的运行方向、轿厢内的气压值以及电梯控制系统的运行指令;步骤S3和步骤S5所述的井道目标气压包括一个冗余范围,井道气压值落入冗余范围即认为达到了井道目标气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获取的气压调节所需的数据还包括井道的温湿度数据,步骤S3根据季节变化进行学习调整,计算最优的井道气压调节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通风调压装置数量为至少一套;采用一套强制通风调压装置时,强制通风口设置在井道顶部或者井道底部,同时在井道另一端开设自然通风口;采用两套以上强制通风调压装置时,至少在井道顶部和井道底部各设置一套,仅需在井道开设强制通风口;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气流方向根据其通风口的位置、轿厢的位置和轿厢的运行方向确定:当轿厢向上运行时,通风口位于轿厢下方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向井道送风,通风口位于轿厢上方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从井道抽气;当轿厢向下运行时,通风口位于轿厢上方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向井道送风,通风口位于轿厢下方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从井道抽气。
6.一种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装置,包括控制器、井道气压监测装置、与井道相通的通风调压装置,所述井道气压监测装置和所述通风调压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井道气压监测装置实时监测井道气压并发送给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发送井道气压调节参数至所述通风调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调压装置为强制通风调压装置,数量为至少一套,通过在井道内开设的强制通风口向井道强制送风或者抽气实现对井道气压的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通风口设置在电梯井的底部、顶部或者侧面;采用一套所述强制通风调压装置时,通风口设置在井道顶部或者井道底部,同时在井道另一端开设自然通风口;采用两套以上所述强制通风调压装置时,至少在井道顶部和井道底部各设置一套,仅需在井道开设所述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通风口;所述井道气压监测装置监测井道在高度方向上至少一处的气压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数量为三套,其通风口分别位于井道最上部、井道中部和井道最下部;所述井道气压监测装置监测井道最上部、井道中部和井道最下部的气压值。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至控制器的轿厢气压监测装置,所述控制器还连接至电梯控制系统并获取电梯运行数据,包括轿厢在井道中所处的位置、轿厢的运行方向、轿厢的运行速度、轿厢内的气压值和电梯控制系统的运行指令;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获取的这些数据计算井道气压调节的目标气压,所述目标气压包括一个冗余范围,当井道气压值落入该冗余范围即认为到达了目标气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至所述控制器的井道温湿度监测装置、监测并发送井道温湿度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季节变化进行学习调整,计算最优的井道气压调节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的任一项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通风调压装置的气流方向根据其通风口的位置、轿厢的位置和轿厢的运行方向确定:当轿厢向上运行时,通风口位于轿厢下方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向井道送风,通风口位于轿厢上方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从井道抽气;当轿厢向下运行时,通风口位于轿厢上方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向井道送风,通风口位于轿厢下方的强制通风调压装置从井道抽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通风调压装置包含两台轴流风机:轴流风机一和轴流风机二;所述两台轴流风机气流方向相反地并联连接至通向所述强制通风口的风道;所述风道内设有风门,所述风门有两个工作位置:位置一和位置二;所述风门位于位置一时,仅所述轴流风机一和所述强制通风口相通,所述风门位于位置二时,仅所述轴流风机二和所述强制通风口相通;所述风门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控制器通过调节所述轴流风机的转速来调节通风流量、通过切换所述两台轴流风机的运行状态和所述风门的位置来切换强制通风口的气流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通风调压装置通过可逆转轴流风机实现强制通风,通过调节所述轴流风机的转速来调节通风流量,通过切换所述轴流风机的旋转方向切换通风气流方向。
CN202110270016.4A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30719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0016.4A CN113071972B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0016.4A CN113071972B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1972A true CN113071972A (zh) 2021-07-06
CN113071972B CN113071972B (zh) 2022-05-27

Family

ID=76612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0016.4A Active CN113071972B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7197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4327A (zh) * 2021-11-26 2022-03-25 贵州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梯井道气压调节装置及其气压调节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72060A (ja) * 2004-03-24 2005-10-06 East Japan Railway Co エレベータシャフトとその組立方法
JP2013107756A (ja) * 2011-11-22 2013-06-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室内強制換気装置
DE202016101524U1 (de) * 2016-03-21 2016-04-19 BlueKit Factory GmbH Aufzugsschachtbelüftung und -entrauchung
DE202016101528U1 (de) * 2016-03-21 2016-09-20 BlueKit Factory GmbH Aufzugsschachtbelüftung und - entrauchung
CN106989470A (zh) * 2017-04-28 2017-07-28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井道通风调压装置
CN206447431U (zh) * 2017-02-06 2017-08-29 上海峰景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井道通风装置
CN111232805A (zh) * 2020-03-20 2020-06-05 谭永强 一种用于电梯的电力通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72060A (ja) * 2004-03-24 2005-10-06 East Japan Railway Co エレベータシャフトとその組立方法
JP2013107756A (ja) * 2011-11-22 2013-06-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室内強制換気装置
DE202016101524U1 (de) * 2016-03-21 2016-04-19 BlueKit Factory GmbH Aufzugsschachtbelüftung und -entrauchung
DE202016101528U1 (de) * 2016-03-21 2016-09-20 BlueKit Factory GmbH Aufzugsschachtbelüftung und - entrauchung
CN206447431U (zh) * 2017-02-06 2017-08-29 上海峰景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井道通风装置
CN106989470A (zh) * 2017-04-28 2017-07-28 江南嘉捷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井道通风调压装置
CN111232805A (zh) * 2020-03-20 2020-06-05 谭永强 一种用于电梯的电力通风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4327A (zh) * 2021-11-26 2022-03-25 贵州中航电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梯井道气压调节装置及其气压调节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1972B (zh) 2022-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92338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2178597B (zh) 安全型正八边形桑拿房
CN113071972B (zh) 一种超高速电梯井道气压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06705353B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控制方法
US9933182B2 (en) System for optimising an environmental parameter of an enclosed space
CN102486331B (zh) 实验室分段控制变风量通风系统
CN102777999B (zh) 室压控制系统
CN105180270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CN105075546B (zh) 粮仓通风系统和方法
CN105135519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CN105180267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室内出风控制方法
JPS6212207Y2 (zh)
CA2591931A1 (en) Drive for a lift door with a displacement curve adapted to the air flows in the shaft
CN103528144A (zh) 基于绝对湿度控制的新风变风量节能方法及装置
CN111642256B (zh) 一种用于粮仓的双向变风量通风控温增湿系统及控制方法
KR20120087793A (ko) 공조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CN106440212B (zh) 空调器、加湿控制装置及其湿度控制方法
CN204968613U (zh) 粮仓通风系统
CN110006149A (zh) 一种自适应恒温空调方法及系统
CN112684833B (zh) 一种正压温室二氧化碳浓度调控系统及方法
CN106314466A (zh) 风向自动追踪和进风量自动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CN105588302A (zh) Cit无死区快速压力调节系统
KR20110009278A (ko) 엘리베이터의 기압 제어장치
JPH0624665A (ja) エレベータ利用のビル換気装置
CN111089401A (zh) 一种多吸风口负压除臭系统风量的自动控制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