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8340A - 一种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8340A
CN113068340A CN202110290230.6A CN202110290230A CN113068340A CN 113068340 A CN113068340 A CN 113068340A CN 202110290230 A CN202110290230 A CN 202110290230A CN 113068340 A CN113068340 A CN 1130683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functional module
harness
groove
bran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902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68340B (zh
Inventor
程博全
孟凡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902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683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68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8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68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83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47Electrical details of casings, e.g. terminals, passages for cables or wi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37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56Ladders or other suppor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14Mounting supporting structure in casing or on frame or rac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安装装置,包括:壳体,其上至少能滑动设置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模组和第二功能模组;导线束,用于实现第一功能模组、第二功能模组与电子设备的控制部件的电连接;理线结构,容纳于第一功能模组和第二功能模组之间,并用于实现导线束的走线;其中,导线束包括总线束、电连接第一功能模组的第一分线束以及电连接所述第二功能模组的第二分线束,理线结构包括:实现第一分线束柔性走线的第一理线组件;实现第二分线束柔性走线的第二理线组件;实现总线束走线的第三理线件,并且第一理线组件、第二理线组件和第三理线件在安装装置的厚度方向上叠置。上述的安装装置能够实现导线的规范设置,令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Description

一种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内部安装空间较为狭小的、用于安装电子设备的安装装置,导线的设置存在排布杂乱、占用空间较大等缺陷,导致安装装置的结构布局不尽合理,甚至可能影响安装装置的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装装置,其能够实现导线的规范设置,令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装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至少能够滑动设置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模组和第二功能模组;
导线束,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功能模组、所述第二功能模组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部件之间的电连接;
理线结构,容纳于所述第一功能模组和所述第二功能模组之间,并用于实现所述导线束的走线;
其中,
所述导线束包括总线束、从所述总线束中分出并电连接所述第一功能模组的第一分线束以及从所述总线束中分出并电连接所述第二功能模组的第二分线束,所述理线结构包括:实现所述第一分线束柔性走线的第一理线组件;实现所述第二分线束柔性走线的第二理线组件;实现所述总线束走线的第三理线件,并且所述第一理线组件、所述第二理线组件和所述第三理线件在所述安装装置的厚度方向上叠置。
优选的,上述安装装置中,所述第一理线组件包括:
第一槽型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功能模组和所述第二功能模组之间,并具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功能模组的第一凹槽;
第一走线件,容纳所述第一分线束并与所述第一功能模组连接,且能随着所述第一功能模组的滑动发生弯曲;
其中,
在所述第一走线件未发生弯曲时,所述第一走线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在所述第一走线件发生弯曲时,所述第一走线件的弯曲部分从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中伸出。
优选的,上述安装装置中,所述第二理线组件包括:
第二槽型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功能模组和所述第二功能模组之间,并具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功能模组的第二凹槽;
第二走线件,容纳所述第二分线束并与所述第二功能模组连接,且能随着所述第二功能模组的滑动发生弯曲;
其中,
在所述第二走线件未发生弯曲时,所述第二走线件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在所述第二走线件发生弯曲时,所述第二走线件的弯曲部分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中伸出。
优选的,上述安装装置中,所述第三理线件的线束出口靠近所述第一走线件的第一线束进口和所述第二走线件的第二线束进口设置;所述线束出口与所述第一线束进口、所述第二线束进口之间设置有过渡理线件,所述过渡理线件将所述总线束分为所述第一分线束和所述第二分线束,并将所述第一分线束和所述第二分线束分别引入到所述第一线束进口和所述第二线束进口。
优选的,上述安装装置中,所述过渡理线件包括:
底板;
第一卡槽,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具有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卡槽分别卡紧所述第一分线束的每根导线并将所述导线引入到所述第一线束进口;
第二卡槽,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具有多个,每个所述第二卡槽分别卡紧所述第二分线束的每根导线并将所述导线引入到所述第二线束进口。
优选的,上述安装装置中,所述第三理线件为走线管道,并和所述第一槽型件、所述第二槽型件沿厚度方向叠置且沿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三理线件位于所述第一槽型件和所述第二槽型件的底部。
优选的,上述安装装置中,所述第一槽型件、所述第二槽型件和所述第三理线件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15mm。
优选的,上述安装装置中,所述第一槽型件和所述第二槽型件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上述安装装置中,所述第一走线件和所述第二走线件均为坦克链。
优选的,上述安装装置中,所述电子设备为服务器,所述功能模组为多个硬盘组成的存储模组。
本申请提供的安装装置,至少在壳体内滑动的设置有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模组和第二功能模组,并且用于电连接第一功能模组和第二功能模组的导线束通过理线结构设置在第一功能模组和第二功能模组之间,且理线结构的第一理线组件实现了导线束的第一分线束的柔性走线,理线结构的第二理线组件实现了导线束的第二分线束的柔性走线,理线结构的第三理线件实现了导线束的总线束的走线,并且第一理线组件、第二理线组件和第三理线件在安装装置的厚度方向上叠置。上述的安装装置,通过将理线结构设置在第一功能模组和第二功能模组之间,并且令理线结构通过专门的组件或部件分别对导线束的第一分线束、第二分线束和总线束进行梳理、支撑、约束以及在安装装置厚度方向上的排布,实现了导线在壳体内的规范设置,令安装装置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安装装置与第一功能模组和第二功能模组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理线组件、第二理线组件、第三理线件和过渡理线件在壳体内设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一理线组件、第二理线组件和第三理线件在长度方向上的主视图;
图4为过渡理线件与第一理线组件、第二理线组件和第三理线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图4中:
1-壳体,2-第一功能模组,3-第二功能模组,4-总线束,5-第一分线束,6-第二分线束,7-第一理线组件,8-第二理线组件,9-第三理线件,10-过渡理线件;
701-第一槽型件,702-第一走线件,703-第一线束进口,801-第二槽型件,802-第二走线件,803-第二线束进口,901-第三槽型件,902-线束出口,1001-底板,1002-第一卡槽,1003-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安装装置,其能够实现导线的规范设置,令结构布局更加合理。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装装置,其用于安装电子设备或用于安装电子设备的组成部件,安装装置主要包括壳体1、导线束和理线结构,其中,壳体1为安装装置的外壳,其用于围成安装空间并对安装空间内的部件提供防护,当壳体1内设置的是整个电子设备(此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功能模组2和第二功能模组3)时,例如当电子设备为服务器时,则安装装置可以为容纳服务器的机柜,而壳体1则为机柜的柜体;当壳体1内设置的是电子设备的组成部件时,例如当电子设备为服务器时,设置在壳体1内的组成部件至少包括服务器的第一功能模组2和第二功能模组3时,则壳体1和设置在其内部的组成部件共同构成电子设备(即服务器),此时安装装置可以为电子设备的组成部分,并且在壳体1内设置第一功能模组2和第二功能模组3时,令此两者均可以单独的在壳体1上滑动以能够伸出至壳体1的外部,从而方便对功能模组进行维护、更换;导线束为多根导线汇集形成的线束,其用于实现第一功能模组2、第二功能模组3与电子设备的控制部件(此控制部件也为电子设备的组成部件,且也优选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之间的电连接,即导线束能够实现第一功能模组2和控制部件之间以及第二功能模组3和控制部件之间的电连接;理线结构为实现导线束走线的部件,即理线结构能够实现对导线束的梳理、支撑和约束,在壳体1内设置时,将此理线结构设置在第一功能模组2和第二功能模组3之间,由于导线束包括总线束4以及从总线束4中分出的第一分线束5和第二分线束6,且令第一分线束5用于电连接第一功能模组2、第二分线束6用于电连接第二功能模组3、总线束4用于电连接控制部件,所以将理线结构设置在第一功能模组2和第二功能模组3之间,从而可以使第一分线束5就近、方便的实现与第一功能模组2的电连接,并可以使第二分线束6就近、方便的实现与第二功能模组3的电连接,同时也合理、充分的利用了壳体1内部的安装空间,并且,还令理线结构包括第一理线组件7、第二理线组件8和第三理线件9,第一理线组件7专门用于实现第一分线束5的柔性走线、第二理线组件8专门用于实现第二分线束6的柔性走线、第三理线件9专门用于实现总线束4的走线,此柔性走线与现有技术中的将导线固定在特定位置以使导线沿固定不变的路径走线的方式不同,柔性走线不仅包括第一分线束5在第一功能模组2和第二功能模组3之间的设置,还包括第一分线束5能够跟随滑动的第一功能模组2发生弯曲、滑动,即,本申请中的走线方式为走线路径可发生变化(即导线能够改变所处位置)的可变走线,同时还令第一理线组件7、第二理线组件8和第三理线件9在安装装置的厚度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上叠置,以实现分别容纳于第一理线组件7、第二理线组件8和第三理线件9内的第一分线束5、第二分线束6和总线束4在安装装置的厚度方向上的叠置,由于第一功能模组2和第二功能模组3是平铺设置在壳体1的底壁上的(理线结构也固定在底壁上),所以此厚度方向指的是垂直于壳体1底壁的方向,通过将第一分线束5、第二分线束6和总线束4在厚度方向上排布,能够在平行于底壁的方向上减小导线束对壳体1内部空间的占用,有利于功能模组在壳体1内的设置以及整个电子设备的结构布局优化,从而满足例如2U服务器的空间设置要求。
在上述结构中,当电子设备为服务器时,优选上述的第一功能模组2和第二功能模组3均为由多个硬盘组成的存储模组,而控制部件则优选为服务器的主板。在一种优选的结构中,如图1所示,令壳体1为槽型结构或至少包括呈槽型结构的部分(后续内容中将此部分也称之为壳体1,即本申请中的壳体1主要指的是图1中呈槽型结构的部件),两个功能模组均为块状结构,且设置在壳体1的槽内空间中并被槽型结构的底壁承载,第一功能模组2和第二功能模组3的滑动方向为槽内空间的长度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同时第一功能模组2和第二功能模组3通过导轨和滑块构成的滑动结构与各自靠近的槽型结构的侧壁滑动连接,由于理线结构设置在两个功能模组之间,所以理线结构实现了对两个功能模组的隔离,并且还可以令两个功能模组均与理线结构(具体为后述的第一槽型件701和第二槽型件801)滑动连接或滑动抵接,如此就使两个功能模组的两侧均实现了滑动连接,从而能够提高第一功能模组2和第二功能模组3的滑动稳定性。
优选的,如图1-图3所示,第一理线组件7包括:第一槽型件701,设置在第一功能模组2和第二功能模组3之间,并具有开口朝向第一功能模组2的第一凹槽;第一走线件702,容纳第一分线束5并与第一功能模组2连接,且能随着第一功能模组2的滑动发生弯曲;其中,在第一走线件702未发生弯曲时,第一走线件702位于第一凹槽中;在第一走线件702发生弯曲时,第一走线件702的弯曲部分从第一凹槽的开口中伸出。在此结构中,第一槽型件701固定设置在第一功能模组2和第二功能模组3之间,其凹槽开口朝向第一功能模组2,并且令长条状的第一槽型件701与第一功能模组2和第二功能模组3平行设置(或者说第一槽型件701沿第一功能模组2和第二功能模组3的滑动方向设置),同时还令容纳第一分线束5并与第一功能模组2连接的第一走线件702与第一功能模组2的内侧端部(此内侧端部指的是第一功能模组2在滑动过程中其未伸出壳体1外部的一侧端部)连接,同时令第一走线件702能够经凹槽开口进出第一凹槽。在第一功能模组2未向壳体1外部滑动时,由于第一槽型件701位于与第一功能模组2平行且对正的位置,所以第一走线件702会被容纳于第一凹槽中(即第一走线件702也与第一功能模组2平行且对正设置),以避免第一走线件702占用第一功能模组2滑动所需的空间而影响第一功能模组2的正常滑动;如图1所示,在第一功能模组2向壳体1外部滑动的过程中,第一走线件702及其内部的第一分线束5会在第一功能模组2的拉动下发生弯曲(弯曲形状为U型),并随着第一功能模组2的继续滑动而使第一走线件702更多的部分被从第一凹槽内拉出并跟随第一功能模组2滑动,如此就实现了第一分线束5的柔性走线。而在第一功能模组2向壳体1内部滑动的过程中(即第一功能模组2复位的过程中),随着第一功能模组2的向内滑动,第一走线件702伸出第一凹槽的部分会被逐步推回至第一凹槽内,直至第一功能模组2恢复原位而使第一走线件702的伸出部分全部回到第一凹槽内并在第一凹槽内保持平展状态。另外,在第二功能模组3与第一槽型件701滑动连接或滑动抵接的情况下,第二功能模组3与第一槽型件701的连接或抵接部位为第一凹槽底壁的远离凹槽开口的一侧表面。
如图1-图3所示,优选第二理线组件8包括:第二槽型件801,设置在第一功能模组2和第二功能模组3之间,并具有开口朝向第二功能模组3的第二凹槽;第二走线件802,容纳第二分线束6并与第二功能模组3连接,且能随着第二功能模组3的滑动发生弯曲;其中,在第二走线件802未发生弯曲时,第二走线件802位于第二凹槽中;在第二走线件802发生弯曲时,第二走线件802的弯曲部分从第二凹槽的开口中伸出。即,本申请优选第二理线组件8与第一理线组件7的结构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第二凹槽的开口朝向与第一凹槽的开口朝向相反,以使第二走线件802从第二凹槽内伸出的方向与第一走线件702从第一凹槽内伸出的方向相反,从而使得第二理线组件8能够与位于理线结构另一侧的第二功能模组3配合而实现柔性走线,此两者的配合方式与第一理线组件7和第一功能模组2的配合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在第一功能模组2与第二槽型件801滑动连接或滑动抵接的情况下,第一功能模组2与第二槽型件801的连接或抵接部位为第二凹槽底壁的远离凹槽开口的一侧表面。
在具体设置第一理线组件7和第二理线组件8时,令第一槽型件701和第二槽型件801在在安装装置的厚度方向上叠置,而第一槽型件701和第二槽型件801之间的相对位置,既可以为第一槽型件701位于第二槽型件801的顶部,也可以为第二槽型件801位于第一槽型件701的顶部,即本申请对第一理线组件7和第二理线组件8在安装装置的厚度方向上的排列顺序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第三理线件9的线束出口902靠近第一走线件702的第一线束进口703和第二走线件802的第二线束进口803设置;线束出口902与第一线束进口703、第二线束进口803之间设置有过渡理线件10,此过渡理线件10将总线束4分为第一分线束5和第二分线束6,并将第一分线束5和第二分线束6分别引入到第一线束进口703和第二线束进口803。由于第三理线件9用于实现总线束4的走线,且总线束4需要分为第一分线束5和第二分线束6,所以总线束4从第三理线件9中引出后需要对总线束4进行分流,而为了更加规范的实现此分流目的,优选增设过渡理线件10以更加规范的实现线束的分流,此过渡理线件10可以连接在理线结构(具体是线束出口902和/或线束进口)上也可以设置在壳体1的底壁上。由于第三理线件9的线束出口902、第一理线件的第一线束进口703和第二理线件的第二线束进口803位于整个理线结构的同一端(此端为理线结构的靠近壳体1开口的一端,此壳体1开口为第一功能模组2和第二功能模组3从壳体1内滑出的开口,如图1所示),所以过渡理线件10设置于理线结构的一端。另外,由于第三理线件9的线束出口902、第一线束进口703和第二理线件的第二线束进口803位于整个理线结构的同一端,所以总线束4从第三理线件9中引出并分为第一分线束5和第二分线束6后需要弯曲180度而反向进入到第一理线组件7和第二理线组件8中,因此优选过渡理线件10的整体形状为U形、C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等。
具体的,如图4所示,过渡理线件10包括:底板1001;第一卡槽1002,设置在底板1001上并具有多个,每个第一卡槽1002分别卡紧第一分线束5的每根导线并将导线引入到第一线束进口703;第二卡槽1003,设置在底板1001上并具有多个,每个第二卡槽1003分别卡紧第二分线束6的每根导线并将导线引入到第二线束进口803。其中,底板1001为设置卡槽的基板,其整体形状即为上述的U形、C形、半圆形或半椭圆形等,设置在底板1001上的每个卡槽均用于固定、引导一根导线,所以底板1001上设置的卡槽的总数量与总线束4所包括的导线的数量相同,而第一卡槽1002的数量则与第一分线束5包括的导线的数量相同,同样的,第二卡槽1003的数量与第二分线束6包括的导线的数量相同。
如图3所示,优选第三理线件9为走线管道,并和第一槽型件701、第二槽型件801沿厚度方向叠置且沿长度方向平行,第三理线件9位于第一槽型件701和第二槽型件801的底部。即,第三理线件9的结构可以有多种选择,例如为槽型结构、管状结构等,本申请为了提高对总线束4的梳理、约束和防护效果,如图3所示,优选第三理线件9为在周向上完全包围总线束4的管状结构(即第三理线件9为理线管),同时还优选将第三理线件9设置在第一理线组件7和第二理线组件8的底部以与壳体1的底壁连接,而为了更加稳定的支撑第一理线组件7和第二理线组件8以及与底壁更加牢固的连接,进一步优选第三理线件9为方管。
具体的,如图3所示,方管状的第三理线件9可以由两个槽型件拼合组成,即令第一槽型件701和第二槽型件801中靠近底壁的一者在厚度方向上具有较大的尺寸,从而使其具有较大的槽内空间,在厚度方向上,此槽内空间不仅包括用于容纳第一走线件702或第二走线件802的空间,还包括更加靠近底壁的拼合空间,此拼合空间内容纳有第三槽型件901,第三槽型件901通过在拼合空间中与第一槽型件701和第二槽型件801中靠近底壁的一者拼合而围成方管结构,即第三理线件9由第三槽型件901与第一槽型件701和第二槽型件801中靠近底壁的一者拼合构成,总线束4设置在拼合后的内侧空间中。
更加优选的,为了简化结构、便于组装,本申请优选第一槽型件701和第二槽型件801为一体结构。同时本申请还优选第一走线件702和第二走线件802均为坦克链,由于坦克链对容纳在其内部的导线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并且坦克链也具有良好的柔性,能够较好的实现在凹槽外的弯曲以及在凹槽内的平展,所以将其作为本申请的优选部件。
另外,本申请还进一步优选第一槽型件701、第二槽型件801和第三理线件9在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上的尺寸L不大于15mm。通过将理线组件的宽度限定在此数值范围内,能够使得本申请提供的安装装置的内部空间不会被过多占用,可以更好的实现功能模组在壳体1内的安装、滑动,尤其使得安装装置能够更为适合2U服务器组成部件的安装(在此情况下,安装装置为2U服务器的组成部分,即安装装置的壳体1为2U服务器的外壳)。
具体的,作为最优选的方案,本申请令电子设备为服务器,功能模组为多个硬盘组成的存储模组。此外,电子设备还可以为台式电脑,安装装置为台式电脑的主机箱体等。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安装装置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组合上述多个部分的结构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安装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至少能够滑动设置电子设备的第一功能模组和第二功能模组;
导线束,用于实现所述第一功能模组、所述第二功能模组与所述电子设备的控制部件之间的电连接;
理线结构,容纳于所述第一功能模组和所述第二功能模组之间,并用于实现所述导线束的走线;
其中,
所述导线束包括总线束、从所述总线束中分出并电连接所述第一功能模组的第一分线束以及从所述总线束中分出并电连接所述第二功能模组的第二分线束,所述理线结构包括:实现所述第一分线束柔性走线的第一理线组件;实现所述第二分线束柔性走线的第二理线组件;实现所述总线束走线的第三理线件,并且所述第一理线组件、所述第二理线组件和所述第三理线件在所述安装装置的厚度方向上叠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装置,所述第一理线组件包括:
第一槽型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功能模组和所述第二功能模组之间,并具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功能模组的第一凹槽;
第一走线件,容纳所述第一分线束并与所述第一功能模组连接,且能随着所述第一功能模组的滑动发生弯曲;
其中,
在所述第一走线件未发生弯曲时,所述第一走线件位于所述第一凹槽中;在所述第一走线件发生弯曲时,所述第一走线件的弯曲部分从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中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装置,所述第二理线组件包括:
第二槽型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功能模组和所述第二功能模组之间,并具有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功能模组的第二凹槽;
第二走线件,容纳所述第二分线束并与所述第二功能模组连接,且能随着所述第二功能模组的滑动发生弯曲;
其中,
在所述第二走线件未发生弯曲时,所述第二走线件位于所述第二凹槽中;在所述第二走线件发生弯曲时,所述第二走线件的弯曲部分从所述第二凹槽的开口中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装置,所述第三理线件的线束出口靠近所述第一走线件的第一线束进口和所述第二走线件的第二线束进口设置;所述线束出口与所述第一线束进口、所述第二线束进口之间设置有过渡理线件,所述过渡理线件将所述总线束分为所述第一分线束和所述第二分线束,并将所述第一分线束和所述第二分线束分别引入到所述第一线束进口和所述第二线束进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装置,所述过渡理线件包括:
底板;
第一卡槽,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具有多个,每个所述第一卡槽分别卡紧所述第一分线束的每根导线并将所述导线引入到所述第一线束进口;
第二卡槽,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并具有多个,每个所述第二卡槽分别卡紧所述第二分线束的每根导线并将所述导线引入到所述第二线束进口。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装置,所述第三理线件为走线管道,并和所述第一槽型件、所述第二槽型件沿厚度方向叠置且沿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第三理线件位于所述第一槽型件和所述第二槽型件的底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装置,所述第一槽型件、所述第二槽型件和所述第三理线件在所述电子设备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大于15mm。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装置,所述第一槽型件和所述第二槽型件为一体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装置,所述第一走线件和所述第二走线件均为坦克链。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装置,所述电子设备为服务器,所述功能模组为多个硬盘组成的存储模组。
CN202110290230.6A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安装装置 Active CN1130683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0230.6A CN113068340B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安装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90230.6A CN113068340B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安装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8340A true CN113068340A (zh) 2021-07-02
CN113068340B CN113068340B (zh) 2022-08-12

Family

ID=76561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90230.6A Active CN113068340B (zh) 2021-03-18 2021-03-18 一种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6834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3212A (zh) * 2021-12-29 2022-04-2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及机柜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4627A (en) * 1980-08-04 1984-01-10 Tarbox John W Wiring harness construction means and method
TW545790U (en) * 2002-07-24 2003-08-01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Cable management arm for furniture
TW545792U (en) * 2002-07-24 2003-08-01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Detachable cable management arm for furniture
US20070121306A1 (en) * 2005-11-28 2007-05-31 Moakes Paul A Monolithic backplane having a first and second portion
US20120301083A1 (en) * 2011-05-24 2012-11-29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Rack cabling system
CN205356939U (zh) * 2016-01-29 2016-06-29 山东泰山变压器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走线的变压器机柜
CN106954362A (zh) * 2017-04-24 2017-07-14 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机柜用线缆理线装置
CN108475910A (zh) * 2015-12-22 2018-08-3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滑动布线装置
CN109803510A (zh) * 2017-11-17 2019-05-24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总成及其理线装置
US20200120829A1 (en) * 2018-10-12 2020-04-16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Cable Management Assembly
CN111381640A (zh) * 2020-03-16 2020-07-07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用多功能理线器
CN212112355U (zh) * 2020-06-19 2020-12-08 李�根 一种计算机维修用内置理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24627A (en) * 1980-08-04 1984-01-10 Tarbox John W Wiring harness construction means and method
TW545790U (en) * 2002-07-24 2003-08-01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Cable management arm for furniture
TW545792U (en) * 2002-07-24 2003-08-01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Detachable cable management arm for furniture
US20070121306A1 (en) * 2005-11-28 2007-05-31 Moakes Paul A Monolithic backplane having a first and second portion
US20120301083A1 (en) * 2011-05-24 2012-11-29 Methode Electronics, Inc. Rack cabling system
CN108475910A (zh) * 2015-12-22 2018-08-31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滑动布线装置
CN205356939U (zh) * 2016-01-29 2016-06-29 山东泰山变压器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走线的变压器机柜
CN106954362A (zh) * 2017-04-24 2017-07-14 湖北三江航天万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机柜用线缆理线装置
CN109803510A (zh) * 2017-11-17 2019-05-24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总成及其理线装置
US20200120829A1 (en) * 2018-10-12 2020-04-16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Cable Management Assembly
TW202015299A (zh) * 2018-10-12 2020-04-16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理線總成
CN111381640A (zh) * 2020-03-16 2020-07-07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计算机主机箱用多功能理线器
CN212112355U (zh) * 2020-06-19 2020-12-08 李�根 一种计算机维修用内置理线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九峰: "线束模板在整机装联中的应用", 《电子工艺技术》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3212A (zh) * 2021-12-29 2022-04-2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及机柜
CN114423212B (zh) * 2021-12-29 2023-08-04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及机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8340B (zh) 2022-08-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970003177B1 (ko) 모듈을 호환할 수 있는 배전 시스템
US9891400B2 (en) Pivotable cover for sliding tray and sliding tray including the cover
US5363467A (en) Compact fiber optic housing
US9269401B2 (en) Apparatus for storing data
CN104682071B (zh) 用于电源汇流排的连接保护系统
US5442725A (en) Pivotally mounted tray for organizing optical fibers
US10795105B1 (en) High-density fiber distribution tray
US8472774B2 (en) Datacommunications/telecommunications patching systems with integrated connectivity module
US5131860A (en) Modular interchangeabl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US6586680B1 (en) Modular bend radius control fixture
US4498123A (en) Universal circuit module mounting structure
CN113068340B (zh) 一种安装装置
JPS61103108A (ja) 光学ケーブル端末装置
TW200844518A (en) Overhead cable termination arrangement
US8087952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for making seat to seat connections
US6239975B1 (en) Enhanced arrangement for supplying continuous power to a circuit board
CN107179805B (zh) 高密度磁盘阵列封装
US647330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electronics positioning and connection systems
CN218042156U (zh) 一种服务器的走线结构
CN102201252A (zh) 存储装置连接结构
JP2011507476A (ja) 航空機における列維持装置
EP0898796A1 (en) Shielded jack socket assembly
CN215870614U (zh) 一种机房屏柜用线缆敷设槽
JP2813617B2 (ja) 電気接続箱
CN217658734U (zh) 一种药柜和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