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8195A - 基于用户速率最大化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用户速率最大化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8195A
CN113068195A CN202110284912.6A CN202110284912A CN113068195A CN 113068195 A CN113068195 A CN 113068195A CN 202110284912 A CN202110284912 A CN 202110284912A CN 113068195 A CN113068195 A CN 1130681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super
user
intelligent
super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849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68195B (zh
Inventor
黄永明
朱建月
林鸿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2849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681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68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8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68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81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202Channel estimation
    • H04L25/024Channel estim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algorith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通信系统用户速率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方法。鉴于智能超表面规则的几何形状和轻巧的特性,使得其位置便于改变。因此,在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通信系统中,以最大化用户速率为目标建立并求解相应的优化问题,得到了最优智能超表面的位置。其中,由于相同相移的智能超表面总是比不同相移的智能超表面成本更低且不同相移的智能超表面则可以在任何所需方向上将反射信号对准到用户,故本方案分别给出了不同相移和相同相移的两种情况下智能超表面的最优位置。本发明所述方案能够实现较大程度地挖掘智能超表面改变用户信道的潜力,以提升所在通信系统的传输能力。

Description

基于用户速率最大化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超表面辅助通信系统中基于速率最大化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属于无线通信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等应用的快速发展和应用,第六代无线通信系统对系统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这些需求,已有大量技术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例如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毫米波通信技术和网络密集化技术等等。但是,这些技术由于需要配置在较高频段上,因此需要昂贵的射频链、更大的能耗和更高的硬件成本。鉴于此,有必要为第六代通信系统寻找频谱效率高、低功耗和经济高效的解决方案。
智能超表面作为可用于重新配置散射环境的极具应用前景的的新技术而得到广泛关注。智能超表面是由大量低成本无源反射元件组成的平面,这些反射元件能够独立地产生入射信号的相位变化,从而实现三维反射波束成形。受益于智能反射面不需要信号放大,与传统的通过多个天线有源波束成形相比,智能超表面的硬件成本和能耗更低。此外,由于智能超表面通常是轻巧且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因此其便于被安装在墙壁或天花板上。
智能超表面通常被用作多天线中继。智能超表面辅助的无线通信系统目前正得到广泛的研究。智能超表面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价值在于其具有重新配置散射环境的能力。然而,现有的研究多假设智能超表面始终假定固定在一个位置。为了充分利用智能超表面重新配置散射环境的能力,通过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配置可移动的智能超表面,并设计智能反射面位置即可进一步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以满足第六代无线通信系统对性能的高要求。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提升通信系统用户速率的智能超表面位置优化方法,该方法根据智能超表面分别在不同相移和相同相移的情况下的信道模型,建立并求解基于速率最大化下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模型,从而分别获得在不同相移和相同相移情况下的智能超表面的最优位置设计。
技术方案: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通信系统用户速率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方法。在智能超表面组成的通信系统中,以最大化用户速率为目标建立并求解相应的优化问题,得到了最优智能超表面的位置,其中,由于相同相移的智能超表面总是比不同相移的智能超表面成本更低且不同相移的智能超表面则可以在任何所需方向上将反射信号对准到用户,故本方案分别给出了不同相移和相同相移的两种情况下智能超表面的最优位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通信系统中,将位置可变的智能超表面应用于用户和基站位置固定的通信系统中,分别得到在相同相移和不同相移情况下的信道模型;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所得信道模型构建最大化用户速率的优化问题模型;
步骤三:在智能超表面具有不同相移情况下,将所得优化问题模型转换为凸优化问题,进一步利用拉格朗日函数方法得到基于用户速率最大化的最优智能超表面位置;
步骤四:此外,在智能超表面具有相同相移情况下,求解所得凸优化问题从而获得在该情况下基于最大化用户速率的智能超表面位置。
其中,步骤一中所述的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通信系统中,在不同相移条件下,基站到用户的信道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21
其中θdes=θr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22
θt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23
分别从基站到智能超表面中心的仰角和方位角,θr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24
分别表示从智能超表面中心到用户的仰角和方位角。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25
是理想的方向。λ是信号的波长,M与N分别表示智能超表面中行和列的单元数目,dx×dy为每个射频单元的大小,A为射频单元的幅值,d1和d2分别为基站到智能超表面的距离以及智能超表面到用户的距离。功率辐射模式由下式给出: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31
其中α≥0表示天线的方向性,并且一个较大的α表示更聚焦的波束或高度定向的天线。Gt,Gr,和G分别表示基站,用户和智能超表面的天线增益。
在相同相移情况下,考虑每个单元具有相移,基站通过智能超表面到用户的信道为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32
其中θ=θr=θt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33
所述步骤二中的速率最大化问题建模为: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34
所述步骤三中,在智能超表面具有不同相移元素的条件下,求解相应的凸优化问题,可得最优的智能超表面位置为: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35
其中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36
其中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37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38
为最优的仰角。
所述步骤四中,在智能超表面具有相同相移的条件下,求解相应的凸优化问题,可得最优的智能超表面位置为:
(Lx,Ly,Lz)=(0,r2sinθ*,r2cosθ*),
其中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41
θ*为最优的仰角。
有益效果:该方法根据智能超表面分别在不同相移和相同相移的情况下的信道模型,建立并求解基于速率最大化下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模型,从而分别获得在不同相移和相同相移情况下的智能超表面的最优位置设计。本发明提供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方案能够实现智能超表面辅助通信系统中的用户速率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本发明提出的最优智能超表面位置优于任意随机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超表面辅助通信框架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相移的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通信系统中速率随着天线方向性的变化;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通信系统中的速率随着用户与基站之间距离的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为了验证提出的智能超表面最优位置与其他随机位置的对比,在本部分我们使用蒙特卡洛实验。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发明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针对图1所述的智能超表面辅助通信系统,通过对智能超表面的位置进行优化以实现系统速率的最大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用户速率最大化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利用智能超表面可以可控地调节用户的信道,将智能超表面作为中继来辅助通信系统中基站和用户间的通信。通过优化了智能超表面的位置以实现最大化用户的速率。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在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通信系统中,分别建立在智能超表面具有不同相移单元和相同相移单元情况下的信道模型。该具体步骤如下:
(1.1)在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通信系统中,配备有单天线的基站通过智能超表面与单天线用户通信。此外,基站与用户之间的距离以及智能超表面与用户中心之间的距离都大于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51
其中D和λ分别是智能超表面的最大尺寸以及信号的波长。因此,智能超表面的位置可由智能超表面的中心表示。不失一般性地,假定用户位于(d0,0,0),而基站位于(0,0,0)。
令N和M分别表示智能超表面中行和列的单元数目。对于n=1,…,N,m=1,…,M,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52
是智能超表面的每个单元Un,m的反射系数,每个单元Un,m的大小是dx×dy。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d1和d2分别表示基站与智能超表面中心之间的距离和用户与智能超表面中心之间的距离,θt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59
分别从基站到智能超表面中心的仰角和方位角,θr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53
分别表示从智能超表面中心到用户的仰角和方位角。
(1.2)假设s是发送给用户的信号,满足E[|s|2]=1。在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通信系统中,用户接收的信号是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54
其中P是基站发送功率,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55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56
分别是智能超表面-用户信道,基站-智能超表面信道,n是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加性高斯白噪声。另外,h=hrΘG表示从基站通过智能超表面到用户的信道系数。在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通信系统中针对远场场景考虑以下两种情况。
(1.3)每一个智能超表面单元有着不同的相移φn,m,基站通过智能超表面到用户的信道为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57
其中θdes=θr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58
Gt,Gr,和G分别表示基站,用户和智能超表面的天线增益。在公式(1)中,功率辐射模式由下式给出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61
其中α≥0表示天线的方向性,并且一个较大的α表示更聚焦的波束或高度定向的天线。
考虑每个单元Un,m具有相同的相移φ,从基站通过智能超表面到用户的信道为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62
其中θ=θr=θt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63
功率辐射模式与公式(2)相同。
(2)对该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通信系统,根据步骤(1)所得信道表达式,构造基于速率最大化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模型。所得优化问题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64
在上面的优化问题中,约束1是由于远场的假设,约束2代表图1的几何特征。此外,约束3和约束4确保方位角,即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65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66
都在[0,2π]范围内,同时仰角,即θt和θr,都假设范围为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67
这是由于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68
(3)对步骤(2)所得优化问题进行迭代求解。假设智能超表面的方位角给定,此时智能超表面的位置优化问题为凸问题,通过分析拉格朗日函数得到此时该凸优化问题的解析解。从而,利用该解析解进一步优化智能超表面的仰角,此时的优化问题也为凸优化问题,利用凸优化分析得到解析解。
(3.1)在智能超表面不同相移的条件下,基于用户速率最大化的智能超表面的最优位置为: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71
其中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72
其中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73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74
为最优的仰角。
(3.2)在智能超表面相同相移的条件下,基于用户速率最大化的智能超表面的最优位置为:
(Lx,Ly,Lz)=(0,r2sinθ*,r2cosθ*),
其中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75
θ*为最优的仰角。
仿真示例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基于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通信系统的仿真实验中,使用
Figure BDA0002980054720000076
容易获得Gt,Gr和G。有关智能超表面的其他参数设置为M=N=100,dx=dy=0.01,A=0.9,工作频率f=10.5GHz,λ=c/f=0.0286m。系统带宽为B=10MHz。噪声功率为σ2=BN0,N0=-174dBm。基站的发送功率为P=10W。
图2给出了使用提出的不同相移的智能超表面的最优位置所得速率的仿真结果。由图可知,所得最优位置的结果优于随机位置。此外,α越小或者d0越大,给出的最优位置和随机位置之间的性能差距就越大。进一步地,增加α会导致速率性能显著下降,尤其是当α取值较小时。
图3给出了不同相移的智能超表面和相同相移的智能超表面之间的性能比较。由图可知,不同相移的智能超表面的速率性能比相同相移的智能超表面更好,这是因为不同相移的智能超表面能够通过智能反射将反射信号以任何所需的方向射向用户。此外,不同相移的智能超表面和相同相移的智能超表面之间的性能差距可以通过减小α而增大。鉴于诸如生产成本之类的实际情况,以上结果表明,对于α>2和d0较大的情况,不同相移的智能超表面比相同相移的智能超表面更具实用价值。

Claims (5)

1.一种提升通信系统用户速率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通信系统中,将位置可变的智能超表面应用于用户和基站位置固定的通信系统中,分别得到在相同相移和不同相移情况下的信道模型;
步骤二:根据步骤一所得信道模型构建最大化用户速率的优化问题模型;
步骤三:在智能超表面具有不同相移情况下,将所得优化问题模型转换为凸优化问题,进一步利用拉格朗日函数方法得到基于用户速率最大化的最优智能超表面位置;
步骤四:此外,在智能超表面具有相同相移情况下,求解所得凸优化问题从而获得在该情况下基于最大化用户速率的智能超表面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通信系统用户速率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智能超表面辅助的通信系统中,在不同相移条件下,基站到用户的信道可以表示为: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11
其中θdes=θr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12
θt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16
分别表示从基站到智能超表面中心的仰角和方位角,θr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13
分别表示从智能超表面中心到用户的仰角和方位角,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14
是理想的方向,λ是信号的波长,M与N分别表示智能超表面中行和列的单元数目,dx×dy为每个射频单元的大小,A为射频单元的幅值,d1和d2分别为基站到智能超表面的距离以及智能超表面到用户的距离,Gt,Gr,和G分别表示基站,用户和智能超表面的天线增益,功率辐射模式由下式给出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15
其中α≥0表示天线的方向性,并且一个较大的α表示更聚焦的波束或高度定向的天线,在相同相移情况下,考虑每个单元Un,m具有相移φ,基站通过智能超表面到用户的信道为: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21
其中θ=θr=θt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22
θt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23
分别表示从基站到智能超表面中心的仰角和方位角,θr表示从智能超表面中心到用户的仰角和方位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通信系统用户速率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构建的最大化用户速率的优化问题模型为: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24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25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26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27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28
其中θ=θr=θt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29
θt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210
分别表示从基站到智能超表面中心的仰角和方位角,θr表示从智能超表面中心到用户的仰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通信系统用户速率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在智能超表面具有不同相移元素的条件下,求解相应的凸优化问题,可得最优的智能超表面位置为: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211
其中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212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213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214
为最优的仰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通信系统用户速率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在智能超表面具有相同相移的条件下,求解相应的凸优化问题,可得最优的智能超表面位置为:
(Lx,Ly,Lz)=(0,r2sinθ*,r2cosθ*),
其中
Figure FDA0002980054710000031
θ*为最优的仰角。
CN202110284912.6A 2021-03-17 2021-03-17 基于用户速率最大化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方法 Active CN1130681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4912.6A CN113068195B (zh) 2021-03-17 2021-03-17 基于用户速率最大化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4912.6A CN113068195B (zh) 2021-03-17 2021-03-17 基于用户速率最大化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8195A true CN113068195A (zh) 2021-07-02
CN113068195B CN113068195B (zh) 2022-12-23

Family

ID=765609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84912.6A Active CN113068195B (zh) 2021-03-17 2021-03-17 基于用户速率最大化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6819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9755A (zh) * 2021-08-25 2021-11-26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ris技术的异构网络公平共存方法
CN113726399A (zh) * 2021-08-30 2021-11-30 杭州腓腓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可重构全息超表面的无线通信中继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13765562A (zh) * 2021-09-07 2021-12-07 杭州腓腓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离散幅值调控的全息天线的波束成形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15396910A (zh) * 2022-08-26 2022-11-25 西安科技大学 去蜂窝网络多个智能超表面位置优化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4096A (zh) * 2020-02-17 2020-06-1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智能反射面miso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优化方法
CN111355519A (zh) * 2020-03-10 2020-06-30 电子科技大学 智能反射表面协助的室内太赫兹mimo通信系统设计方法
CN111447618A (zh) * 2020-03-13 2020-07-2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安全通信的智能反射面能效最大资源分配方法
CN111818533A (zh) * 2020-06-04 2020-10-23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法
CN111865387A (zh) * 2020-08-04 2020-10-30 同济大学 智能反射面辅助无线通信系统的波束成形设计方法
CN112235026A (zh) * 2020-11-06 2021-01-15 郑州大学 一种mimo-ofdma太赫兹通信系统的混合波束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4096A (zh) * 2020-02-17 2020-06-1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一种智能反射面miso无线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优化方法
CN111355519A (zh) * 2020-03-10 2020-06-30 电子科技大学 智能反射表面协助的室内太赫兹mimo通信系统设计方法
CN111447618A (zh) * 2020-03-13 2020-07-24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安全通信的智能反射面能效最大资源分配方法
CN111818533A (zh) * 2020-06-04 2020-10-23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智能反射面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法
CN111865387A (zh) * 2020-08-04 2020-10-30 同济大学 智能反射面辅助无线通信系统的波束成形设计方法
CN112235026A (zh) * 2020-11-06 2021-01-15 郑州大学 一种mimo-ofdma太赫兹通信系统的混合波束设计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ANYUE ZHU等: "On the Position Optimization of IRS", 《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 ( EARLY ACCESS )》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09755A (zh) * 2021-08-25 2021-11-26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ris技术的异构网络公平共存方法
CN113709755B (zh) * 2021-08-25 2022-06-07 武汉大学 一种基于ris技术的异构网络公平共存方法
CN113726399A (zh) * 2021-08-30 2021-11-30 杭州腓腓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可重构全息超表面的无线通信中继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13765562A (zh) * 2021-09-07 2021-12-07 杭州腓腓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离散幅值调控的全息天线的波束成形优化方法和系统
CN115396910A (zh) * 2022-08-26 2022-11-25 西安科技大学 去蜂窝网络多个智能超表面位置优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8195B (zh) 2022-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68195B (zh) 基于用户速率最大化的智能超表面位置设计方法
CN108539417B (zh) 一种圆极化轨道角动量反射阵天线
CN111246496B (zh) 一种基于智能反射表面的波束追踪覆盖与增强方法
CN102820542B (zh) 波导缝隙天线及无线通信系统
CN111740226B (zh) 一种双极化轨道角动量态复用超表面的设计方法
CN111276823B (zh) 一种低成本四维透射阵列天线的低副瓣扫描方法
CN113991296B (zh) 一种双频共口径victs相控阵天线
CN111682320A (zh) 一种涡旋电磁超表面结构
CN106450748A (zh) 腔体耦合缝隙辐射单元
CN112201944A (zh) 一种基于超构表面的fp谐振腔天线
CN112271444B (zh) 一种高增益双极化siw-cts天线阵
CN107546478B (zh) 采用特殊方向图阵元的宽角扫描相控阵天线及设计方法
CN114243267A (zh) 一种基于脊波导的Ka频段宽带双圆极化天线单元及阵列
Hassan et al. Evaluation of different phased array approaches for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beam steering
CN111326853A (zh) 一种近场低旁瓣平顶Bessel-Gauss波束的径向槽阵列天线
CN115101926A (zh) 一种正交结构的双频victs相控阵天线
CN114865330A (zh) 一种太赫兹超透镜天线
CN114709626A (zh) 一种基于超表面的法布里-珀罗谐振腔涡旋电磁波天线
CN111262023B (zh) 一种基于近场空馈机制的低剖面新型相控阵天线
CN115051144A (zh) 一种大扫描范围的双频共口径波束扫描天线
CN113761604A (zh) 一种削弱可重构全息超表面辐射旁瓣的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9921196B (zh) 一种具有超宽带大角度扫描功能的相控阵天线结构
JP7193805B2 (ja) アンテナシステム
Lombardi et al. Metamaterial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a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dustrial perspective
CN113809549B (zh) 基于两层级联相控技术的2比特电磁表面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