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8114A - 无线耳机防丢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无线耳机防丢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8114A
CN113068114A CN201911419893.2A CN201911419893A CN113068114A CN 113068114 A CN113068114 A CN 113068114A CN 201911419893 A CN201911419893 A CN 201911419893A CN 113068114 A CN113068114 A CN 1130681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earphone
wireless
earphone
detected
promp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4198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68114B (zh
Inventor
刘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ud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ud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ud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41989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681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681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81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681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81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5Maintenance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dphones And Earphon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无线耳机防丢方法及相关产品的方法,方法包括:在检测到针对无线耳机的查找指令后,判断是否与无线耳机保持通信连接;若否,则获取与无线耳机前一次断开连接时或前一次脱落时的历史位置,在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是否探测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或者,若否,则检测是否探测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若探测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无线耳机重新建立通信连接;向无线耳机发送第一提示指令,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采用本申请,能在电子设备与无线耳机断开连接的情况下,根据历史位置缩小查找无线耳机的范围,提高查找效率。

Description

无线耳机防丢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无线耳机防丢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当前无线耳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人们在多种场合下使用无线耳机,以摆脱有线耳机的束缚。能更加自由地享受音乐娱乐与通信沟通。但无线耳机的设计往往比较小巧,左右耳机之间也无实体线路连接,在用户佩戴耳机的过程中,有时候没有察觉到耳机脱落,导致耳机丢失;或者很多时候用户不清楚耳机的存放位置,从而找不到耳机,导致耳机丢失,而且丢失后难以找回等问题。而且无线耳机的电量往往较少,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因为电量过低,而彻底关机或者进入深度休眠状态,也给耳机的找回工作增加了难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无线耳机防丢方法及相关产品。
第一方面,一种无线耳机防丢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针对无线耳机的查找指令后,判断是否与所述无线耳机保持通信连接;
若否,则获取与所述无线耳机前一次断开连接时和/或前一次脱落时的历史位置,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是否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
或者,若否,则检测是否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
若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无线耳机重新建立通信连接;
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第一提示指令,所述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第二方面,一种无线耳机防丢方法,应用于无线耳机,所述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与电子设备断开连接,则发送身份识别信号;
若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指令,与所述电子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所述连接请求指令为所述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所述身份识别信号后发送的;
接收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提示指令,并按照所述提示指令包含的提示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第三方面,一种无线耳机防丢方法,应用于无线耳机,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无线耳机运动的姿态参数和\或耳机佩戴数据;
在所述耳机运动姿态参数和\或所述耳机佩戴数据符合预设条件时,则确定所述无线耳机处于脱落状态;
保存所述无线耳机处于脱落状态时的历史位置信息,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历史位置信息,并按照预设方式进行警示操作。
第四方面,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检测到针对无线耳机的查找指令后,判断是否与所述无线耳机保持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否,则获取与所述无线耳机前一次断开连接时或前一次脱落时的历史位置,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是否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或者,若否,则检测是否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若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无线耳机重新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第一提示指令,所述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第五方面,一种无线耳机,所述无线耳机包括处理单元,通信单元,其中,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若检测到与电子设备断开连接,则发送身份识别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指令,与所述电子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所述连接请求指令为所述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所述身份识别信号后发送的;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提示指令,并按照所述提示指令包含的提示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与数据接口,该处理器通过该数据接口读取存储器上存储的指令,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以及任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本申请实施例,在电子设备检测到针对无线耳机的查找指令后,先判断与所述无线耳机是否保持通信连接,在确定与所述无线耳机断开连接的情况下,获取与所述无线耳机前一次断开连接时或前一次脱落时的历史位置,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是否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根据历史位置缩小查找无线耳机的范围,提高无线耳机查找的效率,提高电子设备的智能性。并在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后,与所述无线耳机重新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第一提示指令,使得所述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增加无线耳机被查找到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防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防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耳机防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功能单元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的功能单元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现有的无线耳机的设计往往比较小巧,左右耳机之间也无实体线路连接,在用户佩戴耳机的过程中,有时候没有察觉到耳机脱落,导致耳机丢失;或者很多时候用户不清楚耳机的存放位置,从而找不到耳机,导致耳机丢失,而且丢失后难以找回等问题。而且无线耳机的电量往往较少,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因为电量过低,而彻底关机或者进入深度休眠状态,也给耳机的找回工作增加了难度。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无线耳机防丢方法,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请参看图1所示的无线耳机防丢系统100的架构图。如图1所示,耳机防丢系统100包括电子设备110,无线耳机120,充电盒130。
上述电子设备110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上述无线耳机120可以是真无线立体声(True wireless Stereo,TWS)耳机,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无线耳机。TWS耳机的左右两只耳塞无需线缆连接通过实现左右声道的无线分离即可独立工作。上述充电盒130为上述无线耳机120的充电盒,可以与上述电子设备110以及上述无线耳机120实现通信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基于图1举例所示的无线耳机防丢系统架构或其形变结构来具体实施。
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防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201、在检测到针对无线耳机的查找指令后,判断是否与所述无线耳机保持通信连接;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用户针对电子设备发出的无线耳机查找指令后,获取与所述无线耳机的连接状态信息,通过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判断是否与所述无线耳机保持通信连接。
202、若否,则获取与所述无线耳机前一次断开连接时和/或前一次脱落时的历史位置,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是否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在电子设备判断出于所述无线耳机以及断开连接后,则获取所述无线耳机前一次断开连接时和/或者脱落时的历史位置,这个历史位置可以理解为是无线耳机判断出自身处于脱落状态时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位置信息(脱落后的一段时间内不会断开无线连接,所以可以将该位置信息通过无线连接反馈给电子设备),或者,若无线耳机自身没有定位功能,可以在检测到脱落时发送一个信号给电子设备,使得电子设备记录脱落时电子设备自身的位置信息,或者电子设备判断出与所述无线耳机断开无线连接时电子设备所处的位置信息,该无线连接可以是蓝牙连接。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该历史位置信息设定出一个对应的空间范围,例如该空间范围可以是以脱落位置为中心,身份识别信号最远可探测距离为半径的一个空间范围,甚至更宽,又例如,以断开无线连接位置为中心,蓝牙连接距离为半径设定一个圆圈,该无线耳机可能就在该圆圈上,在基于该圆圈和身份识别信号的最远可探测距离,设定一个对应空间范围,当然还有其他设定方式,在此不做限定。电子设备可以引导(例如语音或图形导航)用户进入该对应的空间范围,电子设备检测是否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当然考虑到无线耳机的位置可能也存在变化,所以也可以在其他空间范围内探测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该探测可以不受特定空间限制。
本申请中,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为能被其他设备识别到的特殊频段的波段信号。其他设备比如说所述电子设备,对耳耳机,或者充电盒等。例如该身份识别信号为低功耗BLE广播信号,并保持无线耳机的BLE可连接状态,当手机等电子设备探测到BLE广播信号时,发起BLE连接,手机与无线耳机BLE连接后,可通过BLE通信发送提示指令,或进一步的通过建立经典蓝牙连接发送提示指令,甚至该身份识别信号可以直接是BLE请求连接信号,以使得手机探测到后进行连接。当然该身份识别信号还可以是其他可探测信号,使得手机等电子设备可探测到无线耳机,进一步建立无线连接。
203、或者,若否,则检测是否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若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无线耳机重新建立通信连接;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在电子设备判断出于所述无线耳机以及断开连接后,便检测是否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若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无线耳机重新建立通信连接。该方式可以更直接的进行探测,在某些场景下可以更快的发现耳机。
204、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提示指令,所述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在电子设备与所述无线耳机建立通信连接之后,则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一个提示指令,无线耳机在接收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提示指令,并按照所述提示指令包含的提示方式进行提示操作。该提示方式可以是发出特定声音、进行闪烁、反馈具体位置信息等。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在电子设备检测到针对无线耳机的查找指令后,先判断与所述无线耳机是否保持通信连接,在确定与所述无线耳机断开连接的情况下,获取与所述无线耳机前一次断开连接时和/或前一次脱落时的历史位置,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是否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根据历史位置缩小查找无线耳机的范围,提高无线耳机查找的效率,提高电子设备的智能性。并在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后,与所述无线耳机重新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第一提示指令,使得所述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增加无线耳机被查找到的可能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若否,则检测是否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之后还包括:若未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获取与所述无线耳机前一次断开连接时或前一次脱落时的历史位置;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探测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若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无线耳机重新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提示指令,所述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如果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无线耳机断开连接,并且也未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获取与所述无线耳机前一次断开连接时或前一次脱落时的历史位置。也即先探测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再获取与所述无线耳机前一次断开连接时或前一次脱落时的历史位置。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探测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并且在探测出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后,与所述无线耳机重新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提示指令,所述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比如无线耳机发出警报声音,指示灯闪烁,或者其他方式。
可见,在所述电子设备与所述无线耳机断开连接,先探测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如果未获取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再获取与所述无线耳机前一次断开连接时或前一次脱落时的历史位置,在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查找,提高无线耳机的查找效率。该方法可以保障在无线耳机离电子设备较近时更快被发现,而在无线耳机离电子设备较远时,又可以尽快锁定查找区域,从而保障不同情况下的查找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发送第一提示指令,所述第一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若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未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检测第二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若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发送第二提示指令,所述第二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第二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无线耳机一般成对,包含左右两只耳机,两只耳机结构对称,功能相同或者相似。在其中一只耳机丢失后,例如假设第一无线耳机为丢失耳机,第二无线耳机为对耳耳机。如果在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发送第一提示指令,所述第一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若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未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检测对耳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并且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到存在所述对耳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的情况下,与对耳耳机建立通信连接。并且向对耳耳机发送第二提示指令,所述第二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第二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第二提示指令可以与第一提示指令相同,也可以不同。但目的一样,皆为让无线耳机发出提示操作,便于查找。
可见,在两个耳机都发生丢失的情况下,如果在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存在对耳耳机,在检测不到丢失耳机身份识别信号的情况下,若能获取到对耳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对耳耳机先建立通信连接,使得对耳耳机发出提示操作,也有利于丢失耳机的寻找。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未检测到存在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检测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若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到存在所述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充电盒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充电盒发送第三提示指令,所述第三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充电盒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同上述示例一致的,丢失的无线耳机可能与充电盒存在同一个空间范围内,但是若未检测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检测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并且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到存在所述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后,与所述充电盒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充电盒发送第三提示指令,使得所述充电盒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可见,如果在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存在与丢失耳机配套的充电盒,则在检测不到丢失耳机身份识别信号的情况下,若能获取到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则先与充电盒建立通信连接,再向所述充电盒发送第三提示指令,使得充电盒能够发出提示操作,也有利于丢失耳机的寻找。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判断是否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保持通信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由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发送的第一警示通知指令,所述第一警示通知指令为所述无线耳机在确定所述无线耳机处于脱落状态时生成的;按照预设方式进行警示操作,所述警示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发出警报声音、警示灯闪烁、亮屏、闪屏、振动以及显示提示信息。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在无线耳机判断自身处于脱落状态时,会向电子设备发送一个第一警示通知指令。电子设备在接收所述第一警示通知指令后,便按照预设的警示方式进行警示操作,比如发出警报声音、警示灯闪烁、亮屏、闪屏、振动以及显示提示信息等。
可见,在无线耳机脱落时,电子设备按照预设方式进行警示操作,能有效降低耳机丢失的可能性。
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无线耳机防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这种方法可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301、若检测到与电子设备断开连接,则发送身份识别信号;
具体的,若无线耳机检测到自身与电子设备已断开连接,则发送身份识别信号。可以理解为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为特殊频段的波段,能被其他设备识别,也即无线耳机的身份标识。当然为避免断开连接后一直发送身份识别信号,可以设置一些其他条件,例如探测到断开前发生了脱落,或者,是由于蓝牙距离过远导致的断开,而非认为放入充电盒等原因导致的断开,当然在身份识别信号为低功耗信号的情况下或者不考虑功耗问题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做区分。
302、若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指令,与所述电子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所述连接请求指令为所述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所述身份识别信号后发送的;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若所述电子设备检测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后,则向无线耳机发送连接请求指令,若无线耳机检测到所述连接请求指令,便于与所述电子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比如无线耳机自动识别所述连接请求指令,在识别后,自动连接。
303、接收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提示指令,并按照所述提示指令包含的提示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具体的,在所述无线耳机与所述电子设备通信连接之后,所述无线耳机切换自身的状态,在发送身份识别信号阶段为低功耗的状态,降低电量损耗。所述低功耗的状态为只按照预设方式发送身份识别信号,不进行其他任何操作。而在与所述电子设备通信连接之后,切换成正常状态,可以在接收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提示指令后,并按照提示指令包含的提示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可以看出,无线耳机在判断自身与电子设备断开连接的情况下,发送身份识别信号,便于电子设备在查找的时候,检测到自身的信号,从而能够重新建立通信连接。并且在重新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提示指令,并按照所述提示指令包含的提示方式进行提示操作。以此,提高丢失的无线耳机被寻找到的可能性,提高无线耳机的智能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若检测到与所述电子设备断开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无线耳机运动的姿态参数和\或耳机佩戴数据;在所述耳机运动姿态参数和\或所述耳机佩戴数据符合预设条件时,则确定所述无线耳机处于脱落状态;保存所述无线耳机处于脱落状态时的历史位置信息,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历史位置信息,并按照预设方式进行警示操作。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若检测到与所述电子设备断开连接之前,若无线检测到自身的姿态参数或者耳机的佩戴状态发送变化,则记录无线耳机运动的姿态参数和\或耳机佩戴数据。根据无线耳机的耳机佩戴数据可以判断出耳机是否保持在耳的状态,若判断出耳机已经离耳,则有可能是自由脱落或者在被用户摘落。因此还需要通过无线耳机运动的姿态参数来计算无线耳机运动过程的加速度。显然,耳机脱落时的加速度与用户摘落时的加速度不同,耳机脱落时的加速度应该接近于自由落体时的加速度。
更进一步的,在判断出无线耳机处于脱落状态时,记录脱落时的历史位置信息,并且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历史位置信息,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警示操作,比如发出警报声音和/或警示灯闪烁等。
可见,通过耳机运动姿态参数和\或所述耳机佩戴数据能有效提高耳机脱落状态判断的准确度。并且在确定脱落后,保存所述无线耳机处于脱落状态时的历史位置信息,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历史位置信息,并按照预设方式进行警示操作。降低耳机丢失可能性的同时,还能提高耳机丢失后被找到的可能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按照预设方式进行警示操作,包括:所述无线耳机进行警示操作,所述警示操作包括发出警报声音和/或警示灯闪烁;或者,所述无线耳机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警示通知指令,所述警示通知指令用于通知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警示操作,所述警示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发出警报声音、警示灯闪烁、亮屏、闪屏、以及信息提示或者,当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且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发生脱落,则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向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发送第二警示通知指令,所述第二警示通知指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无线耳机进行警示操作,所述警示操作包括发出警报声音和/或警示灯闪烁。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当所述无线耳机确定自身处于脱落状态时,既可以由其自身进行警示操作,也可以向对耳耳机或者电子设备发送警示通知指令,使得对耳耳机或者电子设备进行警示操作。脱落的无线耳机或者其对耳耳机进行警示操作,包括发出警报声音和/或警示灯闪烁等;电子设备行警示操作,包括发出警报声音、警示灯闪烁、亮屏、闪屏、以及信息提示等。
可见,在无线耳机处于脱落状态时,通过无线耳机自身发出警示操作,或者由对耳耳机或者电子设备发出警示操作,有效降低无线耳机脱落时被发现的可能性,降低耳机丢失的风险。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所述若检测到与所述电子设备断开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第一无线耳机检测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若检测到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第二无线耳机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发送第一通知指令,所述第一通知指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无线耳机进入休眠状态,所述休眠状态为低功耗的状态;按照预设方式发送身份识别信号。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当两只无线耳机处于能识别对方身份识别信号的空间范围内时,如果两个耳机同时发出身份识别信号,电量很容易消耗殆尽。因此丢失的无线耳机在检测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若检测到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第二无线耳机通信连接,并且向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发送第一通知指令,所述第一通知指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无线耳机进入休眠状态,所述休眠状态为低功耗的状态。而第一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发送身份识别信号。
可见,当两只无线耳机能建立通信连接时,第一无线耳机通知第二无线耳机进入休眠状态,由自身按照预设方式发送身份识别信号,延长两只无线耳机电量的可持续时间,提高自身身份识别信号被电子设备检测到的可能。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按照预设方式发送身份识别信号,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电量值,当所述电量值小于第一电量阈值大于第二电量阈值时,按照第一周期发送身份识别信号;当所述电量值小于所述第二电量阈值大于第三电量阈值时,按照第二周期发送身份识别信号;当所述电量值小于所述第三电量阈值时,向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发送第二通知指令,所述第二通知指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开启身份识别模式,所述身份识别模式为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结束休眠模式,开启发送身份识别信号的模式。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比如无线耳机总电量为100%,第一电量阈值为80%,第二电量阈值为50%,第三电量阈值为5%,第一周期为10ms,第二周期为1s。即在无线耳机的电量大于或者等于80%时,每10ms发送一次身份识别信号。若无线耳机的电量大于50%小于80%,则每1s发送一次身份识别信号。在无线耳机的电量低于5%时,向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发送第二通知指令,所述第二通知指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开启身份识别模式,所述身份识别模式为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结束休眠模式,开启发送身份识别信号的模式。第二无线耳机发送身份识别信号的方式可以与第一无线耳机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见,根据无线耳机当前的不同电量,设置不同的身份识别信号发送周期,以此有效延长无线耳机电量的续航时间。并且在第一无线耳机电量过低时,由第一无线耳机通知第二无线耳机发送身份识别信号,提高被电子设备检测到身份识别信号的可能,从而提高无线耳机被找回的可能。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若检测到与所述电子设备断开连接,则发送身份识别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探测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若获取到所述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则所述无线耳机按照第一预设方式发送身份识别信号,所述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为所述充电盒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发送的身份识别信号后发出的。该第一预设方式可以是停止发送身份识别信号,或间断较长时间发送识别信号,以降低功耗。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例如充电盒与无线耳机均丢失,如果无线耳机与充电盒处于能检测到对方的身份识别信号的空间范围内,无线耳机发送身份识别信号的情况下,充电盒进行探测,当充电盒探测到无线耳机发送的身份识别信号时,发送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而无线耳机在探测到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时,则关闭或降低自身的身份识别信号发射,以保存电量。进一步的,电子设备在获取到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后,则与所述充电盒通信连接。向所述充电盒发送第三通知指令,并且若充电盒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三提示指令,则由所充电盒按照第三提示指令包含的提示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若获取到所述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后,与所述充电盒通信连接,若检测到充电盒的低电量提示信息,则按照第二预设方式发送身份识别信号,所述低电量提示信息为所述充电盒在电量低于充电盒电量阈值时向所述无线耳机发的。
可以理解,如果充电盒的电量低于预设阈值时,再由无线耳机发送身份识别信号。该第二预设方式可以是按照一定频率发送。或者,若用户根据充电盒的提示操作找到了充电盒,由于充电盒与无线耳机空间位置较近(无线耳机在充电盒内或者在充电盒附近),也便于用户找到无线耳机。
可见,在无线耳机与充电盒均丢失的情况下,向所述充电盒发送通知指令(例如广播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使得所述充电盒发送充电盒身份识别信号,并且在充电盒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第三提示指令,则由所充电盒按照第三提示指令包含的提示方式进行提示操作。提高无线耳机电量续航的同时,也增加了无线耳机被找回的可能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与所述充电盒通信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检测到充电盒的低电量提示信息,则按照预设方式发送身份识别信号,所述低电量提示信息为所述充电盒在电量低于充电盒电量阈值时向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发的。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由于无线耳机与充电盒建立了通信连接,因此在充电盒发送身份识别信号的过程中,无线耳机能够获取到充电盒的电量,以及充电盒的低电量提示信息。在检测到充电盒的低电量提示信息后,便按照预设方式发送身份识别信号。
可见,若无线耳机检测到充电盒的电量过低的情况下,由无线耳机发送身份识别信号,提高被电子设备识别的可能性。
与上述实施例一致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无线耳机防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耳机,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无线耳机运动的姿态参数和\或耳机佩戴数据;
在所述耳机运动姿态参数和\或所述耳机佩戴数据符合预设条件时,则确定所述无线耳机处于脱落状态;
保存所述无线耳机处于脱落状态时的历史位置信息,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历史位置信息,并按照预设方式进行警示操作。
具体的,可以理解为,所述警示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无线耳机进行警示操作,所述警示操作包括发出警报声音和/或警示灯闪烁;或者,所述无线耳机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警示通知指令,所述警示通知指令用于通知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警示操作,所述警示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发出警报声音、警示灯闪烁、亮屏、闪屏、以及信息提示或者,当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且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发生脱落,则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向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发送第二警示通知指令,所述第二警示通知指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无线耳机进行警示操作,所述警示操作包括发出警报声音和/或警示灯闪烁。
与上图2、图3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400的功能单元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400包括:处理单元410,通信单元420,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410,用于在检测到针对无线耳机的查找指令后,判断是否与所述无线耳机保持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单元410,还用于若否,则获取与所述无线耳机前一次断开连接时或前一次脱落时的历史位置,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是否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410,还用于或者,若否,则检测是否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若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无线耳机重新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通信单元420,用于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第一提示指令,所述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在电子设备检测到针对无线耳机的查找指令后,先判断与所述无线耳机是否保持通信连接,在确定与所述无线耳机断开连接的情况下,获取与所述无线耳机前一次断开连接时和/或前一次脱落时的历史位置,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是否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根据历史位置缩小查找无线耳机的范围,提高无线耳机查找的效率,提高电子设备的智能性。并在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后,与所述无线耳机重新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第一提示指令,使得所述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增加无线耳机被查找到的可能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410,用于所述若否,则检测是否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之后,还用于若未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获取与所述无线耳机前一次断开连接时或前一次脱落时的历史位置;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探测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若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无线耳机重新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提示指令,所述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所述处理单元410,具体用于若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发送第一提示指令,所述第一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若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未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检测第二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若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发送第二提示指令,所述第二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第二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410,具体用于若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未检测到存在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检测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若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到存在所述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充电盒建立通信连接;向所述充电盒发送第三提示指令,所述第三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充电盒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410,用于所述判断是否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保持通信连接之前,还用于接收由所述无线耳机发送的第一警示通知指令,所述第一警示通知指令为所述无线耳机在确定所述无线耳机处于脱落状态时生成的;按照预设方式进行警示操作,所述警示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发出警报声音、警示灯闪烁、亮屏、闪屏、振动以及显示提示信息。
与上图2、图3、图4所示的实施例一致的,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耳机500的功能单元示意图,所述无线耳机500包括:处理单元510,通信单元520,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510,用于若检测到与电子设备断开连接,则发送身份识别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510,还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指令,与所述电子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所述连接请求指令为所述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所述身份识别信号后发送的;
所述通信单元520,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提示指令,并按照所述提示指令包含的提示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可以看出,无线耳机在判断自身与电子设备断开连接的情况下,发送身份识别信号,便于电子设备在查找的时候,检测到自身的信号,从而能够重新建立通信连接。并且在重新建立通信连接后,接收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提示指令,并按照所述提示指令包含的提示方式进行提示操作。以此,提高丢失的无线耳机被寻找到的可能性,提高无线耳机的智能性。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510,用于所述若检测到与所述电子设备断开连接之前,还用于:获取所述无线耳机运动的姿态参数和\或耳机佩戴数据;在所述耳机运动姿态参数和\或所述耳机佩戴数据符合预设条件时,则确定所述无线耳机处于脱落状态;保存所述无线耳机处于脱落状态时的历史位置信息,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历史位置信息,并按照预设方式进行警示操作。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按照预设方式进行警示操作,所述处理单元510,具体用于:所述无线耳机进行警示操作,所述警示操作包括发出警报声音和/或警示灯闪烁;或者,所述无线耳机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警示通知指令,所述警示通知指令用于通知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警示操作,所述警示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发出警报声音、警示灯闪烁、亮屏、闪屏、以及信息提示;或者,当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且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发生脱落,则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向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发送第二警示通知指令,所述第二警示通知指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无线耳机进行警示操作,所述警示操作包括发出警报声音和/或警示灯闪烁。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所述处理单元510,用于所述若检测到与所述电子设备断开连接之后,还用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检测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若检测到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第二无线耳机通信连接;向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发送第一通知指令,所述第一通知指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无线耳机进入休眠状态,所述休眠状态为低功耗的状态;按照预设方式发送身份识别信号。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按照预设方式发送身份识别信号,所述处理单元510,具体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电量值,当所述电量值小于第一电量阈值大于第二电量阈值时,按照第一周期发送身份识别信号;当所述电量值小于所述第二电量阈值大于第三电量阈值时,按照第二周期发送身份识别信号;当所述电量值小于所述第三电量阈值时,向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发送第二通知指令,所述第二通知指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开启身份识别模式,所述身份识别模式为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结束休眠模式,开启发送身份识别信号的模式。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510,用于所述若检测到与所述电子设备断开连接之后,还用于:获取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若获取到所述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与所述充电盒通信连接;向所述充电盒发送第三通知指令,所述第三通知指令用于通知所述充电盒发送充电盒身份识别信号,若所述充电盒接收来自电子设备的第三提示指令,则由所充电盒按照第三提示指令包含的提示方式进行提示操作,所述第三提示指令为所述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所述充电盒身份识别信号后,与所述充电盒通信连接后向所述充电盒发送的。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所述处理单元510,用于所述与所述充电盒通信连接之后,还用于:若检测到充电盒的低电量提示信息,则按照预设方式发送身份识别信号,所述低电量提示信息为所述充电盒在电量低于充电盒电量阈值时向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发的。
本申请实施例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电子设备600包括应用处理器610、存储器620、通信接口630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621,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621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620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应用处理器610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621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任一步骤的指令。
其中,处理器610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610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6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的。存储器620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620至少用于存储以下计算机程序,其中,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610加载并执行之后,能够实现前述任一实施例公开的多元主体硬件的管理方法中的相关步骤。另外,存储器620所存储的资源还可以包括操作系统和数据等,存储方式可以是短暂存储或者永久存储。其中,操作系统可以包括Windows、Unix、Linux等。数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终端交互数据、终端设备信号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600还可包括有输入输出接口、通信接口、电源以及通信总线。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公开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组件。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无线耳机防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针对无线耳机的查找指令后,判断是否与所述无线耳机保持通信连接;
若否,则获取与所述无线耳机前一次断开连接时和/或前一次脱落时的历史位置,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是否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
或者,若否,则检测是否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
若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无线耳机重新建立通信连接;
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第一提示指令,所述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否,则检测是否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之后,还包括:
若未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获取与所述无线耳机前一次断开连接时或前一次脱落时的历史位置;
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探测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若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无线耳机重新建立通信连接;
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提示指令,所述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建立通信连接;
向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发送第一提示指令,所述第一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若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未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检测第二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
若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建立通信连接;
向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发送第二提示指令,所述第二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第二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未检测到存在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检测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
若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到存在所述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充电盒建立通信连接;
向所述充电盒发送第三提示指令,所述第三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充电盒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与所述第一无线耳机保持通信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由所述无线耳机发送的第一警示通知指令,所述第一警示通知指令为所述无线耳机在确定所述无线耳机处于脱落状态时生成的;
按照预设方式进行警示操作,所述警示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发出警报声音、警示灯闪烁、亮屏、闪屏、振动以及显示提示信息。
6.一种无线耳机防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无线耳机,所述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与电子设备断开连接,则发送身份识别信号;
若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指令,与所述电子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所述连接请求指令为所述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所述身份识别信号后发送的;
接收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提示指令,并按照所述提示指令包含的提示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检测到与所述电子设备断开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无线耳机运动的姿态参数和\或耳机佩戴数据;
在所述耳机运动姿态参数和\或所述耳机佩戴数据符合预设条件时,则确定所述无线耳机处于脱落状态;
保存所述无线耳机处于脱落状态时的历史位置信息,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历史位置信息,并按照预设方式进行警示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方式进行警示操作,包括:
所述无线耳机进行警示操作,所述警示操作包括发出警报声音和/或警示灯闪烁;
或者,所述无线耳机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警示通知指令,所述警示通知指令用于通知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警示操作,所述警示操作包括以下任意一种或多种:发出警报声音、警示灯闪烁、亮屏、闪屏、以及信息提示
或者,当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且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发生脱落,则所述第一无线耳机向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发送第二警示通知指令,所述第二警示通知指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无线耳机进行警示操作,所述警示操作包括发出警报声音和/或警示灯闪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包括第一无线耳机和第二无线耳机,所述若检测到与所述电子设备断开连接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无线耳机检测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若检测到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第二无线耳机通信连接;
向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发送第一通知指令,所述第一通知指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无线耳机进入休眠状态,所述休眠状态为低功耗的状态;
按照预设方式发送身份识别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预设方式发送身份识别信号,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无线耳机的电量值,当所述电量值小于第一电量阈值大于第二电量阈值时,按照第一周期发送身份识别信号;
当所述电量值小于所述第二电量阈值大于第三电量阈值时,按照第二周期发送身份识别信号;
当所述电量值小于所述第三电量阈值时,向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发送第二通知指令,所述第二通知指令用于通知所述第二无线耳机开启身份识别模式,所述身份识别模式为所述第二无线耳机结束休眠模式,开启发送身份识别信号的模式。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检测到与所述电子设备断开连接,则发送身份识别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探测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若获取到所述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则所述无线耳机按照第一预设方式发送身份识别信号,所述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为所述充电盒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发送的身份识别信号后发出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若获取到所述充电盒的身份识别信号后,与所述充电盒通信连接,若检测到充电盒的低电量提示信息,则按照第二预设方式发送身份识别信号,所述低电量提示信息为所述充电盒在电量低于充电盒电量阈值时向所述无线耳机发的。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单元和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在检测到针对无线耳机的查找指令后,判断是否与所述无线耳机保持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否,则获取与所述无线耳机前一次断开连接时或前一次脱落时的历史位置,在所述历史位置对应的空间范围内检测是否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或者,若否,则检测是否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若探测到所述无线耳机的身份识别信号,则与所述无线耳机重新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向所述无线耳机发送第一提示指令,所述提示指令用于提示所述无线耳机按照预设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14.一种无线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耳机包括处理单元,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若检测到与电子设备断开连接,则发送身份识别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指令,与所述电子设备重新建立通信连接,所述连接请求指令为所述电子设备在检测到所述身份识别信号后发送的;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电子设备的提示指令,并按照所述提示指令包含的提示方式进行提示操作。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或6-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或6-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419893.2A 2019-12-31 2019-12-31 无线耳机防丢方法及相关产品 Active CN1130681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9893.2A CN113068114B (zh) 2019-12-31 2019-12-31 无线耳机防丢方法及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419893.2A CN113068114B (zh) 2019-12-31 2019-12-31 无线耳机防丢方法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8114A true CN113068114A (zh) 2021-07-02
CN113068114B CN113068114B (zh) 2023-01-10

Family

ID=76557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419893.2A Active CN113068114B (zh) 2019-12-31 2019-12-31 无线耳机防丢方法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6811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6800A (zh) * 2021-08-12 2021-11-02 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蓝牙充电盒和蓝牙耳机的防盗方法
CN113645352A (zh) * 2021-07-14 2021-11-12 西安Tcl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防丢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993076A (zh) * 2021-11-23 2022-01-2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定位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89794A (zh) * 2021-12-10 2022-03-15 深圳市昂思科技有限公司 助听器防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554471A (zh) * 2022-02-25 2022-05-27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探针的定位方法、装置、烹饪电器及存储介质
CN115705769A (zh) * 2021-08-03 2023-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告警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11307A1 (en) * 2012-10-24 2014-04-24 Appl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locating accessories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8111996A (zh) * 2017-12-07 2018-06-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的查找方法及设备
CN108683799A (zh) * 2018-04-23 2018-10-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查找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834052A (zh) * 2018-06-12 2018-11-1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防丢方法、tws耳机及防丢系统
CN110415495A (zh) * 2018-04-26 2019-1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丢失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209731578U (zh) * 2019-06-28 2019-12-03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用充电盒的定位装置及定位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11307A1 (en) * 2012-10-24 2014-04-24 Appl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locating accessories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8111996A (zh) * 2017-12-07 2018-06-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的查找方法及设备
CN108683799A (zh) * 2018-04-23 2018-10-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查找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415495A (zh) * 2018-04-26 2019-11-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设备丢失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834052A (zh) * 2018-06-12 2018-11-16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防丢方法、tws耳机及防丢系统
CN209731578U (zh) * 2019-06-28 2019-12-03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用充电盒的定位装置及定位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45352A (zh) * 2021-07-14 2021-11-12 西安Tcl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蓝牙耳机防丢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705769A (zh) * 2021-08-03 2023-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告警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96800A (zh) * 2021-08-12 2021-11-02 立讯电子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蓝牙充电盒和蓝牙耳机的防盗方法
CN113993076A (zh) * 2021-11-23 2022-01-28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定位方法、装置、耳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89794A (zh) * 2021-12-10 2022-03-15 深圳市昂思科技有限公司 助听器防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189794B (zh) * 2021-12-10 2024-03-22 深圳市昂思科技有限公司 助听器防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4554471A (zh) * 2022-02-25 2022-05-27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探针的定位方法、装置、烹饪电器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8114B (zh) 2023-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68114B (zh) 无线耳机防丢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684249B (zh) 用于使用电子附件连接的连接属性促进定位附件的主设备
US9821657B2 (en) Drowsy driver detection
TWI645311B (zh) 用於行動終端機的應用程式控制方法及設備、耳機裝置和應用程式控制系統
CN109104684B (zh)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EP3123391B1 (en) Selective user notification for link termination events in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US9851705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erminal apparatus
CN113055530B (zh) 一种模式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9492441A (zh) 一种蓝牙耳机的防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1009216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proximity of a subject
CN109151700B (zh)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5321293A (zh) 一种危险检测提醒方法及智能设备
CN109089201B (zh)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343558A (zh)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587637A (zh) 信息提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08626A (zh) 一种耳机防丢失方法及防丢耳机
CN105373748A (zh) 一种设备防摔方法和装置
CN107894880A (zh) 一种消息提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913445B (zh) 一种连接切换方法、装置及可穿戴设备
CN106600898A (zh) 一种安全预警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151699B (zh)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5086933A (zh) 处于充电仓内的蓝牙耳机寻找方法、装置、终端和系统
CN109121060B (zh) 麦克风堵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073569A (zh) 导航音量的调节方法、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11127937A (zh) 交通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4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523860 room 103, gate 5, No.18, Wusha Haibin Road, Chang'an Town,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Yuda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