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7644A - 一种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装置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装置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67644A CN113067644A CN202110247032.1A CN202110247032A CN113067644A CN 113067644 A CN113067644 A CN 113067644A CN 202110247032 A CN202110247032 A CN 202110247032A CN 113067644 A CN113067644 A CN 1130676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modulator
- bias voltage
- output
- digit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7274 generation of a signal involved in cell-cell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29 sup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3327 LiNbO3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GQYHUHYESMUTHG-UHFFFAOYSA-N lithium niobate Chemical compound [Li+].[O-][Nb](=O)=O GQYHUHYESMUTHG-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04B10/516—Details of coding or modul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装置及其系统,装置包括:检测装置,连接至所述调制器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调制器输出的至少部分光信号,并将所述至少部分光信号转换为反馈电信号;锁相装置,连接至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出端和电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端,用于将所述反馈电信号和所述电信号发生装置产生的待调制的电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混频信号,并基于所述混频信号中的直流分量得到偏置电压信号;以及将所述偏置电压信号输出至所述调制器,以使得所述调制器工作在正交点。根据本公开,能够减小调制器的调制信号的失真,提高了调制信号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调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光纤通信已经成为现代网络传输的主流,而调制器做为核心器件之一,可以将待传输的电信号调制至某一特定频率的连续光上,然后进入主干网络,沿着光纤传递至千家万户。为了使调制器在最佳偏置点工作,通常采用导频法和光功率检测法对调制器进行偏置电压控制。然而,导频法由于加入了导频信号,对于待传输信号来说是一种干扰,影响信号的稳定性,不适合高精度的场合;光功率检测法由于其控制的是光功率,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且光功率与电信号的频率转换存在误差,使得其控制不够精确。所以,现有技术中的调制器偏置电压的控制不精确、干扰大,导致待传输信号容易失真、精度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锁相环的调制器偏置电压控制装置及其系统,以至少解决上述调制器偏置电压的控制不精确、干扰大,导致待传输信号容易失真、精度低等问题之一。
基于上述目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调制器对电信号发生装置产生的待调制的电信号进行调制,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装置,连接至所述调制器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调制器输出的至少部分光信号,并将所述至少部分光信号转换为反馈电信号;
锁相装置,连接至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出端和所述电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端,用于将所述反馈电信号和所述待调制的电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混频信号,并基于所述混频信号的直流分量得到偏置电压信号;以及将所述偏置电压信号输出至所述调制器,以使得所述调制器工作在正交点。
可选地,所述锁相装置包括:
混频器,连接至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出端和所述电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端,用于将所述反馈电信号与所述待调制的电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混频信号;
滤波器,连接至所述混频器,用于将所述混频信号进行直流滤波,得到滤波信号;
微处理单元,连接至所述滤波器,用于基于所述滤波信号得到所述偏置电压信号,并将所述偏置电压信号输入所述调制器以使所述调制器工作在正交点。
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单元对所述滤波信号进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使所述滤波信号的信号功率最大,得到所述偏置电压信号。
可选地,所述微处理单元包括:模数转换模块、处理组件和数模转换器;其中,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将所述滤波信号转换为数字滤波信号,并将所述数字滤波信号发送至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对所述数字滤波信号进行谐波分析得到数字偏置信号,并将所述数字偏置信号发送至所述数模转换模块;所述数模装换模块将所述数字偏置信号转换为所述偏置电压信号,并发送至调制器。
可选地,所述偏置电压控制装置还包括:功率分配装置,连接至所述调制器的输出端,用于将所述调制器的输出信号中的至少部分光信号分配至所述检测装置。
可选地,所述功率分配装置包括光耦合器,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调制器的输出端,所述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所述光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将所述调制器的输出信号传输至通信链路。
可选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光电探测器。
可选地,所述滤波器包括低通滤波器。
可选地,所述偏置电压控制装置还包括:电耦合器,连接至所述电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混频器的输入端和所述调制器的输入端,用于将所述待调制的电信号分别输入所述混频器和所述调制器。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系统,其中,包括:
光信号发生装置,用于产生预设波长的连续光信号;
电信号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待调制的电信号;
调制器,连接至所述光信号发生装置和所述电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端,用于将所述待调制的电信号调制到所述连续光信号上;
根据第一方面所述任一项的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装置,连接至所述调制器和所述电信号发生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调制器的偏置电压信号,以使得所述调制器工作在正交点。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公开提供的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装置及其系统,通过检测调制器输出信号并反馈至混频器,与原始待调制的电信号进行混频,产生携带调制器工作点信息的混频信号,再基于混频信号中直流分量的PID处理,得到适应调制器工作曲线的偏置电压信号,从而更精确地控制调制器,保证其输出的调制信号不失真,波形达到最佳,能够最大限度地使调制在光信号上的电信号与原始电信号相同,提高了调制信号的可靠性和精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2为MZ调制器的传输特性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系统的示例;
图4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调制器工作在正交点时的混频信号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调制器工作在非正交点时的混频信号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混频器的输出功率的仿真结果示例;
图7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PID控制方法的示意性原理图;
图8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调制器偏置电压控制系统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调制器常用的调制方式包括强度调制和相位调制,其中,相比于相位调制,强度调制操作简单,直调直检即可,然而其已调信号的性能取决于调制点的稳定性,也就是说,调制器的直流漂移会使得已调信号在传输链路中急剧恶化。所以,根据调制信号的不同,需要调节偏置电压使得MZ调制器工作在最佳偏置点,否则会出现信号性能下降,甚至是失真等现象,在通信传输中会导致信号的误码。
传统的调制器偏置控制方法包括导频法和光功率检测法:导频法即为调制器增加一个低频扰动信号,称为导频信号,通过调制解调分析导频信号的各次谐波分量即可监测调制器当前所处的工作状态;当调制器处于正交点时,信号的基波分量最大,二次谐波分量最小,因此,导频法的控制对象主要为二次谐波抑制比,通过调节偏置电压使调制器输出信号的二次谐波抑制比最大,即可将调制器工作点控制在正交点;该方法由于加入了导频信号(一般为1kHZ),经过电光-光电转换后,导频信号会寄生在待传输信号周围1kHz处,其偏移频率远小于带通滤波器的带宽而无法用滤波器滤掉,所以对于待传输信号来说是一种干扰,影响信号的稳定性,对于某些高精度传输场合则不适用。而光功率检测法将连续光信号首先输入偏置电压控制器,其内部光耦合器将连续光信号分出一小部分用于监测整体光信号的功率,然后经过调制器,并将调制器输出光功率再次输入偏置电压控制器同样用于记录光信号的功率,将两个光功率进行比较即可得出当前调制器所处的状态,由控制程序转化为偏置电压输出给调制器,从而实现传输点控制。但由于其被控量为光功率,与电信号的频率转换存在误差,所以其控制效果较导频法来说属于间接控制方法,控制效果不精确。
基于上述考虑,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系统。参见图1,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系统的示意性框图。如图1所示,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系统100可以包括:
光信号发生装置110,用于产生预设波长的连续光信号;
电信号发生装置120,用于产生待调制的电信号;
调制器130,连接至所述光信号发生装置110和所述电信号发生装置120的输出端,用于将所述待调制的电信号调制到所述连续光信号上;
偏置电压控制装置140,连接至所述调制器130和所述电信号发生装置110,用于控制所述调制器130的偏置电压信号,以使得所述调制器130工作在正交点。
可选地,调制器130对电信号发生装置产生的待调制的电信号进行调制,调制器130的偏置电压控制装置140可以包括:
检测装置141,连接至所述调制器130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调制器130输出的至少部分光信号,并将所述至少部分光信号转换为反馈电信号;
锁相装置142,连接至所述检测装置141的输出端和所述电信号发生装置120的输出端,用于将所述反馈电信号和所述待调制的电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混频信号,并基于所述混频信号的直流分量得到偏置电压信号;以及将所述偏置电压信号输出至所述调制器130,以使得所述调制器130工作在正交点。
其中,调制器将待调制的电信号和光信号调制后输出,将输出信号的至少部分反馈至锁相装置,与待调制的电信号进行混频后,对混频信号的直流分量进行处理得到偏置电压信号,将该偏置电压信号输出至调制器以使得调制器工作在正交点,从而实现对调制器更精确地控制,最终保证调制器输出的调制信号不失真且稳定,传输效率更高。相比于传统的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方式,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装置及其系统,能够不使用导频信号的情况下对调制器的正交点进行直接控制,保证经过调制的光信号所携带的电信号与原始电信号尽可能相同,减小调制信号的失真,提高了调制信号的可靠性和精确度。适合广泛应用于任何对调制器的偏置电压进行控制的场合。
可选地,光信号发生装置110可以包括激光器。应了解,光信号发生装置110产生的连续光信号的预设波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可选地,电信号发生装置120可以包括提供各种频率、波形和输出电平电信号的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电信号发生装置120输出待调制的射频信号。
可选地,调制器130可以包括LiNbO3(铌酸锂)马赫-曾德尔(MZ)调制器。
其中,参见图2,图2示出了MZ调制器的传输特性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了保证调制信号不失真,MZ调制器的工作点可以设置在正交点,此时,线性度最好。
可选地,检测装置141可以包括光电探测器。其中,光电探测器接收来自调制器120的输出信号中的至少部分信号,并将该至少部分信号转换为相应的反馈电信号。
可选地,所述系统100还包括:功率分配装置150,连接至所述调制器130的输出端,用于将所述调制器的输出信号中的至少部分光信号分配至所述检测装置。进一步地,功率分配装置150可以将所述调制器130的输出信号分成第一光信号和第二光信号。应了解,功率分配装置150可以设置于偏置电压控制装置140中,也可以独立于偏置电压控制装置140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信号和所述第二光信号具有相同的频率和相同的相位。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信号可以输出至所述检测装置14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光信号可以向外传输(如光纤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信号和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功率之比为预设值。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值可以包括10:90。具体来说,第一光信号的功率为调制器130的输出功率的10%,其输入检测装置141;第二光信号的功率为调制器130的输出功率的90%,其可以输入传输通道(如光纤链路)。应了解,所述预设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率分配装置150可以包括光耦合器,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调制器的输出端,所述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锁相装置连接,所述光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将所述调制器的输出信号传输至通信链路。
可选地,参见图3,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系统的示例,其与图1所示的系统结构相似,相同的部分可以与前述实施例中具有相同的结构和/或功能。如图3所示,锁相装置142可以包括:
混频器1421,连接至检测装置141的输出端和电信号发生装置120的输出端,用于将检测装置141输出的所述反馈电信号与所述电信号发生装置120输出的所述待调制的电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混频信号;
滤波器1422,连接至所述混频器1421,用于将所述混频信号进行直流滤波,得到滤波信号;
微处理单元1423,连接至所述滤波器1422,用于基于所述滤波信号得到所述偏置电压信号,并将所述偏置电压信号输入所述调制器130以使所述调制器工作在正交点。
其中,锁相装置142利用反馈光信号与待调制的电信号的频率差和相位差,实现对反馈电信号相对于待调制的电信号的跟踪锁定。当整个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时,反馈电信号和待调制的电信号之间频率相同,相位差固定。混频器1421将原始的待调制的电信号与反馈电信号混频得到混频信号,该混频信号所携带的误差信息即为调制器工作点的漂移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电耦合器,连接至所述电信号发生装置120的输出端与所述混频器1421和所述调制器130,用于将所述待调制的电信号分别输入所述混频器和所述调制器。进一步,可以将所述待调制的电信号分为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信号可以输入调制器130,所述第二电信号可以输入所述混频器1421。应了解,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之间的功率之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限制。以及电耦合器可以设置于偏置电压控制装置140中,也可以独立于偏置电压控制装置140设置,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滤波器1422可以包括低通滤波器。其中,低通滤波器通过将经过混频得到的混频信号中的高频分量、交流分量、纹波分量移除,保留混频信号中的直流分量。其中,该直流分量带有调制器工作点的漂移信息。具体来说,参见图4,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调制器工作在正交点时的混频信号示意图,如图4中所示,(a)中表示调制器的偏置电压在正交点即调制器工作在正交点,(b)中表示经过调制器进行调制的输出信号的基波分量最大,二次谐波分量最小,将至少部分经过调制的输出信号变换后作为反馈电信号与原始的待调制的电信号进行混频,(c)中表示经过混频后的信号直流分量最大。与调制器工作在非正交点相比,参见图5,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调制器工作在非正交点时的混频信号示意图,如图5中所示,(a)中表示调制器的偏置电压在非正交点即调制器工作在非正交点,(b)中表示经过调制的输出信号的基波分量最小,二次谐波分量最大,将至少部分经过调制的输出信号变换后作为反馈电信号与原始的待调制的电信号进行混频,(c)中表示经过混频后的信号直流分量随着工作点的移动而最小,直至工作点在最小点时,直流分量最小。所以,基于对混频信号中的支路分量即滤波信号进行控制,即可实现对调制器的偏置电压的精确控制,从而精确地控制调制器工作在正交点。
参见图6,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混频器的输出功率的仿真结果示例,可以设置MZ调制器的半波电压Vπ为5V,因此调制曲线的正斜率部分为5V~10V,正交点为7.5V,如图6所示,输入变量为调制器的偏置电压即横轴,输出变量为混频器的输出功率即纵轴,调制器的工作点从最小点到正交点的过程中,混频器输出信号功率曲线中输出信号功率在不断增大,因此其电信号的功率也在不断增大。混频器输出信号功率直流分量曲线中,可以看出该信号先增大后减小,在正交点处达到最大值,由仿真结果说明了需要将混频器输出信号中的直流分量控制为最大,即可控制调制器工作在正交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处理单元1423可以包括模数转换模块、处理组件和数模转换器。其中,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将所述滤波信号转换为数字滤波信号,并将所述数字滤波信号发送至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对所述数字滤波信号进行谐波分析得到数字偏置信号,并将所述数字偏置信号发送至所述数模转换模块;所述数模装换模块将所述数字偏置信号转换为所述偏置电压信号,并发送至调制器130的偏置电压端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组件可以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组合实现。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电路、单个或多个为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数字信号处理装置(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装置(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PLC、微控制器、微处理器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微处理单元1423基于PID(proportion-integration-differentiation,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方法和滤波信号得到所述偏置电压信号。其中,参见图7,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PID控制方法的示意性原理图,如图7所示,PID将目标值与反馈值II做差,该差值即为下一次调控的基础值,具有强大的自适应能力。目标值可以为期望达到的值,反馈值II可以为反馈回输入端的值,目标值与反馈值II的差即为误差值。将此误差值进行比例-积分-微分运算,得到反馈值I。反馈值I的与反馈值II之间可以存着传递函数,例如,当传递函数为y=x时,则表示反馈值I和反馈值II相同。经过多次循环后反馈值将无限逼近目标值,最终达到稳定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中,结合图2,微处理单元1423基于PID(proportion-integration-differentiation,比例-积分-微分)控制方法和滤波信号得到所述偏置电压信号中,被控量为滤波信号即混频信号的直流分量,输出量为适应于调制器工作点的偏置电压信号,目标为通过调节偏置电压信号使得低通滤波器输出的信号功率最大,进而使得原始的待调制电信号与被控的反馈电信号的各项信息(如频率和相位)尽可能相同,即调制器输出信号的基波最大、二次谐波最小,达到正交点偏置点的控制效果,以保证信号不失真。可见,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是无导频控制方法,没有附加额外的导频信号,因此不会对频率信号产生额外干扰;同时被控量不是光功率值,因此不会受到输入光功率变化的影响;同时因其采用谐波分析方法,故精确度能够得到保证。
所以,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克服了传统的偏置控制方式中引入导频信号所带来的扰动,传统的偏置控制均从调制信号的一个参数衡量偏置点的漂移情况,而本公开实施例基于锁相装置实现对MZ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将调制器的输出信号整体作为衡量指标进行控制,从而控制输出的调制信号不失真,波形达到最佳,能够最大限度地使调制在光信号上的电信号与原始电信号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调制器偏置电压控制系统的示例,其与图3所示的系统结构相似,相同的部分可以与前述实施例中具有相同的结构和/或功能。如图8所示,微处理单元1423可以包括采集卡和上位机。其中,上位机可以包括Labview控制平台,采集卡可以包括由Labview所支持的采集卡,该采集卡连接于滤波器1422的输出端和调制器130的输入端,与上位机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通信。具体地,采集卡可以采集滤波器1422输出的滤波信号,并将该输出信号发送至上位机;上位机接收到该输出信号后转换为相应的数字信号并进行谐波分析处理,得到偏置电压信号的数字信号,并将该偏置电压信号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的偏置电压信号发送至采集卡,再经由采集卡将该偏置电压信号发送至调制器130。
综上所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装置及其系统,通过检测调制器输出信号并反馈至混频器,与原始待调制的电信号进行混频,产生携带调制器工作点信息的混频信号,再基于混频信号中直流分量的PID处理,得到适应调制器工作曲线的偏置电压信号,从而补偿调制器由于制作工艺、温度变化等参数变化造成的调制器工作曲线的漂移,从而更精确地控制调制器,保证其输出的调制信号不失真,波形达到最佳,能够最大限度地使调制在光信号上的电信号与原始电信号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公开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公开实施例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示出或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IC)芯片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公开实施例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公开实施例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例如,电路)以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公开实施例。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
本公开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调制器对电信号发生装置产生的待调制的电信号进行调制,所述装置包括:
检测装置,连接至所述调制器的输出端,用于接收所述调制器输出的至少部分光信号,并将所述至少部分光信号转换为反馈电信号;
锁相装置,连接至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出端和所述电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端,用于将所述反馈电信号和所述待调制的电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混频信号,并基于所述混频信号的直流分量得到偏置电压信号;以及将所述偏置电压信号输出至所述调制器,以使得所述调制器工作在正交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锁相装置包括:
混频器,连接至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出端和所述电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端,用于将所述反馈电信号与所述待调制的电信号进行混频,得到混频信号;
滤波器,连接至所述混频器,用于将所述混频信号进行直流滤波,得到滤波信号;
微处理单元,连接至所述滤波器,用于基于所述滤波信号得到所述偏置电压信号,并将所述偏置电压信号输入所述调制器以使所述调制器工作在正交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微处理单元对所述滤波信号进行比例-积分-微分控制使所述滤波信号的信号功率最大,得到所述偏置电压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微处理单元包括:模数转换模块、处理组件和数模转换器;其中,
所述模数转换模块将所述滤波信号转换为数字滤波信号,并将所述数字滤波信号发送至处理组件;所述处理组件对所述数字滤波信号进行谐波分析得到数字偏置信号,并将所述数字偏置信号发送至所述数模转换模块;所述数模装换模块将所述数字偏置信号转换为所述偏置电压信号,并发送至调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偏置电压控制装置还包括:功率分配装置,连接至所述调制器的输出端,用于将所述调制器的输出信号中的至少部分光信号分配至所述检测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功率分配装置包括光耦合器,所述光耦合器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调制器的输出端,所述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检测装置连接,所述光耦合器的第二输出端将所述调制器的输出信号传输至通信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光电探测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滤波器包括低通滤波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偏置电压控制装置还包括:电耦合器,连接至所述电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端、所述混频器的输入端和所述调制器的输入端,用于将所述待调制的电信号分别输入所述混频器和所述调制器。
10.一种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系统,其中,包括:
光信号发生装置,用于产生预设波长的连续光信号;
电信号发生装置,用于产生待调制的电信号;
调制器,连接至所述光信号发生装置和所述电信号发生装置的输出端,用于将所述待调制的电信号调制到所述连续光信号上;
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任一项的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装置,连接至所述调制器和所述电信号发生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调制器的偏置电压信号,以使得所述调制器工作在正交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47032.1A CN113067644B (zh) | 2021-03-05 | 2021-03-05 | 一种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装置及其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47032.1A CN113067644B (zh) | 2021-03-05 | 2021-03-05 | 一种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装置及其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67644A true CN113067644A (zh) | 2021-07-02 |
CN113067644B CN113067644B (zh) | 2022-08-09 |
Family
ID=76559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47032.1A Active CN113067644B (zh) | 2021-03-05 | 2021-03-05 | 一种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装置及其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67644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11057A (zh) * | 2021-07-30 | 2021-09-17 | 广州慧智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放大装置、方法及设备 |
CN115549800A (zh) * | 2022-10-12 | 2022-12-30 | 天津大学 | 一种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自动偏压控制装置及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003648A1 (en) * | 2000-06-30 | 2002-01-10 | Tatsuya Kobayashi | Optical transmitt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bias voltage to the optical transmitter |
CN103095378A (zh) * | 2013-01-25 | 2013-05-08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基于pid的de-mzm自动偏置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104901746A (zh) * | 2014-03-05 | 2015-09-09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外调制器任意偏置点稳定装置及其方法 |
US20180173023A1 (en) * | 2016-12-16 | 2018-06-21 | Elenion Technologies, Llc | Bias control of optical modulators |
CN110470251A (zh) * | 2019-08-30 | 2019-11-19 | 天津大学 | 一种基于光电振荡器的光纤长度测量方法 |
CN111258092A (zh) * | 2020-02-12 | 2020-06-09 | 重庆大学 | 一种mz电光调制器偏置点控制方法及系统 |
-
2021
- 2021-03-05 CN CN202110247032.1A patent/CN11306764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003648A1 (en) * | 2000-06-30 | 2002-01-10 | Tatsuya Kobayashi | Optical transmitt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bias voltage to the optical transmitter |
CN103095378A (zh) * | 2013-01-25 | 2013-05-08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 基于pid的de-mzm自动偏置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
CN104901746A (zh) * | 2014-03-05 | 2015-09-09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外调制器任意偏置点稳定装置及其方法 |
US20180173023A1 (en) * | 2016-12-16 | 2018-06-21 | Elenion Technologies, Llc | Bias control of optical modulators |
CN110470251A (zh) * | 2019-08-30 | 2019-11-19 | 天津大学 | 一种基于光电振荡器的光纤长度测量方法 |
CN111258092A (zh) * | 2020-02-12 | 2020-06-09 | 重庆大学 | 一种mz电光调制器偏置点控制方法及系统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11057A (zh) * | 2021-07-30 | 2021-09-17 | 广州慧智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放大装置、方法及设备 |
CN113411057B (zh) * | 2021-07-30 | 2022-02-25 | 广州慧智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功率放大装置、方法及设备 |
CN115549800A (zh) * | 2022-10-12 | 2022-12-30 | 天津大学 | 一种马赫-曾德尔调制器自动偏压控制装置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67644B (zh) | 2022-08-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067644B (zh) | 一种调制器的偏置电压控制装置及其系统 | |
CN103595482B (zh) | 适用于双偏振iq调制器的偏压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104901746B (zh) | 一种根据外调制器任意偏置点稳定装置实现任意偏置点稳定的方法 | |
CN107547138B (zh) | 倍频因子可调谐相位编码信号光学产生装置及方法 | |
CN108306689B (zh) | 基于三导频的双平行马赫-曾德尔调制器(dpmzm)的任意点自动偏压控制方法 | |
CN110017967B (zh) | 一种基于相位比较的电光强度调制器啁啾参数测试方法 | |
CN108768539B (zh) | 光子型微波二分频方法及光子型微波二分频器 | |
US874344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bias point of modulator | |
CN108566249B (zh) | M-z调制器任意偏置点控制系统 | |
CN109613335B (zh) | 一种基于循环移频的微波信号频率测量装置及方法 | |
JP7010304B2 (ja) | 測距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 |
JP2011118360A (ja) | 変調器をモニタ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 |
CN106932925A (zh) | 一种基于混沌信号的偏置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113346956A (zh) | 一种用于iq调制器的基于导频的偏压控制装置和方法 | |
CN107636989A (zh) | 一种自动控制光调制器的偏置电压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932787B (zh) | 一种基于直调激光器的跳频通信系统和跳频信号生成方法 | |
CN104639252A (zh) | 光调制器偏置点锁定方法及系统 | |
JP4008617B2 (ja) | 光源の周波数安定化装置 | |
CN115733552A (zh) | 一种基于fpga的电光调制器最优偏置点自适应跟踪方法 | |
CN111884499A (zh) | 斜波补偿dc/dc转换装置及用于其中的pwm控制器 | |
CN111610737A (zh) | 基于数字矢量调制信号幅度和相位的系统及方法 | |
CN115514421B (zh) | 一种低半波电压mzm直流偏置点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115882955B (zh) | 一种低杂散的光调制器偏置控制装置及方法 | |
CN115694478A (zh) | 锁相环电路、光电系统及电子设备 | |
CN113922878A (zh) | 抗色散功率衰弱且能切换多格式啁啾波形的光子产生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