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7370A - 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7370A
CN113067370A CN202110277832.8A CN202110277832A CN113067370A CN 113067370 A CN113067370 A CN 113067370A CN 202110277832 A CN202110277832 A CN 202110277832A CN 113067370 A CN113067370 A CN 1130673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
determining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78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67370B (zh
Inventor
王晨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nvision Innov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Envision Digital International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nvision Innov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Envision Digital International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nvision Innov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Envision Digital International Pte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nvision Innovatio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7783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673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67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73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673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73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2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 response to charging parameters, e.g. current, voltage or electrical char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50Charging stations characterised by energy-storage or power-genera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50Charging stations characterised by energy-storage or power-generation means
    • B60L53/51Photovolta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3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 response to network capac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5/00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nergy stored within a vehicle to a power network, i.e. vehicle-to-grid [V2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02J3/32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the battery being on-board an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 e.g. vehicle to grid arrangements [V2G], power aggregation, use of the battery for network load balancing, coordinated or cooperative battery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2Remote or cooperative charg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4Detail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operability, e.g. vehicle recognition, authentication, identification or bi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涉及充电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V2G充电站的实时用电功率、所述V2G充电站中的光伏的实时发电功率;基于所述实时用电功率、所述实时发电功率以及第一充电功率总和,确定等效功率,所述等效功率是在不考虑所述V2G充电站中的储能的情况下,所述V2G充电站需要从电网中获取的功率;根据所述等效功率,确定所述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策略,所述充电控制策略支持由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进行放电。本申请实施例确定出的充电控制策略可以满足电网波动最小化的优化目标,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投入市场使用。
电动汽车可以在V2G充电站进行充电,V2G充电站是含有光伏、储能及充电桩,且支持电动汽车进行放电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V2G充电站的电能来源可以是光伏、储能和电网中的至少一种。由于电动汽车的充电行为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且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比较大,对电网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V2G充电站中如何进行充电控制,以尽量减小对电网的影响,相关技术尚未提供较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使得充电控制策略可以满足电网波动最小化的优化目标,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服务器中,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V2G充电站的实时用电功率、所述V2G充电站中的光伏的实时发电功率;
基于所述实时用电功率、所述实时发电功率以及第一充电功率总和,确定等效功率,所述等效功率是在不考虑所述V2G充电站中的储能的情况下,所述V2G充电站需要从电网中获取的功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总和是需求紧急度大于阈值的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
根据所述等效功率,确定所述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策略,所述充电控制策略支持由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进行放电。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等效负荷与基准功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包括:
在所述等效负荷小于0的情况下,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为所述发电高峰时段;
所述根据所述用电状态类型,确定与所述用电状态类型对应的充电控制策略,包括:
在所述用电状态类型为所述发电高峰时段,且第三功率差值大于所述第一充电功率总和,且所述第三功率差值小于第二充电功率总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充电控制策略为第四策略,所述第四策略包括:对i1辆电动汽车启动充电,且所述V2G充电站的储能不放电也不充电,所述i1为正整数;
在所述用电状态类型为所述发电高峰时段,且所述第三功率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充电功率总和,且所述V2G充电站的储能满足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充电控制策略为第五策略,所述第五策略包括:对所有的电动汽车启动充电,且所述储能启动充电;
在所述用电状态类型为所述发电高峰时段,且所述第三功率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充电功率总和,且所述V2G充电站的储能不满足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充电控制策略为第六策略,所述第六策略包括:对所有的电动汽车启动充电,且所述储能不放电也不充电;
其中,所述第二充电功率总和是所述V2G充电站内的所有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所述第三功率差值是所述实时发电功率与所述实时用电功率之间的差值;
在所述第四策略中,所述i1辆电动汽车是根据所述需求紧急度由高到低排序后的前i1辆电动汽车。
可选的,在所述第四策略中,第三充电功率总和小于所述第三功率差值小于第四充电功率总和,所述第三充电功率总和是所述i1辆电动汽车中的前i1-1辆电动汽车以所述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所述第四充电功率总和是所述i1辆电动汽车以所述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所述i1辆电动汽车中的前i1-1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为所述最大充电功率,第i1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为所述第三功率差值与所述第三充电功率总和之间的差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等效功率与基准功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包括:
在所述等效功率等于所述基准功率的情况下,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为所述用电平峰时段;
所述根据所述用电状态类型,确定与所述用电状态类型对应的充电控制策略,包括:
在所述用电状态类型为所述用电平峰时段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充电控制策略为第七策略,所述第七策略包括:对所述需求紧急度大于阈值的电动汽车以所述最大充电功率启动充电,且所述V2G充电站的储能不放电也不充电。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等效功率与基准功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包括:
在所述等效功率小于所述基准功率的情况下,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为所述用电低谷时段;
所述根据所述用电状态类型,确定与所述用电状态类型对应的充电控制策略,包括:
在所述用电状态类型为所述用电低谷时段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充电控制策略为第八策略,所述第八策略包括:对i2辆电动汽车启动充电,且所述V2G充电站的储能不放电也不充电,所述i2为正整数;
其中,在所述第八策略中,所述i2辆电动汽车是根据所述需求紧急度由高到低排序后的前i2辆电动汽车。
可选的,在所述第八策略中,第五充电功率总和小于第四功率差值小于第六充电功率总和,所述第五充电功率总和是所述i2辆电动汽车中的前i2-1辆电动汽车以所述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所述第六充电功率总和是所述i2辆电动汽车以所述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所述第四功率差值是所述基准功率与所述等效功率之间的差值;所述i2辆电动汽车中的前i2-1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为所述最大充电功率,第i2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为所述第四功率差值与所述第五充电功率总和之间的差值。
可选的,所述充电需求信息包括: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刻、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
所述根据所述充电需求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类型,包括:
在当前电量状态不大于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类型为所述待充电类;
在当前电量状态大于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且当前时刻距离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刻不大于预设时间长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类型为所述待离开类;
在当前电量状态大于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且当前时刻距离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刻大于所述预设时间长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类型为所述可放电类;
所述计算属于所述待充电类的电动汽车的需求紧急度,包括:
基于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确定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是达到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所需的时长;
基于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刻,确定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是当下时刻距离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刻的时长;
将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第二时长之商,确定为属于所述待充电类的电动汽车的需求紧急度。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V2G充电站中的各个变压器的记录数据;
基于所述记录数据,确定运营时间内的第一用电总量、第二用电总量和发电量,所述第一用电总量是所述V2G充电站中的电动汽车的充电总量,所述第二用电总量是所述V2G充电站中除所述第一用电总量外的其他用电总量,所述发电量是所述V2G充电站中的光伏的发电总量;
基于所述第一用电总量、所述第二用电总量、所述发电量以及所述运营时间,确定所述基准功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确定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V2G充电站的实时用电功率、所述V2G充电站中的光伏的实时发电功率;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实时用电功率、所述实时发电功率以及第一充电功率总和,确定等效功率,所述等效功率是在不考虑所述V2G充电站中的储能的情况下,所述V2G充电站需要从电网中获取的功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总和是需求紧急度大于阈值的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等效功率,确定所述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策略,所述充电控制策略支持由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进行放电。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存储器与所述存储器相连的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加载并执行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方面所述的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可选实现方式中提供的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服务器通过获取V2G充电站的实时用电功率、实时发电功率以及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信息,可以确定出在不考虑V2G充电站中的储能的情况下,V2G充电站需要从电网中获取的功率(即等效功率),进而服务器可以根据等效功率,制定与之匹配的充电控制策略,使得充电控制策略可以满足电网波动最小化的优化目标,同时,由于充电控制策略支持由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进行放电,将电动汽车视为一种储能资源,在一些场景下可以使用电动汽车中的电能,进一步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V2G充电站的系统框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在本文中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名词进行简单介绍:
电动汽车:指使用电能作为动力源,通过电动机驱动行驶的汽车。
电动汽车因具有清洁的能源和对环境的友好度的优点而受到了广泛关注。电动汽车的广泛应用一方面能够有效缓解传统燃油汽车对于化石燃料的依赖,从而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可以作为灵活的储能资源,用来增强V2G充电站的应对能力。
电荷状态(State of Charge,SOC):表示电池的剩余容量与其完全充电状态下的容量的比值,常用百分数表示。
SOC的取值范围为0~1,当SOC=0时表示电池放电完全,当SOC=1时表示电池完全充满。
车辆到电网(Vehicle-to-Grid,V2G):描述了电动汽车与电网的关系。当电动汽车不使用时,电动汽车的电能可以销售给电网。当电动汽车需要充电时,电能则由电网流向车辆。
在V2G模式下,电动汽车可以视为一种可移动的储能资源,在必要时由电动汽车向电网送电,来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V2G充电站:是含有光伏、储能及充电桩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
近年来电动汽车快速发展,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以集中充电为主,一般建立充电站以实现集中充电。由于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较大,会对电网产生一定的冲击,充电站可以合理配置一定容量的光伏和储能,建成V2G充电站。在V2G充电站中,引入的光伏可以发电,进而平抑充电负荷的随机性;引入的储能可以进行存储能量,促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就近消纳。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储能也可以理解为储能设备、储能资源、储能系统等等。
电动汽车是一种可移动的储能资源,与静态的储能资源相比,后者的充放电时间完全由微网系统的控制策略决定,而前者的充放电时间主要由用户控制,微网系统(micro-grid)是除外部的电网之外,由V2G充电站的其他能源流或者负载构成的系统。用户对电动汽车所做的充放电决策受当前电池电量、当前时刻充电成本等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同时,相比于住宅小区充电站或供企业内部员工使用的充电站,商业公共充电站的充电需求具有车主到达、离开时间不一致,车辆初始SOC差异大,需求波动性较大、对充电服务满意度要求高等特点。
大规模的电动汽车的无序充电会降低电网运行的经济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危害电网的安全运行,所以有必要采取适当的充电控制策略来引导电动汽车进行有序充电,以保障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关技术中,对于含有光伏或储能的充电站运行和配置问题已有一些研究,但对于V2G充电站的运行和配置问题的研究还较少。在为数不多的对于V2G充电站的研究中,往往需要建立复杂的优化模型,并采用线性规划甚至一些启发式算法进行计算,计算过程较为复杂。同时,计算必须依赖由历史数据拟合得到的充电需求预测模型,充电需求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会极大影响方案的优化效果。相关技术中提出的方案在需求灵活性高的商业公共充电站中应用时,存在较大的落地难度。
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不需要对用户的充电需求进行预测,以电网波动最小为优化目标。
结合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V2G充电站的系统框图。该V2G充电站可以包括:光伏11、储能12、充电系统13、电网14和其他负荷设备15。
光伏11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photovoltaic),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系统。光伏11用于为V2G充电站进行供电。光伏11可以安装于V2G充电站的屋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光伏11可以采取集中式,也可以采取分布式。
储能12是包含储能电池的系统。储能12用于在光伏11发电过剩或者电网14负荷低谷时,使用储能电池存储多余的电能。例如:在夜间时,将低价电能存入储能电池,在白天时输出储能电池内的电能为V2G充电站进行供电。
充电系统13包含若干个充电桩131(charging pile),以及若干个电动汽车132。其中,充电桩131是为电动汽车132提供充电服务的充能设备。充电桩131支持与电动汽车132相连,为驶入V2G充电站的电动汽车132进行供电。充电桩131可以为落地式充电桩或挂壁式充电桩,采取计时、计电度、计金额等类型的计费方式。一个充电桩131支持为一个或者多个电动汽车132提供充电服务,图1中仅以一个充电桩131为一个电动汽车132提供充电服务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可选的,充电桩131包括人机交互界面,可以获取用户对于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信息。可选的,充电桩131与电动汽车132相连接时,可以获取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桩131是一种V2G模式下的充电桩,电动汽车132是一种V2G模式下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132支持进行放电,充电桩131支持接收电动汽车132释放的电能。
电网14是用于输送来自外部的电能的网络。可以理解的是,除了V2G充电站之外,电网14还负责为社会中的其他用电场所进行供电。
其他负荷设备15是V2G充电站中除了电动汽车之外,其他需要用电的设备。其他负荷设备15可以是V2G充电站中的办公用电设备(如计算机),生活用电设备(如电灯)等等。
上述V2G充电站中的模块可以与服务器16通过网络进行互相通信,该网络可以是有线网络,也可以是无线网络。
服务器16用于对V2G充电站的运行进行监测与控制。服务器16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16支持制定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策略,对V2G充电站内的充电行为进行控制。
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V2G充电站中的服务器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0,获取V2G充电站的实时用电功率、V2G充电站中的光伏的实时发电功率。
V2G充电站中存在充电桩以及其他用电设备,实时用电功率是V2G充电站中的所有用电设备在当前时刻用电所对应的功率。实时发电功率是V2G充电站中的光伏在当前时刻发电所对应的功率。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对电量进行数据采集存在一定的时延性,“当前时刻”实际上是比真实的时刻稍早一点的时刻,服务器获取到的实时用电功率、实时发电功率是稍早一点的时刻所对应的功率。
可选的,V2G充电站中存在电表数据采集系统。电表数据采集系统接入V2G充电站中的变压器总表可得到实时用电功率,电表数据采集系统接入光伏网柜中的智能电表可得到实时发电功率。服务器通过网络,从电表数据采集系统处获取实时用电功率以及实时发电功率。
步骤220,基于实时用电功率、实时发电功率以及第一充电功率总和,确定等效功率。
第一充电功率总和是需求紧急度不小于阈值的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
需求紧急度用于体现为电动汽车提供满足其充电需求信息对应的服务的紧急程度。可选的,需求紧急度的数值越大,意味着越需要尽快为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可选的,需求紧急度是正数,服务器根据需求紧急度的数值,可以将电动汽车划分成不同的需求类型,属于同一个需求紧急度的数值范围的电动汽车是同一个需求类型。
可选的,在V2G充电站中,属于待充电类的电动汽车才对应有需求紧急度,其他类型的电动汽车不对应有需求紧急度。其中,属于待充电类的电动汽车指的是:在V2G充电站中,还未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的电动汽车。
其中,需求紧急度对应的阈值可以人工设定,也可以由服务器设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最大充电功率指的是电动汽车实际可实现的充电功率的最大值。不同电动汽车的最大充电功率可以相同或不同。可选的,对于任一电动汽车,最大充电功率Pc是电动汽车所允许的充电功率的最大值Pbcha与电动汽车所接的充电桩的额定输出功率Ppileout之间的最小值。即,Pc=min{Pbcha,Ppileout}。
示例性的,V2G充电站中包括:电动汽车a、电动汽车b、电动汽车c以及电动汽车d,对应的最大充电功率分别为:Pc1,Pc2,Pc3,Pc4。需求紧急度不小于阈值的电动汽车包括:电动汽车a、电动汽车b、电动汽车c,则第一充电功率总和=Pc1+Pc2+Pc3
等效功率是在不考虑V2G充电站中的储能的情况下,V2G充电站需要从电网中获取的功率。服务器在获取实时用电功率Ptotal、实时发电功率Psolar以及第一充电功率总和
Figure BDA0002977338480000101
后,等效功率
Figure BDA0002977338480000102
其中,m是V2G充电站内需求紧急度不小于阈值的电动汽车的总数量,m为正整数。
步骤230,根据等效功率,确定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策略,充电控制策略支持由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进行放电。
由于等效功率是V2G充电站需要从电网中获取的功率,为了使电网的波动最小,则服务器根据确定的等效功率,确定与之匹配的充电控制策略。
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指的是:在V2G充电站中,已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的电动汽车。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具有富余电量,可以用于对V2G充电站进行供电。也即: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充电控制策略支持由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进行放电。
可选的,上述步骤210至步骤230可以以预设时间间隔进行更新,即:服务器以预设时间间隔为周期,重新制定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策略。示例性的,预设时间间隔为15分钟。可选的,上述步骤210至步骤230可以在管理人员的触发下进行更新,即:在人工设置更新后,服务器重新制定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策略。可选的,上述步骤210至步骤230可以由事件触发更新,事件可以是V2G充电站内的电动汽车的数量高于第一阈值,或者低于第二阈值等等。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服务器通过获取V2G充电站的实时用电功率、实时发电功率以及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信息,可以确定出在不考虑V2G充电站中的储能的情况下,V2G充电站需要从电网中获取的功率(即等效功率),进而服务器可以根据等效功率,制定与之匹配的充电控制策略,使得充电控制策略可以满足电网波动最小化的优化目标,同时,由于充电控制策略支持由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进行放电,将电动汽车视为一种储能资源,在一些场景下可以使用电动汽车中的电能,进一步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在基于图2的可选实施例中,图3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240至步骤260:
步骤240,获取V2G充电站内的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信息。
服务器获取位于V2G充电站内的所有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信息。
充电需求信息是用于体现电动汽车对V2G充电站所提供的服务的需求的信息。可选的,充电需求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刻、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可选的,V2G充电站将根据充电需求信息,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可选的,服务器从充电桩处获取充电需求信息。充电桩包括人机交互界面,充电桩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获取用户针对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信息,并将充电需求信息通过网络发送给服务器。
步骤250,根据充电需求信息,确定电动汽车的需求类型,需求类型包括:可放电类、待充电类以及待离开类中的至少一种。
针对任一电动汽车,服务器根据获取到的充电需求信息,确定该电动汽车对应的需求类型。
可选的,步骤250可以替换实现为如下步骤:
S11,在当前电量状态不大于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的情况下,确定电动汽车的需求类型为待充电类。
S12,在当前电量状态大于电动汽车对应的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且当前时刻距离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刻不大于预设时间长度的情况下,确定电动汽车的需求类型为待离开类。
S13,在当前电量状态大于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且当前时刻距离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刻大于预设时间长度的情况下,确定电动汽车的需求类型为可放电类。
示例性的,当电动汽车的当前电池电量状态满足:SOCnow>SOCdep,且Tleft=tdep-tnow>15min,则该电动汽车属于可放电类;当电动汽车的当前电池电量状态满足:SOC now>SOCdep,且Tleft=tdep-tnow<=15min,则该电动汽车属于待离开类;当电动汽车的当前电池电量状态满足:SOC now<=SOCdep,则该电动汽车属于待充电类。
其中,SOC now是指该电动汽车当下时刻的电量状态;SOCdep是指该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tdep是指该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刻;tnow是指当下时刻。SOC now可以由充电桩从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处获取,并传递给服务器。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以需求类型包括:可放电类、待充电类以及待离开类进行了示例性的说明。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需求类型仅包括:可放电类和待充电类。示例性的,在当前电量状态不大于电动汽车对应的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的情况下,服务器确定电动汽车的需求类型为待充电类;在当前电量状态大于电动汽车对应的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的情况下,服务器确定电动汽车的需求类型为可放电类。
步骤260,计算属于待充电类的电动汽车的需求紧急度。
由于属于可放电类或待离开类的电动汽车均已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无需再进行充电,则服务器只计算属于待充电类的电动汽车的需求紧急度。
可选的,步骤260可以替换实现为如下步骤:
S21,基于电动汽车对应的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确定第一时长,第一时长是达到电动汽车对应的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所需的时长。
充电需求信息可以包括:电动汽车对应的期望的离开时刻、电动汽车对应的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除了充电需求信息之外,充电桩也可以从电动汽车的BMS获取电动汽车的电池信息,包括: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电动汽车所允许的充电功率的最大值等等。进一步的,服务器从充电桩处获取上述信息。
电动汽车对应的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可以记为SOCdep,电动汽车当下时刻的电量状态可以记为SOCnow,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可以记为W,最大充电功率可以记为Pc,Pc=min{Pbcha,Ppileout}。
第一时长可以记为Tc,Tc=(SOCdep-SOCnow)*W/Pc
S22,基于电动汽车对应的期望的离开时刻,确定第二时长,第二时长是当下时刻距离电动汽车对应的期望的离开时刻的时长。
电动汽车对应的期望的离开时刻可以记为tdep,当下时刻可以记为tnow
第二时长可以记为Tleft,Tleft=tdep-tnow
S23,将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之商,确定为属于待充电类的电动汽车的需求紧急度。
需求紧急度可以记为α,α=Tc/Tleft
当α≥1时,表示该电动汽车需要尽快开始充电,才能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当α<1时,表示该电动汽车尚可等待一段时间再开始充电,也能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
步骤210,获取V2G充电站的实时用电功率、V2G充电站中的光伏的实时发电功率。
步骤220,基于实时用电功率、实时发电功率以及第一充电功率总和,确定等效功率。
步骤230,根据等效功率,确定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策略,充电控制策略支持由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进行放电。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不需要依赖于预测模型,只需要统计实时用电功率、实时发电功率以及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信息,即可计算得到等效功率,从而后续使用等效功率确定充电控制策略,实施难度较低。
在基于图2的可选实施例中,图4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步骤230替换实现为步骤231和步骤232:
步骤210,获取V2G充电站的实时用电功率、V2G充电站中的光伏的实时发电功率。
步骤220,基于实时用电功率、实时发电功率以及第一充电功率总和,确定等效功率。
步骤231,根据等效功率与基准功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
基准功率是V2G充电站需要从电网中获取的功率的参考值。服务器获取等效功率与基准功率,根据等效功率与基准功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用电状态类型包括:用电高峰时段、用电平峰时段、用电低谷时段和发电高峰时段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的,基准功率是服务器根据记录数据预测得到的。基准功率的确定方法可参考如下步骤:
S31,获取V2G充电站中的各个变压器的记录数据。
记录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中的至少一种:V2G充电站的地理位置坐标、V2G充电站各变压器下接入光伏规模;V2G充电站各变压器下接入充电桩的台数、额定充电输出功率、额定接收功率及充放电效率;V2G充电站各变压器下接入储能的容量、放电功率、充电功率、最大充放电深度;V2G充电站各变压器下接入其他负荷的历史日负荷曲线,需要至少连续一个自然年的15分钟颗粒度的用电负荷数据;V2G充电站各变压器下每日充电电量历史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记录数据的采集可以以变压器为单位,对接入在同一变压器下的各项数据进行采集。
S32,基于记录数据,确定运营时间内的第一用电总量、第二用电总量和发电量,第一用电总量是V2G充电站中的电动汽车的充电总量,第二用电总量是V2G充电站中除第一用电总量外的其他用电总量,发电量是V2G充电站中的光伏的发电总量。
服务器基于记录数据,可以对次日的数据或者负荷曲线进行预测,预测数据包括:在V2G充电站的运营时间内,除充电桩外的其他负荷的功率曲线以及总用电量Qtotal(即第二用电总量),功率曲线的数据为15分钟颗粒度级;光伏发电的功率曲线及总发电量Qsolar(即发电量),功率曲线的数据为15分钟颗粒度级;电动汽车的充电总电量Qev(即第一用电总量)。
示例性的,当V2G充电站的运营时间为06:00-次日0:00时,则运营时间内的数据采集点集合为={06:00,06:15,06:30…23:45,0:00}。
S33,基于第一用电总量、第二用电总量、发电量以及运营时间,确定基准功率。
第一用电总量可以记为Qev,第二用电总量可以记为Qtotal,发电量可以记为Qsolar,运营时间可以记为T。
基准功率可以记为Pbase,Pbase=(Qtotal-Qsolar+Qev)/T。由上述公式可知,基准功率可以表示V2G充电站运营时间内的平均功率。
步骤232,根据用电状态类型,确定与用电状态类型对应的充电控制策略,充电控制策略支持由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进行放电。
用电状态类型包括:用电高峰时段、用电平峰时段、用电低谷时段和发电高峰时段中的至少一种。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用电状态类型与充电控制策略可以是一对一关系,也可以是一对多关系。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通过记录数据,对次日的数据进行预测,并根据次日数据,计算得到基准功率,基准功率可以作为V2G充电站运营时段内的平均功率,用于后续与等效功率进行比较,从而准确的判断出当前时刻的用电状态类型,从而后续可以根据用电状态类型,制定出恰当的充电控制策略。
在基于图4的可选实施例中,记等效功率为Pequ,记基准功率为Pbase,步骤231存在如下几种情况:
一、等效功率大于基准功率,即:Pequ>Pbase>0,则用电状态类型是用电高峰时段。
二、等效功率小于0,即:Pequ<0,则用电状态类型是发电高峰时段。
三、等效功率等于基准功率,即:Pequ=Pbase>0,则用电状态类型是用电平峰时段。
四、等效功率小于基准功率,且等效功率大于0,即:0<Pequ<Pbase,则用电状态类型是用电低谷时段。
下面,针对上述不同的用电状态类型,对与用电状态类型对应的充电控制策略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一、用电状态类型是用电高峰时段。
1)在用电状态类型为用电高峰时段,且V2G充电站的储能不满足放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充电控制策略为第一策略,第一策略包括:对需求紧急度大于阈值的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启动充电,且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启动放电。
2)在用电状态类型为用电高峰时段,且V2G充电站的储能满足放电条件,且储能的放电功率小于第一功率差值的情况下,确定充电控制策略为第二策略,第二策略包括:对需求紧急度大于阈值的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启动充电,且储能启动放电,且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启动放电。
3)在用电状态类型为用电高峰时段,且V2G充电站的储能满足放电条件,且储能的放电功率不小于第一功率差值的情况下,确定充电控制策略为第三策略,第三策略包括:对需求紧急度大于阈值的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启动充电,且储能启动放电;
其中,第一功率差值是等效功率与基准功率之间的差值。
可选的,储能的放电条件是:储能当前SOC>(1-放电深度)。
可选的,储能允许的放电功率可以记为Psdis,在储能启动放电时,实际的放电功率=min{Psdis,(Pequ-Pbase)}。
示例性的,第一策略包括:当属于用电高峰时段时,仅对需求紧急度α≥1的电动汽车所连接的充电桩启动充电,充电功率为最大充电功率Pc。同时对储能进行检测,若储能当前SOC<=(1-放电深度),则储能不放不充,仅由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启动放电。
示例性的,第二策略包括:当属于用电高峰时段时,仅对需求紧急度α≥1的电动汽车所连接的充电桩启动充电,充电功率为最大充电功率Pc。同时对储能进行检测,若储能当前SOC>(1-放电深度),则储能启动放电,放电功率=min{Psdis,(Pequ-Pbase)}。若储能启动放电仍有:储能的放电功率+Pbase<Pequ,则同时启动V2G模式,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也启动放电。
示例性的,第三策略包括:当属于用电高峰时段时,仅对需求紧急度α≥1的电动汽车所连接的充电桩启动充电,充电功率为最大充电功率Pc。同时对储能进行检测,若储能当前SOC>(1-放电深度),则储能启动放电,放电功率=min{Psdis,(Pequ-Pbase)}。若储能启动放电,(储能的放电功率+Pbase))不小于Pequ,则不启动V2G模式,仅由储能启动放电。
可选的,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均对应有放电优先度,服务器根据放电优先度进行排序,对全部或部分的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启动放电。关于确定放电优先度的方法,结合参考如下步骤:
S41,获取第一优先度和第二优先度,第一优先度是电动汽车的最大放电功率与V2G充电站内的所有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的最大放电功率的均值之间的商,第二优先度是当下时刻距离电动汽车对应的期望的离开时刻的时长与当下时刻距离V2G充电站的营业结束时刻的时长之间的商。
其中,电动汽车的最大放电功率指的是电动汽车实际放电时所允许的放电功率的最大值。电动汽车的最大放电功率可以记为Pd,Pd为电动汽车的富余电量在预设时间长度内放完的平均放电功率Pleft、电动汽车所允许的最大放电功率Pbdis、电动汽车所连接充电桩允许的额定接收功率Ppilein三者中的最小值,即:Pd=min{Pleft,Pbdis,Ppilein}。Pd的值越大,意味着电动汽车越优先放电。
V2G充电站内的所有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的最大放电功率的均值可以记为Pdaver,则第一优先度=Pd/Pdaver
电动汽车对应的期望的离开时刻可以记为tdep;当下时刻可以记为tnow,则当下时刻距离电动汽车对应的期望的离开时刻的时长可以记为Tleft,Tleft=tdep-tnow。Tleft越小,即电动汽车离开得越早越优先放电,以保障更多V2G资源可以在离场前被利用。
V2G充电站的营业结束时刻可以记为tclose,则第二优先度=Tleft/(tclose-tnow)。
S42,将第一优先度和第二优先度之差确定为放电优先度。
放电优先度可以记为β,β=Pd/Pdaver-Tleft/(tclose-tnow)。放电优先度的值越大,电动汽车越优先进行放电。
可选的,服务器将V2G充电站内的所有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按放电优先度β从高到低排序,当充电站内共有x辆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时,将该顺序列表记为[EVd1,EVd2,…,EVdx],其可实现的最大放电功率Pd分别为Pd1,Pd2,…,Pdx
在第一策略中,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启动放电,包括:确定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的放电优先度;根据放电优先度,对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进行排序;对排序靠前的j1辆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启动放电,j1为正整数;其中,第一放电功率总和小于第一功率差值小于第二放电功率总和,第一放电功率总和是j1辆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中的前j1-1辆电动汽车以最大放电功率进行放电所达到的功率总和,第二放电功率总和是j1辆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中以最大放电功率进行放电所达到的功率总和;j1辆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中的前j1-1辆电动汽车的放电功率为最大放电功率,第j1辆电动汽车的放电功率为第一功率差值与第一放电功率总和之间的差值。
示例性的,在第一策略中,对j1辆电动汽车启动放电。其中,j1满足:
Figure BDA0002977338480000181
其中,EV1,EV2,…,EVj1-1按照可实现的最大放电功率Pd放电,EVj1按照功率
Figure BDA0002977338480000182
进行放电。
在第二策略中,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启动放电,包括:确定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的放电优先度;根据放电优先度,对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进行排序;对排序靠前的j2辆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启动放电,j2为正整数;其中,第三放电功率总和小于第二功率差值小于第四放电功率总和,第三放电功率总和是j2辆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中的前j2-1辆电动汽车以最大放电功率进行放电所达到的功率总和,第二功率差值是等效功率减去基准功率,再减去储能的放电功率的差值,第四放电功率总和是j2辆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中以最大放电功率进行放电所达到的功率总和;j2辆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中的前j2-1辆电动汽车的放电功率为最大放电功率,第j2辆电动汽车的放电功率为第二功率差值与第三放电功率总和之间的差值。
示例性的,在第二策略中,对j2辆电动汽车启动放电。其中,j2满足:
Figure BDA0002977338480000183
其中,EV1,EV2,…,EVj2-1按照可实现的最大放电功率Pd放电,EVj2按照功率
Figure BDA0002977338480000184
进行放电。其中,Psdis指的是储能的放电功率。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用电状态类型是用电高峰时段时,仅对需求紧急度较大的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同时启动储能或电动汽车放电,以尽量减少V2G充电站需要从外部的电网获取的电量,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同时,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优先储能进行放电,在储能不满足放电的条件下,基于放电优先度,对一些电动汽车启动放电,避免了对电动汽车中的能量的不合理消耗。
二、用电状态类型是发电高峰时段。
1)在用电状态类型为发电高峰时段,且第三功率差值大于第一充电功率总和,且第三功率差值小于第二充电功率总和的情况下,确定充电控制策略为第四策略,第四策略包括:对i1辆电动汽车启动充电,且V2G充电站的储能不放电也不充电,i1为正整数。
2)在用电状态类型为发电高峰时段,且第三功率差值大于第二充电功率总和,且V2G充电站的储能满足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充电控制策略为第五策略,第五策略包括:对所有的电动汽车启动充电,且储能启动充电。
3)在用电状态类型为发电高峰时段,且第三功率差值大于第二充电功率总和,且V2G充电站的储能不满足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充电控制策略为第六策略,第六策略包括:对所有的电动汽车启动充电,且储能不放电也不充电。
其中,第二充电功率总和是V2G充电站内的所有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第三功率差值是实时发电功率与实时用电功率之间的差值;在第四策略中,i1辆电动汽车是根据需求紧急度由高到低排序后的前i1辆电动汽车。
可选的,储能的充电条件是:储能当前SOC<充电深度。
可选的,储能允许的充电功率可以记为Pscha,在储能启动充电时,
Figure BDA0002977338480000191
Figure BDA0002977338480000192
其中,n是V2G充电站内的电动汽车的总数量,n为正整数。
可选的,服务器可以根据需求紧急度对电动汽车进排序,对EV1,EV2,…,EVi1共i1辆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可选的,i1的取值需要满足如下条件:在第四策略中,第三充电功率总和小于第三功率差值小于第四充电功率总和,第三充电功率总和是i1辆电动汽车中的前i1-1辆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第四充电功率总和是i1辆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可选的,i1辆电动汽车中的前i1-1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为最大充电功率,第i1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为第三功率差值与第三充电功率总和之间的差值。
示例性的,第四策略包括:当属于发电高峰时段时,若
Figure BDA0002977338480000193
m是V2G充电站内需求紧急度不小于阈值的电动汽车的总数量,n是V2G充电站内的电动汽车的总数量,m、n为正整数,则服务器根据需求紧急度的排序,对i1辆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其中i1满足:
Figure BDA0002977338480000201
Ptotal是实时用电功率,Psolar是实时发电功率。其中,EV1,EV2,…,EVi1-1按照可实现的最大充电功率Pc充电,EVi1按照功率
Figure BDA0002977338480000202
进行充电,同时储能不充不放。
示例性的,第五策略包括:当属于发电高峰时段时,若
Figure BDA0002977338480000203
则服务器则对V2G充电站内的全部电动汽车所连接的充电桩启动充电,充电功率为其可实现的最大充电功率Pc,同时对储能进行检测,若储能当前SOC小于充电深度,则储能启动充电,充电功率为
Figure BDA0002977338480000204
示例性的,第六策略包括:当属于发电高峰时段时,若
Figure BDA0002977338480000205
则服务器则对V2G充电站内的全部电动汽车所连接的充电桩启动充电,充电功率为其可实现的最大充电功率Pc,同时对储能进行检测,若储能当前SOC不小于充电深度,则储能不放不充。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用电状态类型是发电高峰时段时,第三功率差值是实时发电功率与实时用电功率之间的差值,服务器可以根据第三功率差值的大小,确定提供充电服务的电动汽车的数量,以及确定是否对储能进行充电,以提高光伏发电对应的实时发电功率的利用率。
三、用电状态类型是用电平峰时段。
1)在用电状态类型为用电平峰时段的情况下,确定充电控制策略为第七策略,第七策略包括:对需求紧急度大于阈值的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启动充电,且V2G充电站的储能不放电也不充电。
示例性的,第七策略包括:当属于用电平峰时段时,仅对需求紧急度α≥1的电动汽车所连接的充电桩启动充电,充电功率为最大充电功率Pc,同时储能不放不充。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用电状态类型是用电平峰时段时,仅对需求紧急度较大的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以尽量减少V2G充电站需要从外部的电网获取的电量,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四、用电状态类型是用电低谷时段。
1)在用电状态类型为用电低谷时段的情况下,确定充电控制策略为第八策略,第八策略包括:对i2辆电动汽车启动充电,且V2G充电站的储能不放电也不充电,i2为正整数。
其中,在第八策略中,i2辆电动汽车是根据需求紧急度由高到低排序后的前i2辆电动汽车。
可选的,服务器可以根据需求紧急度对电动汽车进排序,对EV1,EV2,…,EVi2共i2辆电动汽车进行充电。
可选的,i2的取值需要满足如下条件:在第八策略中,第五充电功率总和小于第四功率差值小于第六充电功率总和,第五充电功率总和是i2辆电动汽车中的前i2-1辆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第六充电功率总和是i2辆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第四功率差值是基准功率与等效功率之间的差值。可选的,i2辆电动汽车中的前i2-1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为最大充电功率,第i2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为第四功率差值与第五充电功率总和之间的差值。
示例性的,第八策略包括:当属于用电低谷时段时,服务器根据需求紧急度的排序,对i2辆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其中i2满足:
Figure BDA0002977338480000211
其中,EV1,EV2,…,EVi2-1按照其可实现的最大充电功率Pc充电,EVi2按照功率
Figure BDA0002977338480000212
进行充电,同时储能不充不放。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用电状态类型是用电低谷时段时,对按照需求紧急度排序的i1辆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以尽量减少V2G充电站需要从外部的电网获取的电量,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服务器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获取记录数据。
记录数据包括但不限于如下中的至少一种:V2G充电站的地理位置坐标、V2G充电站各变压器下接入光伏规模;V2G充电站各变压器下接入充电桩的台数、额定充电输出功率、额定接收功率及充放电效率;V2G充电站各变压器下接入储能的容量、放电功率、充电功率、最大充放电深度;V2G充电站各变压器下接入其他负荷的历史日负荷曲线,需要至少连续一个自然年的15分钟颗粒度的用电负荷数据;V2G充电站各变压器下每日充电电量历史数据。
步骤502,预测次日各负荷曲线及数据。
预测数据包括:在V2G充电站的运营时间内,除充电桩外的其他负荷的功率曲线以及总用电量Qtotal,功率曲线的数据为15分钟颗粒度级;光伏发电的功率曲线及总发电量Qsolar,功率曲线的数据为15分钟颗粒度级;电动汽车的充电总电量Qev
步骤503,计算次日的基准功率Pbase
Pbase=(Qtotal-Qsolar+Qev)/T。
步骤504,采集充电需求信息。
服务器对V2G充电站内的所有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信息进行采集。
步骤505,判断需求类型。
服务器根据充电需求信息,判断V2G充电站内的所有电动汽车的需求类型,需求类型包括:可放电类、待离开类和待充电类。
步骤506,判断SOCnow>SOCdep且Tleft>15min是否成立。
若成立,则跳转至步骤507;若不成立,则跳转至步骤508或步骤509。
步骤507,确定电动汽车属于可放电类。
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支持后续进行放电,为V2G充电站进行供电。
步骤508,确定电动汽车属于待离开类。
在SOCnow>SOCdep且Tleft<15min的情况下,电动汽车属于待离开类。
步骤509,确定电动汽车属于待充电类。
在SOCnow<SOCdep的情况下,电动汽车属于待充电类。
步骤510,计算需求紧急度并排序。
服务器根据充电需求信息,计算属于待充电类的电动汽车的需求紧急度,并按照由高到低进行排序。
步骤511,计算当前的等效功率Pequ
等效功率
Figure BDA0002977338480000221
其中,Ptotal表示实时用电功率;Psolar表示实时发电功率;
Figure BDA0002977338480000222
表示需求紧急度不小于阈值的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
步骤512,判断Pequ是否小于0。
若Pequ不小于0,则跳转至步骤513;若Pequ小于0,则跳转至步骤524。
步骤513,判断Pequ是否等于Pbase
若Pequ不等于Pbase,则跳转至步骤514;若Pequ等于Pbase,则跳转至步骤530。
步骤514,判断Pequ是否大于Pbase
若Pequ大于Pbase,则跳转至步骤515;若Pequ不大于Pbase,则跳转至步骤532。
步骤515,确定当前时刻属于用电高峰时段。
步骤516,判断储能是否满足放电条件。
可选的,储能的放电条件是:储能当前SOC>(1-放电深度)。
若储能满足放电条件,则跳转至步骤517;若储能不满足放电条件,则跳转至步骤519。
步骤517,计算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的放电优先度并排序。
步骤518,确定第一策略。
第一策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进行赘述。
步骤519,计算储能放电功率。
储能放电功率=min{Psdis,(Pequ-Pbase)}。
步骤520,判断储能放电功率+Pbase<Pequ是否成立。
若成立,则跳转至步骤521;若不成立,则跳转至步骤523。
步骤521,计算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的放电优先度并排序。
步骤522,确定第二策略。
第二策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进行赘述。
步骤523,确定第三策略。
第三策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进行赘述。
步骤524,确定当前时刻属于发电高峰时段。
步骤525,判断是否满足全部充电需求仍有富余功率。
也即,判断:
Figure BDA0002977338480000231
是否成立。其中,Ptotal是实时用电功率,Psolar是实时发电功率,
Figure BDA0002977338480000232
是V2G充电站内的所有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
若未有富余功率,则跳转至步骤526;若仍有富余功率,则跳转至步骤527。
步骤526,确定第四策略。
第四策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进行赘述。
步骤527,判断储能是否满足充电条件。
可选的,储能的充电条件是:储能当前SOC<充电深度。
若储能满足充电条件,则跳转至步骤528;若储能不满足充电条件,则跳转至步骤529。
步骤528,确定第五策略。
第五策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进行赘述。
步骤529,确定第六策略。
第六策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进行赘述。
步骤530,确定当前时刻属于用电平峰时段。
步骤531,确定第七策略。
第七策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进行赘述。
步骤532,确定当前时刻属于用电低谷时段。
步骤533,确定第八策略。
第八策略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进行赘述。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保障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提出了以电网波动最小化为优化目标的充电控制策略,充电控制策略支持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进行放电。该方法不依赖复杂的充电需求预测模型,并可在较大程度上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易于实施推广。
图6示出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装置的框图,装置包括:获取模块601和确定模块602;
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V2G充电站的实时用电功率、V2G充电站中的光伏的实时发电功率;
确定模块602,用于基于实时用电功率、实时发电功率以及第一充电功率总和,确定等效功率,等效功率是在不考虑V2G充电站中的储能的情况下,V2G充电站需要从电网中获取的功率,第一充电功率总和是需求紧急度大于阈值的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
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等效功率,确定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策略,充电控制策略支持由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进行放电。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等效功率与基准功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用电状态类型包括:用电高峰时段、用电平峰时段、用电低谷时段和发电高峰时段中的至少一种,基准功率是V2G充电站需要从电网中获取的功率的参考值;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用电状态类型,确定与用电状态类型对应的充电控制策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模块602,用于在等效功率大于基准功率的情况下,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为用电高峰时段;确定模块602,用于在用电状态类型为用电高峰时段,且V2G充电站的储能不满足放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充电控制策略为第一策略,第一策略包括:对需求紧急度大于阈值的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启动充电,且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启动放电;确定模块602,用于在用电状态类型为用电高峰时段,且V2G充电站的储能满足放电条件,且储能的放电功率小于第一功率差值的情况下,确定充电控制策略为第二策略,第二策略包括:对需求紧急度大于阈值的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启动充电,且储能启动放电,且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启动放电;确定模块602,用于在用电状态类型为用电高峰时段,且V2G充电站的储能满足放电条件,且储能的放电功率不小于第一功率差值的情况下,确定充电控制策略为第三策略,第三策略包括:对需求紧急度大于阈值的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启动充电,且储能启动放电;其中,第一功率差值是等效功率与基准功率之间的差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模块602,用于确定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的放电优先度;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放电优先度,对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进行排序;确定模块602,用于对排序靠前的j1辆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启动放电,j1为正整数;其中,第一放电功率总和小于第一功率差值小于第二放电功率总和,第一放电功率总和是j1辆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中的前j1-1辆电动汽车以最大放电功率进行放电所达到的功率总和,第二放电功率总和是j1辆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中以最大放电功率进行放电所达到的功率总和;j1辆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中的前j1-1辆电动汽车的放电功率为最大放电功率,第j1辆电动汽车的放电功率为第一功率差值与第一放电功率总和之间的差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模块602,用于确定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的放电优先度;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放电优先度,对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进行排序;确定模块602,用于对排序靠前的j2辆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启动放电,j2为正整数;其中,第三放电功率总和小于第二功率差值小于第四放电功率总和,第三放电功率总和是j2辆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中的前j2-1辆电动汽车以最大放电功率进行放电所达到的功率总和,第二功率差值是等效功率减去基准功率,再减去储能的放电功率的差值,第四放电功率总和是j2辆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中以最大放电功率进行放电所达到的功率总和;j2辆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中的前j2-1辆电动汽车的放电功率为最大放电功率,第j2辆电动汽车的放电功率为第二功率差值与第三放电功率总和之间的差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第一优先度和第二优先度,第一优先度是电动汽车的最大放电功率与V2G充电站内的所有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的最大放电功率的均值之间的商,第二优先度是当下时刻距离电动汽车对应的期望的离开时刻的时长与当下时刻距离V2G充电站的营业结束时刻的时长之间的商;确定模块602,用于将第一优先度和第二优先度之差确定为放电优先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模块602,用于在等效负荷小于0的情况下,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为发电高峰时段;确定模块602,用于在用电状态类型为发电高峰时段,且第三功率差值大于第一充电功率总和,且第三功率差值小于第二充电功率总和的情况下,确定充电控制策略为第四策略,第四策略包括:对i1辆电动汽车启动充电,且V2G充电站的储能不放电也不充电,i1为正整数;确定模块602,用于在用电状态类型为发电高峰时段,且第三功率差值大于第二充电功率总和,且V2G充电站的储能满足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充电控制策略为第五策略,第五策略包括:对所有的电动汽车启动充电,且储能启动充电;确定模块602,用于在用电状态类型为发电高峰时段,且第三功率差值大于第二充电功率总和,且V2G充电站的储能不满足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充电控制策略为第六策略,第六策略包括:对所有的电动汽车启动充电,且储能不放电也不充电;其中,第二充电功率总和是V2G充电站内的所有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第三功率差值是实时发电功率与实时用电功率之间的差值;在第四策略中,i1辆电动汽车是根据需求紧急度由高到低排序后的前i1辆电动汽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第四策略中,第三充电功率总和小于第三功率差值小于第四充电功率总和,第三充电功率总和是i1辆电动汽车中的前i1-1辆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第四充电功率总和是i1辆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i1辆电动汽车中的前i1-1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为最大充电功率,第i1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为第三功率差值与第三充电功率总和之间的差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模块602,用于在等效功率等于基准功率的情况下,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为用电平峰时段;确定模块602,用于在用电状态类型为用电平峰时段的情况下,确定充电控制策略为第七策略,第七策略包括:对需求紧急度大于阈值的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启动充电,且V2G充电站的储能不放电也不充电。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确定模块602,用于在等效功率小于基准功率的情况下,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为用电低谷时段;确定模块602,用于在用电状态类型为用电低谷时段的情况下,确定充电控制策略为第八策略,第八策略包括:对i2辆电动汽车启动充电,且V2G充电站的储能不放电也不充电,i2为正整数,在第八策略中,i2辆电动汽车是根据需求紧急度由高到低排序后的前i2辆电动汽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第八策略中,第五充电功率总和小于第四功率差值小于第六充电功率总和,第五充电功率总和是i2辆电动汽车中的前i2-1辆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第六充电功率总和是i2辆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第四功率差值是基准功率与等效功率之间的差值;i2辆电动汽车中的前i2-1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为最大充电功率,第i2辆电动汽车的充电功率为第四功率差值与第五充电功率总和之间的差值。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V2G充电站内的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信息;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充电需求信息,确定电动汽车的需求类型,需求类型包括:可放电类、待充电类以及待离开类中的至少一种;确定模块602,用于计算属于待充电类的电动汽车的需求紧急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充电需求信息包括: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刻、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确定模块602,用于在当前电量状态不大于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的情况下,确定电动汽车的需求类型为待充电类;确定模块602,用于在当前电量状态大于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且当前时刻距离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刻不大于预设时间长度的情况下,确定电动汽车的需求类型为待离开类;确定模块602,用于在当前电量状态大于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且当前时刻距离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刻大于预设时间长度的情况下,确定电动汽车的需求类型为可放电类;确定模块602,用于基于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确定第一时长,第一时长是达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所需的时长;确定模块602,用于基于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刻,确定第二时长,第二时长是当下时刻距离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刻的时长;确定模块602,用于将第一时长与第二时长之商,确定为属于待充电类的电动汽车的需求紧急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获取模块601,用于获取V2G充电站中的各个变压器的记录数据;确定模块602,用于基于记录数据,确定运营时间内的第一用电总量、第二用电总量和发电量,第一用电总量是V2G充电站中的电动汽车的充电总量,第二用电总量是V2G充电站中除第一用电总量外的其他用电总量,发电量是V2G充电站中的光伏的发电总量;确定模块602,用于基于第一用电总量、第二用电总量、发电量以及运营时间,确定基准功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提供的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需要说明的是,该服务器可以是如下图7所提供的服务器。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来讲:所述服务器7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701、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702和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703的系统存储器704,以及连接系统存储器704和中央处理单元701的系统总线705。所述服务器700还包括帮助计算机内的各个器件之间传输信息的基本输入/输出系统(I/O,Input/Output)706,和用于存储操作系统713、应用程序714和其他程序模块715的大容量存储设备707。
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706包括有用于显示信息的显示器708和用于用户输入信息的诸如鼠标、键盘之类的输入设备709。其中所述显示器708和输入设备709都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705的输入/输出控制器710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701。所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706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器710以用于接收和处理来自键盘、鼠标、或电子触控笔等多个其他设备的输入。类似地,输入/输出控制器710还提供输出到显示屏、打印机或其他类型的输出设备。
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707通过连接到系统总线705的大容量存储控制器(未示出)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701。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707及其相关联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为服务器700提供非易失性存储。也就是说,所述大容量存储设备707可以包括诸如硬盘或者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只读光盘)驱动器之类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未示出)。
不失一般性,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等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动和不可移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RAM、ROM、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带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固态存储其技术,CD-ROM、DVD(Digital Video Disc,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或其他光学存储、磁带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不局限于上述几种。上述的系统存储器704和大容量存储设备707可以统称为存储器。
根据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所述服务器700还可以通过诸如因特网等网络连接到网络上的远程计算机运行。也即服务器700可以通过连接在所述系统总线705上的网络接口单元711连接到网络712,或者说,也可以使用网络接口单元711来连接到其他类型的网络或远程计算机系统(未示出)。
所述存储器还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进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中由服务器所执行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可选实现方式中提供的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上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V2G充电站的实时用电功率、所述V2G充电站中的光伏的实时发电功率;
基于所述实时用电功率、所述实时发电功率以及第一充电功率总和,确定等效功率,所述等效功率是在不考虑所述V2G充电站中的储能的情况下,所述V2G充电站需要从电网中获取的功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总和是需求紧急度大于阈值的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
根据所述等效功率,确定所述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策略,所述充电控制策略支持由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进行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等效功率,确定所述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等效功率与基准功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所述用电状态类型包括:用电高峰时段、用电平峰时段、用电低谷时段和发电高峰时段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基准功率是所述V2G充电站需要从电网中获取的功率的参考值;
根据所述用电状态类型,确定与所述用电状态类型对应的充电控制策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等效功率与基准功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包括:
在所述等效功率大于所述基准功率的情况下,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为所述用电高峰时段;
所述根据所述用电状态类型,确定与所述用电状态类型对应的充电控制策略,包括:
在所述用电状态类型为所述用电高峰时段,且所述V2G充电站的储能不满足放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充电控制策略为第一策略,所述第一策略包括:对所述需求紧急度大于阈值的电动汽车以所述最大充电功率启动充电,且属于所述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启动放电;
在所述用电状态类型为所述用电高峰时段,且所述V2G充电站的储能满足放电条件,且所述储能的放电功率小于第一功率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充电控制策略为第二策略,所述第二策略包括:对所述需求紧急度大于阈值的电动汽车以所述最大充电功率启动充电,且所述储能启动放电,且属于所述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启动放电;
在所述用电状态类型为所述用电高峰时段,且所述V2G充电站的储能满足放电条件,且所述储能的放电功率不小于所述第一功率差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充电控制策略为第三策略,所述第三策略包括:对所述需求紧急度大于阈值的电动汽车以所述最大充电功率启动充电,且所述储能启动放电;
其中,所述第一功率差值是所述等效功率与所述基准功率之间的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策略中,所述属于所述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启动放电,包括:
确定属于所述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的放电优先度;
根据所述放电优先度,对属于所述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进行排序;
对排序靠前的j1辆属于所述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启动放电,所述j1为正整数;
其中,第一放电功率总和小于所述第一功率差值小于第二放电功率总和,所述第一放电功率总和是所述j1辆属于所述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中的前j1-1辆电动汽车以最大放电功率进行放电所达到的功率总和,所述第二放电功率总和是所述j1辆属于所述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中以所述最大放电功率进行放电所达到的功率总和;所述j1辆属于所述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中的前j1-1辆电动汽车的放电功率为所述最大放电功率,第j1辆电动汽车的放电功率为所述第一功率差值与所述第一放电功率总和之间的差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策略中,所述属于所述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启动放电,包括:
确定属于所述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的放电优先度;
根据所述放电优先度,对属于所述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进行排序;
对排序靠前的j2辆属于所述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启动放电,所述j2为正整数;
其中,第三放电功率总和小于第二功率差值小于第四放电功率总和,所述第三放电功率总和是所述j2辆属于所述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中的前j2-1辆电动汽车以最大放电功率进行放电所达到的功率总和,所述第二功率差值是所述等效功率减去所述基准功率,再减去所述储能的放电功率的差值,所述第四放电功率总和是所述j2辆属于所述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中以所述最大放电功率进行放电所达到的功率总和;所述j2辆属于所述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中的前j2-1辆电动汽车的放电功率为所述最大放电功率,第j2辆电动汽车的放电功率为所述第二功率差值与所述第三放电功率总和之间的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属于所述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的放电优先度,包括:
获取第一优先度和第二优先度,所述第一优先度是所述电动汽车的最大放电功率与所述V2G充电站内的所有属于所述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的最大放电功率的均值之间的商,所述第二优先度是当下时刻距离所述电动汽车对应的期望的离开时刻的时长与当下时刻距离所述V2G充电站的营业结束时刻的时长之间的商;
将所述第一优先度和所述第二优先度之差确定为所述放电优先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等效负荷与基准功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包括:
在所述等效负荷小于0的情况下,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为所述发电高峰时段;
所述根据所述用电状态类型,确定与所述用电状态类型对应的充电控制策略,包括:
在所述用电状态类型为所述发电高峰时段,且第三功率差值大于所述第一充电功率总和,且所述第三功率差值小于第二充电功率总和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充电控制策略为第四策略,所述第四策略包括:对i1辆电动汽车启动充电,且所述V2G充电站的储能不放电也不充电,所述i1为正整数;
在所述用电状态类型为所述发电高峰时段,且所述第三功率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充电功率总和,且所述V2G充电站的储能满足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充电控制策略为第五策略,所述第五策略包括:对所有的电动汽车启动充电,且所述储能启动充电;
在所述用电状态类型为所述发电高峰时段,且所述第三功率差值大于所述第二充电功率总和,且所述V2G充电站的储能不满足充电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充电控制策略为第六策略,所述第六策略包括:对所有的电动汽车启动充电,且所述储能不放电也不充电;
其中,所述第二充电功率总和是所述V2G充电站内的所有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所述第三功率差值是所述实时发电功率与所述实时用电功率之间的差值;
在所述第四策略中,所述i1辆电动汽车是根据所述需求紧急度由高到低排序后的前i1辆电动汽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等效功率与基准功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包括:
在所述等效功率等于所述基准功率的情况下,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为所述用电平峰时段;
所述根据所述用电状态类型,确定与所述用电状态类型对应的充电控制策略,包括:
在所述用电状态类型为所述用电平峰时段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充电控制策略为第七策略,所述第七策略包括:对所述需求紧急度大于阈值的电动汽车以所述最大充电功率启动充电,且所述V2G充电站的储能不放电也不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等效功率与基准功率之间的关系,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包括:
在所述等效功率小于所述基准功率的情况下,确定当前时刻对应的用电状态类型为所述用电低谷时段;
所述根据所述用电状态类型,确定与所述用电状态类型对应的充电控制策略,包括:
在所述用电状态类型为所述用电低谷时段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充电控制策略为第八策略,所述第八策略包括:对i2辆电动汽车启动充电,且所述V2G充电站的储能不放电也不充电,所述i2为正整数;
其中,在所述第八策略中,所述i2辆电动汽车是根据所述需求紧急度由高到低排序后的前i2辆电动汽车。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V2G充电站内的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信息;
根据所述充电需求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类型,所述需求类型包括:可放电类、待充电类以及待离开类中的至少一种;
计算属于所述待充电类的电动汽车的所述需求紧急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需求信息包括: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刻、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
所述根据所述充电需求信息,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类型,包括:
在当前电量状态不大于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类型为所述待充电类;
在当前电量状态大于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且当前时刻距离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刻不大于预设时间长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类型为所述待离开类;
在当前电量状态大于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且当前时刻距离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刻大于所述预设时间长度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电动汽车的需求类型为所述可放电类;
所述计算属于所述待充电类的电动汽车的需求紧急度,包括:
基于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确定第一时长,所述第一时长是达到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的电量状态所需的时长;
基于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刻,确定第二时长,所述第二时长是当下时刻距离所述电动汽车期望的离开时刻的时长;
将所述第一时长与所述第二时长之商,确定为属于所述待充电类的电动汽车的需求紧急度。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V2G充电站中的各个变压器的记录数据;
基于所述记录数据,确定运营时间内的第一用电总量、第二用电总量和发电量,所述第一用电总量是所述V2G充电站中的电动汽车的充电总量,所述第二用电总量是所述V2G充电站中除所述第一用电总量外的其他用电总量,所述发电量是所述V2G充电站中的光伏的发电总量;
基于所述第一用电总量、所述第二用电总量、所述发电量以及所述运营时间,确定所述基准功率。
13.一种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模块和确定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V2G充电站的实时用电功率、所述V2G充电站中的光伏的实时发电功率;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实时用电功率、所述实时发电功率以及第一充电功率总和,确定等效功率,所述等效功率是在不考虑所述V2G充电站中的储能的情况下,所述V2G充电站需要从电网中获取的功率,所述第一充电功率总和是需求紧急度大于阈值的电动汽车以最大充电功率进行充电所需的功率总和;
所述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等效功率,确定所述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策略,所述充电控制策略支持由属于可放电类的电动汽车进行放电。
14.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段程序、所述代码集或指令集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所述的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所述的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
CN202110277832.8A 2021-03-15 2021-03-15 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0673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7832.8A CN113067370B (zh) 2021-03-15 2021-03-15 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7832.8A CN113067370B (zh) 2021-03-15 2021-03-15 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7370A true CN113067370A (zh) 2021-07-02
CN113067370B CN113067370B (zh) 2023-07-18

Family

ID=76561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7832.8A Active CN113067370B (zh) 2021-03-15 2021-03-15 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6737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0036A (zh) * 2021-03-15 2021-07-02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光储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809823A (zh) * 2022-04-29 2022-07-29 无锡锐祺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偷窃换电柜的换电方法
CN116533811A (zh) * 2023-07-04 2023-08-04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4344938A1 (en) * 2022-09-28 2024-04-03 Honda Motor Co., Ltd.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29900A1 (en) * 2008-03-13 2009-09-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with v2g optimization system
WO2012171147A1 (zh) * 2011-06-17 2012-12-20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结合风力发电的纯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协调控制系统
US20130057211A1 (en) * 2011-09-01 2013-03-07 Nec Corporation Charging control system and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US20140088781A1 (en) * 2012-09-26 2014-03-27 Stem, Inc System for optimizing the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using networked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CN104682536A (zh) * 2015-01-28 2015-06-03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充电站充电控制方法
CN104682448A (zh) * 2015-03-12 2015-06-03 成都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功率预测的电池储能电站的运行及监控方法
CN105656169A (zh) * 2014-11-28 2016-06-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供电系统和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US20160167539A1 (en) * 2014-10-31 2016-06-16 Abb Technology Ltd.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CN107171359A (zh) * 2017-06-05 2017-09-15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含储能的t型三电平光伏逆变系统及控制策略
CN109524985A (zh) * 2018-11-12 2019-03-26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基于风光储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
CN109713698A (zh) * 2018-12-27 2019-05-0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两级式双向变流器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015090A (zh) * 2017-07-31 2019-07-16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调度系统及有序充电控制方法
CN110048475A (zh) * 2019-03-18 2019-07-23 南京理工大学 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充电优化方法
US20190225091A1 (en) * 2018-01-24 2019-07-25 Envision Solar International, Inc. Light standard with electric vehicle (ev) charger
CN110239382A (zh) * 2019-06-27 2019-09-17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系统
CN110571855A (zh) * 2019-09-16 2019-12-13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含储能设备和ev充电站的园区微电网联合功率响应控制方法
CN110581555A (zh) * 2019-10-16 2019-12-17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sfla的电动汽车与电网能量互换优化方法
CN110611322A (zh) * 2019-09-05 2019-12-2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电动汽车能效电厂的系统频率控制方法
US20200023747A1 (en) * 2017-02-22 2020-01-23 Iotecha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a Battery From an Isolatable Electric Power Grid
CN110877546A (zh) * 2019-11-01 2020-03-13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天气预测的光伏充电站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342481A (zh) * 2020-03-11 2020-06-26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储能的充电站配电变压器过载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11525601A (zh) * 2020-05-27 2020-08-11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用户侧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682567A (zh) * 2020-04-30 2020-09-18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技术考虑用户评价的有序充放电控制方法
CN112085363A (zh) * 2020-08-31 2020-12-15 浙江大学 一种储能和电动汽车集群协同调度的需求响应方法
CN112224082A (zh) * 2020-09-30 2021-01-15 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及储能充电站

Patent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29900A1 (en) * 2008-03-13 2009-09-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with v2g optimization system
WO2012171147A1 (zh) * 2011-06-17 2012-12-20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结合风力发电的纯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协调控制系统
US20130057211A1 (en) * 2011-09-01 2013-03-07 Nec Corporation Charging control system and charging control method
US20140088781A1 (en) * 2012-09-26 2014-03-27 Stem, Inc System for optimizing the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using networked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s
US20160167539A1 (en) * 2014-10-31 2016-06-16 Abb Technology Ltd. Control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 charging st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CN105656169A (zh) * 2014-11-28 2016-06-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供电系统和供电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4682536A (zh) * 2015-01-28 2015-06-03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充电站充电控制方法
CN104682448A (zh) * 2015-03-12 2015-06-03 成都鼎智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功率预测的电池储能电站的运行及监控方法
US20200023747A1 (en) * 2017-02-22 2020-01-23 Iotecha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a Battery From an Isolatable Electric Power Grid
CN107171359A (zh) * 2017-06-05 2017-09-15 南京工程学院 一种含储能的t型三电平光伏逆变系统及控制策略
CN110015090A (zh) * 2017-07-31 2019-07-16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调度系统及有序充电控制方法
US20190225091A1 (en) * 2018-01-24 2019-07-25 Envision Solar International, Inc. Light standard with electric vehicle (ev) charger
CN109524985A (zh) * 2018-11-12 2019-03-26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基于风光储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装置及方法
CN109713698A (zh) * 2018-12-27 2019-05-03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两级式双向变流器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0048475A (zh) * 2019-03-18 2019-07-23 南京理工大学 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充电优化方法
CN110239382A (zh) * 2019-06-27 2019-09-17 上海电机学院 一种电动汽车充放电系统
CN110611322A (zh) * 2019-09-05 2019-12-24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一种基于电动汽车能效电厂的系统频率控制方法
CN110571855A (zh) * 2019-09-16 2019-12-13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含储能设备和ev充电站的园区微电网联合功率响应控制方法
CN110581555A (zh) * 2019-10-16 2019-12-17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sfla的电动汽车与电网能量互换优化方法
CN110877546A (zh) * 2019-11-01 2020-03-13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于天气预测的光伏充电站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342481A (zh) * 2020-03-11 2020-06-26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储能的充电站配电变压器过载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11682567A (zh) * 2020-04-30 2020-09-18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模糊控制技术考虑用户评价的有序充放电控制方法
CN111525601A (zh) * 2020-05-27 2020-08-11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用户侧储能设备的充放电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085363A (zh) * 2020-08-31 2020-12-15 浙江大学 一种储能和电动汽车集群协同调度的需求响应方法
CN112224082A (zh) * 2020-09-30 2021-01-15 合肥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及储能充电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侯悦;简宏丰;: "基于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技术的充电站控制策略研究", 河北电力技术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0036A (zh) * 2021-03-15 2021-07-02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光储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060036B (zh) * 2021-03-15 2023-07-21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光储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4809823A (zh) * 2022-04-29 2022-07-29 无锡锐祺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偷窃换电柜的换电方法
EP4344938A1 (en) * 2022-09-28 2024-04-03 Honda Motor Co., Ltd. System, method, and program
CN116533811A (zh) * 2023-07-04 2023-08-04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6533811B (zh) * 2023-07-04 2023-09-26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充电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7370B (zh) 202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60036B (zh) 光储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067370A (zh) V2g充电站的充电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Qiao et al. Multi-objective dynamic economic emission dispatch based on electric vehicles and wind power integrated system using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CN105871029B (zh) 一种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智能管理系统及有序充电控制方法
CN107169273B (zh) 计及延时和v2g充电模式的电动汽车充电功率预测方法
CN103559567B (zh) 电网对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管理系统的管理方法
CN112234638B (zh) 基于负荷侧智能充电桩集群控制的电网调峰系统和方法
Rosati et al. Techno-economic analysis of battery electricity storage towards self-sufficient buildings
CN110289622B (zh) 一种光储充能量路由器的日前经济优化调度方法
CN109353242B (zh) 一种智能充电桩系统实现双向有序充放电的充电算法
EP3016237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power, system for controlling charging power, and program
US11941711B2 (en) Centralized cloud energy storage system and transaction settlement method thereof, storage medium, and terminal
CN112257886A (zh) 一种小区充电桩的预约系统及方法
Wang et al. Event-based electric vehicle scheduling considering random user behaviors
US20140320080A1 (en) Charge managing system, charger, and program
CN115000985A (zh) 一种用户侧分布式储能设施聚合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3270884B (zh) 一种基于v2g微网系统的电力能源管理系统和方法
CN109353243B (zh) 一种智能充电桩系统实现双向有序充放电的放电算法
CN109359784A (zh) 计及运营商的电动汽车负荷时间预测方法和系统
CN105552983A (zh) 电动汽车并网调度的优化系统及其优化方法
CN112600194A (zh) 汽车的充电管理方法、装置、汽车、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6187702A (zh) 一种源网荷储协同互动优化调度系统
CN113241806B (zh) 一种微电网充电调度方法及装置
Zhang et al. A novel large-scale EV charging scheduling algorithm considering V2G and reactive power management based on ADMM
CN110277804B (zh) 一种基于微电网供需比的储能动作机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