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6641A - 排油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排油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6641A
CN113066641A CN202110341845.7A CN202110341845A CN113066641A CN 113066641 A CN113066641 A CN 113066641A CN 202110341845 A CN202110341845 A CN 202110341845A CN 113066641 A CN113066641 A CN 113066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transformer
module
conservator
main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184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军
潘志城
楚金伟
邓集瀚
谢志成
张晋寅
周海滨
梁晨
刘青松
马双喜
刘彭涛
陈松山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ntenance and Test Center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Baoding Tianwei Baobi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DING TIANWEI ZHUOCHUANG ELECTRIC EQUIPMENT TECHNOLOGIES CO LTD
Maintenance and Test Center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DING TIANWEI ZHUOCHUANG ELECTRIC EQUIPMENT TECHNOLOGIES CO LTD, Maintenance and Test Center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filed Critical BAODING TIANWEI ZHUOCHUANG ELECTRIC EQUIPMEN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184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666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66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66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8Cooling; Ventilating
    • H01F27/10Liquid cooling
    • H01F27/12Oil cooling
    • H01F27/14Expansion chambers; Oil conservators; Gas cushions; Arrangements for purifying, drying, or fi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ousings And Mounting Of Transform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排油装置和系统,该排油装置包括排油箱体、油枕排油模组、变压器排油模组和主控制模组。排油箱体开设油容纳腔;油枕排油模组设置与排油箱体的容纳腔,穿过排油箱体连接于油枕和储油池之间;变压器排油模组设置于排油箱体的容纳腔,穿过排油箱体连接于变压器的油箱和储油池之间;主控制模组与油枕排油模组和变压器排油模组均连接。主控制模组用于在变压器发生事故时,控制油枕排油模组排出油枕内储存的油至储油池;主控制模组还用于在变压器发生事故时,控制变压器排油模组排出变压器的油箱中储存的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油装置不需要人工现场操作,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Description

排油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变压器的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排油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变压器是实现电网正常运行的关键,在电力系统中发挥着“心脏”的功能。变压器的大多都是油浸自然冷却式,当安装有变压器的变电站、换流站以及其他大型变压器室等场所发生火灾时,将会导致安装变压器的的电网瘫痪,造成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传统技术中,在发生火灾时,可以通过人工现场手动操作排出变压器油枕中的油,以避免“火上浇油”,增大火灾。然而,在火灾现场进行排油极大的威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排油装置和系统。
一方面,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油装置,包括:排油箱体、油枕排油模组、变压器排油模组和主控制模组;
排油箱体开设有容纳腔;油枕排油模组设置于排油箱体的容纳腔,穿过排油箱体连接于油枕和储油池之间;变压器排油模组设置于排油箱体的容纳腔,穿过排油箱体连接于变压器的油箱和储油池之间;主控制模组与油枕排油模组和变压器排油模组均连接;
主控制模组用于,在变压器发生事故时控制油枕排油模组排出油枕内储存的油至储油池;主控制模组还用于在变压器发生事故时控制变压器排油模组排出变压器的油箱中储存的油至储油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排油装置还包括:
备用控制模组,备用控制模组与油枕排油模组和变压器排油模组均连接,用于在主控制模组发生故障时,控制油枕排油模组和变压器排油模组的工作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控制模组包括:
控制单元,与油枕排油模组和变压器排油模组均连接,用于接收变压器的事故信息,以及油枕排油模组和变压器排油模组的工作状态信息,并根据事故信息控制油枕排油模组和变压器排油模组的工作状态;
显示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显示事故信息和工作状态信息;
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主电源和控制单元和显示单元均连接;备用电源和控制单元和显示单元均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排油装置还包括:
断流模组,断流模组设置于变压器,断流模组连接于油枕和变压器的油箱之间,断流模组还与主控制模组连接,主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断流模组将油枕中储存的油输送至变压器的油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控制模组还用于在变压器发生事故时,控制断流模组阻止油枕中储存的油输送至变压器的油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断流模组包括:
断流箱体,开设有容纳腔;
第一输油管道,设置于断流箱体的容纳腔,穿过断流箱体连接于油枕和变压器的油箱之间,第一输油管道包括第一波纹管;
第一阀门,设置于第一输油管道靠近油枕的一端,与主控制模组连接;
断流阀,设置于第一输油管道远离油枕的一端,与主控制模组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油枕排油模组包括:
第二输油管道,设置于排油箱体的容纳腔,穿过排油箱体连接于油枕和储油池之间,第二输油管道包括第二波纹管;
两个第二阀门,串联于第二输油管道,与主控制模组连接,主控制模组通过控制两个第二阀门的闭合和断开,控制第二输油管道的通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油枕排油模组还包括:
两个第一泄漏仪,设置于第二输油管道,与主控制模组连接,且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二阀门远离油枕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变压器排油模组包括:
第三输油管道,设置于排油箱体的容纳腔,穿过排油箱体连接于变压器的油箱和储油池之间,第三输油管道包括第三波纹管;
两个第三阀门,并联于第三输油管道,与主控制模组连接,主控制模组通过控制两个第三阀门的闭合和断开,控制第三输油管道的通断;
两个第二泄漏仪,设置于第三输油管道,与主控制模组连接,且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三阀门远离变压器的油箱的一端。
另一方面,本申请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排油系统,包括:变压器、油枕、储油池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排油装置;
变压器与油枕连接;排油装置连接于变压器和储油池之间,以及油枕和储油池之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油装置和系统,排油装置包括排油箱体、油枕排油模组、变压器排油模组和主控制模组。排油箱体开设有容纳腔,油枕排油模组设置于排油箱体的容纳腔,穿过排油箱体连接于油枕和储油池之间;变压器排油模组设置于排油箱体的容纳腔,穿过排油箱体连接于变压器的油箱和储油池之间,主控制模组与油枕排油模组和变压器排油模组均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油装置通过主控制模组可以控制油枕排油模组和变压器排油模组在变压器发生火灾事故时,分别排出油枕和变压器的油箱中的油,无需工作人员现场进行排油操作,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油装置,通过主控制模组不仅可以控制油枕排油模组排出油枕内储存的油至储油池,还可以控制变压器排油模组排出变压器的油箱中储存的油至储油池,可以避免在发生火灾事故时,油枕中的油和变压器中的油增大火势,从而能够提高变压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不同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排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排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主控制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断流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油枕排油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压器排油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排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排油装置;11、油枕;12、储油池;13、变压器;100、排油箱体;101、容纳腔;200、油枕排油模组;210、第二输油管道;211、第二波纹管;220、第二阀门;230、第一泄漏仪;240、第一截止阀;250、第二截止阀;300、变压器排油模组;310、第三输油管道;311、第三波纹管;320、第三阀门;330、第二泄漏仪;340、第三截止阀;350、第四截止阀;400、主控制模组;410、控制单元;420、显示单元;430、主电源;440、备用电源;500、备用控制模组;600、断流模组;610、断流箱体;620、第一输油管道;621、第一波纹管;630、第一阀门;640、断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申请提供的排油装置主要应用于各种使用变压器的场所。变压器在使用时需要变压器油才能工作,为了保证变压器的正常运行,变压器包括本身的油箱以及为变压器的油箱提供油的油枕。在变压器发生火灾事故时,油枕中的油和变压器的油箱内的油都会增大火势。使用本申请提供的排油装置可以对变压器的油箱和油枕中的油进行排出处理。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1,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排油装置10,该排油装置10包括:排油箱体100、油枕排油模组200、变压器排油模组300和主控制模组400。
排油箱体100开设有容纳腔101。排油箱体100的形状可以是长方体,也可以是立方体等其他不规则的立体结构。排油油箱100的材料可以是不锈钢,也可以是铁质的。本实施例对排油箱体100的形状、结构和材料等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容纳腔101的形状可以根据排油箱体100的形状进行设置,容纳腔101的大小可以根据设置于容纳腔101中的器件的大小和多少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容纳腔101的形状和大小等不作任何限制,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排油箱体100采用SUS304不锈钢板,经过喷塑处理,保证其耐腐性。并且排油箱体100采用前后开门的结构,这样便于维修和更换排油箱体100中的器件。排油箱体100的箱壁内填充双层保温隔热材料,耐高温,具有很好的防火功能。
油枕排油模组200设置于排油箱体100的容纳腔101,穿过排油箱体100连接于油枕11和储油池12之间。变压器排油模组300设置于排油箱体100的容纳腔101,穿过排油箱体100连接于变压器13的油箱和储油池12之间。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可以并联设置在排油箱体100的容纳腔101内。油枕排油模组200连接于油枕11和储油池12之间,用于排出油枕11储存的油至储油池12内。变压器排油模组300连接于变压器13的油箱和储油池12之间,用于排出变压器13的油箱内储存的油至储油池12内。本实施例对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的具体结构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
主控制模组400与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均连接。主控制模组400用于在变压器13发生事故时控制油枕排油模组200排出油枕11内储存的油至储油池12,还用于在变压器13发生事故时控制变压器排油模组300排出变压器13的油箱中储存的油。主控制模组400与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之间可以无线连接,也可以有线连接,本实施例对主控制模组400与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主控制模组400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微处理芯片或其他设备,计算机设备可以但不限于是工业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等。主控制模组400用于控制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的工作状态。也就是说,主控制模组400根据变压器13的工作状态,控制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是否工作。其中变压器13发生的事故主要是指火灾事故。若变压器13正常工作,则主控制模组400控制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不工作;若变压器13发生火灾事故,则主控制模组400控制油枕排油模组200排出油枕11中的油至储油池12;若变压器13发生的火灾事故较为严重,则主控制模组400控制变压器排油模组300排出变压器13的油箱内的油至储油池12。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是工作人员了解到变压器13发生事故,控制主控制模组400开始工作;也可以是在变压器13处设置有数据采集模组,数据采集模组用于采集变压器13的瓦斯信号、失电信号和火灾信号,数据采集模组将采集到的信号发送至主控制模组400,主控制模组400根据接收到的信息开始工作。也就是说,主控制模组400可以监控变压器13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提供的排油装置10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变压器13正常工作时,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均不工作。在变压器13发生事故时,主控制模组400首先控制油枕排油模组200排出油枕11内储存的油至储油池12;在变压器13的发生的事故较为严重,需要排出变压器13的油箱中的油时,主控制模组400控制变压器排油模组300排出变压器13的油箱内储存的油至储油池12。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油装置10包括排油箱体100、油枕排油模组200、变压器排油模组300和主控制模组400。排油箱体100开设有容纳腔101,油枕排油模组200设置于排油箱体100的容纳腔101,穿过排油箱体100连接于油枕11和储油池12之间;变压器排油模组300设置于排油箱体100的容纳腔101,穿过排油箱体100连接于变压器13的油箱和储油池12之间,主控制模组400与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均连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油装置10通过主控制模组400可以控制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在变压器13发生火灾事故时,分别排出油枕11和变压器13的油箱中的油,无需工作人员现场进行排油操作,能够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并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油装置10,通过主控制模组400不仅可以控制油枕排油模组200排出油枕11内储存的油至储油池12,还可以控制变压器排油模组300排出变压器13的油箱中储存的油,可以避免在发生火灾事故时,油枕11中的油和变压器13中的油增大火势,从而能够提高变压器13的安全性。同时,通过储油池12收集排出的油,可以避免油的浪费,以及防止排出的油污染环境。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排油装置10还包括支撑模组,用于支撑排油箱体100,以便于排油装置10的移动。支撑模组采用Q235B钢板螺栓联接而成,并且,架体经过酸洗、磷化、涂漆防腐处理,具有很好的耐腐性。
请参见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排油装置10还包括备用控制模组500。备用控制模组500与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均连接,用于在主控制模组400发生故障时,控制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的工作状态。
备用控制模组500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微处理芯片或其他设备,计算机设备可以但不限于是工业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等。备用控制模组500的种类与主控制模组400的种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备用控制模组500的工作原理与主控制模组400的工作原理相同,对备用控制模组50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对主控制模组40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备用控制模组500可以在主控制模组400发生故障时,及时实现对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的控制。同理,在备用控制模组500发生故障时,使用主控制模组400对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进行控制。并且,在主控制模组400中储存的数据丢失后,可以在备用控制模组500中查找,这样可以提高排油装置1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请参见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控制模组400包括:控制单元410、显示单元420、主电源430和备用电源440。
控制单元410与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均连接,用于接收变压器13的事故信息,以及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的工作状态信息,并根据事故信息控制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的工作状态。
油枕排油模组200的工作状态是指油枕排油模组200是否处于工作状态,以及油枕排油模组200是否存在故障。变压器排油模组300的工作状态是指变压器排油模组300是否处于工作状态,以及变压器排油模组300是否存在故障。控制单元410根据接收到的事故信息,判断是否需要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工作。若控制单元410根据事故信息判断需要排出油枕11内储存的油,则控制油枕排油模组200开始工作;若控制单元410根据事故信息判断还需要排出变压器13的油箱内储存的油,则控制变压器排油模组300开始工作。本实施例对控制单元410的种类和结构等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
显示单元420与控制单元410连接,用于显示事故信息和工作状态信息。显示单元420可以是液晶显示屏,也可以是液晶触摸屏。控制单元410在接收到变压器13的事故信息,以及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的工作状态信息后,通过显示单元420可以将这些信息显示出来,便于工作人员实时、清楚的获取变压器13、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的状态信息,从而可以在变压器13、油枕排油模组200和变压器排油模组300工作不正常时,及时做出相对应的处理措施,提高排油装置1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主电源430和控制单元410和显示单元420均连接。主电源430用于向控制单元410和显示单元420提供电源。主电源430可以是指市电,既控制单元410和显示单元420直接与市电连接。主电源430也可以是大容量的蓄电池。
备用电源440和控制单元410和显示单元420均连接。备用电源440用于向控制单元410和显示单元420提供电源。备用电源440可以是不间断电源,在主电源430正常工作时,可以向备用电源440充电,在主电源430发生故障时,备用电源440代替主电源430向控制单元410和显示单元420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主电源430和备用电源440,可以防止其中任意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影响主控制模组400的正常工作。
备用控制模组500与主控制模组400可以相同,则备用控制模组500的具体结构可以与主控制模组400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继续参见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排油装置10还包括断流模组600。断流模组600设置于变压器13,断流模组600连接于油枕11和变压器13的油箱之间,断流模组600还与主控制模组400连接,主控制模组400用于控制断流模组600将油枕11中储存的油输送至变压器13的油箱。断流模组600可以通过紧固件与变压器13连接,本实施例对断流模组600与变压器13的连接方式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控制模组400还用于变压器13发生事故时,控制断流模组600阻止油枕11中储存的油输送至变压器13的油箱。
在变压器13正常工作时,主控制模组400会控制断流模组600将油枕11中的油输送至变压器13的油箱内,增加变压器13的油箱内的油,以保证变压器13的正常稳定的工作。在变压器13发生事故时,不需要油枕11向变压器13的油箱中输送油,则主控制模组400会控制断流模组600阻止油枕11中的油输送至变压器13的油箱中。本实施例对断流模组600的具体结构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断流模组600的设置,可以实现对油枕11是否向变压器13的油箱输送油的控制,能够提高排油装置10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请参见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断流模组600包括断流箱体610、第一输油管道620、第一阀门630和断流阀640。
断流箱体610开设有容纳腔601。断流箱体610的形状可以是长方体,也可以是正方体等其他不规则形状的立体结构。本实施例对断流箱体610的形状、结构和材料等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容纳腔601的形状可以根据断流箱体610的形状进行设置,容纳腔601的大小可以根据设置于容纳腔601内器件的大小和多少进行设置,本实施例对容纳腔601的形状和大小等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断流箱体610与排油箱体100可以相同,则对断流箱体61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对排油箱体10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输油管道620设置于断流箱体610的容纳腔601,穿过断流箱体610连接于油枕11和变压器13的油箱之间,第一输油管道620包括第一波纹管621。第一输油管道620用于输送油枕11至变压器13的油箱中的油,第一输油管道620的材料可以钢管,第一输油管道620是通过焊接和法兰等连接装置将多个输油管道610连接而成的。本实施例对第一输油管道620的长度和粗度不作任何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其功能即可。第一波纹管621设置于断流阀640和第一阀门630之间。第一波纹管621是指可折叠皱纹片沿折叠伸缩方向连接成的管状弹性敏感元件。使用第一波纹管621可以防止第一输油管道620的进油口和出油口之间的形位误差,造成管道之间的装配干涉,并且可以避免无法保证各法兰之间的平行度的问题,提高法兰的密封性。
第一阀门630设置于第一输油管道620靠近油枕11的一端,与主控制模组400连接。断流阀640设置于第一输油管道620远离油枕11的一端,与主控制模组400连接。在变压器13正常工作时,主控制模组400控制第一阀门630处于常开的状态,断流阀640也处于打开的状态,这样可以保证油枕11中的油通过第一输油管道620输送至变压器13的油箱内。并且通过控制断流阀640打开的角度,可以控制油枕11中的油通过第一输油管道620输送至变压器13的油箱内的速度。在变压器13发生火灾事故时,主控制模组400首先控制断流阀640闭合,阻止油枕11中的油输送至变压器13的油箱内;主控制模组400在接收带断流阀640闭合的信号后,再控制第一阀门630闭合,同时控制油枕排油模组200排出油枕11中的油至储油池12中。这样可以保证油枕11和变压器13的油箱之间的第一输油管道620完全截止,防止火灾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阀门630为电动阀门。
请参见图5和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油枕排油模组200包括:第二输油管道210、两个第二阀门220。
第二输油管道210设置于排油箱体100的容纳腔101,穿过排油箱体100连接于油枕11和储油池12之间,第二输油管道210包括第二波纹管211。第二波纹管211设置于储油池12和靠近储油池12的第一泄漏仪230之间。对第二输油管道210和第二波纹管211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对第一输油管道620和第一波纹管621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两个第二阀门220串联于第二输油管道210,与主控制模组400连接,主控制模组400通过控制两个第二阀门220的闭合和断开,控制第二输油管道210的通断。在变压器13发生火灾事故时,主控制模组400控制两个第二阀门220同时打开,排出油枕11中的油至储油池12。采用两个第二阀门220串联的方式,可以防止误动,造成阀门的开启,误排油枕11内的油至储油池12,这样能够提高油枕排油模组200的可靠性,从而能够提高排油装置10的可靠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二阀门220均为电动阀门。
请继续参见图5和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油枕排油模组200还包括两个第一泄漏仪230。两个第一泄漏仪230设置于第二输油管道210,与主控制模组400连接,且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二阀门220远离油枕11的一端。具体的,两个第一泄漏仪230中的一个设置在两个第二阀门220之间,另一个设置在两个第二阀门220中靠近储油池12的一个的靠近储油池12的一侧。两个第一泄漏仪230可以分别检测对应的两个第二阀门220是否发生泄漏,具体的工作过程为:两个第一泄漏仪230可以将检测到的信号发送至主控制模组400,主控制模组400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判断出两个第二阀门220发生泄漏时,会发出警示信号,提醒工作人员两个第二阀门220发生泄漏,使得工作人员及时对发生泄漏的两个第二阀门220进行维修。并且,在两个第二阀门220维修结束后,主控制模组400控制两个第一泄漏仪230中的油排出,以便于后续继续使用。两个第一泄漏仪230的使用可以提高两个第二阀门220的可靠性,从而能够提高油枕排油模组的200的可靠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油枕排油模组200还包括第一截止阀240和第二截止阀250。第一截止阀240和第二截止阀250均为DN25截止阀,该截止阀密封效果良好。第二截止阀250用于实现油枕排油模组200的排油。第一截止阀240用于对油枕排油模组200进行抽真空操作。具体过程为:控制第二阀门220、第二截止阀250和变压器13的油箱的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将第一截止阀240与真空泵用透明胶管连接,启动真空泵抽取油枕排油模组200中的真空;然后关闭第一截止阀240后停泵。并缓慢打开变压器13的油箱的阀门,向油枕排油模组200中注满油。
请参见图6和图7,在一个实施例中,变压器排油模组300包括:第三输油管道310、两个第三阀门320和两个第二泄漏仪330。
第三输油管道310设置于排油箱体100的容纳腔101,穿过排油箱体100连接于变压器13的油箱和储油池12之间,第三输油管道310包括第三波纹管311。第三波纹管311设置于储油池12和靠近储油池12的第二泄漏仪330之间。对第三输油管道310和第三波纹管311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对第一输油管道620和第一波纹管621的具体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两个第三阀门320并联于第三输油管道310,与主控制模组400连接,主控制模组400通过控制两个第三阀门320的闭合和断开,控制第三输油管道310的通断。在变压器13发生火灾事故时,主控制模组400控制两个第三阀门320中至少一个打开,排出变压器13的油箱内的油至储油池12中。采用两个第三阀门320并联的方式,可以防止第三阀门320在接收到主控制模组400的打开信号后,拒绝打开,这样可以在变压器13发生火灾事故时,能够保证至少一个第三阀门320打开,排出变压器13的油箱内的油,从而能够提高变压器排油模组300的可靠性。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两个第三阀门320均为电动阀门。
两个第二泄漏仪330设置于第三输油管道310,与主控制模组400连接,且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三阀门320远离变压器13的油箱的一端。也就是说,两个第二泄漏仪330分别设置于储油池12和两个第三阀门320之间。两个第二泄漏仪330可以分别检测对应的两个第三阀门320是否发生泄漏,具体的工作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对两个第一泄漏仪230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变压器排油模组300还包括第三截止阀340和第四截止阀350。第三截止阀340和第四截止阀350均为DN25截止阀,该截止阀密封效果良好。第四截止阀350用于实现变压器排油模组300的排油。第三截止阀340用于对变压器排油模组300进行抽真空操作。具体过程为:控制第三阀门320、第四截止阀350和变压器13的油箱的阀门均处于关闭状态,将第三截止阀340与真空泵用透明胶管连接,启动真空泵抽取变压器排油模组300中的真空;然后关闭第三截止阀340后停泵。并缓慢打开变压器13的油箱的阀门,向变压器排油模组300中注满油。
本申请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排油系统包括:变压器13、油枕11、储油池12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排油装置10。变压器13与油枕11连接;油枕11用于向变压器13的油箱内输送油。排油装置10连接于变压器13和储油池12之间,用于排出变压器13的油箱内的油至储油池12。排油装置10连接于油枕11和储油池12之间,用于排出油枕11内的油至储油池12。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油系统包括排油装置10,则排油系统具有排油装置10的所有结构和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油箱体、油枕排油模组、变压器排油模组和主控制模组;
所述排油箱体开设有容纳腔;所述油枕排油模组设置于所述排油箱体的容纳腔,穿过所述排油箱体连接于油枕和储油池之间;所述变压器排油模组设置于所述排油箱体的容纳腔,穿过所述排油箱体连接于变压器的油箱和所述储油池之间;所述主控制模组与所述油枕排油模组和所述变压器排油模组均连接;
所述主控制模组用于,在所述变压器发生事故时控制所述油枕排油模组排出所述油枕内储存的油至所述储油池;所述主控制模组还用于在所述变压器发生事故时控制所述变压器排油模组排出变压器的油箱中储存的油至所述储油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备用控制模组,所述备用控制模组与所述油枕排油模组和所述变压器排油模组均连接,用于在所述主控制模组发生故障时,控制所述油枕排油模组和所述变压器排油模组的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模组包括:
控制单元,与所述油枕排油模组和所述变压器排油模组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变压器的事故信息,以及所述油枕排油模组和所述变压器排油模组的工作状态信息,并根据所述事故信息控制所述油枕排油模组和所述变压器排油模组的工作状态;
显示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显示所述事故信息和所述工作状态信息;
主电源和备用电源,所述主电源和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显示单元均连接;所述备用电源和所述控制单元和所述显示单元均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断流模组,所述断流模组设置于所述变压器,所述断流模组连接于所述油枕和所述变压器的油箱之间,所述断流模组还与所述主控制模组连接,所述主控制模组用于控制所述断流模组将所述油枕中储存的油输送至所述变压器的油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制模组还用于在所述变压器发生事故时,控制所述断流模组阻止所述油枕中储存的油输送至所述变压器的油箱。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断流模组包括:
断流箱体,开设有容纳腔;
第一输油管道,设置于所述断流箱体的容纳腔,穿过所述断流箱体连接于所述油枕和所述变压器的油箱之间,所述第一输油管道包括第一波纹管;
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输油管道靠近所述油枕的一端,与所述主控制模组连接;
断流阀,设置于所述第一输油管道远离所述油枕的一端,与所述主控制模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枕排油模组包括:
第二输油管道,设置于所述排油箱体的容纳腔,穿过所述排油箱体连接于所述油枕和所述储油池之间,所述第二输油管道包括第二波纹管;
两个第二阀门,串联于所述第二输油管道,与所述主控制模组连接,所述主控制模组通过控制两个所述第二阀门的闭合和断开,控制所述第二输油管道的通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枕排油模组还包括:
两个第一泄漏仪,设置于所述第二输油管道,与所述主控制模组连接,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二阀门远离所述油枕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排油模组包括:
第三输油管道,设置于所述排油箱体的容纳腔,穿过所述排油箱体连接于所述变压器的油箱和所述储油池之间,所述第三输油管道包括第三波纹管;
两个第三阀门,并联于所述第三输油管道,与所述主控制模组连接,所述主控制模组通过控制两个所述第三阀门的闭合和断开,控制所述第三输油管道的通断;
两个第二泄漏仪,设置于所述第三输油管道,与所述主控制模组连接,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第三阀门远离所述变压器的油箱的一端。
10.一种排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油枕、储油池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排油装置;
所述变压器与所述油枕连接;所述排油装置连接于所述变压器和所述储油池之间,以及所述油枕和所述储油池之间。
CN202110341845.7A 2021-03-30 2021-03-30 排油装置和系统 Pending CN1130666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1845.7A CN113066641A (zh) 2021-03-30 2021-03-30 排油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1845.7A CN113066641A (zh) 2021-03-30 2021-03-30 排油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6641A true CN113066641A (zh) 2021-07-02

Family

ID=76564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1845.7A Pending CN113066641A (zh) 2021-03-30 2021-03-30 排油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6664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29536A1 (en) * 2017-06-14 2018-12-20 Sudhir Kumar A fire extinguisher/fire preventor for electric transformer and a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CN210272009U (zh) * 2019-09-10 2020-04-07 四方特变电工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事故油枕排油装置
CN211555636U (zh) * 2020-03-23 2020-09-22 常州市达克富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快速泄压排油功能的充氮灭火装置
CN212694965U (zh) * 2020-07-29 2021-03-12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直流运检公司 一种变压器油枕主动排油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29536A1 (en) * 2017-06-14 2018-12-20 Sudhir Kumar A fire extinguisher/fire preventor for electric transformer and a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CN210272009U (zh) * 2019-09-10 2020-04-07 四方特变电工智能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变压器事故油枕排油装置
CN211555636U (zh) * 2020-03-23 2020-09-22 常州市达克富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快速泄压排油功能的充氮灭火装置
CN212694965U (zh) * 2020-07-29 2021-03-12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直流运检公司 一种变压器油枕主动排油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蒋军林等: "《300MW火电机组集控运行》", 28 February 2005 *
许傲然等: "《变电站运行与维护》", 30 April 20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37928B2 (en) Mobile functional hospital unit for the temporary distribution of medical fluids
CN111659060A (zh) 一种消防泵站云管理系统
CN113066641A (zh) 排油装置和系统
CN111403154A (zh) 一种变压器本体快速排油装置、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771213U (zh) 一种防爆正压柜
CN204879451U (zh) 一种模块化燃气调压箱
CN210219999U (zh) 一种换热机组用远程监控装置
CN201576204U (zh) 工业以太环网煤矿水泵房排水冗余控制器
CN207582561U (zh) 一种网式叠压供水设备
CN210216558U (zh) 一种双plc控制的智能供水设备
CN207347145U (zh) 灌装排空一体机
CN201830464U (zh) 极寒地带通讯基站智能循环充电一体化装置
CN220833909U (zh) 一种泵组式电化学储能火灾抑制装置
CN207194071U (zh) 供水安全检测装置和无负压供水设备
CN217763634U (zh) 一种防冻结的板换热管道系统
CN111799196A (zh) 一种半导体清洗设备及半导体清洗设备的紧急排水方法
CN218884461U (zh) 低成本工艺循环水应急切换装置
CN212052976U (zh) 一种保证小型泵房在消防用水合用情况下消防水量的系统
CN218675817U (zh) 一体式集成水箱用于排液的监控系统
CN111834023A (zh) 一种乏燃料水池冷却系统
CN209763268U (zh) 具有一键启停功能的换热站系统
CN210516508U (zh) 一种可带压力拆装压力表的断路器液压机构
CN220810534U (zh) 一种溴素储存泄漏应急罐
CN218151358U (zh) 一种集水井水泵供排水控制系统
CN209766050U (zh) 一种乏燃料水池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08

Address after: No. 223, Kexue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700

Applicant after: MAINTENANCE & TEST CENTRE, CSG EHV POWER TRANSMISSION Co.

Applicant after: BAODING TIANWEI BAOBIAN ELECTRIC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223, Kexue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700

Applicant before: MAINTENANCE & TEST CENTRE, CSG EHV POWER TRANSMISSION Co.

Applicant before: BAODING TIANWEI ZHUOCHUANG ELECTRIC EQUIPMENT TECHNOLOGIES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