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5863A - 面向卫星物联网的异步非正交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面向卫星物联网的异步非正交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5863A
CN113055863A CN202110458111.7A CN202110458111A CN113055863A CN 113055863 A CN113055863 A CN 113055863A CN 202110458111 A CN202110458111 A CN 202110458111A CN 113055863 A CN113055863 A CN 1130558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users
frame
signal
random acc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581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爱华
杨松立
杨佳程
叶能
王培森
董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211045811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558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558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58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正交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面向卫星物联网通信环境的用户接入技术,适用于卫星物联网中海量用户突发性传输和随机接入过程,属于通信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卫星物联网中的随机接入和异步传输带来的用户信号之间干扰不可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串行干扰删除的非正交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法;该方法采用激活用户在帧中多个时隙重复传输,并在接收端利用用户之间的异步信息进行帧间的串行干扰删除来恢复用户信息,从而解决用户异步随机接入带来的不可控干扰,在卫星物联网中实现非正交随机接入方案。

Description

面向卫星物联网的异步非正交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正交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面向卫星物联网通信环境的用户接入技术,适用于卫星物联网中海量用户突发性传输和随机接入过程,属于通信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第五代(5G)通信技术全球标准逐渐成熟,其支持多样化的场景和不同的业务需求。作为5G最具前景的应用之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旨在连接数十亿数量的设备,彻底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5G的mMTC场景的连接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万台设备,已经能够应对当前密集城市场景下的物联网用户接入量的增长。通过地面网络的大规模部署,可以支持热点区域的物联网应用。然而目前仍缺乏高效的针对偏远地区的覆盖方案。
与5G相比,6G网络有望在2030年实现无处不在的大规模覆盖,即6G将提供全球范围的无线通信服务并实现广泛的物联网应用,特别是在偏远地区。6G将实现严格的无缝物联网,覆盖海洋、森林、山区等近100%的地理范围。目前的地面物联网系统,如Sigfox、LoRa、NB-IoT和eMTC等,无法满足6G物联网广覆盖和高通信可靠性的要求。卫星通信作为一种替代方式,具有覆盖范围广、全天候工作能力强、通信可靠性强的特点。为了满足物联网的新要求,6G需要与卫星系统进行互补。
高效的物联网服务依赖于精心设计的多用户接入技术。在5GmMTC场景中,随机接入(RA)和非正交多址(NOMA)技术已成为突出的研究趋势,其可以分别通过允许用户自主传输和非正交信号叠加来降低发射机的复杂性。然而,由于传输环境存在显著差异,针对地面物联网开发的多址技术无法直接部署在卫星对应设备中。具体来说,卫星通信中空间与地面之间的传播距离较长,导致往返传输时延大,大尺度路径损耗高。此外,卫星通信信道的快速波动将导致设备之间的时间和频率不同步。
卫星物联网中的随机接入和异步传输会导致传输业务的不确定激活和非正交信号之间不可控的干扰,而这将破坏传统NOMA方案用户之间的约束关系,降低传输鲁棒性。如何设计适用于卫星物联网通信环境的大规模用户随机接入方案,仍缺乏相关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卫星物联网中的随机接入和异步传输带来的用户信号之间干扰不可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串行干扰删除的非正交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法;该方法采用激活用户在帧中多个时隙重复传输,并在接收端利用用户之间的异步信息进行帧间的串行干扰删除来恢复用户信息,从而解决用户异步随机接入带来的不可控干扰,在卫星物联网中实现非正交随机接入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面向卫星物联网的异步非正交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随机接入
卫星通信覆盖范围内M个用户终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传输,随机接入到卫星,每帧时间内激活用户数为ε*M,其中ε为随机接入概率。激活用户在该帧的b个时隙上重复传输d个相同突发数据包,其中b=d;不同激活用户占用的b个时隙位置不同。其中每帧一共包含N个时隙,N>b;
步骤二、接收端信号处理
在发送端处,用户随机接入,每个激活用户发送帧的时隙边界不同,最大用户间相对时延在一个时隙内,接收端接收到信号为激活用户发送信号的叠加,然后接收端依据每个用户的时延对接收到叠加的信号进行匹配滤波,得到每个用户的接收帧信号。
步骤三、多用户信号检测
依据上述步骤二处得到的每个用户的接收信号依次进行帧内串行干扰删除和帧间串行干扰删除。
步骤1、比较步骤二中得到的各用户的接收信号在一帧中不同时隙处的信干噪比,对于最大的信干噪比时隙处的用户信号按照最大似然比的原则进行恢复,得到该用户信号。
步骤2、根据步骤三1恢复的用户信号重新构建该用户发送的帧信号,其他剩余用户依据用户间相对时延,将重新构建的用户帧信号带来的干扰进行删除,更新剩余用户的接收信号。
步骤3、比较剩余各用户更新的接收信号在一帧中不同时隙处的信干噪比,对于最大的信干噪比时隙处的用户信号按照最大似然比的原则进行恢复,得到该用户信号。
步骤4、重复执行上述步骤2、3直到恢复全部用户的信号。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面向卫星物联网的异步非正交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法,激活物联网设备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传输,不需要进行时间调整或资源调度,降低控制信令交互开销。
2、本发明的面向卫星物联网的异步非正交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法,采用非正交的接入方式,允许多个用户的信号在同一物理资源上随机叠加传输,提高物理资源利用率,满足大规模的物联网设备接入需求。
3、本发明的面向卫星物联网的异步非正交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法,接收端采用帧内串行干扰删除和帧间串行干扰删除,考虑到用户间的相对时延信息,解决异步传输带来的非正交信号之间不可控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步骤的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场景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用户帧信息非同步叠加情况;
图4为实施例三维因子图及串行干扰删除过程。
图5为实施例帧时隙数为200时本发明方案仿真性能
图6为实施例帧时隙数为2000时本发明方案仿真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案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具体场景对该发明实施例的具体步骤进行说明:
面向卫星物联网的异步非正交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法,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用户随机接入
物联网终端用户处于卫星的通信范围内,它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传输,随机接入到卫星。考虑以下卫星物联网通信场景,如图2所示,每帧内激活用户数为3。激活用户在该帧的2个时隙上重复传输2个相同突发数据包,不同激活用户占用的时隙位置不同。其中每帧包含4个时隙;
其中对于不同的用户占用时隙的位置可以等效为稀疏码本,设计稀疏发送矩阵,矩阵的每一行表示每一个激活用户,矩阵行中1的位置代表本激活用户占用帧中时隙的位置,矩阵列中的1表示同一时隙处叠加的激活用户。本实施例中稀疏发送矩阵如下:
Figure BDA0003041306970000031
激活用户发送的突发数据包在帧结构中的稀疏性来减少用户间异步随机接入所带来的不可控干扰,同时将用户突发数据包重复传输,增加了接收端的后验信息,用于后续的用户信号的恢复。
步骤二、接收端信号处理
在发送端处,每帧内三个用户随机接入,每个激活用户发送帧的时隙边界不同,最大用户间相对时延在一个时隙内,接收端接收到信号为激活用户发送信号的叠加,如图3所示,其表明三个用户帧信号非同步叠加的一种情况,接收端依据每个用户的时延对接收到的叠加信号进行匹配滤波,得到每个用户的接收帧信号。
步骤三、多用户信号检测
依据上述步骤二处得到的三个用户的接收信号依次进行帧内串行干扰删除和帧间串行干扰删除。如图4所示,采用一个三维因子图来描述三个用户的信号模型,其中用户传输数据包和占用时隙分别由用户节点(UN)和时隙节点(VN)表示。连接UN和VN的一条边代表一次突发传输。与传统的二维因子图模型不同,该三维因子图为用户延迟引入了一个额外的维度。所述维度中的每个截面都是一个二维因子图,其与一个特定用户的时序对应。因此步骤三分为以下几小步:
步骤1、比较步骤二中得到的各用户的接收帧信号在一帧中不同时隙处的信干噪比,由图3可以看到,其中用户二在其帧的第4个时隙上没有受到其他用户的干扰,因此该处的信干噪比最大,对于此处的用户二信号按照最大似然比的原则进行恢复,得到用户二的信号。
步骤2、根据步骤1中恢复的用户二信号重新构建用户2发送的帧信号,依据图4可以看到,用户二对用户一帧信号的1、2、4时隙和用户三的1、2、4时隙带来干扰,用户一和用户三根据相对时延删除用户二信号带来的干扰,得到新的用户一和用户三的接收帧信号。
步骤3、比较用户一和用户三新的接收帧信号在一帧中不同时隙处的信干噪比,由图4所示,用户一的时隙处的信干噪比最大,按照最大似然比的原则进行恢复,得到用户一的信号。
步骤4、根据步骤3中恢复的用户一的信号重新构建用户一的帧信号,由图4可以看到,用户一对用户三帧信号的1、2、3时隙造成干扰,用户三依据用户一与其之间的相对时延删除用户一带来的干扰,随后对得到的帧信号比较相应时隙处的信干噪比,恢复用户三的信号,从而完成所有用户信号的检测。
在上述实施例步骤下,进行不同场景下的仿真,从而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如图5和6所示,分别仿真了帧时隙数分别为200和2000的情况,其中激活用户在每一帧中占用时隙数为2,由图可知,由于用户间的异步带来的干扰,异步的SA(SlottedALOHA)方案相比于同步情况性能下降。在CSA(Coded Slotted ALOHA)方案中引入重复数为2的重复编码传输,相比异步情况SA方案实现了吞吐量的增益,但其仍比同步的SA方案性能差。本发明方案利用了异步传输中的存在的用户干扰,其归一化吞吐量优于异步SA和CSA方案,甚至优于同步CSA方案。在帧的时隙数为200时,相比于同步CSA方案,吞吐量增益约为13%,在帧时隙数为2000时,相比于同步CSA方案,吞吐量增益约为22%。
以上所述的具体描述,对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面向卫星物联网的异步非正交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一、用户随机接入
卫星通信覆盖范围内M个用户终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传输,随机接入到卫星,每帧时间内激活用户数为ε*M,其中ε为随机接入概率;激活用户在该帧的b个时隙上重复传输d个相同突发数据包,其中b=d;不同激活用户占用的b个时隙位置不同;其中每帧一共包含N个时隙,N>b;
步骤二、接收端信号处理
在发送端处,用户随机接入,每个激活用户发送帧的时隙边界不同,最大用户间相对时延在一个时隙内,接收端接收到信号为激活用户发送信号的叠加,然后接收端依据每个用户的时延对接收到叠加的信号进行匹配滤波,得到每个用户的接收帧信号;
步骤三、多用户信号检测
依据上述步骤二处得到的每个用户的接收信号依次进行帧内串行干扰删除和帧间串行干扰删除;
步骤1、比较步骤二中得到的各用户的接收信号在一帧中不同时隙处的信干噪比,对于最大的信干噪比时隙处的用户信号按照最大似然比的原则进行恢复,得到该用户信号;
步骤2、根据步骤三1恢复的用户信号重新构建该用户发送的帧信号,其他剩余用户依据用户间相对时延,将重新构建的用户帧信号带来的干扰进行删除,更新剩余用户的接收信号;
步骤3、比较剩余各用户更新的接收信号在一帧中不同时隙处的信干噪比,对于最大的信干噪比时隙处的用户信号按照最大似然比的原则进行恢复,得到该用户信号;
步骤4、重复执行上述步骤2、3直到恢复全部用户的信号。
CN202110458111.7A 2021-04-27 2021-04-27 面向卫星物联网的异步非正交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法 Pending CN1130558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8111.7A CN113055863A (zh) 2021-04-27 2021-04-27 面向卫星物联网的异步非正交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58111.7A CN113055863A (zh) 2021-04-27 2021-04-27 面向卫星物联网的异步非正交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5863A true CN113055863A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20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58111.7A Pending CN113055863A (zh) 2021-04-27 2021-04-27 面向卫星物联网的异步非正交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55863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4464A1 (ko) * 2012-11-29 2014-06-05 아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위성 통신에서의 랜덤 접속 부하 제어 방법
CN105898885A (zh) * 2016-06-17 2016-08-2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反馈的随机多用户接入方法
CN107104711A (zh) * 2017-03-29 2017-08-29 浙江大学 一种大规模非正交多接入方法
CN107294550A (zh) * 2017-06-12 2017-10-24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干扰消除的时隙aloha系统发送与接收方法
US20180278425A1 (en) * 2017-03-27 2018-09-27 Intelligent Fusi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igh throughput and cyber-secure data communications
CN108768903A (zh) * 2018-03-21 2018-11-0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crdsa类协议的低轨道卫星随机接入系统多用户检测方法
US20200044762A1 (en) * 2018-08-02 2020-02-06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Asynchronous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in a time/frequency division 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etwork
CN111600826A (zh) * 2019-11-01 2020-08-28 哈尔滨工业大学 通信网络中一种非正交的接入-传输通信方法
CN112087812A (zh) * 2020-08-29 2020-12-1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功率退避的mMTC非正交随机接入方法
CN112105087A (zh) * 2020-09-21 2020-12-1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多星协作波束成形技术的异步随机接入方法
CN112188556A (zh) * 2020-09-11 2021-01-05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基于稀疏码分多址的卫星物联网随机接入增强方法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84464A1 (ko) * 2012-11-29 2014-06-05 아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위성 통신에서의 랜덤 접속 부하 제어 방법
CN105898885A (zh) * 2016-06-17 2016-08-2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反馈的随机多用户接入方法
US20180278425A1 (en) * 2017-03-27 2018-09-27 Intelligent Fusion Technology,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high throughput and cyber-secure data communications
CN107104711A (zh) * 2017-03-29 2017-08-29 浙江大学 一种大规模非正交多接入方法
CN107294550A (zh) * 2017-06-12 2017-10-24 清华大学 一种基于干扰消除的时隙aloha系统发送与接收方法
CN108768903A (zh) * 2018-03-21 2018-11-06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crdsa类协议的低轨道卫星随机接入系统多用户检测方法
US20200044762A1 (en) * 2018-08-02 2020-02-06 Hughes Network Systems, Llc Asynchronous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in a time/frequency division 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network
CN111600826A (zh) * 2019-11-01 2020-08-28 哈尔滨工业大学 通信网络中一种非正交的接入-传输通信方法
CN112087812A (zh) * 2020-08-29 2020-12-15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功率退避的mMTC非正交随机接入方法
CN112188556A (zh) * 2020-09-11 2021-01-05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基于稀疏码分多址的卫星物联网随机接入增强方法与系统
CN112105087A (zh) * 2020-09-21 2020-12-18 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多星协作波束成形技术的异步随机接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EDERICO CLAZZER等: "IoT via Satellite: Asynchronous Random Access for the Maritime Channel", 《2020 IEEE 91ST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VTC2020-SPRING)》 *
HE WANG等: "Novel Energy-Efficiency Enhancement Schemes for Asynchronous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2019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ROADBAND MULTIMEDIA SYSTEMS AND BROADCASTING (BMSB)》 *
QIWEI WANG等: "A Framework of Non-Orthogonal Slotted Aloha (NOSA) Protocol for TDMA-Based Random Multiple Access in IoT-Oriented Satellite Networks", 《IEEE ACCESS》 *
RICCARDO DE GAUDENZI等: "Asynchronous Contention Resolution Diversity ALOHA: Making CRDSA Truly Asynchronous", 《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YE NENG等: "A Random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cheme for mMTC", 《2017 IEEE 85TH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VTC SPRING)》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e et al. Help from space: Grant-free massive access for satellite-based IoT in the 6G era
Abramson The throughput of packet broadcasting channels
CN1272922C (zh) 在共享信道的通信系统中分开多个用户的方法和设备
He et al. A tutorial on lossy forwarding cooperative relaying
CN109041253B (zh) 无人机集群测控中基于迭代检测的分集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11817774B (zh) 基于传播时延的低轨卫星网络星间多址接入方法
Ma et al. Joint design of coded tandem spreading multiple access and coded slotted ALOHA for massive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CN111343730A (zh) 一种空间相关信道下的大规模mimo无源随机接入方法
Li et al. System‐level performance simulation analysis of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technology in 5G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1483817B (zh) 基于再生网络编码的组播网络中发射节点功率分配方法
Linnartz Slotted ALOHA land-mobile radio networks with site diversity
CN101383681B (zh) 抵抗异步差分空时分组码的编译码方法
CN110350985B (zh) 一种基于主动时间反转的水声并行传输方法
CN113055863A (zh) 面向卫星物联网的异步非正交大规模随机接入方法
CN103929224A (zh) 蜂窝网络中干扰抑制方法及装置
CN108811071A (zh) 传输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Noh et 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ccess control for CRDSA and R-CRDSA under high traffic load
CN101931446A (zh) 小区间干扰的抑制方法以及基站
Bai et al. Adaptive packet-length assisted random access scheme in LEO satellite network
CN111031559B (zh) 一种应用于编码携能中继协作系统的携能传输协议实现方法
Xie et al. Unsourced random access with a massive MIMO receiver: Exploiting angular domain sparsity
CN113765625A (zh) 支持任意个数节点协同的全双工空时码矩阵递推设计方法
Kiki et al. Analysis of multiple access approaches on IoT via LEO satellite
CN102711208B (zh) 基于汇总矢量的机会网络低开销免疫信息存储和传递方法
CN108990168B (zh) 一种适用于低轨卫星物联网的改进型crdsa协议的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9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