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3247A -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3247A
CN113053247A CN202110277714.7A CN202110277714A CN113053247A CN 113053247 A CN113053247 A CN 113053247A CN 202110277714 A CN202110277714 A CN 202110277714A CN 113053247 A CN113053247 A CN 113053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flexible display
structural layer
layer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771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53247B (zh
Inventor
王彬
高亮
杨恩建
王洋
杨虎飞
李非凡
孙浩
都阿娟
李传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7771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53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53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3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53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3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中,第一粘结层包括位于弯折区域的第一部分,通过在第一部分中设置至少两条缝隙,缝隙将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分隔形成若干相互分离的子部分,从而在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下,能够将第一部分与第一结构层和/或第二结构层界面处积聚的部分应力传导至缝隙中,通过缝隙处的形变释放该部分应力,从而能够降低第一部分界面处的应力,能够解决第一粘结层的第一部分与相粘结的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发生剥离的问题,从而能够保障第一粘结层与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的有效粘结。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的发展,目前市场上的OLED柔性显示产品越来越多。现有OLED柔性显示产品的柔性显示面板中,通常通过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光学胶)膜层来粘结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层。
但是,在柔性显示面板的折叠过程中,位于弯折区域中OCA膜层(属于粘结层)的受到的应力较大时,导致OCA膜层的形变量超过设计阈值,导致OCA膜层与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层出现剥离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折区中OCA膜层容易与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层出现剥离的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域和位于弯折区域之外的非弯折区域;柔性显示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和设置于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之间的第一粘结层;
第一粘结层包括位于弯折区域的第一部分和位于非弯折区域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有至少两条缝隙。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第一个方面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中,第一粘结层包括位于弯折区域的第一部分,通过在第一部分中设置至少两条缝隙,缝隙将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分隔形成若干相互分离的子部分,从而在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下,能够将第一部分与第一结构层和/或第二结构层界面处积聚的部分应力传导至缝隙中,通过缝隙处的形变释放该部分应力,从而能够降低第一部分界面处的应力,能够解决第一粘结层的第一部分与相粘结的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发生剥离的问题,从而能够保障第一粘结层与第一结构层和第二结构层的有效粘结。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八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九种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弯折区域;102-非弯折区域;
10-第一结构层;
20-第二结构层;
30-第一粘结层;31-第一部分;311-缝隙;32-第二部分;
40-显示面板本体;
50-偏光片;
60-传感结构层;
70-保护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几个名词进行介绍和解释:
在折叠手机、折叠平板电脑等市场上常见折叠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位于弯折区域中的粘结层容易因频繁折叠,使得与粘结的结构层发生分离的问题,继而容易导致粘结层与结构层出现剥离的问题,导致折叠产品损坏。
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研究发现,现有折叠产品的柔性显示面板中,多采用单层连续的粘结层来进行层间贴合,即粘结层多为整层结构,柔性显示面板弯折过程中,位于弯折区域的粘结层的内表面受到压应力,使得粘结层的内表面的长度变短;粘结层的外表面受到拉应力,使得粘结层的外表面的长度通常会变长。而整层粘结层的弹性形变能力有限,不能够有效平衡弯折状态下产生的应力,当粘结层受到的应力超过粘结层与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层的粘结力时,粘结层的形变量会超过设计阈值,从而容易导致粘结层与结构层出现剥离的问题。
目前,主要通过调整优化粘结层的性能参数,比如粘性、模量、内聚力等。但是,不同的折叠产品需要匹配不同性能参数的粘结层,而调整优化粘结层性能参数的过程所需要的研发时间长且费用高,这严重制约了相关折叠产品的研发及量产进度。
本申请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面板,该柔性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弯折区域101和位于弯折区域101之外的非弯折区域102。
柔性显示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结构层10、第二结构层20和设置于第一结构层10和第二结构层20之间的第一粘结层30;第一粘结层30包括位于弯折区域101的第一部分31和位于非弯折区域102的第二部分32,第一部分31包括有至少两条缝隙311。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中,第一粘结层30包括位于弯折区域101的第一部分31,通过在第一部分31中设置至少两条缝隙311,缝隙311将第一部分31的至少部分分隔形成若干相互分离的子部分,从而在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下,能够将第一部分31与第一结构层10和/或第二结构层20界面处积聚的部分应力传导至缝隙311中,通过缝隙311处的形变释放该部分应力,从而能够降低第一部分31界面处的应力,能够解决第一粘结层30的第一部分31与相粘结的第一结构层10和第二结构层20发生剥离的问题,从而能够保障第一粘结层30与第一结构层10和第二结构层20的有效粘结。
而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在第一粘结层30的生成过程中,可以同时在位于弯折区域101的第一部分31中设置至少两条缝隙311;还可以在现有的粘结膜层中设置至少两条缝隙311,从而制备得到第一粘结层30。相较于根据不同折叠产品来调整优化粘结膜层性能参数的方式而言,可以显著提升第一粘结层30的生产速率,从而能够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生产效率,且能够明显降低第一粘结层30和柔性显示面板的生产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层30的一侧粘结有第一结构层10,另一侧粘结有第二结构层20。当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时,第一结构层10、第二结构层20和第一粘结层30位于弯折区域101的部分均会发生相应的弯曲,弯折过程中,由于第一粘结层30位于弯折区域101的第一部分31中设置至少两条缝隙311,第一部分31受到的应力会通过缝隙311得以释放,从而能够避免第一部分31的形变量超过设置阈值,从而能够避免第一部分31与第一结构层10和第二结构层20发生剥离,能够保障第一粘结层30与第一结构层10和第二结构层20的有效粘结,能够保障柔性显示面板的工作稳定性。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层30的制作材料包括OCA。
应该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结构层10和第二结构层20为柔性显示面板的各个单层模组结构,或层叠设置多个单层模组结构的组合结构。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层30包括与第一结构层10连接的第一界面和与第二结构层20连接的第二界面;在垂直于处于展平状态的柔性显示面板的截面内,缝隙311从第一界面延伸至除了第二界面之外的第一部分31的内部。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在垂直于处于展平状态的柔性显示面板的截面内,缝隙311从第一界面延伸至除了第二界面之外的第一部分31的内部,即,在垂直于第一粘结层30的方向上,缝隙311不会贯穿第一部分31,使得被各条缝隙311所分隔开的子部分均与第一部分31连接,第一部分31又与第二部分32连接,从而能够保障第一粘结层30的整体性。而且,便于第一粘结层30的制造,以及便于第一粘结层30与第一结构层10和第二结构层20的贴附。
可选地,如图2所示,在垂直于处于展平状态的柔性显示面板的截面内,缝隙311包括从第一界面延伸至除了第二界面之外的第一部分31的内部的第一种缝隙311,从第二界面延伸至除了第一界面之外的第一部分31的内部的第二种缝隙311,且两种缝隙311依次间隔排列。在垂直于第一粘结层30的方向上,第一种缝隙311和第二种缝隙311均不会贯穿第一部分31,使得被各条缝隙311所分隔开的子部分均与第一部分31连接,从而能够保障第一粘结层30的整体性,便于第一粘结层30与第一结构层10和第二结构层20的贴附。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柔性显示面板的任意弯折状态下,第一界面位于弯折状态的第一部分31的凸面侧。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时,位于弯折区域101的第一结构层10、第二结构层20和第一部分31均会发生相应的弯曲。此时,第一部分31的凹面侧受到压应力,使得第一部分31的凹面侧的长度变短;第一部分31的凸面侧受到拉应力,使得第一部分31的凸面侧的长度变长。
在弯折过程中,由于第一部分31的外表面更容易因受到的拉应力大于,与第一结构层10或第二结构层20之间的粘结力,而使得第一部分31的外表面与第一结构层10或第二结构层20发生剥离。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粘结层30的第一界面位于弯折状态的第一粘结层30的凸面侧,即在垂直于处于展平状态的柔性显示面板的截面内,缝隙311从第一部分31的凸面侧延伸至除了凹面侧之外的第一部分31的内部。从而使得第一部分31受到的拉应力会通过缝隙311得以释放,能够避免第一部分31的形变量超过设置阈值,进而能够避免第一部分31与第一结构层10和第二结构层20发生剥离,能够保障第一粘结层30与第一结构层10和第二结构层20的有效粘结,能够保障柔性显示面板的工作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处于展平状态的柔性显示面板的截面内,第一部分31包括多个连接段,相邻两个连接段被一条缝隙311分隔。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在垂直于处于展平状态的柔性显示面板的截面内,缝隙311从第一界面延伸至第二界面,即缝隙311贯穿了第一部分31,多条缝隙311将第一部分31分隔出多个连接段。弯折过程中,由于缝隙311贯穿第一部分31,第一部分31的凹面侧受到压应力和第一部分31的凸面侧受到拉应力,均会通过缝隙311得以释放,从而能够避免第一部分31的拉伸形变量和压缩形变量均超过设置阈值,从而能够进一步避免第一部分31与第一结构层10和第二结构层20发生剥离,能够进一步保障第一粘结层30与第一结构层10和第二结构层20的有效粘结,能够保障柔性显示面板的工作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处于展平状态的柔性显示面板截面内,缝隙311的形状包括直线段、曲线段中的一种或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在垂直于处于展平状态的柔性显示面板截面内,缝隙311的形状为直线段,直线段的缝隙311更容易将从第一界面或第二界面处存在的应力快速导离。
可选地,如图5-6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在垂直于处于展平状态的柔性显示面板截面内,缝隙311的形状为曲线段。
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是,在第一粘结层30的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在第一粘结层30的第一部分31中设置不同形状的缝隙311,例如,可以采用直线段和曲线段组合的形状。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处于展平状态的柔性显示面板截面内,呈直线段的缝隙311垂直于第一结构层10,或者,呈直线段的缝隙311与第一结构层10之间呈设计角度,设计角度为锐角。
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中,在垂直于处于展平状态的柔性显示面板截面内,呈直线段的缝隙311垂直于第一结构层10。
如图4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中,在垂直于处于展平状态的柔性显示面板截面内,呈直线段的缝隙311与第一结构层10之间呈设计角度,设计角度为锐角。
可选地,当呈直线段的缝隙311与第一结构层10之间呈锐角时,第一结构层10位于处于弯折状态的第一部分31的凸面侧。
应该说明的是,当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时,位于弯折区域101的第一部分31会发生相应的弯曲,此时,第一部分31的凹面侧受到压应力,使得第一部分31的凹面侧的长度变短,第一部分31的凸面侧受到拉应力,使得第一部分31的凸面侧的长度变长。弯折过程中,缝隙311的延伸方向逐渐与处于弯折状态的柔性显示面板的径向平行,即在柔性显示面板的径向上,第一部分31的厚度与第一结构层10和第二结构层20之间距离相匹配,从而在保障第一部分31受到的应力会通过缝隙311释放的同时,能够保障第一部分31的凸面侧与第一结构层10的贴合效果,进而能够避免第一部分31与第一结构层10和第二结构层20发生剥离,能够保障柔性显示面板的工作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垂直于处于展平状态的柔性显示面板截面内,在第一部分31的中央指向周边的方向上,相邻两条缝隙311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化。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时,由于位于弯折区域不同位置的第一部分31受到的应力大小存在不同,因此,如图7-8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在第一部分31的中央指向周边的方向上,相邻两条缝隙311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化,使得第一部分31的不同位置中的缝隙311的分布密度存在不同,从而能够使得第一部分31适应不同的弯折状态,能够进一步保障第一部分31与第一结构层10和第二结构层20的贴合效果,进而能够进一步避免第一部分31与第一结构层10和第二结构层20发生剥离,能够进一步保障柔性显示面板的工作稳定性。
应该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部分31的中央具体指的是第一部分31的中心线D所在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远离第一部分31的中心线D的方向上,相邻两条缝隙311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以现有折叠产品的常见应用场景而言,柔性显示面板中第一部分31的中心线D处受到的应力往往大于中心线D两侧处受到的应力,即弯折过程中,应力更容易集中在第一部分31的中心线D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如图7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中,在远离第一部分31的中心线D的方向上,相邻两条缝隙311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从而使得中心线D处的缝隙311的分布密度大于两侧的分布密度。在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时,第一部分31的中心线D处的应力能够通过缝隙311得以快速释放,能够进一步保障第一部分31与第一结构层10和第二结构层20的贴合效果。
可选地,如图8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在远离第一部分31的中心线D的方向上,相邻两条缝隙311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处于展平状态的柔性显示面板中,第一部分31的连接段在第一结构层10上正投影的轮廓形状包括多边形、封闭曲线形中的至少一种。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缝隙311的数量Q,均与处于弯折状态的柔性显示面板的最大弯曲半径R和第一部分31的厚度D成正相关。
可选地,缝隙311的数量Q可通过公式(1)计算得到:
Q=ξ*R*D 公式(1)
公式(1)中,R为柔性显示面板的最大弯曲半径;D为第一部分31的厚度D,即在垂直于柔性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第一部分31的尺寸;ξ为常数,本申请实施例中,常数ξ为10π。公式(1)中,最大弯曲半径R与厚度D的单位均为mm(毫米)。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的柔性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结构层10、第一粘结层30、第二结构层20、显示面板本体40、偏光片50、第一粘结层30、传感结构层60、第一粘结层30和保护盖板70。
可选地,第一结构层10为支撑板,支撑板采用型号代码为SUS的不锈钢材料制成;第二结构层20为BF(Back Film,背膜);显示面板本体40为PNL(Panel的简称);偏光片50为POL(Polarizer的简称);传感结构层60为Sensor(传感器);保护盖板70可采用CPI(Colorless PolyImide,无色聚酰亚胺)材料制成。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上述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中,第一粘结层30包括位于弯折区域101的第一部分31,通过在第一部分31中设置至少两条缝隙311,缝隙311将第一部分31的至少部分分隔形成若干相互分离的子部分,从而在柔性显示面板处于弯折状态下,能够将第一部分31与第一结构层10和/或第二结构层20界面处积聚的部分应力传导至缝隙311中,通过缝隙311处的形变释放该部分应力,从而能够降低第一部分31界面处的应力,能够解决第一粘结层30的第一部分31与相粘结的第一结构层10和第二结构层20发生剥离的问题,从而能够保障第一粘结层30与第一结构层10和第二结构层20的有效粘结。
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在第一粘结层30的生成过程中,可以同时在位于弯折区域101的第一部分31中设置至少两条缝隙311;还可以在现有的粘结膜层中设置至少两条缝隙311,从而制备得到第一粘结层30。相较于根据不同折叠产品来调整优化粘结膜层性能参数的方式而言,可以显著提升第一粘结层30的生产速率,从而能够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生产效率,且能够明显降低第一粘结层30和柔性显示面板的生产成本。
3、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面板中,在垂直于第一粘结层30的方向上,缝隙311不会贯穿第一部分31,使得被各条缝隙311所分隔开的子部分均与第一部分31连接,第一部分31又与第二部分32连接,从而能够保障第一粘结层30的整体性。而且,便于第一粘结层30的制造,以及便于第一粘结层30与第一结构层10和第二结构层20的贴附。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弯折区域和位于所述弯折区域之外的非弯折区域;所述柔性显示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和设置于所述第一结构层和所述第二结构层之间的第一粘结层;
所述第一粘结层包括位于所述弯折区域的第一部分和位于所述非弯折区域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有至少两条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层包括与所述第一结构层连接的第一界面和与所述第二结构层连接的第二界面;
在垂直于处于展平状态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截面内,所述缝隙从所述第一界面延伸至除了所述第二界面之外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任意弯折状态下,所述第一界面位于弯折状态的所述第一部分的凸面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处于展平状态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截面内,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多个连接段,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段被一条所述缝隙分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处于展平状态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截面内,所述缝隙的形状包括直线段、曲线段中的一种或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处于展平状态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截面内,呈直线段的所述缝隙垂直于所述第一结构层,或者,呈直线段的所述缝隙与所述第一结构层之间呈设计角度,所述设计角度为锐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处于展平状态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截面内,在所述第一部分的中央指向周边的方向上,相邻两条所述缝隙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远离所述第一部分的中心线的方向上,相邻两条缝隙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处于展平状态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部分的连接段在所述第一结构层上正投影的轮廓形状包括多边形、封闭曲线形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的数量,均与处于弯折状态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最大弯曲半径和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成正相关。
1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
CN202110277714.7A 2021-03-15 2021-03-15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Active CN113053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7714.7A CN113053247B (zh) 2021-03-15 2021-03-15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7714.7A CN113053247B (zh) 2021-03-15 2021-03-15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3247A true CN113053247A (zh) 2021-06-29
CN113053247B CN113053247B (zh) 2023-10-24

Family

ID=76512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7714.7A Active CN113053247B (zh) 2021-03-15 2021-03-15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5324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4100A (zh) * 2017-06-06 2018-12-14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器件
US20190036068A1 (en) * 2017-07-28 2019-01-31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189638A (zh) * 2019-06-28 2019-08-3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0955911U (zh) * 2020-03-11 2020-07-07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屏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667770A (zh) * 2020-07-15 2020-09-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2349209A (zh) * 2020-12-01 2021-02-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04100A (zh) * 2017-06-06 2018-12-14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器件
US20190036068A1 (en) * 2017-07-28 2019-01-31 L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0189638A (zh) * 2019-06-28 2019-08-30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0955911U (zh) * 2020-03-11 2020-07-07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柔性屏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667770A (zh) * 2020-07-15 2020-09-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
CN112349209A (zh) * 2020-12-01 2021-02-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3247B (zh) 2023-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30429B (zh) 柔性模组和柔性显示面板
CN210955911U (zh) 柔性屏模组及显示装置
US10746521B2 (en) Tape measure with reinforced tape blade and/or tear reducing hook configuration
CN111445796B (zh) 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US5266371A (en) Adhesive dressing sheet
KR102563749B1 (ko) 표시 장치 윈도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210836904U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1916386A (zh) 保护膜和使用保护膜制造显示模块的方法
TW200933245A (en) A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a flexible area with a specific bending region
CA2648023A1 (en) Conformable retroreflective film structure
TW201740588A (zh) 可撓性積層體以及使用其之可撓性顯示器
CN110634399A (zh) 一种柔性盖板、柔性显示装置及柔性盖板的制作方法
CN113053247A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10058647B (zh) 承载衬底及柔性显示模组
CN114446182A (zh) 柔性盖板及显示模组
CN113096536B (zh) 折叠结构及折叠显示设备
CN216647726U (zh) 柔性盖板及显示模组
US20150320387A1 (en) Medical acoustic coupler
CN110517589A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217651143U (zh) 一种手机后盖用防爆保护膜
CN113707014B (zh) 一种显示装置
JP3801296B2 (ja) トップカバーテープ
CN206283711U (zh) 一种可增加耐折弯次数的fpc结构
CN219709403U (zh) 一种保护膜
CN219839651U (zh) 一种新型柔性电路板背胶胶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