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3064B - 一种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评测方法及评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评测方法及评测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3064B
CN113053064B CN202110276266.9A CN202110276266A CN113053064B CN 113053064 B CN113053064 B CN 113053064B CN 202110276266 A CN202110276266 A CN 202110276266A CN 113053064 B CN113053064 B CN 1130530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ly warning
evaluated
earthquake
evaluation value
eval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62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53064A (zh
Inventor
彭朝勇
马强
韦永祥
李水龙
王士成
张红才
郑钰
苏柱金
毛国良
李继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Priority to CN2021102762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530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530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30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530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30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08B21/10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responsive to calamitous events, e.g. tornados or earthquak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评测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测评时间点;获取测评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结果;根据测评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结果得到每个评测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获取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预警定位评价值、预警震级评价值、预警烈度评价值;根据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预警定位评价值、预警震级评价值以及预警烈度评价值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综合评测值;根据综合评测值对待评测系统进行评测。

Description

一种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评测方法及评测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震预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评测方法及评测系统。
背景技术
面对复杂严峻的震情形势,如何在破坏性地震发生过程中有效地降低地震灾害的影响和减轻人员伤亡,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地震预警技术本身作为一个世界难题,对地震报警、报警处置的实时性要求更严格。目前,已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建设完成或正在建设地震预警系统。地震预警系统对地震的预警准确度极为重要,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地震预警评测方法,以便全面把握其对于不同震级范围、不同类型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能力,特别是针对大地震的分阶段处理能力。
相关技术采用的评测方法包括提出检测项目、评价指标和评价原则,建立信号源数据库,将信号源数据库中的波形数据输入系统的数据采集器中,采用单系统功能和性能检测信号发生器的回采数据作为系统检测结果,依照检测控制指标的评判要求和评价原则进行相应系统评价。
但是通过上述方法只是依照检测控制指标的评判要求和评价原则进行相应系统评价,不能精确清楚的表明地震预警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只是依照检测控制指标的评判要求和评价原则进行相应系统评价,不能精确清楚的表明地震预警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评测方法及评测系统。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评测方法,方法包括:
获取测评时间点;
获取测评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结果;
根据测评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结果得到每个评测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
获取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预警定位评价值;
获取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预警震级评价值;
获取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预警烈度评价值;
根据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预警定位评价值、预警震级评价值以及预警烈度评价值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综合评测值;
根据综合评测值对待评测系统进行评测。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获取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包括:
按照如下公式得到评测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
Figure BDA0002976759740000021
其中,i为测评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结果序号。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获取测评时间点包括:
获取评测的起始时间点与终点时间点,在起始时间点与终点时间点内对待评测系统进行评测。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获取评测的起始时间点,包括:获取待评测系统中首台触发预警的时间点,获取待评测系统中预设数量台站触发预警的时间点;
将待评测系统中首台触发预警的时间点与待评测系统中预设数量台站触发预警的时间点中时间点最大值作为起始时间点。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获取评测的终点时间点Tend通过如下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2976759740000031
其中,Mag为编目震级。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根据综合评测值对待评测系统进行评测,包括:
获取待评测系统的功能评测值;
获取待评测系统中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权重系数;
获取待评测系统的基础评测值;
根据待评测系统的功能评测值、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权重系数、待评测系统的基础评测值以及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综合评测值得到最终评测值;
根据最终评测值对待评测系统进行评测。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根据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预警定位评价值、预警震级评价值以及预警烈度评价值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综合评测值,包括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综合评测值:
Ai=Wi×(Sloc+Smag+SI)
其中,Ai为待评测系统对第i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综合评测值,Wi为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Sloc为预警定位评价值,Smag为预警震级评价值,SI为预警烈度评价值。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获取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定位评价值,包括:
获取通过待评测系统得到的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中的震中位置以及实际编目震中位置;
获取通过待评测系统得到的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中的震中位置与实际编目震中位置的偏差;
根据震中位置与实际编目震中位置的偏差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定位评价值。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预警定位评价值包括:台网内地震预警定位评价值和台网外地震预警定位评价值;
根据震中位置与实际编目震中位置的偏差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定位评价值,包括:
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台网内地震预警定位评价值:
Slocn=(20-L)×5,Slocw∈[-a,a]
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台网外地震预警定位评价值:
Slocw=(100-L),Slocw∈[-a,a]
其中,Slocn为台网内地震预警定位评价值,Slocw为台网外地震预警定位评价值,L为震中位置与实际编目震中位置的偏差,a为常数。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获取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震级评价值,包括:
获取待评测系统的预警震级以及实际编目震级;
获取待评测系统的预警震级与实际编目震级的偏差;
根据待评测系统的预警震级与实际编目震级的偏差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震级评价值;
优选的,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震级评价值:
Figure BDA0002976759740000041
其中,Smag为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震级评价值,Merror为待评测系统的预警震级与实际编目震级的偏差,Mag为实际编目震级,b为常数。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获取待评测系统对每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评价值,包括:
获取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以及实际烈度;
获取待评测系统对每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以及实际烈度的偏差;
根据待评测系统对每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以及实际烈度的偏差得到待评测系统对每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评价值;
优选的,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评价值:
Figure BDA0002976759740000051
其中,SI为待评测系统对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与实际烈度的偏差,c为常数,N为参与评测的台站总数。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评测系统,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任一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待评测系统的功能评测值,可以判断待评测系统的基本功能使用是否正常。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基于对待评测系统从多方面,多种性能进行评测,完善了待评测系统的评测机制,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给出准确的评测结果,既评测待评测系统对地震预警的处理能力,又可以评测其稳定性,不符合要求的待评测系统将不再使用,提高了地震预警处理系统的预警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评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S108的详细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地震预警处理系统工作时,获取地震台站实时的地震波形数据,地震波形数据通过实时数据流服务(简称SSS,其能从地震台站的数据采集器获取实时数据流,实现台站实时数据流传输、汇集、转发、入库等功能)传送给地震预警处理系统,地震预警处理系统对地震波形进行分析并发出地震预警信息。待评测地震预警处理系统(以下简称待评测系统)将系统内数据通过Active MQ消息服务器进行传递,本申请实施例基于Active MQ消息服务器传递的信息对其进行分析、评测,得到评测结果。
相关技术提供的评测方法只是简单的收集数据,对数据依照控制指标的评判要求和评价原则进行相应系统评价,并没有实质的评价内容,无法给出具体的实质的评测结果。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评测方法,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请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评测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S101、获取测评时间点;
S102、获取测评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结果;
S103、根据测评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结果得到每个评测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
S104、获取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预警定位评价值;
S105、获取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预警震级评价值;
S106、获取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预警烈度评价值;
S107、根据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预警定位评价值、预警震级评价值以及预警烈度评价值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综合评测值;
S108、根据综合评测值对待评测系统进行评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获取待评测系统的功能评测值,可以判断待评测系统的基本功能使用是否正常。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基于对待评测系统从多方面,多种性能进行评测,完善了待评测系统的评测机制,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给出准确的评测结果,既评测待评测系统对地震预警的处理能力,又可以评测其稳定性,不符合要求的待评测系统将不再使用,提高了地震预警处理系统的预警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全面定量把握区域性地震预警处理系统对于不同震级范围、不同类型地震预警事件(例如网内地震和网外地震等)的处理能力,特别是针对大地震的分阶段处理能力;可以有效检验对于“误报”、“漏报”震例的处理能力,作为一种示例,当给予待评测系统一个干扰信息时,如果待评测系统将该干扰信息作为地震信息给出了处理结果,则说明待评测系统出现了误报,如果给予待评测系统一个地震信号,待评测系统对该地震信号没有给出处理结果,则说明该待评测系统发生了漏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检测已出现问题的地震预警事件在待评测系统版本更新后是否还会发生;通过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待评测系统均采用一致的测试震例,保证评测的公平性,还可有效验证升级后预警处理系统在震级偏差、定位偏差、烈度预测偏差等方面的整体提升程度;通过大批量的震例测试,可发现预警处理系统本身存在的一些错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对待评测系统的在线评测和离线评测。在线评测是指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数据库为待评测系统通过实时获取的地震波数据进行处理的数据,也就是说,台站将捕获到的地震波实时数据通过实时波形流服务发送给待评测系统,待评测系统根据该实时地震波数据进行预警处理,得到预警处理结果。本申请实施例再对待评测系统的预警处理结果进行分析,以判断其预警结果是否准确,或者该待评测系统能否使用。
离线评测是指将以往的地震波数据、地震震例数据等进行存储,形成地震波历史数据,本申请实施例对待评测系统进行评测时,通过待评测系统获取地震波历史数据,再对地震波历史数据进行预警,形成地震预警处理结果,本申请实施例对待评测系统形成的地震预警处理结果进行分析,以判断其预警结果是否准确,或者该待评测系统能否使用。
S101、获取测评时间点。
地震预警处理系统的时效性是地震预警处理系统预警地震是否准确的体现之一。作为一种示例,当以历史地震波数据作为待评测系统的输入数据时,如果待评测系统预警发生地震的时间与历史数据中发生地震的时间接近,则说明待评测系统对地震的预警时效性较好。
可以理解的是,地震预警具有区域性,也就是说,地震是出现在一个局部的区域,没有出现地震的区域或者距离地震较远区域中的地震预警处理系统则对该地震波感应较为薄弱或者无法感应到该地震波,进而无法做出处理结果。换句话说,当该区域出现地震时,距离震中较近的台站可以清楚检测到地震波,距离震中较远的台站可能会延迟接收或接收较为模糊的地震波。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评测时间点的选取以保证台站都能实现对地震波的接收。
在确定评测时间点后,在该评测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结果,并获取每个评测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可以理解的是,越靠近发震时刻,即越靠近发震时刻的时间点(即评测时间点距离地震时间越近)的处理结果权重系数越高,随着震后时间(即待评测时间点距离地震时间越远)的增加权重系数逐渐递减。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获取测评时间点包括:
获取评测的起始时间点与终点时间点,在起始时间点与终点时间点内对待评测系统进行评测。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获取待评测系统中首台触发预警的时间点,获取待评测系统中预设数量台站触发预警的时间点;
将待评测系统中首台触发预警的时间点与待评测系统中预设数量台站触发预警的时间点中时间点最大值作为起始时间点。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在一个区域中,可以将首台接收到地震波理论触发的时间作为第一起始时间,将预设个数的台站接收到地震波理论触发的时间作为第二预设起始时间,通过求取第一预设起始时间与第二预设起始时间的最大值,将该最大值作为起始时间。作为一种示例,获取首台对地震波理论触发后3秒作为第一起始时间T1stt3;获取第三台台站对地震波理论触发后1秒作为第二起始时间T3rdt1。此后可以每间隔预设时间获取待评测系统的处理数据,例如可以间隔0.5s 作为一个新的评测时间点(Tstart,Tstart+0.5,Tstart+1.0,...,Tend)。如果在选取的评测时间点上待评测系统没有处理数据出现,可以取上一次评测时间点待评测系统的处理结果。其中,评测结束时间Tend可以按照下式确定:
Figure BDA0002976759740000091
其中,Mag为编目震级。
优选的,按照如下公式得到评测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
Figure BDA0002976759740000092
其中,i为测评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结果序号。
S102、获取测评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处理结果是指待评测预警系统对地震预警事件是否做出处理,作为一种示例,当有地震时,待评测系统产出该地震的预警震中、预警震级或台站预警烈度等处理结果。
S103、根据测评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结果得到每个评测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
上述已经提及,地震处理结果不仅包括给出一个区域内有地震发生,还需要给出该地震的地震定位、震级以及烈度等,才是一个完整的地震处理结果,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是指待评测系统对上述地震定位、震级以及烈度等信息综合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对上述地震预警信息处理结果越靠近地震发震时刻,则权重系数越高。
S104、获取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预警定位评价值。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S104包括:
获取通过待评测系统得到的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中的震中位置以及实际编目震中位置。
获取通过待评测系统得到的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中的震中位置与实际编目震中位置的偏差。
根据震中位置与实际编目震中位置的偏差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定位评价值。
可以理解的是,一次地震的震中位置是确定的,也就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际编目震中位置。通过获取待评测系统得到的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中的震中位置与实际编目震中位置的偏差,可以判断待评测系统对此次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结果的准确性。也就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定位评价值。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获取通过待评测系统得到的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中的震中位置与实际编目震中位置的偏差,包括通过如下公式得到震中位置与实际编目震中位置的偏差:
Figure BDA0002976759740000101
其中,L为震中位置与实际编目震中位置的偏差,其中,lon1、lat1分别为地震预警定位位置的经度和纬度,lon2、lat2分别为实际编目震中位置的经度和纬度。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预警定位评价值包括:台网内地震预警定位评价值和台网外地震预警定位评价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台网内地震是指在本区域设定的台站范围之内发生的地震,台网内地震预警定位评价值也就是对台网内的地震进行预警而作出的评价值。台网外是指在本区域设定的台站范围之外发生的地震,台网外地震预警定位评价值也就是对台网外的地震进行预警而作出的评价值。
根据震中位置与实际编目震中位置的偏差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定位评价值,包括:
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台网内地震预警定位评价值:
Slocn=(20-L)×5,Slocw∈[-a,a]
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台网外地震预警定位评价值:
Slocw=(100-L),Slocw∈[-a,a]
其中,Slocn为台网内地震预警定位评价值,Slocw为台网外地震预警定位评价值,L为震中位置与实际编目震中位置的偏差,a为常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常数a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作为一种示例,常数a可以为100,即台网内地震预警定位评价值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得到:Slocn=(20-L)×5,Slocw∈[-100,100];台网外地震预警定位评价值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得到:Slocw=(100-L),Slocw∈[-100,100]。
S105、获取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预警震级评价值。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获取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震级评价值,包括:
获取待评测系统的预警震级以及实际编目震级;
获取待评测系统的预警震级与实际编目震级的偏差;
根据待评测系统的预警震级与实际编目震级的偏差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震级评价值。
地震震级的大小,对震级的判断准确度也是待评测系统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作业中,地震震级有其实际编目震级,即标准震级,通过获取待评测系统对地震的预警震级以及与实际编目震级的偏差可以判断待评测系统能否准确的进行地震预警。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待评测系统的预警震级与实际编目震级的偏差通过如下公式得到:
Merror=|Meew-Mag|
其中,Meew为预警震级,Mag为实际编目震级。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震级评价值:
Figure BDA0002976759740000121
其中,Smag为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震级评价值,Merror为待评测系统的预警震级与实际编目震级的偏差,Mag为实际编目震级,b为常数。其中常数b可以根据用户评测的需要进行设定,作为一种示例,常数b可以为100,即Smag∈[-100,100]。
S106、获取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预警烈度评价值。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获取待评测系统对每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评价值,包括:
获取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以及实际烈度;
获取待评测系统对每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以及实际烈度的偏差;
根据待评测系统对每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以及实际烈度的偏差得到待评测系统对每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评价值。
地震烈度表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通过对待评测系统地震烈度的评测可以很好的得知该系统预警的地震烈度是否准确,是否可以为地震提供很好的预警作用。
往往地震发生之后对于不同的台站会有其实际的地震烈度值,通过获取待评测系统对每个地震时间的台站预警烈度与实际地震烈度之间的偏差,可以看出待评测系统预警的准确性。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待评测系统对每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评价值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得到:
Figure BDA0002976759740000131
其中,
Figure BDA0002976759740000132
Figure BDA0002976759740000133
表示第i个触发台站的烈度预测值,
Figure BDA0002976759740000134
表示第i个台站的烈度实测值。
优选的,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评价值:
Figure BDA0002976759740000135
其中,SI为待评测系统对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与实际烈度的偏差,c为常数,N为参与评测的台站总数。
其中,常数c可以根据用户评测时的需要进行确定,作为一种示例,c可以为100,即SI∈[-100,100]。
S107、根据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预警定位评价值、预警震级评价值以及预警烈度评价值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综合评测值。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S1045包括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综合评测值:
Ai=Wi×(Sloc+Smag+SI)
其中,Ai为待评测系统对第i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综合评测值,Wi为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Sloc为预警定位评价值,Smag为预警震级评价值,SI为预警烈度评价值。
S108、根据最终评测值对待评测系统进行评测。
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最终评测值可以分为高、一般、差三类,作为一种示例,将最终评测值记为E,理论最高分记为Emax,理论最低分记为Emin,其中,Emax按照每次处理结果为最优处理结果计算所得,Emin则按照每次处理结果为最差处理结果计算所得,定义评价指标为
Figure BDA0002976759740000136
通过上述评价指标得到的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评测结果定义
Figure BDA0002976759740000137
Figure BDA0002976759740000141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S108包括:
S1081、获取待评测系统的功能评测值。
S1082、获取待评测系统中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权重系数。
S1083、获取待评测系统的基础评测值。
S1084、根据待评测系统的功能评测值、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权重系数、待评测系统的基础评测值以及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综合评测值得到最终评测值。
S1085、根据最终评测值对待评测系统进行评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能评测值可以表示待评测系统实时接收地震波和实时台站触发参数的功能。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S1081、获取待评测系统的功能评测值。
S1081包括获取待评测系统实时接收地震波、台站触发参数的能力,根据待评测系统实时接收地震波、台站触发参数的能力确定待评测系统的功能评测值。
进一步地,当待评测系统既可以实时接收地震波形,也可以接收台站触发参数时,其功能评测值为第一评测值;当待评测系统只能实时接收地震波形,或者只能接收台站触发参数时,其功能评测值为第二评测值,其中第二评测值小于第一评测值。当然,当待评测系统既不能实时接收地震波形,也不能接收台站触发参数时,其功能评测值为0,其中第一评测值与第二评测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人为设定。作为一种示例,第一评测值可以为120,第二评测值可以为100。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评测值与第二评测值的设置不限于此。
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S1082获取待评测系统中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权重系数。
可以理解的是,地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生,而待评测系统也不仅是对一个地震预警事件进行预警,而是对其所在区域内所运行时间内发生的地震进行预警。待评测系统对每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都有一个权重系数,本申请实施例根据震级的不同以及地震预警事件类型的不同对每个地震时间赋予不同的权重系数。作为一种示例,表2为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对于不同地震时间类型以及震级范围给出的地震预警时间的权重系数。
表2不同地震预警事件类型权重系数定义
Figure BDA0002976759740000151
其中,网内是指台网内地震,网外是指台网外地震,干扰是指对于待评测系统给予一个干扰信号,双震是指双震型地震,是构造地震的一种类型,指一个地震活动序列中,90%以上的能量主要由发生时间接近、地点接近、大小接近的两次地震释放。作为一种示例,表2中, [3-5)表示震级范围为3-5级,包括3级,但是不包括5级,其网内地震权重系数为1.0,网外地震权重系数为1.1。干扰信号不区分震级,其权重系数均为1.2,双震权重系数也不区分震级,其权重系数均为 1.5。
S1083、获取待评测系统的基础评测值。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础评测值是指当待评测系统对于地震波形具有处理结果时,则给与基础分。作为一种示例,如果对于一个地震波形待评测系统没有给出处理结果,则其基础评测值为0。在一种可选地实施例中,基础评测值可以根据待评测系统对地震波形处理结果给定。作为一种示例,当有一个7 级的地震波形时,待评测系统给出的处理结果是小于7级,例如3级的处理结果,则说明待评测系统对该地震波的基础处理误差太大,则其基础评测值可以为负值,例如-200分;如果给出的处理结果是等于 7级或8级,则说明其基本的判断正确,则基础评测值可以为正值,例如200分。基础评测值的数值可以根据用户评测的需要进行给定,本申请实施例对基础评测值数值的给予不限于此。
S1084、获取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综合评测值。可以理解的是,待评测系统对地震时间的处理结果不仅是判断该区域内有地震发生,还需要对地震定位、震级以及烈度等作出判断,才能使工作人员根据地震预警处理系统的预警数据作出正确的处理动作,进而避免损失发生。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的评测系统,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任一的方法。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3)

1.一种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测评时间点;
获取所述测评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结果;
根据所述测评时间点下所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结果得到每个评测时间点下所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
获取所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预警定位评价值;
获取所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预警震级评价值;
获取所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预警烈度评价值;
根据所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预警定位评价值、预警震级评价值以及预警烈度评价值得到所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综合评测值;
根据所述综合评测值对所述待评测系统进行评测;
获取所述待评测系统对每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评价值,包括:
获取所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以及实际烈度;
获取所述待评测系统对每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以及实际烈度的偏差;
根据所述待评测系统对每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以及实际烈度的偏差得到所述待评测系统对每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评价值;
所述获取测评时间点包括:获取评测的起始时间点与终点时间点,在起始时间点与终点时间点内对待评测系统进行评测;
按照如下公式得到评测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权重系数:
Figure FDA0003847838330000023
其中,i为测评时间点下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结果序号,N为地震预警事件的处理结果的个数;
获取通过所述待评测系统得到的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中的震中位置以及实际编目震中位置,通过如下公式得到震中位置与实际编目震中位置的偏差:
Figure FDA0003847838330000021
其中,lon1、lat1分别为地震预警定位位置的经度和纬度,lon2、lat2分别为实际编目震中位置的经度和纬度,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台网内地震预警定位评价值:
Slocn=(20-L)×5,Slocn∈[-a,a]
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台网外地震预警定位评价值:
Slocw=(100-L),Slocw∈[-a,a],其中,a为常数;
预警定位评价值Sloc根据台网内地震和台网外地震的类型不同分别取值为Slocn和Slocw
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待评测系统的预警震级与实际编目震级的偏差:
Merror=|Meew-Mag|
其中,Meew为预警震级,Mag为实际编目震级;
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震级评价值:
Figure FDA0003847838330000022
Smag∈[-b,b],其中,b为常数;
待评测系统对每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评价值可以通过如下公式得到:
Figure FDA0003847838330000031
其中,
Figure FDA0003847838330000032
表示第j个触发台站的烈度预测值,
Figure FDA0003847838330000033
表示第j个台站的烈度实测值;
通过如下公式得到所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预警烈度评价值:
Figure FDA0003847838330000034
其中,c为常数,M为参与评测的台站总数;
通过如下公式得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综合评测值:
Ai=Wi×(Sloc+Smag+SI)。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综合评测值对所述待评测系统进行评测,包括:
获取待评测系统的功能评测值;
获取所述待评测系统中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权重系数;
获取所述待评测系统的基础评测值;
根据所述待评测系统的功能评测值、所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的权重系数、所述待评测系统的基础评测值以及所述待评测系统对至少一个地震预警事件处理结果的综合评测值得到最终评测值;
根据所述最终评测值对所述待评测系统进行评测。
3.一种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评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110276266.9A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评测方法及评测系统 Active CN1130530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6266.9A CN113053064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评测方法及评测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6266.9A CN113053064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评测方法及评测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3064A CN113053064A (zh) 2021-06-29
CN113053064B true CN113053064B (zh) 2022-11-04

Family

ID=765122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6266.9A Active CN113053064B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评测方法及评测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530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7751B (zh) * 2021-12-06 2022-09-02 西南交通大学 预警系统的适应性评价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6286A (zh) * 2016-01-25 2016-06-1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地震预警系统的实时地震震级估计方法
CN108376125A (zh) * 2018-01-29 2018-08-07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地震烈度评估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60784B2 (ja) * 2003-11-25 2008-03-12 径世 菅井 地震動予測方法及びその評価方法
JP2009236845A (ja) * 2008-03-28 2009-10-15 Doro Shin Sangyo Kaihatsu Kiko 携帯型地震警報システム
CN101482620A (zh) * 2009-02-06 2009-07-15 庄灿涛 实时地震烈度速报方法及实时地震烈度速报系统
JP4510128B1 (ja) * 2009-05-29 2010-07-21 株式会社エイツー 地震判定システム及び地震解析方法
US9465121B2 (en) * 2011-08-19 2016-10-11 National Applied Research Laboratories System and method for on-site instant seismic analysis
KR101218175B1 (ko) * 2012-07-09 2013-01-03 한국지질자원연구원 지진 감시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벤트 유효성 검증 방법
TWI636276B (zh) * 2014-05-16 2018-09-21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 人工智能地震判斷方法及地震偵測系統
CN104865602A (zh) * 2014-08-29 2015-08-26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通过多数据源确定地震震中位置和起震时间的方法
CN106873050A (zh) * 2015-12-11 2017-06-20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一种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检测评价方法
FR3054675B1 (fr) * 2016-07-28 2018-07-20 Sercel Procede et systeme de detection d'evenement sismique
CN108897035A (zh) * 2018-05-14 2018-11-27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检波器权重因素的微地震加权定位方法
CN109375252B (zh) * 2018-12-13 2020-05-05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考虑不同发震构造最大可信地震的地震动参数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6286A (zh) * 2016-01-25 2016-06-15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地震预警系统的实时地震震级估计方法
CN108376125A (zh) * 2018-01-29 2018-08-07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地震烈度评估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利用防灾台网的单台波形数据确定地震位置的方法及实践;许鑫;《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20123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3064A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obinson et al. A sensitive twitter earthquake detector
CN108829535A (zh) 数据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73772B (zh) 一种通用电梯健康度评估系统
CN112529327A (zh) 一种用于构建商业地区建筑火灾风险预测等级模型的方法
CN116611712B (zh) 基于语义推断的电网工作票评估系统
CN114997682B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施工现场安全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13053064B (zh) 一种面向区域性地震预警系统评测方法及评测系统
Robinson et al. An evidence based earthquake detector using Twitter
US20050144537A1 (en) Method to use a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s curve for model comparison in machine condition monitoring
CN111627199A (zh) 一种水电站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KR101685334B1 (ko) 키워드 관련도 기반의 재난 이슈별 재난 탐지 기술 및 이를 이용한 재난대처 방법
CN115145788A (zh) 一种针对智能运维系统的检测数据生成方法和装置
CN112723075B (zh) 一种数据不平衡的电梯振动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CN114978877A (zh) 一种异常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144956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regional event based on search engin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683662A (zh) 单台在网设备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1579001A (zh) 机器人的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016206A (zh) 判定塔架失稳状态的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应用
CN117670028A (zh) 基于物联网监测的除尘系统风险动态评估及分级预警方法
JP5625962B2 (ja) 作業者異常発生検知装置、作業者異常発生検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6433446A (zh) 基于传感器数据交互的生产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3034209A (zh) 一种在线测量数据准确性甄别方法
CN115729761A (zh) 一种硬盘故障预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6434368A (zh) 一种多功能手持巡检仪及巡检方法
CN113487141B (zh) 一种多源信息聚类融合的轴承状态评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