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8614B -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8614B
CN113048614B CN202110334839.9A CN202110334839A CN113048614B CN 113048614 B CN113048614 B CN 113048614B CN 202110334839 A CN202110334839 A CN 202110334839A CN 113048614 B CN113048614 B CN 1130486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temperature
mode
air conditioner
humid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483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48614A (zh
Inventor
丘晓宏
王于曹
高玉平
罗文君
罗永宏
梁章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033483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4861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48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86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486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86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40Damper positions, e.g. open or clos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包括:检测步骤,用于检测与空调运行相关的至少一个参数;判断步骤,用于判断空调是否满足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控制步骤,用于当空调满足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时,控制空调的压缩机频率、风机转速、冷媒的流量分布和导风板的开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变化,以控制室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范围内的同时还能控制室内湿度达到预设湿度范围内。根据本公开能够控制室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范围内的同时还能控制室内湿度达到预设湿度范围内,能够同时精准地控制调节房间的温湿度,提高人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家电之一,然而目前的空调系统多侧重于集成多样化功能,对影响人们舒适体验的湿度控制不甚重视。
传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空调出风口湿度变化、相应的调节压缩机频率和室内风机转速来达到调节室内湿度的效果,然而此种方法存在检测偏差大、不易调节、难以兼顾温度和湿度平衡的缺点。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存在房间温湿度难以联合调节、人体舒适性较差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公开研究设计出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公开内容
因此,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系统存在房间温湿度难以联合调节、导致人体舒适性较差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检测步骤,用于检测与空调运行相关的至少一个参数;
判断步骤,用于判断空调是否满足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
控制步骤,用于当空调满足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时,控制空调的压缩机频率、风机转速、冷媒的流量分布和导风板的开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变化,以控制室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范围内的同时还能控制室内湿度达到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入所述温湿联控的条件包括:空调的运行模式的条件、内环温的条件、内管温的条件、风档模式的条件、和外环温的条件同时满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的运行模式的条件为制冷模式;
所述内环温的条件为:内环温度与第一目标温度值差△T1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
所述内管温的条件为:内管温度与第二目标温度值差△T2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
所述风档模式的条件为:非自动风档模式;
所述外环温的条件为:外环温度与第三目标温度值差△T3在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步骤,用于在判断空调满足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时,检测空调是否设置有湿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步骤,当空调不包括湿度传感器时,通过第一控制逻辑计算并控制空调的压缩机频率、风机转速、冷媒的流量分布和导风板的开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变化;当空调包括湿度传感器时,通过第二控制逻辑计算并控制空调的压缩机频率、风机转速、冷媒的流量分布和导风板的开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变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逻辑为:所述检测步骤用于检测内环温T1、以及用于检测内管温T2,并计算内环温T1与第一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T1的大小,并计算内管温T2与第二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T2的大小;并根据△T1的大小和△T2的大小控制空调的压缩机频率、风机转速、冷媒的流量分布和导风板的开度分别进行变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逻辑为:所述检测步骤用于检测内环温T1、以及用于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相对湿度RH;并根据T1的大小和RH的大小控制空调的压缩机频率、风机转速、冷媒的流量分布和导风板的开度分别进行变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频率能在超强档A1、高档A2、中档A3和低档A4之间进行切换,A1、A2、A3和A4均为压缩机频率大小,按照频率的大小顺序依次为A1>A2>A3>A4;
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风机的转速能在单上档B1、单下档B2和双开档B3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单上档B1为仅第一风机开启,单下档B2为仅第二风机开启,双开档B3为上下两个风机均开启;
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分液支管、第二分液支管、第三分液支管和第四分液支管,所述冷媒的流量分布的控制包括支管全开模式C1、仅第三支管关闭模式C2和仅第四支管关闭模式C3之间的切换控制;
所述导风板的开度的控制包括在最大导风开度模式D1、中间导风开度模式D2和最小导风开度模式D3之间的切换控制,按照导风板的开度的大小依次为D1>D2>D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逻辑中: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T1<h0,且△T2<f0时,控制系统进入A4+B2+C2+C3+D3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h0<△T1<h1,且△T2<f0时,控制系统进入A3+B2+C2+C3+D3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h0<△T1<h1,且f0<△T2<f1时,控制系统进入A3+B1+C3+D2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h1<△T1<h2,且f1<△T2<f2时,控制系统进入A2+B3+C3+D2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h2<△T1<h3,且f2<△T2<f3时,控制系统进入A2+B3+C3+D1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h3<△T1,且f3<△T2时,控制系统进入A1+B3+C1+D1调节模式;
其中h0、h1、h2和h3均为常数,且h0<h1<h2<h3,f0、f1、f2和f3均为常数,且f0<f1<f2<f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逻辑中: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T1<k0,且RH<j0时,控制系统进入A4+B2+C2+C3+D3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k0<T1<k1,且RH<j0时,控制系统进入A3+B2+C2+C3+D3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k0<T1<k1,j0<RH<j1时,控制系统进入A3+B1+C3+D2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k1<T1<k2,且j1<RH<j2时,控制系统进入A2+B3+C3+D2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k2<T1<k3,且j2<RH<j3时,控制系统进入A2+B3+C3+D1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k3<T1,且j3<RH时,控制系统进入A1+B3+C1+D1调节模式;
其中h0、h1、h2和h3均为常数,且h0<h1<h2<h3,j0、j1、j2和j3均为常数,且j0<j1<j2<j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步骤,用于在空调开启制冷模式且压缩机未开启冷媒循环模式时,控制两个风机以高转速档位转动,其中所述高转速档位为风机的转速大于预设转速;和/或,
所述控制步骤,还用于在空调开启制冷模式且压缩机开启冷媒循环模式时,控制所述压缩机频率运行在超强档A1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步骤,还用于在空调开启制冷模式且压缩机开启冷媒循环模式时,且系统判定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时,当△T1>第一设定值时或T1>第二设定值时,控制降低所述压缩机的频率,同时控制降低风机的转速;和/或,
所述控制步骤,还用于在空调开启制冷模式且压缩机开启冷媒循环模式时,且系统判定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时,当△T1<第一设定值时或T1<第二设定值时,控制减小分液支管接通的数量,同时控制降低风机的转速。
本公开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先判定空调是否满足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且当空调满足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时,控制空调的压缩机频率、风机转速、冷媒的流量分布和导风板的开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变化,通过调节双风机转速、压缩机频率和流量分布等,能够控制室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范围内的同时还能控制室内湿度达到预设湿度范围内,能够同时精准地控制调节房间的温湿度,提高人的舒适性;本公开通过双风机组成的双风道结构和蒸发器分液管流路可调节结构组成,通过监控内管温、内环温、设定温度、外环温度和室内湿度等参数进行调节风机转速和支路流路等实现温湿精准控制,通过双风机转速控制或流路控制,达到节约能源、降低噪音、避免过度除湿的效果。本公开通过调节分液支管的管路数量的多少,即通过调节集液支管流路开关,能够实现温湿精准联控、节能降噪功能、避免过度除湿造成人体舒适性下降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的空调系统的室内机的整机外观图;
图3是本公开的空调系统的室内机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公开的空调系统的室内机的分液管组件的结构图;
图5是本公开的空调系统的分液管组件中的分液支管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00、室外机(柜机);21、第一风机;22、第二风机;31、上出风口;32、下出风口;4、蒸发器组件;5、进风格栅;6、蒸发器支架;7、分液管组件;70、分流器;71、第一分液支管;72、第二分液支管;73、第三分液支管;74、第四分液支管;75、分液总管;8、集气管组件;9、接水盘;10、调节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检测步骤,用于检测与空调运行相关的至少一个参数;
判断步骤,用于判断空调是否满足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
控制步骤,用于当空调满足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时,控制空调的压缩机频率、风机转速、冷媒的流量分布和导风板的开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变化,以控制室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范围内的同时还能控制室内湿度达到预设湿度范围内。
本公开提供的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先判定空调是否满足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且当空调满足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时,控制空调的压缩机频率、风机转速、冷媒的流量分布和导风板的开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变化,通过调节双风机转速、压缩机频率和流量分布等,能够控制室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范围内的同时还能控制室内湿度达到预设湿度范围内,能够同时精准地控制调节房间的温湿度,提高人的舒适性。
空调布局:
1、空调内机设置有进风格栅5、蒸发器组件4、分液管组件7、集气管组件8、接水盘9、风道部件等;
2、风道部件主要有蜗壳、上下风机(分别为第一风机21和第二风机22)、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组成;
3、分液管组件有分液总管、分流器、第一分液支管71、第二分液支管72、第三分液支管73和第四分液支管74组成;
4、第三分液支管73和第四分液支管74上设置有调节阀10,可以控制流路的开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进入所述温湿联控的条件包括:空调的运行模式的条件、内环温的条件、内管温的条件、风档模式的条件、和外环温的条件同时满足。这是本公开的温湿联控的条件的优选形式,即同时满足空调的运行模式的条件、内环温的条件、内管温的条件、风档模式的条件、和外环温的条件四个条件才控制空调系统进入温湿联控的动作,否则则控制空调系统进入普通控制模式,即若内环温过高则先控制内环温降低至预设温度范围内,湿度过高则控制相对湿度降低至预设湿度范围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调的运行模式的条件为制冷模式;
所述内环温的条件为:内环温度与第一目标温度值差△T1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
所述内管温的条件为:内管温度与第二目标温度值差△T2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
所述风档模式的条件为:非自动风档模式;
所述外环温的条件为:外环温度与第三目标温度值差△T3在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内。
这是本公开的温湿联控调节中的四个条件的优选条件形式,进入温湿联控需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退出温湿联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即可:
1)系统运行模式是否为预先设定的几种模式之一;(比如制冷模式才行)
2)内环温度与设定目标温度温差△T1是否满足设定范围;
3)内管温度与内环温度温差△T2是否满足设定范围;
4)风挡模式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几种模式之一;(不能自动模式,必须手动,否则不能控制,保证能够对其控制)
5)外环温度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范围;(比如外界50多度时无法保证温湿联控,必须先保证降温,高温制冷逻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步骤,用于在判断空调满足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时,检测空调是否设置有湿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步骤,当空调不包括湿度传感器时,通过第一控制逻辑计算并控制空调的压缩机频率、风机转速、冷媒的流量分布和导风板的开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变化;当空调包括湿度传感器时,通过第二控制逻辑计算并控制空调的压缩机频率、风机转速、冷媒的流量分布和导风板的开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变化。这是本公开的当满足温湿联控的条件时的两种不同的控制形式,即包括湿度传感器时通过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的相对湿度,在不包括湿度传感器时通过内管温和目标温度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提醒出相对湿度,形成不同的控制逻辑。
空调接到开机指令时,自动判定开始模式,当符合进入温湿联控模式时,根据是否有湿度传感器,进入对应的模型:
当无湿度传感器时,通过△T1(室内环境温度与设定目标温度的温差)和△T2(室内环境温度与蒸发器管温的温差)调节上下双风机转速、压缩机频率、蒸发器流量,进而实现温湿精准联控功能;
当有湿度传感器时,通过T1(室内环境温度)和RH(室内环境相对湿度)控制风机转速、压缩机频率、蒸发器流量,进而实现温湿精准联控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逻辑为:所述检测步骤用于检测内环温T1、以及用于检测内管温T2,并计算内环温T1与第一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T1的大小,并计算内管温T2与第二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T2的大小;并根据△T1的大小和△T2的大小控制空调的压缩机频率、风机转速、冷媒的流量分布和导风板的开度均进行变化。这是本公开的当不包括湿度传感器时的优选控制形式,能够在第一控制逻辑下实现温度和湿度同时控制并精准控制到预设温度范围和预设湿度范围的效果。
如图1系统流程图所示:
1.当接到空调开机指令时,系统自动判断是否满足温湿联控条件;
2.当系统检测到满足进入温湿联控条件时,检测是否内机是否具有湿度传感器;
3.当无湿度传感器时,检测内环温T1、内管温T2、设定目标温度值T0;
4.当有湿度传感器时,检测内环温T1、相对湿度RH;
5.根据检测结果执行对应的逻辑计算;
6.根据计算结果调节系统零部件;
7.系统零部件完成调节后,检测是否满足退出温湿联控条件;
8.进入温湿联控需要同时满足下列条件,退出温湿联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即可:
1)系统运行模式是否为预先设定的几种模式之一;(比如制冷模式才行)
2)内环温度与设定目标温度温差△T1是否满足设定范围;
3)内管温度与内环温度温差△T2是否满足设定范围;
4)风挡模式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几种模式之一;(不能自动模式,必须手动,否则不能控制,保证能够对其控制)
5)外环温度是否满足预先设定的范围;(比如外界50多度时无法保证温湿联控,必须先保证降温,高温制冷逻辑)
9.当无湿度传感器时,具体控制根据△T1和△T2调节;
10.当有湿度传感器时,具体控制根据T1和RH调节;
11.空调系统涉及调节因素见下表:
表1
Figure BDA0002997019430000081
表2
Figure BDA000299701943000008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逻辑为:所述检测步骤用于检测内环温T1、以及用于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相对湿度RH;并根据T1的大小和RH的大小控制空调的压缩机频率、风机转速、冷媒的流量分布和导风板的开度进行变化。这是本公开的当包括湿度传感器时的优选控制形式,能够在第二控制逻辑下实现温度和湿度同时控制并精准控制到预设温度范围和预设湿度范围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缩机频率能在超强档A1、高档A2、中档A3和低档A4之间进行切换,A1、A2、A3和A4均为压缩机频率大小,按照频率的大小顺序依次为A1>A2>A3>A4;
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风机的转速能在单上档B1、单下档B2和双开档B3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单上档B1为仅第一风机开启,单下档B2为仅第二风机开启,双开档B3为上下两个风机均开启;
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分液支管、第二分液支管、第三分液支管和第四分液支管,所述冷媒的流量分布的控制包括支管全开模式C1、仅第三支管关闭模式C2和仅第四支管关闭模式C3之间的切换控制;
所述导风板的开度的控制包括在最大导风开度模式D1、中间导风开度模式D2和最小导风开度模式D3之间的切换控制,按照导风板的开度的大小D1>D2>D3。
本公开通过双风机组成的双风道结构和蒸发器分液管流路可调节结构组成,通过监控内管温、内环温、设定温度、外环温度和室内湿度等参数进行调节风机转速和支路流路等实现温湿精准控制,通过双风机转速控制或流路控制,达到节约能源、降低噪音、避免过度除湿的效果。本公开通过调节分液支管的管路数量的多少,即通过调节集液支管流路开关,能够实现温湿精准联控、节能降噪功能、避免过度除湿造成人体舒适性下降的缺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制逻辑中: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T1<h0,且△T2<f0时,控制系统进入A4+B2+C2+C3+D3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h0<△T1<h1,且△T2<f0时,控制系统进入A3+B2+C2+C3+D3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h0<△T1<h1,且f0<△T2<f1时,控制系统进入A3+B1+C3+D2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h1<△T1<h2,且f1<△T2<f2时,控制系统进入A2+B3+C3+D2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h2<△T1<h3,且f2<△T2<f3时,控制系统进入A2+B3+C3+D1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h3<△T1,且f3<△T2时,控制系统进入A1+B3+C1+D1调节模式;
其中h0、h1、h2和h3均为常数,且h0<h1<h2<h3,f0、f1、f2和f3均为常数,且f0<f1<f2<f3。
12.当无湿度传感器时;
1)当△T1<h0,△T2<f0时(△T2体现湿度),系统进入A4+B2+C2+C3+D3调节模式;(开下风机的目的是为了将留下的冷凝水吹向室内,保湿;最小导风即开度最小)
2)当h0<△T1<h1,△T2<f0时,系统进入A3+B2+C2+C3+D3调节模式;(相对1)而言增大压缩机频率,降低温度,湿度微降,还能通过风机将冷凝水吹向室内进行保湿)
3)当h0<△T1<h1,f0<△T2<f1时,系统进入A3+B1+C3+D2调节模式;(相对2)通过关闭下风机而不将冷凝水吹向室内,使冷凝水排走,以降低湿度,降低湿度需要增大风量)
4)当h1<△T1<h2,f1<△T2<f2时,系统进入A2+B3+C3+D2调节模式;(相对3)通过A3-A2降低环温,并且开启两个风机B3,加大换热量,为了防止除湿过渡只关闭一个支路C3)
5)当h2<△T1<h3,f2<△T2<f3时,系统进入A2+B3+C3+D1调节模式;(相对4)通过D2-D1增大出风开度,进一步降低环温,也能进一步降低管温、降低湿度)
6)当h3<△T1,f3<△T2时,系统进入A1+B3+C1+D1调节模式;(相对5)通过A2-A1增大压缩机频率,进一步降低环温,也能进一步降低管温、降低湿度,支管也全开)
13.当有湿度传感器时;
7)当T1<k0,RH<j0时,系统进入A4+B2+C2+C3+D3调节模式;
8)当k0<T1<k1,RH<j0时,系统进入A3+B2+C2+C3+D3调节模式;
9)当k0<T1<k1,j0<RH<j1时,系统进入A3+B1+C3+D2调节模式;
10)当k1<T1<k2,j1<RH<j2时,系统进入A2+B3+C3+D2调节模式;
11)当k2<T1<k3,j2<RH<j3时,系统进入A2+B3+C3+D1调节模式;
12)当k3<T1,j3<RH时,系统进入A1+B3+C1+D1调节模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逻辑中: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T1<k0,且RH<j0时,控制系统进入A4+B2+C2+C3+D3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k0<T1<k1,且RH<j0时,控制系统进入A3+B2+C2+C3+D3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k0<T1<k1,且j0<RH<j1时,控制系统进入A3+B1+C3+D2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k1<T1<k2,且j1<RH<j2时,控制系统进入A2+B3+C3+D2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k2<T1<k3,且j2<RH<j3时,控制系统进入A2+B3+C3+D1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k3<T1,且j3<RH时,控制系统进入A1+B3+C1+D1调节模式;
其中h0、h1、h2和h3均为常数,且h0<h1<h2<h3,j0、j1、j2和j3均为常数,且j0<j1<j2<j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步骤,用于在空调开启制冷模式且压缩机未开启冷媒循环模式时,控制两个风机以高转速档位转动,其中所述高转速档位为风机的转速大于预设转速;
所述控制步骤,还用于在空调开启制冷模式且压缩机开启冷媒循环模式时,控制所述压缩机频率运行在超强档A1下。
具体控制效果原理描述如下:
本发明方案创新性的使用上下两个离心风机(第一风机21和第二风机22)组成双风道系统,间接性的将蒸发器分为上下两段,分别对应第一风机21和第二风机22。
当空调开启制冷模式,压缩机尚未开启冷媒循环模式时,双风机快速启动达到高转速档位,此时以空气循环对流换热为主;
当开机一定时间后,压缩机快速启动加速冷媒循环,此时为快速实现房间温降,制冷系统蒸发器中冷媒的温度较低,房间空气在经过蒸发器时,由于蒸发器表面温度低于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对应的露点温度,室内循环空气与冷媒进行传热传质能量交换,空气中水蒸气在蒸发器表面凝露、变为低湿度、低温度的冷空气在房间循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步骤,还用于在空调开启制冷模式且压缩机开启冷媒循环模式时,且系统判定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时,当△T1>第一设定值时或T1>第二设定值时,控制降低所述压缩机的频率,同时控制降低风机的转速。
所述控制步骤,还用于在空调开启制冷模式且压缩机开启冷媒循环模式时,且系统判定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时,当△T1<第一设定值时或T1<第二设定值时,控制减小分液支管接通的数量,同时控制降低风机的转速。
此时系统自动检测是否进入温湿联控功能程序:
(1)当系统判定进入温湿联控功能程序,且△T1偏离设定值较大时或T1偏离设定值较大时,此时压缩机频率降低(在温湿联控模式中相对处于较高频率),风机转速降低(双风机以不同转速运转),防止室内空气过量除湿,进而影响人的舒适性,此时蒸发器上段凝露将在重力惯性作用下顺流到蒸发器下段,解决传统风道中蒸发器整体由于凝露过多导致的翅片堵塞,换热性能下降、风道除湿过量的问题。
(2)当系统判定进入温湿联控功能程序,且△T1或T1偏离设定值适中,△T2或RH偏离设定值较小时,此时第三分液支管73和第四分液支管74上的调节阀关闭,冷媒经第一分液支管71和第二分液支管2循环,此时蒸发器上段有新的凝露水产生,蒸发器下段由于无冷媒循环,并无新的潜热交换凝露水产生,此时蒸发器下段积累的凝露水一方面通过接水盘排到了室外,另一方面换热器表面凝露水在风机的引流作用下,变为湿空气进行循环,起到加湿作用;此时由于蒸发器下段凝露水的快速消耗,间接加速了蒸发器上段凝露水的下滑,达到蒸发器翅片表面布液均匀的效果,进一步保证了房间空气的湿度均匀性,蒸发器上段也因凝露水的及时排除,增强了换热器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系数,双风机可在较低转速下维护房间温度稳定波动、提高人的温湿度舒适性。冷媒循环量的可控和双风机低转速下的强换热效果,即实现了温湿度的精准联控,也实现了节能和降噪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步骤,用于检测与空调运行相关的至少一个参数;
判断步骤,用于根据检测到的参数判断空调是否满足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
控制步骤,用于当空调满足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时,控制空调的压缩机频率、风机转速、冷媒的流量分布和导风板的开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变化,以控制室内温度达到预设温度范围内的同时还能控制室内湿度达到预设湿度范围内;
所述检测步骤,用于在判断空调满足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时,检测空调是否设置有湿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步骤,当空调不包括湿度传感器时,通过第一控制逻辑计算并控制空调的压缩机频率、风机转速、冷媒的流量分布和导风板的开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变化;当空调包括湿度传感器时,通过第二控制逻辑计算并控制空调的压缩机频率、风机转速、冷媒的流量分布和导风板的开度中的至少一个进行变化;
所述第一控制逻辑为:所述检测步骤用于检测内环温T1、以及用于检测内管温T2,并计算内环温T1与第一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T1的大小,并计算内管温T2与第二目标温度之间的差值△T2的大小;并根据△T1的大小和△T2的大小控制空调的压缩机频率、风机转速、冷媒的流量分布和导风板的开度均进行变化;
所述压缩机频率能在超强档A1、高档A2、中档A3和低档A4之间进行切换,A1、A2、A3和A4均为压缩机频率大小,按照频率的大小顺序依次为A1>A2>A3>A4;
所述风机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风机的转速能在单上档B1、单下档B2和双开档B3之间进行切换,其中单上档B1为仅第一风机开启,单下档B2为仅第二风机开启,双开档B3为上下两个风机均开启;
所述空调系统包括第一分液支管、第二分液支管、第三分液支管和第四分液支管,所述冷媒的流量分布的控制包括支管全开模式C1、仅第三支管关闭模式C2和仅第四支管关闭模式C3之间的切换控制;
所述导风板的开度的控制包括在最大导风开度模式D1、中间导风开度模式D2和最小导风开度模式D3之间的切换控制,按照导风板的开度的大小D1>D2>D3;
所述第一控制逻辑中: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T1<h0,且△T2<f0时,控制系统进入A4+B2+C2+C3+D3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h0<△T1<h1,且△T2<f0时,控制系统进入A3+B2+C2+C3+D3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h0<△T1<h1,且f0<△T2<f1时,控制系统进入A3+B1+C3+D2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h1<△T1<h2,且f1<△T2<f2时,控制系统进入A2+B3+C3+D2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h2<△T1<h3,且f2<△T2<f3时,控制系统进入A2+B3+C3+D1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h3<△T1,且f3<△T2时,控制系统进入A1+B3+C1+D1调节模式;
其中h0、h1、h2和h3均为常数,且h0<h1<h2<h3,f0、f1、f2和f3均为常数,且f0<f1<f2<f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入所述温湿联控的条件包括:空调的运行模式的条件、内环温的条件、内管温的条件、风档模式的条件、和外环温的条件同时满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的运行模式的条件为制冷模式;
所述内环温的条件为:内环温度与第一目标温度值差△T1在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
所述内管温的条件为:内管温度与第二目标温度值差△T2在第二预设温度范围内;
所述风档模式的条件为:非自动风档模式;
所述外环温的条件为:外环温度与第三目标温度值差△T3在第三预设温度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逻辑为:所述检测步骤用于检测内环温T1、以及用于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相对湿度RH;并根据T1的大小和RH的大小控制空调的压缩机频率、风机转速、冷媒的流量分布和导风板的开度进行变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逻辑中: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T1<k0,且RH<j0时,控制系统进入A4+B2+C2+C3+D3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k0<T1<k1,且RH<j0时,控制系统进入A3+B2+C2+C3+D3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k0<T1<k1,且j0<RH<j1时,控制系统进入A3+B1+C3+D2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k1<T1<k2,且j1<RH<j2时,控制系统进入A2+B3+C3+D2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k2<T1<k3,且j2<RH<j3时,控制系统进入A2+B3+C3+D1调节模式;
所述控制步骤中,当k3<T1,且j3<RH时,控制系统进入A1+B3+C1+D1调节模式;
其中h0、h1、h2和h3均为常数,且h0<h1<h2<h3,j0、j1、j2和j3均为常数,且j0<j1<j2<j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步骤,用于在空调开启制冷模式且压缩机未开启冷媒循环模式时,控制两个风机以高转速档位转动,其中所述高转速档位为风机的转速大于预设转速;和/或,
所述控制步骤,还用于在空调开启制冷模式且压缩机开启冷媒循环模式时,控制所述压缩机频率运行在超强档A1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步骤,还用于在空调开启制冷模式且压缩机开启冷媒循环模式时,且系统判定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时,当△T1>第一设定值时或T1>第二设定值时,控制降低所述压缩机的频率,同时控制降低风机的转速;和/或,
所述控制步骤,还用于在空调开启制冷模式且压缩机开启冷媒循环模式时,且系统判定进入温湿联控的条件时,当△T1<第一设定值时或T1<第二设定值时,控制减小分液支管接通的数量,同时控制降低风机的转速。
CN202110334839.9A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04861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4839.9A CN113048614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4839.9A CN113048614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8614A CN113048614A (zh) 2021-06-29
CN113048614B true CN113048614B (zh) 2022-03-15

Family

ID=76516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4839.9A Active CN113048614B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861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2155A (zh) * 2013-09-30 2014-01-15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5135627A (zh) * 2015-09-24 2015-12-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7588503A (zh) * 2017-09-04 2018-01-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0736144A (zh) * 2019-10-12 2020-01-31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双风道空调及其除湿方法、系统
CN110736145A (zh) * 2019-10-12 2020-01-31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双风道空调及其除湿方法、系统
CN111140994A (zh) * 2019-12-27 2020-05-12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除霜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58921B2 (en) * 2012-06-29 2015-02-17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Method for operating building climate control system using integrated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odel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12155A (zh) * 2013-09-30 2014-01-15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05135627A (zh) * 2015-09-24 2015-12-0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7588503A (zh) * 2017-09-04 2018-01-16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0736144A (zh) * 2019-10-12 2020-01-31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双风道空调及其除湿方法、系统
CN110736145A (zh) * 2019-10-12 2020-01-31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双风道空调及其除湿方法、系统
CN111140994A (zh) * 2019-12-27 2020-05-12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器除霜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8614A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56106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自清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152420A (zh) 一种空调智能高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控制方法
CN109539459A (zh) 一种空调的送风方法及空调
CN107044713A (zh) 电辅热控制方法、电辅热控制装置及室内空调装置
CN112413733A (zh) 一种新风空调运行控制方法及新风空调器
CN110873417B (zh) 一种空调及其自清洁的控制方法
CN110873415B (zh) 一种空调及其自清洁的控制方法
CN108534228B (zh) 天花机
CN113048614B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13864875A (zh) 空调器及空调控制方法
CN113865031A (zh) 湿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8534335B (zh) 天花机
CN108758797B (zh) 天花机
CN108548218B (zh) 天花机
CN109458709A (zh) 一种空气湿度调节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8561958A (zh) 天花机
CN108548254A (zh) 住宅智能风冷空调系统
CN110873408B (zh) 一种空调及其自清洁的控制方法
CN113339891A (zh) 一种双工作模式的空气处理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8561957B (zh) 天花机
CN208124689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10873416B (zh) 一种空调及其自清洁的控制方法
CN110017563A (zh) 用于双冷源新风机组的除湿控制方法
CN110873418B (zh) 一种空调及其自清洁的控制方法
CN110873423B (zh) 一种空调及其自清洁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