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4702A - 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4702A
CN113044702A CN202110258587.6A CN202110258587A CN113044702A CN 113044702 A CN113044702 A CN 113044702A CN 202110258587 A CN202110258587 A CN 202110258587A CN 113044702 A CN113044702 A CN 1130447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calator
speed
data
area
incl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5858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葛纪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25858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447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44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470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5/00Control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5/003Methods or algorithm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0Safety devices of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29/005Applications of security monit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4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video content
    • G06V20/46Extracting features or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video content, e.g. video fingerprints, representative shots or key fram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通过分别采集扶梯入口区域与出口区域的图像信息,利用图像信息对区域中的移动对象进行识别,进行特征提取而生成移动对象之间的缓冲特征数据,构造倾斜度模型,利用所述倾斜度模型根据所述入口区域中缓冲特征数据与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计算所述扶梯工作环境的倾斜度数据,并利用所述倾斜度数据生成具有目标运载速度的配速指令,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从倾斜度数据的维度计算目标运载速度进行控制,实现以自适应的方式提高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在满足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扶梯利用效率也降低了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扶梯在人们生活中经常被使用,目前的扶梯虽然采取了一定程度上的自动化,然而无非是当人体踏上扶梯时开始运转,扶梯上没有载重时停止运转以减小能耗浪费。
然而,这种控速方式过于机械化,缺少灵活性,很难适应复杂多样的使用需求,也很难充分利用扶梯的利用效率。
比如,目前控制电梯速度的方式的依据实际上是行人的步速,然而用行人步速作为电梯固定的运载速度就存在很多弊端,第一,这难以适应行人复杂多变的需求,比如我们可能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在我们比较着急赶路而且电梯出口区域很空旷几乎没有其他行人时,我们往往会在搭载扶梯的基础上再进行一路小跑,以尽量缩短在电梯上的时间,而用行人步速作为电梯固定的运载速度就很难满足用户快速通过的特殊需求,那么,为何现实中不以较高的运载速度来运行扶梯呢?这是因为扶梯的运载速度过快会使扶梯出口短时间内变得拥挤,容易发生踩踏事故,安全性差。第二,在遇到另一种特殊情况下,比如从当前开始将有5分钟的人流高峰将要使用扶梯,人流高峰中第一个人刚刚踏上扶梯,那么,用行人步速作为电梯固定的运载速度会降低扶梯的通行效率差,这是因为,人流高峰中第一个人刚刚踏上扶梯时,此时电梯出口区域依然时比较空旷的。用正常步速来运载会导致电梯出口区域处于空旷状态的时间就会比较长,由于电梯出口区域较拥挤时会延迟行人踏进扶梯的时间,因此一定程度上,电梯的运载效率受电梯出口区域的空旷状态是否被及时利用的影响。
因此,如果想要满足使用者复杂需求充分利用扶梯的利用效率,就需要电梯的速度灵活的与环境去适应。
然而,人为主观很难定量的判断扶梯周围环境状态,可能也正是这个原因,目前的扶梯多是采用固定速度来进行运载。
基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方法,提高灵活性、环境适应性和扶梯利用效率。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用以自动适应扶梯出入口区域环境提高配速的灵活性和利用效率。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包括:
分别采集扶梯入口区域与出口区域的图像信息;
利用图像信息对区域中的移动对象进行识别,进行特征提取而生成移动对象之间的缓冲特征数据;
构造倾斜度模型,利用所述倾斜度模型根据所述入口区域中缓冲特征数据与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计算所述扶梯工作环境的倾斜度数据,并利用所述倾斜度数据生成具有目标运载速度的配速指令;
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
可选地,倾斜度
Figure BDA0002968603410000021
目标运载速度vt=ζ*v0
其中,vt为移动对象的步速;ε为缓冲特征数据上限阈值,μ为入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ν为出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
可选地,
Figure BDA0002968603410000022
其中,di为出口区域中第i个移动对象距第i-1个移动对象的距离,Di为第i个移动对象距扶梯中移动区域的距离;dj为出口区域中第j个移动对象距第j+1个移动对象的距离,Dj为第j个移动对象距扶梯中移动区域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进行特征提取而生成移动对象之间的缓冲特征数据,包括:
提取各移动对象的位置区间;
分别计算入口区域、出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
可选地,所述分别计算入口区域、出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包括:
根据各移动对象的位置区间确定相邻移动对象的缓冲距离及各移动对象到扶梯中移动区域的距离,利用各移动对象到扶梯中移动区域的距离对各移动对象缓冲距离进行加权叠加分别计算入口区域、出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
可选地,所述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包括:
在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为0,入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达到缓冲特征数据上限阈值时,控制所述扶梯输出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
可选地,在所述控制所述扶梯输出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步骤之后,
还包括:
动态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随着倾斜度数据的减小,从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分时段降低扶梯的运载速度。
可选地,所述随着倾斜度数据的减小,从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
分时段降低扶梯的运载速度,包括:
在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超过缓冲特征数据上限阈值时,逆转扶梯电机的动力方向。
可选地,还包括:
监测扶梯的迟滞数据;
所述利用所述倾斜度数据生成具有目标运载速度的配速指令,还包括:
根据所述迟滞数据调整所述配速指令的执行时刻。
可选地,还包括:
获取扶梯载重数据,对迟滞数据进行修正。
可选地,还包括:
利用分级扶梯中的一级扶梯进行预提速,将一级扶梯的运载速度控制在目标运载速度的一半;
所述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包括:
将与一级扶梯出口相邻的二级扶梯的运载速度控制在所述目标运载速度。
可选地,所述二级扶梯的出口毗邻有多个并列且动力解耦的三级路由扶梯,
各三级路由扶梯将对应类别的传送对象传送至对应的传送方向。
可选地,还包括:
根据各类移动对象的年龄属性数据和健康属性数据分别调整对应三级路由扶梯的运载速度。
可选地,所述各三级路由扶梯分别于二级扶梯的不同位置与所述二级扶梯搭接。
可选地,所述二级扶梯的出口区域具有半径大于二级扶梯宽度的搭接盘,三级路由扶梯的传送方向与搭接盘外边缘相切,移动对象通过搭接盘的不同位置转移到不同的三级路由扶梯。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装置,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分别采集扶梯入口区域与出口区域的图像信息;
缓冲处理模块,利用图像信息对区域中的移动对象进行识别,进行特征提取而生成移动对象之间的缓冲特征数据;
倾斜度模块,构造倾斜度模型,利用所述倾斜度模型根据所述入口区域中缓冲特征数据与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计算所述扶梯工作环境的倾斜度数据,并利用所述倾斜度数据生成具有目标运载速度的配速指令;
控速模块,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方法。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各种技术方案通过分别采集扶梯入口区域与出口区域的图像信息,利用图像信息对区域中的移动对象进行识别,进行特征提取而生成移动对象之间的缓冲特征数据,构造倾斜度模型,利用所述倾斜度模型根据所述入口区域中缓冲特征数据与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计算所述扶梯工作环境的倾斜度数据,并利用所述倾斜度数据生成具有目标运载速度的配速指令,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从倾斜度数据的维度计算目标运载速度进行控制,实现以自适应的方式提高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在满足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扶梯利用效率也降低了能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示例性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本发明仅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例能够使得本发明更加全面和完整,更加便于将发明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组件或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在符合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在某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不排除可以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其他的实施例中。
在对于具体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描述的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是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实施例进行充分理解。但是,并不排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实践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特征、结构、特性或其他细节的一个或更多。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术语“和/或”或者“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图1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的原理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分别采集扶梯入口区域与出口区域的图像信息。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在扶梯入口区域与出口区域分别设置图像采集装置,以分别采集扶梯入口区域与出口区域的图像信息。通过扶梯入口区域的图像,能够计算乘梯压力,通过扶梯入口区域的图像,能够计算容纳能力。在平衡容纳能力与乘梯压力的基础上进行配速,就能够兼顾安全性、能耗、使用效率,从而提高扶梯配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为了提高配速的精确度,我们构造缓冲特征数据、倾斜度指标,通过缓冲特征数据反映乘梯压力和容纳能力,通过倾斜度指标,反映乘梯压力和容纳能力的大小和二者的相对性,从而对各个效果进行兼顾和平衡。
S102:利用图像信息对区域中的移动对象进行识别,进行特征提取而生成移动对象之间的缓冲特征数据。
其中,移动对象可以包括自移动对象(比如行人)和被移动对象(比如行李),由于移动对象占用了空间,影响流通性,因此,我们通过对区域中的移动对象进行识别,能够识别出影响流通性的客体,进一步,我们以缓冲特征的维度来定量计算流通性,那么,用在入口区域,就能够反映乘梯压力,用在出口区域,就能够反映容纳能力。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进行特征提取而生成移动对象之间的缓冲特征数据,可以包括:
提取各移动对象的位置区间;
分别计算入口区域、出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分别计算入口区域、出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可以包括:
根据各移动对象的位置区间确定相邻移动对象的缓冲距离及各移动对象到扶梯中移动区域的距离,利用各移动对象到扶梯中移动区域的距离对各移动对象缓冲距离进行加权叠加分别计算入口区域、出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
具体的,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这样设置
Figure BDA0002968603410000071
其中,di为出口区域中第i个移动对象距第i-1个移动对象的距离,Di为第i个移动对象距扶梯中移动区域的距离;dj为出口区域中第j个移动对象距第j+1个移动对象的距离,Dj为第j个移动对象距扶梯中移动区域的距离。
由于据移动区域较近的移动对象的行为更容易预测,因而通过结合移动对象距扶梯中移动区域的距离来计算缓冲特征数据,提高了准确性。
其中,移动区域可以是扶梯入口与扶梯出口之间的区域。移动对象距扶梯中移动区域的距离为移动对象距离扶梯出口和入口中较近一方的距离。
S103:构造倾斜度模型,利用所述倾斜度模型根据所述入口区域中缓冲特征数据与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计算所述扶梯工作环境的倾斜度数据,并利用所述倾斜度数据生成具有目标运载速度的配速指令。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倾斜度
Figure BDA0002968603410000081
目标运载速度vt=ζ*v0
其中,vt为移动对象的步速;ε为缓冲特征数据上限阈值,μ为入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ν为出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
其中,
Figure BDA0002968603410000082
其中,di为出口区域中第i个移动对象距第i-1个移动对象的距离,Di为第i个移动对象距扶梯中移动区域的距离;dj为出口区域中第j个移动对象距第j+1个移动对象的距离,Dj为第j个移动对象距扶梯中移动区域的距离。
S104: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
该方法通过分别采集扶梯入口区域与出口区域的图像信息,利用图像信息对区域中的移动对象进行识别,进行特征提取而生成移动对象之间的缓冲特征数据,构造倾斜度模型,利用所述倾斜度模型根据所述入口区域中缓冲特征数据与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计算所述扶梯工作环境的倾斜度数据,并利用所述倾斜度数据生成具有目标运载速度的配速指令,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从倾斜度数据的维度计算目标运载速度进行控制,实现以自适应的方式提高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在满足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扶梯利用效率也降低了能耗。
为了方便说明这个方案的效果,我们举例说明。
在出口区域空旷时,尚且不会造成拥堵踩踏,因此相比于安全性,扶梯的速度更应该主要考虑能耗和出口区域的空闲状态的利用率,能耗主要考虑入口区域的乘梯压力,可以理解为,在出口区域空旷的条件下,如果入口区域如数较少,那么可以以较小的速度运行,以减小能耗,随着入口区域人数变多,在未来变得拥挤的可能性变大,因此可以提高运载速度以通过削峰填谷的方式预先疏导人流,实质上是通过提高速度使移动对象提前达到空旷的出口区域预先进行疏导,争取疏导到了时间,因而提高了扶梯的使用效率。
在一种较为极端的场景中,出口区域空旷,入口区域已经变得拥挤,因此,这时我们不再以正常步速来运载,而是以2倍正常步速来运载,之所以存在提速的可行性,是因为当前出口区域空旷,及时短暂提速也不会造成拥挤踩踏。
因此,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可以包括:
在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为0,入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达到缓冲特征数据上限阈值时,控制所述扶梯输出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
这样能够满足行人快速通过的需求,也提高了出口区域的利用率进而提高了扶梯利用效率。
而随着第一个移动对象踏出扶梯,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便发生了变化,根据模型中的公式,倾斜度随之变小,因而目标运载速度也变小,这就使得,运载速度随着出口区域的容纳能力的减小(注意,此时只是从容纳能力的最高点降低,并非是容纳能力的最低点),随着时间点发展,运载速度将表现为由正常步速的2倍动态分步下降至均衡速度(容纳能力与乘梯压力相等时的正常步速)。
因此,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所述扶梯输出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
动态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随着倾斜度数据的减小,从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分时段降低扶梯的运载速度。
而随着出口区域不断变拥挤,为了能够应对异常危险情况的出现,也就是人流堵塞在出口区域,带来踩踏风险时,如果单纯靠出口区域去疏导,显然效率较低耗时较长。
故申请人想到,如果能够借助入口区域的空间进行反向疏导,则能够快速完成疏散降低踩踏风险。
因此,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随着倾斜度数据的减小,从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分时段降低扶梯的运载速度,还可以包括:
在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超过缓冲特征数据上限阈值时,逆转扶梯电机的动力方向进行反向疏导。
然而,并非任何条件下都具有反向疏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比如,如果出口区域没有拥挤到一定程度,就没有必要反向疏导。
我们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倾斜度模型,能够自动在出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达到阈值上限时进行疏导,而且出口区域与入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越大时,采取越大的反向运载速度(此时目标运载速度为负数)。
此外,如果入口区域的人流也比较拥挤,那么反向疏导反而会增加入口区域踩踏的风险,因此,需要一个自动化的定量判定条件,来判断是否可以反向疏导以及反向疏导时采用多大的运载速度。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执行反向疏导预判任务:当目标运载速度为负时,判断入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是否小于预设的安全阈值。
这样,当入口区域安全时,在进行反向疏导,就同时保证了入口区域的安全性。
通过反向疏导,缩短了疏导耗时,能够快速降低踩踏风险。
应当说明的是,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倾斜度模型,实际上是动态地进行自适应,因而速度的调整是渐变的,因而有利于移动对象乘梯的稳定性,上述几个实施例是较为典型的特殊场景,仅作为一种示例性解释,本申请要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集中特殊场景,甚至在一个人流高峰的发生到结束的事件中,有可能会经历上述各个特殊场景所处的节点。
考虑到从图像采集到完成速度的调整一定的延迟,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当前的图像信息预测未时刻入口区域和出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生成预测的配速指令,结合扶梯的迟滞数据,提前执行配速指令。
这在实际场景中可以表示,扶梯反应需要1s,而我们当前生成配速指令所采用的缓冲特征数据是为未来1s预测的,因而等到执行配速指令扶梯完成速度调整时,刚好过去了1s,这就使得这个实施例兼顾了扶梯的性能,提高了运载准确率,进而提高了效率。
为了对每个电梯定制不同的策略,我们可以对每个电梯的性能进行监测,因此,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监测扶梯的迟滞数据;
所述利用所述倾斜度数据生成具有目标运载速度的配速指令,还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迟滞数据调整通过预测未来的缓冲特征数据而生成的配速指令的执行时刻。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获取扶梯载重数据,对迟滞数据进行修正。
这样,可以实时修正迟滞数据,进一步提高运载准确率。
考虑到上述实施例中采用了大于正常步速的运载速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踏入扶梯时的安全性,我们可以设置分级扶梯,分布提速到目标运载速度。
因此,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利用分级扶梯中的一级扶梯进行预提速,将一级扶梯的运载速度控制在目标运载速度的一半;
这样,所述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可以包括:
将与一级扶梯出口相邻的二级扶梯的运载速度控制在所述目标运载速度。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二级扶梯的出口毗邻有多个并列且动力解耦的三级路由扶梯,各三级路由扶梯将对应类别的传送对象传送至对应的传送方向。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根据各类移动对象的年龄属性数据和健康属性数据分别调整对应三级路由扶梯的运载速度。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各三级路由扶梯分别于二级扶梯的不同位置与所述二级扶梯搭接。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二级扶梯的出口区域具有半径大于二级扶梯宽度的搭接盘,三级路由扶梯的传送方向与搭接盘外边缘相切,移动对象通过搭接盘的不同位置转移到不同的三级路由扶梯。
我们知道,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垂直于半径方向,故行人在由搭接盘踏进三级路由扶梯时,由于三级路由扶梯的传送方向与行人的初速度的方向相同,因而能够在二级扶梯通过搭接盘搭接多个三级路由扶梯的情况下依然不至于造成侧摔,在较高的安全性下进行分类疏导行人,提高了疏导效率。
图2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201,分别采集扶梯入口区域与出口区域的图像信息;
缓冲处理模块202,利用图像信息对区域中的移动对象进行识别,进行特征提取而生成移动对象之间的缓冲特征数据;
倾斜度模块203,构造倾斜度模型,利用所述倾斜度模型根据所述入口区域中缓冲特征数据与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计算所述扶梯工作环境的倾斜度数据,并利用所述倾斜度数据生成具有目标运载速度的配速指令;
控速模块204,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
可选地,倾斜度
Figure BDA0002968603410000121
目标运载速度vt=ζ*v0
其中,vt为移动对象的步速;ε为缓冲特征数据上限阈值,μ为入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ν为出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
可选地,
Figure BDA0002968603410000122
其中,di为出口区域中第i个移动对象距第i-1个移动对象的距离,Di为第i个移动对象距扶梯中移动区域的距离;dj为出口区域中第j个移动对象距第j+1个移动对象的距离,Dj为第j个移动对象距扶梯中移动区域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进行特征提取而生成移动对象之间的缓冲特征数据,包括:
提取各移动对象的位置区间;
分别计算入口区域、出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
可选地,所述分别计算入口区域、出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包括:
根据各移动对象的位置区间确定相邻移动对象的缓冲距离及各移动对象到扶梯中移动区域的距离,利用各移动对象到扶梯中移动区域的距离对各移动对象缓冲距离进行加权叠加分别计算入口区域、出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
可选地,所述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包括:
在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为0,入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达到缓冲特征数据上限阈值时,控制所述扶梯输出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
可选地,在所述控制所述扶梯输出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步骤之后,还包括:
动态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随着倾斜度数据的减小,从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分时段降低扶梯的运载速度。
可选地,所述随着倾斜度数据的减小,从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分时段降低扶梯的运载速度,包括:
在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超过缓冲特征数据上限阈值时,逆转扶梯电机的动力方向。
可选地,还包括:
监测扶梯的迟滞数据;
所述利用所述倾斜度数据生成具有目标运载速度的配速指令,还包括:
根据所述迟滞数据调整所述配速指令的执行时刻。
可选地,还包括:
获取扶梯载重数据,对迟滞数据进行修正。
可选地,还包括:
利用分级扶梯中的一级扶梯进行预提速,将一级扶梯的运载速度控制在目标运载速度的一半;
所述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包括:
将与一级扶梯出口相邻的二级扶梯的运载速度控制在所述目标运载速度。
可选地,所述二级扶梯的出口毗邻有多个并列且动力解耦的三级路由扶梯,各三级路由扶梯将对应类别的传送对象传送至对应的传送方向。
可选地,还包括:
根据各类移动对象的年龄属性数据和健康属性数据分别调整对应三级路由扶梯的运载速度。
可选地,所述各三级路由扶梯分别于二级扶梯的不同位置与所述二级扶梯搭接。
可选地,所述二级扶梯的出口区域具有半径大于二级扶梯宽度的搭接盘,三级路由扶梯的传送方向与搭接盘外边缘相切,移动对象通过搭接盘的不同位置转移到不同的三级路由扶梯。
该装置通过分别采集扶梯入口区域与出口区域的图像信息,利用图像信息对区域中的移动对象进行识别,进行特征提取而生成移动对象之间的缓冲特征数据,构造倾斜度模型,利用所述倾斜度模型根据所述入口区域中缓冲特征数据与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计算所述扶梯工作环境的倾斜度数据,并利用所述倾斜度数据生成具有目标运载速度的配速指令,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从倾斜度数据的维度计算目标运载速度进行控制,实现以自适应的方式提高灵活性和环境适应性,在满足安全性的基础上提高扶梯利用效率也降低了能耗。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实施例,该电子设备可以视为对于上述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实施例的具体实体实施方式。对于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描述的细节,应视为对于上述方法或装置实施例的补充;对于在本发明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可以参照上述方法或装置实施例来实现。
图3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参照图3来描述根据本发明该实施例的电子设备300。图3显示的电子设备3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3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3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3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3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320和处理单元310)的总线330、显示单元340等。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3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3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处理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310可以执行如图1所示的步骤。
所述存储单元3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3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3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3203。
所述存储单元3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3205的程序/实用工具3204,这样的程序模块3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3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3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4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3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3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3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3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3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360可以通过总线330与电子设备3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3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3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本发明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一个数据处理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实现本发明的上述方法,即:如图1所示的方法。
图4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原理示意图。
实现图1所示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通用数据处理设备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本发明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装置或者电子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装置也可以实现本发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采集扶梯入口区域与出口区域的图像信息;
利用图像信息对区域中的移动对象进行识别,进行特征提取而生成移动对象之间的缓冲特征数据;
构造倾斜度模型,利用所述倾斜度模型根据所述入口区域中缓冲特征数据与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计算所述扶梯工作环境的倾斜度数据,并利用所述倾斜度数据生成具有目标运载速度的配速指令;
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倾斜度
Figure FDA0002968603400000011
目标运载速度vt=ζ*v0
其中,vt为移动对象的步速;ε为缓冲特征数据上限阈值,μ为入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ν为出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包括:
在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为0,入口区域的缓冲特征数据达到缓冲特征数据上限阈值时,控制所述扶梯输出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扶梯输出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步骤之后,还包括:
动态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随着倾斜度数据的减小,从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分时段降低扶梯的运载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着倾斜度数据的减小,从大于移动对象步速的运载速度,分时段降低扶梯的运载速度,包括:
在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超过缓冲特征数据上限阈值时,逆转扶梯电机的动力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测扶梯的迟滞数据;
所述利用所述倾斜度数据生成具有目标运载速度的配速指令,还包括:
根据所述迟滞数据调整所述配速指令的执行时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扶梯载重数据,对迟滞数据进行修正。
8.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采集模块,分别采集扶梯入口区域与出口区域的图像信息;
缓冲处理模块,利用图像信息对区域中的移动对象进行识别,进行特征提取而生成移动对象之间的缓冲特征数据;
倾斜度模块,构造倾斜度模型,利用所述倾斜度模型根据所述入口区域中缓冲特征数据与所述出口区域中移动对象的缓冲特征数据计算所述扶梯工作环境的倾斜度数据,并利用所述倾斜度数据生成具有目标运载速度的配速指令;
控速模块,利用配速指令控制所述扶梯的运载速度。
9.一种电子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258587.6A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ithdrawn CN1130447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8587.6A CN113044702A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8587.6A CN113044702A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4702A true CN113044702A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11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58587.6A Withdrawn CN113044702A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4702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41957A (ja) * 2000-06-02 2001-12-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用非常止め装置
CN108128692A (zh) * 2018-01-29 2018-06-08 宋彦震 智能雪地输送带调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392562A (zh) * 2020-03-25 2020-07-10 日立电梯(广州)自动扶梯有限公司 扶梯的运行速度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41957A (ja) * 2000-06-02 2001-12-1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用非常止め装置
CN108128692A (zh) * 2018-01-29 2018-06-08 宋彦震 智能雪地输送带调速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392562A (zh) * 2020-03-25 2020-07-10 日立电梯(广州)自动扶梯有限公司 扶梯的运行速度确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85591B1 (ko) 이기종 프로세서 기반 엣지 시스템에서 slo 달성을 위한 인공지능 추론 스케쥴러
US10843895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passenger transport system based on one or more system control parameters
US9921071B2 (en) Transport option selection to serve well-being objectives
AU2018394090A1 (en) Session-based transportation dispatch
CN110533254B (zh) 一种路段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102810B (zh) 基于流行病学算法的it基础架构预测方法和系统
CN104035779A (zh) 一种数据流决策树分类中的缺失值处理方法
CN111340318B (zh) 一种车辆动态调度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WO2022009073A1 (en) Dispatching tasks and data using 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
CN116453343A (zh) 智能网联环境下基于流量预测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优化算法、软件与系统
CN116627662A (zh) 边缘计算的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044702A (zh) 一种扶梯的智能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003368A (zh) 一种基于倾斜度的扶梯控速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19215801A1 (ja) 料金制御システム、料金制御装置、料金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13060628A (zh) 一种自适应的智能分级扶梯系统
CN113570114B (zh) 一种资源服务智能匹配方法、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US20230090200A1 (en) Perform edge processing by selecting edge devices based on security levels
KR20230114159A (ko) 인공지능 모델을 이용하여 이륜차의 운전 패턴 정보를 기초로 이륜차 보험료를 산출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15700485A (zh) 优化机器学习工作负荷的部署
Kopsacheilis et al. Assessment of bus speed influencing factors through the exploitation of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CN113715845A (zh) 一种自动驾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487903B (zh) 一种车联网智能导航越障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139381B (zh) 不均衡样本分类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32034B (zh) 行人图像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49769B (zh) 一种预测道路拥挤状况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