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7341A - 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7341A
CN113037341A CN201911359718.9A CN201911359718A CN113037341A CN 113037341 A CN113037341 A CN 113037341A CN 201911359718 A CN201911359718 A CN 201911359718A CN 113037341 A CN113037341 A CN 113037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configuration
terminal
stream number
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5971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7341B (zh
Inventor
武瀚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5971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73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7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7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7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7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以及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等级;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可选配置流数;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包括每个MCS等级下,每个配置流数的速率均值;将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所述目标配置流数为数值最低的所述可选配置流数。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MIMO流数的调度方式,对终端的硬件冲击较大且造成基站的负荷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多入多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是一种天线系统,其在发送端和接收端均使用多根天线,在收发端之间构成多个信道,极大地提高了信道容量以及频谱利用率。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中,大规模天线技术(Massive MIMO)是较为关键的技术,同时Massive MIMO也对新一代通信系统带来了技术挑战,如何设置天线可以获得更大的波束增益,以及如何处理调度和预编码的复杂性等问题,均具有一定的难点。
在Massive MIMO技术中,流数是一个较为关键的概念,其决定了用户速率的高低。通常情况下,流数越大,相应的单位流量越大,对通信设备的能力要求越高,基站运算更复杂,天线校准要求更高;对用户而言,其终端的耗电速度更快,硬盘损坏更快,甚至会出现由于内存突然增加导致溢出等问题。
现有技术中,由基站决定调度的流数,基站为了保障最大的上下行速率,通常为终端匹配当前环境最大的流数。一方面,此种方式会造成能耗增加,对终端的硬件冲击较大。另一方面,基站的小区中用户较多时,基站会频繁调整每个终端的流数,调整越频繁,基站的负荷越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MIMO流数的调度方式,对终端的硬件冲击较大且造成基站的负荷较大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以及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等级;
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可选配置流数;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包括每个MCS等级下,每个配置流数的速率均值;
将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所述目标配置流数为数值最低的所述可选配置流数。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
将所述目标速率峰值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使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所述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
其中,所述目标配置流数为数值最低的可选配置流数;所述可选配置流数为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的、在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MIMO流数。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装置,应用于网络侧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以及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等级;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可选配置流数;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包括每个MCS等级下,每个配置流数的速率均值;
配置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所述目标配置流数为数值最低的所述可选配置流数。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速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
速率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速率峰值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使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所述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
其中,所述目标配置流数为数值最低的可选配置流数;所述可选配置流数为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的、在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MIMO流数。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中的步骤。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中的步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目标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以及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等级;然后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可选配置流数;最后将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数值最低的所述可选配置流数,在保证目标终端的业务正常运行的基础之上,为其匹配最优MIMO流数,降低基站的负荷,避免高的MIMO流数下过高的速率均值为终端过度服务,同时降低对目标终端硬件冲击以及电能消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之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之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应理解,下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理解,“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比如基站,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5G新空口(NewRadio,NR)系统中,称为gNodeB或者gNB。
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目标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以及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等级。
其中,目标信道可以是终端的上行信道或者下行信道。目标速率峰值即终端的目标信道在当前时刻(或当前调整周期)的速率峰值。若目标信道为上行信道,则目标速率峰值为上行速率峰值。
可选地,网络侧设备可以预先向终端发送指令请求获取终端的上下行速率,并接收终端的反馈。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速率的配置通过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MCS)索引值实现,MCS索引值即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MCS等级,MCS将所关注的影响通讯速率的通信参数作为速率表的列,将MCS索引作为行,形成一张速率表,每一个MCS索引对应了一组通信参数下的物理传输速率。
可选地,目标MCS等级即终端的目标信道在当前时刻(或当前调整周期)的MCS等级,网络侧可预先记载所述终端的目标MCS等级。
作为第一示例,如以下表1所示,表1为上行MCS等级速率表的一个示例:
表1:
Figure BDA0002336854080000051
Figure BDA0002336854080000061
Figure BDA0002336854080000071
以上表1中,1流速率表示MIMO流数为1,2流速率表示MIMO流数为2;比如,以其中的MCS等级为15为例,其中流数为1时的速率均值为为40.9664mbps(兆比特每秒),流数为2时的速率均值为为81.93mbps。
步骤102,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可选配置流数;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包括每个MCS等级下,每个配置流数的速率均值。
本步骤中,预设的对应关系即如以上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其中包括每个MCS等级下,每个配置流数的速率均值;网络侧设备确定目标终端当前的目标MCS等级后,查找对应关系中,在该目标MCS等级下,满足条件的可选配置流数,可选配置流数即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终端的目标速率峰值,可满足目标终端当前业务正常进行的配置流数。
步骤103,将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所述目标配置流数为数值最低的所述可选配置流数。
通常情况下,在同等MCS等级下,流数越多,吞吐量越高,此时给通信系统带来处理压力,系统负荷与吞吐量的高低成正比,因此,为了降低基站的负荷,应降低吞吐量。本发明实施例中,从可选配置流数中选择数值最低的配置流数,作为目标终端的配置流数,在满足目标终端内业务正常进行的基础上,为终端配置最低的MIMO流数,以降低基站的负荷,避免高的MIMO流数下过高的速率均值为终端过度服务。
此外,较低的流数对目标终端的通信能力要求也低,通过配置低流数降低终端的耗电速度,避免过高的MIMO流数对终端硬件设备造成损坏。
比如,参见上述表1,若目标终端上行信道当前的目标速率峰值为50mbps(兆比特每秒),且目标MCS等级为27,上行双流调度,查询上述表1,在MCS等级为27时,其上行双流调度(流数为2)的速率均值为180.384mbps,单流调度(流数为1)的速率均值为90.192mbps,因此,1和2均为可选配置流数,从中选择配置流数最低的1作为目标配置流数,也就是说,降低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为单流,既可以满足终端的应用运行,又可以降低基站负荷以及对目标终端的设备的硬件能力要求。
仍然参见上述表1,若目标终端上行信道当前的目标速率峰值为50mbps(兆比特每秒),且目标MCS等级为15,上行双流调度,查询上述表1,在MCS等级为15时,其上行双流调度(流数为2)的速率均值为81.9328mbps,单流调度(流数为1)的速率均值为40.9664mbps,因此,只有2为可选配置流数,则目标配置流数为2,保留上行双流调度。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目标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以及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等级;然后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可选配置流数;最后将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数值最低的所述可选配置流数,在保证目标终端的业务正常运行的基础之上,为其匹配最优MIMO流数,降低基站的负荷,避免高的MIMO流数下过高的速率均值为终端过度服务,同时降低对目标终端硬件冲击以及电能消耗。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MIMO流数的调度方式,对终端的硬件冲击较大且造成基站的负荷较大的问题。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目标终端预设有调整周期;可以为终端设定调整周期,调整周期可以是毫秒级的时间;在当前调整周期内采集终端的速率峰值,用于配置下一个调整周期的MIMO流数。
具体地,所述目标速率峰值为所述终端在当前调整周期的速率峰值;
所述将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目标终端在当前调整周期的下一个调整周期的配置流数,配置为最低的所述可选配置流数。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到所述目标终端切换至目标基站的小区,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携带有所述目标配置流数的指示信息。
其中,若网络侧设备为终端配置好目标配置流数后,终端发生切换,切换至相邻小区或相邻基站;若终端切换至其他基站中的小区,则网络侧设备将终端所切换的目标基站发送携带有所述目标配置流数的指示信息,以通知目标基站更改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
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网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获取目标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以及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等级。
其中,目标信道可以是终端的上行信道或者下行信道。目标速率峰值即终端的目标信道在当前时刻(或当前调整周期)的速率峰值。若目标信道为上行信道,则目标速率峰值为上行速率峰值。
可选地,网络侧设备可以预先向终端发送指令请求获取终端的上下行速率,并接收终端的反馈。
可选地,目标MCS等级即终端的目标信道在当前时刻(或当前调整周期)的MCS等级,网络侧可预先记载所述终端的目标MCS等级。
作为第二示例,如以下表2所示,表2为下行MCS等级速率表的一个示例:
表2:
Figure BDA0002336854080000091
Figure BDA0002336854080000101
以上表2中,1流速率表示MIMO流数为1,2流速率表示MIMO流数为2,……,以其中的MCS等级为20,其中流数为1时的速率均值为308.64148mbps,流数为2时的速率均值为617.3184mbps,流数为3的速率均值为919.76862mbps,流数为4的速率均值为1234.672mbps。
步骤202,针对所述目标信道的第一配置流数,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配置流数下,速率均值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数值差距最小的标准MCS等级。
本步骤中,提供另一种网络侧设备的判断方式;网络侧设备采用轮询的方式,轮流判别每个配置流数是否为可选配置流数。针对配置流数中的第一配置流数(第一配置流数为任意配置流数),查找对应关系中,该配置流数下,速率均值与目标均值最接近的标准MCS等级;预设的对应关系即如以上表1以及表2中所示的对应关系,其中包括每个MCS等级下,每个配置流数的速率均值;网络侧设备确定目标终端当前的目标MCS等级以及第一配置流数后,查找对应关系中,在该第一配置流数下,与目标速率峰值最接近的标准MCS等级。
比如,若目标终端上行信道当前的目标速率峰值为50mbps(兆比特每秒),且目标MCS等级为27,上行双流调度;查询上述表1,在第一配置流数为1时,其标准MCS等级为19;在第一配置流数为2时,其标准MCS等级为11,如以下表3所示:
表3:
标准MCS等级 调制阶数(Qm) 流数 速率均值
19 6 1(单流) 51.6512
11 4 2(两流) 50.0032
步骤203,若所述目标MCS等级高于所述标准MCS等级,且所述第一配置流数不高于所述目标终端的目标配置流数,则所述第一配置流数为可选配置流数。
其中,确定第一配置流数对应的标准MCS等级之后,若所述目标MCS等级高于所述标准MCS等级,且所述第一配置流数不高于所述目标终端的目标配置流数,则第一配置流数为可选配置流数。
比如,目标终端每个配置流数的标准MCS等级如表3所示,若目标终端当前的目标MCS等级为15,上行双流调度(流数为2);根据表3,15低于1流的标准MCS等级19,则1不是可选配置流数;15高于2流MCS等级11,且第一配置流数1不高于所述目标终端的目标配置流数2,则2为可选配置流数,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可选配置流数与目标配置流数相同,此时无需更好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保持双流调度。
或者,若目标终端当前的目标MCS等级为27,上行双流调度(流数为2);根据表3,27高于1流的标准MCS等级19,且第一配置流数1不高于目标配置流数2,则第一配置流数1是可选配置流数;27高于2流MCS等级11,且第一配置流数2不高于所述目标终端的目标配置流数2,则2为可选配置流数。
步骤204,将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所述目标配置流数为数值最低的所述可选配置流数。
通常情况下,在同等MCS等级下,流数越多,吞吐量越高,此时给通信系统带来处理压力,系统负荷与吞吐量的高低成正比,因此,为了降低基站的负荷,应降低吞吐量。本发明实施例中,从可选配置流数中选择数值最低的配置流数,作为目标终端的配置流数,在满足目标终端内业务正常进行的基础上,为终端配置最低的MIMO流数,以降低基站的负荷,避免高的MIMO流数下过高的速率均值为终端过度服务。
此外,较低的流数对目标设备的通信能力要求也低,通过配置低流数降低终端的耗电速度,避免过高的MIMO流数对终端硬件设备造成损坏。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目标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以及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等级;然后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可选配置流数;最后将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数值最低的所述可选配置流数,在保证目标终端的业务正常运行的基础之上,为其匹配最优MIMO流数,降低基站的负荷,避免高的MIMO流数下过高的速率均值为终端过度服务,同时降低对目标终端硬件冲击以及电能消耗。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参见图3,还提供了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
所述终端即前述实施例中的目标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确定所述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
其中,目标信道可以是终端的上行信道或者下行信道。目标速率峰值即终端的目标信道在当前时刻(或当前调整周期)的速率峰值。若目标信道为上行信道,则目标速率峰值为上行速率峰值。
可选地,以统计上行速率峰值为例,终端可以通过检测经过其上行数据接口最大的瞬时速率作为上行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
步骤302,将所述目标速率峰值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使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所述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
其中,所述目标配置流数为数值最低的可选配置流数;所述可选配置流数为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的、在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MIMO流数。
本步骤中,终端将所述目标速率峰值发送至网络侧设备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为所述终端配置的目标配置流数。网络侧设备根据终端发送的目标速率峰值,首先为终端筛选可选配置流数,最后从可选配置流数中选择数值最低的作为目标配置流数。
具体地,网络侧设备首先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终端当前的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可选配置流数,可选配置流数为可满足目标终端当前业务正常进行的配置流数。在同等MCS等级下,流数越多,吞吐量越高,此时给通信系统带来处理压力,系统负荷与吞吐量的高低成正比,因此,为了降低基站的负荷,网络侧设备从可选配置流数中选择数值最低的配置流数,作为所述终端的配置流数,在满足所述终端内业务正常进行的基础上,为所述终端配置最低的MIMO流数,以降低基站的负荷,避免高的MIMO流数下过高的速率均值为终端过度服务。
此外,较低的流数对所述终端的通信能力要求也低,通过配置低流数降低终端的耗电速度,避免过高的MIMO流数对终端硬件设备造成损坏。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确定所述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将所述目标速率峰值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使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所述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在保证所述终端的业务正常运行的基础之上,为所述终端匹配最优MIMO流数,降低基站的负荷,避免高的MIMO流数下过高的速率均值为终端过度服务,同时降低对所述终端硬件冲击以及电能消耗。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MIMO流数的调度方式,对终端的硬件冲击较大且造成基站的负荷较大的问题。
以上介绍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下面将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装置。
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装置,应用于网络侧设备,网络侧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接入网中用以为终端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装置,比如基站,所述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宏基站,微基站,中继站,接入点等等。在采用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的系统中,具备基站功能的设备的名称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在5G NR系统中,称为gNodeB或者gNB。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目标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以及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等级。
其中,目标信道可以是终端的上行信道或者下行信道。目标速率峰值即终端的目标信道在当前时刻(或当前调整周期)的速率峰值。若目标信道为上行信道,则目标速率峰值为上行速率峰值。
可选地,网络侧设备可以预先向终端发送指令请求获取终端的上下行速率,并接收终端的反馈。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速率的配置通过调制与编码策略(Modulation and CodingScheme,MCS)索引值实现,MCS索引值即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MCS等级,MCS将所关注的影响通讯速率的通信参数作为速率表的列,将MCS索引作为行,形成一张速率表,每一个MCS索引对应了一组通信参数下的物理传输速率。
可选地,目标MCS等级即终端的目标信道在当前时刻(或当前调整周期)的MCS等级,网络侧可预先记载所述终端的目标MCS等级。
确定模块402,用于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可选配置流数;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包括每个MCS等级下,每个配置流数的速率均值。
预设的对应关系即如以上表1所示的对应关系,其中包括每个MCS等级下,每个配置流数的速率均值;网络侧设备确定目标终端当前的目标MCS等级后,查找对应关系中,在该目标MCS等级下,满足条件的可选配置流数,可选配置流数即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终端的目标速率峰值,可满足目标终端当前业务正常进行的配置流数。
配置模块403,用于将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所述目标配置流数为数值最低的所述可选配置流数。
通常情况下,在同等MCS等级下,流数越多,吞吐量越高,此时给通信系统带来处理压力,系统负荷与吞吐量的高低成正比,因此,为了降低基站的负荷,应降低吞吐量。本发明实施例中,从可选配置流数中选择数值最低的配置流数,作为目标终端的配置流数,在满足目标终端内业务正常进行的基础上,为终端配置最低的MIMO流数,以降低基站的负荷,避免高的MIMO流数下过高的速率均值为终端过度服务。
此外,较低的流数对目标终端的通信能力要求也低,通过配置低流数降低终端的耗电速度,避免过高的MIMO流数对终端硬件设备造成损坏。
比如,参见上述表1,若目标终端上行信道当前的目标速率峰值为50mbps(兆比特每秒),且目标MCS等级为27,上行双流调度,查询上述表1,在MCS等级为27时,其上行双流调度(流数为2)的速率均值为180.384mbps,单流调度(流数为1)的速率均值为90.192mbps,因此,1和2均为可选配置流数,从中选择配置流数最低的1作为目标配置流数,也就是说,降低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为单流,既可以满足终端的应用运行,又可以降低基站负荷以及对目标终端的设备的硬件能力要求。
仍然参见上述表1,若目标终端上行信道当前的目标速率峰值为50mbps(兆比特每秒),且目标MCS等级为15,上行双流调度,查询上述表1,在MCS等级为15时,其上行双流调度(流数为2)的速率均值为81.9328mbps,单流调度(流数为1)的速率均值为40.9664mbps,因此,只有2为可选配置流数,则目标配置流数为2,保留上行双流调度。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402包括:
确定子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目标信道的第一配置流数,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配置流数下,速率均值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数值差距最小的标准MCS等级;
若所述目标MCS等级高于所述标准MCS等级,且所述第一配置流数不高于所述目标终端的目标配置流数,则所述第一配置流数为可选配置流数。
可选地,所述目标终端预设有调整周期;
所述目标速率峰值为所述终端在当前调整周期的速率峰值;
所述配置模块403包括:
配置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终端在当前调整周期的下一个调整周期的配置流数,配置为最低的所述可选配置流数。
可选地,所述装置包括:
指示模块,用于检测到所述目标终端切换至目标基站的小区,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携带有所述目标配置流数的指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装置能够实现图1至图2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获取模块401获取目标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以及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等级;确定模块402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可选配置流数;配置模块403将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数值最低的所述可选配置流数,在保证目标终端的业务正常运行的基础之上,为其匹配最优MIMO流数,降低基站的负荷,避免高的MIMO流数下过高的速率均值为终端过度服务,同时降低对目标终端硬件冲击以及电能消耗。
参见图5,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装置,应用于终端,
所述装置包括:
速率确定模块501,用于确定所述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
速率发送模块502,用于将所述目标速率峰值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使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所述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
其中,所述目标配置流数为数值最低的可选配置流数;所述可选配置流数为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的、在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MIMO流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装置能够实现图3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侧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速率确定模块501确定所述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速率发送模块502将所述目标速率峰值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使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所述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在保证所述终端的业务正常运行的基础之上,为所述终端匹配最优MIMO流数,降低基站的负荷,避免高的MIMO流数下过高的速率均值为终端过度服务,同时降低对所述终端硬件冲击以及电能消耗。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总线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中的步骤。
举个例子如下,图6示出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6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620、存储器(memory)630和通信总线640,其中,处理器610,通信接口620,存储器630通过通信总线6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610可以调用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下方法:
获取目标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以及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等级;
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可选配置流数;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包括每个MCS等级下,每个配置流数的速率均值;
将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所述目标配置流数为数值最低的所述可选配置流数。
确定所述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
将所述目标速率峰值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使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所述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
其中,所述目标配置流数为数值最低的可选配置流数;所述可选配置流数为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的、在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MIMO流数。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电子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介质。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例如包括:
获取目标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以及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等级;
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可选配置流数;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包括每个MCS等级下,每个配置流数的速率均值;
将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所述目标配置流数为数值最低的所述可选配置流数。
确定所述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
将所述目标速率峰值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使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所述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
其中,所述目标配置流数为数值最低的可选配置流数;所述可选配置流数为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的、在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MIMO流数。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电子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以及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等级;
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可选配置流数;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包括每个MCS等级下,每个配置流数的速率均值;
将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所述目标配置流数为数值最低的所述可选配置流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可选配置流数的步骤,包括:
针对所述目标信道的第一配置流数,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配置流数下,速率均值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数值差距最小的标准MCS等级;
若所述目标MCS等级高于所述标准MCS等级,且所述第一配置流数不高于所述目标终端的目标配置流数,则所述第一配置流数为可选配置流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终端预设有调整周期;
所述目标速率峰值为所述终端在当前调整周期的速率峰值;
所述将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目标终端在当前调整周期的下一个调整周期的配置流数,配置为最低的所述可选配置流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到所述目标终端切换至目标基站的小区,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携带有所述目标配置流数的指示信息。
5.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
将所述目标速率峰值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使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所述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
其中,所述目标配置流数为数值最低的可选配置流数;所述可选配置流数为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的、在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MIMO流数。
6.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装置,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以及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等级;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可选配置流数;其中,所述对应关系中,包括每个MCS等级下,每个配置流数的速率均值;
配置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所述目标配置流数为数值最低的所述可选配置流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确定子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目标信道的第一配置流数,
根据所述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第一配置流数下,速率均值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数值差距最小的标准MCS等级;
若所述目标MCS等级高于所述标准MCS等级,且所述第一配置流数不高于所述目标终端的目标配置流数,则所述第一配置流数为可选配置流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终端预设有调整周期;
所述目标速率峰值为所述终端在当前调整周期的速率峰值;
所述配置模块包括:
配置子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终端在当前调整周期的下一个调整周期的配置流数,配置为最低的所述可选配置流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指示模块,用于检测到所述目标终端切换至目标基站的小区,向所述目标基站发送携带有所述目标配置流数的指示信息。
10.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装置,应用于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速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终端的目标信道的目标速率峰值;
速率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速率峰值发送至网络侧设备,使所述网络侧设备将所述终端的MIMO流数配置为目标配置流数;
其中,所述目标配置流数为数值最低的可选配置流数;所述可选配置流数为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预设的对应关系确定的、在所述目标信道的目标MCS等级下,速率均值高于所述目标速率峰值的MIMO流数。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的步骤。
12.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的步骤。
CN201911359718.9A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0373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9718.9A CN113037341B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9718.9A CN113037341B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7341A true CN113037341A (zh) 2021-06-25
CN113037341B CN113037341B (zh) 2022-04-05

Family

ID=76458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59718.9A Active CN113037341B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734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5523A (zh) * 2005-01-12 2009-02-25 美商亚瑟罗斯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mimo系统中选择mcs
US20090290541A1 (en) * 2006-12-26 2009-11-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ntrol channel mcs control method
CN101610527A (zh) * 2009-06-24 2009-12-2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td-hspa+mimo系统的s-parc单双流选择方法
CN101771448A (zh) * 2008-12-31 2010-07-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空分复用与多输入多输出的结合方法及基站
CN102571285A (zh) * 2012-01-30 2012-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用户终端上行数据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2571261A (zh) * 2010-12-30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流的mcs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05163329A (zh) * 2015-09-17 2015-12-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波束赋形中基于有效速率的单双流切换方法
US20180262238A1 (en) * 2015-09-25 2018-09-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5523A (zh) * 2005-01-12 2009-02-25 美商亚瑟罗斯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mimo系统中选择mcs
US20090290541A1 (en) * 2006-12-26 2009-11-26 Panasoni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ntrol channel mcs control method
CN101771448A (zh) * 2008-12-31 2010-07-0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空分复用与多输入多输出的结合方法及基站
CN101610527A (zh) * 2009-06-24 2009-12-2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用于td-hspa+mimo系统的s-parc单双流选择方法
CN102571261A (zh) * 2010-12-30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间流的mcs指示方法和装置
CN102571285A (zh) * 2012-01-30 2012-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度用户终端上行数据速率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63329A (zh) * 2015-09-17 2015-12-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波束赋形中基于有效速率的单双流切换方法
US20180262238A1 (en) * 2015-09-25 2018-09-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Base station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7341B (zh) 2022-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11688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energy efficient signal transmission in massive multi-antenn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2438318B (zh) 一种调整cqi反馈周期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US8731478B2 (en)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method for channel estim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KR101587005B1 (ko) 다중안테나시스템에서 간섭완화를 위한 제어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2316597B (zh) Mimo系统中的资源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2111813B (zh) 一种载波负荷均衡的方法和设备
CN102017459B (zh) 多扇区协作多输入多输出传输的分组实现方法及装置
KR20110018452A (ko) 분산 안테나 시스템 및 그의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중앙 제어기
CN103384162A (zh) 用于无线通信装置中设定多个天线的方法及无线通信装置
CN101990217B (zh) 一种发送上行导频时隙干扰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US9907082B2 (en) Radio base station, baseband processing apparatus,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CN101931442A (zh) 一种信息指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5472754A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15278789A (zh) 一种通信处理方法、通信装置以及通信系统
CN101472298A (zh) 时分双工多入多出下行发射系统的用户调度方法和装置
CN101998436A (zh) 多载波系统的信道信息反馈方法和设备
CN103516447B (zh) 一种多天线信号合并方法和网络侧设备
EP2710739B1 (en) Interferer detection and interference reduction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3037341B (zh) 一种多入多出mimo流数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220264333A1 (en) Protection zones for use in centralized or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 (c-ran)
CN108243438B (zh) 一种通道配置的方法以及基站
CN106257951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基站
EP3696993B1 (en) Beam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190089426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11182561A (zh) 一种天线阵列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