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2394A - 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2394A
CN113032394A CN202110247571.5A CN202110247571A CN113032394A CN 113032394 A CN113032394 A CN 113032394A CN 202110247571 A CN202110247571 A CN 202110247571A CN 113032394 A CN113032394 A CN 1130323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red line
space
supervision
standing boo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4757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2394B (zh
Inventor
史园莉
高吉喜
张文国
申文明
肖桐
马万栋
李静
蔡明勇
毕晓玲
王丽霞
张宏伟
申振
任致华
张新胜
毕京鹏
陈绪慧
史雪威
邰文飞
张雪
吴玲
付卓
肖如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tellite Application Center for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MEE
Original Assignee
Satellite Application Center for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ME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tellite Application Center for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MEE filed Critical Satellite Application Center for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of MEE
Priority to CN20211024757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23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2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23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2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23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82Tablespace storage structures; Management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62Approximate or statistical que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65Query processing support for facilitating data mining operations in structured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8Databas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database models, e.g. relational or object models
    • G06F16/284Relational databases
    • G06F16/285Clustering or class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9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ba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和装置,属于生态环境监测领域。本发明以生态环境科学为基础,结合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构建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生态保护红线全要素监管台账,实现红线面积、红线性质、人类活动、红线功能和红线管理等全要素台账监管;基于时空戳的时空一体化台账监管技术,实现生态保护红线“表单台账‑空间台账”相融合的监管台账制作和全方位可视化应用;基于“本底‑变化‑现状”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台账思路,实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要素的全过程监管。推动构建和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度,提升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能力。

Description

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比较脆弱,生态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是贯彻落实主题功能区制度、实施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的重要举措,是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构建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有效手段,是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绿色发展的有利保障。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是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框架中最基础的工作。围绕着“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的管控目标,以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红线性质、红线功能、人类活动和红线管理为主要内容,构建以县域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的生态保护红线时空监管台账,是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基于台账监管的思路,构建并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体系,有助于全面提升生态保护红线全要素、全时空、全生命周期的监管能力。
传统电子台账是为了更好地管理信息数据,如文件、工作进展、工作汇报等。把数据录入台账管理系统,用表格的方式将数据中的一些信息进行登记、编号,同时进行数据的归类存档,方便日常的查找以及信息查询。从国内外生态环境台账相关业务案例来说,美国国家资源存量调查、英国乡村调查、澳大利亚实物核算表、日本森林资源调查等发达国家建立了相关自然资源台账,以及国内土地督察台账、国家农业资源台账、水利普查台账、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等相关业务工作台账。这些台账的特点是单独的调查项目,且以传统的电子表单台账为主。
传统电子台账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管理的方式进行信息化建设。针对不同台账表,将不同的数据相对简单的存在不同的数据库表中,因此,其传统的电子表单台账只有时间信息,空间信息不足;调查统计要素相对单一,全方位系统性不足;以传统表单展示形式为主,展现形式单一。总之,传统的电子表单台账不能动态、实时、多方位、全要素、全周期、时空一体化、多层次地展示和管理数据。生态保护红线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以基于“时空戳”的县级行政区划为基本单元的生态保护红线全生命周期监管台账也是一个全新的组织与管理方式。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的建立将为生态保护红线高效监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但国内外尚无对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的相关方法。目前,属技术空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和装置,本发明实现生态保护红线“表单台账-空间台账”相融合的台账制作和全方位可视化应用;以“本底-变化-现状”实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要素的全过程监管。
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分别获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所需的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数据和评估期数据,并对所述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数据和评估期数据进行分类和标准化处理;其中,所述各个监管要素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功能、人类活动和红线管理;
S2:分别对所述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数据和评估期数据按照设定的基本行政单元进行空间运算与提取,得到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
S3:对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得到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表单台账数据;
S4:对每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和表单台账数据分别进行变化过程演变分析,分别得到各个监管要素全生命周期的空间变化台账和表单变化台账;
S5:根据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表单台账数据、评估期表单台账数据和表单变化台账数据进行加权分析,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保护成效综合评估台账;
S6:将所述基本行政单元对应的各类台账数据自下而上汇总分析,得到上级行政区域的各类台账。
进一步的,所述S2包括:
S21:针对生态保护红线数据,以红线图斑为最小监管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名称空间属性识别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面积空间台账;
S22:针对生态系统类型数据,以生态系统类型图斑为最小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矢量边界空间运算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性质空间台账;
S23:针对生态功能数据,以空间栅格为最小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矢量边界空间运算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功能空间台账;
S24:针对人类活动数据,以人类活动图斑为最小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名称空间属性识别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人类活动空间台账;
S25:针对红线管理数据,通过文档信息提取与数据空间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管理空间台账。
进一步的,所述S3包括:
S31: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面积空间台账数据,以红线图斑为最小统计单元,通过矢量数据属性要素统计分析,获得“时间+空间”红线面积表单台账;
S32: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性质空间台账数据,将矢量数据栅格化,以空间栅格为最小单元,经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获得“时间+空间”红线性质表单台账;
S33: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功能空间台账数据,以空间栅格为最小单元,经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获得“时间+空间”红线功能表单台账;
S34:根据基本行政单元人类活动空间台账数据,以人类活动图斑为最小统计单元,通过矢量数据属性要素统计分析,获得“时间+空间”人类活动表单台账;
S35: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管理空间台账数据,通过信息提取,获得“时间+空间”红线管理表单台账。
进一步的,所述S4包括:
采用“本底-变化-现状”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台账思路,对每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和表单台账数据进行空间运算和演变分析,获得各监管要素变化过程数据,确定各个监管要素全生命周期空间变化台账和表单变化台账。
进一步的,所述S5包括:
将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表单台账数据、评估期表单台账数据和表单变化台账数据进行加权赋值分析,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保护成效综合评估台账。
一种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监管要素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所需的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数据和评估期数据,并对所述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数据和评估期数据进行分类和标准化处理;其中,所述各个监管要素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功能、人类活动和红线管理;
空间台账制作模块,用于分别对所述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数据和评估期数据按照设定的基本行政单元进行空间运算与提取,得到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
表单台账制作模块,用于对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得到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表单台账数据;
台账变化分析模块,用于对每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和表单台账数据分别进行变化过程演变分析,分别得到各个监管要素全生命周期的空间变化台账和表单变化台账;
保护成效台账制作模块,用于根据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表单台账数据、评估期表单台账数据和表单变化台账数据进行加权分析,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保护成效综合评估台账;
台账管理与统计模块,用于将所述基本行政单元对应的各类台账数据自下而上汇总分析,得到上级行政区域的各类台账。
进一步的,所述空间台账制作模块包括:
红线面积空间台账制作单元,用于针对生态保护红线数据,以红线图斑为最小监管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名称空间属性识别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面积空间台账;
红线性质空间台账制作单元,用于针对生态系统类型数据,以生态系统类型图斑为最小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矢量边界空间运算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性质空间台账;
红线功能空间台账制作单元,用于针对生态功能数据,以空间栅格为最小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矢量边界空间运算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功能空间台账;
人类活动空间台账制作单元,用于针对人类活动数据,以人类活动图斑为最小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名称空间属性识别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人类活动空间台账;
红线管理空间台账制作单元,用于针对红线管理数据,通过文档信息提取与数据空间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管理空间台账。
进一步的,所述表单台账制作模块包括:
红线面积表单台账制作单元,用于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面积空间台账数据,以红线图斑为最小统计单元,通过矢量数据属性要素统计分析,获得“时间+空间”红线面积表单台账;
红线性质表单台账制作单元,用于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性质空间台账数据,将矢量数据栅格化,以空间栅格为最小单元,经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获得“时间+空间”红线性质表单台账;
红线功能表单台账制作单元,用于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功能空间台账数据,以空间栅格为最小单元,经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获得“时间+ 空间”红线功能表单台账;
人类活动表单台账制作单元,用于根据基本行政单元人类活动空间台账数据,以人类活动图斑为最小统计单元,通过矢量数据属性要素统计分析,获得“时间+空间”人类活动表单台账;
红线管理表单台账制作单元,用于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管理空间台账数据,通过信息提取,获得“时间+空间”红线管理表单台账。
进一步的,所述台账变化分析模块包括:
采用“本底-变化-现状”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台账思路,对每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和表单台账数据进行空间运算和演变分析,获得各监管要素变化过程数据,确定各个监管要素全生命周期空间变化台账和表单变化台账。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成效台账制作模块包括:
将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表单台账数据、评估期表单台账数据和表单变化台账数据进行加权赋值分析,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保护成效综合评估台账。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和装置,以传统生态环境科学为基础,结合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构建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生态保护红线全要素监管台账,实现红线面积、红线性质、人类活动、红线功能和红线管理等全要素台账监管;基于时空戳的时空一体化台账监管技术,实现生态保护红线“表单台账-空间台账”相融合的监管台账制作和全方位可视化应用;基于“本底-变化-现状”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台账思路,实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要素的全过程监管。推动构建和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度,提升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能力。
本发明的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的优势包括:以遥感、地理信息技术等为主要手段获取与处理数据,可大大的节省常规统计台账制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采用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组织方式,便于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措施的有效实施;采用基于时空戳时空台账一体化技术,将传统表单台账和地理空间台账相融合,提高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的制作方法和可视化应用能力;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是一个全要素的台账,集成了国土空间的森林、草地、湿地、人类活动等“全要素”一体化监管体系,便于追溯生态保护红线系统性变化过程;采用“本底-变化-现状”台账思路,实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各要素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可直接服务于生态保护红线全方位、全过程监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空间台账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表单台账的一个示例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S1:分别获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所需的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数据和评估期数据,并对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数据和评估期数据进行分类和标准化处理;其中,各个监管要素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功能、人类活动和红线管理。
本步骤用于获取红线监管所需各要素的基准期数据和评估期数据,其中,生态保护红线数据、生态系统类型数据、人类活动数据为矢量数据,生态功能数据为栅格数据,红线管理数据为文档数据。生态保护红线数据可以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边界、红线调入调出边界等数据。获取各个监管要素的数据后,按红线面积、红线性质、红线功能、人类活动、红线管理等台账类型对数据进行分类组织、标准化处理和整合。
S2:分别对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数据和评估期数据按照设定的基本行政单元进行空间运算与提取,得到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
本步骤用于获得基于“空间戳”的基本行政单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要素的空间台账,空间台账的一个示例如图2所示。为方便理解,以县域空间作为基本行政单元进行示例,但是本发明的基本行政单元不限于县级,可以是任意划定的单元区域。
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的具体获取方法如下:
S21:针对生态保护红线矢量数据,以红线图斑为最小监管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名称(即县级行政区名称)空间属性识别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面积空间台账。
S22:针对生态系统类型矢量数据,以生态系统类型图斑为最小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矢量边界(即县级行政区划矢量边界)空间运算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性质空间台账。
S23:针对生态功能栅格数据,以空间栅格为最小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矢量边界(即县级行政区划矢量边界)空间运算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功能空间台账。
S24:针对人类活动矢量数据,以人类活动图斑为最小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名称(即县级行政区名称)空间属性识别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人类活动空间台账。
S25:针对红线管理文档数据,通过文档信息提取与数据空间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管理空间台账。
S3:对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得到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表单台账数据。
本步骤用于获得基于“时间戳”的县域单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要素电子表单台账,表单台账的一个示例如图2所示,具体获取方法如下:
S31: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面积空间台账数据,以红线图斑为最小统计单元,通过矢量数据属性要素统计分析,获得“时间+空间(即时间+ 县域)”红线面积表单台账。
S32: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性质空间台账数据,将矢量数据栅格化,以空间栅格为最小单元,经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获得“时间+空间”红线性质表单台账。
S33: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功能空间台账数据,以空间栅格为最小单元,经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获得“时间+空间”红线功能表单台账。
S34:根据基本行政单元人类活动空间台账数据,以人类活动图斑为最小统计单元,通过矢量数据属性要素统计分析,获得“时间+空间”人类活动表单台账。
S35: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管理空间台账数据,通过信息提取,获得“时间+空间”红线管理表单台账。
S4:对每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和表单台账数据分别进行变化过程演变分析,分别得到各个监管要素全生命周期的空间变化台账和表单变化台账。
本步骤用于获得县域单元生态保护红线全生命周期监管台账,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为:
采用“本底-变化-现状”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台账思路,获得基准期(本底)和评估期(现状)两个时期的红线面积、红线性质、红线功能、人类活动、红线管理等相关要素空间台账和表单台账,经空间运算和演变分析,获得各监管要素变化过程数据,确定各个监管要素全生命周期空间变化台账和表单变化台账。
S5:根据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表单台账数据、评估期表单台账数据和表单变化台账数据进行加权分析,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保护成效综合评估台账。
本步骤用于获取县域单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保护成效综合评估台账,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为:
将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表单台账数据、评估期表单台账数据和表单变化台账数据(本底-变化-现状)进行加权赋值分析,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保护成效综合评估台账。
S6:将基本行政单元对应的各类台账数据自下而上汇总分析,得到上级行政区域的各类台账。
本步骤用于获得全方位、多层级行政区单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通过人类活动问题代码、红线编码、行政区划代码等自下而上逐级汇总,得到县级以上行政区单元(如:地级市、省、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时空台账。通过行政区划代码、红线编码、人类活动问题代码等自上而下逐级追踪,可得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要素最小单元的全生命周期变化跟踪。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和装置,以传统生态环境科学为基础,结合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构建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生态保护红线全要素监管台账,实现红线面积、红线性质、人类活动、红线功能和红线管理等全要素台账监管;基于时空戳的时空一体化台账监管技术,实现生态保护红线“表单台账-空间台账”相融合的监管台账制作和全方位可视化应用;基于“本底-变化-现状”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台账思路,实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要素的全过程监管。推动构建和完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度,提升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能力。
本发明的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的优势包括:以遥感、地理信息技术等为主要手段获取与处理数据,可大大的节省常规统计台账制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采用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组织方式,便于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措施的有效实施;采用基于时空戳时空台账一体化技术,将传统表单台账和地理空间台账相融合,提高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的制作方法和可视化应用能力;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是一个全要素的台账,集成了国土空间的森林、草地、湿地、人类活动等“全要素”一体化监管体系,便于追溯生态保护红线系统性变化过程;采用“本底-变化-现状”台账思路,实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各要素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可直接服务于生态保护红线全方位、全过程监管。
更进一步的,前述关于红线面积的相关台账可以采用如下具体实现方式:
1)获取生态保护红线的监管要素,该监管要素包括生态保护红线边界、自然保护地边界、生态保护红线调入与调出等。
2)获取基准期生态保护红线边界数据,以红线图斑为最小统计单元,通过行政区划属性识别与提取,获取县域单元红线面积空间台账;经统计分析,获得基准期红线面积表单台账。
3)根据生态保护红线调入数据,获得生态保护红线调入空间台账,经统计分析,获得红线调入表单台账。
4)根据生态保护红线调出数据,获得生态保护红线调出空间台账,经统计分析,获得红线调出表单台账。
5)根据评估期县域单元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空间台账数据、生态保护红线调入、调出空间台账数据,经空间数据运算,得到评估期县域单元红线面积空间台账;经统计分析,获取评估期红线面积表单台账。
6)根据基准期红线面积表单台账、评估期红线面积表单台账、生态保护红线调入表单台账、生态保护红线调出表单台账,进一步统计分析,获取县域单元红线面积保护成效台账。
前述关于红线性质的相关台账可以采用如下具体实现方式:
1)获取生态保护红线性质的监管要素,该监管要素包括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分类数据。
2)获取基准期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类型数据,以空间栅格为最小统计单元,通过县域行政区划进行栅格提取,获取基准期县域单元红线性质空间台账数据;经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获得基准期红线性质表单台账数据。
3)获取评估期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类型数据,以空间栅格为最小统计单元,通过县域行政区划进行栅格提取,获取评估期县域单元红线性质空间台账数据;经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获得评估期红线性质表单台账数据。
4)获取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类型基准期和评估期年度状态数据,经空间运算,获取基准期和评估期之间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类型转移空间台账数据;经过程演变分析,获得基准期和评估期之间生态系统类型转移表单台账数据。
5)根据所述基准期和评估期红线性质表单台账、生态系统类型转移表单台账,进一步统计分析,获取县域单元红线性质保护成效台账。
前述关于红线功能的相关台账可以采用如下具体实现方式:
1)获取生态保护红线功能的监管要素,该监管要素包括植被覆盖度、水源涵养功能、水土保持功能、防风固沙功能、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等。
2)获取基准期植被覆盖度、水源涵养功能、水土保持功能、防风固沙功能、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等数据,以空间栅格为最小统计单元,通过县域行政区划进行栅格提取与统计分析,获取基准期红线功能各监管要素的空间台账数据;经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获取基准期红线功能各监管要素的表单台账数据。
3)获取评估期植被覆盖度、水源涵养功能、水土保持功能、防风固沙功能、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等数据,通过县域行政区划进行栅格提取与统计分析,获取县域单元红线功能各监管要素的评估期台账;经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获取评估期红线功能各监管要素的表单台账数据。
4)根据基准期和评估期植被覆盖度、水源涵养功能、水土保持功能、防风固沙功能、生物多样性维护功能等数据,经空间运算,获取基准期和评估期之间所述红线功能各要素变化的空间台账数据;经过程演变分析,获取基准期和评估期之间所述红线功能各要素变化的表单台账数据。
5)根据基准期各监管要素表单台账、评估期各监管要素表单台账、基准期和评估期之间各监管要素变化表单台账,进一步综合统计与对比分析,获取县域单元红线功能保护成效台账。
前述关于人类活动的相关台账可以采用如下具体实现方式:
1)获取生态保护红线人类活动的监管要素,该监管要素包括基准期人类活动本底数据(包括矿产资源开发、水利水电、旅游资源开发等)、人类活动变化数据(包括新增/规模扩大、人类活动设施清除、生态修复等)。
2)根据基准期红线内人类活动的监管要素的本底状态数据,以人类活动图斑为最小统计单元,通过行政区划属性识别与提取,获得基准期县域单元人类活动本底(包括人类活动问题、卫星遥感影像、实地核查现场照片等信息关联)空间台账数据;经统计分析,得到基准期人类活动本底表单台账数据。
3)根据人类活动变化数据,以人类活动变化图斑为最小统计单元,通过行政区划属性识别与提取,获得县域单元人类活动变化空间台账数据;经统计分析,获得县域单元人类活动变化表单台账数据。
4)根据基准期红线内人类活动的监管要素的本底空间台账数据、所述人类活动变化数据,经空间运算,获得评估期人类活动空间台账数据;经统计分析,获得评估期县域单元人类活动的表单台账数据。
5)根据基准期县域单元人类活动本底表单台账、人类活动变化表单台账、评估期人类活动表单台账,进一步统计分析,获取县域单元人类活动保护成效台账。
前述关于红线管理的相关台账可以采用如下具体实现方式:
1)获取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监管要素,该监管要素包括红线管理制度与落实、经费与人员投入、生态破坏与污染事件等。
2)获取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文档资料,包括红线管理制度与落实、经费与人员投入、生态破坏与污染事件等。
3)根据基准期红线管理文档资料,经统计分析,获取基准期红线管理表单台账数据;经表单台账空间化,获取基准期红线管理空间台账数据。
4)根据评估期红线管理文档资料,经统计分析,获取评估期红线管理表单台账数据;经表单台账空间化,获取评估期红线管理空间台账数据。
5)根据基准期和评估期之间所述文档资料变化情况,经综合分析,获取县域单元红线管理各要素变化表单台账;经表单台账空间化,获取基准期和评估期之间红线管理变化状况空间台账数据。
6)根据基准期县域单元红线管理表单台账、评估期红线管理表单台账、红线管理各要素变化表单台账,获取县域单元红线管理保护成效台账。
前述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保护成效综合评估台账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得到:
1)获取县域单元评估期和基准期红线面积保护成效台账、红线性质保护成效台账、红线功能保护成效台账、人类活动保护成效台账、红线管理保护成效台账。
2)根据1)所述的各类台账,经综合对比分析与权重赋值,获取县域单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保护成效综合评估台账。
本发明基于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的“全要素”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体系,构建红线面积、红线性质、红线功能、人类活动和红线管理等全要素监管台账;基于时空戳的时空一体化台账监管技术,实现生态保护红线“表单台账-空间台账”相融合的监管台账制作和全方位、可视化应用;基于“本底-变化-现状”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台账思路,实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要素的全过程监管。
本发明结合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生态功能不降低”的管控要求,提出了一种科学、合理的以县域为单元的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和装置,可从行政区化、台账类型等不同方面快速统筹分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状况;并针对不同的台账类型,提出了一种简便、快速、自动化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和装置,可基于唯一编码实现从全国、省、市、县等行政区级别到红线、生态破坏问题等详细矢量图斑级别的不同层级之间表单台账和空间数据的一体化、联动化、可视化分析。
基于本发明,可实现生态保护红线内生态破坏问题的挂账、跟踪和销账等全生命周期监管,实现生态系统状况定期监测、评估考核及生态安全预测预警,实现对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会商与决策支持,同时,可作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评价、生态补偿,以及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绩效考核、奖惩任免、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有助于构建和完善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建设,提升全国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水平。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装置,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监管要素数据获取模块1,用于分别获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所需的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数据和评估期数据,并对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数据和评估期数据进行分类和标准化处理;其中,各个监管要素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功能、人类活动和红线管理。
空间台账制作模块2,用于分别对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数据和评估期数据按照设定的基本行政单元进行空间运算与提取,得到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
表单台账制作模块3,用于对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得到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表单台账数据。
台账变化分析模块4,用于对每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和表单台账数据分别进行变化过程演变分析,分别得到各个监管要素全生命周期的空间变化台账和表单变化台账。
保护成效台账制作模块5,用于根据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表单台账数据、评估期表单台账数据和表单变化台账数据进行加权分析,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保护成效综合评估台账。
台账管理与统计模块6,用于将基本行政单元对应的各类台账数据自下而上汇总分析,得到上级行政区域的各类台账。
前述的空间台账制作模块包括:
红线面积空间台账制作单元,用于针对生态保护红线数据,以红线图斑为最小监管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名称空间属性识别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面积空间台账;
红线性质空间台账制作单元,用于针对生态系统类型数据,以生态系统类型图斑为最小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矢量边界空间运算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性质空间台账;
红线功能空间台账制作单元,用于针对生态功能数据,以空间栅格为最小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矢量边界空间运算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功能空间台账;
人类活动空间台账制作单元,用于针对人类活动数据,以人类活动图斑为最小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名称空间属性识别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人类活动空间台账;
红线管理空间台账制作单元,用于针对红线管理数据,通过文档信息提取与数据空间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管理空间台账。
表单台账制作模块包括:
红线面积表单台账制作单元,用于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面积空间台账数据,以红线图斑为最小统计单元,通过矢量数据属性要素统计分析,获得“时间+空间”红线面积表单台账。
红线性质表单台账制作单元,用于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性质空间台账数据,将矢量数据栅格化,以空间栅格为最小单元,经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获得“时间+空间”红线性质表单台账。
红线功能表单台账制作单元,用于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功能空间台账数据,以空间栅格为最小单元,经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获得“时间+ 空间”红线功能表单台账。
人类活动表单台账制作单元,用于根据基本行政单元人类活动空间台账数据,以人类活动图斑为最小统计单元,通过矢量数据属性要素统计分析,获得“时间+空间”人类活动表单台账。
红线管理表单台账制作单元,用于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管理空间台账数据,通过信息提取,获得“时间+空间”红线管理表单台账。
台账变化分析模块包括:
采用“本底-变化-现状”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台账思路,对每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和表单台账数据进行空间运算和演变分析,获得各监管要素变化过程数据,确定各个监管要素全生命周期空间变化台账和表单变化台账。
保护成效台账制作模块包括:
将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表单台账数据、评估期表单台账数据和表单变化台账数据进行加权赋值分析,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保护成效综合评估台账。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1中相应内容。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前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均可以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上述所述的装置或者系统根据相关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还可以包括其他的实施方式,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参照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作一一赘述。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硬件+程序类、存储介质+程序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按照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车载人机交互设备、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的组合实现等。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本领域技术人员也知道,除了以纯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方式实现控制器以外,完全可以通过将方法步骤进行逻辑编程来使得控制器以逻辑门、开关、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嵌入微控制器等的形式来实现相同功能。因此这种控制器可以被认为是一种硬件部件,而对其内部包括的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也可以视为硬件部件内的结构。或者甚至,可以将用于实现各种功能的装置视为既可以是实现方法的软件模块又可以是硬件部件内的结构。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 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在由计算机执行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一般上下文中描述,例如程序模块。一般地,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对象、组件、数据结构等等。也可以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实践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这些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由通过通信网络而被连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来执行任务。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在内的本底和远程计算机存储介质中。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并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分别获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所需的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数据和评估期数据,并对所述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数据和评估期数据进行分类和标准化处理;其中,所述各个监管要素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功能、人类活动和红线管理;
S2:分别对所述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数据和评估期数据按照设定的基本行政单元进行空间运算与提取,得到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
S3:对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得到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表单台账数据;
S4:对每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和表单台账数据分别进行变化过程演变分析,分别得到各个监管要素全生命周期的空间变化台账和表单变化台账;
S5:根据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表单台账数据、评估期表单台账数据和表单变化台账数据进行加权分析,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保护成效综合评估台账;
S6:将所述基本行政单元对应的各类台账数据自下而上汇总分析,得到上级行政区域的各类台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括:
S21:针对生态保护红线数据,以红线图斑为最小监管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名称空间属性识别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面积空间台账;
S22:针对生态系统类型数据,以生态系统类型图斑为最小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矢量边界空间运算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性质空间台账;
S23:针对生态功能数据,以空间栅格为最小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矢量边界空间运算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功能空间台账;
S24:针对人类活动数据,以人类活动图斑为最小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名称空间属性识别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人类活动空间台账;
S25:针对红线管理数据,通过文档信息提取与数据空间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管理空间台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
S31: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面积空间台账数据,以红线图斑为最小统计单元,通过矢量数据属性要素统计分析,获得“时间+空间”红线面积表单台账;
S32: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性质空间台账数据,将矢量数据栅格化,以空间栅格为最小单元,经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获得“时间+空间”红线性质表单台账;
S33: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功能空间台账数据,以空间栅格为最小单元,经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获得“时间+空间”红线功能表单台账;
S34:根据基本行政单元人类活动空间台账数据,以人类活动图斑为最小统计单元,通过矢量数据属性要素统计分析,获得“时间+空间”人类活动表单台账;
S35: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管理空间台账数据,通过信息提取,获得“时间+空间”红线管理表单台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包括:
采用“本底-变化-现状”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台账思路,对每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和表单台账数据进行空间运算和演变分析,获得各监管要素变化过程数据,确定各个监管要素全生命周期空间变化台账和表单变化台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包括:
将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表单台账数据、评估期表单台账数据和表单变化台账数据进行加权赋值分析,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保护成效综合评估台账。
6.一种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监管要素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分别获取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所需的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数据和评估期数据,并对所述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数据和评估期数据进行分类和标准化处理;其中,所述各个监管要素包括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系统类型、生态功能、人类活动和红线管理;
空间台账制作模块,用于分别对所述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数据和评估期数据按照设定的基本行政单元进行空间运算与提取,得到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
表单台账制作模块,用于对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得到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表单台账数据;
台账变化分析模块,用于对每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和表单台账数据分别进行变化过程演变分析,分别得到各个监管要素全生命周期的空间变化台账和表单变化台账;
保护成效台账制作模块,用于根据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表单台账数据、评估期表单台账数据和表单变化台账数据进行加权分析,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保护成效综合评估台账;
台账管理与统计模块,用于将所述基本行政单元对应的各类台账数据自下而上汇总分析,得到上级行政区域的各类台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间台账制作模块包括:
红线面积空间台账制作单元,用于针对生态保护红线数据,以红线图斑为最小监管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名称空间属性识别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面积空间台账;
红线性质空间台账制作单元,用于针对生态系统类型数据,以生态系统类型图斑为最小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矢量边界空间运算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性质空间台账;
红线功能空间台账制作单元,用于针对生态功能数据,以空间栅格为最小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矢量边界空间运算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功能空间台账;
人类活动空间台账制作单元,用于针对人类活动数据,以人类活动图斑为最小单元,通过基本行政单元名称空间属性识别与提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人类活动空间台账;
红线管理空间台账制作单元,用于针对红线管理数据,通过文档信息提取与数据空间化,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红线管理空间台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单台账制作模块包括:
红线面积表单台账制作单元,用于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面积空间台账数据,以红线图斑为最小统计单元,通过矢量数据属性要素统计分析,获得“时间+空间”红线面积表单台账;
红线性质表单台账制作单元,用于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性质空间台账数据,将矢量数据栅格化,以空间栅格为最小单元,经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获得“时间+空间”红线性质表单台账;
红线功能表单台账制作单元,用于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功能空间台账数据,以空间栅格为最小单元,经统计分析与平差处理,获得“时间+空间”红线功能表单台账;
人类活动表单台账制作单元,用于根据基本行政单元人类活动空间台账数据,以人类活动图斑为最小统计单元,通过矢量数据属性要素统计分析,获得“时间+空间”人类活动表单台账;
红线管理表单台账制作单元,用于根据基本行政单元红线管理空间台账数据,通过信息提取,获得“时间+空间”红线管理表单台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账变化分析模块包括:
采用“本底-变化-现状”的全生命周期监管台账思路,对每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和评估期的空间台账数据和表单台账数据进行空间运算和演变分析,获得各监管要素变化过程数据,确定各个监管要素全生命周期空间变化台账和表单变化台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成效台账制作模块包括:
将各个监管要素的基准期表单台账数据、评估期表单台账数据和表单变化台账数据进行加权赋值分析,得到基本行政单元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保护成效综合评估台账。
CN202110247571.5A 2021-03-06 2021-03-06 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30323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7571.5A CN113032394B (zh) 2021-03-06 2021-03-06 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7571.5A CN113032394B (zh) 2021-03-06 2021-03-06 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2394A true CN113032394A (zh) 2021-06-25
CN113032394B CN113032394B (zh) 2021-11-05

Family

ID=76468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47571.5A Active CN113032394B (zh) 2021-03-06 2021-03-06 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23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6394A (zh) * 2021-07-19 2021-10-19 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甘肃省生态环境规划院) 一种对两高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的智能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5358A (zh) * 2020-03-23 2020-07-24 四川中地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CN111680902A (zh) * 2020-06-02 2020-09-18 北京长隆讯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服务平台的环保生态红线管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5358A (zh) * 2020-03-23 2020-07-24 四川中地云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CN111680902A (zh) * 2020-06-02 2020-09-18 北京长隆讯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服务平台的环保生态红线管理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史园莉等: "遥感大数据助力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 《ZHBCH.ORG/A/QKZZ/ZZML/201909/FMBD/2019/0923/7278/》 *
王桥等: "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业务体系的构建思路", 《环境保护》 *
生态环境部: "《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技术规范台账数据库建设(试行)》", 24 November 2020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6394A (zh) * 2021-07-19 2021-10-19 甘肃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甘肃省生态环境规划院) 一种对两高项目全过程环境管理的智能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2394B (zh)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tadler et al. EXIOBASE 3: Developing a time series of detailed environmentally extended multi‐regional input‐output tables
Jiang et al. The effect of mandatory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n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vidence from China
Shabbir et al. Water resource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in Rawalpindi and Islamabad, Pakistan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an et al.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in China: A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
Mirabella et al. Current trends and limitations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applied to the urban scale: critical analysis and review of selected literature
Zhang et al.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patterns and status assessment of threatened plants in China
Lü et al. Representation of critical natural capital in China
Li et al. The evolving concepts of land administration in China: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perspective
CN101383028A (zh) 基于epc物联网的全国商品电子监管方法及其系统
Dauvergne et al. The social cost of environmental solutions
Wang et al. Monitoring ecosystem restoration of multiple surface coal mine sites in China via LANDSAT images using the Google Earth Engine
Noor et al. Developing land use geospatial indices (LUGI) for sprawl measurement in alpha cities: Case study of Kuala Lumpur, Malaysia
CN113032394B (zh) 基于时空戳的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台账制作方法和装置
Zhang et al. Analyzing spatial dispariti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
Xu et al. Human–desertification coupling relationship in a karst region of China
Aviso et al. A multi-region input-output model for optimizing virtual water trade flows in agricultural crop production
Mattern Municipal energy benchmarking legislation for commercial buildings: you can't manage what you don't measure
Hua et al. The path towards sustainable finance: Venture capital and air pollution in China
CN110765226A (zh) 货主匹配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Wani et al. Data synthesis for biodiversity science: a database on plant diversity of the Indian Himalayan Region
Chiemelu et al. Land information system for efficient lands administration and revenue generation: A case study of trans-amadi industrial layout, port harcourt, Nigeria
Li et al.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TRECC) of 278 cities in China: a pressure-support perspective
Sotoudeh Foumani et al. Assessment of logging moratorium using analytical network process in Iranian Hyrcanian forests
CN102254288A (zh) 一种用于银行进行风险缓释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Zebardast et al. An analysis of urban sprawl using factor analysis technique: case Qazvin city distric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