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1278A - 一种智能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1278A
CN113031278A CN202110378448.7A CN202110378448A CN113031278A CN 113031278 A CN113031278 A CN 113031278A CN 202110378448 A CN202110378448 A CN 202110378448A CN 113031278 A CN113031278 A CN 1130312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assembly
lens
diopter
user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784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1278B (zh
Inventor
童伟峰
张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stechnic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stechnic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stechnic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stechnic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784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12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12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12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12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12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2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智能显示设备,通过在智能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和镜片之间配置屈光度可调的第一透镜组件,使自显示屏出射的光经由第一透镜组件的调整后传输至镜片上进行显示,保证非正常视力的用户也可以在镜片上观察到清晰的虚拟图像,同时第一透镜组件的屈光度可以针对不同用户进行调整,使其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用户在使用时无需佩戴视力矫正眼镜,可以实现更舒适的佩戴,同时,设备厂商也无需进行多种屈光度设备的生产和存放,进而降低了整体的运营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智能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显示效果的需求提高,虚拟现实技术(VR,Virtual Reality)以及增强现实技术(AR,Augmented Reality)也在不断发展进步,各类VR设备或AR设备也越来越多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通过特有的头盔或者眼镜等显示设备即可以实现丰富真实的显示效果。
但是,现有的VR设备或者AR设备不能满足愈来愈多的近视或远视患者的需求,当有患有近视或远视的用户需要使用VR设备或者AR设备时,他们还需同时佩戴调节近视、远视的眼镜,否则就无法获取到清晰的图像,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非正常视力用户在使用VR设备或者AR设备时,需要先戴上视力校正眼镜,然后再戴上VR设备或者AR设备,视力校正眼镜不仅会占用一定的空间,而且还会加重用户鼻翼上的承载量,使得用户体验很差。
或者VR设备或者AR设备可以满足某一屈光度的用户,但这需要用户进行事先验光,若用户随着用眼程度加重其屈光度也会发生改变,原有屈光度的设备又无法满足当前用户的屈光程度,因此给用户带来了不便;并且,VR设备或者AR设备要分很多种不同屈光度的种类,也给生产、库存等带来很大的成本影响。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显示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设备无法满足非正常视力用户使用的问题。
本公开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屏、镜片、第一透镜组件和处理器;其中,所述显示屏被配置为显示虚拟图像的图像源;所述镜片被配置为呈现所述虚拟图像;所述第一透镜组件采用屈光度可调的构造,且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和所述镜片之间,以便自所述显示屏出射的光经由所述第一透镜组件传输至所述镜片;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显示屏显示所述虚拟图像的图像源,以及调节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屈光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镜片至少包括光波导结构,所述光波导结构至少包括几何光波导或衍射光波导;所述第一透镜组件设置在所述显示屏以及所述光波导结构的入射口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来调节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屈光度:调节所述第一透镜组件与所述显示屏之间的距离;调节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物理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物理参数响应于施加于其透镜本体的电学信号而改变;或者,所述第一透镜组件还包括可形变构件,所述可形变构件响应于施加于其的电学信号发生形变,以挤压所述透镜本体从而改变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物理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通信接口,所述第一通信接口配置为接收用户经由用户终端输入的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第一目标屈光度相关的信息;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接收的来自用户的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第一目标屈光度相关的信息,来确定第一目标屈光度;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屈光度,来调节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屈光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驱动所述显示屏显示测试图像的图像源,以便在所述镜片上显示所述测试图像;经由所述第一通信接口接收用户观看所述镜片上的所述测试图像的同时所输入的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第一目标屈光率相关的信息,所述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第一目标屈光率相关的信息包括第一调节指令;基于所述第一调节指令调节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屈光度;经由所述第一通信接口接收用户观看以调节后的屈光率的第一透镜组件在所述镜片上呈现的所述测试图像的同时输入的第一确认指令;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确认指令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当前的第一屈光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透镜组件,所述第二透镜组件采用屈光度可调的构造,且设置在所述镜片远离用户的一侧,以便自环境出射的光经由所述第二透镜组件传输至所述镜片;所述镜片还配置为呈现所述环境的环境图像;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调节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第二通信接口配置为接收用户经由用户终端输入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第二目标屈光度相关的信息;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接收的来自用户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第二目标屈光度相关的信息,来确定第二目标屈光度;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屈光度,来调节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接收用户观看所述镜片上的所述环境图像的同时所输入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第二目标屈光率相关的信息,所述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第二目标屈光率相关的信息包括第二调节指令;基于所述第二调节指令调节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经由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接收用户观看以调节后的屈光率的第二透镜组件在所述镜片上呈现的所述环境图像的同时输入的第二确认指令;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确认指令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第二透镜组件当前的第二屈光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屈光度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配置之间的第一映射列表,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配置之间的第二映射列表,以及所述第一映射列表和所述第二映射列表之间的第三映射列表;
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屈光度调节后,基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当前屈光度以及所述第二映射列表和所述第三映射列表,来调整所述第二透镜组件;或者,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调节后,基于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当前屈光度以及所述第一映射列表和所述第三映射列表,来调整所述第一透镜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身份识别单元,所述身份识别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当前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所述存储器还被配置为存储当前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以及当前用户适用的第一透镜组件和/或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或,根据所述身份识别单元获取的当前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从存储器中读取当前用户适用的第一透镜组件和/或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并以此配置当前所述的智能显示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识别单元至少包括:音频识别单元和/或图像识别单元。
本公开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智能显示设备的显示屏和镜片之间配置屈光度可调的第一透镜组件,使自显示屏出射的光经由第一透镜组件的调整后传输至镜片上进行显示,保证非正常视力的用户也可以在镜片上观察到清晰的虚拟图像,同时第一透镜组件的屈光度可以针对不同用户进行调整,使其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用户在使用时无需佩戴视力矫正眼镜,可以实现更舒适的佩戴,同时,设备厂商也无需进行多种屈光度设备的生产和存放,进而降低了整体的运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智能显示设备为智能眼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处理器对第一透镜组件的屈光度进行调节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中处理器对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进行调节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处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各种方案以及特征。
应理解的是,可以对此处申请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因此,上述说明书不应该视为限制,而仅是作为实施例的范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想到在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的其他修改。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与上面给出的对本公开的大致描述以及下面给出的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给定为非限制性实例的实施例的优选形式的描述,本公开的这些和其它特性将会变得显而易见。
还应当理解,尽管已经参照一些具体实例对本公开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确定地实现本公开的很多其它等效形式,它们具有如权利要求的特征并因此都位于借此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结合附图时,鉴于以下详细说明,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为显而易见。
此后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所申请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实例,其可采用多种方式实施。熟知和/或重复的功能和结构并未详细描述以避免不必要或多余的细节使得本公开模糊不清。因此,本文所申请的具体的结构性和功能性细节并非意在限定,而是仅仅作为权利要求的基础和代表性基础用于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以实质上任意合适的详细结构多样地使用本公开。
本说明书可使用词组“在一种实施例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又一实施例中”或“在其他实施例中”,其均可指代根据本公开的相同或不同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VR设备或者AR设备不能满足非正常视力用户使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智能显示设备,该智能显示设备可以是智能显示头盔或者智能显示眼镜,用以呈现虚拟图像或者虚拟图像和环境图像的结合。具体地,以智能显示设备为智能眼镜为例,图1示出了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主要包括显示屏10、镜片20、第一透镜组件30以及处理器40,其中,显示屏10被配置为显示虚拟图像的图像源,而虚拟图像则是基于VR技术或者AR技术最终展示在镜片20上的图像,在显示屏10和镜片20中间设置有第一透镜组件30,其采用屈光度可调的构造,使显示屏10发出的光经由第一透镜组件30调整后到达镜片20,保证近视或远视用户也可以在镜片20上观察到清晰的虚拟图像,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处理器40可以设置在智能显示设备的任意位置,如图1中其设置在眼镜的右侧眼镜腿上,主要用于驱动显示屏10显示对应于虚拟图像的图像源,并可以根据具有不同近视或远视程度的用户需求,对第一透镜组件30的屈光度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用户对智能显示设备的使用需求。用户通过佩戴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通过智能显示设备,使其在使用时无需佩戴视力矫正眼镜,可以实现更舒适的佩戴,同时,设备厂商也无需进行多种屈光度设备的生产和存放,通过一种配置即可以满足多种用户的使用需求,进而降低了整体的运营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显示设备的显示屏10优选被配置在智能眼镜的眼镜腿内侧或眼镜腿结构的内部,避免其发出的光线对用户眼部正常观察到的内容造成影响,其可以使用液晶屏幕、OLED屏幕或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技术的数字微镜阵列(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s)和激光束扫描仪(LBS),其具体显示的内容则由处理器40进行推送,与此同时,处理器40还可以调整显示屏幕10的亮度、对比度、色温、色差、显示时间等等显示相关参数。应当了解的是,如图1所示,在眼镜的左右两个眼镜腿上均设置有显示屏10,其分别用于对眼镜的左右镜片所呈现的虚拟图像的图像源进行显示。
镜片20则至少包括光波导结构(图1中未示出),其具体可以是几何光波导或衍射光波导,本实施例不进行具体显示。在实际使用时,光波导结构具有入射口和出射口,入射口用于将显示屏10发出的光耦合入到光波导结构中,光线在光波导结构内部进行反射或透射,从出射口耦合出至人眼。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屏10设置在眼镜腿附近,其射出的光沿直线传播,对应的光波导的入射口则应当设置在镜片20与显示屏10对应的位置,以便于接收显示屏10射出的光线。基于此,第一透镜组件30需要对应设置在显示屏10以及光波导结构的入射口之间,依此实现第一透镜组件30对显示屏10射出的光线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40可以基于如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来调节第一透镜组件30的屈光度,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用于左右眼的屈光度可能存在差异,在实际调节时可以基于用户的左右眼分别进行调整:
(1)调节第一透镜组件30与显示屏10之间的距离;
在第一透镜组件30自身的物理参数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第一透镜组件30与显示屏10之间的距离变化,会影响第一透镜组件30对显示屏10所发出的光线的调整效果,进而影响最终在镜片20上呈现的虚拟图像的清晰程度。本实施例可以通过在眼镜腿结构内部显示屏10和光波导结构的入射口之间设置滑轨等构件,使其允许第一透镜组件30沿着滑轨方向进行位置移动,达到第一透镜组件30屈光度调整的目的。
(2)调节第一透镜组件30的物理参数;
第一透镜组件30的物理参数至少包括曲率、折射率、厚度、间隔等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基于第一透镜组件30的不同结构,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实现上述物理参数的调整,最终实现第一透镜组件30的屈光度调节。第一透镜组件的物理参数可以响应于施加于其透镜本体的电学信号而改变;或者,第一透镜组件30还包括可形变构件,而可形变构件可以响应于施加于其的电学信号发生形变,以挤压透镜本体从而改变第一透镜组件30的物理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件30可以为液晶透镜,其可以被配置为根据施加到液晶透镜上的电压量来改变其内部液晶阵列的偏转角度,进而改变其屈光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件30包括电润湿双液体变焦透镜组件,电润湿双液体变焦透镜组件包括封装的绝缘液体和导电液体以及用于向绝缘液体和导电液体施加电压的驱动电极;处理器40向驱动电极施加不同大小的电压,从而调整电润湿双液体变焦透镜组件的曲率、厚度、间隔、折射率等物理参数,进而改变其屈光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件30包括压电单元,压电单元在通电状态下发生形变以挤压第一透镜组件30的透镜本体,通过施加在压电单元上的电压大小,达到改变透镜本体的曲率或折射率的目的;其中,透镜本体可以由FEP全氯乙烯丙烯共聚物或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构成;构成压电单元的透明压电材料可以包括压电水晶、聚偏氟乙烯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件30可以是一组微透镜,还可以是由多个透镜组成的透镜组,透镜组中每面透镜可以是凸透镜、凹透镜或凸透镜和凹透镜任意组合等,透镜的面型可以是球面、非球面、自由曲面等,通过调整透镜组中各个透镜之间的距离即可以实现第一透镜组件30整体的屈光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组件30可以由多个透镜组成,并利用多个透镜之间互相位置的调整来实现第一透镜组件30屈光度的调整。如图2所示,第一透镜组件30由第一透镜100和第二透镜200组成,第一透镜100由一个凸透镜与一个凹透镜拼接而成,第二透镜200也由一个凸透镜与一个凹透镜拼接而成,第一透镜100一面是平面另一面是曲面,第二透镜100也是一面是平面另一面是曲面;当两透镜的平面部分紧贴,即形成了平面镜;当两透镜在一个方向上交错,即形成凸透镜;另一方向上交错即形成凹透镜;通过调节第一透镜100和第二透镜200的交错方向与程度就可以调节第一透镜组件30的屈光度。
本实施例的智能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通信接口(图1中未示出),其主要用于接收用户经由用户终端输入的与第一透镜组件30的第一目标屈光度相关的信息,其中,与第一透镜组件30的第一目标屈光度相关的信息可以是直接包含用户希望第一透镜组件30当前调整到的屈光度的具体值,也可以是在佩戴智能显示设备的过程中基于用户实际观察到的情况所进行的屈光度的调节指令。处理器40与第一通信接口连接,并基于第一通信接口所接收的来自用户的与第一透镜组件30的第一目标屈光度相关的信息,来确定第一目标屈光度,然后基于第一目标屈光度进行第一透镜组件30的屈光度调节。
第一通信接口可以是蓝牙、低功耗蓝牙、WIFI、UWB等无线通信接口,也可以是USB、UART等有线通信接口。
具体地,在与第一透镜组件30的第一目标屈光度相关的信息为用户希望第一透镜组件30当前调整到的屈光度的具体值时,处理器40可以根据该具体值将第一透镜组件30的屈光度调节至第一目标屈光度。用户也可以通过在佩戴智能显示设备的过程中,基于当前所能观察到的镜片上呈现的图像的清晰程度,对第一透镜组件30的屈光度进行实时调节,最终实现用户所能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此时与第一透镜组件30的第一目标屈光度相关的信息应当包含关于屈光度的调节指令,并且处理器40还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步骤,如图3所示:
S11,驱动显示屏10显示测试图像的图像源,以便在镜片20上显示测试图像;其中,测试图像可以为预先设置的用于进行屈光度调节的图像,其可以选用例如对数视力表等内容简单的图像;
S12,经由第一通信接口接收用户观看镜片20上的测试图像的同时所输入的与第一透镜组件30的第一目标屈光率相关的信息,与第一透镜组件30的第一目标屈光率相关的信息包括第一调节指令;
S13,基于第一调节指令调节第一透镜组件30的屈光度;
S14,经由第一通信接口接收用户观看以调节后的屈光率的第一透镜组件30在镜片20上呈现的测试图像的同时输入的第一确认指令;其中,用户可以根据镜片20上呈现的测试图像的清晰程度重复进行第一调节指令的发出,处理器40则基于第一调节指令可以重复进行第一透镜组件30屈光度的调整,直至用户在镜片20上所看到的测试图像最清晰时,发出对应的第一确认指令;
S15,在接收到第一确认指令的情况下,记录第一透镜组件30当前的第一屈光度;其中,智能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各个用户及其对应的第一透镜组件30的屈光度配置情况,使其允许多个用户使用同一台设备。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用户所使用的用户终端中,可以安装有与智能显示设备相关联的应用程序,用户终端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与智能显示设备连接,用户通过应用程序发出相应指令或信息,以实现对第一透镜组件30屈光度的调节,进而简化用户的调节操作,同时,用户还可以个性化地选择测试图像的样式,通过WIFI、UWB等无线方式向镜片传送测试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在智能显示设备为AR设备时,镜片20上除了需要显示虚拟图像,还可以显示环境图像以实现虚拟信息与真实世界的融合,在这种情况下,智能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透镜组件(图1未示出),其与第一透镜组件30结构类似,均采用屈光度可调的结构,并将其设置在镜片20远离用户的一侧(即镜片20外侧),以便自环境出射的光经由所述第二透镜组件传输至所述镜片20,使镜片20上还可以呈现环境的环境图像;同时,处理器40还配置为调节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以保证用户可以同时查看到清晰的环境图像。需要注意的是,第二透镜组件的大小可以与其对应的镜片大小相同,以保证良好的屈光度调节效果。
进一步地,智能显示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通信接口(图1中未示出),与第一通信接口类似的,其被配置为接收用户经由用户终端输入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第二目标屈光度相关的信息;处理器40与第二通信接口连接,并基于第二通信接口所接收的来自用户的与第二透镜组件的第二目标屈光度相关的信息,来确定第二目标屈光度,然后基于第二目标屈光度进行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调节。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可以为同一个通信接口,其实际只要能实现与用户终端之间的通信,可以接受到用户终端所发送的信息即可。
具体地,在与第二透镜组件的第二目标屈光度相关的信息为用户希望第二透镜组件当前调整到的屈光度的具体值时,处理器40可以根据该具体值将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调节至第二目标屈光度。用户也可以通过在佩戴智能显示设备的过程中,基于当前所能观察到的镜片上呈现的图像的清晰程度,对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进行实时调节,最终实现用户所能观察到的图像清晰,此时与第二透镜组件的第二目标屈光度相关的信息应当包含关于屈光度的调节指令,并且处理器40还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步骤,如图4所示:
S21,经由第二通信接口接收用户观看镜片上的环境图像的同时所输入的与第二透镜组件的第二目标屈光率相关的信息,与第二透镜组件的第二目标屈光率相关的信息包括第二调节指令;
S22,基于第二调节指令调节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
S23,经由第二通信接口接收用户观看以调节后的屈光率的第二透镜组件在镜片上呈现的环境图像的同时输入的第二确认指令;
S24,在接收到第二确认指令的情况下,记录第二透镜组件当前的第二屈光度。上述处理器40调节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的过程与处理器40调节第一透镜组件的屈光度的过程类似,在此不再进行重复赘述。
在实际使用时,智能显示设备还包括存储器(图1中未示出),其可以独立设置在智能显示设备上,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40内部。存储器主要被配置为用于存储不同用户所配适的屈光度以及第一透镜组件30和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调整情况,用户可以通过在应用程序上登录自身的账号来区别于其他用户,存储器所存储的透镜组件屈光度配置情况则可以与当前登录的用户账号进行关联,在切换用户账号时,智能显示设备可以根据当前登录的账号对应切换至该账户的透镜组件调节情况,以避免用户重复进行调节。
另外,其还可以存储第一透镜组件的屈光度与第一透镜组件的配置之间的第一映射列表,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与第二透镜组件的配置之间的第二映射列表,以及第一映射列表和第二映射列表之间的第三映射列表;其中,上述第一映射列表、第二映射列表以及第三映射列表均为设备出厂前预先经过测试对应确定的,设备厂商通过不断进行第一透镜组件和第二透镜组件的调整,并基于透镜组件的不同构造,将各个屈光度对应的透镜组件的不同配置情况进行存储。
例如,在第一透镜组件为液晶透镜时,处理器通过向液晶透镜施加电压来实现液晶透镜内液晶阵列的角度偏转,进而达到屈光度的调节,那么在设备出厂前,针对不同屈光度可以事先确定对应液晶阵列所需要偏转的角度以及处理器需要向液晶透镜所施加的电压大小,形成第一映射列表存储在存储器中,若处理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第一目标屈光度为一个具体数值时,可以直接根据该目标屈光度确定对应的第一透镜组件的配置情况,此时可以直接进行第一透镜组件的调节,无需用户进行手动配置;对于第二映射列表同理进行确定即可,第三映射列表则为第一映射列表和第二映射列表之间的映射关系列表,实际上是以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改变的屈光度来作为第一透镜组件和第二透镜组件之间的关联关系,例如,用户可以在第一透镜组件的屈光度调节完毕后,基于第一透镜组件的当前屈光度以及第二映射列表和第三映射列表,来对应调整第二透镜组件,以省略用户对第二透镜组件进行调整的步骤,进一步简化用户的操作;反之,用户也可以先调整第二透镜组件,然后基于第二透镜组件的当前屈光度以及第一映射列表和第三映射列表,来调整第一透镜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显示设备还包括身份识别单元,用户获取当前正在配戴智能显示设备的用户的身份信息,其中,身份识别单元至少包括音频识别单元和/或图像识别单元,音频识别单元可以包括用于采集用户音频信息的麦克风以及根据音频信息进行声纹识别的处理单元,在用户进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调试时,同时采集用户的音频信息作为身份识别信息进行关联保存,当用户配戴智能显示设备时,音频识别单元通过对用户的声纹进行识别,并基于识别结果,直接获取对应于该用户的透镜组件的配置情况,对第一透镜组件和/或第二透镜组件进行配置即可;图像识别单元则用于采集用户眼睛及眼周部位的图像,并将该图像作为该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与该用户当前的透镜组件的屈光度配置情况进行关联存储,当用户配戴智能显示设备时,图像识别单元通过对用户眼睛以及眼周部位的拍摄,基于身份识别结果,直接获取对应于该用户的透镜组件的配置情况,对第一透镜组件和/或第二透镜组件进行配置即可。基于上述身份识别单元的设置,可以在多个用户共同使用同一个智能显示设备时,实现透镜组件配置的快速调整,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无需在应用程序上进行账号的切换,进一步简化了用户需要进行的操作,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对本公开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构思的基础上,能够做出多种变型和修改实施例,这些变型和修改都应落入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屏、镜片、第一透镜组件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显示屏被配置为显示虚拟图像的图像源;
所述镜片被配置为呈现所述虚拟图像;
所述第一透镜组件采用屈光度可调的构造,且设置在所述显示屏和所述镜片之间,以便自所述显示屏出射的光经由所述第一透镜组件传输至所述镜片;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显示屏显示所述虚拟图像的图像源,以及调节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屈光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至少包括光波导结构,所述光波导结构至少包括几何光波导或衍射光波导;
所述第一透镜组件设置在所述显示屏以及所述光波导结构的入射口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通过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来调节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屈光度:
调节所述第一透镜组件与所述显示屏之间的距离;
调节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物理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物理参数响应于施加于其透镜本体的电学信号而改变;或者,所述第一透镜组件还包括可形变构件,所述可形变构件响应于施加于其的电学信号发生形变,以挤压所述透镜本体从而改变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物理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通信接口,所述第一通信接口配置为接收用户经由用户终端输入的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第一目标屈光度相关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接收的来自用户的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第一目标屈光度相关的信息,来确定第一目标屈光度;基于所述第一目标屈光度,来调节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屈光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配置为:
驱动所述显示屏显示测试图像的图像源,以便在所述镜片上显示所述测试图像;
经由所述第一通信接口接收用户观看所述镜片上的所述测试图像的同时所输入的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第一目标屈光率相关的信息,所述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第一目标屈光率相关的信息包括第一调节指令;
基于所述第一调节指令调节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屈光度;
经由所述第一通信接口接收用户观看以调节后的屈光率的第一透镜组件在所述镜片上呈现的所述测试图像的同时输入的第一确认指令;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确认指令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第一透镜组件当前的第一屈光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透镜组件,所述第二透镜组件采用屈光度可调的构造,且设置在所述镜片远离用户的一侧,以便自环境出射的光经由所述第二透镜组件传输至所述镜片;
所述镜片还配置为呈现所述环境的环境图像;
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调节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第二通信接口配置为接收用户经由用户终端输入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第二目标屈光度相关的信息;
所述处理器进一步配置为:基于所接收的来自用户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第二目标屈光度相关的信息,来确定第二目标屈光度;基于所述第二目标屈光度,来调节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配置为:
经由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接收用户观看所述镜片上的所述环境图像的同时所输入的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第二目标屈光率相关的信息,所述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第二目标屈光率相关的信息包括第二调节指令;
基于所述第二调节指令调节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
经由所述第二通信接口接收用户观看以调节后的屈光率的第二透镜组件在所述镜片上呈现的所述环境图像的同时输入的第二确认指令;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确认指令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第二透镜组件当前的第二屈光度。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屈光度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配置之间的第一映射列表,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与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配置之间的第二映射列表,以及所述第一映射列表和所述第二映射列表之间的第三映射列表;
所述处理器还配置为,在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屈光度调节后,基于所述第一透镜组件的当前屈光度以及所述第二映射列表和所述第三映射列表,来调整所述第二透镜组件;或者,在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调节后,基于所述第二透镜组件的当前屈光度以及所述第一映射列表和所述第三映射列表,来调整所述第一透镜组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身份识别单元,所述身份识别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当前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
所述存储器还被配置为存储当前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以及当前用户适用的第一透镜组件和/或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或,
根据所述身份识别单元获取的当前用户的身份特征信息,从存储器中读取当前用户适用的第一透镜组件和/或第二透镜组件的屈光度,并以此配置当前所述的智能显示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单元至少包括:音频识别单元和/或图像识别单元。
CN202110378448.7A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智能显示设备 Active CN1130312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8448.7A CN113031278B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智能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78448.7A CN113031278B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智能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1278A true CN113031278A (zh) 2021-06-25
CN113031278B CN113031278B (zh) 2023-08-25

Family

ID=76454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78448.7A Active CN113031278B (zh) 2021-04-08 2021-04-08 一种智能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127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7123A (zh) * 2015-07-29 2018-03-27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用于确定矫正视力的系统和方法
CN208044197U (zh) * 2018-02-22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输出设备及智能眼镜
EP3401724A1 (en) * 2017-05-12 2018-11-1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ontrolling glasses
CN109839737A (zh) * 2017-11-27 2019-06-04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543021A (zh) * 2019-07-31 2019-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系统、vr模块以及可穿戴设备
CN209803458U (zh) * 2019-06-06 2019-12-17 北京七鑫易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可变焦距的智能显示设备
CN210166571U (zh) * 2019-08-14 2020-03-20 深圳惠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r光学模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47123A (zh) * 2015-07-29 2018-03-27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用于确定矫正视力的系统和方法
EP3401724A1 (en) * 2017-05-12 2018-11-1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device, computer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ontrolling glasses
CN109839737A (zh) * 2017-11-27 2019-06-04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8044197U (zh) * 2018-02-22 2018-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输出设备及智能眼镜
CN209803458U (zh) * 2019-06-06 2019-12-17 北京七鑫易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头戴式可变焦距的智能显示设备
CN110543021A (zh) * 2019-07-31 2019-12-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系统、vr模块以及可穿戴设备
CN210166571U (zh) * 2019-08-14 2020-03-20 深圳惠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r光学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1278B (zh) 2023-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90611B (zh) 增强现实设备的屈光调节方法及其装置、增强现实设备
CN207181829U (zh) 虚拟现实头盔
WO2021017938A1 (zh) 一种显示系统、vr模块以及可穿戴设备
US9268153B2 (en) Dynamic ophthalmic lens capable of correcting night and day vision
JP2005523483A (ja) 電気活性な多重焦点眼鏡レンズ
US11150476B2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a display unit for an electronic information device
CN111771152B (zh) 用于头戴式显示器中的散光校正的系统和方法
CN107850793A (zh) 控制用于可调节视力矫正的镜片
US20150234206A1 (en) Configurable adaptive optical material and device
WO2008078320A2 (en) Electronic transparency regulation element to enhance viewing through lens system
CN204832688U (zh) 全息智能眼镜
KR101632156B1 (ko) 초근거리를 볼 수 있는 교정렌즈
CN104102022A (zh) 动态式视力矫正眼镜
CN111856749A (zh) 显示装置及方法
CN217484607U (zh) 一种头戴设备
KR20220016827A (ko) 착용자의 눈의 비정상적 굴절을 교정하기에 적합한 능동 렌즈
CN111714341A (zh) 用于眼部训练的系统及用于眼部训练的系统的用途
CN109491107B (zh) 一种液晶眼镜、眼镜度数的调节方法及显示装置
KR20090081124A (ko) 초점이 자동 조절되는 다초점 안경
CN113031278B (zh) 一种智能显示设备
KR101911787B1 (ko) 자동 초점 조절 안경 및 이의 구동 방법
CN113281906A (zh) 一种可拆分增强现实显示设备及其系统
KR20210082671A (ko) 가변 초점을 제공하는 안경
CN215986716U (zh) 一种可拆分增强现实显示设备
KR101882191B1 (ko) 자동 초점 조절 안경의 구동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