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29878A - 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29878A CN113029878A CN202110252242.XA CN202110252242A CN113029878A CN 113029878 A CN113029878 A CN 113029878A CN 202110252242 A CN202110252242 A CN 202110252242A CN 113029878 A CN113029878 A CN 1130298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thermal imaging
- vibrating screen
- cover plate
- imaging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1931 thermograph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3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9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3795 desor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8187 granular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45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269 spontane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477 desulfu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23556 desulfu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1873 di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lass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HGUFODBRKLSHSI-UHFFFAOYSA-N 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 Chemical compound O1C2=CC(Cl)=C(Cl)C=C2OC2=C1C=C(Cl)C(Cl)=C2 HGUFODBRKLSHS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NINIDFKCEFEMDL-UHFFFAOYSA-N Sulfur Chemical compound [S] NINIDFKCEFEMD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385 heavy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91 imag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92 spre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80 spread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17 sulfu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93 sulfu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55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2—Investigating particle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 G01N15/0205—Investigating particle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by optical means
- G01N15/0227—Investigating particle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by optical means using imaging; using holography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J—MEASUREMENT OF INTENSITY, VELOCITY, SPECTRAL CONTENT, POLARISATION, PHASE OR PULSE CHARACTERISTICS OF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COLORIMETRY; RADIATION PYROMETRY
- G01J5/00—Radiation pyrometry, e.g. infrared or optical thermometry
- G01J5/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2—Investigating particle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 G01N15/0272—Investigating particle size or size distribution with screening; with classification by filter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Using Thermal Means (AREA)
- Radiation Pyrome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1)热成像仪对进入振动筛上成像区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得到热成像图像;2)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分析判断进入成像区内的物料是否具有高温点;2a)若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不具有高温点,则返回步骤1);2b)若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具有高温点,则获取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3)将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与设定报警的高温像素点占比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成像区内物料整体的高温状态,并确定是否进行报警。本发明采用热成像仪的高温检测方式,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同时本发明将活性炭的高温状态进行等级分类,为高温活性炭的分级处置提供了依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中高温活性炭颗粒的检测,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属于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烧结工序产生的烟气量约占钢铁全流程中的70%左右,烧结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成分为为粉尘、SO2、NOX;另外还有少量VOCs、二噁英、重金属等;需净化处理后才能外排。目前活性炭脱硫脱硝装置处理烧结烟气的技术已经成熟,在国内开始推广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有技术中活性炭脱硫脱硝装置工作示意图如图1所示:烧结工序产生的原烟气(污染物主要成分为SO2)经过吸附塔活性炭床层后成为净烟气外排;吸附了烟气中污染物(污染物主要成分为SO2)的活性炭经活性炭输送机S1送入解析塔,在解析塔内吸附了污染物的活性炭加热到400℃~430℃进行解析活化,解析活化后释放出的SRG(富硫)气体去制酸工序,解析活化后的活性炭冷却到110℃~130℃后排出解析塔,振动筛筛分掉活性炭粉尘,筛上活性炭颗粒经活性炭输送机S2重新进入吸附塔;补充的新活性炭加在输送机S1上(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使用的活性炭为圆柱状的活性炭颗粒,典型尺寸:直径9mm,高度11mm)。
如图1所示,活性炭在解析塔中加热到了400℃~430℃,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所用的活性炭燃点温度在420℃;解析塔是气密结构,并充满氮气。
现有技术中解析塔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活性炭在解析塔中不与空气接触,以保证活性炭在解析塔内不燃烧;活性炭在解析塔内解析加热和冷却的过程中,偶尔会发生少量加热的活性炭颗粒在冷却段未能充分冷却,少量未冷却到安全温度的高温活性炭颗粒从解析塔排出的情况(烧结烟气净化装置的解析塔内装填的活性炭颗粒超过百吨,活性炭颗粒在解析塔内流动和冷却加热及热传导等过程复杂)。高温活性炭颗粒从解析塔排出后和空气接触,会发生自燃(阴燃,无焰),自燃的少量高温活性炭颗粒可能会引燃其周围的低温活性炭颗粒,这些自燃的高温活性炭颗粒会随活性炭循环进入烟气净化装置各个环节,威胁到烧结活性炭烟气净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烧结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有对高温自燃活性炭颗粒进行检测和处置的要求。如图1所示,烧结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在解析塔和吸附塔之间循环,解析塔、吸附塔、输送机、振动筛、缓冲仓等各环节均为气密结构,现有烧结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未能解决对局部少量高温活性炭进行检测、定位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的工作过程中,从解析塔流出少量小颗粒高温活性炭颗粒在后续的输送环节中会慢慢冷却,不会对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的生产造成不利影响。而如果从解析塔流出的高温活性炭颗粒较多,就有可能威胁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的稳定运行。显然,为少量不影响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正常运行的高温活性炭颗粒中断系统正常运行是不经济的,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根据生产历史,对高温活性炭颗粒的威胁等级进行分类,进而为高温活性炭颗粒的分级处置提供依据。
本发明在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的振动筛盖板的上方设置热成像仪,热成像仪对进入成像区内的物料进行拍摄获取热成像图像,根据热成像图像分析判断物料中是否具有高温点,在有高温点的前提下进一步获取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将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与所设定报警的高温像素点占比进行比较,以此判断成像区内物料整体的高温状态,从而确定是否进行报警并确定报警级别。本发明采用热成像仪的高温检测方式,解决了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中高温活性炭颗粒检测不准确及检测不全面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
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热成像仪对进入振动筛上成像区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得到热成像图像;
2)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分析判断进入成像区内的物料是否具有高温点;
2a)若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不具有高温点,则返回步骤1);
2b)若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具有高温点,则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获取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
3)将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与设定报警的高温像素点占比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成像区内物料整体的高温状态,并确定是否进行报警。
在本发明中,在步骤2b)中,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获取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具体为:
所述高温像素点为成像区内温度高于设定的目标温度的成像点。获取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点数n。获取当前成像区内的总像素点点数m。由此,计算得到所述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
LTh=n/m…………(公式1)。
在本发明中,在步骤3)中,所述设定报警的高温像素点占比包括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和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所述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为系统内历史连续1min高温像素点占比均值的最大值。所述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为系统内历史高温像素点占比的最大值。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
所述步骤3)具体为:
若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此时物料整体的高温状态在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返回步骤1)继续进行监测。
若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此时启动一级高温报警,一级高温报警提示系统进行检查或降温处理。
若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此时启动二级高温报警,二级高温报警提示系统排出所检测到的高温物料或对其进行灭火降温处理。
在本发明中,在步骤2)中,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是否具有高温点,具体为:
获取所述热成像图像中的最高温度值T1,将该最高温度值T1与设定的目标温度T0进行比较。若T1≤T0,则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不具有高温点。若T1>T0,则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具有高温点。优选,T0的取值范围为390~425℃,优选为400~420℃。
在本发明中,在步骤1)中,所述热成像仪对进入成像区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得到热成像图像,具体为:
1a)所述振动筛上设有盖板,热成像仪设置在振动筛盖板的上方,振动筛盖板的上部设有观察装置,且观察装置位于振动筛盖板与热成像仪之间。
1b)进入振动筛内的物料沿振动筛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热成像仪通过观察装置对进入振动筛上成像区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获取热成像图像。
在本发明中,所述观察装置(如热成像仪观察罩)包括侧壁罩体、顶部观察孔和底部观察孔。其中,侧壁罩体的顶端边缘所围成的区域即为顶部观察孔。侧壁罩体的底端边缘所围成的区域即为底部观察孔。所述热成像仪通过顶部观察孔和底部观察孔对进入振动筛上成像区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获取热成像图像。
作为优选,所述观察装置的重心位于振动筛质心的正上方。
在本申请中,所述观察装置的重心位于振动筛质心的正上方,以确保观察装置设置在振动筛中轴线(即指沿振动筛的长度方向的中轴线)的正上方,进而满足热成像仪对流经振动筛筛板上的全部活性炭进行高温检测的要求。
优选的是,所述观察装置还包括前盖板和后盖板。其中,前盖板设置在所述侧壁罩体的底部,且位于底部观察孔的上游侧。后盖板设置在所述侧壁罩体的底部,且位于底部观察孔的下游侧。
作为优选,根据热成像仪围绕观察装置在竖直平面内安装位置的变化,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同步调整在底部观察孔所在平面内的位置。优选,所述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形成的孔隙的中心、顶部观察孔的中心、热成像仪三者在同一直线上。
作为优选,振动筛的盖板上设有开孔。所述观察装置位于振动筛盖板上的开孔上部。热成像仪通过观察装置和振动筛盖板上的开孔对进入振动筛上成像区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获取热成像图像。作为优选,所述观察装置的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形成的孔隙与振动筛盖板上的开孔大小相等、位置重合。
在本申请中,如图5所示,当所述观察装置为普通型的热成像仪观察罩时,即此时观察装置无需在底部观察孔的位置设置前盖板和后盖板,此时热成像仪观察罩的底部观察孔与振动筛盖板上的开孔大小相等、位置重合。而在图7中,当所述观察装置为广域型的热成像仪观察罩时,为避免由于在振动筛盖板上开设大尺寸观察孔而带来的问题,降低对除尘风量的要求,此时观察装置在底部观察孔的位置设置有前盖板和后盖板,此时热成像仪观察罩的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形成的孔隙与振动筛盖板上的开孔大小相等、位置重合。
优选的是,所述振动筛盖板上的开孔的宽度与振动筛的宽度相等。所述开孔的长度L2满足下述关系式:
L2>k*(V1/X)+f…………(公式2)。
其中:L2为振动筛盖板上开孔的长度,mm。k为系数,取值为2~3。V1为振动筛上物料运行速度,mm/s。X为热成像仪单位时间内拍摄图像的帧数,帧/s。f为振动筛左右振幅,mm。
作为优选,所述观察装置的侧壁罩体上设有除尘开口,除尘开口上设有吸尘罩,吸尘罩与除尘装置连接。所述除尘装置通过振动筛盖板上的开孔与除尘开口所形成的通道对振动筛上的物料进行除尘。
在本发明中,所述热成像仪与数据处理模块连接,数据处理模块与主工艺计算机控制系统连接;当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判断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大于设定报警的高温像素点占比时,数据处理模块向主工艺计算机控制系统报警。
如图1所示,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在解析塔和吸附塔之间循环,解析塔、吸附塔、输送机、缓冲仓等各环节均为气密结构,且活性炭在以上装置中是大量聚集状态,偶尔出现的高温活性炭可能处在一团常温活性炭的包围之中,难以全面检出高温活性炭颗粒。
在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中,活性炭在解析塔和吸附塔之间循环,所有活性炭在循环中均需经过振动筛筛除活性炭粉。解析塔出口的活性炭从振动筛的活性炭入口进入振动筛。所述振动筛内设置有筛板,振动筛主体设置在弹性基座上,所述振动筛还设有振动电机。振动筛工作时振动筛主体在弹性基座上往复振动,将振动筛内的活性炭从入口处往出口处反复抛出。活性炭在从振动筛入口到出口的运动中,粒径大于筛板筛孔尺寸的活性炭颗粒将从筛上活性炭出口流出,进入活性炭输送机。而粒径小于筛板筛孔尺寸的活性炭颗粒将进入损耗活性炭收集系统,不再进入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
活性炭粉筛除是解析塔(高温加热环节)的后续工序,活性炭颗粒在振动筛上是翻滚平铺状态,不会存在前述高温活性炭颗粒被一团常温活性炭颗粒包围的情况,底层的活性炭颗粒被表层活性炭颗粒遮挡较少,也就是说,流经振动筛筛板上的全部活性炭颗粒更容易被热成像仪检测识别。因此,在活性炭筛分环节对高温活性炭颗粒(或自燃活性炭颗粒)进行检测,更有利于发现活性炭烟气净化工序中的高温活性炭颗粒。
在本申请中,提供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进入振动筛上成像区内的物料进行拍摄,获取热成像图像。然后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分析判断进入成像区内的物料是否具有高温点。若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不具有高温点,则热成像仪继续对后续进入振动筛上成像区内的物料进行高温监测。若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具有高温点,则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来获取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所述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即为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点数与当前成像区内的总像素点点数的比值。计算获得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后,将其与所设定报警的高温像素点占比进行比较,进而判断当前物料整体的高温状态。在本发明中,所述设定报警的高温像素点占比包括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和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所述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为系统内历史连续1min高温像素点占比均值的最大值,例如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可以取系统内过去8h中连续1min高温像素点占比均值的最大值;所述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为系统内历史高温像素点占比的最大值,例如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可以取系统内过去8h中高温像素点占比的最大值,或者,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也可以根据生产经验获取,设置为一个常数。在比较判断的过程中,若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说明此时成像区内的高温点数较少,而少量的高温活性炭颗粒能够在后续的输送环节中冷却,不会对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的生产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因而物料整体的高温状态在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此时不做报警处理,系统继续运行,热成像仪持续实时进行监测。若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说明此时成像区内具有一定数量的高温点,具有一定的高温风险,此时启动一级高温报警,一级高温报警提示系统进行检查或对所检测到的高温活性炭颗粒进行降温处理。若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说明此时成像区内的高温点数较多,高温或燃烧的活性炭颗粒可能威胁系统的稳定运行,具有较高的风险,此时启动二级保温报警,二级高温报警提示系统排出所检测到的高温活性炭颗粒或对其进行灭火降温处理。此处所述的降温处理或灭火降温处理可通过对所检测到的高温活性炭颗粒喷吹氮气等能够隔绝氧气的气体,或者也可以喷吹适量水雾,或者喷氮气和喷吹水雾同时进行。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高温像素点是指成像区内温度高于设定的目标温度的成像点。而设定的目标温度,则可以根据实际工况及经验按需进行调整设定,例如设定的目标温度T0的取值范围为390~425℃,优选为400~420℃。此外,前述的过去8h是相对热成像仪检测到物料具有高温点的时刻而言。也就是说,在本发明所述的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系统投入工作后,本发明能够根据生产历史,将生产历史数据进行归纳总结,进而获取一级高温报警和二级高温报警的报警阈值,以此来对高温活性炭颗粒的威胁等级进行分类,从而为高温活性炭颗粒的分级处置提供依据。由此,该分级报警及后续分级处理的方式在热成像仪成像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与全面性,在所检测到的高温活性炭颗粒的高温风险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及时报警处理,而在高温活性炭颗粒较少不影响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的生产运行时,则无需中断系统的正常运行,保持实时监测即可,进而能够在确保系统安全的情况下,降低成本。
在本发明中,所述热成像图像为带温度信息的红外线图片,从热成像图像中可以读取到成像区内各个点的物料的温度信息。将所述热成像图像中的最高温度值T1与目标温度T0进行比较,可以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中是否具有高温点。若T1≤T0,则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中不具有高温点,热成像仪对后续进入成像区内的物料继续进行高温监测。若T1>T0,则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具有高温点。为进一步体现所述高温检测的准确性或精准度,所述热成像图像可以是对同一位置或附近位置的物料连续拍摄的多张图片,通过对连续拍摄的多张图片中的温度信息进行对比,从而对进入成像区内的物料是否具有高温点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
一般来说,振动筛主体是密封结构,活性炭在振动筛内运动,现有振动筛内设置热电偶等常规检测方式难以捕捉快速经过的高温活性炭颗粒。热成像仪布置在振动筛内有空间不足、工作环境恶劣(振动、粉尘)的问题。因此,需要对现有振动筛进行改造,以适应热成像仪检测高温活性炭颗粒的要求。
在本申请中,所述热成像仪设置在振动筛盖板的上方(即热成像仪独立于振动筛设置),振动筛的盖板上设有开孔,热成像仪直接通过所述开孔对振动筛筛板上流过的活性炭进行实时监测。如此设置,虽简单方便,但振动筛盖板上则需要开设较大尺寸的开孔。例如,振动筛宽度为1600mm,热成像视场长宽比为4:3,振动筛上开孔尺寸将达到1600mm*1200mm,合1.92m2。振动筛上开设如此大尺寸的开孔则会带来以下问题:1、因需保证热成像仪成像,开孔正上方无法设置除尘,振动筛工作粉尘外溢,严重影响周边环境;2、活性炭颗粒在筛分中跳出振动筛,增加活性炭损耗;3、异物容易从振动筛开孔进入烟气净化装置,影响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方案进一步优化,缩小上述开孔尺寸,在振动筛盖板上设置细长的开孔,所述开孔的宽度同振动筛的宽度,以保证热成像仪能够检测到从振动筛筛板上流过的全部活性炭。同时,在振动筛盖板的开孔上部安装观察装置(如热成像仪观察罩)。观察装置包括侧壁罩体,其上部和底部均开设观察孔,即为顶部观察孔和底部观察孔,所述顶部观察孔设置在侧壁罩体的顶端,所述底部观察孔设置在侧壁罩体的底端。所述观察装置能够保证热成像仪通过顶部观察孔、底部观察孔对振动筛上活性炭颗粒成像的光学通道畅通,观察装置的高度可以根据经验确定或者按需进行调节,其约束条件主要是保证观察装置的侧面(即侧壁罩体上)具有足够的吸尘面积、保证活性炭颗粒不会跳出振动筛。同时,观察装置还能起到排除观测障碍,优化成像环境、成像背景的作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观察装置的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此时观察装置的底部观察孔与振动筛盖板上的开孔大小相等、位置重合。在图5中,设定观察装置的顶部观察孔的长度为L4,底部观察孔的长度为L2,热成像仪通过观察装置在振动筛筛上的成像区域的长度为L3,一般来说,L3稍大于L2,L2稍大于L4。相应的,振动筛盖板上的开孔长度也为L2,此时L2满足下述关系式:
L2>k*(V1/X)+f…………(公式2)。
其中:L2为振动筛盖板上开孔的长度,mm。k为系数,取值为2~3。V1为振动筛上物料运行速度,mm/s。X为热成像仪单位时间内拍摄图像的帧数,帧/s。f为振动筛左右振幅,mm。
此处按照公式1确定的开孔长度为能够保证流经振动筛筛上的全部活性炭颗粒均能被热成像仪观察到的最小开孔长度。显然,所述开孔的长度越短,越有利于振动筛除尘,越有利于筛上活性炭颗粒不从开孔处跳出。
图5中所述观察装置中涉及到的主要参数为:L2、L4、H1、∠a、∠b,各参数计算方式如下:
L2>k*(V1/X)+f…………(公式2);
H1=k1*L2…………(公式4);
∠a=arctn[H/(L+L2)]…………(公式5);
∠b=arctn(H/L)…………(公式6);
其中:L2:观察装置底部观察孔的长度,单位mm;k:系数,取值为2~3;L4:观察装置顶部观察孔的长度,单位mm;V1:振动筛上物料运行速度,单位mm/s;X:热成像仪单位时间内拍摄图像的帧数,单位帧/s;f:振动筛左右振幅,单位mm;H:热成像仪相对于振动筛盖板的安装高度,单位mm;H1:观察装置的高度;k1:系数,取值为1.5~2;L:观察装置与热成像仪在振动筛盖板长度方向上的距离,单位mm;∠a:,∠b:如图5所示。
在该方案中,所述观察装置与振动筛紧密结合,工作时观察装置随振动筛振动。图5中所示的阴影区域即为热成像仪可供选择的安装位置,将热成像仪安装在图示阴影区域内的任意位置可以保证热成像仪通过观察装置的观察效果。热成像仪的允许最低安装高度由现场根据检修空间需求等因素确定。
此外,图5中所示的观察装置结构简单,待观察装置安装后,相应的,热成像仪适配的安装区域较小。作为优选方案,本发明中的观察装置还可以设置为广域型的观察装置,如图6或图7中所示的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热成像仪观察罩。在图7中,广域型的观察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底部观察孔上游侧的前盖板及设置在底部观察孔下游侧的后盖板。所述广域型的热成像仪观察罩内的前盖板与后盖板的位置可根据热成像仪的安装位置进行调整,即根据热成像仪围绕观察装置在竖直平面内安装位置的改变,所述前盖板和后盖板(沿着振动筛的长度方向)同步调整在底部观察孔所在平面内的位置。为保证热成像仪的监测效果,所述前盖板、后盖板与底部观察孔之间所形成的孔隙的中心、顶部观察孔的中心、热成像仪三者在同一直线上。其中,所述前盖板与后盖板的设置可以进一步避免前述由于在振动筛盖板上开设大尺寸观察孔而带来的问题,降低对除尘风量的要求,同时仍能满足热成像仪检测高温活性炭颗粒的要求。
也就是说,在图7中所示的阴影区域内安装热成像仪,然后同步调整观察罩内覆盖的前盖板和后盖板的位置,灵活调节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所形成的孔隙的长度或位置,使得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所形成的孔隙的中心、顶部观察孔的中心、热成像仪三者在同一直线上,从而满足热成像仪检测高温活性炭颗粒的要求,同时使得观察装置的下沿长度(即前盖板与后盖板之间所形成的孔隙的长度)较小,进而避免前述由于在振动筛盖板上开设大尺寸观察孔的一系列问题。在设置广域型观察装置的方案中,所述观察装置的前盖板和后盖板之间形成的孔隙与振动筛盖板上的开孔大小相等、位置重合。此时振动筛盖板上的开孔的长度L2同样满足公式2:
L2>k*(V1/X)+f…………(公式2)。
作为优选,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热成像仪。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设置多个热成像仪,通过控制多个独立的热成像仪对进入成像区内的物料进行拍摄获取热成像图像,从而确保高温检测过程中不遗漏物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全面检测的问题。
进一步优选,在所述观察装置的侧壁罩体上设有除尘开口,除尘开口上设有吸尘罩。吸尘罩与观察装置之间不连接,吸尘罩与观察装置之间的距离能保证振动筛工作时,吸尘罩与振动筛、观察装置不发生接触。吸尘罩上连接有吸尘管道,吸尘罩通过吸尘管道与除尘装置连接,所述吸尘罩的吸尘能力能保证振动筛工作时无粉尘外溢。将本发明中广域型的观察装置旋转180°安装,即可适应吸尘罩对侧设置的方式。
在本发明中,还包括主工艺计算机控制系统(简称主控)、数据处理模块。热成像仪获取物料在成像区内的热成像图像后,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分析判断相应物料中是否具有高温点,在物料具有高温点的前提下,当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判断当前成像区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大于设定报警的高温像素点占比时,将判断数据信息传输至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与主控连接,即向主控发出报警,主控控制进入下一步处理流程。
在本申请中,所述物料即指活性炭,一般为解析塔解析后的新鲜活性炭。
在本申请中,所述“上游”“下游”是根据振动筛上活性炭颗粒的流动方向而言的相对概念,即在振动筛上,活性炭颗粒先经过的位置为上游,后经过的位置为下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热成像仪的高温检测方式,避免了现有的常规检测方式检测不准确及检测不全面的问题,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进而确保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2、本发明能够根据生产历史,将生产历史数据进行归纳总结,进而获取一级高温报警和二级高温报警的报警阈值,以此来对高温活性炭颗粒的威胁等级进行分类,从而为高温活性炭颗粒的分级处置提供依据,因而能够在确保系统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3、在本发明中,热成像仪设置在振动筛盖板的上方,热成像仪通过振动筛盖板上的开孔实现对流经振动筛筛板上的全部活性炭的高温检测,由于活性炭粉筛除是解析塔即高温加热环节的后续工序,且活性炭颗粒在振动筛上是翻滚平铺的状态,因此本发明在活性炭筛分环节对高温活性炭颗粒进行检测,更有利于发现活性炭烟气净化工序中的高温活性炭颗粒,使得检测更加精准、全面、可靠。
4、本发明在振动筛盖板与热成像仪之间设置观察装置,尤其广域型观察装置的设计,避免了因为检测而在振动筛盖板上开设大尺寸观察孔的问题,观察装置的设置能够排除观测障碍,优化成像环境、成像背景,同时保证活性炭颗粒不会跳出振动筛,进而确保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活性炭脱硫脱硝装置工作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解析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中热成像仪获取成像区内物料的热成像图像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一种观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另一种观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另一种观察装置设有前盖板和后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观察装置的侧壁设有吸尘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热成像仪、主控、数据处理模块的关系图。
附图标记:
1:热成像仪;2:振动筛;201:盖板;3:成像区;4:观察装置;401:侧壁罩体;402:顶部观察孔;403:底部观察孔;404:前盖板;405:后盖板;5:吸尘罩;A1:数据处理模块;A2:主工艺计算机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
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热成像仪1对进入振动筛2上成像区3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得到热成像图像;
2)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分析判断进入成像区3内的物料是否具有高温点;
2a)若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不具有高温点,则返回步骤1);
2b)若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具有高温点,则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
3)将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与设定报警的高温像素点占比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成像区3内物料整体的高温状态,并确定是否进行报警。
在本发明中,在步骤2b)中,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具体为:
所述高温像素点为成像区3内温度高于设定的目标温度的成像点。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点数n。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总像素点点数m。由此,计算得到所述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
LTh=n/m…………(公式1)。
在本发明中,在步骤3)中,所述设定报警的高温像素点占比包括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和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所述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为系统内历史连续1min高温像素点占比均值的最大值。所述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为系统内历史高温像素点占比的最大值。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
所述步骤3)具体为:
若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此时物料整体的高温状态在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返回步骤1)继续进行监测。
若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此时启动一级高温报警,一级高温报警提示系统进行检查或降温处理。
若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此时启动二级高温报警,二级高温报警提示系统排出所检测到的高温物料或对其进行灭火降温处理。
在本发明中,在步骤2)中,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是否具有高温点,具体为:
获取所述热成像图像中的最高温度值T1,将该最高温度值T1与设定的目标温度T0进行比较。若T1≤T0,则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不具有高温点。若T1>T0,则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具有高温点。优选,T0的取值范围为390~425℃,优选为400~420℃。
在本发明中,在步骤1)中,所述热成像仪1对进入成像区3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得到热成像图像,具体为:
1a)所述振动筛2上设有盖板201,热成像仪1设置在振动筛2盖板201的上方,振动筛2盖板201的上部设有观察装置4,且观察装置4位于振动筛2盖板201与热成像仪1之间。
1b)进入振动筛2内的物料沿振动筛2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热成像仪1通过观察装置4对进入振动筛2上成像区3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获取热成像图像。
在本发明中,所述观察装置4包括侧壁罩体401、顶部观察孔402和底部观察孔403。其中,侧壁罩体401的顶端边缘所围成的区域即为顶部观察孔402。侧壁罩体401的底端边缘所围成的区域即为底部观察孔403。所述热成像仪1通过顶部观察孔402和底部观察孔403对进入振动筛2上成像区3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获取热成像图像。
作为优选,所述观察装置4的重心位于振动筛2质心的正上方。
优选的是,所述观察装置4还包括前盖板404和后盖板405。其中,前盖板404设置在所述侧壁罩体401的底部,且位于底部观察孔403的上游侧。后盖板405设置在所述侧壁罩体401的底部,且位于底部观察孔403的下游侧。
作为优选,根据热成像仪1围绕观察装置4在竖直平面内安装位置的变化,所述前盖板404和后盖板405同步调整在底部观察孔403所在平面内的位置。优选,所述前盖板404与后盖板405之间形成的孔隙的中心、顶部观察孔402的中心、热成像仪1三者在同一直线上。
作为优选,振动筛2的盖板201上设有开孔。所述观察装置4位于振动筛2盖板201上的开孔上部。热成像仪1通过观察装置4和振动筛2盖板201上的开孔对进入振动筛2上成像区3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获取热成像图像。作为优选,所述观察装置4的前盖板404与后盖板405之间形成的孔隙与振动筛2盖板201上的开孔大小相等、位置重合。
优选的是,所述振动筛2盖板201上的开孔的宽度与振动筛2的宽度相等。所述开孔的长度L2满足下述关系式:
L2>k*(V1/X)+f…………(公式2)。
其中:L2为振动筛盖板上开孔的长度,mm。k为系数,取值为2~3。V1为振动筛上物料运行速度,mm/s。X为热成像仪单位时间内拍摄图像的帧数,帧/s。f为振动筛左右振幅,mm。
作为优选,所述观察装置4的侧壁罩体401上设有除尘开口,除尘开口上设有吸尘罩5,吸尘罩5与除尘装置连接。所述除尘装置通过振动筛2盖板201上的开孔与除尘开口所形成的通道对振动筛2上的物料进行除尘。
在本发明中,所述热成像仪1与数据处理模块A1连接,数据处理模块A1与主工艺计算机控制系统A2连接;当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判断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大于设定报警的高温像素点占比时,数据处理模块A1向主工艺计算机控制系统A2报警。
实施例1
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热成像仪1对进入振动筛2上成像区3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得到热成像图像;
2)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分析判断进入成像区3内的物料是否具有高温点;
2a)若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不具有高温点,则返回步骤1);
2b)若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具有高温点,则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
3)将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与设定报警的高温像素点占比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成像区3内物料整体的高温状态,并确定是否进行报警。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热成像仪1对进入振动筛2上成像区3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得到热成像图像;
2)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分析判断进入成像区3内的物料是否具有高温点;
2a)若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不具有高温点,则返回步骤1);
2b)若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具有高温点,则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
所述高温像素点为成像区3内温度高于设定的目标温度的成像点。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点数n。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总像素点点数m。由此,计算得到所述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
LTh=n/m…………(公式1)。
3)将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与设定报警的高温像素点占比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成像区3内物料整体的高温状态,并确定是否进行报警。
所述设定报警的高温像素点占比包括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和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所述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为系统内过去8h中连续1min高温像素点占比均值的最大值。所述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为系统内过去8h中高温像素点占比的最大值。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
所述步骤3)具体为:
若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此时物料整体的高温状态在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返回步骤1)继续进行监测。
若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此时启动一级高温报警,一级高温报警提示系统进行检查。
若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此时启动二级高温报警,二级高温报警提示系统对所检测到的高温物料进行灭火降温处理。
实施例3
重复实施例2,只是在步骤2)中,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是否具有高温点,具体为:
获取所述热成像图像中的最高温度值T1,将该最高温度值T1与设定的目标温度T0进行比较。若T1≤T0,则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不具有高温点。若T1>T0,则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具有高温点。T0的取值为400℃。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重复实施例3,只是在步骤1)中,所述热成像仪1对进入成像区3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得到热成像图像,具体为:
1a)所述振动筛2上设有盖板201,将热成像仪1设置在振动筛2盖板201的上方,振动筛2盖板201的上部设有观察装置4,且观察装置4位于振动筛2盖板201与热成像仪1之间。
1b)进入振动筛2内的物料沿振动筛2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热成像仪1通过观察装置4对进入振动筛2上成像区3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获取热成像图像。
实施例5
如图6所示,重复实施例4,只是所述观察装置4包括侧壁罩体401、顶部观察孔402和底部观察孔403。其中,侧壁罩体401的顶端边缘所围成的区域即为顶部观察孔402。侧壁罩体401的底端边缘所围成的区域即为底部观察孔403。所述热成像仪1通过顶部观察孔402和底部观察孔403对进入振动筛2上成像区3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获取热成像图像。
实施例6
重复实施例5,只是所述观察装置4的重心位于振动筛2质心的正上方。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重复实施例6,只是所述观察装置4还包括前盖板404和后盖板405。其中,前盖板404设置在所述侧壁罩体401的底部,且位于底部观察孔403的上游侧。后盖板405设置在所述侧壁罩体401的底部,且位于底部观察孔403的下游侧。根据热成像仪1围绕观察装置4在竖直平面内安装位置的变化,所述前盖板404和后盖板405同步调整在底部观察孔403所在平面内的位置。所述前盖板404与后盖板405之间形成的孔隙的中心、顶部观察孔402的中心、热成像仪1三者在同一直线上。
实施例8
重复实施例7,只是振动筛2的盖板201上设有开孔。所述观察装置4位于振动筛2盖板201上的开孔上部。热成像仪1通过观察装置4和振动筛2盖板201上的开孔对进入振动筛2上成像区3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获取热成像图像。所述观察装置4的前盖板404与后盖板405之间形成的孔隙与振动筛2盖板201上的开孔大小相等、位置重合。
实施例9
如图5所示,重复实施例8,只是所述振动筛2盖板201上的开孔的宽度与振动筛2的宽度相等。所述开孔的长度L2满足下述关系式:
L2>k*(V1/X)+f=38mm…………(公式2)。
其中:L2为振动筛盖板上开孔的长度,mm。k为系数,k=2。V1为振动筛上物料运行速度,V1=100mm/s。X为热成像仪单位时间内拍摄图像的帧数,X=25帧/s。f为振动筛左右振幅,f=30mm。
实施例10
如图8所示,重复实施例9,只是所述观察装置4的侧壁罩体401上设有除尘开口,除尘开口上设有吸尘罩5,吸尘罩5与除尘装置连接。所述除尘装置通过振动筛2盖板201上的开孔与除尘开口所形成的通道对振动筛2上的物料进行除尘。
实施例11
如图9所示,重复实施例10,只是所述热成像仪1与数据处理模块A1连接,数据处理模块A1与主工艺计算机控制系统A2连接。当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判断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大于设定报警的高温像素点占比时,数据处理模块A1向主工艺计算机控制系统A2报警。
应用实施例1
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热成像仪1对进入振动筛2上成像区3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得到热成像图像;
2)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分析判断进入成像区3内的物料是否具有高温点;
获取所述热成像图像中的最高温度值T1=149℃,将该最高温度值T1与设定的目标温度T0进行对比。T0的取值为400℃。由于T1<T0,因此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不具有高温点。返回步骤1)。
应用实施例2
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热成像仪1对进入振动筛2上成像区3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得到热成像图像;
2)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分析判断进入成像区3内的物料是否具有高温点;
获取所述热成像图像中的最高温度值T1=403℃,将该最高温度值T1与设定的目标温度T0进行对比。T0的取值为400℃。由于T1>T0,因此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具有高温点。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
其中,所述高温像素点为成像区3内温度高于设定的目标温度的成像点。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点数n=900。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总像素点点数m=600*200=120000。由此,计算得到所述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
LTh=n/m=900/120000=0.75%…………(公式1)。
3)将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分别与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和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成像区3内物料整体的高温状态,并确定是否进行报警。
所述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为系统内过去8h中连续1min高温像素点占比均值的最大值,LTh1=1%。所述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为系统内过去8h中高温像素点占比的最大值,LTh2=3%。
由此,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此时物料整体的高温状态在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返回步骤1)继续进行监测。
应用实施例3
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热成像仪1对进入振动筛2上成像区3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得到热成像图像;
2)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分析判断进入成像区3内的物料是否具有高温点;
获取所述热成像图像中的最高温度值T1=408℃,将该最高温度值T1与设定的目标温度T0进行对比。T0的取值为400℃。由于T1>T0,因此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具有高温点。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
其中,所述高温像素点为成像区3内温度高于设定的目标温度的成像点。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点数n=2700。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总像素点点数m=600*200=120000。由此,计算得到所述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
LTh=n/m=2700/120000=2.25%…………(公式1)。
3)将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分别与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和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成像区3内物料整体的高温状态,并确定是否进行报警。
所述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为系统内过去8h中连续1min高温像素点占比均值的最大值,LTh1=1%。所述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为系统内过去8h中高温像素点占比的最大值,LTh2=3%。
由此,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此时启动一级高温报警,一级高温报警提示系统进行检查。
应用实施例4
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热成像仪1对进入振动筛2上成像区3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得到热成像图像;
2)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分析判断进入成像区3内的物料是否具有高温点;
获取所述热成像图像中的最高温度值T1=420℃,将该最高温度值T1与设定的目标温度T0进行对比。T0的取值为400℃。由于T1>T0,因此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具有高温点。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
其中,所述高温像素点为成像区3内温度高于设定的目标温度的成像点。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点数n=4500。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总像素点点数m=600*200=120000。由此,计算得到所述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
LTh=n/m=4500/120000=3.75%…………(公式1)。
3)将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分别与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和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成像区3内物料整体的高温状态,并确定是否进行报警。
所述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为系统内过去8h中连续1min高温像素点占比均值的最大值,LTh1=1%。所述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为系统内过去8h中高温像素点占比的最大值,LTh2=3%。
由此,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此时启动二级高温报警,二级高温报警提示系统对所检测到的高温物料进行灭火降温处理。
Claims (10)
1.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热成像仪(1)对进入振动筛(2)上成像区(3)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得到热成像图像;
2)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分析判断进入成像区(3)内的物料是否具有高温点;
2a)若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不具有高温点,则返回步骤1);
2b)若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具有高温点,则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
3)将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与设定报警的高温像素点占比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成像区(3)内物料整体的高温状态,并确定是否进行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b)中,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具体为:
所述高温像素点为成像区(3)内温度高于设定的目标温度的成像点;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点数n;获取当前成像区(3)内的总像素点点数m;由此,计算得到所述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
LTh=n/m…………(公式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设定报警的高温像素点占比包括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和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所述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为系统内历史连续1min高温像素点占比均值的最大值;所述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为系统内历史高温像素点占比的最大值;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
所述步骤3)具体为:
若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此时物料整体的高温状态在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返回步骤1)继续进行监测;
若一级高温报警占比LTh1<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此时启动一级高温报警,一级高温报警提示系统进行检查或降温处理;
若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LTh>二级高温报警占比LTh2,此时启动二级高温报警,二级高温报警提示系统排出所检测到的高温物料或对其进行灭火降温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是否具有高温点,具体为:
获取所述热成像图像中的最高温度值T1,将该最高温度值T1与设定的目标温度T0进行比较;若T1≤T0,则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不具有高温点;若T1>T0,则判断所述热成像图像具有高温点;优选,T0的取值范围为390~425℃,优选为400~42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热成像仪(1)对进入成像区(3)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得到热成像图像,具体为:
1a)所述振动筛(2)上设有盖板(201),热成像仪(1)设置在振动筛(2)盖板(201)的上方,振动筛(2)盖板(201)的上部设有观察装置(4),且观察装置(4)位于振动筛(2)盖板(201)与热成像仪(1)之间;
1b)进入振动筛(2)内的物料沿振动筛(2)的长度方向运动,所述热成像仪(1)通过观察装置(4)对进入振动筛(2)上成像区(3)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获取热成像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装置(4)包括侧壁罩体(401)、顶部观察孔(402)和底部观察孔(403);其中,侧壁罩体(401)的顶端边缘所围成的区域即为顶部观察孔(402);侧壁罩体(401)的底端边缘所围成的区域即为底部观察孔(403);所述热成像仪(1)通过顶部观察孔(402)和底部观察孔(403)对进入振动筛(2)上成像区(3)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获取热成像图像;
作为优选,所述观察装置(4)的重心位于振动筛(2)质心的正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装置(4)还包括前盖板(404)和后盖板(405);其中,前盖板(404)设置在所述侧壁罩体(401)的底部,且位于底部观察孔(403)的上游侧;后盖板(405)设置在所述侧壁罩体(401)的底部,且位于底部观察孔(403)的下游侧;
作为优选,根据热成像仪(1)围绕观察装置(4)在竖直平面内安装位置的变化,所述前盖板(404)和后盖板(405)同步调整在底部观察孔(403)所在平面内的位置;优选,所述前盖板(404)与后盖板(405)之间形成的孔隙的中心、顶部观察孔(402)的中心、热成像仪(1)三者在同一直线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振动筛(2)的盖板(201)上设有开孔;所述观察装置(4)位于振动筛(2)盖板(201)上的开孔上部;热成像仪(1)通过观察装置(4)和振动筛(2)盖板(201)上的开孔对进入振动筛(2)上成像区(3)内的物料进行实时拍摄,获取热成像图像;作为优选,所述观察装置(4)的前盖板(404)与后盖板(405)之间形成的孔隙与振动筛(2)盖板(201)上的开孔大小相等、位置重合;
优选的是,所述振动筛(2)盖板(201)上的开孔的宽度与振动筛(2)的宽度相等;所述开孔的长度L2满足下述关系式:
L2>k*(V1/X)+f…………(公式2);
其中:L2为振动筛盖板上开孔的长度,mm;k为系数,取值为2~3;V1为振动筛上物料运行速度,mm/s;X为热成像仪单位时间内拍摄图像的帧数,帧/s;f为振动筛左右振幅,mm。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装置(4)的侧壁罩体(401)上设有除尘开口,除尘开口上设有吸尘罩(5),吸尘罩(5)与除尘装置连接;所述除尘装置通过振动筛(2)盖板(201)上的开孔与除尘开口所形成的通道对振动筛(2)上的物料进行除尘。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成像仪(1)与数据处理模块(A1)连接,数据处理模块(A1)与主工艺计算机控制系统(A2)连接;当根据所述热成像图像判断当前成像区(3)内的高温像素点占比大于设定报警的高温像素点占比时,数据处理模块(A1)向主工艺计算机控制系统(A2)报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52242.XA CN113029878B (zh) | 2021-03-08 | 2021-03-08 | 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52242.XA CN113029878B (zh) | 2021-03-08 | 2021-03-08 | 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29878A true CN113029878A (zh) | 2021-06-25 |
CN113029878B CN113029878B (zh) | 2023-11-14 |
Family
ID=76466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52242.XA Active CN113029878B (zh) | 2021-03-08 | 2021-03-08 | 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2987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04517A (zh) * | 2021-09-28 | 2021-12-17 | 浙江富春江环保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边界报警的二噁英在线检测系统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39963A (zh) * | 2012-06-06 | 2012-10-17 | 山东神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昼夜两用型高温移动目标检测报警系统及检测方法 |
CN103761826A (zh) * | 2012-09-10 | 2014-04-30 | 南京恩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成像视频双鉴林火识别系统的识别方法 |
US20140192184A1 (en) * | 2011-06-09 | 2014-07-10 | Guangzhou Sat Infrared Technology Co., Ltd. | Forest fire early-warning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technology |
KR20180021521A (ko) * | 2016-08-22 | 2018-03-05 | 순천향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열화상카메라를 이용한 화재감지 시스템 |
CN109717642A (zh) * | 2018-07-24 | 2019-05-07 | 永康市柴迪贸易有限公司 | 钢管玻璃式安全电视柜 |
CN110390788A (zh) * | 2019-08-21 | 2019-10-29 | 深圳云感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森林防火烟火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
CN111613009A (zh) * | 2020-04-24 | 2020-09-01 | 杭州舜程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室内危险热源预测报警方法及其装置 |
CN111723861A (zh) * | 2020-06-17 | 2020-09-29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煤矿控制挡板的煤矸石百分比识别方法 |
CN111938606A (zh) * | 2020-08-05 | 2020-11-17 | 光谷技术股份公司 | 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体温检测方法及系统 |
CN112067139A (zh) * | 2020-09-10 | 2020-12-11 | 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热成像测温装置以及热成像测温方法 |
-
2021
- 2021-03-08 CN CN202110252242.XA patent/CN11302987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192184A1 (en) * | 2011-06-09 | 2014-07-10 | Guangzhou Sat Infrared Technology Co., Ltd. | Forest fire early-warning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infrared thermal imaging technology |
CN102739963A (zh) * | 2012-06-06 | 2012-10-17 | 山东神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昼夜两用型高温移动目标检测报警系统及检测方法 |
CN103761826A (zh) * | 2012-09-10 | 2014-04-30 | 南京恩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热成像视频双鉴林火识别系统的识别方法 |
KR20180021521A (ko) * | 2016-08-22 | 2018-03-05 | 순천향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 열화상카메라를 이용한 화재감지 시스템 |
CN109717642A (zh) * | 2018-07-24 | 2019-05-07 | 永康市柴迪贸易有限公司 | 钢管玻璃式安全电视柜 |
CN110390788A (zh) * | 2019-08-21 | 2019-10-29 | 深圳云感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森林防火烟火识别方法及其系统 |
CN111613009A (zh) * | 2020-04-24 | 2020-09-01 | 杭州舜程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红外热成像的室内危险热源预测报警方法及其装置 |
CN111723861A (zh) * | 2020-06-17 | 2020-09-29 | 西安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煤矿控制挡板的煤矸石百分比识别方法 |
CN111938606A (zh) * | 2020-08-05 | 2020-11-17 | 光谷技术股份公司 | 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体温检测方法及系统 |
CN112067139A (zh) * | 2020-09-10 | 2020-12-11 | 广东天波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热成像测温装置以及热成像测温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朱桂明;程凌;李伟敏;: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化工安全隐患排查中的应用研究", 化学工程与装备, no. 10, pages 230 - 232 * |
杨永辰;米万升;李奇贤;孙越;李丽伟;: "红外热成像仪在判断采空区自燃中的应用效果模拟研究", 煤炭技术, no. 01, pages 147 - 150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04517A (zh) * | 2021-09-28 | 2021-12-17 | 浙江富春江环保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边界报警的二噁英在线检测系统 |
CN113804517B (zh) * | 2021-09-28 | 2022-05-03 | 浙江富春江环保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边界报警的二噁英在线检测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29878B (zh) | 2023-11-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029878B (zh) | 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并分级报警的方法 | |
CN112870589B (zh) | 一种振动筛上活性炭灭火降温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2870913B (zh) | 一种吸附塔前卸料斗活性炭灭火降温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2870912B (zh) | 一种吸附塔前料仓活性炭灭火降温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2834048A (zh) | 一种振动筛上活性炭高温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系统 | |
CN113359529A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煤炭加工抑尘系统装置及其抑尘方法 | |
CN112839202A (zh) | 基于跟踪定位技术的非道路移动机械黑烟监控系统及方法 | |
CN111965081A (zh) | 一种混合料粒度分析装置及系统 | |
CN109603409A (zh) | 一种烟气净化系统及烟气净化方法 | |
CN112857576B (zh) | 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高温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系统 | |
CN112870601B (zh) | 一种高温活性炭二次灭火降温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2758931B (zh) | 一种活性炭高温检测及自燃活性炭冷却熄灭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2892151B (zh) | 一种解析后卸料段高温活性炭熄灭冷却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2857578A (zh) | 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高温检测除尘方法及其系统 | |
CN112857580B (zh) | 一种活性炭烟气净化装置高温检测-排出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12880834B (zh) | 一种吸附塔前活性炭高温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系统 | |
CN112763073B (zh) | 一种自燃活性炭高温检测及冷却熄灭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2857577A (zh) | 一种高温活性炭检测及二次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5558739A (zh) | 烟气净化方法和烟气净化系统 | |
CN112834049B (zh) | 一种高温活性炭二次检测及二次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2875348B (zh) | 一种输送机后高温活性炭熄灭冷却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 |
CN214845089U (zh) | 一种带有冷却过滤装置的烟气分析仪 | |
CN112870911B (zh) | 一种解析后活性炭高温检测及熄灭降温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2624112B (zh) | 一种高温活性炭检测及落料通道处冷却的方法和系统 | |
CN113008375A (zh) | 一种高温活性炭检测及观察装置处冷却的方法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