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25942A - 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25942A
CN113025942A CN202110255827.7A CN202110255827A CN113025942A CN 113025942 A CN113025942 A CN 113025942A CN 202110255827 A CN202110255827 A CN 202110255827A CN 113025942 A CN113025942 A CN 1130259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entering
gear
plate
turn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558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悦
段成勇
游青山
屈贤
王晶晶
陆玉姣
王建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Priority to CN20211025582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259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259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594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3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CHEMICAL SURFACE TREATMENT; DIFFUSION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INHIBITING CORROSION OF METALLIC MATERIAL OR INCRUSTATION IN GENERAL
    • C23CCOATING METALLIC MATERIAL; COATING MATERIAL WITH METALLIC MATERIAL; SURFACE TREATMENT OF METALLIC MATERIAL BY DIFFUSION INTO THE SURFACE, BY CHEMICAL CONVERSION OR SUBSTITUTION; COATING BY VACUUM EVAPORATION, BY SPUTTERING, BY ION IMPLANTATION OR BY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IN GENERAL
    • C23C4/00Coating by spraying the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molten state, e.g. by flame, plasma or electric discharge
    • C23C4/12Coating by spraying the coating material in the molten state, e.g. by flame, plasma or electric dischar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thod of spray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涉及喷镀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架支座和固定喷头,机架支座顶端设有可转动的转盘支座,转盘支座底端下方设有固定喷头和活动喷头,固定喷头位于转盘支座圆心正下端,固定喷头与转盘支座之间设有第一气缸,活动喷头可沿转盘支座径向移动,活动喷头与滑动支座滑动连接,滑动支座与转盘支座滑动连接,转盘支座上设有调节组件调整活动喷头与转盘支座圆心之间的距离;通过机架支座底板上的光栅感应检测出零件的长度,通过PLC程序控制调节组件运动,从而调整活动喷头的位置,使得活动喷头能够与零件端部对齐,操作方便快捷,无需人工测量后调整,提高了零件喷镀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喷镀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
背景技术
喷镀又称热喷涂。用熔融状态的喷涂材料,以一动力装置喷涂到金属、合金、塑料、陶瓷等工件表面,形成一完整的覆盖层的技术,喷镀时将喷头均匀移动将镀层材料均匀覆盖在零件表面,针对一些尺寸较小的零部件,为了节约喷镀材料,采用环喷的加工方式,现有的喷镀装置在加工时针对不同尺寸的零件,需要通过人工继续调节喷头的位置,保证环喷时保证零件的边缘都能覆盖到,人工测量以及调节的效率低下,从而影响了整体的喷镀加工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包括机架支座和固定喷头,所述机架支座为设有进出料口的半封闭箱体,所述机架支座顶端中心开设有阶梯圆心通孔,通孔内设有可转动的转盘支座,所述转盘支座与所述机架支座顶板转动连接,所述转盘支座一侧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顶端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支座外圆周面开设有配合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齿槽,所述转盘支座与第一齿轮啮合连接;
所述转盘支座底端下方设有固定喷头和活动喷头,所述固定喷头位于转盘支座圆心正下端,固定喷头与转盘支座之间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顶端与转盘支座固定连接,第一气缸底端与固定喷头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喷头可沿所述转盘支座径向移动,移动范围不超过转盘支座的半径,所述活动喷头与滑动支座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支座与转盘支座滑动连接,所述转盘支座上设有调节组件调整活动喷头与转盘支座圆心之间的距离;
所述转盘支座底板上设有对中板,所述对中板与转盘支座同轴设置,所述对中板收纳在所述转盘支座底板开设圆槽内,对中板顶面与所述转盘支座底面上表面平齐,所述对中板上设有对中组件,用于调整零件处于对中板的中心位置,所述对中板靠近进料端设有光栅,所述光栅与对中组件和调节组件的驱动端通过PLC控制连接;
所述对中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对中块和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对中块组成,所述第一对中块设置在进料方向侧,所述对中板上沿对中板为圆心圆周等距开设四组矩形孔,所述第一对中块和第二对中块下方分别收纳在四组矩形孔内,所述第一对中块和第二对中块均沿矩形孔滑动,所述对中板上开设有容纳第一对中块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位于进料方向上设置的矩形孔远离对中板圆心端,所述第一对中块短于第二对中块;
所述转盘支座上还设有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上设有感应传感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齿条、第三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设在所述转盘支座上方,所述第一齿条与转盘支座滑动连接,所述转盘支座轴向开设有腰型孔,所述滑动支座顶端的圆杆沿所述腰型孔滑动,所述滑动支座顶端与所述第一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设在第一齿条一侧与第一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转盘支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的齿数比为2:1,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转盘支座顶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上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齿条沿进料方向水平往复移动;
所述第二齿轮顶端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二齿轮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顶端设有第二气缸,所述连接板与第二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齿轮套接在所述转盘支座开设的固定轴上,所述第三齿轮与固定轴阻尼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一侧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靠近第三齿轮侧开设有配合第三齿轮啮合的齿槽,所述限位块底端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收纳在所述转盘支座开设的第二滑槽内,所述固定块远离第三齿轮端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介于固定块与第二滑槽之间。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块一侧设有相互配合上斜块和下斜块,所述下斜块与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上斜块设在下斜块上方,所述限位块斜面朝上,所述上斜块斜面朝下可垂直上下滑动,所述上斜块远离斜面端与所述转盘支座上设置的固定板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延伸端位于上斜块正上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对中板下方设有可转动的驱动转盘,所述驱动转盘与对中板同轴,所述驱动转盘上圆周阵列开设四组弧形孔,四组所述弧形孔自驱动转盘圆心端朝外端发展,所述第一对中块和第二对中块底端设有圆杆,所述第一对中块和第二对中块底端的圆杆分别收纳在弧形孔内,沿弧形孔滑动,所述驱动转盘可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对中块底端圆杆设定有垫片跟随驱动转盘上下移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矩形孔内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顶端与矩形孔铰接,所述挡板底端设有连杆和连接座,所述连杆一端与挡板铰接,所述连杆另一端与连接座铰接,所述连接座收纳在所述对中板底面开设的第三滑槽内,所述连接座沿第三滑槽滑动,所述连接座远离连杆端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收纳在第三滑槽内,所述连接座远离连杆的侧面上设有金属块,所述第三滑槽内靠近第一弹簧、的侧壁上设有电磁铁、所述对中板底端位于电磁铁、一侧设有触发开关。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传输带和推料板,所述传输带的传输方向与进料方向垂直设置,所述传输带设在推料板与机架支座进料口之间,所述推料板背侧设有第三气缸,所述推料板与第三气缸活塞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链条,所述链条收纳在所述机架支座两侧的侧板开设的凹槽内,所述链条中间设有用于卸料的卸料推杆,所述卸料推杆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链条上的链节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光栅自动识别出零件的长度,并根据零件的长度自动调整活动喷头的位置,使得活动喷头能够与零件端部对齐,操作方便快捷,无需人工测量后调整,提高了零件喷镀的加工效率,同时调节精度高,保证了喷镀的质量,节约了喷镀的材料。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调节组件底部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对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对中组件底部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对中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对中板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转盘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传输带-1、机架支座-2、推料板-3、限位杆-4、第一齿条-5、转盘支座-6、第一齿轮-7、第二齿条-8、第二齿轮-9、第三齿轮-10、链条-11、对中板-12、驱动转盘-13、第一对中块-14、第二对中块-15、限位块-16、上斜块-17、连接板-18、滑动支座-19、活动喷头-20、固定喷头-21、第一气缸-22、挡板-23、连杆-24、连接座-25、第一弹簧-26、触发开关-27、腰型孔-61、固定轴-62、第一滑槽-63、第二滑槽-64、固定板-65、第一电机-71、丝杠-81、第二电机-82、第二气缸-91、卸料推杆-111、光栅-121、矩形孔-122、第一凹槽-123、第三滑槽-125、电磁铁-126、第三电机-131、连接板-132、第四气缸-133、第三弹簧-161、下斜块-162、固定块-163、滑轨-191、支架-201、第三气缸-301、第二弹簧-401、弧形孔-13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包括机架支座2和固定喷头21,机架支座2为设有进出料口的半封闭箱体,机架支座2顶端中心开设有阶梯圆心通孔,通孔内设有可转动的转盘支座6,转盘支座6与机架支座2顶板转动连接,转盘支座6一侧设有第一齿轮7,第一齿轮7顶端设有第一电机71,第一齿轮7与第一电机71输出轴固定连接,转盘支座6外圆周面开设有配合第一齿轮7啮合的齿槽,转盘支座6与第一齿轮7啮合连接;喷镀时通过第一电机71驱动第一齿轮7转动,第一齿轮7通过啮合传动驱动转盘支座6转动;
转盘支座6底端下方设有固定喷头21和活动喷头20,固定喷头21位于转盘支座6圆心正下端,固定喷头21与转盘支座6之间设有第一气缸22,第一气缸22顶端与转盘支座6固定连接,第一气缸22底端与固定喷头21固定连接,第一气缸22可以调节固定喷头21与零件的之间距离,在固定喷头21上设有距离传感器,传感器通过测量固定喷头21与零件之间的距离,进行自适应调节,驱动第一气缸22伸缩进行调整,活动喷头20可沿转盘支座6径向移动,移动范围不超过转盘支座6的半径,活动喷头20与滑动支座19滑动连接,滑动支座19与转盘支座6滑动连接,转盘支座6上设有调节组件调整活动喷头20与转盘支座6圆心之间的距离;
转盘支座6底板上设有对中板12,对中板12与转盘支座6同轴设置,对中板12收纳在转盘支座6底板开设圆槽内,对中板12顶面与转盘支座6底面上表面平齐,对中板12上设有对中组件,用于调整零件处于对中板12的中心位置,对中板12靠近进料端设有光栅121,光栅121与对中组件和调节组件的驱动端通过PLC控制连接;当零件底端开始覆盖住光栅121时,光栅121传递信号至PLC,PLC控制调节组件的相关驱动源工作,当零件完全通过光栅121后,PLC控制驱动源停止工作,从而实现智能识别启动功能;
对中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对中块14和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对中块15组成,第一对中块14设置在进料方向侧,对中板12上沿对中板12为圆心圆周等距开设四组矩形孔122,第一对中块14和第二对中块15下方分别收纳在四组矩形孔122内,第一对中块14和第二对中块15均沿矩形孔122滑动,对中板12上开设有容纳第一对中块14的第一凹槽123,第一凹槽123位于进料方向上设置的矩形孔122远离对中板12圆心端,第一对中块14的初始状态为收纳在第一凹槽123内,从而避免上料时干涉零件的移动,第一对中块14短于第二对中块15,当零件移动至第一对中块14和第二对中块15之间时,通过同时驱动第一对中块14和第二对中块15运动,使得零件几何中心处于对中板12的圆心处,
转盘支座6上还设有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上料机构上设有感应传感器。
优选的,如图1和3所示,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齿条5、第三齿轮10、第二齿轮9和第二齿条8,第一齿条5设在转盘支座6上方,第一齿条5与转盘支座6滑动连接,转盘支座6轴向开设有腰型孔61,滑动支座19顶端的圆杆沿腰型孔61滑动,滑动支座19顶端与第一齿条5固定连接,第三齿轮10设在第一齿条5一侧与第一齿条5啮合连接,第三齿轮10与转盘支座6转动连接,第三齿轮10与第二齿轮9啮合连接,第二齿轮9与第三齿轮10的齿数比为2:1,第二齿轮9与第二齿条8啮合连接,第二齿条8与转盘支座6顶板滑动连接,第二齿条8上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齿条8沿进料方向水平往复移动,工作时,通过光栅121感应测量出的零件的长度,通过PLC控制第二电机82驱动第二齿条8移动等同于零件长度的位移量,通过第二齿轮9和第三齿轮10啮合传动,传递至第一齿条5的移动量即为零件长度的一半,同时设定第一电机71,使得转盘支座6的初始位置和终点位置为第二齿轮9和第三齿轮10可以啮合的位置,当加工完一个零件后,通过第二电机82控制第二齿条8移动,使得第一齿条5运动至初始位置;第二齿轮9顶端设有连接板18第二齿轮9与连接板18转动连接,连接板18顶端设有第二气缸91,连接板18与第二气缸91活塞杆固定连接,当第一齿条5位置调整结束后,通过第二气缸91驱动连接板18上移,从而使得第二齿轮9与第三齿轮10脱离啮合,转盘支座6即可在第一齿轮7的驱动下转动进行喷镀加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9和10所示,第三齿轮10套接在转盘支座6开设的固定轴62上,第三齿轮10与固定轴62阻尼转动连接,第三齿轮10一侧设有限位块16,限位块16靠近第三齿轮10侧开设有配合第三齿轮10啮合的齿槽,限位块16底端设有固定块163,固定块163收纳在转盘支座6开设的第二滑槽64内,固定块163远离第三齿轮10端设有第三弹簧161,第三弹簧161介于固定块163与第二滑槽64之间,限位块16通过与第三齿轮10啮合对第三齿轮10进行限位固定,同时,也可以将限位块16靠近第三齿轮10端设置橡胶块,同样可以实现对第三齿轮10的限位固定,防止转盘支座6转动时,第三齿轮10出现晃动,由于转速较慢,因此对第三齿轮10的固定力不需要太大,同时第三齿轮10与固定轴62阻尼转动连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优选的,如图3和9所示,限位块16一侧设有相互配合上斜块17和下斜块162,下斜块162与限位块16固定连接,上斜块17设在下斜块162上方,限位块16斜面朝上,上斜块17斜面朝下可垂直上下滑动,上斜块17远离斜面端与转盘支座6上设置的固定板65滑动连接,连接板18的延伸端位于上斜块17正上方,当第二气缸91驱动连接板18下移动时,上斜块17对下斜块162施加向后的挤压力,从而驱动限位块16远离第三齿轮10端移动脱离对第三齿轮10的限制,当连接板18上移动时,在第三弹簧161的作用下,限位块16靠近第三齿轮10移动,同时驱动上斜块17上移动。
如图1所示,第二齿条8上设有丝杠81,第二齿条8与丝杠81螺纹连接,丝杠81与机架支座2顶板上设置的支架201转动连接,丝杠81一端与第二电机82输出轴固定连接,通过第二电机82控制第二齿条8的移动,传动精度较高,且平稳性较好。
如图5所示,在对中板12下方设有可转动的驱动转盘13,驱动转盘13与对中板12同轴,驱动转盘13上圆周阵列开设四组弧形孔1301,四组弧形孔1301自驱动转盘13圆心端朝外端发展,第一对中块14和第二对中块15底端设有圆杆,第一对中块14和第二对中块15底端的圆杆分别收纳在弧形孔1301内,沿弧形孔1301滑动,当驱动转盘13顺时针转动时,驱动第一对中块14和第二对中块15朝对中板12圆心处移动,从而推动零件使得零件几何中心与对中板12的中心重合,驱动转盘13可上下移动,第一对中块14底端圆杆设定有垫片跟随驱动转盘13上下移动当驱动转盘13上移时,第一对中块14从第一凹槽123内顶出。
如图6和8所示,在矩形孔122内设有挡板23,挡板23顶端与矩形孔122铰接,挡板23底端设有连杆24和连接座25,连杆24一端与挡板23铰接,连杆24另一端与连接座25铰接,连接座25收纳在对中板12底面开设的第三滑槽125内,连接座25沿第三滑槽125滑动,连接座25远离连杆24端设有第一弹簧26、第一弹簧26、收纳在第三滑槽125内,连接座25远离连杆24的侧面上设有金属块,第三滑槽125内靠近第一弹簧26、的侧壁上设有电磁铁126、对中板12底端位于电磁铁126、一侧设有触发开关27,当驱动转盘13与对中板12低端的触发开关27接触时,电磁铁126、通电产生磁力,吸附连接座25从而驱动挡板23逆时针翻转并与矩形孔122的侧壁贴合,当驱动转盘13脱离触发开关27时,电磁铁126、断电,在第一弹簧26、的弹力作用下,使得挡板23顺时针转动九十度,避免喷镀用材料溢出在驱动转盘13上,造成额外的浪费。
优选的,如图2所示,在驱动转盘13底端设有第三电机131,驱动转盘13与第三电机1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即通过第三电机131驱动驱动转盘13转动,第三电机131底端固定安装在连接板132上,连接板132上设有第四气缸133,第四气缸133活塞杆与机架支座2底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如图1所示,上料机构包括传输带1和推料板3,传输带1的传输方向与进料方向垂直设置,传输带1设在推料板3与机架支座2进料口之间,推料板3背侧设有第三气缸301,推料板3与第三气缸301活塞杆固定连接,零件通过传输带1传输至推料板3正前面,通过推料板3上的传感器感应到后驱动第三气缸301工作,推料板3推动零件进行上料,在进料口两侧还对称设有限位杆4,限位杆4通过第二弹簧401与机架支座两侧的侧板固定连接,用于保持零件上料时处于对中位置。
优选的,如图2所示,下料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链条11,链条11收纳在机架支座2两侧的侧板开设的凹槽内,链条11中间设有用于卸料的卸料推杆111,卸料推杆111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链条11上的链节固定连接,当零件喷镀加工完毕后,通过链条11工作,链条11上的卸料推杆111将零件推至出料口侧。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零件经推料板3从传输带1沿进料侧推至对中板12上,当零件前端首次抵达光栅121处时,光栅121感应到信号通过PLC开始启动第二电机82工作,第二电机82驱动第二齿条8相反与进料方向移动,此时,第二齿轮9以处于第二齿条8和第三齿轮10之间,从而通过第二齿条8、第二齿轮9、第三齿轮10之间的啮合,最终驱动第一齿条5移动,从而调整活动喷头20的位置,当零件完全通过光栅121时,第二电机82停止运动,此时第二齿条8的位移量等于零件进料方向的长度,由于第三齿轮10的齿数是第二齿轮9的一半,因此,第一齿条5的位移量为零件的一半,从而刚好正正对于零件的边缘,即自动识别出零件的长度并根据零件的长度自动调整活动喷头20的位置,操作方便快捷,无需人工调整,提高了零件喷镀的加工效率,同时调节精度高,保证了喷镀的质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因此,从任意一处来说,都应将实施例看作是指导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有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包括机架支座(2)和固定喷头(21),所述机架支座(2)为设有进出料口的半封闭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支座(2)顶端中心开设有阶梯圆心通孔,通孔内设有可转动的转盘支座(6),所述转盘支座(6)与所述机架支座(2)顶板转动连接,所述转盘支座(6)一侧设有第一齿轮(7),所述第一齿轮(7)顶端设有第一电机(71),所述第一齿轮(7)与第一电机(71)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转盘支座(6)外圆周面开设有配合所述第一齿轮(7)啮合的齿槽,所述转盘支座(6)与第一齿轮(7)啮合连接;
所述转盘支座(6)底端下方设有固定喷头(21)和活动喷头(20),所述固定喷头(21)位于转盘支座(6)圆心正下端,固定喷头(21)与转盘支座(6)之间设有第一气缸(22),所述第一气缸(22)顶端与转盘支座(6)固定连接,第一气缸(22)底端与固定喷头(2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喷头(20)可沿所述转盘支座(6)径向移动,移动范围不超过转盘支座(6)的半径,所述活动喷头(20)与滑动支座(19)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支座(19)与转盘支座(6)滑动连接,所述转盘支座(6)上设有调节组件调整活动喷头(20)与转盘支座(6)圆心之间的距离;
所述转盘支座(6)底板上设有对中板(12),所述对中板(12)与转盘支座(6)同轴设置,所述对中板(12)收纳在所述转盘支座(6)底板开设圆槽内,对中板(12)顶面与所述转盘支座(6)底面上表面平齐,所述对中板(12)上设有对中组件,用于调整零件处于对中板(12)的中心位置,所述对中板(12)靠近进料端设有光栅(121),所述光栅(121)与对中组件和调节组件的驱动端通过PLC控制连接;
所述对中组件包括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一对中块(14)和两组对称设置的第二对中块(15)组成,所述第一对中块(14)设置在进料方向侧,所述对中板(12)上沿对中板(12)为圆心圆周等距开设四组矩形孔(122),所述第一对中块(14)和第二对中块(15)下方分别收纳在四组矩形孔(122)内,所述第一对中块(14)和第二对中块(15)均沿矩形孔(122)滑动,所述对中板(12)上开设有容纳第一对中块(14)的第一凹槽(123),所述第一凹槽(123)位于进料方向上设置的矩形孔(122)远离对中板(12)圆心端,所述第一对中块(14)短于第二对中块(15);
所述转盘支座(6)上还设有上料机构和下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上设有感应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齿条(5)、第三齿轮(10)、第二齿轮(9)和第二齿条(8),所述第一齿条(5)设在所述转盘支座(6)上方,所述第一齿条(5)与转盘支座(6)滑动连接,所述转盘支座(6)轴向开设有腰型孔(61),所述滑动支座(19)顶端的圆杆沿所述腰型孔(61)滑动,所述滑动支座(19)顶端与所述第一齿条(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齿轮(10)设在第一齿条(5)一侧与第一齿条(5)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10)与转盘支座(6)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10)与第二齿轮(9)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轮(9)与第三齿轮(10)的齿数比为2:1,所述第二齿轮(9)与第二齿条(8)啮合连接,所述第二齿条(8)与所述转盘支座(6)顶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齿条(8)上设有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齿条(8)沿进料方向水平往复移动;
所述第二齿轮(9)顶端设有连接板(18)所述第二齿轮(9)与连接板(18)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8)顶端设有第二气缸(91),所述连接板(18)与第二气缸(91)活塞杆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齿轮(10)套接在所述转盘支座(6)开设的固定轴(62)上,所述第三齿轮(10)与固定轴(62)阻尼转动连接,所述第三齿轮(10)一侧设有限位块(16),所述限位块(16)靠近第三齿轮(10)侧开设有配合第三齿轮(10)啮合的齿槽,所述限位块(16)底端设有固定块(163),所述固定块(163)收纳在所述转盘支座(6)开设的第二滑槽(64)内,所述固定块(163)远离第三齿轮(10)端设有第三弹簧(161),所述第三弹簧(161)介于固定块(163)与第二滑槽(6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6)一侧设有相互配合上斜块(17)和下斜块(162),所述下斜块(162)与限位块(16)固定连接,所述上斜块(17)设在下斜块(162)上方,所述限位块(16)斜面朝上,所述上斜块(17)斜面朝下可垂直上下滑动,所述上斜块(17)远离斜面端与所述转盘支座(6)上设置的固定板(65)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18)的延伸端位于上斜块(17)正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中板(12)下方设有可转动的驱动转盘(13),所述驱动转盘(13)与对中板(12)同轴,所述驱动转盘(13)上圆周阵列开设四组弧形孔(1301),四组所述弧形孔(1301)自驱动转盘(13)圆心端朝外端发展,所述第一对中块(14)和第二对中块(15)底端设有圆杆,所述第一对中块(14)和第二对中块(15)底端的圆杆分别收纳在弧形孔(1301)内,沿弧形孔(1301)滑动,所述驱动转盘(13)可上下移动,所述第一对中块(14)底端圆杆设定有垫片跟随驱动转盘(13)上下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孔(122)内设有挡板(23),所述挡板(23)顶端与矩形孔(122)铰接,所述挡板(23)底端设有连杆(24)和连接座(25),所述连杆(24)一端与挡板(23)铰接,所述连杆(24)另一端与连接座(25)铰接,所述连接座(25)收纳在所述对中板(12)底面开设的第三滑槽(125)内,所述连接座(25)沿第三滑槽(125)滑动,所述连接座(25)远离连杆(24)端设有第一弹簧(26)所述第一弹簧(26)收纳在第三滑槽(125)内,所述连接座(25)远离连杆(24)的侧面上设有金属块,所述第三滑槽(125)内靠近第一弹簧(26)的侧壁上设有电磁铁(126),所述对中板(12)底端位于电磁铁(126)一侧设有触发开关(2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传输带(1)和推料板(3),所述传输带(1)的传输方向与进料方向垂直设置,所述传输带(1)设在推料板(3)与机架支座(2)进料口之间,所述推料板(3)背侧设有第三气缸(301),所述推料板(3)与第三气缸(301)活塞杆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对称设置的链条(11),所述链条(11)收纳在所述机架支座(2)两侧的侧板开设的凹槽内,所述链条(11)中间设有用于卸料的卸料推杆(111),所述卸料推杆(111)两端分别与两侧的链条(11)上的链节固定连接。
CN202110255827.7A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 Withdrawn CN1130259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5827.7A CN113025942A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55827.7A CN113025942A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5942A true CN113025942A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67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55827.7A Withdrawn CN113025942A (zh) 2021-03-09 2021-03-09 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2594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3444A (zh) * 2022-03-03 2022-07-05 高恒 一种钛合金新材料用高效纳米喷镀设备
CN116060664A (zh) * 2023-03-03 2023-05-05 南京农业大学 智能化轴承座制造设备及其节能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3444A (zh) * 2022-03-03 2022-07-05 高恒 一种钛合金新材料用高效纳米喷镀设备
CN116060664A (zh) * 2023-03-03 2023-05-05 南京农业大学 智能化轴承座制造设备及其节能方法
CN116060664B (zh) * 2023-03-03 2023-08-08 南京农业大学 智能化轴承座制造设备及其节能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25942A (zh) 一种基于智能识别的机械零部件自动化纳米喷镀装置
CN111618456B (zh) 一种智能气动卡盘及激光切割机
US5784932A (en) Rotary indexing table
CN212121881U (zh) 一种圆管冲弧机自动换向进料装置
CN114210586B (zh) 一种微钻在线分检系统
CN112439880A (zh) 一种低压铸造水冷机壳螺旋砂芯的输送系统
KR101800836B1 (ko) 사출물의 게이트 절단장치
CN214557444U (zh)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送料机的自动推料装置
CN111644765B (zh) 一种激光切割机的管材检测方法
CN114985589A (zh) 一种精确分度机构及冲压机
CN108656597B (zh) 一种多工位数控液压机
CN110625885A (zh) 一种手机充电头加工用立式注塑机
CN109434405A (zh) 一种阶梯轴定向装配上料检测装置
CN219075836U (zh) 一种全自动带对位纸管切割机
JPH0123250B2 (zh)
CN110026323B (zh) 自动涂胶设备
CN219805689U (zh) 一种龙门加工中心附件头输送装置
CN218425754U (zh) 一种汽车传感器外壳加工装置
CN111014766A (zh) 一种电机轴孔加工设备
CN114734094B (zh) 一种无缝钢管制造用钢坯切段装置
CN115255664B (zh) 一种自动化激光切割流水线及其加工方法
CN220011152U (zh) 板材对中装置及板材生产线
CN218903997U (zh) 激光打标机
CN209139627U (zh) 一种弯边机的工件检测装置
CN219649332U (zh) 数控机床的送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