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15223A - 一种监控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监控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15223A
CN113015223A CN202110281334.0A CN202110281334A CN113015223A CN 113015223 A CN113015223 A CN 113015223A CN 202110281334 A CN202110281334 A CN 202110281334A CN 113015223 A CN113015223 A CN 1130152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mobile communication
monitoring
terminal equipment
generation mob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8133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盛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8133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152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152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52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监控方法及装置,如果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组件基于第一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获得监控策略;基于监控策略获得与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基于监控策略如果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以使终端设备基于第二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对终端设备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自动监控,以在满足回退条件时切换至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在保证移动通信网络接入的同时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Description

一种监控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监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如果终端设备所处位置能够基于多种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终端设备选择多种移动通信技术中最优的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例如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和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中选择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但是采用的移动通信技术越优终端设备的功耗也越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监控方法及装置。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监控方法,包括:
如果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组件基于第一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获得监控策略;
基于所述监控策略获得与所述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
基于所述监控策略如果所述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二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所述第二网络模式下,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位置可基于所述第一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但因为当前与所述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回退至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所述移动通信网络。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监控策略如果所述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包括:
基于监控策略如果与当前运行时间段相关的流量使用数据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
可选的,所述基于监控策略如果与当前运行时间段相关的流量使用数据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包括:
基于监控策略如果与当前运行时间段相关的历史流量使用数据满足所述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所述历史流量使用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历史时间段的流量使用数据,所述历史时间段和当前运行时间段相关,所述历史流量使用数据对应的回退条件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历史时间段没有使用流量或使用的流量小于其他历史时间段使用的流量;
或者
基于监控策略如果当前运行时间段下剩余流量数据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所述剩余流量数据对应的回退条件指示终端设备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时剩余流量数据的最小值。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监控策略如果所述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包括:
基于所述监控策略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为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的标识信息,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所述第二网络模式下;
所述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存储有采用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且所述终端设备中采用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程序根据应用程序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监控策略如果所述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包括:
基于所述监控策略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电量小于电量阈值且第一网络参数体现的网络性能差于所述第二网络参数体现的网络性能,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所述第二网络模式下;
所述第一网络参数是所述终端设备以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时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参数,所述第二网络参数是所述终端设备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时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参数。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监控策略如果所述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包括:
基于第一监控策略如果与所述第一监控策略对应的第一目标运行参数指示维持在所述第一网络模式下,监测第二监控策略对应的第二目标运行参数;
基于第二监控策略如果第二目标运行参数满足所述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所述第二网络模式下,所述监控策略包括所述第一监控策略和所述第二监控策略,所述第二监控策略是所述第一监控策略的下一级监控策略,且所述第一目标运行参数和所述第二目标运行参数不同。
可选的,所述基于第一监控策略如果与所述第一监控策略对应的第一目标运行参数指示维持在所述第一网络模式下,监测第二监控策略对应的第二目标运行参数;基于第二监控策略如果第二目标运行参数满足所述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所述第二网络模式下包括:
基于硬件监控策略如果与所述硬件监控策略对应的硬件运行参数指示维持在所述第一网络模式下,监测网络监控策略对应的第一网络参数和第二网络参数,所述第一网络参数是所述终端设备以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时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参数,所述第二网络参数是所述终端设备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时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参数;
基于网络监控策略如果所述第一网络参数体现的网络性能优于所述第二网络参数体现的网络性能,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时间段;
如果所述运行时间段处于回退监测时间段内,监测流量监控策略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流量使用数据和/或所述终端设备是否连接其他类型网络;
基于所述流量监控策略如果所述流量使用数据满足所述流量使用数据的回退条件和/或所述终端设备连接其他类型网络,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所述第二网络模式下。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流量监控策略如果所述流量使用数据不满足所述流量使用数据的回退条件和/或所述终端设备没有连接其他类型网络,监测应用监控策略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应用监控策略如果所述应用类型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为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的标识信息,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所述第二网络模式下;
所述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存储有采用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且所述终端设备中采用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程序根据应用程序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监控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如果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组件基于第一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获得监控策略;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监控策略获得与所述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
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监控策略如果所述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二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指令,以实现上述监控方法。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监控方法。
上述监控方法及装置,如果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组件基于第一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获得监控策略;基于监控策略获得与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基于监控策略如果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以使终端设备基于第二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对终端设备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自动监控,以在满足回退条件时切换至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在保证移动通信网络接入的同时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其中终端设备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是基于监控策略确定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执行,对于终端设备可设置多个监控策略和与每个监控策略匹配的回退条件,从多个监控策略监控终端设备,从而能够在不同回退条件下切换终端设备基于的移动通信技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方式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方法的示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方法的可选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1:如果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组件基于第一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获得监控策略。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组件对应的网络模式包括:第一网络模式和第二网络模式,第一网络模式对应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二网络模式对应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如果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一网络模式下,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处于第一网络模式下;如果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终端设备可以基于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处于第二网络模式下。
例如第一网络模式为5G网络模式,其对应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二网络模式为4G网络模式,其对应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此处是举例说明,本实施例中,N的取值可以是但不限于是4。
如果终端设备所处位置的移动通信网络能够处于第一网络模式和第二网络模式下的一种,说明终端设备可基于第一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或者基于第二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如果终端设备能够基于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或者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组件会基于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并且在基于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中,终端设备获得监控策略。
其中监控策略用于对终端设备的接入进行监控,例如监控策略用于对终端设备是否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进行监控。终端设备中可设置有至少一个监控策略,不同监控策略针对终端设备的不同运行参数,以通过不同运行参数对终端设备是否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进行监控,这样可满足多方面监控的要求。在对终端设备进行监控过程中,可采用每个监控策略分别进行监控,也可以将多个监控策略相结合使用,其基于不同监控策略的监控过程后续会详细说明。
102:基于监控策略获得与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在本实施例中,与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是在终端设备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会持续变化的参数,目标运行参数之所以持续变化是受到终端设备运行影响,而与终端设备所在环境状况无关。
例如终端设备的屏幕亮度,环境亮度越大屏幕亮度也越大,环境亮度越小屏幕亮度也越小,因此屏幕亮度受到环境亮度影响,在基于环境亮度控制屏幕亮度过程中,无论终端设备以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还是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屏幕亮度与终端设备当前采用的移动通信技术无关。对于终端设备的电量、温度和剩余流量来说,无论终端设备以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还是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终端设备的电量会逐渐降低、温度可能会持续升高、剩余流量会逐渐减少,因此这些参数能够作为目标运行参数,以对终端设备是否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进行监控。
在本实施例中,监控策略不同,获得的目标运行参数可能不同。例如监控策略包括至少一种监控策略,如监控策略包括:硬件监控策略、网络监控策略、流量监控策略和应用监控策略中的至少一种,硬件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可以是硬件运行参数,是终端设备自身内部硬件的运行参数,如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剩余电量和温度中的一种;网络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可以是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参数,如终端设备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或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参数。
流量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可以是终端设备的流量使用数据,如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历史流量使用数据、剩余流量使用数据和是否连接其他类型网络;历史流量使用数据用于表征历史时间段内的流量使用,其他类型网络可以是无线网络;应用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可以是终端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对于不同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的获得过程本实施例不再阐述,上述列举了多个监控策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限于上述监控策略以及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
103:基于监控策略如果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以使终端设备基于第二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从而使终端设备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
回退条件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时目标运行参数所满足的条件,监控策略不同目标运行参数不同,对应的回退条件也不同,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基于不同的目标运行参数对其是否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进行监控。例如目标运行参数为历史流量使用数据,回退条件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历史时间段没有使用流量或使用的流量小于其他历史时间段使用的流量,如回退条件用于设置一个阈值。如果历史流量使用数据小于阈值,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即控制终端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
在本实施例中,监控策略包括至少一种监控策略,在基于监控策略对终端设备进行监控过程中,可选择一种监控策略或多种监控策略相结合。例如监控策略包括:硬件监控策略、网络监控策略、流量监控策略和应用监控策略中的至少一种。终端设备可选择其中一种监控策略,如上述监控策略对应有使用时间,硬件监控策略对应的使用时间为第一时间段、流量监控策略对应的使用时间为第二时间段,第一时间段可以是[8:00,24:00],第二时间段可以是(24:00,8:00)。
如果终端设备当前处于第一时间段内,基于硬件监控策略对终端设备进行监控,则获得硬件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基于硬件监控策略如果其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如果终端设备当前处于第二时间段内,基于流量监控策略对终端设备进行监控,则获得流量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基于流量控制策略如果其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
当然,终端设备还可以基于多种监控策略对终端设备进行监控,如多种监控策略对应有优先级。终端设备从优先级排名为第一的监控策略开始判定,如果从优先级排名为第一的监控策略开始持续判定出各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不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维持在第一网络模式下;然后基于下一优先级的监控策略继续判定,如果下一优先级的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
在本实施例中,处于第一网络模式下的移动通信网络可采用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中的一种方式,如果采用非独立组网,终端设备中的无线通信组件包括:无线控制组件、第一射频链路驱动组件、第二射频链路驱动组件和天线,第一射频链路驱动组件对应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二射频链路驱动组件对应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应的如果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无线控制组件、第一射频链路驱动组件和天线处于开启状态,第二射频链路驱动组件处于关闭状态,以使得终端设备基于第二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
如果采用独立组网,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组件包括第一无线通信组件和第二无线通信组件,第一无线通信组件支持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第二无线通信组件支持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如果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控制第一无线通信组件处于开启状态且第二无线通信组件处于关闭状态。如果在以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无线通信组件使用与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对应的天线阵列,在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与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对应的天线阵列也被关闭。例如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可使用5G mmW组件(毫米波组件,可视为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使用的天线阵列),则在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关闭5G mmW组件。
上述监控方法,如果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组件基于第一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获得监控策略;基于监控策略获得与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基于监控策略如果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以使终端设备基于第二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对终端设备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自动监控,以在满足回退条件时切换至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在保证移动通信网络接入的同时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其中终端设备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是基于监控策略确定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执行,对于终端设备可设置多个监控策略和与每个监控策略匹配的回退条件,从多个监控策略监控终端设备,从而能够在不同回退条件下切换终端设备基于的移动通信技术。
请参见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监控方法的可选流程,在图1基础上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04:如果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输出提示信息。其中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当前位置可基于第一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但因为当前与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回退至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
输出提示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提示终端设备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原因。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提升至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指令,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一网络模式下,以使终端设备基于第一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例如提示信息中还可以设置有提升至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操作,如在提示信息中还可以设置有提升至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控件,如果监测到该控件被触发,确定接收到提升至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指令。
上述监控方法,如果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输出提示信息,以通过提示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原因,并通过提示信息能够确定终端设备在当前位置可基于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这样如果终端设备希望提升至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仍可通过操作使终端设备提示至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
下面将对各监控策略进行说明,以阐述在不同监控策略下是如何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的:
第一种方式:监控策略是一种流量监控策略,基于监控策略如果与当前运行时间段相关的流量使用数据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例如基于监控策略如果与当前运行时间段相关的历史流量使用数据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
历史流量使用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历史时间段的流量使用数据,历史时间段和当前运行时间段相关,例如历史时间段和当前运行时间段是不同日期下的同一时间段,如当前运行时间段为当天的上午0:00至6:00,则历史时间段是当天之前的某一天的上午0:00至6:00,如可以是前三天的上午0:00至6:00。对于流量监控策略,其对应的回退条件指示终端设备在历史时间段没有使用流量或使用的流量小于其他历史时间段使用的流量。如基于其他历史时间段使用的流量确定回退条件对应的阈值,如果历史流量使用数据小于阈值,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
对于流量监控策略,其还可以采用其他监控方式,例如基于监控策略如果当前剩余流量数据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该流量监控策略下的回退条件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时剩余流量数据的最小值,如果当前剩余流量数据小于最小值,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又或者基于监控策略如果当前连接有其他类型网络,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例如如果当前连接有无线网络,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回退条件用于指示在以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时所连接的其他类型网络。
第二种方式:监控策略是一种应用监控策略,基于监控策略如果终端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为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的标识信息,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
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存储有采用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且终端设备中采用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程序根据应用程序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其中根据应用程序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可以是获得任一应用程序在终端设备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的第一使用次数以及在终端设备以第N+1代移动通信接收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的第二使用次数,如果第一使用次数大于第二使用次数,将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存储在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如果第一使用次数不大于第二使用次数,确定应用程序采用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则禁止将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存储在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
例如聊天类、微博类、微信类和twitter(推特)等社交类型应用程序默认采用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这些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存储在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视频类和游戏类应用程序默认采用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则这些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不会存储在目标标识信息集合;如果在以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通过微信进行视频电话的频率增多,意味着微信应用程序在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的使用次数增多,由此可将微信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从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去除,以动态调整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的标识信息。
第三种方式:监控策略是一种硬件监控策略,基于监控策略如果终端设备的剩余电量小于电量阈值且没有处于充电状态,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电量阈值可以是开启低功耗模式时的剩余电量,如电量阈值表示剩余10%的电量;硬件监控策略也可以是针对终端设备的温度,如果终端设备的温度持续稳定在一个温度阈值,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例如如果终端设备的温度持续稳定在60度(如在60度这一温度下持续了1分钟以上),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
第四种方式:监控策略是在终端设备的电量满足一定条件下的网络监控策略,基于监控策略如果终端设备的电量小于电量阈值且第一网络参数体现的网络性能差于第二网络参数体现的网络性能,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
第一网络参数是终端设备以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参数,第二网络参数是终端设备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参数。以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移动通信网络处于第一网络模式下,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移动通信网络处于第二网络模式下,相对应的获得第一网络参数和第二网络参数的方式如下:
分别对处于第一网络模式下的移动通信网络和处于第二网络模式下的移动通信网络进行扫描,得到第一网络参数和第二网络参数。在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之前,终端设备可进行网络扫描以扫描其能够接入网络的网络参数,因移动通信网络至少具有第一网络模式和第二网络模式,所以终端设备能够后台扫描第一网络模式和第二网络模式这两种网络模式,分别获得这两种网络模式下的工作频段、信号强度以及移动通信网络广播的系统参数等,则第一网络模式下的工作频段、信号强度以及移动通信网络广播的系统参数等为第一网络参数,第二网络模式下的工作频段、信号强度以及移动通信网络广播的系统参数等为第二网络参数。
又或者,在终端设备分别基于第一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和第二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情况下,获得第一网络参数和第二网络参数;如终端设备以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后获得表征终端设备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连接状态的第一网络参数,例如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后的RRC连接参数(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和上行功率,终端设备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后获得表征终端设备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连接状态的第二网络参数,例如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后的RRC连接参数和上行功率。
如果第一网络参数体现的网络性能差于第二网络参数体现的网络性能,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以保证终端设备的网络需求。例如第一网络参数和第二网络参数都是RSRP(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的取值越低,路径损耗越大,发射功率越大,耗电越快,因此在终端设备的电量小于电量阈值时,如果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对应的RSRP小于阈值而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对应的RSRP大于阈值,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如果终端设备的电路小于电量阈值,还可以判断是否处于充电状态下,如果没有处于充电状态下,结合第一网络参数和第二网络参数进行判定;如果处于充电状态下,控制无线通信组件维持在第一网络模式下。
第五种方式:相对于上述四种方式,第五种方式是至少基于两种监控策略,相对应的基于监控策略如果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包括:
基于第一监控策略如果与第一监控策略对应的第一目标运行参数指示维持在第一网络模式下,监测第二监控策略对应的第二目标运行参数。
基于第二监控策略如果第二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监控策略包括第一监控策略和第二监控策略,第二监控策略是第一监控策略的下一级监控策略,且第一目标运行参数和第二目标运行参数不同。
也就是说如果基于上一级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指示维持在第一网络模式下,继续根据下一级监控策略进行监控,以确定基于多种监控策略是否指示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如果基于多种监控策略指示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否则维持在第一网络模式下。
下面结合附图3进行说明,其中监控策略包括:硬件监控策略、网络监控策略、流量监控策略和应用监控策略,基于这些监控策略的监控过程如下:
301:基于硬件监控策略如果与硬件监控策略对应的硬件运行参数指示维持在第一网络模式下,监测网络监控策略对应的第一网络参数和第二网络参数,第一网络参数是终端设备以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参数,第二网络参数是终端设备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参数。
如硬件监控策略可以对终端设备的电量和温度中的至少一种进行监控,硬件运行参数可以包括电量和温度中的至少一种,如果电量小于电量阈值但没有处于充电状态,控制无线通信组件维持在第一网络模式下;如果温度小于温度阈值,控制无线通信组件维持在第一网络模式下。对于第一网络参数和第二网络参数的说明请参见上述实施例。
302:基于网络监控策略如果第一网络参数体现的网络性能优于第二网络参数体现的网络性能,获得终端设备的运行时间段。如果第一网络参数体现的网络性能优于第二网络参数体现的网络性能,确定以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网络性能更好,控制无线通信组件维持在第一网络模式下。
303:如果运行时间段处于回退监测时间段内,监测流量监控策略对应的终端设备的流量使用数据和/或终端设备是否连接其他类型网络。
回退监测时间段可以是终端设备使用移动通信网络的可能性小的时间段,如回退监测时间段可以是夜晚,如24:00至6:00,在这一时间段用户可能处于休息状态,用户使用终端设备的可能性小,相对应的终端设备使用移动通信网络的可能性小于其他时间段使用移动通信网络的可能性。如果运行时间段处于回退监测时间段内,可继续基于流量监控策略进行判定,具体获得终端设备的流量使用数据和/或终端设备是否连接其他类型网络。
终端设备的流量使用数据可以是终端设备的历史流量使用数据和终端设备的当前剩余流量数据,对于历史流量使用数据和当前剩余流量数据的说明请参见上述说明。
304:基于流量监控策略如果流量使用数据满足流量使用数据的回退条件和/或终端设备连接其他类型网络,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
例如历史流量使用数据的回退条件指示终端设备在历史时间段没有使用流量或使用的流量小于其他历史时间段使用的流量。如基于其他历史时间段使用的流量确定回退条件对应的阈值,如果历史流量使用数据小于阈值,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当前剩余流量数据的回退条件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时剩余流量数据的最小值,如果当前剩余流量数据小于最小值,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
305:基于流量监控策略如果流量使用数据不满足流量使用数据的回退条件和/或终端设备没有连接其他类型网络,监测应用监控策略对应的终端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
306:基于应用监控策略如果应用类型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为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的标识信息,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
其中,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存储有采用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且终端设备中采用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程序根据应用程序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下面以示例进行说明,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为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示例下的各种监控策略如下:
1、终端设备的温度达到60度且在60度这一温度下持续了1分钟以上,回退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2、终端设备处于低电量(10%以下)且没有处于充电状态,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对应的RSRP小于阈值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对应的RSRP大于阈值,则回退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3、设计夜晚模式,夜晚模式指向回退监测时间段,如回退监测时间段可以是24:00至6:00,持续动态监测前3天同个时间段内未使用流量或未使用超过1M每秒的数据网络,则回退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4、当前剩余流量数据小于1G,则回退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5、如果当前连接有无线网络,则回退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6、设置目标标识信息集合,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存储有采用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程序的标识,如果设置请参见上述说明。
对于上述六种监控策略,对应的监控过程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401: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组件基于第一网络模式对应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
402:终端设备的温度是否达到60度且在60度这一温度下持续了1分钟以上,如果是执行步骤403,如果否执行步骤404。
403: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以使终端设备基于第二网络模式对应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即回退至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404:终端设备是否处于低电量(10%以下)且没有处于充电状态,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对应的RSRP小于阈值而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对应的RSRP大于阈值,如果是执行步骤403,如果否执行步骤405。
405:当前运行时间段处于退监测时间段,持续动态监测前3天同个时间段内是否未使用流量或是否未使用超过1M每秒的数据网络,如果是执行步骤403,如果否执行步骤406。
406:当前剩余流量数据是否小于1G,如果是执行步骤403,如果否执行步骤407。
407:当前是否连接有无线网络,如果是执行步骤403,如果否执行步骤408。
408: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是否位于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如果是执行步骤403,如果否执行步骤409。
409:控制无线通信组件维持在第一网络模式下。
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请参见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装置的可选结构,可以包括:第一获得单元10、第二获得单元20和控制单元30。
第一获得单元10,用于如果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组件基于第一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获得监控策略。
第二获得单元20,用于基于监控策略获得与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
控制单元30,用于基于监控策略如果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以使终端设备基于第二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其中控制单元30基于监控策略如果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的方式如下:
第一种方式:基于监控策略如果与当前运行时间段相关的流量使用数据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
可选的,基于监控策略如果与当前运行时间段相关的历史流量使用数据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历史流量使用数据包括至少一个历史时间段的流量使用数据,历史时间段和当前运行时间段相关,历史流量使用数据对应的回退条件指示终端设备在历史时间段没有使用流量或使用的流量小于其他历史时间段使用的流量;
或者
基于监控策略如果当前运行时间段下剩余流量数据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剩余流量数据对应的回退条件指示终端设备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时剩余流量数据的最小值。
第二种方式:基于监控策略如果终端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为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的标识信息,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存储有采用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且终端设备中采用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程序根据应用程序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第三种方式:基于监控策略如果终端设备的电量小于电量阈值且第一网络参数体现的网络性能差于第二网络参数体现的网络性能,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第一网络参数是终端设备以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参数,第二网络参数是终端设备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参数。
第四种方式:基于第一监控策略如果与第一监控策略对应的第一目标运行参数指示维持在第一网络模式下,监测第二监控策略对应的第二目标运行参数;基于第二监控策略如果第二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监控策略包括第一监控策略和第二监控策略,第二监控策略是第一监控策略的下一级监控策略,且第一目标运行参数和第二目标运行参数不同。
对于第四种方式,控制单元30的执行过程如下:
1)基于硬件监控策略如果与硬件监控策略对应的硬件运行参数指示维持在第一网络模式下,监测网络监控策略对应的第一网络参数和第二网络参数,第一网络参数是终端设备以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参数,第二网络参数是终端设备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时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参数;
2)基于网络监控策略如果第一网络参数体现的网络性能优于第二网络参数体现的网络性能,获得终端设备的运行时间段;
3)如果运行时间段处于回退监测时间段内,监测流量监控策略对应的终端设备的流量使用数据和/或终端设备是否连接其他类型网络;
4)基于流量监控策略如果流量使用数据满足流量使用数据的回退条件和/或终端设备连接其他类型网络,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
5)基于流量监控策略如果流量使用数据不满足流量使用数据的回退条件和/或终端设备没有连接其他类型网络,监测应用监控策略对应的终端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
6)基于应用监控策略如果应用类型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为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的标识信息,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
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存储有采用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且终端设备中采用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程序根据应用程序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上述监控装置,如果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组件基于第一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获得监控策略;基于监控策略获得与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基于监控策略如果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以使终端设备基于第二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实现对终端设备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自动监控,以在满足回退条件时切换至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到移动通信网络,在保证移动通信网络接入的同时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其中终端设备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是基于监控策略确定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执行,对于终端设备可设置多个监控策略和与每个监控策略匹配的回退条件,从多个监控策略监控终端设备,从而能够在不同回退条件下切换终端设备基于的移动通信技术。
请参见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监控装置的可选结构,还可以包括:输出单元40,用于如果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输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当前位置可基于第一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但因为当前与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回退至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
输出提示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提示终端设备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原因。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提升至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指令,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一网络模式下,以使终端设备基于第一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例如提示信息中还可以设置有提升至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操作,如在提示信息中还可以设置有提升至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控件,如果监测到该控件被触发,确定接收到提升至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指令。
上述监控装置,如果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输出提示信息,以通过提示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的原因,并通过提示信息能够确定终端设备在当前位置可基于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这样如果终端设备希望提升至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仍可通过操作使终端设备提示至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监控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监控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可以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本说明书中各实施例中记载的特征可以相互替换或者组合,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监控方法,包括:
如果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组件基于第一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获得监控策略;
基于所述监控策略获得与所述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
基于所述监控策略如果所述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二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所述第二网络模式下,输出提示信息,所述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位置可基于所述第一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所述移动通信网络,但因为当前与所述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回退至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所述移动通信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监控策略如果所述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包括:
基于监控策略如果与当前运行时间段相关的流量使用数据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监控策略如果与当前运行时间段相关的流量使用数据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包括:
基于监控策略如果与当前运行时间段相关的历史流量使用数据满足所述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所述历史流量使用数据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历史时间段的流量使用数据,所述历史时间段和当前运行时间段相关,所述历史流量使用数据对应的回退条件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历史时间段没有使用流量或使用的流量小于其他历史时间段使用的流量;
或者
基于监控策略如果当前运行时间段下剩余流量数据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所述剩余流量数据对应的回退条件指示终端设备回退至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时剩余流量数据的最小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监控策略如果所述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包括:
基于所述监控策略如果所述终端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为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的标识信息,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所述第二网络模式下;
所述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存储有采用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且所述终端设备中采用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程序根据应用程序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监控策略如果所述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包括:
基于所述监控策略如果所述终端设备的电量小于电量阈值且第一网络参数体现的网络性能差于所述第二网络参数体现的网络性能,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所述第二网络模式下;
所述第一网络参数是所述终端设备以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时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参数,所述第二网络参数是所述终端设备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时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所述监控策略如果所述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包括:
基于第一监控策略如果与所述第一监控策略对应的第一目标运行参数指示维持在所述第一网络模式下,监测第二监控策略对应的第二目标运行参数;
基于第二监控策略如果第二目标运行参数满足所述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所述第二网络模式下,所述监控策略包括所述第一监控策略和所述第二监控策略,所述第二监控策略是所述第一监控策略的下一级监控策略,且所述第一目标运行参数和所述第二目标运行参数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所述基于第一监控策略如果与所述第一监控策略对应的第一目标运行参数指示维持在所述第一网络模式下,监测第二监控策略对应的第二目标运行参数;基于第二监控策略如果第二目标运行参数满足所述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所述第二网络模式下包括:
基于硬件监控策略如果与所述硬件监控策略对应的硬件运行参数指示维持在所述第一网络模式下,监测网络监控策略对应的第一网络参数和第二网络参数,所述第一网络参数是所述终端设备以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时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参数,所述第二网络参数是所述终端设备以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所述移动通信网络时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参数;
基于网络监控策略如果所述第一网络参数体现的网络性能优于所述第二网络参数体现的网络性能,获得所述终端设备的运行时间段;
如果所述运行时间段处于回退监测时间段内,监测流量监控策略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的流量使用数据和/或所述终端设备是否连接其他类型网络;
基于所述流量监控策略如果所述流量使用数据满足所述流量使用数据的回退条件和/或所述终端设备连接其他类型网络,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所述第二网络模式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所述流量监控策略如果所述流量使用数据不满足所述流量使用数据的回退条件和/或所述终端设备没有连接其他类型网络,监测应用监控策略对应的所述终端设备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
基于所述应用监控策略如果所述应用类型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为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的标识信息,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所述第二网络模式下;
所述目标标识信息集合中存储有采用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程序的标识信息,且所述终端设备中采用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程序根据应用程序的网络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10.一种监控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如果终端设备的无线通信组件基于第一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1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获得监控策略;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监控策略获得与所述监控策略对应的目标运行参数;
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监控策略如果所述目标运行参数满足回退条件,控制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工作在第二网络模式下,以使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第二网络模式对应的第N代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
CN202110281334.0A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监控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30152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1334.0A CN113015223A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监控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1334.0A CN113015223A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监控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5223A true CN113015223A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08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81334.0A Pending CN113015223A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监控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1522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2796A (zh) * 2014-07-01 2016-0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10856230A (zh) * 2019-11-13 2020-02-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314986A (zh) * 2020-01-21 2020-06-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制式切换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235844A (zh) * 2020-09-22 2021-01-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82796A (zh) * 2014-07-01 2016-01-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模式切换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10856230A (zh) * 2019-11-13 2020-02-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314986A (zh) * 2020-01-21 2020-06-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制式切换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235844A (zh) * 2020-09-22 2021-01-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6348B (zh) 一种终端的功耗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2136483A1 (en) A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of mapping 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CN111163506B (zh) 节能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0117258B2 (en) Wireless channel redistribu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4604143A (zh) 用于减少无线通信设备中同步接收器的功耗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37456B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769484A (zh) 信息指示方法及设备、网元设备、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RU2516281C2 (ru) Способ настройки интервала времени передачи и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EP426225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EP2369477B1 (en) Technique for providing task priority related information intended for task scheduling in a system
CN111050372B (zh) 5g rrc状态转换方法、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29465A (zh) 一种驻网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050123A (zh) 一种无线网络负荷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13015223A (zh) 一种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4466365B (zh) 频谱资源获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29483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4077213B (zh) 节能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115447B (zh) 一种频段自适应选择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258679A (zh) 基于服务器实例缩容的电网监控系统通道分配方法
US20130028159A1 (en) Silent power-save mode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N112235851A (zh) 基于功率余量的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7651312B (zh) 路由器控制方法、装置、路由器及存储介质
CN112788650B (zh)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EP3576462B1 (en) Channel selection method for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device
CN114390646A (zh) Nsa基站节能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