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15178A - 通信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15178A
CN113015178A CN201911305418.2A CN201911305418A CN113015178A CN 113015178 A CN113015178 A CN 113015178A CN 201911305418 A CN201911305418 A CN 201911305418A CN 113015178 A CN113015178 A CN 1130151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lan
base station
plane data
terminal
control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0541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15178B (zh
Inventor
刘家祥
乔晓瑜
佘小明
陈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0541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151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15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5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151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51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5Handover due to radio link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通信方法、系统以及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本公开的方法包括:终端接收连接的新空口NR基站和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入点AP发送的控制面数据;其中,NR基站和WLAN AP均被配置为具有发送控制面数据的功能;终端检测与NR基站和WLAN AP的链路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在与NR基站和WLAN AP的链路之一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终端通过未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链路接收控制面数据。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信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从第一代到第四代,经历了迅猛的发展,现实网络逐步形成了包含多种无线制式、频谱利用和覆盖范围的复杂现状,多种接入技术长期共存成为突出特征。
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是工作于非授权频段的最成功的通信技术之一,为了利用WLAN的优势,实现LTE与WLAN最大程度的融合,3GPP在Release-13和Release-14展开了LTE-WLAN聚合及其增强的相关标准工作。自LWA(LTE-WLAN)技术为起点,多网络接入层的紧密融合将成为一种趋势。从3GPP的角度来讲,NR(NewRadio,新空口)以及WLAN将在5G网络中继续融合的形式存在。另一标准组织IEEE也在5G的计划中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发明内容
发明人发现:目前针对NR-WLAN聚合,仍没有具体的技术方案。相比于LTE,NR的难以保证连续覆盖,特别是在部署于高频段的NR基站,在NR-WLAN聚合中将可能存在NR的覆盖暂时空洞的情况。针对NR覆盖的特殊情况提出一种NR-WLAN聚合的方案。
本公开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NR与WLAN聚合的方案,能够通过NR网络和WLAN网络为终端服务。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包括:终端接收连接的新空口NR基站和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入点AP发送的控制面数据;其中,NR基站和WLAN AP均被配置为具有发送控制面数据的功能;终端检测与NR基站和WLAN AP的链路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在与NR基站和WLAN AP的链路之一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终端通过未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链路接收控制面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检测与WLAN AP的连接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包括:终端周期性测量WLAN AP的信号质量,在WLAN AP的信号质量低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终端与WLANAP连接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在与NR基站和WLAN AP的链路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终端向NR基站发起连接重建立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WLAN AP根据NR基站的指令激活控制面数据传输功能;WLAN AP接收NR基站发送的控制面数据;WLAN AP和NR基站均向终端发送控制面数据,以便终端对先接收到的控制面数据进行解析。
在一些实施例中,WLAN AP接收NR基站发送的控制面数据包括:WLAN AP新增的NR与WLAN聚合适配NWAAP层接收NR基站发送的经过非接入层NAS、无线资源控制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处理之后的控制面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WLAN AP接收NR基站为WLAN AP分配的用户面数据;WLANAP向终端发送分配的用户面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WLAN AP接收NR基站为WLAN AP分配的用户面数据包括:WLAN AP的NWAAP层接收NR基站发送的经过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处理之后的用户面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WLAN AP的NWAAP层识别NR基站发送的控制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WLAN AP的NWAAP层在所述控制面数据的数据包的包头添加控制面数据标识,在用户面数据的数据包的包头添加用户面数据标识,以便终端根据控制面数据标识和用户面数据标识,识别控制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连接的新空口NR基站和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入点AP发送的控制面数据;其中,NR基站和WLAN AP均被配置为具有发送控制面数据的功能;在与NR基站和WLAN AP的链路之一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通过未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链路接收控制面数据;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与NR基站和WLAN AP的链路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模块用于周期性测量WLAN AP的信号质量,在WLAN AP的信号质量低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终端与WLAN AP连接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重建立模块,用于在与NR基站和WLAN AP的链路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向NR基站发起连接重建立请求。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前述任意实施例的终端;以及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入点AP,用于根据NR基站的指令激活控制面数据传输功能;接收NR基站发送的控制面数据;向终端发送控制面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WLAN AP用于通过新增的NR与WLAN聚合适配NWAAP层接收NR基站发送的经过非接入层NAS、无线资源控制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处理之后的控制面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WLAN AP还用于接收NR基站为WLAN AP分配的用户面数据;向终端发送分配的用户面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WLAN AP用于通过NWAAP层接收NR基站发送的经过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处理之后的用户面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WLAN AP还用于通过NWAAP层识别NR基站发送的控制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通过NWAAP层在所述控制面数据的数据包的包头添加控制面数据标识,在用户面数据的数据包的包头添加用户面数据标识,以便终端根据控制面数据标识和用户面数据标识,识别控制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新空口NR基站,用于向WLAN AP发送指令激活控制面数据传输功能;向WLAN AP发送控制面数据;向终端发送控制面数据。
本公开中NR基站和WLAN AP均可以被配置为具有发送控制面数据的功能。终端可以同时连接NR基站和WLAN AP,从NR基站和WLAN AP均可接收控制面数据。终端通过检测与所述NR基站和所述WLAN AP的链路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如果其中一条链路发生链路失败,终端可以通过未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链路接收控制面数据。由于控制面数据的丢失会导致终端掉话,连接重建立等,因此,采用本公开的方案NR基站和WLAN AP均可发送控制面数据,在NR的覆盖空洞的情况下,终端仍可通过WLAN接收控制面数据,减少了掉话和连接重建立等过程,提高通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协议栈架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A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控制面数据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4B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户面数据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本公开提出一种NR和WLAN聚合的方案,下面结合图1进行描述。
图1为本公开通信方法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S102~S106。
在步骤S102中,终端接收连接的NR基站和WLAN AP发送的控制面数据。
本公开中NR基站和WLAN AP均被配置为具有发送控制面数据的功能。可以通过WLAN发送控制面数据,即SRB(Signal Radio Bearer,信令承载)还同时支持在WLAN上传输,可以通过WLAN传输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WLAN AP可以根据NR基站的指令激活控制面数据传输功能。
在步骤S104中,终端检测与NR基站和WLAN AP的链路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终端检测与NR基站的链路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可以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可以周期性测量WLAN AP的信号质量,在WLAN AP的信号质量低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终端与WLAN AP连接发生无线链路失败。WLAN AP的信号质量例如为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在步骤S106中,在与NR基站和WLAN AP的链路之一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终端通过未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链路接收控制面数据。
在与WLAN AP的链路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终端通过与NR基站的链路接收控制面数据。在与NR基站的链路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终端通过与WLAN AP的链路接收控制面数据。由于能够通过WLAN传输控制面数据即可以通过WLAN传输RRC信令,在NR上发生无线链路失败,而WLAN仍能保持连接,则不会触发RRC重建,终端可以通过WLAN保持RRC连接,不需要发起RRC连接重建立。
上述实施例中NR基站和WLAN AP均可以被配置为具有发送控制面数据的功能。终端可以同时连接NR基站和WLAN AP,从NR基站和WLAN AP均可接收控制面数据。终端通过检测与NR基站和WLAN AP的链路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如果其中一条链路发生链路失败,终端可以通过未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链路接收控制面数据。由于控制面数据的丢失会导致终端掉话,连接重建立等,因此,采用上述实施例的方案NR基站和WLAN AP均可发送控制面数据,在NR的覆盖空洞的情况下,终端仍可通过WLAN接收控制面数据,减少了掉话和连接重建立等过程,提高通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图2描述本公开的通信方法的另一些实施例。
图2为本公开通信方法另一些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方法包括:步骤S202~S210。
在步骤S202中,NR基站向WLAN AP发送指令,WLAN AP根据NR基站的指令激活控制面数据传输功能。
NR网络侧确定是否激活在WLAN上传输控制信令,可以由NR基站向WLAN AP发送指令,以激活控制面数据传输功能。
在步骤S204中,NR基站向WLAN AP发送控制面数据。
如图3所示为NR基站协议栈架构和WLAN AP的协议栈架构。NR基站控制面的协议栈架构包括:NAS(Non-Access Stratum,非接入层),RRC层,PDCP(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层,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层,MAC(Media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层,PHY(Port Physical Layer,端口物理层)。NR基站数据面的协议栈架构包括: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业务数据适配协议)层,PDCP层,RLC层,MAC层,PHY层。在WLAN AP的协议栈中新增NWAAP(NR-WLAN Adoption,NR与WLAN聚合适配)层,WLAN AP协议栈原本包括:MAC层和PHY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WLAN AP新增的NWAAP层接收NR基站发送的经过NAS、RRC层、PDCP层处理之后的控制面数据。也就是控制面数据即SRB经过NAS层,RRC层,PDCP层之后传输到WLAN AP新增的NWAAP层。
在步骤S206中,WLAN AP和NR基站均向终端发送控制面数据。
由于SRB对时延要求敏感,在一些实施例中,NR基站可以将欲发送至终端的全部控制面数据发送至WLAN AP,NR基站和WLAN AP采用冗余或分集的方式发送控制面数据。而不采用两条链路split复用发送的方式。终端可以对先接收到的控制面数据进行解析。
如图3所示,控制面数据在NR基站中PDCP层之后经过NR基站和WLAN AP分别发出,在NR基站中PDCP层之后控制面数据经过RLC层,MAC层和PHY层后发出。在WLAN AP中经过NWAAP层,MAC层和PHY层后发出。协议栈每一层采用对应的协议对控制面数据进行处理。
在步骤S208中,NR基站为WLAN AP分配用户面数据,WLAN AP接收NR基站为WLAN AP分配的用户面数据。
用户面数据即DRB(Data Radio Bearer,数据承载)对时延敏感性较低。NR基站可以将部分或全部用户面数据分配至WLAN AP传输,不需要采取冗余或分集的发送方式。
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WLAN AP的NWAAP层接收NR基站发送的经过SDAP层、PDCP层处理之后的用户面数据。也就是分配的用户面数据即DRB经过SDAP层、PDCP层之后传输到WLAN AP新增的NWAAP层。
在步骤S210中,WLAN AP向终端发送分配的用户面数据,NR基站向终端发送剩余的用户面数据。
如图3所示,用户面数据在NR基站中PDCP层之后分流,在NR基站中PDCP层之后用户面数据经过RLC层,MAC层和PHY层后发出。在WLAN AP中经过NWAAP层,MAC层和PHY层后发出。协议栈每一层采用对应的协议对用户面数据进行处理。
由于WLAN侧既发送控制面数据又发送用户面数据,多个SRB和DRB的数据包都经过NWAAP层,NWAAP层在控制面数据的数据包的包头添加控制面数据标识,在用户面数据的数据包的包头添加用户面数据标识,以便终端根据控制面数据标识和用户面数据标识,识别控制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
即NWAAP区分控制面数据与用户面数据,并添加标识至NWAAP包头,例如,如图4A和4B所示,D/S=0,表示控制面数据,D/S=1标识用户面数据。对控制面数据的包头添加SRBID,标识控制面数据包的序列号,用于终端识别数据包属于多个SRB中的哪一个。对用户面数据的包头添加DRB ID,标识用户面数据包的序列号,用于终端识别数据包属于多个DRB中的哪一个。
上述实施例的方案为NR-WLAN聚合场景下的控制面增强方法,在NR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仍能通过WLAN保持RRC连接,无需发生RRC连接重建立。
一些应用例为,当UE移动至WLAN覆盖区域边缘,即建筑物的大门口,NR基站配置NR-WLAN聚合,并激活通过WLAN发送控制信令的相关功能,即用户面数据和控制面数据均可通过WLAN发送至UE。随着UE移动至建筑物深处,由于部署于高频点NR的穿透力受限,UE通过测量判断NR无线链路失败,由于WLAN链路质量良好,UE可以继续通过WLAN保持RRC连接,而无需发起RRC重建过程。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终端,下面结合图5进行描述。
图5为本公开终端置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50包括:接收模块510,检测模块520。
接收模块510,用于接收连接的新空口NR基站和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入点AP发送的控制面数据;其中,NR基站和WLAN AP均被配置为具有发送控制面数据的功能;在与NR基站和WLAN AP的链路之一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通过未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链路接收控制面数据。
检测模块520,用于检测与NR基站和WLAN AP的链路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模块520用于周期性测量WLAN AP的信号质量,在WLAN AP的信号质量低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终端与WLAN AP连接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50还包括:连接重建立模块530,用于在与NR基站和WLAN AP的链路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向NR基站发起连接重建立请求。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通信系统,下面结合图6进行描述。
图6为本公开通信系统的一些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系统6包括:前述任意实施例的终端50以及WLAN AP62,还可以包括NR基站64。
WLAN AP62用于根据NR基站的指令激活控制面数据传输功能;接收NR基站64发送的控制面数据;向终端50发送控制面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WLAN AP62用于通过新增的NR与WLAN聚合适配NWAAP层接收NR基站64发送的经过非接入层NAS、无线资源控制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处理之后的控制面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WLAN AP62还用于接收NR基站64为WLAN AP62分配的用户面数据;向终端50发送分配的用户面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WLAN AP62用于通过NWAAP层接收NR基站64发送的经过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处理之后的用户面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WLAN AP62还用于通过NWAAP层识别NR基站发送的控制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通过NWAAP层在控制面数据的数据包的包头添加控制面数据标识,在用户面数据的数据包的包头添加用户面数据标识,以便终端50根据控制面数据标识和用户面数据标识,识别控制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
NR基站64,用于向WLAN AP发送指令激活控制面数据传输功能;向WLAN AP发送控制面数据;向终端50发送控制面数据。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本公开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公开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公开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非瞬时性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公开是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为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通信方法,包括:
终端接收连接的新空口NR基站和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入点AP发送的控制面数据;其中,所述NR基站和所述WLAN AP均被配置为具有发送控制面数据的功能;
所述终端检测与所述NR基站和所述WLAN AP的链路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在与所述NR基站和所述WLAN AP的链路之一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所述终端通过未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链路接收控制面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
所述终端检测与所述WLAN AP的连接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包括:
所述终端周期性测量所述WLAN AP的信号质量,在所述WLAN AP的信号质量低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WLAN AP连接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包括:
在与所述NR基站和所述WLAN AP的链路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所述终端向所述NR基站发起连接重建立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WLAN AP根据所述NR基站的指令激活控制面数据传输功能;
所述WLAN AP接收所述NR基站发送的控制面数据;
所述WLAN AP和所述NR基站均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控制面数据,以便所述终端对先接收到的控制面数据进行解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
所述WLAN AP接收所述NR基站发送的控制面数据包括:
所述WLAN AP新增的NR与WLAN聚合适配NWAAP层接收所述NR基站发送的经过非接入层NAS、无线资源控制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处理之后的控制面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WLAN AP接收所述NR基站为所述WLAN AP分配的用户面数据;
所述WLAN AP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分配的用户面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方法,其中,
所述WLAN AP接收所述NR基站为所述WLAN AP分配的用户面数据包括:
所述WLAN AP的NWAAP层接收所述NR基站发送的经过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处理之后的用户面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还包括:
所述WLAN AP的NWAAP层识别所述NR基站发送的控制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
所述WLAN AP的NWAAP层在所述控制面数据的数据包的包头添加控制面数据标识,在所述用户面数据的数据包的包头添加用户面数据标识,以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控制面数据标识和所述用户面数据标识,识别所述控制面数据和所述用户面数据。
9.一种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连接的新空口NR基站和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入点AP发送的控制面数据;其中,所述NR基站和所述WLAN AP均被配置为具有发送控制面数据的功能;在与所述NR基站和所述WLAN AP的链路之一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通过未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链路接收控制面数据;
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与所述NR基站和所述WLAN AP的链路是否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周期性测量所述WLAN AP的信号质量,在所述WLAN AP的信号质量低于阈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终端与所述WLAN AP连接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还包括:
连接重建立模块,用于在与所述NR基站和所述WLAN AP的链路均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情况下,向所述NR基站发起连接重建立请求。
12.一种通信系统,包括:权利要求9-11所述的终端;以及
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接入点AP,用于根据所述NR基站的指令激活控制面数据传输功能;接收所述NR基站发送的控制面数据;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控制面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WLAN AP用于通过新增的NR与WLAN聚合适配NWAAP层接收所述NR基站发送的经过非接入层NAS、无线资源控制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处理之后的控制面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WLAN AP还用于接收所述NR基站为所述WLAN AP分配的用户面数据;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分配的用户面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WLAN AP用于通过NWAAP层接收所述NR基站发送的经过业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处理之后的用户面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WLAN AP还用于通过NWAAP层识别所述NR基站发送的控制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通过NWAAP层在所述控制面数据的数据包的包头添加控制面数据标识,在所述用户面数据的数据包的包头添加用户面数据标识,以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控制面数据标识和所述用户面数据标识,识别所述控制面数据和所述用户面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系统,还包括:
新空口NR基站,用于向所述WLAN AP发送指令激活控制面数据传输功能;向所述WLANAP发送控制面数据;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控制面数据。
CN201911305418.2A 2019-12-18 2019-12-18 通信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Active CN1130151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5418.2A CN113015178B (zh) 2019-12-18 2019-12-18 通信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05418.2A CN113015178B (zh) 2019-12-18 2019-12-18 通信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5178A true CN113015178A (zh) 2021-06-22
CN113015178B CN113015178B (zh) 2022-07-22

Family

ID=76381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05418.2A Active CN113015178B (zh) 2019-12-18 2019-12-18 通信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15178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5372A (zh) * 2015-01-30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sa中wlan链路异常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006253A1 (zh) * 2016-07-04 2018-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10022620A (zh) * 2018-01-08 2019-07-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EP3518578A1 (en) * 2018-01-26 2019-07-31 Deutsche Telekom AG Data manager for distributing data of a data stream of a user equipment via multipl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link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65372A (zh) * 2015-01-30 2017-02-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Msa中wlan链路异常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006253A1 (zh) * 2016-07-04 2018-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10022620A (zh) * 2018-01-08 2019-07-1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EP3518578A1 (en) * 2018-01-26 2019-07-31 Deutsche Telekom AG Data manager for distributing data of a data stream of a user equipment via multiple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lin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5178B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07770B1 (en) Methods for reporting a secondary node failure in dual connectivity networks,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US10075888B2 (en) Service-specific air-interface selection
US930742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data
EP3461219B1 (en) Base station for handling secondary cell group failure
CN109479336B (zh) 用于连接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KR101521892B1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장치 및 방법
EP2315488B1 (en) Method for lte 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request with cause value setting and terminal
WO2018171634A1 (zh) 无线网络中的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50131578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network environment where terminal may have dual connectivity to multiple base stations
CN103179597B (zh) 一种无线保真技术的处理方法和用户设备
US1192490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of multi-connectivity
KR20150055535A (ko) 단말이 복수의 기지국에 이중으로 연결될 수 있는 네트워크 환경에서의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KR102301836B1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SCell의 동적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JP2023537057A (ja) サイドリンクリレーシステムにおいてアダプテーション層を設計するためおよび障害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4424615A (zh) 测量分组数据汇聚协议重复的性能
JP2023513411A (ja) セルラ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た通信のためのユーザ機器およびセルラネットワークを介した通信のためのユーザ機器を動作させる方法
US20220225202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N113015178B (zh) 通信方法、系统以及终端
AU2021320075B2 (en) Managing sidelink and non-sidelink information
WO2017181787A1 (zh) 上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US20220330371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WO2021237581A1 (en) Triggering dropback for latency sensitive service
US20240137786A1 (en) Multi-connectivit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20386320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relay node
WO2024094588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fast handov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