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14610A - 一种远程访问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程访问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14610A
CN113014610A CN201911315958.9A CN201911315958A CN113014610A CN 113014610 A CN113014610 A CN 113014610A CN 201911315958 A CN201911315958 A CN 201911315958A CN 113014610 A CN113014610 A CN 1130146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ub
subscription
equipment
top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159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14610B (zh
Inventor
张�诚
胡美峰
司科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ongdian Technolog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ongdian Technologie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ongdian Technologies Corp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ongdian Technologies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3159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146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146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46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146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46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远程访问方法包括:第一数据转发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起的链路请求;第一数据转发设备创建与所述链路请求对应的子主题,通过所述子主题将第一设备的发布消息发布至订阅服务器;第二数据转发设备接收到订阅服务器发送的订阅数据并解析得到子主题;第二数据转发设备根据所述子主题中包括的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数据链路,将所述订阅数据传送至第二设备。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不同平台的设备管理,并且通过数据链路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局域网设备的管理。

Description

一种远程访问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远程访问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设备接入互联网,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
由于网络设备的增加,使得目前公网IP紧缺,电脑、智能手机等大量的网络设备由于共用公网IP,现有的管理协议无法有效的支持不同平台的内网穿透。为了远程访问局域网,目前通常采用特定的远程桌面软件,由于这类远程桌面软件往往基于私有协议和私有服务器,局限于实现单台设备的管理,不能广泛应用于局域网管理和不同平台的设备管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程访问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远程访问方法,局限于实现单台设备的管理,不能广泛应用于局域网管理和不同平台的设备管理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远程访问方法,所述远程访问包括:
第一数据转发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起的链路请求;
第一数据转发设备创建与所述链路请求对应的子主题,通过所述子主题将第一设备的发布消息发布至订阅服务器,所述子主题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二数据转发设备接收到订阅服务器发送的订阅数据并解析得到子主题;
第二数据转发设备根据所述子主题中包括的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数据链路,将所述订阅数据传送至第二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数据转发设备创建与所述链路请求对应的子主题的步骤包括:
第一数据转发设备获取第二设备所在的局域网ID;
第一数据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
根据所述局域网ID创建链路请求对应的主题,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创建链路请求对应的子主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数据转发设备根据所述子主题中包括的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数据链路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二数据转发设备查找所述子主题中包括的第二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对应的数据链路;
如果不存在与所述IP地址和所述端口号对应的数据链路,则创建新的与所述IP地址和端口号对应的数据链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创建的数据链路,生成相应的数据流通信任务;
通过多个数据通信任务将多个订阅数据发送至不同的数据链路,或接收不同的数据链路的发布消息发布到对应的子主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订阅数据传送至第二设备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的黑白名单对所述订阅数据进行校验;
当所述订阅数据通过所述黑白名单检验时,将所述订阅数据传送至第二设备。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订阅服务器为MQTT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通信控制方法,所述数据访问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起的链路请求,所述链路请求包括数据第二设备所在的局域网标识、第二设备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设备标识,创建对应的子主题;
在接收到第一设备的发布消息时,通过所述子主题将所述发布消息发布至订阅服务器。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订阅服务器发布的订阅数据时,解析所述订阅数据得到所述订阅数据对应的子主题;
根据所述子主题包括的第二设备所在的局域网标识和第二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订阅数据对应的数据链路;
根据所确定的数据链路将所述订阅数据发送于第二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远程访问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远程访问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远程访问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数据转发设备的数据链路接收第一设备发起的链路请求,根据所述链路请求中创建子主题,通过所述子主题将第一设备的发布消息发布至订阅服务器,由第二数据转发设备接收所述订阅服务器发送的订阅数据,根据订阅数据中的子主题确定数据链路,根据所确定的数据链路将所述订阅数据传送至不同平台的第二设备,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不同平台的设备管理,并且通过数据链路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局域网设备的管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转发设备与MQTT服务器交互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转发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程访问系统的设备连接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程访问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远程访问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申请的描述。
为了说明本申请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通信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详述如下:
在步骤S101中,第一数据转发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起的链路请求;
具体的,所述第一数据转发设备,以及后续的第二数据转发设备,可以为网关设备或个人电脑。所述网关设备可以为路由器、交换机等。所述第一数据转发设备和第二数据转发设备的具体设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比如,第一数据转发设备可以为网关设备,第二数据转发设备可以为个人电脑。
所述第一设备可以为局控制终端,所述第一设备可以为多个处于同一局域网下的多个设备。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一设备与所述第一数据转发设备之间建立有一个或者多个数据链路。所述数据链路可以与所述第一设备所需要发送的发布消息的接收设备,即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对应。或者,所述数据链路也可以与所述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对应。所述第二设备或第一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第二设备或第一设备的IP地址、端口号以及第二设备或第一设备所在的局域网的标识信息。
所述控制终端中包括多个设备,通过多个数据链路与第一数据转发设备建立多个数据链路。
当第一数据转发设备接收到订阅数据时,根据订阅数据中的子主题解析得到订阅数据对应的发送目标的IP地址和端口号,根据所述IP地址和端口号创建数据链路,或者查找对应的数据链路。
当第一数据转发设备接收第一设备(控制终端)的链路请求时,所述控制终端与所述第一数据转发设备之间建立数据链路,根据所述链路请求中包括的标识信息创建与所述标识信息对应的子主题,通过数据链路接收控制终端的发布消息,并将其发布至对应的子主题。
在步骤S102中,第一数据转发设备创建与所述链路请求对应的子主题,通过所述子主题将第一设备的发布消息发布至订阅服务器,所述子主题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订阅服务器可以为基于订阅、发布模式通信协议的服务器,比如可以为MQTT(消息队列遥测传输)服务器等。
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第二设备所在的局域网的标识信息和第二设备标识。所述第二设备标识可以包括第二设备的IP地址和第二设备的端口号。
所述第一数据转发设备根据所述设备的标识信息创建对应的子主题,根据所述子主题将通过数据链路接收的消息进行发布,当第一数据转发设备接收到与所述主子题对应的订阅数据时,则通过所述数据链路将所述订阅数据发送至对应的第一设备。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转发设备DFS与MQTT服务器交互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数据转发设备可以为第一数据转发设备或第二数据转发设备,所述数据转发设备向所述MQTT服务器发送发布消息,所述发布消息包括主题信息,比如可以包括主题、子主题。所述主题可以为发布消息的目标设备所在局域网标识,可以将所述局域网标识ID与所述主题绑定。可以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标识,包括如第二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PORT确定子主题。
同样,所述数据转发设备接收到订阅数据时,所述订阅数据可以包括主题信息,所述主题信息可以包括主题和子主题。
在通信发起前,与控制终端相连的数据转发设备获取局域网设备所在的局域网标识信息,将所述局域网标识信息与发布消息的主题绑定。
如图2所示,数据转发设备中的主题可以通过TX/RX来区分分布消息或订阅数据。可以通过设备的唯一标识号进行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区分。在控制终端发起数据链接时,将第二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带入子主题,通过子主题区分不同的数据链路。
所述主题的创建过程可以是动态的。比如,控制终端想要访问局域网中的IP地址为192.168.8.100的局域网设备的远程桌面(协议端口3389),数据转发设备DFS最终会向主题为/TX/ID/192.168.8.100/3389发布建立连接请求,同时也会收到主题为/RX/ID/192.168.8.100/3389的回复。后续的数据通信就通过这条链路进行交互。
在步骤S103中,第二数据转发设备接收到订阅服务器发送的订阅数据并解析得到子主题;
第二数据转发设备接收到订阅数据时,对所接收到的订阅数据进行解析,得到所述订阅数据中包括的主题信息。根据所述主题信息中的子主题,建立与所述子主题对应的数据链路,所述数据链路可以为socket数据链路。通过所建立的数据链路将订阅数据透传至第二设备。
所述第二数据转发设备在接收到第二设备发送的链路数据时,将所述链路数据发布至对应的主题。
在步骤S104中,第二数据转发设备根据所述子主题中包括的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数据链路,将所述订阅数据传送至第二设备。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的数据转发设备结构示意图中,所述数据转发设备可以包括MQTT客户端(订阅客户端)、链路管理模块和数据流管理模块,其中,所述MQTT客户端用于与MQTT服务器(订阅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在接收到订阅数据后会将数据交由链路管理模块进行处理。
所述链路管理模块在接收到订阅数据后,解析所述订阅数据,得到订阅数据中包括的子主题,比如所述子主题可以包括局域网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根据所解析得到的IP地址和端口号,可以在数据链路中查找是否存在所述IP地址和端口号,如果不存在,则创建新的与所述IP地址和端口号对应的数据链路,如果存在与所述IP地址和端口号对应的数据链路,则将订阅数据发送至数据流管理模块。
所述数据流管理模块用于数据流通信,每条数据链路由一个数据通信任务进行收发处理,通过多个数据通信任务将多个订阅数据发送至不同的数据链路。并且,所述数据链路进行超时检测,如果所述数据链路的空闲时间大于第一预定时长,或者数据链路的创建时间大于第二预设时长,则释放所述数据链路。
另外,所述数据流管理模块还设置有黑白名单,通过所述黑白名单对所述订阅数据进行过滤,当所述订阅数据通过所述黑白名单校验时,将所述订阅数据传送至第二设备。通过黑白名单对订阅数据流的子主题进行过滤,比如可以设定IP地址黑名单、端口号黑名单等,从而实现流控分离,有利于增强数据通信的安全性。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程访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一设备(控制终端)与第一数据转发设备(DFS)之间创建多个数据链路传输并发数据session1、session2、session3,第一设备通过所述数据链路向第一数据转发设备发起链路请求,所述第一数据转发设备根据所述链路请求,解析其中包括的子主题,将发布信息通过所述子主题在MQTT服务器(订阅服务器)发布。当第二数据转发设备(DFS)接收到所述MQTT服务器发送的订阅数据时,解析所述订阅数据中包括的子主题,根据所述子主题中的IP地址和端口号,查找在第二数据转发设备与局域网设备之间的、对应的数据链路,并根据所确定的数据链路,将订阅数据发送至第二设备(局域网设备),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不同平台之间的设备的访问控制。并且,第一数据转发设备和第一设备,第二数据转发设备和第二设备可以建立多个并行的数据链路传输并发数据session1、session2、session3,所述MQTT服务器与第一数据转发设备和第二数据转发设备建立串行的数据链路,传输串行数据session1、session2、session3,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局域网的访问。
另外,本申请还提供的一种基于数据转发设备的数据通信控制方法,所述数据通信控制方法与图1所述的远程访问方法对应,所述数据通信控制方法可以包括:接收第一设备发起的链路请求,所述链路请求包括数据第二设备所在的局域网标识、第二设备标识;根据所述第二设备标识,创建对应的子主题;在接收到第一设备的发布消息时,通过所述子主题将所述发布消息发布至订阅服务器。
或者,在接收到订阅服务器发布的订阅数据时,解析所述订阅数据得到所述订阅数据对应的子主题;根据所述子主题包括的第二设备所在的局域网标识和第二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订阅数据对应的数据链路;根据所确定的数据链路将所述订阅数据发送于第二设备。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远程访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远程访问装置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501,用于由第一数据转发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起的链路请求;
消息发布单元502,用于由第一数据转发设备创建与所述链路请求对应的子主题,通过所述子主题将第一设备的发布消息发布至订阅服务器,所述子主题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
数据解析单元503,用于由第二数据转发设备接收到订阅服务器发送的订阅数据并解析得到子主题;
数据传送单元504,用于由第二数据转发设备根据所述子主题中包括的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数据链路,将所述订阅数据传送至第二设备。
图5所述的远程访问装置,与图1所述远程访问方法对应。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远程访问系统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实施例的远程访问系统6包括:处理器60、存储器6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6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62,例如远程访问程序。所述处理器6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2时实现上述各个远程访问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或者,所述处理器6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6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模块/单元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6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6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60执行,以完成本申请。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62在所述远程访问系统6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62可以被分割成: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由第一数据转发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起的链路请求;
消息发布单元,用于由第一数据转发设备创建与所述链路请求对应的子主题,通过所述子主题将第一设备的发布消息发布至订阅服务器,所述子主题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
数据解析单元,用于由第二数据转发设备接收到订阅服务器发送的订阅数据并解析得到子主题;
数据传送单元,用于由第二数据转发设备根据所述子主题中包括的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数据链路,将所述订阅数据传送至第二设备。
所述远程访问系统6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远程访问系统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60、存储器6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仅仅是远程访问系统6的示例,并不构成对远程访问系统6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远程访问系统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6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61可以是所述远程访问系统6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远程访问系统6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61也可以是所述远程访问系统6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远程访问系统6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6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远程访问系统6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6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远程访问系统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6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远程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访问方法包括:
第一数据转发设备接收第一设备发起的链路请求;
第一数据转发设备创建与所述链路请求对应的子主题,通过所述子主题将第一设备的发布消息发布至订阅服务器,所述子主题包括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
第二数据转发设备接收到订阅服务器发送的订阅数据并解析得到子主题;
第二数据转发设备根据所述子主题中包括的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数据链路,将所述订阅数据传送至第二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转发设备创建与所述链路请求对应的子主题的步骤包括:
第一数据转发设备获取第二设备所在的局域网ID;
第一数据获取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
根据所述局域网ID创建链路请求对应的主题,根据所述第二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创建链路请求对应的子主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数据转发设备根据所述子主题中包括的第二设备的标识信息确定数据链路的步骤包括:
所述第二数据转发设备查找所述子主题中包括的第二设备的IP地址和端口号对应的数据链路;
如果不存在与所述IP地址和所述端口号对应的数据链路,则创建新的与所述IP地址和端口号对应的数据链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远程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创建的数据链路,生成相应的数据流通信任务;
通过多个数据通信任务将多个订阅数据发送至不同的数据链路,或接收不同的数据链路的发布消息发布到对应的子主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订阅数据传送至第二设备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的黑白名单对所述订阅数据进行校验;
当所述订阅数据通过所述黑白名单检验时,将所述订阅数据传送至第二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访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订阅服务器为MQTT服务器。
7.一种数据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访问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设备发起的链路请求,所述链路请求包括数据第二设备所在的局域网标识、第二设备标识;
根据所述第二设备标识,创建对应的子主题;
在接收到第一设备的发布消息时,通过所述子主题将所述发布消息发布至订阅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订阅服务器发布的订阅数据时,解析所述订阅数据得到所述订阅数据对应的子主题;
根据所述子主题包括的第二设备所在的局域网标识和第二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订阅数据对应的数据链路;
根据所确定的数据链路将所述订阅数据发送于第二设备。
9.一种远程访问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远程访问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远程访问方法的步骤。
CN201911315958.9A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远程访问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130146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5958.9A CN113014610B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远程访问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15958.9A CN113014610B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远程访问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4610A true CN113014610A (zh) 2021-06-22
CN113014610B CN113014610B (zh) 2022-09-02

Family

ID=76381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15958.9A Active CN113014610B (zh) 2019-12-19 2019-12-19 一种远程访问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1461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5076A (zh) * 2021-11-18 2022-03-01 苏州极光无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转发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50677A1 (en) * 2009-03-31 2010-09-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ubscriber device and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that supports real-time communication
CN105338014A (zh) * 2014-06-26 2016-02-17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订阅机制的通信方法和主题服务器
CN105722040A (zh) * 2014-12-03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消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50677A1 (en) * 2009-03-31 2010-09-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ubscriber device and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that supports real-time communication
CN105338014A (zh) * 2014-06-26 2016-02-17 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订阅机制的通信方法和主题服务器
CN105722040A (zh) * 2014-12-03 2016-06-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消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25076A (zh) * 2021-11-18 2022-03-01 苏州极光无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转发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4610B (zh) 2022-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620943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 applica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networked processors
US9535638B2 (en) Directly transferring data between devices
CN103634119A (zh) 认证方法、应用客户端、应用服务器及认证服务器
CN110430292B (zh) 邀请登录网络平台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1163052B (zh) 连接物联网平台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087475B (zh) 一种云平台组件应用的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消息服务器
CN102891851A (zh) 虚拟桌面访问控制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3014610B (zh) 一种远程访问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72476B (zh) 一种远程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8512889B (zh) 一种基于http的应用响应推送方法及代理服务器
CN111600787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JP5961471B2 (ja) 複数の情報システムおける出力比較方法
CN108713199B (zh) 权限管理方法、系统、移动终端、共享充电设备及服务器
CN115801299B (zh) 元宇宙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267564A1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57039B (zh) 身份属性添加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671844B (zh) 一种设备的注册方法及系统
CN110278133B (zh) 由服务器执行的检查方法、装置、计算设备以及介质
CN115225681A (zh) 多机器人协作方法、电子设备、云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EP3176986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remote desktop protocol gateway to conduct routing and switching
CN108288135B (zh) 系统兼容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545256A (zh) 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中转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5514670B (zh) 数据捕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21939B (zh)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07663B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