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12805B - 一种健康自诊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健康自诊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12805B CN113012805B CN201911329772.9A CN201911329772A CN113012805B CN 113012805 B CN113012805 B CN 113012805B CN 201911329772 A CN201911329772 A CN 201911329772A CN 113012805 B CN113012805 B CN 11301280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 data
- health
- user
- health sign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2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computer-aided diagnosis, e.g. based on medical expert systems
-
- G—PHYSICS
- G16—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 FIELDS
- G16H—HEALTHCARE INFORMATICS,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HANDLING OR PROCESSING OF MEDICAL OR HEALTHCARE DATA
- G16H50/0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 G16H50/70—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diagnosis, medical simulation or medical data mining;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etecting, monitoring or modelling epidemics or pandemics for mining of medical data, e.g. analysing previous cases of other pati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健康自诊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用以解决目前的AI健康自诊系统获取用户健康信息的数据源单一,并且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智能设备接收物联网设备上报的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智能设备根据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并将诊断结果发送给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以使通信终端将诊断结果展示给用户。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可以根据物联网设备上报的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不再只局限于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进行诊断,增加了健康自诊的数据来源,提升了智能设备获取数据的效率;同时由于通过物联网设备上传的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更加客观准确,提高了健康自诊的准确性,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健康自诊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AI健康自诊是指通过多轮智能问诊/对话等形式获取用户的健康信息,通过知识图谱、大数据技术进行推理和判断出用户的病情。AI健康自诊凭借着其准确高效、方便快捷等特点正在成为主流的常见病自诊途径。
AI健康自诊能否准确判断用户的病情的一大前提是及时准确的获取足够多的健康体征信息,目前的AI健康自诊系统均是通过多轮对话的方式来询问用户健康体征信息(如:体温多少度?血压多高?血糖值多少等等),为了能够准确的做出判断,AI自诊系统必须采集足够多的信息,因此对一个常见病的诊断往往和用户之间有高达几十轮的对话交互,用户体验欠佳。若是用户需要经常使用AI健康自诊,则每次自诊都需要回答近乎相同的问题完成几十轮的对话交互。
综上,目前的AI健康自诊系统获取用户健康信息的数据源单一,并且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健康自诊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用以解决目前的AI健康自诊系统获取用户健康信息的数据源单一,并且效率较低的问题。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机;
存储器,用于存储收发机接收到的物联网设备上报的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
收发机,用于接收或发送数据;
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并通过所述收发机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以使所述通信终端将诊断结果展示给用户。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可以接收物联网设备上报的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根据物联网设备上报的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不再只局限于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进行诊断,增加了健康自诊的数据来源,提升了智能设备获取用户健康信息的数据的效率;同时由于通过物联网设备上传的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更加客观准确,提高了健康自诊的准确性,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以及所述健康体征数据,对用户症状进行分析生成诊断结果;或
根据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直接对用户症状进行分析,生成诊断结果。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设备既能根据用户输入的患病因素和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也可以根据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增加了智能设备进行健康自诊的数据来源,生成诊断结果的方式也更加多样,提升了智能设备的诊断效率。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若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以及所述健康体征数据不能生成诊断结果,则根据所述患病因素和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确定反馈信息,并将所述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通信终端,直到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以及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患病因素和健康体征数据生成反馈信息,对于可以从健康体征数据中获取的数据,不需要再次询问用户,从而减少了与用户进行对话的轮次,能够更加快速高效地完成健康自诊过程,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机;
存储器,用于存储收发机接收到的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健康体征数据;
收发机,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器通过所述收发机将所述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智能设备,以使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并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物联网设备可以将便携健康设备采集到的用户的健康体征信息上报给智能设备,为智能设备的健康自诊提供更丰富且准确的用户的体征信息,进而快速高效地完成健康自诊过程,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监控是否有所述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新的健康体征数据,若有,则将所述新的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所述智能设备;或
接收所述智能设备周期发送的检测信息,在每次接收到所述检测信息后,若有所述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新的健康体征数据,则将所述新的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所述智能设备。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时监控或周期性检测是否有新的健康体征数据上传,从而在有新的健康体征数据上传时,将新的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智能设备,保证了智能设备能够实时对用户的健康状态进行诊断,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健康自诊方法应用于智能设备,该方法包括:
所述智能设备接收物联网设备上报的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并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以使所述通信终端将诊断结果展示给用户。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以及所述健康体征数据,对用户症状进行分析生成诊断结果;或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直接对用户症状进行分析,生成诊断结果。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以及所述健康体征数据不能生成诊断结果,则根据所述患病因素和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确定反馈信息,并将所述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通信终端,直到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以及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健康自诊方法,应用于物联网设备,该方法包括:
所述物联网设备接收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健康体征数据;
所述物联网设备将所述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智能设备,以使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并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将所述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智能设备,包括:
所述物联网设备监控是否有所述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新的健康体征数据,若有,则将所述新的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所述智能设备;或
所述物联网设备接收所述智能设备周期发送的检测信息,在每次接收到所述检测信息后,若有所述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新的健康体征数据,则将所述新的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所述智能设备。
根据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健康自诊系统,包括:
智能设备,用于接收物联网设备上报的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根据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并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
便携健康终端,用于采集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并上传到物联网设备;
物联网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所述健康体征数据,并将所述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所述智能设备;
通信终端,用于将所述诊断结果展示给用户。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健康自诊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健康自诊应用程序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并选择症状的界面示意图;
图3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健康自诊应用程序对用户的症状进行询问以采集信息的界面示意图;
图4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健康自诊应用程序与用户发生多轮对话的界面示意图;
图5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健康自诊应用程序生成诊断结果的示意图;
图6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健康自诊系统示意图;
图7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知识图谱示意图;
图8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健康自诊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9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健康自诊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0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终端的软件架构示意图;
图12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终端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13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联网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智能设备的健康自诊方法流程图;
图16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物联网设备的健康自诊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除、详尽地描述。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文本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下面对文中出现的一些术语进行解释:
1、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应用程序”,为可以完成某项或多项特定工作的计算机程序,它具有可视的显示界面,能与用户进行交互。
2、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AI”,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是研究使计算机模拟人的某些思维过程和智能行为(如学习、推理、思考、规划等)的学科,主要包括计算机实现智能的原理、制造类似于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应用。
AI健康自诊是指通过多轮智能问诊/对话等形式获取用户的健康信息,通过知识图谱、大数据技术进行推理和判断出用户的病情。AI健康自诊凭借着其准确高效、方便快捷等特点正在成为主流的常见病自诊途径。
AI健康自诊能否准确判断用户的病情的一大前提是及时准确的获取足够多的健康体征信息,目前的AI健康自诊系统均是通过多轮对话的方式来询问用户健康体征信息(如:体温多少度?血压多高?血糖值多少等等),例如,如图1所示,为健康自诊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示意图,用户进入健康自诊界面后,应用程序提醒用户选择症状,用户在如图2所示的用户界面填写个人基本信息并选择症状;如图3所示应用程序在接收到用户选择的症状后,开始对用户的症状进行询问以采集信息;应用程序在如图4所示的多轮对话后,采集到足够的信息,生成如图5所示的诊断结果并展示给用户,完成健康自诊过程。
如上例所示,为了能够准确的做出判断,AI自诊系统必须采集足够多的信息,因此对一个常见病的诊断往往和用户之间有高达几十轮的对话交互,用户体验欠佳。若是用户需要经常使用AI健康自诊,则每次自诊都需要回答近乎相同的问题完成几十轮的对话交互。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如图6所示的健康自诊系统的框架图,包括智能设备601、至少一个便携健康终端602、物联网设备603和通信终端604。
智能设备601,用于接收物联网设备上报的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根据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并将诊断结果发送给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
便携健康终端602,用于采集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并上传到物联网设备;
物联网设备603,用于接收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健康体征数据,并将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智能设备;
通信终端604,用于将诊断结果展示给用户。
用户使用便携健康终端602测量并采集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并将采集到的健康体征数据上传到物联网设备603上,物联网设备603将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智能设备601,智能设备601在接收到物联网设备603上报的健康体征数据后,根据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并将诊断结果发送给通信终端604,通信终端604将诊断结果展示给用户。由于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便携健康终端采集到的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并展示给用户,为智能设备提供了更多的健康体征数据来源,不再只局限于根据用户输入的内容进行诊断,提升诊断效率同时能够保证诊断结果更加准确,并能减少用户输入的次数,提升用户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便携健康终端可以为血压仪、血氧仪、智能体温计、体脂秤、血气参数检测仪等测量仪器。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用户使用便携健康终端测量用户的健康体征,便携健康终端采集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并将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上传到物联网设备上。
可选的,便携健康终端可以通过蓝牙或者无线网络接入到家庭终端设备,其中,家庭终端设备可以为路由器、手机等设备;家庭终端设备接入到物联网设备上,从而实现将便携健康终端采集到的用户健康体征数据上传到物联网设备上。
物联网设备在接收到便携健康设备上传的用户健康体征数据后,将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智能设备;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物联网设备监控是否有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新的健康体征数据,若有,则将新的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智能设备;或接收智能设备周期发送的检测信息,在每次接收到检测信息后,若有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新的健康体征数据,则将新的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智能设备。
在具体实施中,物联网设备可以实时监控是否有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新的健康体征数据,如果有,则将新的将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智能设备;或者智能设备可以按照预设的周期向物联网设备发送询问是否有新的健康体征数据的检测信息,物联网设备在接收到检测信息后,检测是否有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新的健康体征数据,若有,则将新的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智能设备。
可选的,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包括该健康体征数据对应的数据类型和具体数值,例如,高压110mmHg。
智能设备可以根据以下两种方式对用户症状进行分析并生成诊断结果:
方式1、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和健康体征数据,对用户症状进行分析生成诊断结果。
智能设备将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与知识图谱中的患病因素进行匹配,并读取匹配到的患病因素对应的疾病;根据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对匹配到的患病因素对应的疾病进行进一步确认或排除,并根据与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匹配的疾病生成诊断结果。
具体的,知识图谱中包括患病因素以及患病因素可能对应的疾病;例如,如图7所示的知识图谱示意图,示出的患病因素有厌食、呕吐、腹胀、咳嗽和发烧;厌食、呕吐、腹胀、咳嗽和发烧患病因素对应的疾病均可能为消化不良或上呼吸道感染。
在具体实施中,智能设备读取匹配到的患病因素对应的疾病之后,将物联网设备上报的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与预设的疾病对应的健康体征数据进行匹配,若匹配失败,则可排除该疾病;若匹配成功,则智能设备根据与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匹配成功的疾病生成诊断结果。
例如,智能设备接收到通信终端发送的用户输入的患病因素为呕吐,根据如图7所示的知识图谱得到呕吐患病因素对应为消化不良或上呼吸道感染;智能设备接收物联网设备上报的健康体征数据中的白细胞为2.7x 109/L,与预设的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对应的健康体征数据匹配,则可排除患有消化不良疾病,并根据与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匹配的上呼吸道感染生成诊断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根据患病因素和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的具体方式仅仅是对生成诊断结果的举例说明,由于根据不同类型的患病因素和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的具体方式无法穷举,任何其它与上述生成诊断结果原理相同的生成诊断结果的具体方式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若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以及健康体征数据不能生成诊断结果,则根据患病因素和健康体征数据确定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发送给通信终端,直到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以及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
在具体实施中,智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以及健康体征数据不能生成诊断结果时,将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和患病因素输入到问询神经网络模型中,问询神经网络模型输出反馈信息,智能设备将反馈信息发送给通信终端,通信终端通过健康自诊应用程序将反馈信息展示给用户,并接收用户在反馈信息后继续输入的患病因素,直到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以及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调用问询神经网络模型之前,需要基于大量的样本数据对问询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将根据电子病历模拟产生的患病因素和健康体征数据作为问询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将下一轮的反馈信息作为问询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对所述问询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多次训练;在问询神经网络模型收敛后,确定问询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完成。
例如,用户在健康自诊应用程序中选择“发烧”症状触发进行健康自诊,用户在之前多轮询问中输入的患病因素为头晕、四肢酸痛;智能设备读取物联网设备上报的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获取到用户一周内使用体温计测量的体温分别为38.5℃、37℃、39℃、37℃,智能终端在无法根据用户健康体征数据和用户输入的患病因素生成诊断报告时,将用户健康体征数据和用户输入的患病因素输入到问询神经网络模型中,问询神经网络模型输出反馈信息,例如,“请问您是否伴有咳嗽、皮疹症状?”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以及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
方式2、根据健康体征数据直接对用户症状进行分析,生成诊断结果。
智能设备接收到物联网设备上报的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后,对用户症状进行分析,在确定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不满足预设的健康条件后,生成诊断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每种类型的健康体征数据对应一个预设的标准区间,该预设的标准区间可以使用医学上的惯用标准,例如,高压的标准区间为90mmHg~140mmHg。
不满足预设的健康条件的情形包括:
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与对应的预设的标准区间的阈值相差较大;
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多次在对应的预设的标准区间外。
例如,智能设备接收到物联网设备上报的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为高压170mmHg,智能设备对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进行分析,检测到用户当前的高压与预设的高压标准区间90mmHg~140mmHg相差较大,确定用户当前出现高血压症状,生成诊断报告;
或者,智能设备接收到物联网上报的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在最近四次的健康体征数据中,用户的体温分别为37.5℃、38℃、37.6℃、38.5℃,智能设备对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进行分析,确定用户四次的体温测量结果都在预设的体温标准区间36.1℃~37℃外,则生成与持续性低烧有关的病症的诊断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诊断神经网络模型根据健康体征数据直接对用户症状进行分析,生成诊断结果。
在具体实施中,将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输入到诊断神经网络模型中,诊断神经网络模型输出诊断结果,智能设备将诊断结果发送给通信终端,通信终端通过健康自诊应用程序将诊断结果展示给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在调用诊断神经网络模型之前,需要基于大量的样本数据对诊断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将根据电子病历模拟产生健康体征数据作为诊断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将诊断结果作为诊断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出,对所述诊断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多次训练;在诊断神经网络模型收敛后,确定诊断神经网络模型训练完成。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智能设备在生成诊断结果后,将诊断结果发送给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通信终端根据下列方式确定将诊断结果展示给用户的方式:
通信终端判断健康自诊应用程序是否在通信终端前台运行,若是,则将诊断结果展示在健康自诊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上;
否则,将诊断结果通过健康自诊应用程序的后台消息推送给用户。
在具体实施中,通信终端接收到智能设备发送的诊断结果后,判断通信终端上的健康自诊应用程序是否在通信终端的前台运行,若是,则将诊断结果展示在健康自诊应用程序的用户界面上;若健康自诊应用程序不再通信终端的前台运行,则将诊断结果以后台消息的形式推送给用户。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健康自诊系统结构示意图,智能设备可以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AI智能诊断模块、主动唤醒模块和对话系统;便携健康设备通过家庭终端将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上传到物联网设备;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便携健康设备采集用户健康体征数据,并通过蓝牙或者无线网络接入家庭终端设备;
步骤2:家庭终端设备接入物联网设备;
步骤3:物联网设备将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数据采集模块;
步骤4:数据采集模块将通过物联网设备上报上来的用户健康数据进行采集,并存储至数据存储模块;
步骤5:主动唤醒模块监听数据存储模块中用户健康数据的变化;
步骤6:主动唤醒模块发现数据存储模块中有新的用户的健康数据,主动唤醒AI智能诊断模块从数据存储模块中读取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
步骤7:用户使用通信终端输入想要咨询的健康问题或者症状;
步骤8:通信终端将用户的输入作为患病因素发送给对话系统;
步骤9:对话系统将用户输入的患病因素进行解析后,发送给AI智能诊断模块;
步骤10:AI智能诊断模块从数据存储模块中读取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
步骤11:AI智能诊断模块判断根据用户输入的患病因素和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生成反馈信息,并将反馈信息发送给对话系统;
步骤12:对话系统对AI智能诊断模块发送的反馈信息进行解析和包装后,发送给通信终端;
步骤13:用户针对反馈信息输入对应的患病因素;
步骤14:对话系统将用户输入的患病因素进行解析后,发送给AI智能诊断模块;
步骤15:重复步骤11~步骤14直到AI智能诊断模块能根据用户输入的患病因素和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
步骤16:AI智能诊断模块将诊断结果发送给对话系统;
步骤17:对话系统对AI智能诊断模块发送的诊断结果进行解析和包装后,发送给通信终端;
步骤18:通信终端将诊断结果展示给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5~步骤6和步骤7~步骤15执行中没有先后顺序,且执行中可以仅有步骤1~6和步骤16~18,也可以仅有步骤1~4和步骤7~18。
具体实施中,如图9所示,可以将智能设备集成在通信终端上,当将智能设备集成在通信终端上时,智能设备将生成的诊断结果通过对话系统发送给通信终端上的健康自诊应用程序,从而将诊断结果展示给用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终端,如图10所示,为通信终端1000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以通信终端1000为例对实施例进行具体说明。应该理解的是,图10所示通信终端1000仅是一个范例,并且通信终端1000可以具有比图10中所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多个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图10中示例性示出了根据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终端1000的硬件配置框图。如图10所示,通信终端1000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010、存储器1020、显示单元1030、摄像头1040、传感器1050、音频电路10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1070、处理器1080、蓝牙模块1081、以及电源1090等部件。
RF电路1010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可以接收基站的下行数据后交给处理器1080处理;可以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器件。
存储器10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数据。处理器10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20的软件程序或数据,从而执行通信终端100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0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1020存储有使得通信终端1000能运行的操作系统。本申请中存储器10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程序,还可以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方法的代码。
显示单元10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产生与通信终端10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显示单元1030可以包括设置在通信终端1000正面的触摸屏1031,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例如点击按钮,拖动滚动框等。
显示单元1030还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终端1000的各种菜单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具体地,显示单元1030可以包括设置在通信终端1000正面的显示屏1032。其中,显示屏1032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单元1030可以用于显示本申请中所述的各种图形用户界面。
其中,触摸屏1031可以覆盖在显示屏1032之上,也可以将触摸屏1031与显示屏1032集成而实现通信终端10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集成后可以简称触摸显示屏。本申请中显示单元1030可以显示应用程序以及对应的操作步骤。
摄像头1040可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处理器1080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
通信终端10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050,比如加速度传感器1051、距离传感器1052、指纹传感器1053、温度传感器1054。通信终端1000还可配置有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
音频电路1060、扬声器1061、麦克风1062可提供用户与通信终端10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0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061,由扬声器10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通信终端1000还可配置音量按钮,用于调节声音信号的音量。另一方面,麦克风10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0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10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020以便进一步处理。本申请中麦克风1062可以获取用户的语音。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通信终端1000可以通过Wi-Fi模块1070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
处理器1080是通信终端10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2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20内的数据,执行通信终端10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1080还可以集成应用处理器和基带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基带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80中。本申请中处理器1080可以运行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用户界面显示及触控响应,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处理方法。另外,处理器1080与显示单元1030耦接。
蓝牙模块1081,用于通过蓝牙协议来与其他具有蓝牙模块的蓝牙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例如,通信终端1000可以通过蓝牙模块1081与同样具备蓝牙模块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建立蓝牙连接,从而进行数据交互。
通信终端10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090(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0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通信终端1000还可配置有电源按钮,用于终端的开机和关机,以及锁屏等功能。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终端10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11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11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通信终端1000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通信终端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下面结合捕获拍照场景,示例性说明通信终端1000软件以及硬件的工作流程。
当触摸屏1031接收到触摸操作,相应的硬件中断被发给内核层。内核层将触摸操作加工成原始输入事件(包括触摸坐标,触摸操作的时间戳等信息)。原始输入事件被存储在内核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从内核层获取原始输入事件,识别该输入事件所对应的控件。以该触摸操作是触摸单击操作,该单击操作所对应的控件为相机应用图标的控件为例,相机应用调用应用框架层的接口,启动相机应用,进而通过调用内核层启动摄像头驱动,通过摄像头1040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终端10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笔记本电脑以及电视等。
图12是用于示出通信终端(例如图10的通信终端1000)上的用户界面的示意图。在一些具体实施中,用户通过触摸用户界面上的应用图标可以打开相应的应用程序,或者通过触摸用户界面上的文件夹图标可以打开相应的文件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设备,如图13所示,包括处理器130、存储器131和收发机132;
存储器131,用于存储收发机接收到的物联网设备上报的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
收发机132,用于接收或发送数据;
处理器130,用于根据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并通过所述收发机132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以使所述通信终端将诊断结果展示给用户。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处理器130还用于:
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和所述健康体征数据,对用户症状进行分析生成诊断结果;或
根据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直接对用户症状进行分析,生成诊断结果。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处理器130还用于:
若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以及所述健康体征数据不能生成诊断结果,则根据所述患病因素和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确定反馈信息,并将所述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通信终端,直到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以及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物联网设备,如图14所示,包括处理器140、存储器141和收发机142;
存储器141,用于存储收发机接收到的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健康体征数据;
收发机142,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所述处理器140通过所述收发机142将所述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智能设备,以使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并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
一种肯定的实施方式,处理器140还用于:
监控是否有所述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新的健康体征数据,若有,则将所述新的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所述智能设备;或
接收所述智能设备周期发送的检测信息,在每次接收到所述检测信息后,若有所述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新的健康体征数据,则将所述新的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所述智能设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健康自诊方法,应用于智能设备,如图15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501、智能设备接收物联网设备上报的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
步骤S1502、智能设备根据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并将诊断结果发送给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以使通信终端将诊断结果展示给用户。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和所述健康体征数据,对用户症状进行分析生成诊断结果;或
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直接对用户症状进行分析,生成诊断结果。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以及所述健康体征数据不能生成诊断结果,则根据所述患病因素和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确定反馈信息,并将所述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通信终端,直到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以及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健康自诊方法,应用于物联网设备,如图16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601、物联网设备接收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健康体征数据;
步骤S1602、物联网设备将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智能设备,以使智能设备根据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并将诊断结果发送给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将所述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智能设备,包括:
所述物联网设备监控是否有所述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新的健康体征数据,若有,则将所述新的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所述智能设备;或
所述物联网设备接收所述智能设备周期发送的检测信息,在每次接收到所述检测信息后,若有所述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新的健康体征数据,则将所述新的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所述智能设备。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应用于上述处理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也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健康自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设备,用于接收物联网设备上报的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将接收到的所述用户通过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与知识图谱中的患病因素进行匹配,并读取匹配到的患病因素对应的疾病;将所述健康体征数据与预设的疾病对应的健康体征数据进行匹配,并根据与所述健康体征数据匹配成功的健康体征数据对应的疾病生成诊断结果,并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
所述智能设备还用于监听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的变化,发现有新的健康体征数据时,主动读取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并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
便携健康终端,用于采集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并上传到物联网设备;
物联网设备,用于接收所述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所述健康体征数据,并将所述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所述智能设备;
通信终端,用于将所述诊断结果展示给用户。
2.一种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机;
存储器,用于存储收发机接收到的物联网设备上报的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
收发机,用于接收或发送数据;
处理器,用于将接收到的用户通过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与知识图谱中的患病因素进行匹配,并读取匹配到的患病因素对应的疾病;将所述健康体征数据与预设的疾病对应的健康体征数据进行匹配,并根据与所述健康体征数据匹配成功的健康体征数据对应的疾病生成诊断结果,并通过所述收发机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以使所述通信终端将诊断结果展示给用户;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监听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的变化,发现有新的健康体征数据时,主动读取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并通过所述收发机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以使所述通信终端将诊断结果展示给用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若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以及所述健康体征数据不能生成诊断结果,则根据所述患病因素和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确定反馈信息,并将所述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通信终端,直到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以及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
4.一种物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机;
存储器,用于存储收发机接收到的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健康体征数据;
收发机,用于接收和发送数据;
处理器通过所述收发机将所述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智能设备,以使所述智能设备将接收到的用户通过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与知识图谱中的患病因素进行匹配,并读取匹配到的患病因素对应的疾病;将所述健康体征数据与预设的疾病对应的健康体征数据进行匹配,并根据与所述健康体征数据匹配成功的健康体征数据对应的疾病生成诊断结果,并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以及,监听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的变化,发现有新的健康体征数据时,主动读取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并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物联网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监控是否有所述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新的健康体征数据,若有,则将所述新的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所述智能设备;或
接收所述智能设备周期发送的检测信息,在每次接收到所述检测信息后,若有所述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新的健康体征数据,则将所述新的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所述智能设备。
6.一种健康自诊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智能设备,该方法包括:
所述智能设备接收物联网设备上报的用户的健康体征数据;
所述智能设备将接收到的用户通过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与知识图谱中的患病因素进行匹配,并读取匹配到的患病因素对应的疾病;将所述健康体征数据与预设的疾病对应的健康体征数据进行匹配,并根据与所述健康体征数据匹配成功的健康体征数据对应的疾病生成诊断结果,并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以使所述通信终端将诊断结果展示给用户;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智能设备监听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的变化,发现有新的健康体征数据时,主动读取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并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以使所述通信终端将诊断结果展示给用户。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若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以及所述健康体征数据不能生成诊断结果,则所述智能设备根据所述患病因素和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确定反馈信息,并将所述反馈信息发送给所述通信终端,直到根据接收到的用户通过所述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以及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
8.一种健康自诊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物联网设备,该方法包括:
所述物联网设备接收便携健康终端上传的健康体征数据;
所述物联网设备将所述健康体征数据上报给智能设备,以使所述智能设备将接收到的用户通过通信终端发送的本轮和之前多轮的患病因素与知识图谱中的患病因素进行匹配,并读取匹配到的患病因素对应的疾病;将所述健康体征数据与预设的疾病对应的健康体征数据进行匹配,并根据与所述健康体征数据匹配成功的健康体征数据对应的疾病生成诊断结果,并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以及,监听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的变化,发现有新的健康体征数据时,主动读取所述健康体征数据,生成诊断结果,并将所述诊断结果发送给所述用户对应的通信终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29772.9A CN113012805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健康自诊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329772.9A CN113012805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健康自诊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12805A CN113012805A (zh) | 2021-06-22 |
CN113012805B true CN113012805B (zh) | 2023-03-21 |
Family
ID=763828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329772.9A Active CN113012805B (zh) | 2019-12-20 | 2019-12-20 | 一种健康自诊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12805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10774A (zh) * | 2017-10-25 | 2018-01-19 | 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 智能问诊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CN108242266A (zh) * | 2018-01-22 | 2018-07-03 | 北京颐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辅助诊断装置和方法 |
CN109119130A (zh) * | 2018-07-11 | 2019-01-01 | 上海夏先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 |
CN109313817A (zh) * | 2016-05-05 | 2019-02-05 | J·S·贝茨 | 用于生成医学诊断的系统和方法 |
-
2019
- 2019-12-20 CN CN201911329772.9A patent/CN11301280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13817A (zh) * | 2016-05-05 | 2019-02-05 | J·S·贝茨 | 用于生成医学诊断的系统和方法 |
CN107610774A (zh) * | 2017-10-25 | 2018-01-19 | 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 智能问诊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
CN108242266A (zh) * | 2018-01-22 | 2018-07-03 | 北京颐圣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辅助诊断装置和方法 |
CN109119130A (zh) * | 2018-07-11 | 2019-01-01 | 上海夏先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12805A (zh) | 2021-06-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77250B (zh) | 一种投屏场景下的触控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0618933B (zh) | 性能分析方法与系统、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 | |
CN110111787A (zh) | 一种语义解析方法及服务器 | |
CN113473074B (zh) | 一种检测方法、电子设备、检测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1176960A (zh) | 一种用户操作行为跟踪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9993234B (zh) | 一种无人驾驶训练数据分类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TWI549076B (zh) | 電子裝置及其服務管理方法 | |
CN114816610B (zh) | 一种页面分类方法、页面分类装置和终端设备 | |
CN114117225B (zh) | 图书推荐方法及图书推荐设备 | |
CN106774861B (zh) | 智能设备及行为数据纠正方法和装置 | |
CN113159590A (zh) | 一种用药管理方法、服务器和移动终端 | |
CN114339419B (zh) | 一种视频流拉流处理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3179432B (zh) | 视频的采集位置的显示方法及显示设备 | |
CN110209335A (zh) | 智能终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13012805B (zh) | 一种健康自诊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 |
CN112199997A (zh) | 一种终端及工具处理方法 | |
JP7147317B2 (ja) | 端末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3014614A (zh) |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设备及被控设备 | |
CN114173286B (zh) | 确定测试路径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063459B (zh) | 一种终端和智能家居控制方法 | |
CN115328770A (zh) | 应用程序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520361A (zh) | 一种心率检测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998068A (zh) | 学习计划的生成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1599446A (zh) | 医疗显示设备的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3507614A (zh) | 视频的播放进度调节方法及显示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