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8909A - 一种隆鼻的假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隆鼻的假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8909A
CN112998909A CN202110206598.XA CN202110206598A CN112998909A CN 112998909 A CN112998909 A CN 112998909A CN 202110206598 A CN202110206598 A CN 202110206598A CN 112998909 A CN112998909 A CN 1129989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se
prosthesis
nasal
augmentation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065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2065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89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8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89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8Internal ear or nose parts, e.g. ear-drums
    • A61F2/186Nose par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隆鼻的假体,涉及医疗美容技术领域。该隆鼻的假体,包括假体本体,所述假体本体包括与鼻梁位置处相对应的梁部支体和与鼻小柱位置处相对应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包括与鼻尖位置处相对应的第一端和与鼻基底位置对应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梁部支体连接,所述第二端分三份纵向劈开至所述第二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折弯部分三份纵向劈开,使其在鼻尖及两侧鼻翼均形成支点,方便支撑鼻翼,更利于理想鼻尖的雕琢成型,同时将假体直接纵向劈开,没有额外增加其他的结构,不会给患者鼻子增加过多负担,术后反应不会太大,并且由于鼻小柱部分三点支撑,术后效果维持时间会更长。

Description

一种隆鼻的假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美容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隆鼻的假体。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美容已被广大爱美及时尚人士所接受,并受到极大的追捧;在医疗美容的项目中,隆鼻手术占有很大的比例,隆鼻手术通过假体改善鼻子的协调性和美观性。
然而目前的假体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现有的隆鼻假体为L形结构,支撑能力弱,结构稳定性差;在手术造型上无法满足复杂隆鼻的技术要求,如果采用其他的固定装置会使身体的负荷较大,使术后反应加重,并发症增多多,且术后效果较难稳定持久。
因此,提供一种隆鼻的假体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隆鼻的假体,此假体通过在折弯部分三份纵向劈开,在鼻尖及两侧鼻翼均形成支点,使得该假体在放置在患者鼻子上后,易于成型,术后效果维持时间更长,患者身体负荷小,术后反应轻。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隆鼻的假体,包括假体本体,所述假体本体包括与鼻梁位置处相对应的梁部支体和与鼻小柱位置处相对应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包括与鼻尖位置处相对应的第一端和与鼻基底位置对应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梁部支体连接,所述第二端分三份纵向劈开至所述第二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隆鼻的假体,通过在折弯部分三份纵向劈开,使其在鼻尖及两侧鼻翼均形成支点,方便支撑鼻翼,更利于理想鼻尖的雕琢成型,同时由于是将假体直接纵向劈开,没有额外增加其他的结构,不会给患者鼻子增加过多负担,术后反应不会太大,并且由于鼻小柱部分三点支撑,术后效果维持时间会更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假体本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假体置于鼻内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假体本体和支撑部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假体置于鼻内的示意图。
图中:100-假体;101-假体本体;1-梁部支体;11-第三端;12-第四端;2-折弯部;21-第一端;22-第二端;221-第一折弯部;222-第二折弯部;223-第三折弯部;102-支撑部;1021-第一支撑部;1022-第二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隆鼻的假体100,包括假体100本体101,所述假体100本体101包括与鼻梁位置处相对应的梁部支体1和与鼻小柱位置处相对应的折弯部2,所述折弯部2包括与鼻尖位置处相对应的第一端21和与鼻基底位置对应的第二端22,所述第一端21与所述梁部支体1连接,所述第二端22分三份纵向劈开至所述第二端22。通过在折弯部2分三份纵向劈开,使其在鼻尖及两侧鼻翼均形成支点,方便支撑鼻翼,更利于理想鼻尖的雕琢成型,同时由于通过将假体100直接纵向劈开,没有额外增加其他的结构,不会给患者鼻子增加过多负担,术后反应不会太大,并且由于鼻小柱部分三点支撑,术后效果维持时间会更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隆鼻的假体100,所述第一端21的宽度为1.8~2.2mm。第一端21的宽度为1.8~2.2mm,适应于大部分患者的鼻形,过宽的端部会影响鼻尖靠近鼻小柱部分的宽度,最终形成一个过宽的鼻头,如果过窄,则可能导致术后维持时间不长,或者鼻形问题无法得到显著改善,和原有鼻形状态相差不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隆鼻的假体100,所述梁部支体1包括与鼻梁位置处相对应的第三端11和与所述鼻尖位置处对应的第四端12,所述第四端12的宽度为1.8~2.2mm。第四端12的宽度为1.8~2.2mm,适应于大部分患者的鼻形,过宽的端部会影响鼻尖靠近鼻梁部分的宽度,最终形成一个过宽的鼻头,如果过窄,则可能导致术后维持时间不长,或者鼻形问题无法得到显著改善,和原有鼻形状态相差不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隆鼻的假体100,所述第一端21的宽度为2mm;所述第四端12的宽度为2mm。在多次实践后发现,第一端21和第四端12均保持2mm的宽度,可以制备出宽度适宜的鼻头,同时保证了鼻尖大小适宜,能满足99%以上的患者对于鼻尖形状的需求,同时也适应于99%以上患者的鼻子形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隆鼻的假体100,所述第一端21与所述第四端12之间的角度为73~78°。传统方式的雕刻只适用条件比较好的鼻子,对于鼻子形状不太好的患者无法做出较好形状的鼻子,反而会使鼻子在患者脸上显得更为突兀,并且达不到延长鼻头抬高鼻尖的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第一端21和第四段通过3-0尼龙线固定后,角度保持在73~78°,可以有效避免前述缺陷,使得该假体100适用于更多的患者脸型,适用范围更广,对于鼻形相对好的患者而言,采用这种方式雕刻出的假体100能进一步延长鼻头抬高鼻尖,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对于鼻子形状相对差一些的患者而言,采用这种方式雕刻出的假体100能显著延长鼻头抬高鼻尖,使最终鼻子的形状与面部更加融合,不会显得太突兀影响美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隆鼻的假体100,所述第一端21与所述四端之间的角度为75°。在多次实践后发现,第一端21和第四端12的角度保持在75°,可以获得出鼻尖高度适宜的鼻子,即能适用于鼻形相对较好的患者,充分延长鼻头抬高鼻尖,又能适用于鼻形相对差一些的患者,显著延长鼻头抬高鼻尖,既能使鼻子形状显著改观,又能使隆鼻后的鼻子在脸部更为自然美观。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隆鼻的假体100,所述第二端22分三份纵向劈开至所述第一端21形成第一折弯部2212、第二折弯部2222和第三折弯部2232,所述第一折弯部2212和第三折弯部2232分别与两侧鼻翼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折弯部2222与鼻小柱位置相对应。三个折弯部2分别与两侧鼻翼的边缘和鼻小柱对应,形成一个鼻尖的支架,为原有的塌鼻子或者大鼻子搭建一个更尖更翘的且能较好的支撑鼻子的支架,改善原有的塌鼻子,大鼻头等不良形状。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隆鼻的假体100,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鼻翼的支撑部102,所述支撑部102的边缘与第一折弯部2212或第三折弯部2232相贴合。通过设置支撑部102,支撑部102最终覆盖在两侧的鼻翼上,在前述支架的基础上,通过支撑部102改善患者单侧鼻翼弧度不够导致的鼻头两侧对称,使最终安装这一假体100的鼻子的鼻翼两侧更为对称,与脸型更为适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隆鼻的假体100,所述支撑部102包括第一支撑部1021和第一支撑部1022,所述第一支撑部1021和第一支撑部1022分别与左侧鼻翼和右侧鼻翼相贴合。通过设置支撑部102,支撑部102最终覆盖在两侧的鼻翼上,在前述支架的基础上,通过支撑部102改善患者鼻翼弧度不够导致的鼻头过小,使最终安装这一假体100的鼻子的鼻头大小适宜,与脸型更为适配。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隆鼻的假体100,所述支撑部102为耳甲艇组织制备而成。在实际治疗案列中,刚开始使用含有支撑部102的假体100时,结合现有的信息和技术,发明人想到通过采用肋软骨作为支撑材料,相对于未使用支撑部102,可以使鼻翼弧度更为流畅。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处理后,发明人发现这种取肋软骨的方式对于患者的要求比较高,不能有一些基础疾病等,否则无法行肋软骨截取手术,同时对于医生和医院的手术要求较高,成本更大,在术后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这些都影响着隆鼻手术的推广。在发明人的不断研究下,发现了另一种取材方式,即取人体的耳甲艇作为支撑部102材料,手术创伤相对于肋软骨取出术小了很多,同时由于手术创伤小,对于患者的身体要求可以适当降低,满足了部分患者的隆鼻需求,并且医院的手术间投入也相对降低,成本减少,患者术后修复时间更短,术后反应更小,更为重要的是,耳甲艇相对于肋软骨更软,与鼻翼两侧的软骨的软度更为相符,以耳甲艇作为支撑材料填充鼻翼制备出的鼻子柔软度与自然鼻子的柔软度相当,结合前述技术特征,使得最终安装了该假体100的鼻子的形状、软度更为自然。耳甲艇的大小为1.5cm*2.0cm即可满足需求,避免取大量取耳软骨产生耳朵挛缩。此外,由于是取的患者自身的组织,相对于市面上的其他填充材料,能极显著降低移入填充材料后的排异反应,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并且由于是自体组织,在体内基本不会产生排异反应,所以术后可以维持的时间更长。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隆鼻的假体10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隆鼻的假体100,包括与鼻梁位置处相对应的梁部支体1和与鼻小柱位置处相对应的折弯部2,所述折弯部2包括与鼻尖位置处相对应的第一端21和与鼻基底位置对应的第二端22,所述第一端21与所述梁部支体1连接,所述第二端22分三份纵向劈开至所述第二端22。所述第一端21的宽度为1.8~2.2mm,优选为2mm。所述梁部支体1包括与鼻梁位置处相对应的第三端11和与所述鼻尖位置处对应的第四端12,所述第四端12的宽度为1.8~2.2mm,优选为2mm。所述第一端21与所述第四端12之间的角度为73~78°,优选为角度为75°。
具体而言,所述第二端22分三份纵向劈开至所述第一端21形成第一折弯部221、第二折弯部222和第三折弯部223,所述第一折弯部221和第三折弯部223分别与两侧鼻翼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折弯部222与鼻小柱位置相对应。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隆鼻的假体10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隆鼻的假体100,包括与鼻梁位置处相对应的梁部支体1和与鼻小柱位置处相对应的折弯部2,所述折弯部2包括与鼻尖位置处相对应的第一端21和与鼻基底位置对应的第二端22,所述第一端21与所述梁部支体1连接,所述第二端22分三份纵向劈开至所述第二端22。所述第一端21的宽度为1.8~2.2mm,优选为2mm。所述梁部支体1包括与鼻梁位置处相对应的第三端11和与所述鼻尖位置处对应的第四端12,所述第四端12的宽度为1.8~2.2mm,优选为2mm。所述第一端21与所述第四端12之间的角度为73~78°,优选为角度为75°。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端22分三份纵向劈开至所述第一端21形成第一折弯部221、第二折弯部222和第三折弯部223,所述第一折弯部221和第三折弯部223分别与两侧鼻翼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折弯部222与鼻小柱位置相对应。支撑部102包括第一支撑部1021和第二支撑部1022,所述第一支撑部1021和第二支撑部1022分别与左侧鼻翼和右侧鼻翼相贴合,并且第一支撑部1021覆盖左侧鼻翼,第二支撑部1022覆盖右侧鼻翼,调整患者原有的鼻翼形状。
支撑部102为仿生材料制备而成。仿生材料可以选择一些排异反应低的生物类仿生材料,如采用细胞外基质作为主原料,联合其他胶原蛋白或者支架类材料制备的支撑部10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支撑部102材料的来源,避免个别患者耳部条件不适于做耳甲艇截取手术,尽可能保证所有愿意隆鼻的患者可以隆鼻,减少隆鼻的要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隆鼻的假体100。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隆鼻的假体100,包括与鼻梁位置处相对应的梁部支体1和与鼻小柱位置处相对应的折弯部2,所述折弯部2包括与鼻尖位置处相对应的第一端21和与鼻基底位置对应的第二端22,所述第一端21与所述梁部支体1连接,所述第二端22分三份纵向劈开至所述第二端22。所述第一端21的宽度为1.8~2.2mm,优选为2mm。所述梁部支体1包括与鼻梁位置处相对应的第三端11和与所述鼻尖位置处对应的第四端12,所述第四端12的宽度为1.8~2.2mm,优选为2mm。所述第一端21与所述第四端12之间的角度为73~78°,优选为角度为75°。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端22分三份纵向劈开至所述第一端21形成第一折弯部221、第二折弯部222和第三折弯部223,所述第一折弯部221和第三折弯部223分别与两侧鼻翼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折弯部222与鼻小柱位置相对应。支撑部102包括第一支撑部1021和第二支撑部1022,所述第一支撑部1021和第二支撑部1022分别与左侧鼻翼和右侧鼻翼相贴合,并且第一支撑部1021覆盖左侧鼻翼,第二支撑部1022覆盖右侧鼻翼,调整患者原有的鼻翼形状。
支撑部102的制备方法:耳部局部麻醉生效后,取出耳甲艇1.5cm*2.0cm大小的耳软骨置于生理盐水中,缝合伤口。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实施例1中提供的隆鼻的假体100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假体100雕刻至实施例1中的形状,以便充分衔接鼻头端和鼻背端,得到雕刻好的假体100;
(2)对患者的鼻子进行局部麻醉,待局部麻醉生效后,鼻小柱处作切口紧贴鼻翼软骨和鼻骨充分分离出腔隙,鼻大翼软骨分离开至可见中隔软骨,内侧脚中间分离至鼻棘,将步骤(1)中雕刻好的假体100植入,两侧鼻大翼软骨夹住假体100鼻头(即第一折弯部221和第三折弯部223分别被两侧鼻大翼软骨夹住,第二折弯部222被鼻大翼软骨夹住);
(3)利用5-0PDS线固定住鼻大翼软骨和假体100鼻头(即折弯部2和第四端12),假体100鼻小柱顶在鼻棘上,安装后如图2所示;
(4)鼻子外观满意后,最终放置了假体100后的鼻子形状与达拉斯隆鼻的效果差不多。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实施例3中提供的隆鼻的假体100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假体100雕刻至实施例1中的形状,以便充分衔接鼻头端和鼻背端,得到雕刻好的假体100;
(2)对患者的鼻子进行局部麻醉,待局部麻醉生效后,鼻小柱处作切口紧贴鼻翼软骨和鼻骨充分分离出腔隙,鼻大翼软骨分离开至可见中隔软骨,内侧脚中间分离至鼻棘,将步骤(1)中雕刻好的假体100植入,两侧鼻大翼软骨夹住假体100鼻头(即第一折弯部221和第三折弯部223分别被两侧鼻大翼软骨夹住,第二折弯部222被鼻大翼软骨夹住);
(3)利用5-0PDS线固定住鼻大翼软骨和假体100鼻头(即折弯部2和第四端12),假体100鼻小柱顶在鼻棘上安装后如图4所示;
(4)鼻子外观满意后,将耳软骨固定在鼻头上(耳软骨弯折包括鼻头),关闭切口,最终放置了假体100后的鼻子形状与达拉斯隆鼻的效果差不多。
效果例
本效果例的目的在于验证前述隆鼻的假体100或其使用方法的效果。
统计使用实施例1提供的隆鼻的假体100及其使用方法隆鼻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术后情况,同时统计使用实施例2提供的隆鼻的假体100及其使用方法隆鼻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术后情况。按照上述指标统计采用现有假体100、实施例1提供的假体100和实施例3提供的假体100隆鼻的效果,除假体100外,其余的操作步骤均相同,结果如下:
表1
Figure BDA0002951024830000111
由表1的结果所知,现有假体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使用本发明提供的假体100能极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术后鼻形维持时间也能显著延长,并且对于鼻子形状的满意度也可以显著提升,由于实施例3提供的支撑部102,在折弯部形成的支架的加持下,可以显著提升鼻子的形状并且减少提升整体评分。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隆鼻的假体100具有如下优点:
效果一,本发明提供的隆鼻的假体100通过在折弯部分三份纵向劈开,使其在鼻尖及两侧鼻翼均形成支点,方便支撑鼻翼,更利于理想鼻尖的雕琢成型,同时由于是将假体100直接纵向劈开,没有额外增加其他的结构,不会给患者鼻子增加过多负担,术后反应不会太大,并且由于鼻小柱部分三点支撑,术后效果维持时间会更长。
效果二,第一端和第四段的宽度为1.8~2.2mm,结合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端之间的角度为73~78°,适应于大部分患者的鼻形,过宽的端部会影响鼻尖靠近鼻小柱部分的宽度,最终形成一个过宽的鼻头,如果过窄,则可能导致术后维持时间不长,或者鼻形问题无法得到显著改善,和原有鼻形状态相差不大,同时能显著延长鼻头抬高鼻尖,使最终鼻子的形状与面部更加融合,不会显得太突兀影响美观。
效果三,三个折弯部分别与两侧鼻翼的边缘和鼻小柱对应,形成一个鼻尖的支架,同时支撑部102最终覆盖在两侧的鼻翼上,在前述支架的基础上,通过支撑部102改善患者鼻翼弧度不够导致的鼻头过小,使最终安装这一假体100的鼻子的鼻头大小适宜,与脸型更为适配,改善原有的塌鼻子,大鼻头等不良形状。
效果四,耳甲艇作为支撑部102的材料,手术创伤相对于肋软骨取出术小了很多,同时由于手术创伤小,对于患者的身体要求可以适当降低,满足了部分患者的隆鼻需求,并且医院的手术间投入也相对降低,成本减少,患者术后修复时间更短,术后反应更小,更为重要的是,耳甲艇相对于肋软骨更软,与鼻翼两侧的软骨的软度更为相符,以耳甲艇作为支撑材料填充鼻翼制备出的鼻子柔软度与自然鼻子的柔软度相当,结合前述技术特征,使得最终安装了该假体100的鼻子的形状、软度更为自然。耳甲艇的大小为1.5cm*2.0cm即可满足需求,避免取大量取耳软骨产生耳朵挛缩。此外,由于是取的患者自身的组织,相对于市面上的其他填充材料,能极显著降低移入填充材料后的排异反应,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并且由于是自体组织,在体内基本不会产生排异反应,所以术后可以维持的时间更长。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隆鼻的假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假体本体,所述假体本体包括与鼻梁位置处相对应的梁部支体和与鼻小柱位置处相对应的折弯部,所述折弯部包括与鼻尖位置处相对应的第一端和与鼻基底位置对应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梁部支体连接,所述第二端分三份纵向劈开至所述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隆鼻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的宽度为1.8~2.2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隆鼻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梁部支体包括与鼻梁位置处相对应的第三端和与所述鼻尖位置处对应的第四端,所述第四端的宽度为1.8~2.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隆鼻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的宽度为2mm;所述第四端的宽度为2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隆鼻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端之间的角度为73~7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隆鼻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四端之间的角度为75°。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隆鼻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分三份纵向劈开至所述第一端形成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所述第一折弯部和第三折弯部分别与两侧鼻翼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折弯部与鼻小柱位置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隆鼻的假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鼻翼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边缘与第一折弯部或第三折弯部相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隆鼻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别与左侧鼻翼和右侧鼻翼相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隆鼻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为耳甲艇组织制备而成。
CN202110206598.XA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隆鼻的假体 Pending CN1129989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6598.XA CN112998909A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隆鼻的假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6598.XA CN112998909A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隆鼻的假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8909A true CN112998909A (zh) 2021-06-22

Family

ID=76385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06598.XA Pending CN112998909A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隆鼻的假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890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24284A (zh) * 2023-11-14 2023-12-15 吉林大学 一种体内可再塑形的4d打印仿生鼻假体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36763Y (zh) * 1998-07-02 1999-09-08 张建军 一种医用鼻梁整形假体
KR200395980Y1 (ko) * 2004-09-11 2005-09-15 리카인 진 융비술용 코보형 세트
KR101103845B1 (ko) * 2011-06-23 2012-01-06 문형진 코 성형용 보형물
CN202665750U (zh) * 2012-05-23 2013-01-16 橡王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鼻骨结构
CN107874872A (zh) * 2017-11-07 2018-04-06 陕西百普生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可降解鼻子修复体
CN108542553A (zh) * 2018-05-10 2018-09-18 戴传昌 一种鼻假体
CN208693536U (zh) * 2017-12-29 2019-04-05 石家庄雅芳亚医疗美容医院 插接式隆鼻支架
CN109620471A (zh) * 2019-01-16 2019-04-16 广州市万和整形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带弹性形变结构的鼻植入体
CN111888051A (zh) * 2020-08-25 2020-11-06 杨开波 用于隆鼻手术的鼻假体
CN212326675U (zh) * 2020-04-02 2021-01-12 整为(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隆鼻假体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36763Y (zh) * 1998-07-02 1999-09-08 张建军 一种医用鼻梁整形假体
KR200395980Y1 (ko) * 2004-09-11 2005-09-15 리카인 진 융비술용 코보형 세트
KR101103845B1 (ko) * 2011-06-23 2012-01-06 문형진 코 성형용 보형물
CN202665750U (zh) * 2012-05-23 2013-01-16 橡王股份有限公司 人工鼻骨结构
CN107874872A (zh) * 2017-11-07 2018-04-06 陕西百普生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3d打印可降解鼻子修复体
CN208693536U (zh) * 2017-12-29 2019-04-05 石家庄雅芳亚医疗美容医院 插接式隆鼻支架
CN108542553A (zh) * 2018-05-10 2018-09-18 戴传昌 一种鼻假体
CN109620471A (zh) * 2019-01-16 2019-04-16 广州市万和整形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带弹性形变结构的鼻植入体
CN212326675U (zh) * 2020-04-02 2021-01-12 整为(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隆鼻假体
CN111888051A (zh) * 2020-08-25 2020-11-06 杨开波 用于隆鼻手术的鼻假体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瑜;青纪鸿;翁小娟;马大梦;: "双侧耳甲艇软骨镜像移植在鼻整形术中的应用", 中国美容医学, no. 05, pages 8 - 10 *
费跃;蔡茂季;莫小岚;: "鼻部美学亚单位在硅胶假体和自体耳甲软骨联合隆鼻术中应用", 中国美容医学, no. 10, pages 1 - 2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24284A (zh) * 2023-11-14 2023-12-15 吉林大学 一种体内可再塑形的4d打印仿生鼻假体
CN117224284B (zh) * 2023-11-14 2024-01-23 吉林大学 一种体内可再塑形的4d打印仿生鼻假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Stephan et al. Auricular reconstruction using porous polyethylene implant technique
US20070088434A1 (en) Implantable prosthesis for positioning and supporting a breast implant
US4938234A (en) Method of surgically implanting a contour nasal implant
JRohrich et al. Primary rhinoplasty
Lee et al. Nasal tip plasty using various techniques in rhinoplasty
Ozturan et al. Severe saddle nose: choices for aug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ccordion technique against warping
Ansari et al. Grafts and implants in rhinoplasty—techniques and long-term results
Nowicki et al. Nasal columella reconstruction–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current techniques
Lee et al. Asian rhinoplasty with rib cartilage
Li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diced autologous rib cartilage for paranasal augmentation in cleft nose
CN112998909A (zh) 一种隆鼻的假体
KR101853257B1 (ko) 비중격 연골을 이용한 코끝 성형술에 사용하는 깃발구조의 연골 이식물
Wang et al. Bilateral fan-shaped septal extension struts in East Asian augmentation rhinoplasty
US5421831A (en) Sub-malar facial implant
Perkins et al. Endonasal suture techniques in tip rhinoplasty
CN206228468U (zh) 蝠鲼形隆鼻假体
Kuran et al. The sandwiched lateral crural reinforcement graft: a novel technique for lateral crus reinforcement in rhinoplasty
ZIJLKER et al. Cartilage grafts for the nasal tip
CN110811766A (zh) 一种改善鼻尖鼻小柱的美容技术
Beahm et al. Concepts in nasal reconstruction
Owen et al. Alloplast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microtic ear
Byrd et al. Revision rhinoplasty
Joseph Rhinoplasty and Facial Plastic Surgery: With a Supplement on Mammaplasty and Other Operations in the Field of Plastic Surgery of the Body: An Atlas and Textbook
CN215192625U (zh) 一种鼻整形手术植入物
Hong et al. The functional and cosmetic aspects of alar batten graf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