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6085B - 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6085B
CN112996085B CN201911212692.5A CN201911212692A CN112996085B CN 112996085 B CN112996085 B CN 112996085B CN 201911212692 A CN201911212692 A CN 201911212692A CN 112996085 B CN112996085 B CN 11299608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point
dual
point
connection
anch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126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6085A (zh
Inventor
王军涛
辛胜利
闫鹏周
孙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12126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608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0781 priority patent/WO2021109886A1/zh
Priority to EP20897446.9A priority patent/EP4072237A4/en
Priority to JP2022533225A priority patent/JP7412560B2/ja
Publication of CN1129960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60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60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60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04W76/16Involving different core network technologies, e.g. a packet-switched [PS] bearer in combination with a circuit-switched [CS] bear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2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选择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在选择的频点接入网络。

Description

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网络,例如涉及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5G)的R15引入了多射频技术双连接(Multi-Radio Dual Connectivity,MR-DC))双连接组网,双连接组网技术充分利用同制式或不同制式接入点的无线空口资源,从而能够提高速率。利用宏/微组网提高频谱效率和负载平衡,支持双连接诶的终端可以同时连接两个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新无线电(New Radio,NR)基站,同时也允许NR和NR之间建立双连接。能够增加单用户的吞吐量。
运营商在网络中会配置多个载频,主节点(Master Node,MN)配置某一个连续载波,或者某几个连续覆盖载频上对MR-DC能力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提供双连接业务服务。多载频网络中,接入阶段不区分终端能力,UE根据广播重选优先级,优先重选到高级优先级频点小区接入,然后网络侧再根据无线资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RRM)策略调整不同能力的终端的驻留。但此过程中会导致不同能力UE在接入过程中进行迁移,影响UE接入和移动过程中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避免UE在接入过程中进行迁移,提高了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包括:
接收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选择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
在选择的频点接入网络。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包括:
广播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接收UE在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发送的接入请求;
向UE发送接入响应,以使UE接入网络。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选择模块,设置为选择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
接入模块,设置为在选择的频点接入网络。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装置,包括:
广播模块,设置为广播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UE在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发送的接入请求;
发送模块,设置为向UE发送接入响应,以使UE接入网络。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UE,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处理器用于运行储存在存储器里的程序指令以执行根据第一方面的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入点,,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处理器用于运行储存在存储器里的程序指令以执行根据第二方面的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网络切换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6为根据图5所示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进行接入的网络连接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8为根据图7所示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进行接入的网络连接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10为根据图9所示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进行接入的网络连接示意图;
图1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支持建立双连接的MN的载频叫锚点载频,以UMTS演进陆地无线接入网-新无线电双连接(EUTRAN NR-Dual Connectivity,EN-DC)为例,LTE锚点载频就是可以和UE建立EN-DC双连接的LTE载频。广播频点优先级策略针对所有UE的,因此MR-DC双连接能力终端或者普通UE能力终端驻留策略一致,网络RRM策略要普通UE迁移到非锚点载频,或者把双连接能力UE迁移到锚点载频过程,尤其对于长期演进语音承载(Voice over Long-TermEvolution,VOLTE)业务频繁迁移,影响较大。同时在双连接过程中主辅节点的网络共享中,互操作策略也极其复杂。
图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0,接收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终端,终端也可以称为UE。本申请实施例中的UE为支持双连接的UE。当移动通信网络支持双连接的UE,且网络中也存在支持双连接的终端时,无论哪种UE都会先根据网络广播的频点优先级选择接入的频点,然后支持双连接的UE会再根据RRM策略迁移到锚点载频,并将不支持双连接的UE迁移到非锚点载波。但这样将导致业务的频繁迁移,将影响用户的使用。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持双连接的网络中的MN将广播双连接锚点载频指示,位于该MN覆盖范围内的UE将接收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用于指示专门用于双连接的锚点载频。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锚点载频的频点。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中指示的频点可以为各频点的绝对无线频道编号(Absolute RadioFrequency Channel Number,ARFCN)。包括但不限于LTE的E-ARFCN和NR的NR-ARFCN。
步骤S1020,选择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
当UE接收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后,若UE支持双连接,那么将选择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最高优先级接入的频点,而不再根据网络广播的频点优先级选择接入的频点。由于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中指示的频点均为支持双连接的频点,因此当UE选择了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后,支持双连接的UE将可以直接在锚点载频接入网络,避免双连接UE先根据一般的频点优先级接入网络后再迁移到锚点载频的过程,提高了双连接UE接入网络的效率,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网络广播的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中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频点,而多个频点可以具有相同的优先级或者具有不同的优先级。若多个频点具有不同的优先级,那么当UE接收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后,可以选择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最高优先级的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若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中的多个频点的优先级相同,或者最高优先级的频点为多个相同的频点,那么UE可以按照预设规则进行选择。
步骤S1030,在选择的频点接入网络。
UE选择了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之后,即可在选择的频点接入网络。UE接入网络的过程可以包括,UE向MN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连接建立请求,然后UE接收MN发送的RRC连接建立响应从而与MN在选择的频点建立RRC连接,并向MN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响应。然后MN向辅节点(Secondary Node,SN)发送辅节点添加请求,MN再接收SN发送的辅节点添加响应。接着M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UE将获知添加的SN的信息并与SN建立连接,然后UE向MN发送RRC连接重配完成响应。这样UE就完成了在锚点载频的接入,通过接收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UE能够直接在锚点载频接入网络,避免进行频点迁移的过程。
在一实施例中,接收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还可以包括接收公共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级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PLMN级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包括不同PLMN的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移动通信网络由多个不同的运营商进行建设,即网络共享多PLMN场景。不同运营商建设的网络的PLMN不同,UE所归属的运营商也不同,运营商期望UE接入自身的设备提供的频点,从而便于计费以及管理。因此网络可以广播PLMN级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也就是不同PLMN的网络分别广播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UE接收到PLMN级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后,优先选择与自身PLMN相同的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中指示的频点。也就是优先选择UE自身归属PLMN的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段作为接入的频点。例如:PLMN-1和PLMN-2归属不同运营商,PLMN-1属于运营商1,PLMN-2属于运营商2。PLMN-1运营商广播归属的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PLMN-1的用户根据归属的PLMN-1的双锚点频点策略处理。PLMN-2运营商广播归属锚点频点指示,PLMN-2的用户根据归属的PLMN-2的双锚点频点策略处理。PLMN-1和PLMN-2的归属双锚点频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接收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后,选择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从而在选择的频点接入网络,使得支持双连接的UE能够直接接入锚点载频,避免支持双连接的UE在接入网络后再进行频点迁移的过程,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1所示实施例中,若UE为支持双连接的UE,那么UE在接收到双连接诶锚点频点指示后,将选择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而双连接诶锚点频点指示为广播信息,那么若UE为不支持双连接的UE,那么仍然会接收到双连接诶锚点频点指示,此时UE将忽略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图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0,接收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以及SA或NSA优先指示。
5G网络分为独立组网(Standalone,SA)和非独立组网(Non-Standalone,NSA)两种组网方式,且5G网络中的UE也包括仅支持NSA的UE、仅支持SA的UE和同时支持NSA和SA的双模UE。由于NSA和SA两种组网方式在通过锚点载频时的方式不同,因此网络在广播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时,可以同时广播SA或NSA优先指示。SA或NSA优先指示用于指示UE优先使用SA或NSA方式接入网络。
步骤S2020,选择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
UE接收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后,选择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这与步骤S1020相同。
步骤S2030,根据UE组网能力以及SA或NSA优先指示选择UE的组网模式。
UE在接收SA或NSA优先指示后,需要根据UE自身的组网能力以及SA或NSA优先指示共同判断选择UE的组网模式。UE若仅支持SA组网,那么即使述SA或NSA优先指示为NSA组网优先,则UE无法按照NSA模式组网,那么UE将按照SA模式进行组网,而SA或NSA优先指示为SA组网优先,则UE将按照SA模式进行组网。UE若仅支持NSA组网,那么即使述SA或NSA优先指示为SA组网优先,则UE无法按照SA模式组网,那么UE将按照NSA模式进行组网,而SA或NSA优先指示为NSA组网优先,则UE将按照NSA模式进行组网。UE若为支持SA和NSA双模组网的UE,那么若SA或NSA优先指示为NSA组网优先,则UE将按照NSA模式进行组网,若SA或NSA优先指示为SA组网优先,则UE将按照SA模式进行组网。对于NSA和SA双模组网终端,网络广播指示提供一种优选接入方式,终端接入网络还是可以根据场景切换到适应的能力方式。
步骤S2040,在接入的频点,以选择的组网模式接入网络。
在UE选择了接入的频段,以及组网模式后,即可在接入的频点,以选择的组网模式接入网络。在NSA模式组网的情况下,UE仅需与MN进行交互,完成接入过程,如步骤S1030所示。若在SA模式组网的情况下,则UE将同时与MN和SN进行交互,实现组网的过程。
图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0,广播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接入点,例如基站或其他形式的接入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UE为支持双连接的接入点,由于在网络中MN进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因此由MN广播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当移动通信网络支持双连接的UE,且网络中也存在支持双连接的终端时,无论哪种UE都会先根据网络广播的频点优先级选择接入的频点,然后支持双连接的UE会再根据RRM策略迁移到锚点载频,并将不支持双连接的UE迁移到非锚点载波。但这样将导致业务的频繁迁移,将影响用户的使用。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持双连接的网络中的MN将广播双连接锚点载频指示,位于该MN覆盖范围内的UE将接收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用于指示专门用于双连接的锚点载频。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锚点载频的频点。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中指示的频点可以为各频点的绝对无线频道编号(Absolute RadioFrequency Channel Number,ARFCN)。
在一实施例中,MN广播至少两个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和至少两个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优先级。
在一实施例中,MN在所有频率层广播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因为终端在小区接入的小区选择过程中是按照信号质量选择,无优先级指示,终端有可能在所有频层驻留可能。所有频层广播指示锚点频层,可以提高终端锚点选择概率。
步骤S3020,接收UE在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发送的接入请求。
当UE接收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后,若UE支持双连接,那么将选择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而不再根据网络广播的频点优先级选择接入的频点。由于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中指示的频点均为支持双连接的频点,因此当UE选择了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后,支持双连接的UE将可以直接在锚点载频接入网络,避免双连接UE先根据一般的频点优先级接入网络后再迁移到锚点载频的过程,提高了双连接UE接入网络的效率,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MN将接收UE在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发送的接入请求。
网络广播的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中可能包括一个或多个频点,而多个频点可以具有相同的优先级或者具有不同的优先级。若多个频点具有不同的优先级,那么当UE接收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后,可以选择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最高优先级的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也即在非网络共享场景下,广播多个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和所述多个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优先级。若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中的多个频点的优先级相同,或者最高优先级的频点为多个相同的频点,那么UE可以按照预设规则进行选择。
步骤S3030,向UE发送接入响应,以使UE接入网络。
MN接收到UE发送的接入请求后,将向UE发送接入响应,以使UE接入网络。UE接入网络的过程可以包括,UE向MN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连接建立请求,然后UE接收MN发送的RRC连接建立响应从而与MN在选择的频点建立RRC连接,并向MN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响应。然后MN向辅节点(Secondary Node,SN)发送辅节点添加请求,MN再接收SN发送的辅节点添加响应。接着M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消息,UE将获知添加的SN的信息并与SN建立连接,然后UE向MN发送RRC连接重配完成响应。这样UE就完成了在锚点载频的接入,通过接收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UE能够直接在锚点载频接入网络,避免进行频点迁移的过程。
在一实施例中,广播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还可以包括广播PLMN级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PLMN级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包括不同PLMN的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移动通信网络由多个不同的运营商进行建设,不同运营商建设的网络的PLMN不同,UE所归属的运营商也不同,运营商期望UE接入自身的设备提供的频点,从而便于计费以及管理。因此网络可以广播PLMN级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也就是不同PLMN的网络分别广播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也即在网络共享多PLMN场景下,广播多个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和所述多个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优先级。UE接收到PLMN级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后,优先选择与自身PLMN相同的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中指示的频点。也就是优先选择UE自身归属PLMN的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段作为接入的频点。例如:PLMN-1和PLMN-2归属不同运营商,PLMN-1属于运营商1,PLMN-2属于运营商2。PLMN-1运营商广播归属的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PLMN-1的用户根据归属的PLMN-1的双锚点频点策略处理。PLMN-2运营商广播归属锚点频点指示,PLMN-2的用户根据归属的PLMN-2的双锚点频点策略处理。PLMN-1和PLMN-2的归属双锚点频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广播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接收用户设备UE在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发送的接入请求,向UE发送接入响应,从而使UE接入网络,使得支持双连接的UE能够直接接入锚点载频,避免支持双连接的UE在接入网络后再进行频点迁移的过程,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4010,广播独立组网SA或非独立组网NSA优先指示。
5G网络分为SA和NSA两种组网方式,且5G网络中的UE也包括仅支持NSA的UE、仅支持SA的UE和同时支持NSA和SA的双模UE。由于NSA和SA两种组网方式在通过锚点载频时的方式不同,因此网络在广播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时,可以同时广播SA或NSA优先指示。SA或NSA优先指示用于指示UE优先使用SA或NSA方式接入网络。
步骤S4020,接收UE在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根据UE组网能力以及SA或NSA优先指示选择UE的组网模式发送的接入请求。
UE接收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后,选择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UE在接收SA或NSA优先指示后,需要根据UE自身的组网能力以及SA或NSA优先指示共同判断选择UE的组网模式。UE若仅支持SA组网,那么即使述SA或NSA优先指示为NSA组网优先,则UE无法按照NSA模式组网,那么UE将按照SA模式进行组网,而SA或NSA优先指示为SA组网优先,则UE将按照SA模式进行组网。UE若仅支持NSA组网,那么即使述SA或NSA优先指示为SA组网优先,则UE无法按照SA模式组网,那么UE将按照NSA模式进行组网,而SA或NSA优先指示为NSA组网优先,则UE将按照NSA模式进行组网。UE若为支持SA和NSA双模组网的UE,那么若SA或NSA优先指示为NSA组网优先,则UE将按照NSA模式进行组网,若SA或NSA优先指示为SA组网优先,则UE将按照SA模式进行组网。
那么MN将接收UE在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上根据UE组网能力以及SA或NSA优先指示选择UE的组网模式发送的接入请求。
步骤S4030,在接入的频点向UE发送接入响应,以使UE以选择的组网模式接入网络。
在UE选择了接入的频段,以及组网模式后,即可在接入的频点,以选择的组网模式接入网络。在NSA模式组网的情况下,UE仅需与MN进行交互,完成接入过程,如步骤S3030所示。若在SA模式组网的情况下,则UE将同时与MN和SN进行交互,实现组网的过程。
图5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10,MN广播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步骤S5020,UE选择锚点频点。
步骤S5030,UE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
步骤S5040,MN发送RRC连接建立响应。
步骤S5050,UE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响应。
步骤S5060,MN向SN发送辅节点添加请求。
步骤S5070,SN向MN发送辅节点添加响应。
步骤S5080,M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请求。
步骤S5090,UE向MN发送RRC连接重配完成响应。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中,UE为支持双连接的UE,且UE为NSA能力UE。双连接能力UE按照网络侧锚点频层指示,重选到锚点频层小区直接做业务,尽快享受双连接服务。假设系统广播优先级非锚点频层优先级低,普通终端(非双连接能力终端)按照广播优先级驻留在非锚点频层,这样避免非双连接能力终端在锚点和非锚点频层反复迁移,减少业务中断影响。图中的CN表示核心网(Core Network)。
图6为根据图5所示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进行接入的网络连接示意图。其中小区(Cell)11为锚点频点。Non-NSA UE表示不支持双连接的UE。
图7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7010,MN广播独立组网优先指示和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步骤S7020,SN广播独立组网优先指示和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步骤S7030,支持SA组网的UE按照SA组网模式与MN交互。
步骤S7040,支持SA组网的UE按照SA组网模式与SN交互。
步骤S7030和步骤S7040可以任选其一,UE可以选择在MN接入,也可以选择在SN接入。
步骤S7050,随机接入流程。与步骤S5030-步骤S5090相同。
步骤S7010-步骤S7050为支持SA组网的UE按照SA组网方式接入网络的流程图。
步骤S7060,MN广播非独立组网优先指示和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步骤S7070,UE选择锚点频点。
步骤S7080,随机接入流程。与步骤S5030-步骤S5090相同。
步骤S7060-步骤S7080为支持NSA组网的UE按照NSA组网方式接入网络的流程图。
网络指示SA优先,则双模终端按照SA能力进行驻留选择。网络指示NSA优先,则双模终端按照NSA能力进行驻留选择。其他终端按照原有的驻留策略执行。
图8为根据图7所示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进行接入的网络连接示意图。其中小区(Cell)11为锚点频点。Non-NSA UE表示不支持双连接的UE。
图9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的交互流程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9010,MN广播PLMN级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步骤S9020,UE选择锚点频点。
步骤S9030,UE发送RRC连接建立请求。
步骤S9040,MN发送RRC连接建立响应。
步骤S9050,UE发送RRC连接建立完成响应。
步骤S9060,MN将锚点频点的选择信息投递到UE归属的CN。
步骤S9070,MN向SN发送辅节点添加请求。
步骤S9080,SN向MN发送辅节点添加响应。
步骤S9090,MN向UE发送RRC连接重配请求。
步骤S9100,UE向MN发送RRC连接重配完成响应。
双连接能力UE按照网侧PLMN级别锚点频层指示,重选到归属PLMN的锚点频层小区直接做业务,尽快享受双连接服务。假设系统广播优先级非锚点频层优先级低,普通终端(非双连接能力终端)按照广播优先级驻留在非锚点频层,这样避免非双连接能力终端在锚点和非锚点频层反复迁移,减少业务中断影响。
图10为根据图9所示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进行接入的网络连接示意图。其中小区(Cell)11为锚点频点。Non-NSA UE表示不支持双连接的UE。
图11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连接锚点接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111,设置为接收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选择模块112,设置为选择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接入模块113,设置为在选择的频点接入网络。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连接锚点接入装置用于实现图1所示实施例的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双连接锚点接入装置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2为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双连接锚点接入装置包括:
广播模块121,设置为广播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接收模块122,设置为接收UE在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发送的接入请求;发送模块123,设置为向UE发送接入响应,以使UE接入网络。
本实施例提供的双连接锚点接入装置用于实现图3所示实施例的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本实施例提供的双连接锚点接入装置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3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该UE包括处理器131、存储器132、发送器133和接收器134;UE中处理器13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13中以一个处理器131为例;UE中的处理器131和存储器132、发送器133和接收器134;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13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13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设置为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图1-图2实施例中的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双连接锚点接入装置中的接收模块111、选择模块112、接入模块113)。处理器13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3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完成UE至少一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
存储器13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UE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3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发送器133为能够将射频信号发射至空间中的模块或器件组合,例如包括射频发射机、天线以及其他器件的组合。接收器134为能够从空间中接收将射频信号的模块或器件组合,例如包括射频接收机、天线以及其他器件的组合。
图14为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入点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该接入点包括处理器141、存储器142、发送器143和接收器144;接入点中处理器14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图14中以一个处理器141为例;接入点中的处理器141和存储器142、发送器143和接收器144;可以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图14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14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设置为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图3-图4实施例中的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双连接锚点接入装置中的广播模块121、接收模块122、发送模块123)。处理器14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4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完成接入点至少一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
存储器14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接入点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14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发送器143为能够将射频信号发射至空间中的模块或器件组合,例如包括射频发射机、天线以及其他器件的组合。接收器144为能够从空间中接收将射频信号的模块或器件组合,例如包括射频接收机、天线以及其他器件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该方法包括:接收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选择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在选择的频点接入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介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计算机处理器执行时用于执行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该方法包括:广播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接收UE在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发送的接入请求;向UE发送接入响应,以使UE接入网络。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术语用户终端涵盖任何适合类型的无线用户设备,例如移动电话、便携数据处理装置、便携网络浏览器或车载移动台。
一般来说,本申请的多种实施例可以在硬件或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中实现。例如,一些方面可以被实现在硬件中,而其它方面可以被实现在可以被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计算装置执行的固件或软件中,尽管本申请不限于此。
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通过移动装置的数据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例如在处理器实体中,或者通过硬件,或者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组合。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
本申请附图中的任何逻辑流程的框图可以表示程序步骤,或者可以表示相互连接的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或者可以表示程序步骤与逻辑电路、模块和功能的组合。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上。存储器可以具有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适合的数据存储技术实现,例如但不限于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光存储器装置和系统(数码多功能光碟(Digital Video Disc,DVD)或光盘((Compact Disc,CD))等。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非瞬时性存储介质。数据处理器可以是任何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类型,例如但不限于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IC)、可编程逻辑器件(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GPA)以及基于多核处理器架构的处理器。

Claims (16)

1.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选择所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且不再根据网络广播的频点优先级选择接入的频点;
在选择的频点接入网络;
所述接收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包括:
接收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级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所述PLMN级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包括不同PLMN的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所述选择所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包括:
根据归属PLMN的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选择接入的频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独立组网SA或非独立组网NSA优先指示;
根据用户设备UE组网能力以及所述SA或NSA优先指示选择UE的组网模式;
所述在选择的频点接入网络,包括:
在所述选择的频点,以选择的组网模式接入网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UE组网能力以及所述SA或NSA优先指示选择UE的组网模式,包括:
若所述UE仅支持SA组网,则所述UE按照SA模式组网;
若所述UE仅支持NSA组网,则所述UE按照NSA模式组网;
若所述UE支持SA和NSA双模组网,则所述UE根据所述SA和NSA优先指示,选择优先的模式组网。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所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包括:
选择所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最高优先级的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所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包括:
若UE支持双连接,则选择所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之后,还包括:
若UE不支持双连接,则忽略所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7.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应用于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广播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接收支持双连接的用户设备UE在所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发送的接入请求;
向所述UE发送接入响应,以使所述UE接入网络;
所述广播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包括:
广播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级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所述PLMN级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包括不同PLMN的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所述接收UE在所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发送的接入请求,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UE根据归属PLMN的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选择的接入的频点发送的接入请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广播独立组网SA或非独立组网NSA优先指示;
所述接收用户设备UE在所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发送的接入请求,包括:
接收UE在所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根据UE组网能力以及所述SA或NSA优先指示选择UE的组网模式发送的接入请求;
所述选择所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包括:
在所述接入的频点向所述UE发送接入响应,以使所述UE以选择的组网模式接入网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包括:
在网络共享多PLMN场景下,广播多个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和所述多个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优先级;
在非网络共享场景下,广播多个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和所述多个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优先级。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包括:
在所有频率层广播所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独立组网SA或非独立组网NSA优先指示,包括:
在所有频层广播SA或NSA优先级指示。
12.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装置,设置于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选择模块,设置为选择所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作为接入的频点,且不再根据网络广播的频点优先级选择接入的频点;
接入模块,设置为在选择的频点接入网络;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设置为接收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级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所述PLMN级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包括不同PLMN的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所述选择模块,具体设置为根据归属PLMN的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选择接入的频点。
13.一种双连接锚点接入装置,设置于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广播模块,设置为广播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接收模块,设置为接收支持双连接的用户设备UE在所述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的一个频点发送的接入请求;
发送模块,设置为向所述UE发送接入响应,以使所述UE接入网络;
所述广播模块,具体设置为广播公共陆地移动网PLMN级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所述PLMN级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包括不同PLMN的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
所述接收模块,具体设置为接收用户设备UE根据归属PLMN的双连接锚点频点指示选择的接入的频点发送的接入请求。
14.一种UE,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储存在所述存储器里的程序指令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
15.一种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储存在所述存储器里的程序指令以执行根据权利要求7-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
CN201911212692.5A 2019-12-02 2019-12-02 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9960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2692.5A CN112996085B (zh) 2019-12-02 2019-12-02 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CT/CN2020/130781 WO2021109886A1 (zh) 2019-12-02 2020-11-23 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EP20897446.9A EP4072237A4 (en) 2019-12-02 2020-11-23 ANCHOR POINT ACCESS METHOD WITH DUAL CONNECTIVITY, DEVICE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2022533225A JP7412560B2 (ja) 2019-12-02 2020-11-23 デュアル接続アンカのアクセス方法、機器および記憶媒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12692.5A CN112996085B (zh) 2019-12-02 2019-12-02 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6085A CN112996085A (zh) 2021-06-18
CN112996085B true CN112996085B (zh) 2023-12-29

Family

ID=76222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12692.5A Active CN112996085B (zh) 2019-12-02 2019-12-02 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072237A4 (zh)
JP (1) JP7412560B2 (zh)
CN (1) CN112996085B (zh)
WO (1) WO20211098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3276A (zh) * 2021-07-09 2021-10-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4898A (zh) * 2013-09-27 2015-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8696881A (zh) * 2017-03-16 2018-10-2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连接管理方法、第一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09315006A (zh) * 2016-06-07 2019-02-05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多连接
CN110324822A (zh) * 2018-03-29 2019-10-1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小区选择的方法及网络侧设备、用户终端
CN110381549A (zh) * 2018-04-13 2019-10-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终端工作模式的选择方法、网元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23880B2 (en) * 2012-09-28 2014-12-30 Intel Corporation Selective joinder of user equipment with wireless cell
WO2015173718A1 (en) * 2014-05-15 2015-11-1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ssignment of component carriers in dual connectivity operation
US10355836B2 (en) * 2015-05-14 2019-07-16 Nokia Technologies Oy Bearer setup in dual connectivity
CN106559872B (zh) * 2015-09-30 2021-0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无线接入系统
US11277837B2 (en) * 2017-08-09 2022-03-15 Nec Corporation Dual connectivity communication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0893448B2 (en) * 2018-06-01 2021-01-12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nchor cell reselection with multi-rat dual-connectivity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04898A (zh) * 2013-09-27 2015-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9315006A (zh) * 2016-06-07 2019-02-05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的多连接
CN108696881A (zh) * 2017-03-16 2018-10-2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连接管理方法、第一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10324822A (zh) * 2018-03-29 2019-10-1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小区选择的方法及网络侧设备、用户终端
CN110381549A (zh) * 2018-04-13 2019-10-25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终端工作模式的选择方法、网元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72237A4 (en) 2024-01-17
JP2023504676A (ja) 2023-02-06
JP7412560B2 (ja) 2024-01-12
EP4072237A1 (en) 2022-10-12
WO2021109886A1 (zh) 2021-06-10
CN112996085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99683B2 (ja) サイドリンク送信制御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795108B2 (ja) 通信端末
JP6344400B2 (ja) 無線通信方法、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デバイス
EP3337207B1 (en) Method, base station,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electing a component carrier
US9432818B2 (en)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devices
CN111818604B (zh) 一种波束切换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KR20200110327A (ko) 셀 재 선택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WO2012048618A1 (zh) 一种基于cr实现频点搬移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580399A (zh) 传输对系统信息的区域范围加以延伸的指示符
EP418502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KR20230035685A (ko) 자원의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KR20230022978A (ko) 네트워크 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자원 유지 방법 및 장치, 설비, 저장 매체
JP2019071505A (ja) 制御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CN112996085B (zh) 双连接锚点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75653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inform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913935B1 (en) Indicating information from a first 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 iab, base station whether access of an other iab base station is allowable
EP2618618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 transmission
EP3346742B1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2199702A1 (en) Bwp operation for n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CN107113692B (zh) 通信方法和设备
EP4133797A1 (en) Method of providing access for reduced capability devices,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thereof
WO2012129927A1 (zh) Cpc信息传输方法及基于cpc信息的无线接入方法和系统
WO2016161789A1 (zh) 一种实现邻近直接发现的方法、基站和终端
WO2024016173A1 (zh) 中继承载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029902A1 (ja)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