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6050B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线节点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线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6050B
CN112996050B CN202110406364.XA CN202110406364A CN112996050B CN 112996050 B CN112996050 B CN 112996050B CN 202110406364 A CN202110406364 A CN 202110406364A CN 112996050 B CN112996050 B CN 1129960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rames
transmitted
data
value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063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6050A (zh
Inventor
凌德坤
胡世飞
郑思
甄晖容
李应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uge 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Huge 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Huge 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Huge 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0636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60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60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60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60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60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线节点,属于无线通信领域。在处于空闲状态下,更新发送等待时长和待发送数据帧数量;若更新发送等待时长的值≥时长阈值或待发送数据帧数量≥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执行信道竞争流程;若信道竞争成功,确定TXOP周期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在TXOP周期内以聚合方式发送缓存的数据帧;若数据发送成功或部分成功,在空闲状态下继续更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若未达到TXOP周期的上限,更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若待发送数据帧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在TXOP周期内发送缓存的数据帧,本申请可以实现控制数据传输时延和提高传输效率的目的。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线节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线节点。
背景技术
802.11协议中规定,站点(station,简称STA)通过信道竞争的方式获得信道的使用权,成功竞争到信道的使用权的站点发送RTS(require to send,请求发送)帧申请TXOP(transmit opportunity,传输机会)周期,该站点也称为TXOP周期的持有者(TXOP holder)然后站点在TXOP周期内发送数据,数据发送完成后发送CF-END(contention-free periodend,无竞争周期结束)帧指示TXOP周期结束。在TXOP周期结束后,所有站点等待至少一个DIFS(DCF interframe space,分布式协调功能帧间间隔)才能重新执行竞争信道,在成功竞争到信道之后执行下一次数据发送,如何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是目标研究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线节点,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数据传输效率不高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处于空闲状态下,更新发送等待时长和待发送数据帧数量各自得到时长值t和第一数值m;m为大于1的整数,t>0;其中,每一个数据帧对应一个t,根据数据帧所属的聚合数据帧对应时长门限值,只要此聚合数据帧中有一个数据帧触发时长门限即可;每一种聚合数据帧对应一个m、一个聚合数量门限值(即聚合的最大数据帧数量)和一个时长门限值。
若满足第一触发条件,执行信道竞争流程;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所述时长值t≥时长门限值或所述第一数值m≥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
若信道竞争成功,确定TXOP周期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
在所述TXOP周期内发送缓存的m个数据帧;
若数据发送成功,在空闲状态下继续更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
若未达到所述TXOP周期的上限,更新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得到第二数值n;n为大于1的整数;
若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发送缓存的n个数据帧;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数值n大于或等于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在处于空闲状态下,更新发送等待时长和待发送数据帧数量各自得到时长值t和第一数值m;m为大于1的整数,t>0;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满足第一触发条件,执行信道竞争流程;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所述时长值t≥时长门限值或所述第一数值m≥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信道竞争成功,确定TXOP周期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
收发单元,用于在所述TXOP周期内发送缓存的m个数据帧;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数据发送成功,在空闲状态下继续更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未达到所述TXOP周期的上限,更新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得到第二数值n;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若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发送缓存的n个数据帧;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数值n大于或等于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节点,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在处于空闲状态下,更新发送等待时长和待发送数据帧数量;若更新发送等待时长的值≥时长阈值或待发送数据帧数量≥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执行信道竞争流程;若信道竞争成功,确定TXOP周期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在TXOP周期内以聚合方式发送缓存的数据帧;若数据发送成功,在空闲状态下继续更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若未达到TXOP周期的上限,更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若待发送数据帧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在TXOP周期内发送缓存的数据帧。无线节点通过时长阈值控制缓存的数据帧的等待时长,以实现控制数据帧的发送时延的目的,以及通过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和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控制缓存的数据帧的数量,以实现同类数据帧的聚合发送,综上本申请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门限值控制数据传输的时延和效率,以提高数据传输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4~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时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无线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考图1,图1为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图。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站点和至少一个接入点(access point,简称AP)。例如:无线保真通信系统包括:STA1、STA2、STA3和AP。站点没有与任何一个接入点建立连接之前,站点通过被动扫描或主动扫描的方式选择一个频点连接到接入点,频点即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一个频点对应一个信道,例如:站点与接入点建立连接。站点与接入点建立通信连接的情况下,站点根据应用程序触发或框架触发周期性的全信道扫描。站点根据全信道集合进行全信道扫描,全信道集合包括多个信道,全信道集合和终端的支持能力和地区有关。例如:终端支持2.4G和5G的无线保真信道,终端在开机时从用户身份识别卡中(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中读取地区码以及从本地的存储器中读取通信能力信息,获取地区码和通信能力信息关联的全信道集合,全信道集合包括14个2.4G的无线保真信道和24个5G的无线保真信道,2.4GHz的无线保真信道具有13个信道,13个信道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信道 频率范围(MHz) 频点(MHz)
1 2401~2423 2412
2 2406~2428 2417
3 2411~2433 2422
4 2416~2438 2427
5 2421~2443 2432
6 2426~2448 2437
7 2431~2453 2442
8 2436~2458 2447
9 2441~2463 2452
10 2446~2468 2457
11 2451~2473 2462
12 2456~2478 2467
13 2461~2483 2472
14 2473~2495 2484
表1
其中,站点通过信道竞争的方式争夺信道的使用权,然后在预设时长内在该信道上进行数据传输。STA1基于EDCA(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增强型分布式信道接入)机制竞争到信道的使用权后,可以在TXOP周期内执行数据的发送,TXOP周期为一个时间区间,其持续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STA3由于未竞争到该信道,NAV(networkallocation vector,网络分配向量)的值为非0。STA1在向STA2发送数据之前,STA1向STA2发送RTS(require to send,请求发送)帧,STA2做好数据接收的准备时,向STA1返回CTS(clear to send,清除发送)帧,STA1接收到来自STA2的CTS帧后就可以向STA2发送DATA(数据)帧,STA2成功接收到该DATA帧后,向STA1返回ACK帧;在TXOP周期结束时,STA1广播CF-END帧,各个站点接收到CF-END帧后,NAV的值变为0,然后等待DIFS后执行EDCA机制竞争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无线节点,本申请的无线节点可以为站点、接入点或中继节点(具有站点和接入点功能)。所述无线节点可以是路由器、中继放大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游戏设备、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汽车、数据存储装置、音频播放装置、视频播放装置、笔记本、桌面计算设备、可穿戴设备诸如电子手表、电子眼镜、电子头盔、电子手链、电子项链、电子衣物等设备。
下面将结合附图2-附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执行数据传输方法的装置可以是图1中所示的无线节点。
请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在处于空闲状态下,更新发送等待时长和待发送数据帧数量各自得到时长值t和第一数值m。
其中,无线节点在需要发送数据时,检测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空闲状态表示信道未被任何无线节点占用,任何无线节点均可以抢占该信道的使用权。本申请的无线节点可以通过网络分配向量(network allocation vector,简称NAV)的取值来判断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在NAV的取值等于1时,确定信道处于忙碌状态;在NAV的取值等于0时,确定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发送等待时长表示每一类数据帧的等待时长,在从上层(例如:网络层)接收到某类数据帧,该类数据帧的数量等于1,此时发送等待时长从0开始计时,例如:每微秒计时器加1。链路层可以缓存上层接收到的数据帧,待发送数据帧数量表示当前缓存的(某个聚合数据帧的)未发送的数据帧的数量。无线节点可以周期性的更新发送等待时长和待发送数据帧的数据,假设在某个更新周期确定发送等待时长的时长值为t,待发送数据帧数量为m,t大于0,m为大于2的整数。
对于参数t来说:每收到1个新的待发送数据帧,此数据帧对应计数从0开始加到时长门限后保持不变;只有此数据帧发送成功才清0。
对于参数m和n来说:每收到1个新的待发送数据帧,此聚合类型对应的计数加1;发送成功,此聚合类型对应的计数减去发送成功的数据帧数量;其它时候都不更新。
例如:聚合数据帧A和聚合数据帧B属于不同AC接入信道,在某时刻A达到聚合数量门限值,B中有一个数据帧达到了时长门限,则A&B会同时EDCA,假如B竞争成功,则把B类所有数据帧聚合发出。
S202、若满足第一触发条件,执行信道竞争流程。
其中,第一触发条件为触发信道进行的条件,第一触发条件包括:时长值t大于或等于时长门限值或第一数值m大于或等于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无线节点预存储或预配置有时长门限值和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本申请中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为大于1的整数,时长门限值大于0。例如: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为2,时长门限值为1000微秒。无线节点可以执行信道竞争流程的方法本申请不作限制,例如:无线节点可以基于EDCA(enhanced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增强分布式信道接入)机制来执行信道竞争流程。
S203、若信道竞争成功,确定TXOP周期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
其中,无线节点成功竞争到信道时,设置TXOP周期,TXOP周期为一个时间区间,因此需要设置TXOP周期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无线节点为该TXOP的持有者,TXOP周期的持续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本申请不作限制。
S204、在TXOP周期内发送缓存的m个数据帧。
其中,无线节点从缓存中取出待发送的m个数据帧,在S203中配置的TXOP周期内发送m个数据帧。
S205、若数据发送成功,在空闲状态下继续更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
其中,若S204中的m个数据帧在TXOP周期内发送成功,在空闲状态下继续更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重新统计两个参数的值。
S206、若未达到所述TXOP周期的上限时,更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得到第二数值n。
其中,在上述的m个数据帧成功发送后,判断TXOP周期是否结束,若未结束,可以继续发送后续生成的数据帧。无线节点更新待发送数据帧数据得到第二数值n,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S207、若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在TXOP周期内发送缓存的n个数据帧。
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数值n大于或等于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为大于1的整数。
实施本申请的实施例,无线节点通过时长阈值控制缓存的数据帧的等待时长,以实现控制数据帧的发送时延的目的,以及通过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和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控制缓存的数据帧的数量,以实现同类数据帧的聚合发送,综上本申请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门限值控制数据传输的时延和效率,以提高数据传输的灵活性。
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301、在空闲状态下,更新发送等待时长和待发送数据帧数量各自得到时长值。
其中,无线节点在需要发送数据时,监测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例如:无线节点通过NAV的值来判断信道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在NAV的值等于1时,表示信道处于忙碌状态,在NAV的值等于0时,表示信道处于空闲状态。发送等待时长从首个数据帧进入到缓存开始计时,待发送数据帧数量表示缓存中包含的数据帧的数量。假设无线节点在当前时刻更新的发送等待时长的时长值为t,待发送数据帧数量等于第一数值m。
S302、判断是否满足第一触发条件。
其中,若判断结果为是,执行S303,否则执行S301。第一触发条件包括:时长值t大于或等于时长门限值或第一数值m大于或等于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无线节点预存储或预配置有时长门限值和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本申请中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为大于1的整数,时长门限值大于0。例如:时长门限值为1000微秒,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为3。
S303、执行信道竞争流程。
其中,无线节点可以执行信道竞争流程的方法本申请不作限制,例如:无线节点可以基于EDCA(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增强分布式信道接入)机制来执行信道竞争流程。
S304、判断是否成功竞争到信道。
其中,若判断结果为是,执行S305,否则,执行S301。
S305、向接收节点发送RTS帧。
其中,无线节点向接收节点发送RTS帧,RTS帧用于请求向接收节点发送当前缓存的数据帧。
S306、判断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接收节点返回的CTS帧。
其中,若判断结果为是,执行S307,否则执行S301。如果接收节点作好接收准确时,会在第一预设时长内向发送方的无线节点返回CTS帧,第一预设时长的取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本申请不作限制。
S307、在TXOP周期内发送缓存的数据帧。
其中,无线节点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成功接收到CTS帧时,配置TXOP周期,TXOP周期的持续时长、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TXOP周期的开始时刻位于CTS帧的结束时刻之后。无线节点具有TXOP周期的使用权,即无线节点为TXOP周期的持有者。缓存的数据帧为相同类的数据帧,包括帧格式相同和接入信道相同,接入信道包括:VO、VI、BE和BK共四种。
S308、判断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ACK帧。
其中,接收节点如果成功接收到无线节点发送的数据帧时,会向无线节点返回确认帧,无线节点判断是否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来自接收节点的ACK帧,若判断结果为是,执行S309,否则执行S301。第二预设时长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本申请不作限制。确认帧为ACK帧或blockACK帧,在聚合发送时,确认帧为blockACK帧;在非聚合发送时,确认帧为ACK帧。
S309、在空闲状态下继续更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
其中,若无线节点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来自接收节点的ACK帧,确定缓存的数据帧发送成功,然后对发送等待时长和待发送数据帧数量进行清零,两个参数的值重置为0,然后重新统计发送等待时长和待发送数据帧数量的值。
S310、判断是否达到所述TXOP周期的上限。
其中,若判断结果为是,执行S313,否则执行S311。判断是否达到TXOP的上限的方法可以是:判断当前时刻和TXOP周期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长是否大于某个阈值,例如:2个最小帧间间隔,若为是,则确定TXOP周期的上限。
S311、更新待发送数据帧数据得到第二数值。
其中,无线节点可能会不断的生成待发送的数据包,因此待发送数据帧数量在清零后,其值也会逐渐增加。
S312、判断是否满足第二触发条件。
其中,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S307,否则执行S313。第二触发条件包括:更新后的待发送数据帧数据的值n大于或等于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也为大于1的整数,例如: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为3。
S313、发送CF-END帧以结束TXOP周期。
其中,CF-END帧用于通知其他无线节点当前的无线节点释放TXOP周期,不再为TXOP的持有者,其他无线节点可自由进行信道竞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基于无线通信系统允许的最大发送延迟来设置各个无线节点的时长门限值。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小于或等于网络协商的最大可聚合数据帧的数量,例如:16。在设置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和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时,可以从0到最大值之间,测量无线节点在一段时间内各个值对应的网络传输质量Q,Q=Sum(节点权重*(节点传输速率*传输速率权重+节点传输延时质量*传输延时质量权重),将网络传输质量最优对应的值作为最终的数量门限值。其中,传输延时质量反比于传输延时。若只关心某个无线节点的网络传输质量,则可把此无线节点的权重设为1,其它无线节点权重设为0。传输速率权重和传输延时质量权重可根据应用(如音频,视频,TCP传输,UDP传输等)作不同限制,如传输速率权重=0.9,传输延时质量权重=0.1。
下面结合具体的例子对本申请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参见图4所示,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N_th1=3,时长门限值T_th=1000μs,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N_th2=2。无线节点在T1时刻处于空闲状态,缓存的数据帧为D1、D2和D3,确定待发送数据帧数量的值等于3,满足第一触发条件,基于EDCA机制执行信道竞争,在信道竞争成功后,向接收节点发送RTS帧和接收来自接收节点的CTS帧,设置TXOP周期,然后在TXOP周期内发送数据帧D1、D2和D3(TXDATA,发送的数据帧),接收来自接收节点的确认帧RXACK(接收的确认帧)。在T2时刻,无线节点的缓存中存储由数据帧D4和D5,待发送数据帧数量的值等于2,满足第二触发条件,此时TXOP周期未达到上限,无线节点继续在TXOP周期内发送数据帧D4和D5。然后无线节点在T3时刻,缓存中未存储任何数据帧,不满足第二触发条件,无线节点发送CF-END帧。无线节点在T4时刻,缓存中存储由3个数据帧:D6、D7和D8,满足第一触发条件,基于EDCA机制执行信道竞争,发送RTS帧和结束CTS帧。
参见图5所示,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N_th1=3,时长门限值T_th=1000μs,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N_th2=2。无线节点在T1时刻处于空闲状态,待发送的数据帧为D1、D2和D3,满足第一触发条件。在T2时刻,缓存的数据帧为D4,不满足第二触发条件,直接发送CF-END帧。在T3时刻,无线节点处于空闲状态,缓存的数据帧为D4、D5和D6,满足第一触发条件。
参见图6所示,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N_th1=3,时长门限值T_th=1000μs,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N_th2=2。无线节点在T时刻缓存的数据帧为D1,待发送数据帧数量的值小于3,但是发送等待时长大于1000μs,因此满足第一触发条件。在T2时刻,未达到TXOP周期的上限,缓存的数据帧为D2,不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因此无线节点直接发送CF-END帧。在T3时刻,无线节点处于空闲状态,无线节点从D2数据帧的结束时刻开始计时,D2数据帧的结束时刻到T3时刻的时长等于1000μs,满足第一触发条件。
参见图7所示,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N_th1=3,时长门限值T_th=1000μs,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N_th2=2。无线节点在T1时刻为空闲状态,缓存的数据帧为D1,发送等待时长为1000μs,因此满足第一触发条件。在T2时刻,TXOP周期未达到上限,缓存的数据帧为D2和D3,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在T3时刻,TXOP周期未达到上限,缓存中没有数据帧,不满足第二触发条件。
实施本申请的实施例,无线节点通过时长阈值控制缓存的数据帧的等待时长,以实现控制数据帧的发送时延的目的,以及通过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和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控制缓存的数据帧的数量,以实现同类数据帧的聚合发送,综上本申请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门限值控制数据传输的时延和效率,以提高数据传输的灵活性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见图8,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无线节点的全部或一部分。数据传输装置8(以下简称装置8)包括收发单元801和处理单元802。
处理单元802,用于在处于空闲状态下,更新发送等待时长和待发送数据帧数量各自得到时长值t和第一数值m;m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t≥0;
所述处理单元802,还用于若满足第一触发条件,执行信道竞争流程;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所述时长值t≥时长门限值或所述第一数值m≥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
所述处理单元802,还用于若信道竞争成功,确定TXOP周期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
收发单元801,用于在所述TXOP周期内发送缓存的m个数据帧;
所述处理单元802,还用于若数据发送成功,在空闲状态下继续更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
所述处理单元802,还用于若未达到所述TXOP周期的上限,更新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得到第二数值n;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收发单元801,还用于若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发送缓存的n个数据帧;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数值n大于或等于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
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在信道竞争成功时,确定TXOP周期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包括:
基于EDCA方式成功竞争到信道的使用权后,在空闲状态下继续更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
向接收节点发送RTS请求发送帧;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接收节点响应于所述RTS帧返回的CTS清除发送帧时,设置TXOP周期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
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单元802还用于: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接收节点返回的CTS帧,然后在空闲状态下继续更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
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单元802还用于:
在不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时,在空闲状态下继续更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
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单元802还用于:
在信道竞争失败时,在空闲状态下继续更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
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单元802还用于:
在不满足所述第二触发条件时,通过收发单元801发送CF-END无竞争结束帧;或
在达到所述TXOP周期的上限时,通过收发单元801发送CF-END帧;其中,所述CF-END帧用于结束所述TXOP周期。
在一个或多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处理单元802还用于: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通过收发单元801接收到接收节点发送的针对所述m个数据帧的确认帧时,确定m个数据帧发送成功;或
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接收节点返回的确认帧时,确定所述所述m个数据帧发送失败,然后在空闲状态下继续更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8在执行数据传输方法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装置与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体现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图2-图7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步骤,具体执行过程可以参见图2-图7所示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在此不进行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参见图9,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无线节点的结构示意图,该无线节点9可以用于实施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具体来讲:
无线节点9包括存储器920、处理器980和WiFi模块970,WiFi模块970是本申请的无线模块。
存储器9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9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9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9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无线节点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9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相应地,存储器92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控制器,以提供处理器980和输入单元930对存储器920的访问。
处理器980是无线节点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无线节点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利用存储在存储器920内的数据,执行无线节点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无线节点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9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其中,处理器98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980中。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无线节点通过WiFi模块97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无线节点9包括有存储器,以及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程序,其中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存储于存储器中,且经配置以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执行述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程序包含用于执行图2至图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和图2至图7的方法实施例基于同一构思,其带来的技术效果也相同,具体过程可参照方法图2至图3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无线节点9还包括显示单元940。显示单元9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无线节点的各种图形用户接口,这些图形用户接口可以由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和其任意组合来构成。显示单元940可包括显示面板94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941。进一步的,触摸装置931可覆盖显示面板941,当触摸装置9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98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98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9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9中,触摸装置931与显示面板9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摸装置931与显示面板941集成而实现输入和输出功能。
可选的,无线节点9还包括:输入单元930。输入单元9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盘、鼠标、操作杆、光学或者轨迹球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930可包括触摸装置931(例如:触摸屏、触摸板或触摸框)。触摸装置931,也称为触摸显示屏或者触控板,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摸装置931上或在触摸装置9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摸装置9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980,并能接收处理器98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摸装置931。
可选的,无线节点可以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910、包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960、包括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的处理器980、以及电源9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无线节点结构并不构成对无线节点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其中:
RF电路9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交由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器980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9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用户身份模块(SIM)卡、收发信机、耦合器、LNA(LowNoiseAmplifier,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9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简称3GPP)、3GPP2((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2,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2,简称3GPP2))、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简称UMTS)、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简称LTE)、LTE-A(LTE-Advanced,长期演进升级版,简称LTE-A)、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简称WIMAX)、HSDPA(High Speed DownlinkPacketAccess,高速下行分组接入,简称HSDPA)、HSUPA(High Speed UplinkPacketAccess,高速上行分组接入,简称HSUPA)、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时分多址接入,简称TDMA)、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接入,简称WCDMA)、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简称GSM、电子邮件、SMS(Short Messaging Service,短消息服务)等。
可选的,无线节点9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950,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9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无线节点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94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无线节点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至于无线节点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960、扬声器961,传声器962可提供用户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9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961,由扬声器9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9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9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980处理后,经RF电路9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设备,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920以便进一步处理。音频电路960还可能包括耳塞插孔,以提供外设耳机与终端设备的通信。
可选的,无线节点9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990(比如电池),其中,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9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电源99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直流或交流电源、再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者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等任意组件。
可选的,无线节点9还可以包括摄像头991、蓝牙模块等,其中,摄像头991用于对周围环境曝光以得到帧图像,在一种方式中,该摄像头991将曝光得到的帧图像的参数传递给处理器980以使该处理器980对该帧图像做去噪、增强等处理,生成能够展示给用户的图片;在又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该摄像头991自带了图像处理器芯片,该图像处理芯片可以对该帧图像做初步处理,对该帧图像做初步处理后在将经处理的数据传递给该处理器980以使该处理器980最终生产能够展示给用户的图像。进一步地,该摄像头99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处于空闲状态下,更新发送等待时长和待发送数据帧数量各自得到时长值t和第一数值m;m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t≥0;
若满足第一触发条件,执行信道竞争流程;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所述时长值t≥时长门限值或所述第一数值m≥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
若信道竞争成功,确定TXOP周期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
在TXOP周期内发送缓存的m个数据帧;
若数据发送成功,在空闲状态下继续更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
若未达到所述TXOP周期的上限,更新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得到第二数值n;n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若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在TXOP周期内发送缓存的n个数据帧;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数值n大于或等于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所述时长门限值、所述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和所述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是可配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信道竞争成功时,确定TXOP周期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包括:
基于EDCA方式成功竞争到信道的使用权后,在空闲状态下继续更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
向接收节点发送RTS请求发送帧;
在第一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所述接收节点响应于所述RTS帧返回的CTS清除发送帧时,设置TXOP周期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接收节点返回的CTS帧,然后在空闲状态下继续更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不满足所述第一触发条件时,在空闲状态下继续更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信道竞争失败时,在空闲状态下继续更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不满足所述第二触发条件时,发送CF-END无竞争结束帧;或
在达到所述TXOP周期的上限时,发送CF-END帧;其中,所述CF-END帧用于结束所述TXOP周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接收节点发送的针对所述m个数据帧的确认帧时,确定m个数据帧发送成功;或
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接收节点返回的确认帧时,确定所述所述m个数据帧发送失败,然后在空闲状态下继续更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其中,所述确认帧为ACK确认帧或blockACK确认帧。
8.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在处于空闲状态下,更新发送等待时长和待发送数据帧数量各自得到时长值t和第一数值m;m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t≥0;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满足第一触发条件,执行信道竞争流程;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条件包括:所述时长值t≥时长门限值或所述第一数值m≥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信道竞争成功,确定TXOP周期的开始时刻和结束时刻;
收发单元,用于在所述TXOP周期内发送缓存的m个数据帧;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数据发送成功,在空闲状态下继续更新所述发送等待时长和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若未达到所述TXOP周期的上限,更新所述待发送数据帧数量得到第二数值n;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若满足第二触发条件,发送缓存的n个数据帧;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条件包括:所述第二数值n大于或等于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所述时长门限值、所述第一聚合数量门限值和所述第二聚合数量门限值是可配置的。
9.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的方法步骤。
10.一种无线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无线模块;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的方法步骤。
CN202110406364.XA 2021-04-15 2021-04-15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线节点 Active CN1129960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6364.XA CN112996050B (zh) 2021-04-15 2021-04-15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线节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6364.XA CN112996050B (zh) 2021-04-15 2021-04-15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线节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6050A CN112996050A (zh) 2021-06-18
CN112996050B true CN112996050B (zh) 2023-05-02

Family

ID=76340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06364.XA Active CN112996050B (zh) 2021-04-15 2021-04-15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线节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60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39872A (zh) * 2022-03-31 2023-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
CN116233200B (zh) * 2023-05-10 2023-08-15 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后续帧动态注册的电能表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7651255A (zh) * 2024-01-29 2024-03-05 上海卫星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装置及基站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0242A (zh) * 2009-11-06 2010-06-09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上行数据业务带宽请求方法
GB201320713D0 (en) * 2013-11-25 2014-01-08 Canon Kk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communi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GB201603515D0 (en) * 2015-07-08 2016-04-13 Canon Kk Improved contention mechanism for access to random resource units in an 802.11 channel
CN111314191A (zh) * 2020-04-15 2020-06-19 联合华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720322C (en) * 2006-03-03 2016-06-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control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1394626B (zh) * 2007-09-19 2013-10-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基于无线局域网的分布式业务区分方法和设备
US20110158163A1 (en) * 2009-12-28 2011-06-30 University Of Calcutta Energy efficient integrated routing protocol
CN107006015B (zh) * 2014-12-03 2020-0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使用频谱资源进行通信的方法和通信设备
US10044459B2 (en) * 2015-11-04 2018-08-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control signaling on a shared communication mediu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0242A (zh) * 2009-11-06 2010-06-09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一种上行数据业务带宽请求方法
GB201320713D0 (en) * 2013-11-25 2014-01-08 Canon Kk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communi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GB201603515D0 (en) * 2015-07-08 2016-04-13 Canon Kk Improved contention mechanism for access to random resource units in an 802.11 channel
CN111314191A (zh) * 2020-04-15 2020-06-19 联合华芯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6050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96050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线节点
CN112566273B (zh) 一种数据接收、发送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1278027B (zh) 节能信号检测方法、资源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0224402A1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接入类别创建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601822B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CN109756977B (zh) 随机接入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13497687A (zh) Srs的发送、配置及测量方法、定位方法及设备
CN110719628A (zh) 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1277949A (zh) 信息上报方法、资源分配方法、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CN110636627B (zh) 一种资源请求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2105004A (zh) 电子价签网络检测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66271A (zh) 一种信道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263464B (zh) 随机接入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3286335B (zh) 频点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接入点
CN110958644B (zh) 一种终端设备能力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035473B (zh) 一种系统信息的传输方法和用户终端
CN113163487B (zh) 资源调度方法、通信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36397B (zh)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3099544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无线节点
CN111615204A (zh) 一种随机接入消息的处理方法和终端
CN110636614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1263462A (zh)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3133126B (zh) 变换工作频点的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0635879B (zh) 一种bwp去激活定时器的控制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958708B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