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6032A - 通信链路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链路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6032A
CN112996032A CN201911285246.7A CN201911285246A CN112996032A CN 112996032 A CN112996032 A CN 112996032A CN 201911285246 A CN201911285246 A CN 201911285246A CN 112996032 A CN112996032 A CN 1129960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mobile terminal
reporting
reporting condition
measurement re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852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6032B (zh
Inventor
闵泽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8524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603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5644 priority patent/WO202111542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60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60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60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60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链路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支持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第一网络的网络制式优先级高于第二网络的,所述第一网络采用非独立组网模式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组网,该方法包括:当移动终端处于第一网络连接状态时,判断当前是否正在进行数据传输;若是,判断网络设备下发的第一测量上报条件是否满足第二测量上报条件;若满足,按照第一测量上报条件将第一网络的小区测量结果进行上报;否则,按照第二测量上报条件进行上报。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有效防止在第一网络信号良好的情况下链路突然被释放而导致数据传输速率急剧下降的问题,可提高用户体验等。

Description

通信链路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链路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若移动终端所注册的4G小区能够支持非独立组网NSA模式(NSA,Non-Standalone)的5G网络,即支持5G NSA网络,当该移动终端已注册了该5G NSA网络时,对于5G网络链路释放过程,完全由网络设备控制,主要包括:1.网络端先下发5G网络的小区测量指示信息,其中,该指示信息包括移动终端需要满足的测量上报条件,即只有当满足该测量上报条件时移动终端才可进行上报;2.当移动终端进行5G网络小区测量,并在检测到满足该上报条件时将小区测量结果上报给网络端;3.网络端将基于接收到的测量结果主动触发释放与该移动终端之间的5G网络链路。
然而,当用户正在利用该5G NSA网络进行数据上传或下载时,由于网络端配置异常,导致在5G信号还是良好的情况下,突然释放了5G网络链路数据传输并将数据链路切换到4G网络进行继续传输,使得传输速率急剧下降,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上网体验等。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信链路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当进行数据传输时对网络下发的上报条件进行判断并在认为其配置异常时从用户侧进行上报条件的主动修改以达到延迟上报及延迟释放链路目的,可以有效防止在当前网络信号良好的情况下链路突然被释放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通信链路控制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制式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网络的,所述第一网络采用非独立组网模式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组网,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一网络连接状态时,判断当前是否正在进行数据传输;
若正在进行数据传输,判断由所述网络设备下发的第一测量上报条件是否满足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第二测量上报条件;
若满足,则按照所述第一测量上报条件将所述第一网络的小区测量结果进行上报,以使所述网络设备触发释放所述第一网络的通信链路并切换到所述第二网络进行通信;
若不满足,则按照所述第二测量上报条件进行上报,以使所述网络设备保持所述第一网络的通信链路。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通信链路控制方法中,还包括:
若未在进行数据传输,则按照所述第一测量上报条件将所述第一网络的小区测量结果进行上报。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通信链路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一测量上报条件为在当前信号质量小于所述网络设备下发的第一信号质量或当前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网络设备下发的第一信号强度时则进行所述上报;
所述第二测量上报条件为在当前信号质量小于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第二信号质量或当前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第二信号强度时则进行所述上报;
若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信号质量,或者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则所述第一测量上报条件满足所述第二测量上报条件。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通信链路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一网络为5G网络,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大于等于-125dBm小于-100dBm。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通信链路控制方法中,所述第一网络为5G网络,所述第二网络为2G、3G或4G网络。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通信链路控制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制式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网络的,所述第一网络采用非独立组网模式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组网,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一网络连接状态时,判断当前是否正在进行数据传输;若正在进行数据传输,判断由所述网络设备下发的第一测量上报条件是否满足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第二测量上报条件;
上报控制模块,用于若满足,按照所述第一测量上报条件将所述第一网络的小区测量结果进行上报,以使所述网络设备触发释放所述第一网络的通信链路并切换到所述第二网络进行通信;若不满足,则按照所述第二测量上报条件进行所述上报,以使所述网络设备保持所述第一网络的通信链路。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通信链路控制装置中,所述上报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未在进行数据传输,则按照所述第一测量上报条件进行所述上报。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通信链路控制装置中,所述第一测量上报条件为在当前信号质量小于所述网络设备下发的第一信号质量或当前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网络设备下发的第一信号强度时则进行所述上报;
所述第二测量上报条件为在当前信号质量小于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第二信号质量或当前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第二信号强度时则进行所述上报;
若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信号质量,或者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则所述第一测量上报条件满足所述第二测量上报条件。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施上述的通信链路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施根据上述的通信链路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通信链路控制方法应用于支持两种网络的移动终端,而该移动终端所在的小区支持第一网络采用非独立组网模式与第二网络进行组网的组网模式;当移动终端基于网络制式优先级更高的第一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通过对网络侧下发的第一网络测量上报条件的判断,当其不满足移动终端的预设上报条件时则认为网络侧配置异常,并从用户侧进行上报条件的主动修改以保持当前的第一网络的通信链路,使得移动终端需等待满足了预设上报条件时再进行上报,即达到延迟上报及延迟释放第一网络链路目的,可有效防止在第一网络信号良好的情况下数据传输网络链路突然被释放并将数据链路切换到第二网络而导致传输速率急剧下降的现象,从而给用户提供一个更好的使用体验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在各个附图中,类似的构成部分采用类似的编号。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链路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链路控制方法的应用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链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手机;110-RF电路;120-存储器;130-输入单元;140-显示单元;150-拍摄单元;160-音频电路;170-WiFi模块;180-处理器;190-电源;
200-链路控制装置;210-判断模块;220-上报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述各实施例均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中,如手机,图1示出了该手机的结构框图,该手机100包括: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110、存储器120、输入单元130、显示单元140、拍摄单元150、音频电路160、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模块170、处理器180、以及电源190等部件。其中,RF电路110可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等;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该手机100运行所需的应用程序及用户的相关文件信息等。输入单元130可包括按键、触摸面板,也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等,以用于接收来自用户输入的信息等;显示单元14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主要用于显示图像、文字等信息;拍摄单元150主要包括前后置摄像头等,主要用于拍摄图片、视频等;音频电路160连接听筒、扬声器等声音输出设备以及麦克风等声音输入设备,可用于录入或播放语音等;WiFi模块170可用于收发wifi信号以实现信息传输等。处理器180作为手机100的控制中心,主要用于使其他各单元或模块执行相应功能等;而电源190主要包括电池设备,用于为手机100中的各模块或单元提供所需的工作电压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手机100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下面以移动终端为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其中,该移动终端并不限于应用于手机,也可以应用于平板电脑等。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介绍本发明,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
本发明中,所述的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是指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具有不同工作频段的两种网络制式。理论上,该第一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高于第二网络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理解为,该第一网络是在该第二网络之后的延伸或演进。并且,该第一网络可以采用非独立组网模式与第二网络共存组网。所谓的非独立组网模式是指第一网络与第二网络共用该第二网络的核心网。例如,以LTE网络(即4G网络)为例,随着5G网络的推进,5G网络可以在LTE网络的基础进行部署,即通过共用LTE网络核心网以实现与LTE网络共存组网。
实施例1
请参照图2,本发明提出一种通信链路控制方法,可应用于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该移动终端能够支持两种网络制式,当移动终端基于网络制式优先级更高的第一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通过对网络设备下发的小区测量上报条件进行判断及在不满足相应条件下的主动修改,可防止出现在当前第一网络信号良好时网络链路突然被释放并只能将数据链路切换到网络制式优先级低的第二网络进行传输而导致传输速率骤然下降的问题,从而提高用户的上网体验等。
可以理解,该网络设备为所述移动终端所在小区的网络端设备,该网络设备能够支持该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以使该移动终端能够基于第一网络和/或第二网络进行通信。其中,该第一网络采用非独立组网NSA模式与第二网络进行组网。例如,当第一网络为5G,第二网络为4G,则表明当前组网架构中仅存在4G核心网而不存在5G核心网。
如图2所示,下面对该通信链路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步骤S10,当移动终端处于第一网络连接状态时,判断当前是否正在进行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会按当前网络默认的网络制式进行数据业务的处理。示范性地,对于支持5G网络(网络制式为5G的网络)的移动终端,5G优先级最高,其次是4G,接着3G,最后才是2G。例如,若移动终端检测到5G的网络制式,则优先驻留在网络制式优先级高的5G网络,此时终端的数据业务将采用5G网络;若未检测到5G网络,检测到4G的网络制式时,则优先驻留在网络制式优先级高的4G网络,此时终端的数据业务将采用4G网络,3G网络和2G网络以此类推。换句话说,对于本实施例中的支持两种不同网络的移动终端,在数据业务处理时,第一网络的网络制式优先级将高于第二网络的网络制式优先级。例如,该第一网络为5G,而第二网络为4G、3G或2G网络等。又或者,若该第二网络为5G网络,则该第一网络可为比5G网络传输速率更快的其他网络,如6G网络等等。
在上述步骤S10中,当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第一网络的连接状态时,则表示该移动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网络的链路已建立,并可以通过该链路进行数据传输。于是,检测移动终端当前是否正在进行数据传输。若判断出当前移动终端正在进行数据传输,则执行步骤S20,若当前移动终端未在进行数据传输,则执行步骤S30。
可以理解,通过判断该移动终端当前是否正在进行数据传输并根据该判断结果进行对应的上报处理,可有效防止移动终端正在进行数据通信时即使第一网络信号良好但链路仍被突然释放的现象。
其中,如图3所示,当移动终端处于第一网络连接状态时,在移动终端上报小区测量结果之前,还包括:该网络设备先下发小区测量指示信息到该移动终端。其中,该小区测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移动终端对所在小区需要测量的小区信息以及将得到的小区信息测量结果上报给网络设备的测量上报条件。
示范性地,该小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为第一网络小区的信号质量、信号强度、第一网络接入点的频率等等。而该测量上报条件可包括但不限于为对第一网络的信号质量、信号强度等信号指标的判断。
步骤S20,若正在进行数据传输,判断由网络设备下发的第一测量上报条件是否满足移动终端预设的第二测量上报条件。
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的数据传输与信令传输分别采用不同的通道传输,即数据传送采用数据面,信令传送则采用控制面,两者相互独立传输。在上述步骤S20中,当移动终端正在进行数据传输时,可根据由网络设备下发的第一测量上报条件和移动终端预设的第二测量上报条件来确定何时进行测量上报,进而将影响该第一网络的链路释放时间。若第一测量上报条件满足第二测量上报条件,则执行步骤S30,否则执行步骤S40。
就目前移动终端的网络链路释放,如基于非独立组网模式的5G网络,完全是由网络端控制,即无论当前网络信号是好是差,只要满足该网络端下发的测量上报条件就立即上报。于是,对于这样一种情况,即当移动终端正在进行数据传输且当前网络信号良好时,移动终端仍会按照下发的测量上报条件进行及时上报,这样将触发正在进行数据传输的网络链路被突然释放而导致网速急剧下降。对于上述情况,发明人经过研究并提出了通过对下发的测量上报条件进行是否配置异常判断,并在认为配置异常时修改上报条件以达到延迟上报目的,从而可有效防止上述情况的出现。可以理解,上报时间越晚,触发链路释放的时间则越晚,即当前链路的保持时间越长。在当前网络信号良好的情况下,越晚上报,则移动终端可能会在链路释放前就完成当前正在进行的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配置异常判断主要是将下发的网络侧测量上报条件与预设的终端侧测量上报条件进行比较,以判断网络侧测量上报条件是否满足终端侧测量上报条件。若满足,则认为配置正常,不修改测量上报条件;若不满足,则认为配置异常,主动修改上报条件。可以理解,该终端侧测量上报条件至少应当满足该第一网络能正常传输的条件。
示范性地,上述的测量上报条件可包括但不限于基于该第一网络的信号强度和/或信号质量等指标进行判断。本实施例中,该信号质量主要是指信号的干扰程度,示范性地,可基于RSRQ值(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等参数表示,RSRQ值可反映和指示当前信道质量的信噪比和干扰程度。而该信号强度则主要指信号的功率大小,例如,可基于RSRP值(RSRP,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参考信号接收功率)等参数表示。可以理解,网络设备将根据实际的网络制式及通信环境进行该第一测量上报条件和第二测量上报条件对应的信号质量或信号强度的设置。
示范性地,当基于信号质量进行上报判断时,该第一测量上报条件可为:在当前信号质量小于该网络设备下发的第一信号质量时,进行小区测量结果上报。又例如,当基于信号强度进行上报判断时,该第一测量上报条件可为:当前信号强度小于该网络设备下发的第一信号强度则进行小区测量结果上报。
又或者,当基于信号质量进行上报判断时,该第二测量上报条件可为:在当前信号质量小于该移动终端预设的第二信号质量时,进行小区测量结果上报。又例如,当基于信号强度进行上报判断时,该第二测量上报条件可为:在当前信号强度小于该移动终端预设的第二信号强度时,进行小区测量结果上报。
步骤S30,若满足,则按照所述第一测量上报条件将所述第一网络的小区测量结果进行上报,以使所述网络设备触发释放所述第一网络的通信链路并切换到所述第二网络进行通信。
对于上述步骤S30,若第一测量上报条件满足第二测量上报条件,即第一信号质量小于第二信号质量,或者第一信号强度小于第二信号强度,此时将按照网络侧测量上报条件进行正常上报。
例如,若第一网络为5G网络,以RSRP值表示的信号强度进行举例说明,若该第一信号强度为-120dBm,而该第二信号强度为-115dBm,则有第一信号强度小于第二信号强度,此时移动终端将在检测到当前信号强度小于-120dBm时进行上报。
又例如,对于5G网络,以RSRQ值表示的信号质量为例,若该第一信号质量设为-25dB,而该第二信号质量设为-20dB,则有第一信号质量小于第二信号质量,此时移动终端将在检测到当前信号质量小于-25dB时进行上报。
于是,当网络设备接收到上报的小区测量结果后,将触发释放该第一网络的网络链路。示范性地,如图3所示,网络设备将接收的小区测量结果发送到第一网络接入点后,以使第一网络接入点下发链路释放配置信息到网络设备,最终由网络设备根据该链路释放配置信息对该移动终端进行释放配置,从而完成该第一网络当前链路的释放,链路一旦被释放则无法再进行数据传输。同时,该移动终端将数据链路切换到第二网络以继续完成当前的数据传输任务。
可以理解,对于该第一种上报情况,由于第一信号质量或第一信号强度会小于第二信号质量或第二信号强度,上报时的信号强度越小则说明允许上报操作的门限值越小,即只有当检测到当前信号比门限值更小时才会进行上报。
步骤S40,若不满足,则按照所述第二测量上报条件将所述第一网络的小区测量结果进行上报,以使所述网络设备保持所述第一网络的通信链路。
对于上述步骤S40,若第一测量上报条件不满足第二测量上报条件,即有第一信号质量大于第二信号质量,或者第一信号强度大于第二信号强度,此时将按照预设的终端侧测量上报条件进行延时上报。
仍以上述的5G网络为例,若该第一信号强度设为-105dBm,而该第二信号强度设为-125dBm,则有第一信号强度大于第二信号强度,此时移动终端需要等到检测到当前信号强度小于-125dBm时才进行上报。
又或者,若该第一信号质量设为-10dB,而该第二信号质量设为-20dB,此时移动终端需要等到检测到当前信号质量小于-20dB时才进行上报。
可以理解,对于该第二种上报情况,例如,若检测到信号小于第一信号质量但大于第二信号质量(或者小于第一信号强度但大于第二信号强度),此时移动终端不会立即上报,而需要等到检测到当前信号小于第二信号质量(或第二信号强度)时才进行上报。因此,从检测到小于第一信号质量到检测到小于第二信号质量(或检测到小于第一信号强度到检测到小于第二信号强度)这一段时间内,将保持该第一网络的通信链路的连接,使得移动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能够继续进行数据传输。而在上报后,网络设备将触发释放该第一网络的当前通信链路并切换到第二网络进行通信。
相对于下发的网络侧测量上报条件,通过主动修改为终端侧测量上报条件,可延长上报时间,进而防止出现在第一网络信号能够正常传输数据且正在进行数据传输时该第一网络链路被突然释放的情况,可防止传输速率骤然下降的问题,从而可提高用户的上网体验等等。
作为一种可选的方案,该第一网络为采用非独立组网模式的5G网络,第二网络可为2G、3G或4G网络等。对于该采用非独立组网模式的5G网络,其信号最小灵敏度为-156dBm,其中,-125dBm就可以进行正常数据传输。当信号强度达到-100dBm时,则认为信号较好。考虑到本实施例为解决在信号良好状态下使得当前网络的链路得以保持,从而达到延迟上报目的,优选地,该第二测量上报条件对应的第二信号强度的取值范围可为大于等于-125dBm小于-100dBm。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方案,对于上述的采用非独立组网模式的5G网络,根据其信号质量协议定义的灵敏度范围可知,当信号质量为-20dB时,基本可以完成数据的解析。优选地,该第二测量上报条件对应的第二信号质量的取值范围可为大于等于-20dB。
本实施例的通信链路控制方法适用于支持两种网络制式的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所在的小区支持第一网络采用非独立组网模式与第二网络进行组网的组网模式。当移动终端基于网络制式更高的第一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通过对下发的网络侧测量上报条件进行判断,当其不满足移动终端预设的上报条件时则认为第一网络的网络侧配置异常并从用户侧进行第一网络测量上报条件的主动修改以保持当前第一网络的通信链路,进而达到延迟上报及延迟释放第一网络链路目的,可以有效防止在当前第一网络信号良好的情况下网络链路突然被释放并将数据链路切换到第二网络进行传输而导致传输速率急剧下降的现象,从而给用户提供一个较好的网络使用体验等。
实施例2
请参照图4,基于上述实施例1的通信链路控制方法,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链路控制装置200,该链路控制装置200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制式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网络的,所述第一网络采用非独立组网模式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组网,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210,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一网络连接状态时,判断当前是否正在进行数据传输;
判断模块210,还用于若正在进行数据传输,判断由网络设备下发的第一测量上报条件是否满足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第二测量上报条件;
上报控制模块220,用于若满足,则按照所述第一测量上报条件将所述第一网络的小区测量结果进行上报,以使所述网络设备触发释放所述第一网络的通信链路并切换到所述第二网络进行通信;
上报控制模块220,还用于若不满足,按照所述第二测量上报条件将所述第一网络的小区测量结果进行上报,以使所述网络设备保持所述第一网络的通信链路。
可以理解,上述的链路控制装置200对应于实施例1的通信链路控制方法。实施例1中的任何可选项也适用于本实施例,这里不再详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可以包括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等。该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通过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从而使移动终端执行上述通信链路控制方法或者上述通信链路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的功能。
存储器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移动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上述移动终端中使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结构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或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更多个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通信链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制式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网络的,所述第一网络采用非独立组网模式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组网,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一网络连接状态时,判断当前是否正在进行数据传输;
若正在进行数据传输,判断由网络设备下发的第一测量上报条件是否满足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第二测量上报条件;
若满足,则按照所述第一测量上报条件将所述第一网络的小区测量结果进行上报,以使所述网络设备触发释放所述第一网络的通信链路并切换到所述第二网络进行通信;
若不满足,则按照所述第二测量上报条件进行上报,以使所述网络设备保持所述第一网络的通信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链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未在进行数据传输,则按照所述第一测量上报条件将所述第一网络的小区测量结果进行上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链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上报条件为在当前信号质量小于所述网络设备下发的第一信号质量或当前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网络设备下发的第一信号强度时则进行所述上报;
所述第二测量上报条件为在当前信号质量小于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第二信号质量或当前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第二信号强度时则进行所述上报;
若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信号质量,或者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则所述第一测量上报条件满足所述第二测量上报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链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为5G网络,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大于等于-125dBm小于-100dB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链路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为5G网络,所述第二网络为2G、3G或4G网络。
6.一种通信链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支持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所述第一网络的网络制式优先级高于所述第二网络的,所述第一网络采用非独立组网模式与所述第二网络进行组网,所述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一网络连接状态时,判断当前是否正在进行数据传输;
判断模块,还用于若正在进行数据传输,判断由网络设备下发的第一测量上报条件是否满足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第二测量上报条件;
上报控制模块,用于若满足,则按照所述第一测量上报条件将所述第一网络的小区测量结果进行上报,以使所述网络设备触发释放所述第一网络的通信链路并切换到所述第二网络进行通信;
上报控制模块,还用于若不满足,则按照所述第二测量上报条件进行所述上报,以使所述网络设备保持所述第一网络的通信链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链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报控制模块,还用于若未在进行数据传输,则按照所述第一测量上报条件进行所述上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信链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测量上报条件为在当前信号质量小于所述网络设备下发的第一信号质量或当前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网络设备下发的第一信号强度时则进行所述上报;
所述第二测量上报条件为在当前信号质量小于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第二信号质量或当前信号强度小于所述移动终端预设的第二信号强度时则进行所述上报;
若所述第一信号质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二信号质量,或者所述第一信号强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信号强度,则所述第一测量上报条件满足所述第二测量上报条件。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施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链路控制方法。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施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链路控制方法。
CN201911285246.7A 2019-12-13 2019-12-13 通信链路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9960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5246.7A CN112996032B (zh) 2019-12-13 2019-12-13 通信链路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PCT/CN2020/135644 WO2021115423A1 (zh) 2019-12-13 2020-12-11 通信链路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5246.7A CN112996032B (zh) 2019-12-13 2019-12-13 通信链路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6032A true CN112996032A (zh) 2021-06-18
CN112996032B CN112996032B (zh) 2023-06-13

Family

ID=763296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85246.7A Active CN112996032B (zh) 2019-12-13 2019-12-13 通信链路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6032B (zh)
WO (1) WO202111542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3950A (zh) * 2022-01-25 2022-04-1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6933B (zh) * 2021-08-17 2023-12-01 深圳市芯中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mesh配网器选举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551031B (zh) * 2022-08-17 2023-06-06 北京连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5g与自组网联合组网的连接的方法
CN117156509A (zh) * 2023-08-10 2023-12-01 杭州必博半导体有限公司 链路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3667A (zh) * 2011-07-28 2011-10-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小区信号质量的测量上报及小区切换控制方法、装置
CN107835519A (zh) * 2017-12-07 2018-03-23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889151A (zh) * 2017-12-21 2018-04-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报告上报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82293A (zh) * 2018-06-11 2018-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93858A (zh) * 2019-09-10 2019-11-22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降低功耗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3078A1 (en) * 2016-01-14 2017-07-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cell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246834B (zh) * 2017-05-04 2020-10-2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EN双连接的建立方法、eNB及gNB
CN109168179B (zh) * 2018-08-28 2021-08-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双连接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0557779B (zh) * 2019-05-16 2021-08-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87294B (zh) * 2019-06-14 2021-08-2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23667A (zh) * 2011-07-28 2011-10-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小区信号质量的测量上报及小区切换控制方法、装置
CN107835519A (zh) * 2017-12-07 2018-03-23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话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7889151A (zh) * 2017-12-21 2018-04-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报告上报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82293A (zh) * 2018-06-11 2018-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93858A (zh) * 2019-09-10 2019-11-22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降低功耗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63950A (zh) * 2022-01-25 2022-04-15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363950B (zh) * 2022-01-25 2023-11-10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6032B (zh) 2023-06-13
WO2021115423A1 (zh) 2021-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96032B (zh) 通信链路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02761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基站及用户设备
KR101632525B1 (ko) 높은-네트워크-부하 시나리오들을 관리하는 네트워크-제어 적응형 단말기 행동
US9407771B2 (en) Call forwarding enab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ulti-SIM device
CN107277872B (zh)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72438A (zh) 网络链接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18535566A (ja) 滞留セルの選択方法及び装置
JP2017515409A5 (zh)
CN108391465B (zh) 数据分流方法、装置、接入点设备及终端
CN109496451B (zh) 网络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991631B2 (en) Monitoring method, signaling issu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1540214B2 (en) Timer adjustment method and device
CN107277873B (zh)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053556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02851B (zh) 终端的小区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455076A (zh) 资源配置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JP6926165B2 (ja) 滞留セルの選択方法及び装置
US20220322170A1 (en) Monitoring method, instruction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storage
CN114424603A (zh) 一种上报或接收用户设备能力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US10609548B2 (en) User terminal,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viding mobile communication service
WO2022011577A1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020481B1 (en) Enhanced mobility state detec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JP4364572B2 (ja) 無線通信端末
CN107318172B (zh) 终端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012097A1 (en) Signal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