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4578B - 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4578B
CN112994578B CN202110243244.2A CN202110243244A CN112994578B CN 112994578 B CN112994578 B CN 112994578B CN 202110243244 A CN202110243244 A CN 202110243244A CN 112994578 B CN112994578 B CN 1129945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mpling
current
region
voltage
s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4324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4578A (zh
Inventor
王鑫
刘涛
顾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SHIHLI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SHIHLI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SHIHLI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SHIHLI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4324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45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45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45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45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45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7/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 H02P27/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 H02P27/06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 H02P27/08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H02P27/12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supply voltage using variable-frequency supply voltage, e.g. inverter or converter supply voltage using dc to ac converters or inverters with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ulsing by guiding the flux vector, current vector or voltage vector on a circle or a closed curve, e.g. for direct torque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PCONTROL OR REGULATION OF ELECTRIC MOTORS, ELECTRIC GENERATORS OR DYNAMO-ELECTRIC CONVERTERS; CONTROLLING TRANSFORMERS, REACTORS OR CHOKE COILS
    • H02P23/00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a control method other than vector control
    • H02P23/04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the control of AC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a control method other than vector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damping motor oscillations, e.g. for reducing hun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10Efficient use of energy, e.g. using compressed air or pressurized fluid as energy carri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单电阻采样三相电流重构所采用的开关状态移动调整方法导致PWM调制波形不对称、电流谐波增加、电机噪声增大的问题,该优化方法根据前一电压矢量周期所记录采样不可观测区域的载波周期数及区域前后的采样电流值,通过线性累加的方式计算电压矢量再次经过相同不可观测区域的电流值,取代不可观测区域的无效采样电流值,从而实现不执行或低电压调制区电流有变化情况下极少数载波周期执行开关状态移相调整,即可有效完成三相电流重构,极大减少PWM调制波不对称导致电机电磁噪音较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属于电机驱动控制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减少制造成本,目前在变频器产品的生产中会先采用相电流单电阻的方式进行采样,相电流单电阻的方式通过采样直流母线电流,重构三相输出电流,从而实现电流的采样。但是单电阻采样在低电压调制区域和扇区过渡区域存在着采样盲区,即不可观测区域,通常做法是对PWM调制波开关状态移动调整,从而实现有效电压矢量作用时间大于采样电路所需最小采样时间,但此方法会导致经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后的PWM调制波不对称,使得电流谐波含量上升,导致电机电磁噪音增大,不能满足对电机噪声有要求的场合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变频器三相逆变电路母线上设置采样电阻,用以采样母线电流;
S2.根据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计算当前载波周期三相输出电压有效电平作用时间分别为Tu、Tv、Tw,将所述三相输出电压有效电平作用时间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分别为Ta、Tb、Tc,有效电压主矢量作用时间Tx=Ta-Tb,有效电压辅矢量作用时间Ty=Tb-Tc,所述有效电压主矢量作用时间Tx内采样电流为Ix,所述有效电压辅矢量作用时间Ty内采样电流为Iy,采样电路最小采样时间为Ts,载波周期为Td;
S3.根据所述有效电压主矢量作用时间Tx、有效电压辅矢量作用时间Ty和采样电路最小采样时间Ts划分采样计算区域1和采样计算区域2,所述采样计算区域1为输出电压矢量U_out,所述采样计算区域1包括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其中,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中,存在有效电压主矢量作用时间Tx和有效电压辅矢量作用时间Ty同时小于Ts的情况;所述采样计算区域2为输出电压矢量U_out,所述采样计算区域2包括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可观测区域;其中,可观测区域中,存在有效电压主矢量作用时间Tx和有效电压辅矢量作用时间Ty同时小于Ts的情况;
S4.根据电压矢量运转方向,所述采样计算区域1在每个扇区内进入所述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的第一个载波周期内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以实现有效电压矢量作用时间Tx和Ty等于采样电路最小采样时间Ts,从而在该载波周期内可以得到有效电流采样值,并记录所述有效电流采样值;根据前一电压矢量周期所记录的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的载波周期数及区域前后的采样电流值,通过线性累加的方式计算电压矢量再次经过相同不可观测区域的电流值,取代不可观测区域的无效采样电流值,用于三相电流重构计算;
S5.根据前一电压矢量周期所记录的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的载波周期数及区域前后的采样电流值,所述采样计算区域2通过线性累加的方式计算电压矢量再次经过相同不可观测区域的电流值,取代不可观测区域的无效采样电流值,用于三相电流重构计算。
优选的,所述扇区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将电压矢量从0度开始每60度划分一个扇区而形成的六个扇区,六个扇区依次为第一到第六扇区;
所述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在其区域内,有效电压矢量作用时间Tx和Ty其中一项小于采样电路最小采样时间Ts,Ix和Iy仅有其中一项为有效采样电流值而另一项为无效电流采样值;
所述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在其区域内,有效电压矢量作用时间Tx和Ty均小于采样电路最小采样时间Ts,Ix和Iy均为无效电流采样值,所述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属于特殊的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
所述采样计算区域1内执行一次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具体包括:在该载波周期内保持电压矢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PWM调制波导通关断时间而实现有效电压矢量作用时间Tx和Ty等于采样电路最小采样时间Ts,进而得到有效电流采样值Ix和Iy,于每个电压矢量周期内,需进行六次开关状态移动调整。
优选的,步骤S5中根据前一电压矢量周期不可观测区域的载波周期数及区域前后的采样电流值而计算电压矢量再次经过相同不可观测区域的电流值的方式可优化为:根据前一次由奇扇区不可观测区域过渡到偶扇区不可观测区域的载波周期数及区域前后的采样电流值,计算下一次由奇扇区不可观测区域过渡到偶扇区不可观测区域的电流值;依据前一次由偶扇区不可观测区域过渡到奇扇区不可观测区域的载波周期数及区域前后的采样电流值,计算下一次由偶扇区不可观测区域过渡到奇扇区不可观测区域的电流值。
优选的,采样计算区域1可进一步优化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次数,所述优化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次数的方式包括:在一个电压矢量周期内,只在其中一次奇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过渡到偶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并记录采样电流为I_mx、I_my,其余两次奇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过渡到偶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不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将不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所得无效采样电流值由I_mx、I_my替代;只在其中一次偶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过渡到奇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并记录采样电流为I_nx、I_ny,其余两次偶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过渡到奇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不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将不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所得无效采样电流值由I_nx、I_ny替代,经过优化后,每个电压矢量周期内,只需进行两次开关状态移动调整。
优选的,采样计算区域1还采取在恒速运行时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的判断,所述恒速运行时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的判断方式包括:指当电机进入恒速运行后,记录单位时间T_e内采样电流值Ix的最大值I_ex_max,判断I_ex_max的变化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认为当前电流保持稳定,记录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通过开关状态移动调整所得有效电流值I_ex、I_ey,并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后,在相同的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需通过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得到的有效采样电流值由I_ex、I_ey替代,所述单位时间T_e应大于当前电压矢量周期,所述记录采样电流最大值I_ex_max,不包括经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后得到的有效采样电流值,以及不包括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后由I_ex和I_ey替代的采样电流值。
进一步优选的,采样计算区域1还采取在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后,再次启动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的判断,所述再次启动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的判断方式包括: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后,记录单位时间T_e内采样电流值Ix的最大值I_ex_max,判断I_ex_max的变化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认为当前电流出现变化,并再次启动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在高电压调制区,不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即可有效重构三相电流;低电压调制区,通过极少数载波周期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即可有效重构三相电流;低电压调制区进入定速运行时,通过判断采样电流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取消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同时判断电流出现变化时,通过再次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保证重构三相电流与实际电流一致;
本发明提供的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通过不执行或低电压调制区电流有变化情况下极少数载波周期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即可有效完成三相电流重构,极大地减少PWM调制波不对称导致电机电磁噪音增大的问题,且重构后的三相电流可以作为变频器保护功能的有效判断依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变频器三相驱动电路和单电阻采样电路示意图;
图2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算法电压矢量图;
图3为第二扇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波形示意图;
图4中(a)为本发明采样计算区域1和采样计算区域2的示意图;(b)为本发明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和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示意图;
图5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波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在采样计算区域1由第一扇区过渡至第二扇区,经过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和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的计算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在采样计算区域1由第一扇区过渡至第二扇区,只经过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的计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在采样计算区域2由第一扇区过渡至第二扇区,经过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的计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变频器所采用的三相驱动电路及单电阻采样电路,如图1所示,包括并联连接的U相电路、V相电路和W相电路组成的逆变电路,所述U相电路、V相电路和W相电路均包括上桥臂和下桥臂,每一相的上桥臂和下桥臂均包括开关管和与开关管并联连接的二极管,逆变电路母线上串联电阻Rs,用于采样流经母线的电流值。
S2.依据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计算当前载波周期三相输出电压有效电平作用时间,所述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将电压矢量从0度开始每60度分为一个扇区,依次为第一至第六扇区,如图2所示,以第二扇区为例,每个载波周期内三相输出电压有效电平作用时间分别为Tu、Tv、Tw,将上述时间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分别为Ta、Tb、Tc,如图3所示,有效电压主矢量作用时间Tx=Ta-Tb,有效电压辅矢量作用时间Ty=Tb-Tc,其中有效电压主矢量作用时间Tx内的采样电流为Ix,有效电压辅矢量作用时间Ty内的采样电流为Iy;采样电路最小采样时间为Ts,载波周期为Td。
为计算和说明方便,所述每个周期内三相输出电压有效电平作用时间Tu、Tv、Tw和载波周期Td均为实际值的一半。
所述有效电压主矢量和有效电压辅矢量与所处扇区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第一扇区 第二扇区 第三扇区 第四扇区 第五扇区 第六扇区
主矢量 U4 U2 U2 U1 U1 U4
辅矢量 U6 U6 U3 U3 U5 U5
以第一扇区为例,输出电压U_out=U4*Tx/Td+U6*Ty/Td,其中U_x=U4*Tx/Td,U_y=U6*Ty/Td。
S3.根据所述有效电压主矢量作用时间Tx、有效电压辅矢量作用时间Ty和采样电路最小采样时间Ts划分采样计算区域1和采样计算区域2。
所述采样计算区域1为输出电压矢量U_out,所述采样计算区域1包括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其中,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中,存在有效电压主矢量作用时间Tx和有效电压辅矢量作用时间Ty同时小于Ts的情况;所述采样计算区域2为输出电压矢量U_out,所述采样计算区域2包括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可观测区域;其中,可观测区域中,存在有效电压主矢量作用时间Tx和有效电压辅矢量作用时间Ty同时小于Ts的情况;
所述采样计算区域1与所述采样计算区域2如图4所示;
所述采样计算区域1与采样计算区域2的临界位置为Tx=Ts、Ty=Ts,对应输出电压幅值为U_out_s=U4*Ts/Td+U6*Ts/Td;
所述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在其区域内,有效电压矢量作用时间Tx和Ty其中一项小于采样电路最小采样时间Ts,Ix和Iy只有其中一项为有效采样电流值,另一项为无效电流采样值;
所述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在其区域内,有效电压矢量作用时间Tx和Ty均小于采样电路最小采样时间Ts,Ix和Iy均为无效电流采样值;所述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属于特殊的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
所述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如图4所示。
S4.根据电压矢量运转方向,所述采样计算区域1在每个扇区内进入所述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的第一个载波周期内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从而实现有效电压矢量作用时间Tx和Ty等于采样电路最小采样时间Ts,进而在该载波周期内可以得到有效电流采样值,并记录所述有效电流采样值;依据前一电压矢量周期所记录的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的载波周期数及区域前后的采样电流值,通过线性累加的方式计算电压矢量再次经过相同不可观测区域的电流值,取代不可观测区域的无效采样电流值,用于三相电流重构计算。
所述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如图5所示,根据三相输出电压有效电平作用时间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为Ta、Tb、Tc,分别对应Ua、Ub、Uc三相电压。其中,Ua相电压左移在满足Tx=Ts时,则移动后Ua相左半周期有效电平时间为Ta+(Ts-(Ta-Tb))=Tb+Ts,Ua相右半周期有效电平时间为Ta-(Ts-(Ta-Tb));Uc相电压右移在满足Ty=Ts,则移动后Uc相左半周期有效电平时间为Tc-(Ts-(Tb-Tc))=Tb-Ts,Uc相右半周期有效电平时间为Tc+(Ts-(Tb-Tc)),若移动后Ua相左半周期有效电平时间Tb+Ts大于载波周期Td,则Ua、Ub、Uc三相电压同时右移Tb+Ts-Td,若移动后Uc相左半周期有效电平Tb-Ts小于零,则Ua、Ub、Uc三相电压同时左移Ts-Tb。
本实施方式一以电压矢量由第一扇区过渡至第二扇区为例。
如图6所示,点A到点B之间有效电流主矢量作用时间Tx和有效电流辅矢量Ty均小于最小采样时间Ts,无法得到有效电流采样值Ix和Iy,点B到点C之间有效电流主矢量作用时间Tx小于最小采样时间Ts,无法得到有效电流采样值Ix。
如图6所示A点,为电压矢量运行至第一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的一个载波周期,执行一次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得到有效电流采样值I_x1_a1、I_y1_a1。根据单电阻采样三相电流重构对应关系,可得三相电流位I_u1_a1=I_x1_a1、I_v1_a1=-I_x1_a1+I_y1_a1、I_w1_a1=-I_y1_a1。
如图6所示B点,为第一扇区由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进入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的第一个载波周期,由于Tx小于Ts、Ty大于Ts,则有效电压主矢量作用时间Tx无法得到有效采样电流,有效电压辅矢量作用时间Ty可得到有效采样电流记为I_y1_b1。根据单电阻采样三相电流重构对应关系,可得I_w1_b1=-I_y1_b1。
如图6所示C点,为电压矢量运行至第二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的一个载波周期,执行一次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得到有效电流采样值I_x1_c1、I_y1_c1,根据单电阻采样三相电流重构对应关系,可得三相电流I_u1_c1= -I_x1_c1+I_y1_c1、I_v1_c1=I_x1_c1、I_w1_c1=-I_y1_c1。
记录点A到点B之间载波周期数为n_1_ab,点B到点C之间载波周期数为n_1_bc。
由I_w1_a1、I_w1_b1和n_1_ab,可得W相电流在点A到点B之间的每个载波周期线性电流增量,记为ΔI_w1_ab。
由I_u1_a1、I_u1_c1和n_1_ab、n_1_bc,可得U相电流在点A到点C之间的每个载波周期线性电流增量,记为ΔI_u1_ac。
进入下一电压矢量周期第一扇区时,在点A执行一次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得到有效电流采样值I_x1_a2、I_y1_a2,根据单电阻采样三相电流重构对应关系,可得三相电流位I_u1_a2=I_x1_a2、I_v1_a2=-I_x1_a2+I_y1_a2、I_w1_a2=-I_y1_a2。
由I_w1_a2、ΔI_w1_ab可以线性累加计算点A到点B之间的W相电流。
由I_u1_a2、ΔI_u1_ac可以线性累加计算点A到点C之间的U相电流。
点B到点C之间有效电流辅矢量作用时间Ty大于最小采样时间Ts,可以得到有效电流采样值Iy,根据单电阻采样三相电流重构对应关系可以得到W相电流。
根据上述计算以及有效采样电流值,可以在点A到点C之间任何一个载波周期得到U相和W相,通过三相电流为零可得V相电流。
同理,可以通过点C、点E开关状态移动调整,记录点C、点D、点E的电流采样以及点C、点D、点E之间载波周期数,线性累加计算得到下一电压矢量周期由第二扇区过渡到第三扇区的电流值。
同理,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得到其他扇区过渡过程的电流值。
图示7为对采样计算区域1的另一种情况,即电压矢量经过的区域全部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则点B与点C重合,位于第一扇区过渡切换至第二扇区的第一个载波周期,点A和点C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点A与点C之间的电流线性累加计算与图6所述方法一致。
S5.对所述采样计算区域2,依据前一电压矢量周期所记录的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的载波周期数及区域前后的采样电流值,通过线性累加的方式计算电压矢量再次经过相同不可观测区域的电流值,取代不可观测区域的无效采样电流值,用于三相电流重构计算。
本实施方式一以电压矢量由第一扇区过渡至第二扇区为例。
如图8所示点B到点C之间有效电流主矢量作用时间Tx小于最小采样时间,无法得到有效电流采样值Ix。
如图8所示点B,为电压矢量运行至第一扇区由可观测区域进入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的最后一个载波周期,可以得到有效电流采样值I_x2_b1、I_y2_b1,根据单电阻采样三相电流重构对应关系,可得三相电流位I_u2_b1=I_x2_b1、I_v2_b1=-I_x2_b1+I_y2_b1、I_w2_b1= -I_y2_b1。
如图8所示点C,为电压矢量运行至第二扇区由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进入可观测区域的第一个载波周期,可以得到有效电流采样值I_x2_c1、I_y2_c1,根据单电阻采样三相电流重构对应关系,可得三相电流位I_u2_c1=-I_x2_c1+I_y2_c1、I_v2_c1=I_x2_c1、I_w2_c1=-I_y2_c1。
记录点B到点C之间载波周期数为n_2_bc。
由I_u2_b1、I_u2_c1和n_2_bc,可得U相电流在点B到点C之间的每个载波周期线性电流增量,记为ΔI_u2_bc。
进入下一电压矢量周期第一扇区时,在点B采样得到有效电流采样值I_x2_b2、I_y2_b2,根据单电阻采样三相电流重构对应关系,可得三相电流位I_u2_b2=I_x2_b2、I_v2_b2=-I_x2_b2+I_y2_b2、I_w2_b2=-I_y2_b2。
由I_u2_b2、ΔI_u2_bc可以线性累加计算点B到点C之间的U相电流。
点B到点C之间有效电流辅矢量作用时间Ty大于最小采样时间Ts,可以得到有效电流采样值Iy,根据单电阻采样三相电流重构对应关系可以得到W相电流。
根据上述计算以及有效采样电流值,可以在点B到点C之间任何一个载波周期得到U相和W相,通过三相电流为零可得V相电流。
同理,可以通过相同的方式得到其他扇区过渡过程的电流。
具体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二在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细化,本实施方式二所公开的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与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上述步骤S5中依据前一电压矢量周期不可观测区域的载波周期数及区域前后的采样电流值而计算电压矢量再次经过相同不可观测区域的电流值可优化为:依据前一次由奇扇区过渡到偶扇区不可观测区域的载波周期数及区域前后的采样电流值,计算下一次由奇扇区过渡到偶扇区不可观测区域的电流值;依据前一次由偶扇区过渡到奇扇区不可观测区域的载波周期数及区域前后的采样电流值,计算下一次由偶扇区过渡到奇扇区不可观测区域的电流值。
具体实施方式三:
本实施方式三在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细化,本实施方式三所公开的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与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还包括优化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的次数。所述优化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次数的方式包括:在一个电压矢量周期内,只在其中一次奇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过渡到偶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并记录采样电流为I_mx、I_my,其余两次奇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过渡到偶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不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将不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所得无效采样电流值由I_mx、I_my替代;只在其中一次偶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过渡到奇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并记录采样电流为I_nx、I_ny,其余两次偶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过渡到奇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不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将不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所得无效采样电流值由I_nx、I_ny替代。经过优化后,每个电压矢量周期内,只需进行两次开关状态移动调整。
具体实施方式四:
本实施方式四在具体实施方式一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细化,本实施方式四所公开的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与实施方式一的区别在于,采样计算区域1还采取在恒速运行时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的判断。
所述恒速运行时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的判断,指当电机进入恒速运行后,记录单位时间T_e内采样电流值Ix的最大值I_ex_max,判断I_ex_max的变化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认为当前电流保持稳定,记录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通过开关状态移动调整所得有效电流值I_ex、I_ey,并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后,在相同的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需通过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得到的有效采样电流值由I_ex、I_ey替代。
所述单位时间T_e应大于当前电压矢量周期。
所述记录采样电流最大值I_ex_max,不包括经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后得到的有效采样电流值,以及不包括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后由I_ex和I_ey替代的采样电流值。
具体实施方式五:
本实施方式五在具体实施方式四作进一步细化,本实施方式五所公开的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的区别在于,采样计算区域1还采取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后,再次启动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的判断。
所述再次启动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的判断包括: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后,记录单位时间T_e内采样电流值Ix的最大值I_ex_max,判断I_ex_max的变化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是,则认为当前电流出现变化,并再次启动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变频器三相逆变电路母线上设置采样电阻,用以采样母线电流;
S2.根据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计算当前载波周期三相输出电压有效电平作用时间,分别为Tu、Tv、Tw,将所述三相输出电压有效电平作用时间按照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分别为Ta、Tb、Tc,有效电压主矢量作用时间Tx=Ta-Tb,有效电压辅矢量作用时间Ty=Tb-Tc,所述有效电压主矢量作用时间Tx内采样电流值为Ix,所述有效电压辅矢量作用时间Ty内采样电流值为Iy,采样电路最小采样时间为Ts,载波周期为Td;
S3.根据所述有效电压主矢量作用时间Tx、有效电压辅矢量作用时间Ty和采样电路最小采样时间Ts划分采样计算区域1和采样计算区域2,所述采样计算区域1包括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其中,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中,存在有效电压主矢量作用时间Tx、有效电压辅矢量作用时间Ty同时小于Ts的情况;所述采样计算区域2包括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可观测区域;其中,可观测区域中,存在有效电压主矢量作用时间Tx和有效电压辅矢量作用时间Ty同时大于Ts的情况;
S4.根据电压矢量运转方向,所述采样计算区域1在每个扇区内进入所述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的第一个载波周期内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以实现有效电压主矢量作用时间Tx和有效电压辅矢量作用时间Ty等于采样电路最小采样时间Ts,从而在该载波周期内得到有效电流采样值,并记录所述有效电流采样值;
根据前一电压矢量周期所记录的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的载波周期数及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前后的采样电流值,基于所述有效电流采样值并通过线性累加的方式计算电压矢量再次经过相同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的电流值而取代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的无效采样电流值,用以三相电流重构计算;
S5.根据前一电压矢量周期所记录的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的载波周期数及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前后的采样电流值,所述采样计算区域2通过线性累加的方式计算电压矢量再次经过相同扇区过渡不可观测的电流值而取代扇区过渡不可观测的无效采样电流值,用以三相电流重构计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区为空间矢量脉宽调制将电压矢量从0度开始每60度划分一个扇区而形成的六个扇区,六个扇区依次为第一到第六扇区;
所述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在其区域内,有效电压主矢量作用时间Tx、有效电压辅矢量作用时间Ty其中一项小于采样电路最小采样时间Ts,Ix和Iy仅其中一项为有效采样电流值而另一项为无效电流采样值;
所述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在其区域内,有效电压主矢量作用时间Tx、有效电压辅矢量作用时间Ty均小于采样电路最小采样时间Ts,Ix和Iy均为无效电流采样值;
所述采样计算区域1内执行一次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包括:在该载波周期内保持电压矢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调整PWM调制波导通关断时间而实现有效电压主矢量作用时间Tx、有效电压辅矢量作用时间Ty等于采样电路最小采样时间Ts,进而得到有效电流采样值Ix和Iy;并于每个电压矢量周期内进行六次开关状态移动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依据前一电压矢量周期的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的载波周期数及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前后的采样电流值而计算电压矢量再次经过相同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的电流值的方式包括:依据前一次由奇扇区的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过渡到偶扇区的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的载波周期数及区域前后的采样电流值,计算下一次由奇扇区的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过渡到偶扇区的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的电流值;依据前一次由偶扇区的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过渡到奇扇区的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的载波周期数及区域前后的采样电流值,计算下一次由偶扇区的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过渡到奇扇区的扇区过渡不可观测区域和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的电流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计算区域1优化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次数;
所述优化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次数的方式包括:在一个电压矢量周期内,只在其中一次奇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过渡到偶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并记录采样电流为I_mx、I_my,其余两次奇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过渡到偶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不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将不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所得无效采样电流值由I_mx、I_my替代;只在其中一次偶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过渡到奇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并记录采样电流为I_nx、I_ny,其余两次偶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过渡到奇扇区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不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将不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所得无效采样电流值由I_nx、I_ny替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计算区域1在恒速运行时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的判断,
所述恒速运行时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的判断包括:当电机进入恒速运行后,记录单位时间T_e内采样电流值Ix的最大值I_ex_max,判断I_ex_max的变化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I_ex_max的变化小于预设阈值,则认为当前电流保持稳定,记录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通过开关状态移动调整所得有效电流值I_ex、I_ey,并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后,在相同的低电压调制全不可观测区域需通过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得到的有效采样电流值由I_ex、I_ey替代;
所述单位时间T_e大于当前电压矢量周期;
所述记录采样电流最大值I_ex_max不包括经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后得到的有效采样电流值,以及不包括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后由I_ex和I_ey替代的采样电流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计算区域1在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后,再次启动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的判断;
所述再次启动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的判断方式包括:停止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后,记录单位时间T_e内采样电流值Ix的最大值I_ex_max,判断I_ex_max的变化是否大于预设阈值,若I_ex_max的变化大于预设阈值,则认为当前电流出现变化,并再次启动执行开关状态移动调整。
CN202110243244.2A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 Active CN1129945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3244.2A CN112994578B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3244.2A CN112994578B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4578A CN112994578A (zh) 2021-06-18
CN112994578B true CN112994578B (zh) 2022-05-31

Family

ID=76352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43244.2A Active CN112994578B (zh) 2021-03-05 2021-03-05 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45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7194B (zh) * 2021-06-25 2023-04-07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最大调制圆内无盲区的永磁同步电机相电流重构方法
CN113671241B (zh) * 2021-07-22 2024-08-23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倍频单电阻电流采样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8676A (zh) * 2015-12-16 2016-05-04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电阻电流采样方法及空调设备
CN111049443A (zh) * 2019-12-27 2020-04-21 吉林大学 一种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单电阻电流的采样方法
CN112260601A (zh) * 2020-09-29 2021-01-2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低速运行单电阻采样永磁同步电机相电流重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69852B2 (ja) * 2014-03-04 2018-08-08 三菱重工サーマ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インバ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インバー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8676A (zh) * 2015-12-16 2016-05-04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电阻电流采样方法及空调设备
CN111049443A (zh) * 2019-12-27 2020-04-21 吉林大学 一种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单电阻电流的采样方法
CN112260601A (zh) * 2020-09-29 2021-01-2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低速运行单电阻采样永磁同步电机相电流重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4578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94578B (zh) 一种变频器相电流单电阻采样重构优化方法
Shen et al. Current reconstruction of three-phase voltage source inverters considering current ripple
CN110995115B (zh) 一种改进三维空间矢量调制方法及系统
JP5126550B2 (ja) マトリクスコンバータ
CN106130435B (zh) 一种谐波消除pwm生成方法
CN113708688B (zh) 一种永磁电机降矢量模型预测控制方法
CN112398394A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低转速死区力矩补偿方法
CN108258961A (zh) 电机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永磁同步电机及存储介质
CN110350836B (zh) 共直流母线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
CN107453641A (zh) 一种二电平两相空间矢量脉冲宽度调制器及其svpwm方法
Xiao et al. Power loss comparison between three-level T-type and NPC converters with SVPWM and MPCC modulation schemes in electric vehicles
CN114759854B (zh) 一种隔离母线型开绕组永磁同步电机的电压调制方法
JP7494321B2 (ja) 三相3レベルインバータの駆動制御装置および駆動制御方法
CN106788112B (zh) 电机驱动主电路结构及其信号调制方法、控制器
CN115425861A (zh) 多电平逆变电路的控制方法和并网逆变器
CN112803484B (zh) 基于均值电流补偿模型的多电平并网逆变器容错控制方法
CN115459568A (zh) 准z源简化型三电平逆变器的共模电压抑制方法及系统
Komurcugil et al. Neutral-point-clamped and T-type multilevel inverters
CN110784143B (zh) 永磁同步电机无电解电容驱动器电压边界优化过调制方法
CN104639009A (zh) 一种矢量控制型变频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一种矢量控制型变频器
CN103166496A (zh) 逆变控制装置及方法
Yeganeh et al. Dynamic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Single-Phase Inverter based o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Yang et al. A Model-Free Current Prediction Control with Runge-Kutta Algorithm for Grid-Connected Inverter
Pei et al. State-Complementary Switching Pattern-Based Modulation for Current Ripple Reduction in SRM Drives Using Double-Updating Scheme
CN216490204U (zh) 三电平变流器电路及变流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