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2569A - 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2569A
CN112992569A CN201911289390.8A CN201911289390A CN112992569A CN 112992569 A CN112992569 A CN 112992569A CN 201911289390 A CN201911289390 A CN 201911289390A CN 112992569 A CN112992569 A CN 1129925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device
switching
latch
switch
shi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893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云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128939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25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2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256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20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 H01H9/24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for interlocking two or more parts of the mechanism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30Means for extinguishing or preventing arc between current-carrying parts
    • H01H9/34Stationary parts for restricting or subdividing the arc, e.g. barrier plate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开关装置(1),具有断路器机构(2)、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触点(3)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关触点,至少所述第一开关触点(3)是可移动开关触点。在所述两个开关触点(3)接触时,流过所述开关装置(1)的电流路径闭合。所述断路器机构(2)具有可枢转地安装的开关杆(4)、闩锁(5)和闩锁点(6),并且所述断路器机构(2)至少间接地连接所述第一开关触点(3),以便控制所述第一开关触点(3)的运动。所公开的开关装置具有屏蔽装置(50),如果所述开关触点(3)分离并且所述闩锁(5)脱离与所述闩锁点(6)的接合,所述屏蔽装置(50)就覆盖所述闩锁点(6)的至少一些区域,优选是基本完全覆盖所述闩锁点(6)。

Description

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主要目标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电气安全应用的开关装置被设计和构造成,当可预先确定状况发生时,通过开关装置自动中断电流,即所谓的自动断路器,该开关装置通常具有控制开关装置的适当开关触点的开启和闭合的机械设备。这里,通常储存机械能,以便在故障情况下快速开启开关触点。这种设备被称为开关锁。这里,例如手动施加用于开启开关触点的机械能,开关锁中的弹簧受张力,直到内部联锁接合,由此开关锁的部分以张力构造保持。在该过程中,被称为闩锁的组件在所谓的联锁点处接合。
在开关触点闭合的情况下,电流能够在开关装置上流动或流过开关装置。如果开关触点分离,则在中断过程期间,并且实际上是因为中断过程,在分离的开关触点之间产生电弧。中断时,该电弧越强,则流过开关触点的电流越大。特别是在短路的情况下,在中断过程开始时,几千安培范围内的电流可流过开关触点。
在成功中断,特别是短路的成功中断之后,可能发生的是,各自开关装置受到影响,使得该各自开关装置不再根据预期运行。结果,在随后的跳闸情况下,各自开关装置跳闸不太有效,或者根本不跳闸。明显地,在这种中断后,会影响开关装置的整个致动机构的运行。
发明内容
因而,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上述类型的开关装置,通过这种开关装置,能够避免上述缺点,通过这种装置,特别是在中断高电流之后,能够提高这种开关装置的功能性或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实现该目的。
由此能够提高这种开关装置的功能性,并且特别是长时期确保其功能性。由此能够提高电气设施的安全性。特别地,由此能够提高这种开关装置的使用寿命或完全可用性的时间段。特别地,甚至能够在中断大电流后,诸如在短路的情况下,维持这种开关装置的功能性。
从属权利要求涉及本发明的进一步有利实施例。
在此明确参考权利要求的措词,由此在这一点上,在说明书中通过参考包括了权利要求,并且逐字重现了权利要求。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较充分描述了本发明,其中仅优选实施例作为实例示出。在附图中:
图1是开关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2是在操作杆处于第一位置情况下的开关装置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3是根据图2的开关锁的侧截面图;
图4是根据图3的详图;
图5是处于第二位置的根据图2的开关锁的各部分的详图;
图6是开关锁处于第三位置的根据图5的视图;
图7是屏蔽装置的优选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8是根据图7的屏蔽装置的侧截面图;
图9是在操作柄处于第一位置情况下的开关锁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10是根据图9的开关锁的侧截面图;
图11是根据图10的开关锁的各部分的详图;
图12是根据图11的各部分的轴测图;
图13是在操作柄处于第一位置情况下的开关锁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各部分的另一视图的侧截面图;
图14是在操作柄处于第一位置情况下的开关锁的第三优选实施例的轴测图;并且
图15是根据图14的开关锁的侧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开关装置1的优选实施例,开关装置1具有开关锁2、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触点3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关触点,至少所述第一开关触点3被构造为可移动开关触点,其中,在两个开关触点3接触期间,流过开关装置1的电流路径被闭合,开关锁2具有枢转操作柄4、闩锁5和联锁6,开关锁2至少间接地连接第一开关触点3,以便控制第一开关触点3的运动。
除了图1中所示的部件组件或部件,该开关装置,并且特别是其开关锁2也具有屏蔽装置50,如果开关触点3分离并且闩锁5脱离与联锁点6的接合,该屏蔽装置50就至少局部地,优选基本完全地屏蔽联锁点6。由此,能够长期提高,并且特别是保证这种开关装置1的功能性。因此,能够提高电气设施的安全性。特别地,由此能够提高这种开关装置1的使用寿命,或者完全可用性的时间段。特别地,甚至能够在中断高电流之后,维持这种开关装置1的功能性。在图1中,根据另外的图2至15中所示的优选实施例的相应屏蔽装置50被处于操作杆4区域中的覆盖件12覆盖。
图1是相应的优选开关装置1的单独组件组合的轴测图,将通过介绍简要解释该图。应注意,除了开关锁2,该开关装置1也具有的相应组件组合也能够被构造成与图1中所示的不同,这是因为它们仅具有本发明的外围意义。此外,根据图1至6和图9至15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实施例代表这种开关装置的在应用中的最佳已知实施例,并且允许开关路径1的数目变化。
所示的开关装置1具有三条开关路径,并且因此被构造成用于同时开关三个导体。这里,开关路径的数目不受限制。可以提供具有更小数目特别是一条或两条开关路径,以及更大数目特别是四条或五条开关路径的开关装置1。这里,开关路径的意思是,在输入端子13和相应的输出端子14之间流过开关装置1的电流路径,如果相应的开关触点3闭合,该电流路径就形成穿过开关装置1的连续导电连接。
优选地,开关装置1具有两件式绝缘壳体,该绝缘壳体被分为下壳15和上壳16。这里,优选地,各个组件被设置在下壳15中,并且上壳16起闭合下壳15的覆盖件的作用。
开关装置具有适当的输入和输出端子13、14。图1仅示出部分相应的输入和输出端子13、14。对于每条开关路径,开关装置1都具有两个相关的开关触点,两个相关的开关触点中的至少一个开关触点被以可移动的方式布置在开关装置1中。所示优选实施例对于每个开关路径仅具有一个枢转开关触点,该开关触点被指定为第一开关触点3。该第一开关触点3被紧固至接触臂10,接触臂10被安装在开关轴17上。开关轴17被安装成,在绝缘壳体的安装点18处枢转或旋转。具有多个开关路径的这种开关装置1的各第一开关触点3通过开关轴17而被联接。如下文解释的,开关轴17与开关锁2机械联接。
在所示优选实施例中被构造为固定至壳体的第二触点的第二开关触点关联每个可移动第一开关触点3。然而,也可以是,第二开关触点也被构造成可移动开关触点。在实际图中未示出第二开关触点,这是因为在优选实施例中,它们被设置在所谓的灭弧室19内。
优选地,实际开关装置1被构造成所谓的自动断路器,并且因此被构造成在发生特殊的预定义状况时,自动地开启开关触点3。下文将该过程称为跳闸。术语“闭合的开关触点3”涉及下列状况,其中两个相关的开关触点3导电接触,并且因此存在穿过开关装置的导电路径。术语“开启的开关触点3”涉及下列状况,其中相关开关触点3不导电接触,并且因此防止电流流过开关装置1。两个术语表征了下列静态状况,在该两种状况之间,发生或能够发生开关触点开启或闭合形式的过渡,在该两种状况期间,开关触点彼此接触或分离,并且在该两种状况期间,由于电弧,能够短暂地存在穿过开关装置1的导电连接。
特别是关于在开关触点开启期间,根据引言发生的电弧,对于每条开关路径,开关装置1都具有一个灭弧室19。
因此,图1中所示的开关装置具有三个灭弧室19。
通过开关锁2控制开关触点的开启或闭合。出于该目的,开关锁2至少被间接连接至至少第一开关触点3,以便控制第一开关触点3的运动。开关锁2具有至少一个可枢转地安装的操作柄4、闩锁5和联锁点6,并且下文将详细描述。在大致描述开关装置1时,必须提前指出,为了使开关装置1跳闸,必需释放闩锁5和联锁点6之间的联锁。术语“联锁”涉及下列状况,其中闩锁5在表面或边缘处处于接触压力下,并且被保持在该表面处(称为联锁点6)。这里可以是,相应状况由闩锁5和联锁点6之间设置的另一组件组成,但是使得所述功能性成为可能。
开关装置1的示例性优选实施例被构造为负荷断路器或负荷开关。然而,也可以提供作为故障电流断路器或作为远程跳闸开关的构造。
当被构造为线路断路器或负荷开关时,优选地,开关装置1具有过流跳闸装置20和短路跳闸装置21。
这里,优选地,短路跳闸装置21被构造为电磁装置,该电磁装置位于输入端子13中的每个输入端子13的附近,并且由U形磁轭和铰接电枢组成。当发生短路时,由非常高的电流强度产生力,该力朝着U形磁轭拉动铰接电枢。该运动用于使开关装置1跳闸。
此外,提供过流跳闸装置20,优选地,该过流跳闸装置20被构造为双金属触发器,该双金属触发器也在输入端子13中的每个输入端子13处被设置在输入端子13之后。增大的电流导致双金属条被加热,然后,双金属条弯曲且导致开关装置1跳闸。在该过程中,根据例示优选实施例,双金属条致动钟形曲柄22,或者使钟形曲柄22旋转。
在例示的优选开关装置1中,由于铰接电枢的运动,也使钟形曲柄2旋转,在预定旋转之后操作闩锁5,并且释放闩锁5和联锁点6的联锁,由此使开关装置1跳闸。
这样构造根据本发明的开关装置1的开关锁2,使得在闭合开关触点之前,必须以单独步骤闩锁该开关锁2。因而,在没有预先使开关锁2d联锁的情况下,不可能通过这种开关锁2来闭合开关触点。下文将描述开关锁2的基本功能性。这里,优选地,操作柄4的位置(称为设置或位置)涉及整个开关锁2的状况,开关锁2由多个互相作用的部分组成。因此,在说明书的以下段落中,代替操作柄4的位置,将仅提及“位置”,优选地,该位置涉及整个开关锁2的状况,易于通过操作柄4的位置来识别该状况。这里,术语“位置”涉及下列静态位置,即,在不施加外力的情况下,操作柄4保持该静态位置。特别地,术语“位置”不包括下列位置,即操作柄4仅通过施加手动保持力,或施加手动保持力期间所在的位置。
下文说明书不限于具有直接或简单联锁的开关锁2,其中,在联锁期间,闩锁5被直接地锁定至联锁点6,并且不提供处于闩锁5与联锁点6之间的其它组件。下文将解释具有所谓的闩锁手柄26的适当开关锁。
在操作柄4的第一位置中,开关触点3分离,并且闩锁5脱离与联锁点6的接合。没有电流能够流过开关装置1,并且不可能直接闭合开关触点。例如,该位置是开关锁2在成功跳闸后具有的位置。
在操作柄4的第二位置中,开关触点3仍是分离的,同时,闩锁5被闭锁至联锁点6。从第一位置,仅可能过渡至第二位置。在从第一至第二位置的该过渡期间,所谓的锁定弹簧23被张紧。在该过程期间,枢转安装的操作柄4在第一方向中,旋转可预定角度范围。
此外,在该过程中,在优选实施例中可移动的、设有联锁点6的所谓的支撑臂25被移动到闩锁5之下。该过渡,并且因此操作柄的旋转,也在联锁点6处,在闩锁5的联锁中终止。在该过程中,联锁点6被在闩锁5之下推动地足够远,导致形状配合连接。在该过程中,闩锁5被保持在联锁点6处。在该连接中,能够提供开关锁2具有多个闩锁5,并且在上述过渡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一个联锁,而是几个例如两个联锁。
从第二位置,能够发生至第三位置的过渡。在一个优选开关锁2中,通过使操作柄4沿着第二方向27旋转而发生该过渡。此外,在该过程中,闩锁5被联锁至联锁点6,同时,开关触点闭合。在该过渡期间,开关锁2以快动开关的方式运行,因而只要操作柄4已经通过某个位置,就突然发生开关触点的闭合。因而,开关触点在第三位置中闭合。通过开关装置2的跳闸,可能从第三位置过渡到第一位置。也可能从第三位置过渡到第二位置。通过操作柄4的操作而完成该过渡。为了该目的,操作柄4在与闭合触点所需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该过渡也突然发生。因而,在操作臂4的第一部分旋转期间,开关触点仍保持闭合,以便在操作臂4的某个位置处,开始快速地开启。由此可能手动开启开关装置1。一旦使开关装置跳闸,就发生从第二位置至第一位置的过渡。
图2至6和9至15示出开关锁2的三个特别优选实施例。第一优选实施例在图2至6和13中,第二优选实施例在图9至12中,并且第三优选实施例在图14和15中。各个实施例的细节不同,将在各自说明中指出该不同细节。
应指出,本发明也可以与开关锁2的其它实施例一致。
开关锁2具有第一锁定板28和第二锁定板29,优选地,每个锁定板都被构造为片金属冲压件,并且具有成角区域。两个锁定板282、9均都在底面上具有弯曲件30,弯曲件30被设计成穿过下壳15中的穿孔行进,从而弯曲到下壳15的外侧上,因而将开关锁2定位在开关装置1中。
两个锁定板28、29也都具有第一V形凹部31,该第一V形凹部31具有弓形封闭件,该弓形封闭件起安装点的作用,并且在其中可枢转地安装操作柄4。
操作柄4被构造为弯曲的片金属部,并且具有大致U形基本形状,把手延伸件32从该U形基本形状突出,在完整的开关装置1中的把手延伸件32被覆盖件12覆盖。
在两个锁定板28、29之间,也设置有所谓的支撑臂25,该支撑臂25被安装在枢轴33上,枢轴33位于锁定板28、29的相面对的内侧上。这里,也具有U形基本形状的支撑臂25使枢轴33接合两个钩形延伸件34。例如,在图3、5和6中示出枢轴33和钩形延伸件34。
联锁点6位于支撑臂25的连接桥35上,如例如图2中所示。优选地,这展现高表面质量和小制造公差。
包括曲杆轴37的所谓的曲杆36被可枢转地安装在支撑臂25中。这里,曲杆轴37被设置在背离把手延伸件32的区域中。曲杆36被设置在开关锁的内侧,并且在图中,例如在图3至6中,特别是在图12中,仅部分可见。
锁定弹簧23的一端接合曲杆轴37,其另一端在把手延伸件32附近接合操作柄4。在完整的开关装置1中,曲杆轴37接合在开关轴17中的相应狭槽中,以便控制开关轴17。图5、6和13清晰地示出曲杆轴37和锁定弹簧23。
开关锁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具有一个锁定弹簧,另一方面,开关锁的第二优选实施例具有两个锁定弹簧,这两个锁定弹簧被并排地设置在曲杆轴37上。图12示出并排设置的锁定弹簧23。
闩锁5被可枢转地安装在锁定板282、9的第二V形切口38上。闩锁5由塑料部分组成,并且具有两个层板(ply)边缘39,在完整开关锁2中,两个层板边缘39被设置在第二V形切口38中。
闩锁5具有例如在图2、9和14中示出的跳闸支架40。在开关装置1中,钟形曲柄22被相对于该跳闸支架40设置,以便在跳闸情况下移动跳闸支架40。
在层板边缘39中的一个的附近,闩锁5也具有例如在图6中示出的制动边缘41,并且通过该制动边缘41,闩锁5抵靠开关锁2的一部分,特别是第二锁定板29,从而在第二或第三位置中,确定闩锁5的限定位置。
通过例如在图3中清晰例示的闩锁弹簧42,使闩锁5连接闩锁连杆26。在第一位置中,该闩锁连杆26被夹紧在闩锁5和支撑臂25之间。这里,闩锁连杆26被视为闩锁5的功能单元,这是因为在联锁中,闩锁连杆26支撑闩锁5。因而,本优选开关装置1具有两部分式闩锁,该两部分式闩锁由实际闩锁5和闩锁连杆26组成。
在开关锁2从第一位置至第二位置(在该特殊实施例中为开关锁2的第二位置)的过渡中,闩锁连杆26形成了在联锁点6和闩锁5之间的接触。在该过程中,联锁点6被推动到闩锁连杆26之下,同时,闩锁连杆26的闩锁连杆延伸件43抵靠闩锁5的联锁表面44。当跳闸时,由于闩锁5的旋转,联锁表面44被推动到闩锁连杆延伸件43之下,由此,闩锁连杆26远离联锁点6移动,并且由此释放联锁。因而,该开关锁2具有所谓的双联锁。已经证明,如果提供具有高力量的锁定弹簧23是有利的。在这种开关锁2中,闩锁5被间接闩锁至处于联锁状态的联锁点6。
特别是在具有弱锁定弹簧23的开关锁2中,提供闩锁5与联锁点6的直接联锁。这种开关锁2不具有闩锁连杆26。这里,闩锁5的一部分直接抵靠处于联锁状态的联锁点6。
除了术语“间接联锁”和/或“至少间接联锁”之外,也可以出现闩锁5和联锁点6的简单联锁。除非明确指出,否则这都不是对闩锁5与联锁点6的直接联锁的限制,而是可以包括借助闩锁连杆26的,闩锁5与联锁点6的上述联锁。
开关装置1,特别是开关锁2具有至少一个屏蔽装置50,如果开关触点3分离并且闩锁5脱离与联锁点6的接合,该屏蔽装置50就至少局部地,但是优选实质上完全屏蔽联锁点6。在本文中,相关构造也称为第一位置,在成功跳闸后,开关装置1或开关锁2呈现该第一位置。图2至4、9、10、14和15示出该状况。
按上文已经提出的,特别是在中断高电流后,可能在开关装置1中发生操作损害。已经显现,中断高电流产生非常大强度的电弧。由于在该情况下发生的状况,在开关触点和灭弧板上发生金属转移。在该过程中,形成非常热的气体或等离子体,其中,除了由于绝缘壳体的若干部分上的材料烧蚀而导致的烟灰之外,也发生金属烧蚀。调查已经显示,仅一部分气体通过灭弧室19逸出到开关装置1外部。然而,一部分气体保留在开关装置1内,并且特别是在开关锁2的较冷的金属部分上冷凝。这些部分不直接受到电流,因而也不被电流加热。
如已经观察的,关于这种材料沉积,在开关锁2的大部分部件中存在非常大的公差,因而,该公差不导致开关锁2的大部分组件组合中的任何功能性损害。已经显现,金属颗粒,特别是在联锁点6上冷凝的金属颗粒对相关功能性损害贡献相当大。特别地,开关触点局部燃烧释放的金属颗粒一旦冷凝,就能够在联锁点6上形成联锁表面结构,该结构能够导致闩锁5啮合联锁点6,由此各自开关装置1不再按预期跳闸。这能够导致各自开关装置1的跳闸功能性的完全故障。
出于该原因,在开关装置1跳闸后,联锁点6被屏蔽装置50至少局部地屏蔽。优选地,屏蔽装置50实质上完全屏蔽联锁点。优选地,在该连接中“,实质上完全”的意思是屏蔽装置50屏蔽联锁点6至少75%。已经显现,即使是局部屏蔽联锁点6,也具有相应的正面效果,且局部屏蔽联锁点6提高开关装置1的连续功能性。
如上所述,在成功跳闸后的开关装置1的位置中,屏蔽装置50至少局部地屏蔽联锁点6。优选地,在开关触点3的开启过程期间,屏蔽装置50已经至少局部地,优选实质上完全屏蔽联锁点6。如上所述,在优选的开关装置1中,类似于快动开关地发生开关触点的开启,该开启实质上突然并且迅速。因而特别地,在该连接中,在至少一个可移动开关触点3的开启运动开始后,屏蔽装置50被移动至处于联锁点6处的其特定位置。
除了在开关装置1成功跳闸后屏蔽联锁点6之外,也可以是,甚至在手动开关操作之后,屏蔽联锁点6,出于该目的,优选地,如果开关触点3分离并且闩锁5接合联锁点6,屏蔽装置50就至少局部地,优选实质上完全地屏蔽联锁点6。在当前术语中,这种中断过程是从第三位置至第二位置的过渡。虽然当中断的未提高的电流流动时,仅发生小电弧,但是由此能够延长开关装置1的寿命,特别是如果开关装置1受到反复手动开关操作则更是如此。
在上述布置中,能够发生屏蔽装置50抵靠闩锁5。因此,在该连接中,屏蔽装置50具有某种弹性,或被安装成以下列方式允许相对运动,即在第二位置中,由于屏蔽装置50,不发生联锁的释放。
优选地,屏蔽装置50被做成开关锁2的部分。由于屏蔽装置50被设计成防止或最小化开关触点6的分离效果,优选地,屏蔽装置50至少间接地连接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触点3。由此,能够关于开关触点的位置,简单地完成对屏蔽装置50的控制。这里,已经证明,将屏蔽装置50安装在开关轴17的附近是有利的。
然而,可以是,屏蔽装置50连接开关装置1的其它部分,以便确保在开关装置1跳闸后,所述其它部分在联锁点6处的定位。根据未示出的另一实施例,屏蔽装置50可操作地,至少间接地连接开关装置1的跳闸装置202、1。特别地,可以是,屏蔽装置50连接短路跳闸装置21,并且通过短路跳闸装置21的运动来控制屏蔽装置50的运动。
优选地,也可以是,屏蔽装置50被安装在操作柄4上或操作柄4的附近,或者被至少间接地连接至操作柄4。
由此易于实施对处于第一位置的联锁点6的屏蔽。
已经证明,屏蔽装置50位于锁定弹簧23的附近是有利的。由于锁定弹簧23的自然弹性,能够获得屏蔽装置50的特定有利移动性。此外,锁定弹簧23控制开关触点的突然开启。
特别地,屏蔽装置50被定位在锁定弹簧23的附近,使得当锁定弹簧23移动时,屏蔽装置50随其一起移动。根据优选实施例,如图5和6中所示,屏蔽装置50局部地,至少在操作柄4的运动方向上包围锁定弹簧23。包围区域确保了锁定弹簧23的运动被传递给屏蔽装置。由此也影响屏蔽装置50的对准。此外,由于屏蔽装置50的包围区域,开关装置1的该区域中的流动阻力变大。结果,从灭弧室19逸出的较少量气体到达联锁点6。
取决于开关装置1的构造,可以是,锁定弹簧23至少间接地连接至少第一开关触点3,和/或锁定弹簧23被紧固至操作柄5。
这里,优选地,锁定弹簧23被紧固至控制轴51,本说明书中的控制轴51也被称为曲杆轴37,用于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触点3,并且屏蔽装置50被安装在控制轴51上,使得耐用构造成为可能。这里,锁定弹簧23被紧固至控制轴51和操作柄4两者。
应指出,也可以提供具有不同构造的开关锁2的屏蔽装置50的应用,其中,例如操作柄4不通过锁定弹簧23而直接连接开关轴17。
下文中,将在图2和8的帮助下描述屏蔽装置50的第一优选实施例,图7和8特别示出相关实施例的详图。特别是如果在开关装置1或开关锁2的内部设置另一种安装类型,也能够提供不同构造的屏蔽装置50。
优选被构造成塑料部件,特别是注塑模制塑料部件的相关屏蔽装置50具有屏蔽延伸件52,以屏蔽联锁点6。该屏蔽延伸件52在开关锁2的适当位置中,被至少部分地设置在联锁点6上,例如图2和5中所示。
屏蔽延伸件52被构造成至少充分宽,以便该屏蔽延伸件52覆盖至少联锁点6的区域,在其宽度上,闩锁5在联锁状态下接合。特别地,屏蔽延伸件52基本具有联锁点6的尺寸。
根据所示优选实施例,屏蔽装置50具有U形基体53。这里,屏蔽延伸件52被设置在U形基体53的腹板(web)54上。由于U形基体53的腹板54,能够易于获得,屏蔽装置50局部地包围锁定弹簧23。由此,能够通过锁定弹簧23获得引导和取向,并且此外,能够增大锁定弹簧23的附近的流动阻力。
也可以是,屏蔽装置50具有套管状基体,并且屏蔽延伸件52在该套管状基体的侧向表面上形成。
安装开口56被设置在U形基体53或套管状基体的桥状件55上,其中,在装配开关锁2的情况下,定位控制轴51。
在安装开口56的附近设置的是狭槽状穿孔57,在开关装置1的优选实施例中,锁定弹簧23的一端穿过该狭槽状穿孔57行进,以便被紧固至曲杆轴37。
在图9至12中所示的,具有两个例示开关锁2的开关锁[3]2的第二[2]优选实施例具有两个锁定弹簧23,所述两个锁定弹簧23被彼此平行地设置在曲杆轴37上。
在开关锁2的该第二优选实施例中,设置屏蔽装置50的第二优选实施例。该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在于更宽的构造,其中两个锁定弹簧23都被U形基体53的腹板54局部包围。根据锁定弹簧23的数目,屏蔽装置50具有相应数目的狭槽状穿孔57。
屏蔽装置50的尤其优选实施例特别具有下列优点,即其易于被集成到开关锁2的现有结构中,而不需要出于该目的,要求对开关锁2的另外改变。由此能够消除对开关锁2制造的昂贵改变。因而能够避免关于开关锁2长期功能性的昂贵测试系列。
图14和15每幅图都示出用于本开关装置1的开关锁2的另一优选实施例的视图。除了上述特征之外,该开关装置1还具有至少一个安全装置7,以在从第三位置至第二位置的过渡期间,确保闩锁5与联锁点6的至少间接联锁。通过这种安全装置7,能够确保,在相应的过渡期间,不发生开关装置1的意外跳闸。通过使屏蔽装置50与安全装置7的组合,能够构造具有格外功能可靠性的开关装置1。
根据下文将更详细描述的安全装置7的一个优选实施例,构造安全装置7,以缓冲闩锁5的从第三位置至第二位置过渡期间发生的运动。在该过程中,维持闩锁5的基本自由度,但是缓冲闩锁5的运动,特别是闩锁5的能够导致释放开关锁2的运动。在本文中,术语“缓冲”意思是,在闩锁5中,至少在相应发生的闩锁5的运动期间,施加力,该力减小闩锁5的运动振幅。特别地,以便由此该运动随着时间衰减。已经显现,使闩锁5在上述过渡期间很大程度地振动。在该过程中,如已经显现地,特别是通过开关锁2和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触点3的运动质量,并且通过它们的减速,例如由于在开关锁2的附近的固定制动器而发生的减速,激发这些振动。该过程中产生的脉冲导致开关锁2的很大程度的上述振动。
优选地应该是,构造安全装置7,使得安全装置7在闩锁7上操作,该操作至少始于操作柄4的下列位置,在该位置处,通过开关触点3最快地完成开关锁2导致的开启运动。
由此能够实现,安全装置7在时间上处于最后,或者在相应的操作柄设置,或过渡期间的操作柄4的位置处变得有效,如已经显现地,从该动作开始,由于制动脉冲,发生相当大的振动,由于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触点3和开关锁2的另一移动部分的减速,发生该制动脉冲。
特别地可以是,构造安全装置7,使得安全装置7在闩锁7上操作,该操作至少始于操作柄4的下列位置,从该位置开始,通过开关锁2产生第一开关触点3的开启运动。这里,操作柄4的位置与从第三位置至第二位置过渡期间的时间点成比例。在从第三位置至第二位置过渡期间,操作柄4或开关锁2的其它部分可以已经移动,同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触点3保持静止。仅在开关锁确定的操作柄4的特定位置之后,第一开关触点3的开启运动才开始。已经显现,特别是通过第一开关触点3的该开启运动,开始产生振动,该振动能够负面影响开关锁2的联锁,虽然这些振动比可移动开关触点制动期间的上述振动小。此外,能够由此提高联锁的安全性。
为了在上述过渡期间缓冲闩锁5的运动,特别提供对闩锁5运动的直接缓冲。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安全装置7由弹簧8组成。弹簧8能够在闩锁5上施加适当的力,该力在上述过渡期间限制闩锁5的运动且因而确保闩锁5的联锁。应指出,该弹簧8涉及实际机械组件弹簧8,而非理想化弹簧。因而,实际弹簧8不仅是能量储存单元,而且也始终是导致在弹簧8的影响下使运动延迟的缓冲器。作为弹簧8的构造使得非常简单的制造和长期制造过程中的低公差成为可能。
根据一个尤其优选实施例,弹簧8由叶簧9组成,根据图14和15的实施例中也这样设置。这允许尤其简单的制造。优选地,弹簧8或叶簧9特别由钢弹簧组成,由此能够获得尤其良好的长寿命,在相应开关装置1的非常热负荷内部中尤其如此。然而,可以使弹簧8由聚合物材料制成。此外,优选地,弹簧8具有平坦弹簧特征线。由此能够实现,弹簧8施加在闩锁上的力在大范围上基本恒定。优选地,被弹簧8施加至闩锁5的力较小,以便不损伤闩锁5。
作为对被构造成弹簧8的安全装置7的替换方式,可以是,安全装置7由聚合物元件,特别是聚合物泡沫元件组成。
可以将安全装置7紧固至闩锁5,这赋予使用相应的安全装置7的可能性,从而影响闩锁5的质量中心和/或惯性力矩,且因而也影响跳闸过程。在该连接中,能够进一步优选地构造安全装置7,使得将安全装置7与处于第一位置的操作柄4隔离。因此,跳闸过程不受安全装置7影响。
优选地,安全装置7被紧固至操作柄4。因此使得易于翻新现有和成熟设计成为可能。特别地,由此能够关于闩锁5设计,采取不改变闩锁5。能够在长期演化中出现在实践中有利并且有用的闩锁设计,以便能够继续节省关于闩锁5的非常大的研发成本。
在上述连接中,优选地构造安全装置7,使得安全装置7与处于第一位置的闩锁5隔离。因此,跳闸过程不受安全装置7的影响。因此,不影响整个跳闸系统以及相应的开关装置1的已经现有的和适应设计的性能,出于该原因,不需要对其重新验证。在不改变或影响开关装置1的跳闸性能的情况下,因此能够非常大地降低其意外跳闸率。
在作为叶簧9的安全装置7的优选构造中,此外,在第二位置中,仅叶簧9的接触区域46接触闩锁5。这里,特别地,接触区域46接触闩锁5的接触锥47,所述接触锥47位于闩锁5的制动边缘41的附近。因而,闩锁5压靠该部分而不弯曲。因而,能够保持闩锁5的其它区域不受负荷,由于安全装置7,在闩锁5中不发生另外负荷,这将在安全装置7上施加另外负荷。由此能够延长闩锁5的使用寿命,这是因为闩锁5将不受安全装置7的负面影响。
图14和15示出开关装置1,开关装置1具有开关锁2、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触点3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关触点,所述至少第一开关触点3被构造为可移动开关触点,在两个开关触点3接触期间,流过开关装置1的电流路径闭合,开关锁2具有可枢转地安装的操作柄4、闩锁5和联锁点6,开关锁2至少间接地连接到第一开关触点3,以便控制第一开关触点3的运动,其中,在操作柄4的第一位置中,开关触点3分离并且闩锁5脱离与联锁点6的接合,其中,在操作柄4的第二位置中,开关触点3分离并且闩锁5被至少间接地联锁在联锁点5处,并且由此,在操作柄4的第三位置中,开关触点3闭合,并且闩锁5至少间接地与联锁点6联锁,开关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安全装置7,以在从第三位置至第二位置过渡期间,确保闩锁5与联锁点6的至少间接联锁,并且其中,开关装置1具有屏蔽装置50,如果开关触点3分离并且闩锁5脱离与联锁点6的接合,屏蔽装置50就至少局部地覆盖联锁点6。

Claims (15)

1.一种开关装置(1),具有开关锁(2)、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触点(3)和至少一个第二开关触点,至少所述第一开关触点(3)被构造为可移动开关触点,在两个开关触点(3)接触时,流过所述开关装置(1)的电流路径闭合,所述开关锁(2)具有以可枢转方式安装的操作柄(4)、闩锁(5)和联锁点(6),所述开关锁(2)至少间接地连接所述第一开关触点(3),以便控制所述第一开关触点(3)的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1)具有屏蔽装置(50),如果所述开关触点(3)分离并且所述闩锁(5)脱离与所述联锁点(6)的接合,所述屏蔽装置(50)就至少局部地,优选实质上完全地屏蔽所述联锁点(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关触点(3)开启期间,所述屏蔽装置(50)已经至少局部地,优选实质上完全地屏蔽所述联锁点(6)。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开关触点(3)分离并且所述闩锁(5)接合所述联锁点(6),所述屏蔽装置(50)就至少局部地,优选实质上完全地屏蔽所述联锁点(6)。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屏蔽所述联锁点(6)的至少75%。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至少间接地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触点(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触点(3)至少间接地连接至锁定弹簧(23),并且所述屏蔽装置(50)位于所述锁定弹簧(23)的附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以下列方式位于所述锁定弹簧(23)的附近,即在所述锁定弹簧(23)运动期间,所述屏蔽装置(50)与所述锁定弹簧(23)一起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弹簧(23)被紧固至控制轴(51),以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开关触点(3),并且所述屏蔽装置(50)被安装在所述控制轴(51)上。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至少间接地连接所述操作柄(4)。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弹簧(23)被紧固至所述操作柄(5),并且所述屏蔽装置(50)位于所述锁定弹簧(23)的附近。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至少在所述操作柄(4)的运动方向上包围所述锁定弹簧(23)。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具有屏蔽延伸件(52),以屏蔽所述联锁点(6)。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装置(50)具有U形基体(53),并且所述屏蔽延伸件(52)位于所述U形基体(53)的腹板(54)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安装开口(56)位于所述U形基体(53)的一个桥状件(55)上,在所述安装开口(56)中设置有所述控制轴(51)。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开关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1)被构造为联接/开关装置。
CN201911289390.8A 2019-12-13 2019-12-13 开关装置 Withdrawn CN1129925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9390.8A CN112992569A (zh) 2019-12-13 2019-12-13 开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9390.8A CN112992569A (zh) 2019-12-13 2019-12-13 开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2569A true CN112992569A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42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89390.8A Withdrawn CN112992569A (zh) 2019-12-13 2019-12-13 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256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45302A (en) Automatic miniature circuit breaker with Z-axis assemblable trip mechanism
US4144513A (en) Anti-rebound latch for current limiting switches
US5250918A (en) Automatic miniature circuit breaker with Z-axis assemblage current response mechanism
US5302787A (en) Automatic miniature circuit breaker with Z-axis assemblable contact assembly
US4255732A (en) Current limiting circuit breaker
EP3373319B1 (en) Circuit breaker with instant trip mechanism
JP5426516B2 (ja) 瞬時トリップメカニズムを有する配線用遮断器
US4156219A (en) Electric circuit breaker
US7009129B2 (en) Switching device comprising a breaker mechanism
US4559510A (en) Equipment protecting electrical circuit breaker
CA1156296A (en) Current-limiting circuit breaker adapter
US4068200A (en) Combination cover interlock and trip actuator
EP0100367B1 (en) Circuit breaker
CA1073021A (en) Multipole circuit breaker with contact arms individually biased by torsion springs
US4266105A (en) Biasing means for combination actuator
CN112992569A (zh) 开关装置
KR100798340B1 (ko) 한류기능을 구비한 배선용 차단기
US4149129A (en) Contact control assembly for a circuit breaker
CA1066748A (en) Visible blade switch
US4302740A (en) Circuit breaker mechanism
US6774750B2 (en) Circuit breaker
KR20030086582A (ko) 기중차단기
RU2766439C2 (ru) Аварийный электрический выключатель с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м контактным узлом
CN112242273B (zh) 开关装置
JP7384180B2 (ja) 回路遮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