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7912A - 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7912A
CN112987912A CN202011422186.1A CN202011422186A CN112987912A CN 112987912 A CN112987912 A CN 112987912A CN 202011422186 A CN202011422186 A CN 202011422186A CN 112987912 A CN112987912 A CN 1129879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uator
display device
electrode
us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221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正训
安以埈
金佳奈
呂少英
延恩京
李在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9879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79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06F3/041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using pressure sensitive conductive elements delivering a boolean signal and located between crossing sensing lines, e.g. located between X and Y sensing line lay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7Position sensing using the local deformation of sensor cel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2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input and mechanical output, e.g. functioning as actuators or vibrat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N30/802Circuitry or processes for operating 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drive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N30/00Piezoelectric or electrostrictive devices
    • H10N3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N30/87Electrodes or interconnections, e.g. leads or termina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5Pressure sensors for measuring the pressure or force exerted on the touch surface without providing the touch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公开了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提供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位于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上且包括触觉图案的盖窗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并且在显示面板的宽度方向上与触觉图案重叠的致动器。致动器根据施加的压力输出感测电压,并根据施加的驱动电压产生振动。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总体上涉及显示设备及其触觉反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设备的需求以各种形式增长。例如,显示设备可实现为各种电子设备,诸如,智能电话、数码相机、笔记本计算机、导航设备和智能电视。
由于显示设备被实施为各种电子设备,因此需要具有各种设计的显示设备。例如,当显示设备被实施为智能电话时,可去除设置在显示设备的侧表面上的诸如电源按钮和声音按钮的物理按钮,以增加智能电话的美学吸引力。在这种情况中,可提供用于识别由用户施加的压力的区域来替代物理按钮,以提供与物理按钮相同的功能。然而,由于对用户来说难以触觉上感知用于施加压力的区域,因此用户可能难以找到用于施加压力的区域。此外,当用户施加压力时,如果机械变形不像当按下物理按钮时那样发生,则用户可能难以识别出用户是否已适当地施加压力。
在本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理解本发明构思的背景技术,并且因此,其可包含不构成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反馈提供方法,该显示设备包括可由用户触觉上感知的触觉图案,以使用户能够容易地找到用于施加压力的区域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示例性实施方式还提供显示设备及显示设备的反馈提供方法,该显示设备能不仅感测由用户施加的压力,而且还使用致动器来提供触觉反馈,使得用户能够容易地识别期望的功能是否通过用户施加的压力被恰当地执行。
本发明构思的附加特征将在随后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显而易见,或者可通过对本发明构思的实践来获知。
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显示图像;盖窗,位于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上并且包括触觉图案;以及致动器,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并且在显示面板的宽度方向上与触觉图案重叠。致动器根据施加的压力输出感测电压并且根据施加的驱动电压产生振动。
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层,显示图像;传感器电极层,设置在显示层上并感测用户的触摸;以及致动器,位于显示层下方,根据施加的压力输出感测电压,并根据施加的驱动电压产生振动。
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层,显示图像;传感器电极层,设置在显示单元上并感测用户的触摸;以及多个致动器,设置在显示层下方并且彼此间隔开。致动器中的每一个根据施加的压力输出感测电压并根据施加的驱动电压产生振动。
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显示图像;盖窗,位于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上;以及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设置在显示面板的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并且彼此间隔开。第一致动器和第二致动器中的每一个根据施加的压力输出感测电压并根据施加的驱动电压产生振动。
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显示设备的触觉反馈方法,该方法包括:由用户向显示设备的第一表面施加压力;计算用户的触摸位置,并根据用户的触摸位置计算位置阈值;将响应于该压力从致动器感测的感测电压转换成感测数据,并将感测数据与位置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当感测数据大于位置阈值时,向致动器施加驱动电压以使致动器振动。
应理解,前述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二者都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构思。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图1的显示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图1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的一侧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图1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的另一侧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单元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致动器的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图6的致动器的逆压电效应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图6的致动器的压电效应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致动器和主处理器的框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触觉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示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由致动器感测的根据施加至显示设备的侧表面的压力的感测电压的曲线图。
图12是示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时根据致动器的振动的振动加速度的曲线图。
图1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侧视图。
图14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侧视图。
图15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侧视图。
图16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侧视图。
图17是示出示例性触觉图案和图13的盖窗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示例性触觉图案和图13的盖窗的剖视图。
图19是示出示例性触觉图案和图13的盖窗的剖视图。
图20是示出示例性触觉图案和图13的盖窗的剖视图。
图21是示出示例性触觉图案和图13的盖窗的剖视图。
图22是示出示例性触觉图案和图13的盖窗的剖视图。
图2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触觉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24是示出根据图23的由致动器感测的根据施加至显示设备的侧表面的压力的感测电压的曲线图。
图25是示出根据图23的当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时根据致动器的振动的振动加速度的曲线图。
图26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位于显示设备的侧表面上的致动器和触觉图案。
图27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位于显示设备的侧表面上的致动器和触觉图案。
图28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位于显示设备的侧表面上的致动器和触觉图案。
图29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位于显示设备的侧表面上的致动器和触觉图案。
图30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触觉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31是示出根据图30的当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时根据致动器的振动的振动加速度的曲线图。
图3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触觉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33是示出根据图32的由致动器感测的根据施加至显示设备的侧表面的压力的感测电压的曲线图。
图34是示出根据图32的当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时根据致动器的振动的振动加速度的曲线图。
图35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触觉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36是示出根据图35的由致动器感测的根据施加至显示设备的侧表面的压力的感测电压的曲线图。
图37是示出根据图35的当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时根据致动器的振动的振动加速度的曲线图。
图38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触觉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39示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用手指在显示设备的侧表面上进行拖动。
图40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触觉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41示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用手指在显示面板的侧表面上进行放大或缩小。
图4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触觉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4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触觉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44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45是示出根据图44的显示设备的显示面板、致动器和主处理器的框图。
图46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触觉图案和致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说明书中且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构思。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诸如在常用字典中限定的那些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意义进行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地如此限定。
图1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的立体图。图2是根据图1的显示设备10的分解立体图。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是配置成显示运动图像或静止图像的设备。显示设备10可用作便携式电子设备(诸如,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个人计算机(PC)、智能手表、手表电话、移动通信终端、电子笔记本、电子书、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导航设备和超移动PC(UMPC))以及各种产品(诸如,电视、笔记本计算机、监视器、广告牌和物联网(IoT))中的显示屏。可替代地,显示设备10可用作应用于车辆的中央仪表板的显示屏。尽管以下主要描述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为智能电话的情况,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这种情况。
显示设备10可以是使用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包括量子点发光层的量子点发光显示设备、包括无机半导体的无机发光显示设备或使用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微型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尽管以下主要描述显示设备10为有机发光显示设备的情况,但是实施方式不限于这种情况。
参照图1和图2,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包括盖窗100、显示面板300、显示电路板310、显示驱动器320、支架600、主电路板700和底盖900。
在本说明书中,第一方向(X轴方向)可以是在平面图中平行于显示设备10的短边的宽度方向,例如,显示设备10的水平方向。第二方向(Y轴方向)可以是在平面图中平行于显示设备10的长边的长度方向,例如,显示设备10的垂直方向。第三方向(Z轴方向)可以是显示设备10的厚度方向。
在平面图中,显示设备10可以是矩形的。例如,如图1和图2中所示,显示设备10可具有矩形平面形状,该矩形平面形状具有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短边和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长边。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延伸的短边与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延伸的长边相遇处的每个拐角可以是以预定曲率圆化的或者可以是直角的。显示设备10的平面形状不限于矩形形状,而且也可以是其它多边形形状、圆形形状或椭圆形形状。
盖窗100可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上以覆盖显示面板300的上表面。盖窗100可用于保护显示面板300的上表面。盖窗100可包括透光的透光部分DA100和挡光的遮光部分NDA100。遮光部分NDA100可包括具有预定图案的装饰层。
盖窗100可包括形成显示设备10的上表面的上表面部分100U、形成显示设备10的左侧表面的左侧表面部分100L以及形成显示设备10的右侧表面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盖窗100的左侧表面部分100L可从上表面部分100U的左侧延伸,并且右侧表面部分100R可从上表面部分100U的右侧延伸。
盖窗100的上表面部分100U、左侧表面部分100L和右侧表面部分100R都可包括透光部分DA100和遮光部分NDA100。透光部分DA100可占据盖窗100的上表面部分100U、左侧表面部分100L和右侧表面部分100R的大部分。遮光部分NDA100可设置在盖窗100的上表面部分100U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处,设置在盖窗100的左侧表面部分100L的上边缘、左边缘和下边缘处,以及设置在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的上边缘、右边缘和下边缘处。
如图2中所示,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上可设置有触觉图案110。触觉图案110可以是从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突出的浮凸图案或切入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中的凹版图案。浮凸图案可以是位于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上的雕刻、模具或印模的设计,使得浮凸图案以浮雕突显。凹版图案可以是雕刻或刻划到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中的设计。触觉图案110可以是由用户感知到的与盖窗100的表面不同的图案。因此,用户可将触觉图案110识别为物理按钮。
显示面板300可设置在盖窗100下方。显示面板300可包括主区域MA和子区域SA。主区域MA可包括其中形成有像素以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和位于显示区域DA周围的非显示区域NDA。
显示区域DA可占据主区域MA的大部分。显示区域DA可设置在主区域MA的中央处。
非显示区域NDA可以是位于显示区域DA外侧的区域。非显示区域NDA可被限定为显示面板300的边缘区域。
子区域SA可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从主区域MA的一侧突出。如图2中所示,子区域SA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长度可小于主区域MA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的长度,并且子区域SA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长度可小于主区域MA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长度。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这种情况。
如图3中所示,子区域SA可以是可弯曲的,并且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下表面上。子区域SA可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与主区域MA重叠。在子区域SA上,设置有显示焊盘(未示出)和显示驱动器320。
显示面板300的显示区域DA可在显示面板300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与盖窗100的透光部分DA100重叠。显示面板300的非显示区域NDA可在显示面板300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与盖窗100的遮光部分NDA100重叠。
显示面板300可包括与盖窗100的上表面部分100U对应的上表面部分、与盖窗100的左侧表面部分100L对应的左侧表面部分以及与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对应的右侧表面部分。显示面板300的左侧表面部分可从显示面板300的上表面部分的左侧延伸,并且显示面板300的右侧表面部分可从显示面板300的上表面部分的右侧延伸。
显示面板300的上表面部分、左侧表面部分和右侧表面部分都可包括显示区域DA和非显示区域NDA。显示区域DA可占据显示面板300的上表面部分、左侧表面部分和右侧表面部分的大部分。非显示区域NDA可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上表面部分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处,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左侧表面部分的上边缘、左边缘和下边缘处,以及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右侧表面部分的上边缘、右边缘和下边缘处。
显示面板300的右侧表面部分的下表面上可设置有致动器510。致动器510可使用诸如压敏粘合剂(PSA)的粘合构件附接到显示面板300的右侧表面部分的下表面。致动器510可以是包括压电材料的压电元件或压电致动器,压电材料具有响应于所施加的机械压力产生电压的压电效应并且具有响应于所施加的电压发生机械变形的逆压电效应。
如图2和图4中所示,致动器510可在显示面板300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与盖窗100的触觉图案110重叠。因此,当用户用手指向触觉图案110施加压力时,压力可被施加至致动器510。例如,当用户通过将触觉图案110识别为物理按钮来向触觉图案110施加压力时,致动器510可由于压电效应而产生电压。此外,当致动器510由于逆压电效应的机械变形而产生振动时,该振动可被传递至正在触摸触觉图案110的用户的手指。因此,用户可感知到触觉反馈。
显示电路板310和显示驱动器320可附接到显示面板300的子区域SA。显示电路板310的一端可通过使用各向异性导电膜附接到设置在显示面板300的子区域SA的下边缘处的显示焊盘(未示出)上。显示电路板310可以是可弯曲的柔性印刷电路板、刚性的且不容易弯曲的刚性印刷电路板,或者包括刚性印刷电路板和柔性印刷电路板二者的复合印刷电路板。
显示驱动器320通过显示电路板310接收控制信号和电源电压,并产生和输出被配置成驱动显示面板300的信号和电压。显示驱动器320可形成为集成电路,并使用玻璃上芯片(COG)方法、塑料上芯片(COP)方法或超声方法附接到显示面板300的子区域SA。然而,实施方式不限于这种情况。例如,显示驱动器320可附接到显示电路板310上。
显示电路板310上可设置有传感器驱动器330和致动器驱动器340。传感器驱动器330和致动器驱动器340可形成为集成电路。
传感器驱动器330可附接到显示电路板310的上表面。传感器驱动器330可通过显示电路板310电连接至显示面板300的传感器电极层的传感器电极。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向传感器电极中的驱动电极传输触摸驱动信号,并通过经由传感器电极中的感测电极检测传感器电极中的驱动电极和感测电极之间的电容中的电荷改变量来确定用户的触摸或接近。用户的触摸表示诸如用户的手指或笔的对象直接触摸设置在传感器电极层上的盖窗100的上表面。用户的接近指示诸如用户的手指或笔的对象悬停在盖窗100的上表面上方。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向主处理器710输出包括用户的触摸坐标的触摸数据。
致动器驱动器340可附接到显示电路板310的上表面。致动器驱动器340可电连接至致动器510。可设置连接构件以连接显示电路板310和致动器510。连接构件可以是柔性印刷电路板或柔性电缆。
当致动器510由于压电效应而产生电压时,致动器驱动器340可通过连接构件感测该电压。致动器驱动器340可通过将所感测的电压与阈值电压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已向致动器510施加压力。
此外,致动器驱动器340可根据从主电路板700的主处理器710输入的驱动数据来产生驱动电压,以通过逆压电效应使致动器510振动,并且可将驱动电压输出至致动器510。驱动电压可施加为正弦波或方波。这里,当驱动电压施加为方波时,即使使用致动器510连续地实现不同的触觉反馈,用户也可清楚地接收不同的触觉反馈。
支架600可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下方。支架600可包括塑料、金属,或者塑料和金属二者。支架600可包括:第一相机孔CMH1,相机设备720插入到第一相机孔CMH1中;电池孔BH,电池790设置在电池孔BH中;以及电缆孔CAH,电缆314穿过电缆孔CAH连接至显示电路板310。
主电路板700和电池790可设置在支架600下方。主电路板700可以是印刷电路板或柔性印刷电路板。
主电路板700可包括主处理器710、相机设备720和主连接器730。主处理器710可形成为集成电路。
相机设备720可设置在主电路板700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二者上,主处理器710可设置在主电路板700的上表面上,并且主连接器730可设置在主电路板700的下表面上。
主处理器710可控制显示设备10的所有功能。例如,主处理器710可通过显示电路板310向显示驱动器320输出数字视频数据,使得显示面板300能够显示图像。此外,主处理器710可从传感器驱动器330接收包括用户的触摸坐标的触摸数据,确定用户的触摸或接近,并随后执行与用户的触摸输入或接近输入对应的操作。例如,主处理器710可执行由用户触摸的图标指示的应用程序,或者可执行操作。
当主处理器710通过致动器驱动器340确定已向致动器510施加压力时,主处理器710可通过使用致动器510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当通过致动器驱动器340确定已向致动器510施加压力时,主处理器710可从存储器接收预先存储的驱动数据,并将该驱动数据输出至致动器驱动器340。
主处理器710可以是应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单元或形成为集成电路的系统芯片。
相机设备720可在相机模式下处理由图像传感器获得的诸如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的图像帧,并将经处理的图像帧输出至主处理器710。
穿过支架600的电缆孔CAH的电缆314可连接至主连接器730。因此,主电路板700可电连接至显示电路板310。
电池790可设置成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不与主电路板700重叠。电池790可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与支架600的电池孔BH重叠。
此外,主电路板700还可包括移动通信模块,该移动通信模块能够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向基站、外部终端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发送无线信号或者从基站、外部终端和服务器中的至少一个接收无线信号。根据发送/接收的文本/多媒体信息,无线信号可包括语音信号、视频呼叫信号或各种类型的数据。
底盖900可设置在主电路板700和电池790下方。底盖900可紧固并固定至支架600。底盖900可形成显示设备10的上侧表面、下侧表面和下表面。底盖900可包括塑料、金属,或者塑料和金属二者。
底盖900中可形成有暴露相机设备720的下表面的第二相机孔CMH2。相机设备720的位置以及与相机设备720对应的第一相机孔CMH1和第二相机孔CMH2的位置不限于图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
图3是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的显示面板300的下侧的剖视图。图4是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的显示面板300的另一侧的剖视图。
参照图3和图4,显示面板300可包括衬底SUB1、显示层PAL和传感器电极层SENL。
衬底SUB1可由诸如玻璃、石英或聚合物树脂的绝缘材料制成。衬底SUB1可以是刚性衬底或者可弯曲、折叠和卷曲的柔性衬底。显示层PAL和传感器电极层SENL可设置在衬底SUB1的主区域MA上。衬底SUB1的子区域SA可弯曲至显示面板300的下表面上,并通过粘合构件390附接到底面板盖400的下表面。
显示层PAL可设置在衬底SUB1上。显示层PAL可以是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像素的层。如图5中所示,显示层PAL可包括缓冲层302、薄膜晶体管层303、发光元件层304和封装层305。
传感器电极层SENL可设置在显示层PAL上。传感器电极层SENL可包括传感器电极,并且可以是配置成感测用户的触摸的层。
传感器电极层SENL上可设置有偏振膜PF(在图3和图4中示出),以防止由于外部光的反射而导致的可见度的降低。偏振膜PF可包括线性偏振器和延迟膜,诸如四分之一波长(λ/4)板。延迟膜可设置在传感器电极层SENL上,并且线性偏振器可设置在延迟膜上。
盖窗100可设置在偏振膜PF上。盖窗100可由透明材料制成,并且可包括玻璃或塑料。例如,盖窗100可包括具有0.1mm或更小的厚度的超薄玻璃(UTG)。盖窗100可包括透明聚酰亚胺膜。盖窗100可通过诸如光学透明粘合剂(OCA)膜的透明粘合构件附接到偏振膜PF上。
底面板盖400可设置在衬底SUB1下方。底面板盖400可通过粘合构件附接到衬底SUB1的下表面。粘合构件可以是PSA。底面板盖400可包括被配置成吸收从外部入射的光的光吸收构件、被配置成吸收外部冲击的缓冲构件以及被配置成有效地耗散显示面板300的热量的散热构件中的至少一个。
光吸收构件(未示出)可设置在显示面板300下方。光吸收构件阻挡光的透射以防止从显示面板300上方观看到设置在光吸收构件下方的元件(例如,显示电路板310等)。光吸收构件可包括光吸收材料,诸如,黑色颜料或染料。
缓冲构件(未示出)可设置在光吸收构件下方。缓冲构件吸收外部冲击以防止显示面板300受到损坏。缓冲构件可由单层或多层组成。例如,缓冲构件可由聚合物树脂(诸如,聚氨酯、聚碳酸酯、聚丙烯或聚乙烯)制成,或者可由弹性材料(诸如,通过发泡橡胶形成的海绵、基于氨基甲酸乙酯的材料或基于丙烯酸的材料)制成。
散热构件(未示出)可设置在缓冲构件下方。散热构件可包括含有石墨或碳纳米管的第一散热层和由能够屏蔽电磁波并具有良好导热性的金属薄膜(诸如,铜、镍、铁氧体或银)形成的第二散热层。
当致动器510设置在底面板盖400的散热构件上时,散热构件的第一散热层(未示出)可能由于致动器510的振动而被破坏。因此,可从设置有致动器510的区域去除底面板盖400的散热构件,并且致动器510可附接到底面板盖400的缓冲构件的下表面。
可替代地,当致动器510设置在底面板盖400的缓冲构件上时,致动器510的振动的幅度可能被缓冲构件减小。因此,可从设置有致动器510的区域去除缓冲构件和散热构件,并且致动器510可附接到光吸收构件的下表面。
可替代地,如图4中所示,可从设置有致动器510的区域去除底面板盖400,并且致动器510可附接到显示面板300的衬底SUB1的下表面。即,致动器510和底面板盖400在显示面板300的宽度方向上可以彼此不重叠。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300的显示层PAL和传感器电极层SENL的详细剖视图。
参照图5,显示面板300可包括衬底SUB1、显示层PAL和传感器电极层SENL。显示层PAL可包括缓冲层302、薄膜晶体管层303、发光元件层304和封装层305。
缓冲层302可形成在衬底SUB1上。缓冲层302可形成在衬底SUB1上以保护薄膜晶体管335和发光元件免受通过易受湿气渗透的衬底SUB1引入的湿气的影响。缓冲层302可由交替堆叠的多个无机层组成。例如,缓冲层302可以是其中交替地堆叠选自硅氧化物(SiOx)层、硅氮化物(SiNx)层和SiON中的一个或多个无机层的多层。可省略缓冲层302。
薄膜晶体管层303形成在缓冲层302上。薄膜晶体管层303包括薄膜晶体管335、栅极绝缘层336、层间绝缘膜337、保护层338和有机层339。
薄膜晶体管335中的每一个包括有源层331、栅电极332、源电极333和漏电极334。在图5中,薄膜晶体管335中的每一个形成为顶栅型,其中栅电极332位于有源层331上方。然而,应注意,实施方式不限于这种情况。即,薄膜晶体管335中的每一个也可形成为底栅型或双栅型,在底栅型中,栅电极332位于有源层331下方,在双栅型中,栅电极332既位于有源层331上方又位于有源层331下方。
有源层331形成在缓冲层302上。有源层331可由基于硅的半导体材料或基于氧化物的半导体材料制成。例如,有源层331可由多晶硅、非晶硅或氧化物半导体制成。缓冲层302和有源层331之间可形成有遮光层以阻挡外部光进入有源层331。
栅极绝缘层336可形成在有源层331上。栅极绝缘层336可以是无机层,例如,硅氧化物(SiOx)层、硅氮化物(SiNx)层,或者由这些层组成的多层。
栅电极332可形成在栅极绝缘层336上。栅电极332和栅极线中的每一个可以是由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e)、铜(Cu)及其合金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制成的单层或多层。
层间绝缘膜337可形成在栅电极332和栅极线上。层间绝缘膜337可以是无机层,例如,硅氧化物(SiOx)层、硅氮化物(SiNx)层,或者由这些层组成的多层。
源电极333和漏电极334可形成在层间绝缘膜337上。源电极333和漏电极334中的每一个可通过穿过栅极绝缘层336和层间绝缘膜337的接触孔连接至有源层331。源电极333和漏电极334中的每一个可以是由钼(Mo)、铝(Al)、铬(Cr)、金(Au)、钛(Ti)、镍(Ni)、钕(Ne)、铜(Cu)及其合金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制成的单层或多层。
配置成使薄膜晶体管335绝缘的保护层338可形成在源电极333和漏电极334上。保护层338可以是无机层,例如,硅氧化物(SiOx)层、硅氮化物(SiNx)层,或者由这些层组成的多层。
有机层339可形成在保护层338上以平坦化由于薄膜晶体管335导致的台阶。有机层339可由有机物(诸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制成。
发光元件层304形成在薄膜晶体管层303上。发光元件层304包括发光元件和堤344。
发光元件和堤344形成在有机层339上。发光元件可以是各自包括阳极341、发光层342和阴极343的有机发光器件。
阳极341可形成在有机层339上。阳极341可通过穿过保护层338和有机层339的接触孔而连接至薄膜晶体管335的漏电极334,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阳极341可通过穿过保护层338和有机层339的接触孔而连接至薄膜晶体管335的源电极333。
堤344可形成在有机层339上并且可覆盖阳极341的边缘,以限定像素的发光区域EA。即,堤344限定像素的发光区域EA。像素中的每一个是其中阳极341、发光层342和阴极343顺序地堆叠以使得来自阳极341的空穴和来自阴极343的电子在发光层342中结合在一起来发光的区域。
发光层342形成在阳极341和堤344上。发光层342可以是有机发光层。发光层342中的每一个可发射红光、绿光和蓝光中的一种。可替代地,发光层342可以是发射白光的白光发射层。在这种情况中,发光层342可以是红光发射层、绿光发射层和蓝光发射层的堆叠,并且可以是对所有像素公共的公共层。在这种情况中,显示面板300还可包括配置成显示红色、绿色和蓝色的滤色器。
发光层342中的每一个可包括空穴传输层、发射层和电子传输层。此外,发光层342中的每一个可形成为两个或更多个堆叠的串联结构,在此情况中,可在堆叠之间形成电荷产生层。
阴极343形成在发光层342上。阴极343可形成为覆盖发光层342。阴极343可以是对所有像素公共的公共层。
当发光元件层304形成为在向上方向上发光的顶发射型时,阳极341可由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或金属氧化物材料(诸如,铝和钛的堆叠结构(Ti/Al/Ti)、铝和铟锡氧化物的堆叠结构(ITO/Al/ITO)、APC合金和铟锡氧化物的堆叠结构(ITO/APC/ITO)或者APC合金)制成。APC合金是银(Ag)、钯(Pd)和铜(Cu)的合金。此外,阴极343可由能够透射光的透明导电材料(TCO)(诸如,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锌氧化物(IZO))或者半透射导电材料(诸如,镁(Mg)、银(Ag)或者Mg和Ag的合金)制成。当阴极343由半透射导电材料制成时,可通过微腔提高光输出效率。
当发光元件层304形成为在向下方向上发光的底发射型时,阳极341可由透明导电材料(TCO)(诸如,铟锡氧化物(ITO)或铟锌氧化物(IZO))或者半透射导电材料(诸如,镁(Mg)、银(Ag)或者Mg和Ag的合金)制成。阴极343可由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材料或金属氧化物材料(诸如,铝和钛的堆叠结构(Ti/Al/Ti)、铝和铟锡氧化物的堆叠结构(ITO/Al/ITO)、APC合金和铟锡氧化物的堆叠结构(ITO/APC/ITO)或者APC合金)制成。当阳极341由半透射导电材料制成时,可通过微腔提高光输出效率。
封装层305形成在发光元件层304上。封装层305用于防止氧气或湿气渗透到发光层342和阴极343中。为此,封装层305可包括至少一个无机层。无机层可由硅氮化物、铝氮化物、锆氮化物、钛氮化物、铪氮化物、钽氮化物、硅氧化物、铝氧化物或钛氧化物制成。此外,封装层305还可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层。可将该有机层形成为具有足够的厚度以防止粒子穿过封装层305并进入发光层342和阴极343。有机层可包括环氧树脂、丙烯酸酯和聚氨酯丙烯酸酯中的任何一种。
传感器电极层SENL可形成在封装层305上。当传感器电极层SENL直接形成在封装层305上时,与将单独的触摸面板附接到封装层305时相比,可减小显示设备10的厚度。
传感器电极层SENL可包括配置成使用电容方法感测用户的触摸的传感器电极和配置成将焊盘和传感器电极连接的触摸线。例如,传感器电极层SENL可使用自电容方法或互电容方法来感测用户的触摸。在图5中,主要描述传感器电极层SENL是使用互电容方法形成的双层并且传感器电极层SENL包括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和连接驱动电极TE的连接部分BE的情况。
连接部分BE可形成在封装层305上。连接部分BE可由但不限于铝和钛的堆叠结构(Ti/Al/Ti)、铝和铟锡氧化物的堆叠结构(ITO/Al/ITO)、APC合金和铟锡氧化物的堆叠结构(ITO/APC/ITO)或者APC合金制成。例如,连接部分BE中的每一个可形成为钼(Mo)、钛(Ti)、铜(Cu)、铝(Al)或铟锡氧化物(ITO)的单层。
连接部分BE上形成有第一感测绝缘层TINS1。第一感测绝缘层TINS1可由无机层(诸如,硅氮化物层、硅氮氧化物层、硅氧化物层、钛氧化物层或铝氧化物层)制成。
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可形成在第一感测绝缘层TINS1上。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可由但不限于铝和钛的堆叠结构(Ti/Al/Ti)、铝和铟锡氧化物的堆叠结构(ITO/Al/ITO)、APC合金和铟锡氧化物的堆叠结构(ITO/APC/ITO)或者APC合金制成。例如,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中的每一个可形成为钼(Mo)、钛(Ti)、铜(Cu)、铝(Al)或铟锡氧化物(ITO)的单层。
穿过第一感测绝缘层TINS1以暴露连接部分BE的接触孔可形成在第一感测绝缘层TINS1中。驱动电极TE可通过接触孔连接至连接部分BE。
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上形成有第二感测绝缘层TINS2。第二感测绝缘层TINS2可平坦化由驱动电极TE、感测电极RE和连接部分BE形成的台阶。第二感测绝缘层TINS2可由有机物(诸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酰胺树脂或聚酰亚胺树脂)制成。
连接相邻驱动电极TE的连接部分BE可设置在封装层305上,并且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可设置在第一感测绝缘层TINS1上。因此,驱动电极TE和感测电极RE可在它们的相交位置处电绝缘。感测电极RE可在一个方向上电连接,并且驱动电极TE可在另一方向上电连接。
图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致动器510的详细视图。图7是示出根据图6的致动器510的逆压电效应的图。图8是示出根据图6的致动器510的压电效应的图。
参照图6至图8,致动器510可以是压电元件或压电致动器,其使用根据所施加的电压收缩或扩张的压电材料来使显示面板300振动。致动器510可包括振动层511、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
第一电极512可包括第一茎电极5121和第一分支电极5122。如图6中所示,第一茎电极5121可设置在振动层511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上。可替代地,第一茎电极5121可穿透振动层511的一部分。第一茎电极5121也可设置在振动层511的上表面上。第一分支电极5122可从第一茎电极5121分支。第一分支电极5122可彼此平行地布置。
第二电极513可包括第二茎电极5131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第二电极513可与第一电极512间隔开。因此,第二电极513可通过振动层511与第一电极512电绝缘。第二茎电极5131可设置在振动层511的至少一个侧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中,第一茎电极5121可设置在振动层511的第一侧表面上,并且第二茎电极5131可设置在振动层511的第二侧表面上。可替代地,第二茎电极5131可穿透振动层511的一部分。第二茎电极5131可设置在振动层511的上表面上。第二分支电极5132可从第二茎电极5131分支。第二分支电极5132可彼此平行地布置。
第一分支电极5122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可在水平方向(X轴方向或Y轴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布置。此外,第一分支电极5122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可在垂直方向(Z轴方向)上交替地布置。即,第一分支电极5122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可按照第一分支电极5122、第二分支电极5132、第一分支电极5122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的顺序在垂直方向(Z轴方向)上重复地布置。
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可连接至柔性电路板的焊盘。柔性电路板的焊盘可连接至暴露在致动器510的表面上的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
振动层511可以是根据施加至第一电极512的驱动电压和施加至第二电极513的驱动电压而变形的压电元件。在这种情况中,振动层511可以是诸如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或锆钛酸铅(PZT)以及电活性聚合物的压电材料中的任何一种。
由于振动层511的生产温度高,所以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可由具有高熔点的银(Ag)或者Ag和钯(Pd)的合金制成。当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由Ag和Pd的合金制成时,Ag含量可高于Pd含量,以提高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的熔点。
振动层511可设置在每一对第一分支电极5122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之间。振动层511可根据施加至每个第一分支电极5122的驱动电压和施加至相应的第二分支电极5132的驱动电压之间的差异而收缩或扩张。
如图6中所示,当设置在第一分支电极5122与设置于第一分支电极5122下方的第二分支电极5132之间的振动层511的极化方向是向上方向(↑)时,振动层511可在与第一分支电极5122相邻的上部区域中具有正极性,并且在与第二分支电极5132相邻的下部区域中具有负极性。此外,当设置在第二分支电极5132与设置于第二分支电极5132下方的第一分支电极5122之间的振动层511的极化方向是向下方向(↓)时,振动层511可在与第二分支电极5132相邻的上部区域中具有负极性,并且在与第一分支电极5122相邻的下部区域中具有正极性。振动层511的极化方向可通过极化处理来确定,在极化处理中,利用第一分支电极5122和第二分支电极5132将电场施加至振动层511。
如图7中所示,当设置在第一分支电极5122与设置于第一分支电极5122下方的第二分支电极5132之间的振动层511的极化方向是向上方向(↑)时,如果从电力源PS1向第一分支电极5122施加正驱动电压并且从电力源PS1向第二分支电极5132施加负驱动电压,则振动层511可根据第一力F1而收缩。第一力F1可以是收缩力。此外,如果从电力源PS1向第一分支电极5122施加负驱动电压并且从电力源PS1向第二分支电极5132施加正驱动电压,则振动层511可根据第二力F2而扩张。第二力F2可以是张力。
参考图6,与图7类似,当设置在第二分支电极5132与设置于第二分支电极5132下方的第一分支电极5122之间的振动层511的极化方向是向下方向(↓)时,如果向第二分支电极5132施加正驱动电压并且向第一分支电极5122施加负驱动电压,则振动层511可根据张力而扩张。此外,如果向第二分支电极5132施加负驱动电压并且向第一分支电极5122施加正驱动电压,则振动层511可根据收缩力而收缩。
当施加至第一电极512的驱动电压和施加至第二电极513的驱动电压在正极性和负极性之间反复交替时,振动层511可重复地收缩和扩张,从而引起致动器510如由振动线550所示那样振动。因为致动器510设置在衬底SUB1的表面上,所以当致动器510的振动层511收缩和扩张时,显示面板300可由于应力而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以及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振动,其中第三方向(Z轴方向)是显示面板300的厚度方向。当显示面板300通过致动器510振动时,可输出声音。
致动器510的下表面和侧表面上可另外设置有保护层519。保护层519可由绝缘材料或与振动层511相同的材料制成。保护层519可设置在第一电极512、第二电极513和振动层511上,并且可以被暴露而不被覆盖。保护层519可设置成围绕第一电极512、第二电极513和振动层511,并且可以被暴露而不被覆盖。因此,致动器510的振动层511、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可被保护层519保护,但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省略保护层519。
此外,如图8中所示,当由于施加至致动器510的压力而在致动器510中发生机械变形时,致动器510的振动层511可根据由所施加的压力导致的第一力F1而收缩。因此,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中的至少任何一个中可产生电压。当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中的至少任何一个中产生电压时,致动器驱动器340可感测该电压。
如图6至图8中所示,当由用户施加压力时,致动器510可由于压电效应而在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中的至少任何一个中产生感测电压,并且当将驱动电压施加至第一电极512和第二电极513中的每一个时,致动器510可由于逆压电效应而产生振动。
图9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包括显示设备10的显示面板300、致动器510和主处理器710的各种模块之间的电连接的框图。
参照图9,显示设备10包括显示面板300、显示驱动器320、传感器驱动器330、致动器驱动器340、扫描驱动器350、致动器510和主处理器710。
显示面板300可包括显示层PAL,显示层PAL可包括数据线、与数据线相交的扫描线以及与数据线和扫描线连接的像素。每个像素连接至数据线中的任何一条和扫描线中的至少一条。此外,显示面板300的显示层PAL还可包括第一电源电压所提供至的第一电源电压线和第二电源电压所提供至的第二电源电压线,其中,第二电源电压比第一电源电压低。在这种情况中,像素可电连接至第一电源电压线和第二电源电压线。像素中的每一个可包括发光元件、配置成向发光元件提供发光电流的多个晶体管以及至少一个电容器。
显示驱动器320从主处理器710接收数字视频数据DATA和时序信号。显示驱动器320根据时序信号将数字视频数据DATA转换成模拟数据电压DV,并将模拟数据电压DV施加至显示面板300的数据线。此外,显示驱动器320可产生扫描控制信号SCS,扫描控制信号SCS配置成根据时序信号来控制扫描驱动器350的操作时序。显示驱动器320可将扫描控制信号SCS输出至扫描驱动器350。
传感器驱动器330从显示面板300的传感器电极层SENL的传感器电极接收传感器感测电压TRV。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将传感器感测电压TRV转换成作为数字数据的触摸行数据。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分析触摸行数据以计算已发生用户的触摸输入的位置处的触摸坐标。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将包括触摸坐标的触摸数据TD输出至主处理器710。
致动器驱动器340接收由致动器510的压电效应产生的感测电压RV。致动器驱动器340可将感测电压RV转换成作为数字数据的感测数据RD。致动器驱动器340可将感测数据RD输出至主处理器710。
致动器驱动器340从主处理器710接收驱动数据DD。致动器驱动器340可根据驱动数据DD产生作为模拟数据的驱动电压ADV,并将驱动电压ADV输出至致动器510。
扫描驱动器350从显示驱动器320接收扫描控制信号SCS。扫描驱动器350根据扫描控制信号SCS产生扫描信号SP,并将扫描信号SP传输至显示面板300的扫描线。
当向致动器510施加压力时,致动器510可由于压电效应而将感测电压RV输出至致动器驱动器340。致动器510可从致动器驱动器340接收驱动电压ADV。当向致动器510施加驱动电压ADV时,可由于逆压电效应而发生机械变形。例如,致动器510可根据驱动电压ADV的周期振动。
主处理器710可将从外部源接收的数字视频数据DATA的分辨率转换成与显示面板300的分辨率匹配。主处理器710可将数字视频数据DATA和时序信号输出至显示驱动器320。
主处理器710可从传感器驱动器330接收触摸数据TD。主处理器710可根据触摸数据TD计算触摸坐标。主处理器710可执行与用户的触摸对应的操作。例如,主处理器710可执行应用程序或执行由确定为已被用户触摸的触摸坐标处的图标所指示的操作。
主处理器710从致动器驱动器340接收感测数据RD。当感测数据RD大于阈值时,主处理器710可确定用户已施加压力。在这种情况中,主处理器710可将驱动数据DD输出至致动器驱动器340,以使用致动器510提供触觉反馈。
图10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的触觉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图11是示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由致动器510感测的根据施加至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的压力的感测电压RV的曲线图。图12是示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时根据致动器510的振动的振动加速度的曲线图。振动加速度可表征为振动强度。
首先,用户向设置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的触觉图案110施加压力以执行预定功能(图10的操作S101)。
触觉图案110可以是从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突出的浮凸图案或切入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中的凹版图案。触觉图案110可以是可由用户感知为与盖窗100不同的图案。因此,用户可将触觉图案110识别为物理按钮。因此,用户可如按下物理按钮一样向触觉图案110施加压力,以执行预定功能。预定功能可以是电源控制功能(诸如,通电或断电)或者配置成增大或减小音量的音量控制功能。尽管如图11和图12中所示,触觉图案110设置在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的上表面上,但是触觉图案110的位置不限于该位置。
在第二操作中,确定从在显示面板300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与触觉图案110重叠的致动器510的感测电压RV转换的感测数据RD是否大于阈值VTH(图10的操作S102)。
如图9中所示,当用户向触觉图案110施加压力时,在显示面板300的宽度方向上与触觉图案110重叠的致动器510可由于压电效应而产生感测电压RV,并且致动器驱动器340可感测致动器510的感测电压RV。致动器驱动器340可将感测电压RV转换成作为数字数据的感测数据RD,并将感测数据RD输出至主处理器710。
主处理器710确定感测数据RD是否大于阈值VTH。当感测数据RD大于阈值VTH时,主处理器710可确定用户已向致动器510施加压力。即,当感测数据RD大于阈值VTH时,主处理器710可确定用户已向触觉图案110施加足够的压力,以执行预定功能。
第三,当感测数据RD大于阈值VTH时,在显示面板300的宽度方向上与触觉图案110重叠的致动器510可振动以提供触觉反馈(图10的操作S103)。因此,当用户向触觉图案110施加足够的压力时,触觉图案110可被激活以振动。
当感测数据RD大于阈值VTH时,主处理器710可执行分配给触觉图案110的诸如电源控制功能或音量控制功能的预定功能,同时将存储于存储器中的驱动数据DD输出至致动器驱动器340。致动器驱动器340可将作为数字数据的驱动数据DD转换成作为模拟数据的驱动电压ADV,并将驱动电压ADV输出至致动器510。致动器510可由于逆压电效应而根据驱动电压ADV振动。即,可以通过致动器510的振动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
如图11和图12中所示,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可包括第一区域A1至第p区域Ap(其中p是2或更大的整数),并且触觉图案110和致动器510可设置在第二区域A2中。
从由致动器510感测的感测电压RV转换的感测数据RD(Z轴)可以随着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沿着Y轴)远离触觉图案110而变小。例如,如图11中所示,当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是第二区域A2时,从由致动器510感测的感测电压RV转换的感测数据RD可以最大。此外,当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是第p区域Ap时,从由致动器510感测的感测电压RV转换的感测数据RD可以最小。
此外,致动器510的振动加速度可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的增加而变小。例如,如图12中所示,当致动器510设置在第二区域A2中时,致动器510的振动加速度在第二区域A2中最大,而在第p区域Ap中最小。
如图10至图12中所示,触觉图案110可形成在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的上表面上。因此,由于触觉图案110,用户可容易地找到用于施加压力的区域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此外,当用户向盖窗100的触觉图案110施加压力时,可感测在显示面板300的宽度方向上与触觉图案110重叠的致动器510的感测电压RV。如图11中所示,当从感测电压RV转换的感测数据RD大于阈值VTH时,可执行诸如电源控制功能或音量控制功能的预定功能,并且同时,可通过向致动器510施加驱动电压ADV来使致动器510振动,以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在诸如区域A1、A2或A3的区域中,用户可更多地感知到振动加速度。在第p区域Ap中,振动加速度可以最小。因此,用户可识别期望的功能是否通过施加至触觉图案110上的压力被恰当地执行。
图13至图16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的侧视图。
在图13至图16中的每一个中,示出了显示设备1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在图13至图16中的每一个中,为了易于描述,省略了底盖900,并且仅示出了盖窗100和触觉图案110。
尽管在图13至图16中的每一个中,触觉图案110设置在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上,但是触觉图案110的位置不限于该位置。例如,触觉图案110也可设置在盖窗100的左侧表面部分100L或盖窗100的上表面部分100U上。
触觉图案110可以是从盖窗100的左表面或上表面突出的浮凸图案或切入盖窗100的左表面或上表面的一部分中的凹版图案。
如图13中所示,触觉图案110在平面图中可以是四边形的。然而,触觉图案110的平面形状不限于四边形形状,并且也可以是除了四边形之外的多边形、圆形或如图14中所示的椭圆形。
可替代地,如图15中所示,在平面图中,触觉图案110可形成为四边形框架或四边形窗框架的形状。在平面图中,触觉图案110可形成为四边形框架。可替代地,在平面图中,触觉图案110可形成为除了四边形框架之外的多边形框架、圆形框架或椭圆形框架的形状。
可替代地,如图16中所示,在平面图中,触觉图案110可包括形成四边形的多个点。可替代地,在平面图中,触觉图案110可包括形成除了四边形之外的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的多个点。
触觉图案110的平面形状不限于参照图13至图16所描述的形状并且可以是各种的。
图17至图22是多个触觉图案110和图13的盖窗100的剖视图。在图17至图22中,为了易于描述,仅示出了盖窗100和触觉图案110。
如图17中所示,触觉图案110可设置在盖窗100的第一表面100a上。第一表面100a可指盖窗100的右表面、左表面或上表面。盖窗100的第一表面100a可以是与盖窗100的面对显示面板300的第二表面100b相对的表面。盖窗100的第一表面100a可以是盖窗100的上表面,并且盖窗100的第二表面100b可以是盖窗100的下表面。触觉图案110在Z轴方向上的厚度可小于盖窗100在Z轴方向上的厚度。
触觉图案110可包括无机材料或者有机-无机混合材料。例如,触觉图案110可包括基于硅(Si)的无机材料。可替代地,触觉图案110可包括无机材料和诸如聚碳酸酯(PC)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透明塑料。可替代地,触觉图案110具有这样的材料,在该材料中,诸如可紫外固化的丙烯酸或可热固化的环氧树脂的有机材料与基于硅(Si)的无机材料共价地键合。这里,触觉图案110中有机材料的比例越高,触觉图案110的印刷就可越容易。此外,触觉图案110中无机材料的比例越高,触觉图案110的强度就可越高。可替代地,触觉图案110可包括玻璃料玻璃。
如图18中所示,触觉图案110可设置在形成于盖窗100的第一表面100a中的孔图案HP(或井图案)上。与在通过计算机化数字控制处理于盖窗100中形成通孔时相同的时间处,可形成孔图案HP。可替代地,可通过在盖窗100的第一表面100a上形成掩模图案并使用如在湿法蚀刻或干法蚀刻中的化学物对盖窗100进行蚀刻来形成孔图案HP。可替代地,可使用激光来形成孔图案HP。如图18中所示,孔图案HP的上表面可以不是平整的,但可以是粗糙的。
如图19中所示,触觉图案110可与盖窗100一体地形成。触觉图案110可以是从盖窗100的第一表面100a突出的浮凸图案。在这种情况中,盖窗100的其中设置有触觉图案110的区域的厚度T1可大于盖窗100的其中没有设置触觉图案110的区域的厚度T2。
如图20中所示,触觉图案110可以是切入盖窗100的第一表面100a中的凹版图案。在这种情况中,盖窗100的其中设置有触觉图案110的区域的厚度T3可小于盖窗100的其中没有设置触觉图案110的区域的厚度T2。
如图21和图22中所示,触觉图案110可以是其中盖窗100是弯曲的弯曲部分111的一部分。如图21和图22中所示,弯曲部分1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中的每一个可具有三角形剖面形状。如图21中所示,当弯曲部分111朝盖窗100的上表面突出时,触觉图案110可以是浮凸图案。如图22中所示,当弯曲部分111朝盖窗100的下表面突出时,触觉图案110可以是凹版图案。弯曲部分111可以如所示的那样是三角形的,或者可具有圆化的边缘。
图2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的触觉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图24是示出根据图23的由致动器510感测的根据施加至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的压力的感测电压RV的曲线图。图25是示出根据图23的当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时根据致动器510的振动的振动加速度的曲线图。
图23至图25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与图10至图12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图23至图25中所示的显示设备10不包括触觉图案110。用户可向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中的一部分施加压力,而不是向在显示面板300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上与致动器510重叠的指定区域施加压力。
在流程图中,首先,用户向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施加压力以执行预定功能(图23的操作S201)。
触觉图案110可不形成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当用户向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的一部分施加压力时,显示设备10可执行诸如电源控制功能或音量控制功能的预定功能。
第二,计算用户已施加压力的用户的触摸位置,并根据用户的触摸位置计算位置阈值VLTH(图23的操作S202)。
当用户触摸显示设备10以施加压力时,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将显示面板300的传感器电极层SENL的传感器感测电压TRV转换成触摸行数据,并通过分析触摸行数据来计算用户的触摸坐标。例如,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将大于触摸阈值的触摸行数据的坐标计算为触摸坐标。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将包括用户的触摸坐标的触摸数据TD输出至主处理器710。触摸坐标可类似于区域A1至Ap。
主处理器710可根据触摸数据TD的触摸坐标来确定用户的触摸位置。主处理器710可包括查找表,查找表存储针对触摸坐标中的每一个的位置阈值VLTH。查找表可通过使用触摸坐标作为输入地址来输出位置阈值VLTH。主处理器710可将触摸坐标输出至查找表并接收位置阈值VLTH。位置阈值VLTH与由用户向盖窗100的区域施加的压力的大小相关。
从由致动器510感测的感测电压RV转换的感测数据RD可随着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远离致动器510而变小。因此,需要根据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来调整要与感测数据RD进行比较的阈值。即,位置阈值VLTH可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减小。例如,如图24中所示,当致动器510设置在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的第二区域A2中时,位置阈值VLTH可在第二区域A2中最大,并且在第p区域Ap中最小。
第三,确定从致动器510的感测电压RV转换的感测数据RD是否大于位置阈值VLTH(图23的操作S203)。
当用户向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的一部分施加压力时,致动器510可由于压电效应而产生感测电压RV,并且致动器驱动器340可感测致动器510的感测电压RV。致动器驱动器340可将感测电压RV转换成作为数字数据的感测数据RD,并将感测数据RD输出至主处理器710。
主处理器710确定感测数据RD是否大于位置阈值VLTH。当感测数据RD大于位置阈值VLTH时,主处理器710可确定用户已向致动器510施加压力。即,当感测数据RD大于位置阈值VLTH时,主处理器710可确定用户已向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中的一部分施加足够的压力以执行预定功能。
第四,当感测数据RD大于位置阈值VLTH时,致动器510可振动以提供触觉反馈(图23的操作S204)。
当感测数据RD大于位置阈值VLTH时,主处理器710可执行诸如电源控制功能或音量控制功能的预定功能,同时将存储在存储器中的驱动数据DD输出至致动器驱动器340。致动器驱动器340可将作为数字数据的驱动数据DD转换成作为模拟数据的驱动电压ADV,并将驱动电压ADV输出至致动器510。致动器510可由于逆压电效应而根据驱动电压ADV振动。即,可以通过致动器510的振动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
如图24中所示,当显示设备10不包括触觉图案110时,从致动器510的感测电压RV转换的感测数据RD可随着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远离致动器510而变小。因此,位置阈值VLTH可以是变量,并且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被设置为更小的值,从而可使用致动器510来感测由用户施加的压力,而不管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如何。
致动器510的振动加速度可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减小。例如,如图25中所示,当致动器510设置在第二区域A2中时,致动器510的振动加速度可以在第二区域A2中最大,并且在第p区域Ap中最小。因此,由用户感知到的触觉反馈可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因此,可以针对触觉反馈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减小来寻求补偿。
图26至图29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盖窗100、显示面板300、致动器510和多个触觉图案110。多个触觉图案110可集中在致动器510区域周围,或者可沿着盖窗100的长度展开。
在图26至图29中,仅示出了盖窗100、显示面板300、致动器510和多个触觉图案110的剖面。
参照图26,触觉图案110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长度可随着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增加。随着触觉图案110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长度增加,用户的手指与触觉图案110之间的接触面积可增加。用户的手指与触觉图案110之间增加的接触面积增加可由用户感知到的振动的面积,从而增大由用户感知到的触觉反馈。因此,即使致动器510的振动加速度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大而减小,但由于用户的手指与触觉图案110之间的接触面积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大而增大,因此由用户感知到的触觉反馈也可几乎相似。即,随着触觉图案110远离致动器510,使用长度越来越长的触觉图案110,可防止由用户感知到的触觉反馈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减小。
参照图27,触觉图案110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的长度可随着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增加。即,从盖窗100突出的触觉图案110的高度可随着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增加。随着触觉图案110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的长度增加,用户的手指不仅可触摸触觉图案110的上表面,还可触摸触觉图案110的侧表面。即,可由用户感知到的振动的面积可增加,从而增大由用户感知到的触觉反馈。因此,即使致动器510的振动加速度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大而减小,但由于用户的手指与触觉图案110之间的接触面积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增加,因此由用户感知到的触觉反馈也可几乎相似。即,可防止由用户感知到的触觉反馈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减小。
参照图28,触觉图案110的上表面的长度可随着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因此,触觉图案110可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变得更尖锐。例如,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在显示面板300的宽度方向上与致动器510重叠的触觉图案110的剖面形状可从矩形形状改变为梯形形状并且然后改变为三角形形状。随着触觉图案110变得更尖锐,由用户感知到的触觉反馈可变得更大,因为触觉反馈可变成集中在更小的区域。因此,即使致动器510的振动加速度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减小,但由于触觉图案110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更尖锐,因此由用户感知到的触觉反馈也可几乎相似。即,可防止由用户感知到的触觉反馈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减小。
参照图29,触觉图案110的表面粗糙度或每个触觉图案110的点图案的数量可随着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增加。这里,触觉图案110在第二方向(Y轴方向)上的长度、触觉图案110在第三方向(Z轴方向)上的长度以及触觉图案110的剖面形状可基本上相同。由用户感知到的触觉反馈可随着触觉图案110的表面粗糙度或每个触觉图案110的点图案的数量增加而增加。因此,即使致动器510的振动加速度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减小,但由于触觉图案110的表面粗糙度或每个触觉图案110的点图案的数量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增加,因此由用户感知到的触觉反馈也可几乎相似。即,更远离致动器510的具有增加了粗糙度的触觉图案110的触觉反馈可与更靠近致动器510的具有减小了粗糙度的触觉图案110的触觉反馈相似。因此,可防止由用户感知到的触觉反馈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减小。
图30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的触觉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图31是示出根据图30的当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时根据致动器510的振动的振动加速度的曲线图。
图30和图31的实施方式与图23至图25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操作S304中,根据用户的触摸位置来调整致动器510的振动加速度。因此,将省略图30和图31的操作S301至操作S303的描述。
参照图30和图31,通过根据用户的触摸位置调整致动器510的振动加速度来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图30的操作S304)。
当感测数据RD大于位置阈值VLTH时,主处理器710可执行诸如电源控制功能或音量控制功能的预定功能,同时将存储在存储器中的驱动数据DD输出至致动器驱动器340。主处理器710可包括查找表,查找表存储针对每个触摸坐标的驱动数据DD。查找表可通过使用触摸坐标作为输入地址来输出驱动数据DD。主处理器710可将触摸坐标输出至查找表并接收驱动数据DD。
致动器510的振动加速度可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因此,可根据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来调整致动器510的振动加速度。即,当用户的触摸位置远离致动器510时,可增加施加至致动器510的每个驱动电压ADV的摆动宽度以增加致动器510的振动加速度。
如图31中所示,当用户向第二区域A2施加压力时,致动器510可根据具有第一摆动宽度的驱动电压ADV而振动,从而使第二区域A2以第一振动加速度G1提供触觉反馈。另一方面,当用户向第四区域A4施加压力时,致动器510可根据具有大于第一摆动宽度的第二摆动宽度的驱动电压ADV而振动,从而使第二区域A2以大于第一振动加速度G1的第二振动加速度G2提供触觉反馈。在这种情况中,由于由致动器510引起的振动加速度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减小触觉反馈,因此位于第四区域A4中的用户的手指可感知到具有第一振动加速度G1的触觉反馈。即,当用户向第二区域A2施加压力以及当用户向第四区域A4施加压力时,可向用户提供基本上相同的振动加速度的触觉反馈。
如图30和图31中所示,当显示设备10不包括触觉图案110时,因为致动器510的振动加速度随着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远离致动器510而降低,所以施加至致动器510的每个驱动电压ADV的摆动宽度随着距致动器510的距离增加而增加。因此,可提供基本上相同的振动加速度的触觉反馈,而不管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如何。
图32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的触觉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图33是示出根据图32的由致动器510感测的根据施加至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的压力的感测电压RV的曲线图。图34是示出根据图32的当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时根据致动器510的振动的振动加速度的曲线图。
图32至图34的实施方式与图23至图25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设备10包括多个致动器510。
首先,用户向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施加压力以执行预定功能(图32的操作S401)。
第二,计算用户已施加压力的触摸位置,并从多个致动器510中选择与用户的触摸位置相邻的致动器510(图32的操作S402)。
当用户触摸显示设备10以施加压力时,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将显示面板300的传感器电极层SENL的传感器感测电压TRV转换成触摸行数据,并通过分析触摸行数据来计算用户的触摸坐标。例如,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将大于触摸阈值的触摸行数据的坐标计算为触摸坐标。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将包括用户的触摸坐标的触摸数据TD输出至主处理器710。
致动器510可分别设置在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的第一区域A1至第p区域Ap中。例如,致动器510中的一个可设置在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的第一区域A1至第p区域Ap中的每一个中。可替代地,致动器510可设置在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的第一区域A1至第p区域Ap中的一些中。例如,致动器510可分别设置在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的第一区域A1至第p区域Ap中。
当用户向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施加压力时,致动器510中的每一个由于压电效应而产生变化电平的感测电压RV。致动器驱动器340可感测致动器510中的每一个的感测电压RV。致动器驱动器340可将感测电压RV转换成作为数字数据的感测数据RD,并将感测数据RD输出至主处理器710。
主处理器710可根据触摸数据TD的触摸坐标来确定用户的触摸位置。主处理器710可从致动器510中选择与用户的触摸位置相邻的致动器510。例如,如图33中所示,当用户向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的第p-2区域Ap-2施加压力时,主处理器710可将第p-2区域Ap-2确定为用户的触摸位置,并从致动器510中选择设置在第p-2区域Ap-2中的致动器510,但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当向一个或多个致动器510施加压力时,主处理器710可确定被按压的一个或多个致动器510。
第三,确定从所选择的致动器510的感测电压RV转换的感测数据RD是否大于阈值VTH(图32的操作S403)。
主处理器710确定从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致动器510的感测电压RV转换的感测数据RD是否大于阈值VTH。当从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致动器510的感测电压RV转换的感测数据RD大于阈值VTH时,主处理器710可确定用户已向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施加压力以执行预定功能。
第四,当从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致动器510的感测电压RV转换的感测数据RD大于阈值VTH时,可使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致动器510振动以提供触觉反馈(图32的操作S404)。
当感测数据RD大于阈值VTH时,主处理器710可执行诸如电源控制功能或音量控制功能的预定功能,同时向致动器驱动器340输出配置成驱动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致动器510的驱动数据DD。致动器驱动器340可将作为数字数据的驱动数据DD转换成作为模拟数据的驱动电压ADV,并将驱动电压ADV输出至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致动器510。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致动器510可由于逆压电效应而根据驱动电压ADV振动。即,可通过一个或多个所选择的致动器510的振动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如图34中所示,设置在用户的手指所在的第p-2区域Ap-2中的致动器510可振动以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
如图32至图34中所示,当用户向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的区域施加压力以执行预定功能时,从致动器510中选择与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相邻的致动器510,并使用所选择的致动器510来感测由用户施加的压力。因此,不需要根据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来应用不同的阈值。此外,因为通过使所选择的致动器510振动来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因此不需要根据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来调整施加至致动器510的驱动电压ADV。
图35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的触觉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图36是示出根据图35的由致动器501和502感测的根据施加至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的压力的感测电压RV的曲线图。图37是示出根据图35的当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时根据致动器501和502的振动的振动加速度的曲线图。
图35至图37的实施方式与图23至图25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显示设备10包括第一致动器501和第二致动器502。
在流程图中,首先,用户向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施加压力以执行预定功能(图35的操作S501)。
第二,第一致动器501和第二致动器502可设置在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上。第一致动器501和第二致动器502可分别设置在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的第一区域A1至第p区域Ap中的两个中。第一致动器501的位置和第二致动器502的位置可相对于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的中心对称。即,第一致动器501可设置成与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的上侧相邻,并且第二致动器502可设置成与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的下侧相邻。例如,如图36和图37中所示,第一致动器501可设置在第二区域A2中,并且第二致动器502可设置在第p-1区域Ap-1中。第一致动器501和第二致动器502的位置不限于图36和图37中所示的位置。
当用户向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施加压力时,第一致动器501和第二致动器502中的每一个由于压电效应而产生感测电压RV。如所示出的,这可适用于当用户不接触直接与第一致动器501和第二致动器502中的一个重叠的区域时。致动器驱动器340可感测第一致动器501的第一感测电压和第二致动器502的第二感测电压。致动器驱动器340可将第一感测电压转换成作为数字数据的第一感测数据RD1并将第二感测电压转换成作为数字数据的第二感测数据RD2,并将第一感测数据RD1和第二感测数据RD2输出至主处理器710。主处理器710可通过将从第一致动器501的第一感测电压转换的第一感测数据RD1与从第二致动器502的第二感测电压转换的第二感测数据RD2相加来计算最终感测数据FRD(图35的操作S502)。
第三,确定最终感测数据FRD是否大于阈值VTH(图35的操作S503)。
主处理器710确定最终感测数据FRD是否大于阈值VTH。当最终感测数据FRD大于阈值VTH时,主处理器710可确定用户已向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施加压力以执行预定功能。
如图36中所示,当用户向盖窗100的第p-2区域Ap-2施加压力时,因为第一致动器501设置在第二区域A2中且第二致动器502设置在第p-1区域Ap-1中,所以从第一致动器501的第一感测电压转换的第一感测数据RD1和从第二致动器502的第二感测电压转换的第二感测数据RD2二者可小于阈值VTH。然而,通过将从第一致动器501的第一感测电压转换的第一感测数据RD1和从第二致动器502的第二感测电压转换的第二感测数据RD2相加而获得的最终感测数据FRD可大于阈值VTH。即,当第一致动器501和第二致动器502设置在盖窗100的右侧表面部分100R上时,通过将从第一致动器501的第一感测电压转换的第一感测数据RD1和从第二致动器502的第二感测电压转换的第二感测数据RD2相加而获得的最终感测数据FRD可与阈值VTH进行比较。因此,不需要根据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来应用不同的阈值。
第四,当最终感测数据FRD大于阈值VTH时,可使第一致动器501以第一振动加速度振动并且第二致动器502以第二振动加速度振动以提供触觉反馈(图35的操作S504)。
当最终感测数据FRD大于阈值VTH时,主处理器710可执行诸如电源控制功能或音量控制功能的预定功能,同时向致动器驱动器340输出配置成驱动第一致动器501的第一驱动数据和配置成驱动第二致动器502的第二驱动数据。致动器驱动器340可将作为数字数据的第一驱动数据转换成作为模拟数据的第一子驱动电压,并将第一子驱动电压输出至第一致动器501。致动器驱动器340可将作为数字数据的第二驱动数据转换成作为模拟数据的第二子驱动电压,并将第二子驱动电压输出至第二致动器502。第一致动器501可由于逆压电效应而根据第一子驱动电压振动,并且第二致动器502可由于逆压电效应而根据第二子驱动电压振动。可通过第一致动器501的振动和第二致动器502的振动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例如,如图37中所示,可根据最终振动加速度FG在第p-2区域Ap-2中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其中最终振动加速度FG通过将第一致动器501的第一振动加速度G1和第二致动器502的第二振动加速度G2相加而获得。振动加速度可类似于振动强度。正如压力必须达到某一阈值才能进行记录以提供触觉反馈一样,振动强度可具有作为来自致动器的输出的最大水平。
如图35至图37中所示,当用户向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的区域施加压力以执行预定功能时,将最终感测数据FRD与阈值VTH进行比较,以确定用户是否已施加压力,其中最终感测数据FRD通过将从第一致动器501的第一感测电压转换的第一感测数据RD1和从第二致动器502的第二感测电压转换的第二感测数据RD2相加而获得。因此,不需要根据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来施加不同的阈值。此外,因为根据最终振动加速度FG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所以不需要根据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来调整第一致动器501和第二致动器502的驱动电压,其中最终振动加速度FG通过将第一致动器501的第一振动加速度G1和第二致动器502的第二振动加速度G2相加而获得。
图38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的触觉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图39示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用手指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进行拖动。
首先,确定用户是否已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沿着一方向拖动手指等以执行第一功能(图38的操作S601)。例如,可确定用户是否已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沿着一方向拖动手指等以执行增大音量的功能。
当用户触摸显示设备10时,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将显示面板300的传感器电极层SENL的传感器感测电压TRV转换成触摸行数据,并通过分析触摸行数据来计算用户的触摸坐标。例如,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将大于触摸阈值的触摸行数据的坐标计算为触摸坐标。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将包括用户的触摸坐标的触摸数据TD输出至主处理器710。主处理器710可通过分析在多个帧周期期间接收到的触摸数据TD来确定用户是否已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沿着一方向拖动手指等。该方向可以是平行于第二方向(Y轴方向)的方向,并且可以是从显示设备10的右侧表面的下侧朝上侧的方向。
第二,当确定用户已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沿着一方向拖动时,逐渐增加设置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的致动器510的振动加速度(图38的操作S602)。
主处理器710可在多个帧周期期间将驱动数据DD输出至致动器驱动器340。致动器驱动器340可将作为数字数据的驱动数据DD转换成作为模拟数据的驱动电压ADV,并将驱动电压ADV输出至致动器510。致动器510可由于逆压电效应而根据驱动电压ADV振动。
这里,在帧周期期间施加至致动器510的每个驱动电压ADV的摆动宽度可逐渐增加。因此,可向用户提供具有逐渐增加的振动强度的触觉反馈。
第三,当确定用户没有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沿着一方向拖动时,确定用户是否已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沿着另一方向拖动以执行第二功能(图38的操作S603)。例如,可确定用户是否已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沿着另一方向拖动以执行减小音量的功能。
主处理器710可通过分析在多个帧周期期间接收到的触摸数据TD来确定用户是否已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沿着另一方向拖动。该另一方向可以是平行于第二方向(Y轴方向)的方向,并且可以是从显示设备10的右侧表面的上侧朝下侧的方向。
第四,当确定用户已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沿着另一方向拖动时,逐渐减小设置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的致动器510的振动加速度(图38的操作S604)。
在帧周期期间施加至致动器510的每个驱动电压ADV的摆动宽度可逐渐降低。因此,可向用户提供具有逐渐降低的振动强度的触觉反馈。
如图38和图39中所示,当用户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沿着一方向拖动时,或者当用户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沿着另一方向拖动时,可增加或减小设置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的致动器510的振动加速度,从而向用户提供不同的反馈。
图40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的触觉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图41示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用手指在显示面板300的侧表面上进行放大或缩小。
首先,确定用户是否已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执行放大触摸以执行第一功能(图40的操作S701)。例如,可确定用户是否已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执行放大触摸以执行放大功能。
当用户触摸显示设备10时,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将显示面板300的传感器电极层SENL的传感器感测电压TRV转换成触摸行数据,并通过分析触摸行数据来计算用户的触摸坐标。例如,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将大于触摸阈值的触摸行数据的坐标计算为触摸坐标。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将包括用户的触摸坐标的触摸数据TD输出至主处理器710。主处理器710可通过分析在多个帧周期期间接收到的触摸数据TD来确定用户是否已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执行放大触摸。
第二,当确定用户已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执行放大触摸时,逐渐增加设置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的致动器510的振动加速度(图40的操作S702)。
主处理器710可在多个帧周期期间将驱动数据DD输出至致动器驱动器340。致动器驱动器340可将作为数字数据的驱动数据DD转换成作为模拟数据的驱动电压ADV,并将驱动电压ADV输出至致动器510。致动器510可由于逆压电效应而根据驱动电压ADV振动。
这里,在帧周期期间施加至致动器510的每个驱动电压ADV的摆动宽度可逐渐增加。因此,可向用户提供具有逐渐增加的振动强度的触觉反馈。
第三,当确定用户没有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执行放大触摸时,确定是否已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执行缩小触摸以执行第二功能(图40的操作S703)。例如,可确定用户是否已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执行缩小触摸以执行缩小功能。
主处理器710可通过分析在多个帧周期期间接收到的触摸数据TD来确定用户是否已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执行缩小触摸。
第四,当确定用户已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执行缩小触摸时,逐渐减小设置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的致动器510的振动加速度(图40的操作S704)。
在帧周期期间施加至致动器510的每个驱动电压ADV的摆动宽度可逐渐降低。因此,可向用户提供具有逐渐降低的振动强度的触觉反馈。
如图40和图41中所示,当用户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执行放大触摸或缩小触摸时,可增加或减小设置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上的致动器510的振动加速度,从而向用户提供不同的反馈。
图42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的触觉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42的实施方式与图30和图31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当用户触摸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以向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施加压力时,显示设备10被控制为从休眠模式唤醒。因此,将省略如图42中所示的操作S801以及操作S803至操作S805的描述。
参照图42,当用户触摸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以向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施加压力时,显示设备10从休眠模式唤醒(图42的操作S802)。在休眠模式中,显示面板300的显示层PAL没有被供电,以降低显示设备10的功耗。因此,图像可不显示在显示面板300上。
当用户触摸显示设备10以施加压力时,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将显示面板300的传感器电极层SENL的传感器感测电压TRV转换成触摸行数据,并通过分析触摸行数据来计算用户的触摸坐标。例如,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将大于触摸阈值的触摸行数据的坐标计算为触摸坐标。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将包括用户的触摸坐标的触摸数据TD输出至主处理器710。
当主处理器710通过分析触摸数据TD而确定用户的触摸已发生时,主处理器710可将显示设备10从休眠模式唤醒。例如,当显示设备10从休眠模式唤醒时,主处理器710可控制显示设备10显示诸如锁定屏幕的初始屏幕。
如图42中所示,因为显示设备10可被驱动成在用户触摸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之前处于休眠模式中,所以可降低显示设备10的功耗。
图43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的触觉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43的实施方式与图30和图31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当用户接近显示设备10以向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施加压力时,显示设备10被控制为从休眠模式唤醒。因此,将省略如图43中所示的操作S903至操作S906的描述。
首先,确定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附近是否存在对象(图43的操作S901)。
当用户接近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以施加压力时,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将显示面板300的传感器电极层SENL的传感器感测电压TRV转换成触摸行数据,并通过分析触摸行数据来计算用户的接近坐标。例如,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将大于接近阈值的触摸行数据的坐标计算为接近坐标。接近阈值可小于触摸阈值。传感器驱动器330可将包括用户的接近坐标的触摸数据TD输出至主处理器710。主处理器710可通过分析触摸数据TD来确定用户是否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附近。
第二,当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附近检测到对象时,可将显示设备10从休眠模式唤醒(图43的操作S902)。
当主处理器710确定用户在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附近时,主处理器710可将显示设备10从休眠模式唤醒。例如,当显示设备10从休眠模式唤醒时,主处理器710可控制显示面板300显示诸如锁定屏幕的初始屏幕。
如图43中所示,因为显示设备10可被驱动成在用户接近显示设备10以向显示设备10的侧表面施加压力之前处于休眠模式中,所以可降低显示设备10的功耗。
图44是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的分解立体图。图45是示出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的显示面板300、致动器510和主处理器710的框图。
图44和图45的实施方式与图2和图9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致动器驱动器340被集成到传感器驱动器330中。当致动器驱动器340如图44和图45中所示那样被集成到传感器驱动器330中时,可减小附接到显示电路板310的集成电路的数量,从而降低成本。
图46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10的触觉图案110和致动器510。
在图46中,显示设备10被示出为包括主显示部分MDA和辅助显示部分ADA的笔记本计算机。
参照图46,显示设备10可包括主显示部分MDA和辅助显示部分ADA,其中,主显示部分MDA显示主图像,辅助显示部分ADA显示辅助图像,辅助图像诸如是用于音量控制、屏幕亮度控制、应用切换、主屏幕切换、声音/振动/静音切换和辅助窗开/关设置的图标。在辅助显示部分ADA中,可设置多个致动器510,并且可设置分别与致动器510重叠的多个触觉图案110。
如图46中所示,用户可向设置在图标上的触觉图案110施加压力,以执行与在辅助显示部分ADA中显示的图标对应的功能。显示设备10不仅可使用致动器510感测用户的压力,而且可通过使致动器510振动来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
在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及其触觉反馈方法中,盖窗的侧表面部分的上表面上形成有触觉图案。因此,由于触觉图案,用户可容易地找到用于施加压力的区域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在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及其触觉反馈方法中,当用户向触觉图案施加压力时,可感测在显示面板的宽度方向上与触觉图案重叠的致动器的感测电压。当从致动器的感测电压转换的感测数据大于阈值时,可执行诸如电源控制功能或音量控制功能的预定功能,同时通过使致动器振动来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因此,用户可识别期望的功能是否通过施加至触觉图案的压力而被恰当地执行。
在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及其触觉反馈方法中,当显示设备不包括触觉图案时,从致动器的感测电压转换的感测数据可随着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远离致动器而变小。因此,随着距致动器的距离增加,位置阈值可被设置为更小的值,从而可使用致动器感测由用户施加的压力,而不管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如何。
在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及其触觉反馈方法中,当显示设备不包括触觉图案时,致动器的振动加速度可随着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远离致动器而变小。因此,施加至致动器的每个驱动电压的摆动宽度可随着距致动器的距离增加而增加。因此,可向用户提供基本上相同的振动加速度的触觉反馈,而不管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如何。
在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及其触觉反馈方法中,当用户向显示设备的侧表面的区域施加压力以执行预定功能时,从多个致动器中选择与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相邻的致动器,并使用所选择的致动器感测用户的压力。因此,不需要根据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来施加不同的阈值。此外,因为通过使所选择的致动器振动向来用户提供触觉反馈,所以不需要根据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来调整致动器的驱动电压。
在根据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及其触觉反馈方法中,当用户向显示设备的侧表面的区域施加压力以执行预定功能时,将最终感测数据与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用户是否已施加压力,其中最终感测数据通过将从第一致动器的第一感测电压转换的第一感测数据与从第二致动器的第二感测电压转换的第二感测数据相加而获得。因此,不需要根据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来施加不同的阈值。此外,因为根据最终振动加速度向用户提供触觉反馈,所以不需要根据用户施加压力的位置来调整致动器的驱动电压,其中最终振动加速度通过将第一致动器的第一振动加速度和第二致动器的第二振动加速度相加而获得。
尽管在本文中已描述某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和实现方式,但是根据该描述,其它实施方式和修改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构思不限于这样的实施方式,而是限于所附权利要求书的更宽泛的范围以及如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显而易见的各种修改和等同布置。

Claims (22)

1.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面板,配置成显示图像;
盖窗,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表面上并且包括触觉图案;
致动器,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上并且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触觉图案重叠,以及
其中,所述致动器配置成根据施加的压力输出感测电压并且根据施加的驱动电压产生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
第一电极;
第二电极;以及
振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且具有压电材料,
其中,所述振动层配置成根据施加至所述振动层的所述压力将所述感测电压输出至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并且根据所述驱动电压中的施加至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驱动电压和所述驱动电压中的施加至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驱动电压来产生所述振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致动器驱动器,配置成将所述感测电压转换成作为数字数据的感测数据并输出所述感测数据,当所述感测数据大于阈值时接收用于使所述致动器振动的驱动数据,并且配置成将所述驱动数据转换成所述驱动电压并将所述驱动电压施加至所述致动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触觉图案设置在所述盖窗的第一表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触觉图案包括:
基于硅的无机材料;
可紫外固化的丙烯酸或可热固化的环氧树脂的有机材料与基于硅的无机材料共价地键合的材料;或者
透明塑料和无机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触觉图案设置在孔图案上,所述孔图案设置在所述盖窗的第一表面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触觉图案与所述盖窗一体地形成,并且是从所述盖窗突出的浮凸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触觉图案与所述盖窗一体地形成,并且是形成在所述盖窗的第一表面中的凹版图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触觉图案包括所述盖窗的弯曲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触觉图案在平面图中具有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形状。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触觉图案在平面图中形状像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框架。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触觉图案包括在平面图中形成多边形、圆形或椭圆形的多个点。
13.显示设备,包括:
显示层,配置成显示图像;
传感器电极层,设置在所述显示层上并且配置成感测用户的触摸;以及
致动器,在所述显示层下方配置成根据施加的压力输出感测电压,并根据施加的驱动电压产生振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致动器包括:
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振动层,所述振动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并具有压电材料,
其中,所述振动层配置成根据施加至所述振动层的所述压力将所述感测电压输出至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任何一个,并且根据所述驱动电压中的施加至所述第一电极的第一驱动电压和所述驱动电压中的施加至所述第二电极的第二驱动电压来产生所述振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盖窗,设置在所述传感器电极层上;
传感器驱动器,配置成当所述用户将所述压力施加到所述盖窗上时从所述传感器电极层的传感器电极接收传感器感测电压,并计算所述用户的触摸位置;以及
致动器驱动器,配置成根据所述用户的所述触摸位置计算位置阈值,将所述感测电压转换成作为数字数据的感测数据并输出所述感测数据,当所述感测数据大于所述位置阈值时接收用于使所述致动器振动的驱动数据,并将所述驱动数据转换成所述驱动电压并将所述驱动电压施加至所述致动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位置阈值随着所述用户的所述触摸位置与所述致动器之间的距离增大而降低。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触觉图案,在所述盖窗的第一表面上沿一方向彼此平行地设置,其中,所述触觉图案中的每一个在所述一方向上的长度随着距所述致动器的距离增加而增加。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触觉图案,在所述盖窗的第一表面上沿一方向彼此平行地设置,其中,所述触觉图案中的每一个的高度随着距所述致动器的距离增加而增加。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致动器的振动加速度随着所述用户的所述触摸位置与所述致动器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增加。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驱动电压中的每一个的摆动宽度随着所述用户的所述触摸位置与所述致动器之间的所述距离增加而增加。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传感器驱动器和所述致动器驱动器中的每一个形成为集成电路。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传感器驱动器和所述致动器驱动器形成为一个集成电路。
CN202011422186.1A 2019-12-17 2020-12-08 显示设备 Pending CN11298791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68431 2019-12-17
KR1020190168431A KR20210077813A (ko) 2019-12-17 2019-12-17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햅틱 피드백 방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7912A true CN112987912A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179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22186.1A Pending CN112987912A (zh) 2019-12-17 2020-12-08 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62469B2 (zh)
KR (1) KR20210077813A (zh)
CN (1) CN11298791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6370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觉再现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00813A1 (en) * 2020-03-12 2022-12-14 Google LLC Controlling haptic feedback based on proximity of contact to sensor
KR20230083902A (ko) * 2021-12-03 2023-06-12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파워 서플라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표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9846B2 (en) 1998-06-23 2002-08-06 Immersion Corporation Haptic feedback for touchpads and other touch controls
WO2003038800A1 (en) 2001-11-01 2003-05-08 Immersion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tactile sensations
JP2005148809A (ja) 2003-11-11 2005-06-09 Kawaguchiko Seimitsu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
US8164573B2 (en) 2003-11-26 2012-04-24 Immersion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interpretation of input from a touch-sensitive input device
US8659555B2 (en) * 2008-06-24 2014-02-2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ecuting a feature using a tactile cue
US9696803B2 (en) 2009-03-12 2017-07-04 Immersion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riction displays and additional haptic effects
US8816977B2 (en) 2011-03-21 2014-08-26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flexible displays
US8723824B2 (en) * 2011-09-27 2014-05-13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sidewall displays
KR101398496B1 (ko) 2013-03-11 2014-05-27 한국기술교육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진동촉감 차이 임계값을 이용하여 효율적으로 퍼널링 효과를 발생시킬 수 있는 이동 진동파 생성 방법
KR102239861B1 (ko) * 2014-11-26 2021-04-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센서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US10345905B2 (en) 2015-09-08 2019-07-09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deformable displays
US9875625B2 (en) 2015-12-18 2018-01-23 Immersion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function haptic output devices
CN105829996B (zh) 2016-03-23 2019-10-01 深圳信炜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US10581343B2 (en) 2017-03-17 2020-03-03 Immersion Corporation Electret-based electrostatic haptic actuator
KR102330999B1 (ko) 2017-08-01 2021-11-2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110413102A (zh) * 2018-04-26 2019-11-05 天马日本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以及用于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TWI690843B (zh) * 2018-09-27 2020-04-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及其模式切換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6370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觉再现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62469B2 (en) 2023-09-19
KR20210077813A (ko) 2021-06-28
US20210181847A1 (en) 2021-06-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7978B (zh) 电子装置
CN111506187B (zh) 显示装置和用于通过显示装置提供触觉反馈的方法
US10911851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US20220114828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US11543865B2 (en) Sound generator including an ultrasound unit,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ound generator, and method of driving display device
CN112987912A (zh) 显示设备
US11736843B2 (en) Display device
KR102582263B1 (ko)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제조 방법
US11137850B2 (en) Force sensor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1036298B2 (en) Display device which generates a different vibration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where a force is applied by a user
US11521415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428807B2 (en) Display device
US11445297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2130703B (zh) 超声波感测器件
KR20200095315A (ko) 표시 장치와 그의 햅틱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